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电影19xx观后感

《1942》观后感

1942,曾经对我,只不过只是一个数字罢了。而那段于1942发生的历史,也曾仅是一段模糊的听闻。但那年,却是战争的一年,是饥荒人散的一年,那,是一段尘封的历史…… 影片《1942》,把我们带入了一个……

……一个令我们心酸的年代,影片追诉了一个小小的家庭的经历,老东家本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有着万贯家财,可却因为避灾被迫逃离了家乡.一路上,多少坎坷,妻儿的离世,粮食的被毁,以及被迫卖掉女儿……种种因素,使他在那一年,失去了太多太多.

这场学校组织我们看的电影,不算太长,却意义深远.那个年代的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里,他们颠沛流离,他们有着对食物,对和平的渴望.

他们为了食物,投靠了日军.可那真是他们所想的吗?他们也是中国人啊!他们能不爱自己的祖国?!可当时的政府,号称要打仗抢回领土,非但没帮他们,反而剥削他们那点儿可怜的残粮.可最终呢?土地被抢,民众饿死。

在影片的最后,老东家在路上遇见了一个母亲饿死的小女孤儿,从此,他们相依为命……

看完影片,我心里久久不能平息.一年的灾荒,却因战争,成了愈来愈深的问题.可这是有能力改变的呀!可最后,还是一名外国记者站了出来.中国的人都不理中国事了吗?

历史是真实的,是无奈的,是辛酸的.那时候,离现在是多么的遥远,又像是历历在目.这,是一笔血红的历史,多少人死于在这1942!尘封的历史,却是无言的诉说……

…… …… 余下全文

篇二 :19xx观后感

观《1942》

多难兴邦,一个在这个国家出现频率极高的词汇。似乎我们身边各种天灾人祸就从来没有断过。说到天灾,我前段时间看了《1942》,看完此片,最贴切的感受就是胸口像是挨了一闷棍。

19xx年,河南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地区沦为战区,那个时候的人们在国军,日军,土匪的夹缝之间寻求一线生机。民以食为天,饥荒成为了恐怖的洪荒巨兽,吞噬的脆弱的生命。仓廪时而知廉耻,衣食足而荣辱。这部片子表达了太多,人在极端的情况下的抉择,在思考活下去的意义,为了什么而活?信仰而或其他?还是就仅仅是活?生命到底是有多可贵,是有多卑贱。人的生命本无贵贱,但有些人实实在在地无缘无故地活着,而另一些人,却要无缘无故地死去,命如草芥,甚至不如五升小米值钱。人命之贱,何至于斯?

真正的悲剧,不是痛哭流涕,而是欲哭无泪。那种胸口挨了一棍的感受让你明白,在那种真正灾难来临的时候,哭,已经是一种奢侈,没有人会去怜悯你的泪水,那种深深的无力感,这才叫灾难。没有泪水的痛,叫悲哀。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与诸君共勉。 三连一排一班 汪洋

…… …… 余下全文

篇三 :19xx观后感

1942有感

看完电影《一九四二》我没站起来,调整了一会儿,坐在教室的椅子上直到听完《1942》最后的片尾曲,才眉头紧锁,收回思绪,内心感受就像某些人说的一样——“虐心”。当天晚上做了一宿的梦,梦见全是长满了虫的粮食,梦境清晰得很,以至早上起来,我早餐会注意里面是否长了虫。

人们不能忘记历史,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却又不能正视历史。我们似乎习惯了冯小刚的幽默路线,却不想他在20xx年贺岁档带着我们严肃了一把。在影视剧极端娱乐化的今天,冯小刚拍这样一部超风险的电影,可见其人生态度执著。从刘震云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到电影拍成,已过去了二十个年头,创作者的沸腾血性早已凝固成岩石一样,支撑着从未泯灭的信念。 让今天远离苦难的人们无论老中幼,亲见我那苦难民族的一场灾难,这虽与当下灯红酒绿不甚和谐,但每一个看过影片的人都会深陷于一场内心的煎熬。

