高考数学导数题型归纳(文科) (2)

时间:2024.4.20

导数题型归纳

首先,关于二次函数的不等式恒成立的主要解法:

1、分离变量;2变更主元;3根分布;4判别式法

5、二次函数区间最值求法:(1)对称轴(重视单调区间)与定义域的关系         

                        (2)端点处和顶点是最值所在

    其次,分析每种题型的本质,你会发现大部分都在解决“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以及“充分应用数形结合思想”,创建不等关系求出取值范围。

    最后,同学们在看例题时,请注意寻找关键的等价变形和回归的基础

一、基础题型:函数的单调区间、极值、最值;不等式恒成立;

1、此类问题提倡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解决:

第一步:令得到两个根;

第二步:画两图或列表;

第三步:由图表可知;

其中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实质是函数的最值问题,

2、常见处理方法有三种:

第一种:分离变量求最值-----用分离变量时要特别注意是否需分类讨论(>0,=0,<0)

第二种:变更主元(即关于某字母的一次函数)-----(已知谁的范围就把谁作为主元);

例1:设函数在区间D上的导数为在区间D上的导数为,若在区间D上,恒成立,则称函数在区间D上为“凸函数”,已知实数m是常数,

(1)若在区间上为“凸函数”,求m的取值范围;

(2)若对满足的任何一个实数,函数在区间上都为“凸函数”,求的最大值.

例2:设函数

   (Ⅰ)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和极值;

   (Ⅱ)若对任意的不等式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第三种:构造函数求最值

题型特征:恒成立恒成立;从而转化为第一、二种题型

例3:已知函数图象上一点处的切线斜率为

(Ⅰ)求的值;(Ⅱ)当时,求的值域;

(Ⅲ)当时,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t的取值范围。

思路1:要使恒成立,只需,即分离变量

思路2:二次函数区间最值

二、题型一:已知函数在某个区间上的单调性求参数的范围

解法1:转化为在给定区间上恒成立, 回归基础题型

解法2:利用子区间;首先求出函数的单调增或减区间,然后让所给区间是求的增或减区间的子集;

做题时一定要看清楚“在(m,n)上是减函数”与“函数的单调减区间是(a,b)”,要弄清楚两句话的区别:前者是后者的子集

例4:已知,函数

(Ⅰ)如果函数是偶函数,求的极大值和极小值;

(Ⅱ)如果函数上的单调函数,求的取值范围.

                            

例5、已知函数

   (I)求的单调区间;(II)若在[0,1]上单调递增,求a的取值范围。子集思想

  

三、题型二:根的个数问题

题1函数f(x)与g(x)(或与x轴)的交点======即方程根的个数问题

解题步骤

第一步:画出两个图像即“穿线图”(即解导数不等式)和“趋势图”即三次函数的大致趋势“是先增后减再增”还是“先减后增再减”;

第二步:由趋势图结合交点个数或根的个数写不等式(组);主要看极大值和极小值与0的关系;

第三步:解不等式(组)即可;

例6、已知函数,且在区间上为增函数.

 (1)求实数的取值范围;(2)若函数的图象有三个不同的交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例7、已知函数

(1)若的极值点且的图像过原点,求的极值;

(2)若,在(1)的条件下,是否存在实数,使得函数的图像与函数的图像恒有含的三个不同交点?若存在,求出实数的取值范围;否则说明理由。

题2:切线的条数问题====以切点为未知数的方程的根的个数

例7、已知函数在点处取得极小值-4,使其导数的取值范围为,求:(1)的解析式;(2)若过点可作曲线的三条切线,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题3:已知在给定区间上的极值点个数则有导函数=0的根的个数

解法:根分布或判别式法

例8  、

例9、已知函数(1)求的单调区间;(2)令x4+f(x)(x∈R)有且仅有3个极值点,求a的取值范围.

其它例题:

1、(最值问题与主元变更法的例子).已知定义在上的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是5,最小值是-11.

(Ⅰ)求函数的解析式;(Ⅱ)若时,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根分布与线性规划例子)已知函数

(Ⅰ) 若函数时有极值且在函数图象上的点处的切线与直线平行, 求的解析式;

(Ⅱ) 当取得极大值且在取得极小值时, 设点所在平面区域为S, 经过原点的直线L将S分为面积比为1:3的两部分, 求直线L的方程.

