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电磁感应教学反思

《电磁感应》教学反思

—— 一名年轻教师的课后感想

临沧市一中 物理教研组 李 芳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步入教学岗位已经接近三年了,在我从一个学生变成一名教师的巨大角色转换中,在学校领导和老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我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注重自己教学业务水平的提高、注重反思教学中的缺漏、注意做好对学生和引导和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但毕竟经验不足、能力有限、应变能力还很欠缺,教学中还是经常快乐并失落着。短暂的三年中的所感所想,远远超过了我之前漫长的二十三年。

对于一名教师来说,每上完一节课,都会有很多感受,有源于传授知识的喜悦、有对重点突出和难点突破的成就感、当然也有对课中遗漏每个细节的遗憾、有对部队学生有厌学情绪的不解、有对没有处理好教学中出现的一些突发事件的沮丧、有对课堂效率不高的忧虑??

课前,我憧憬着一堂圆满课堂的出现,也为之会做不懈的努力,一次备课、二次备课,我会为即将要上的章节做好尽可能充分的准备;课后,我体会着该课教学的得与失,并记录自己的感受、评价和修订,累积一些教学中的优与差,以提高今后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基本素质的提高。

今天,刚刚结束对选修1-1第三章《电磁感应》的教学,跟平常一样也有很多感想。现结合我的感想,对本章的教学做一个反思和总

结。

电磁感应虽然是本单元的重点,但并不是难点,因为在初中学生对电磁感应知识就有一定的了解,但如果依照教材顺序按部就班地由教师演示、归纳、概括,尽管学生也能接受,但他们就有可能处于被动学习的局面,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本节课我试图改变这种弊端,在教学过程的总体设计上以学生为探索者,教师做引路人。按照"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多媒体演示作手段,问题为线索"的构想,采用引导探索式教法来进行教学。 试图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不断地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悬念,适时点拨。例如在引入新课时启发学生用逆向思维去提出问题,激发他们探求新知识的兴趣。当探索多次失败时,启迪学生要持之以恒;当探索成功时,则简明扼要地概括研究问题的思路。把学生从纯知识的学习导向知识、能力、思想的全面发展。对学生发表的各种意见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以便进一步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 余下全文

篇二 :电磁感应 教学反思

高二物理《电磁感应现象》教学反思

                     梁晓庆

教学背景

电磁感应是高中电磁学的主体内容,并且在上课的过程中实验较多,学生对实验容易造成混淆,所以在上课时我根据教材,做了三个演示实验,让学生在层层点拨下得出了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总觉得结论的得出比较牵强,学生在课堂中看老师做演示实验,积极性不高,参与面也不广,还是以教师为主体在进行教学。针对这一问题,试讲后我又重新进行了备课,尝试通过创设情景、提问设疑——学生实验、合作探究——讨论归纳、巩固提高,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探究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在介绍了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一些事迹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电能产生磁,那么磁能否产生电呢?为了让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有个感性认识,接下来我用手摇发电机演示了灯泡在没有电池的情况下同样也能发光的实验,并介绍手摇发电机的构造,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实验中使小灯泡发光的原因,并得出利用磁场可以获得电流的结论。为了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我提出了问题:如何利用桌上的仪器得到感应电流?在实验中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分析,设计实验方案,画出实验电路图,并操作。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我深入学生进行指导,启发并参与讨论,把握方向,同时掌握时间。

学生通过实验,大多数组能够感知电磁感应的现象和产生感应电流的各种方法,接下去就是要启发学生对产生感应电流的本质进行思索。我尝试将以上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情况动画模拟重现实验,并指导学生将实验观察到的现象罗列在表格中,通过表格让学生提炼共性,协助建构形成电磁感应的条件。在这个过程中,我提出了以下这么些问题。

…… …… 余下全文

篇三 :物理3-2《电磁感应》教学反思

物理3-2《电磁感应》教学反思

高中物理电磁学是由电场、电路、磁场、电磁感应和交流电五部分组成。其中电场、电路、磁场等相关知识是进一步认识电磁感应本质的基础,同时,电磁感应知识又是认识交变电流的起点,因此,《电磁感应》是电磁学中承上启下的一章,是电磁学中的重点。