       

3、(根的个数问题)已知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

       (Ⅰ)求的值;

(Ⅱ)若函数的图象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求函数f ( x )的解析式;

(Ⅲ)若方程有三个不同的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4、(根的个数问题)已知函数

   (1)若函数处取得极值,且,求的值及的单调区间;

   (2)若,讨论曲线的交点个数.

5、(简单切线问题)已知函数图象上斜率为3的两条切线间的距离为,函数

(Ⅰ) 若函数处有极值,求的解析式;

(Ⅱ) 若函数在区间上为增函数,且在区间上都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第二篇:高考数学题型归纳完整版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第一节 集合

题型1-1 集合的基本概念

题型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题型1-3 集合的运算

第二节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题型1-4 四种命题及关系

题型1-5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断与证明

题型1-6 求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中的参数取值范围

第三节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题型1-7 判断命题的真假

题型1-8 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

题型1-9 结合命题真假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第二章 函数

第一节 映射与函数

题型2-1 映射与函数的概念

题型2-2 同一函数的判断

题型2-3 函数解析式的求法

第二节 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最值)

题型2-4 函数定义域的求解

题型2-5 函数定义域的应用

题型2-6 函数值域的求解

第三节 函数的性质——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

题型2-7 函数奇偶性的判断

题型2-8 函数单调性(区间)的判断

题型2-9 函数周期性的判断

题型2-10 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

第四节 二次函数

题型2-11 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的关系

题型2-12 二次方程的实根分布及条件

题型2-13 二次函数“动轴定区间”

“定轴动区间”问题

第五节 指数与指数函数

题型2-14 指数运算及指数方程、指数不等式

题型2-15 指数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题型2-16 指数函数中恒成立问题

第六节 对数与对数函数

题型2-17 对数运算及对数方程、对数不等式

题型2-18 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题型2-19 对数函数中恒成立问题

第七节 幂函数

题型2-20 求幂函数的定义域

题型2-21 幂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

第八节 函数的图象

题型2-22 判断函数的图象

题型2-23 函数图象的应用

第九节 函数与方程

题型2-24 求函数的零点或零点所在区间

题型2-25 利用函数的零点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

题型2-26 方程根的个数与函数零点的存在性问题

第十节 函数综合

题型2-27 函数与数列的综合

题型2-28 函数与不等式的综合

题型2-29 函数中的信息题

第三章 导数与定积分

第一节 导数的概念与运算

题型3-1 导数的定义

题型3-2 求函数的导数

第二节 导数的应用

题型3-3 利用原函数与导函数的关系判断图像

题型3-4 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性和单调区间

题型3-5 函数的极值与最值的求解

题型3-6 已知函数在区间上单调或不单调,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题型3-7 讨论含参函数的单调区间

题型3-8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图象的交点和函数零点个数问题

题型3-9 不等式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

题型3-10 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

题型3-11 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第三节 定积分和微积分基本定理

题型3-12 定积分的计算

题型3-13 求曲边梯形的面积

第四章 三角函数

第一节 三角函数概念、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和诱导公式

题型4-1 终边相同角的集合的表示与识别

题型4-2 是第几象限角

题型4-3 弧长与扇形面积公式的计算

题型4-4 三角函数定义

题型4-5 三角函数线及其应用

题型4-6 象限符号与坐标轴角的三角函数值

题型4-7 同角求值——条件中出现的角和结论中出现的角是相同的

题型4-8 诱导求值与变形

第二节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题型4-9 已知解析式确定函数性质

题型4-10 根据条件确定解析式

题型4-11 三角函数图象变换

第三节 三角恒等变换

题型4-12 两角和与差公式的证明

题型4-13 化简求值

第四节 解三角形

题型4-14 正弦定理的应用

题型4-15 余弦定理的应用

题型4-16 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题型4-17 正余弦定理与向量的综合

题型4-18 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第五章 平面向量

第一节 向量的线性运算

题型5-1 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

题型5-2 共线向量基本定理及应用

题型5-3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题型5-4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应用

题型5-5 向量与三角形的四心

题型5-6 利用向量法解平面几何问题

第二节 向量的坐标运算与数量积

题型5-7 向量的坐标运算

题型5-8 向量平行(共线)、垂直充要条件的坐标表示

题型5-9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题型5-10 平面向量的应用

第六章 数列

第一节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题型6-1 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及基本量的求解

题型6-2 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

题型6-3 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应用

题型6-4 判断和证明数列是等差、等比数列

题型6-5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综合

第二节 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

题型6-6 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解

题型6-7 数列的求和

第三节 数列的综合

题型6-8 数列与函数的综合

题型6-9 数列与不等式综合

第七章 不等式

第一节 不等式的概念和性质

题型7-1 不等式的性质

题型7-2 比较数(式)的大小与比较法证明不等式

第二节 均值不等式和不等式的应用

题型7-3 均值不等式及其应用

题型7-4 利用均值不等式求函数最值

题型7-5 利用均值不等式证明不等式

题型7-6 不等式的证明

第三节 不等式的解法

题型7-7 有理不等式的解法

题型7-8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第四节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题型7-9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

题型7-10 平面区域的面积

题型7-11 求解目标函数中参数的取值范围

题型7-12 简单线性规划问题的实际运用

第五节 不等式综合

题型7-13 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中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题型7-14 函数与不等式综合

第八章 立体几何

第一节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题型8-1 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题型8-2 球的表面积、体积与球面距离

题型8-3 几何体的外接球与内切球

第二节 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与三视图

题型8-4 直观图与斜二测画法

题型8-5 直观图、三视图

题型8-6 三视图直观图——简单几何体基本量的计算

题型8-7三视图直观图——简单组合体基本量的计算

题型8-8 部分三视图其余三视图

第三节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关系

题型8-9 证明“线共面”、“点共面”或“点共线”

题型8-10 异面直线的判定

第四节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题型8-11 证明空间中直线、平面的平行关系

第五节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题型8-12证明空间中直线、平面的垂直关系

第六节 空间向量及其应用

题型8-13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题型8-14 空间向量的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第七节 空间角与距离

题型8-15 空间角的计算

题型8-16 点到平面距离的计算

第九章 直线与圆的方程

第一节 直线的方程

题型9-1 倾斜角与斜率的计算

题型9-2 直线的方程

第二节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题型9-3 两直线位置关系的判定

题型9-4 有关距离的计算

题型9-5 对称问题

第三节 圆的方程

题型9-6 求圆的方程

题型9-7 与圆有关的轨迹问题

题型9-8 点与圆位置关系的判断

题型9-9 圆的一般方程的充要条件

题型9-10 与圆有关的最值问题

题型9-11 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第四节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题型9-12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

题型9-13 直线与圆的相交关系

题型9-14 直线与圆的相切关系

题型9-15 直线与圆的相离关系

题型9-16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第十章 圆锥曲线方程

第一节 椭圆

题型10-1 椭圆的定义与标准方程

题型10-2 离心率的值及取值范围

题型10-3 焦点三角形

第二节 双曲线

题型10-4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题型10-5 双曲线离心率的求解及其取值范围问题