本章教材从感应电动势产生的条件到进一步认识感应电动势大小、方向,最后是感应电动势在实际中的应用,全章以“磁通量的变化及变化率”为核心线索贯穿始终,结构非常严谨有序。另外,本章教材有一个特点,就是以多个实验事实为基础,让学生首先有感性认识,再通过理论分析总结出规律,从而形成理性认识。这正是符合 “新课标”要求的,学生要通过实验来探究电磁感应产生的条件及感应电动势大小、方向所遵守的规律的目的。楞次定律就是俄国物理学家楞次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后总结出来的,它是判断感应电流方向普遍适用的法则,因此,楞次定律是电磁感应一章中的重点和难点。

首先,教学大纲对楞次定律的知识要求是2级。其次,楞次定律是一个物理规律的高度概括,学生在理解其语言表述时会有两方面困难:(1)楞次定律本身是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但定律本身并没有直接表述感应电流方向如何,而表述的是感应电流的磁场如何。(2)学生对“阻碍”二字的理解往往会产生误区,把阻碍原磁场的磁通量变化,理解为阻碍原磁场。(3)正是因为这些原因,需要用到的安培定则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学生在以安培定则为中间过渡环节的判定上

必然存在着困扰。因此,楞次定律的理解是本章教学的难点。楞次定律的应用是本章教学及后续内容的重点。

…… …… 余下全文

篇四 :电磁感应教学反思

电磁感应教学反思

电磁感应虽然是本单元的重点,但并

不是难点,如果依照教材顺序按部就班地由教师演示、归纳、概括,尽管学生也能接受,从应付考试的角度来说这样做是可以的,但他们就有可能处于被动学习的局面,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本节课试图改变这种弊端,在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的总体设计上以学生为探索者,教师做引路人。按照"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 体,实验作手段,问题为线索"的构想,采用引导探索式教法来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的各个环节不断地为学 生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悬念,适时点拨。例如在引入新课时启发学生用逆向思维去提出问题,激发他们探求新知识的兴趣。当探索多次失败时,启迪学生要持之以 恒;当探索成功时,则简明扼要地概括研究问题的思路。把学生从纯知识的学习导向知识、能力、思想的全面发展。对学生发表的各种意见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以便 进一步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 余下全文

篇五 :电磁感应电动机教学反思

《电磁感应 电动机》教学反思

理化生组:秦玉娥

本节课《电磁感应 发电机》的教学,从总体上来说达成了教学目标,完成了重难点的教学。

本节课分为4部分:1.引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奥斯特实验,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电流周围能产生磁场,那么,可不可以反过来思考:利用磁场能否产生电流呢?而后教师出示手摇发电机,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得出:磁能生电。教师介绍电磁感应现象及发现史,感应电流。 2.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引导学生猜想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选择及介绍相关器材,设计连接电路。教师强调探究的重点:学生小组实验探究,教师巡视指导。而后学生汇报:教师结合图来讲解切割磁感线运动。学生总结出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3.怎样改变感应电流的方向?学生提出猜想或假设,小组实验探究,教师巡视指导。而后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概括。4.观察手摇发电机的发电过程,分析其发电原理。教师演示:将灵敏电流计接入发电机的电路,利用手摇发电机发电。学生通过观察,认识交流电,并分析发电机在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这四部分层层递进,从提出问题,认识到电磁感应现象,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改变感应电流的方向,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发电机。

本节课主体思路和方法都正确,但在教学过程中有个别地方存在问题。

1.在引入时引导学生回忆奥斯特实验,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电流周围能产生磁场,那么,可不可以反过来思考:利用磁场能否产生电流呢?在学生提出猜想后教师手摇发电机演示,说明磁能生电。刚上课提问时学生没有完全进入状态,而我先入为主的认为这些想都不用想肯定是可以的,但看到学生的表现,我不但没有认识到我教学设计上的问题,反而对学生发脾气。课后想一想,自己太着急了,没有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消化,在引入时应慢些,让学生思路清晰。教师用手摇发电机演示效果明显,如果用教材上的小风扇会更好,但可惜未找到。

2.实验探究过程中,在引导学生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时,应结合一套演示器材(应由学生设计,教师组装)来讲。这样的话,学生会很清楚实验器材及如何组装,教师可示范学生猜想导体的可能的运动。另外,导体与磁场的位置关系,本身可以是磁场动,也可以是导体动,教师应给学生讲清楚是怎么回事或

…… …… 余下全文

篇六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教学反思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教学反思