题型10-6 双曲线的渐近线

题型10-7 焦点三角形

第三节 抛物线

题型10-8 抛物线方程的求解

题型10-9 与抛物线有关的距离和最值问题

题型10-10 抛物线中三角形、四边形的面积问题

第四节 曲线与方程

题型10-11 求动点的轨迹方程

第五节 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

题型10-12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题型10-13 中点弦问题

题型10-14 弦长问题

第六节 圆锥曲线综合

题型10-15 平面向量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

题型10-16 定点问题

题型10-17 定值问题

题型10-18 最值问题

第十一章 算法初步

题型11-1 已知流程图,求输出结果

题型11-2 根据条件,填充不完整的流程图

题型11-3 求输入参数

题型11-4 算法综合

第十二章 计数原理

第一节 计数原理与简单排列组合问题

题型12-1 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

题型12-2 排列数与组合数的推导、化简和计算

题型12-3 基本计数原理和简单排列组合问题的结合

第二节 排列问题

题型12-4 特殊元素或特殊位置的排列问题

题型12-5 元素相邻排列问题

题型12-6 元素不相邻排列问题

题型12-7 元素定序问题

题型12-8 其他排列:双排列、同元素的排列

第三节 组合问题

题型12-9 单纯组合应用问题

题型12-10 分选问题和选排问题

题型12-11 平均分组问题和分配问题

第四节 二项式定理

题型12-12 证明二项式定理

题型12-13 的系数与幂指数的确定

题型12-14 二项式定理中的系数和

题型12-15 二项式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与系数的最值

题型12-16 二项式定理的综合应用

第十三章 排列与统计

第一节 概率及其计算

题型13-1 古典概型

题型13-2 几何概型的计算

第二节 概率与概率分布

题型13-3 概率的计算

题型13-4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与方差

题型13-5 正态分布

第三节 统计与统计案例

题型13-6 抽样方法

题型13-7 样本分布

题型13-8 频率分布直方图的解读

题型13-9 线性回归方程

题型13-10 独立性检验

第十四章 推理与证明

第一节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题型14-1 归纳猜想

题型14-2 类比推理

第二节 直接证明和间接证明

题型14-3 综合法与分析法证明

第三节 数学归纳法

题型14-4 数学归纳法的完善

题型14-5 证明恒等式

题型14-6 整除问题

题型14-7 不等式证明

题型14-8 递推公式导出通项公式的猜证及有关问题的证明

第十五章 复数

题型15-1 复数的概念、代数运算和两个复数相等的条件

题型15-2 复数的几何意义

第十六章 选讲内容

第一节 几何证明选讲(选修4-1)

题型16-1 圆和直角三角形中长度和角的计算

题型16-2 证明题

题型16-3 空间图形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

第二节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修4-4)

题型16-4 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

题型16-5 普通方程化为参数方程

题型16-6 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

第三节 不等式选讲(选修4-5)

题型16-7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题型16-8 不等式的证明

题型16-9 一般综合法和分析法(含比较法)

题型16-10 数学归纳法

更多相关推荐:
高中数学题型总结

不等式题型总结典题精讲例11已知0x2求函数yx1x13求函数yx13x的最大值的值域思路分析1由极值定理可知需构造某个和为定值可考虑把括号内外x的系数变成互为相反数2中未指出x0因而不能直接使用基本不等式需分...

高考数学题型总结与分析

高考数学题型总结与分析专题一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集合的基本概念2集合的基本关系运算与创新性问题3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4充要条件的判断5含有逻辑连接词的命题的真假判断6含有量词的命题的否定7含有量词的命题的真假判...

20xx高考数学题型归纳

20xx高考数学题型归纳圆锥曲线1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要解决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问题通常把直线方程与圆锥曲线方程联立消去y或消去x得到关于x或关于y的一元二次方程再考查其从而确定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的交点个...

1高考数学导数题型归纳( 好)

导数题型归纳请同学们高度重视首先关于二次函数的不等式恒成立的主要解法1分离变量2变更主元3根分布4判别式法5二次函数区间最值求法1对称轴重视单调区间与定义域的关系2端点处和顶点是最值所在其次分析每种题型的本质你...

高考数学题型全归纳:数列复习指导(含答案)

数列复习提纲1数列的通项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常用方法1观察与归纳法先观察哪些因素随项数的变化而变化哪些因素不变分析符号数字字母与项数在变化过程中的联系初步归纳公式2公式法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3利用Sn与an的关系求a...

高考数学题型全归纳:数列高考要求(含答案)

数列高考要求1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法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像通项公式了解数列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函数2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项和公式能在...

高中数学直线与方程题型总结

(1)直线的倾斜角定义:x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特别地,当直线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度。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180(2)直线的斜率①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

高考数学题型归纳完整版

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第一节集合题型1-1集合的基本概念题型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题型1-3集合的运算第二节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题型1-4四种命题及关系题型1-5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断…

高考数学导数题型归纳(文科)

2不等式恒成立常见处理方法有三种第一种分离变量求最值用分离变量时要特别注意是否需分类讨论gt00lt0第二种变更主元即关于某字母的一次函数已知谁的范围就把谁作为主元请同学们参看20xx省统测2例1设函数yfx在...

高中数学题型总结

不等式题型总结典题精讲例11已知0x2求函数yx1求函数yx13x的最大值31的值域x思路分析1由极值定理可知需构造某个和为定值可考虑把括号内外x的系数变成互为相反数2中未指出x0因而不能直接使用基本不等式需分...

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考点、题型汇总

家教资料集合与函数专题复习集合与函数知识点讲解1对于集合一定要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及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如集合AxylgxByylgxCxyylgxABC中元素各表示什么2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记集合本...

高一数学必修5基本不等式总结和例题

基本不等式典题精讲例11已知0x2求函数yx1求函数yx13x的最大值31的值域x思路分析1由极值定理可知需构造某个和为定值可考虑把括号内外x的系数变成互为相反数2中未指出x0因而不能直接使用基本不等式需分x0...

高考数学题型总结(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