张渚职业高级中学物理组 史江云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大都采用最习惯、最常见的传统教学模式。这么多年来,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沿用至今,自然有它的优势。但是它却很“偏心”:重教师而不重学生;重传授而不重探索;重结果而不重过程??这一切都妨碍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怎样改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一直是我组教研活动讨论和探索的重点课题。对于物理这门课程,很多人都认为这是非常枯燥乏味的学科。要想搞活课堂气氛、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比较困难。在此,我以“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这一节公开课为例,谈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反思。

基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缺点,我们可以在继承的同时加以“改善”。我觉得我们要“改善”它,首先要重审学生、老师和书本三者之间的关系。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角度来讲,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对象;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起指导作用,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书本是知识、信息等的载体。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的教学模式恰恰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相违背。所以,教学模式的“改善”甚至“改革”已刻不容缓。

这三者关系理清之后,对于像我这样毕业不久的新教师来说,当务之急自然是向老教师多学习,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和授课优点。

因此,我在开“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公开课之前,先后听了我们组董老师、刘老师和两位潘老师的课。他们的课精彩纷呈、各有千秋。董老师上课教态自然亲切,语言准确、比喻生动;对问题的阐述深入浅出,有启发性。所以极易调动学生的情绪,课堂气氛活跃。刘老师对问题的阐述简练准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整节课排版紧凑、环环相扣、内容充实。老潘老师教学功底扎实,能够完全有效地掌握课堂教学全过程,用生动的语言引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用简洁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引领学生逐层深入的学习知识。小潘老师对课程内容娴熟、运用自如;板书安排合理、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 …… 余下全文

篇七 :做电磁感应两道高考题的教学反思黄志月

做电磁感应两道高考题的教学反思

高二物理 黄志月

今天按部就班的该给学生布置电磁感应的补充练习题29题了,29题是20xx年福建省的一个高考题,事先我先把题目做了一遍,根据我对学生的了解和判断我估计他们绝大部分应该不能完整的做下来,想提前和学生共同分析一下这个题目让后让学生整理到作业本上。否则交上来的作业都不对又有什么意义呢?但是经过再三考虑我还是忍住了要提前讲的冲动,直接让学生去处理这个高考题,结果交上来的作业出乎意料之外,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物理过程分析的相当的到位,出了导体棒匀速向上运动的速度和匀速向下运动的速度相等没有说清更好得理由外,其他环节处理的相当到位。看了学生的作业,我深深的感到我们的学生的潜力无穷,我再也不能凭主观去断定学生的作业情况,只有亲自看到的 才是真实的。同时我感到真的该放手时就放手,一定让学生先自学后老师点评,再也不能不相信学生的能力,代替学生去思维,老师很费劲,但效果不佳。学生只听是听不会的,学生只看是看不会的,只有让学生亲自体验学习的过程才可能真正的把知识弄明白。我一定要严格的落实先学后教的指导思想,大胆的充分放开学生,给学生更广阔的活动空间。

…… …… 余下全文

篇八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教学反思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教学反思

陈长泰

1.鉴于学生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都有一定难度.在教学中必须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得到巩固、加深和提高.本节课侧重在新课教学中如何在新情景中应用旧知识引导学生形成新概念和获得新知识,并尽量利用该课的特点,培养相应的能力.

2.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中学生的接受能力,授课中不区别感应电动势和动生电动势.教案中着重揭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及其公式ε=Δφ/Δt的建立过程、物理意义及应用.而公式ε=Blv只作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在特定条件下推出的表达式.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分清主次,减轻学生在认知上的负担,又不降低应用上的要求.

3.本课题的内容和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类比思维,理论联系实际,以及空间想象和逻辑推理能力的极好机会.在设计教案时,结合教学进程对能力培养尽量作了渗透.但鉴于是新课教学,且只有两课时,故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电磁感应过程的深层次矛盾和规律(如电磁转换中的正负反馈并存、能量转化与守恒原理的体现,以及电磁学过程与力学、热学知识的结合等)均未在本授课中揭示,这些问题宜放在综合复习和练习课中去解决.

4.为了在新课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教案在配置公式E=Blv⊥方面的练习,是有意削弱了的.课堂练习只安排了画瞬时感应电动势的示意图,而把讲课的重心放在公式ε=nΔφ/Δt上.考虑到E=Blv⊥=Blvsinθ中,要识别θ

角,需要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常常要作透视分析与转换,打算安排专门的习题课,对学生加以训练.在教学初期,只安排θ=90(即E=BLv⊥)的练习。

20xx年4月2日星期四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