影片开始,讲述者说,1942到底发生过什么,宋美龄访美,斯大林格勒战役,甘地绝食,丘吉尔感冒。除最后一条,其他的进入过教科书,有点印象。可是影片讲的是另一件,河南大饥荒。这个,说实话,即使是文科生,即使标榜自己是文艺女青年,实话说我真不知道。哪怕网上看到过,也是一晃而过,没有关注过。如果这部影片立意是让大家知道这段尘封的历史,那么冯小刚做的很成功。相信走进电影院看过这片的人都忘不掉。而对于无知者而言,震撼的不仅是逃荒者凄惨遭遇,还有拨开历史尘埃看到部分真相时的悲哀。当时的蒋氏政府的不作为,信息封锁,导致了河南死亡300万人。而很多人是死在了逃荒的路上,死在日本人轰炸中,死在中国军人的枪口,死在扒火车手脚冻僵掉下来被火车轧死,更有甚者,死在别人锅里。。。当抽象的数字具化成实在的人物和场景出现在电影中时,一幕幕血腥震撼的场景让我忍不住捂耳朵,实在受不了的时候拿手机出来干点别的。讲述的这事已经有点让我接受不能了。

当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吃”不能被满足,于是,我们看到了19xx年中原大地上的种种罪恶,种种扭曲,种种我们无法想象,也无法体会的感受。 在吃不饱的情况下人心都是丑恶的,当你能吃饱别人都吃不饱时人心更丑恶,因为人都有欲望。冯小刚最近的两部“灾难片”里开头都有“你懂的”场景,《唐山大地震》我觉得那完全就是个俗套,而这一次,在我们感觉到“虐心”的同时,已经说明了它更加真实,更加赤裸地还原了人性。每个人,在基本需求都满足不了的时候,心都是丑恶和扭曲的。而这个场景,莫言的小说里有几乎一模一样直击人心的描写。我想这不是巧合。

…… …… 余下全文

篇四 :19xx观后感

《1942》观后感

《1942》这部电影是我有史以来,感触最深、触动最大的一部电影。讲述了19xx年河南大饥荒,人们纷纷背井离乡逃离河南。在路途上,发生了一些感人肺腑、极具散发人性光辉的电影,也怒斥了灾难的无情。

在这场天灾人祸下,共有300多万无辜百姓相继饿死。在这场灾难面前,原来人的力量是那么薄弱、渺小,纵使你有家财万贯,也必须加入悲苦灾民的队伍里去。

看了这部电影,手里捧着盛满白米饭的碗,不知不觉好像沉重了许多,我不禁感慨万千、赞叹不已。光是这一碗平常微不足道的白米饭,在那个时候却是比钻石、黄金还要珍贵一百倍,因为就这一碗饭可以救一家四口的命,这令我汗颜。妈妈对我说,曾祖母告诉她那时人们饿的可以啃树皮,但是却很难找到。因为树皮要么被无恶不作、无物不噬的蝗虫吃的一干二净,要么早就被饥饿的灾民们瓜分了。

以后要节约粮食了。这是我的第一条观后感。

令我惊讶不已的不是《1942》中日寇的野蛮残忍,也不是轰炸灾民们的场面,而是我的身世。原来我身上流淌这一半河南地主的血脉,我的祖籍在河南。最让我震撼的是,《1942》中重点描写的是一家地主,而我奶奶的奶奶那一辈也是地主,这可令我哭笑不得。我之所以居住在安徽,就是因为曾祖母为了逃荒避难,带着外公等亲人逃荒到了安徽。恰恰就在七十年前的今天,他们正在颠沛流离。

到了安徽,曾祖母和外公等亲人终于结束了这逃亡,所幸没有一个人饿死。然后有了我妈妈,遇见了我爸爸,才有了我。试想。如果曾祖母他们在路上遭遇不测,还会有我在这写作的事情吗?所以,我是幸运的。

所以,每一条生命的诞生都是独一无二、不容易的,让我们珍惜生命吧!

…… …… 余下全文

篇五 :19xx观后感

1942,中国怎么了?

在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之前,对19xx年所发生的事没有一个完整的印象,只是知道那是建国前的三年,总觉得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可正因此让我走进了误区。19xx年河南大旱,惨不忍睹,为了生存,大家想尽了各种办法,人道的、非人道的应有尽有,让人汗颜。

记得有这样一个镜头:一群恶犬不停地逡巡着,绞尽脑汁地在想着如何填饱肚子,终于在一堆尸骨未寒的因长久未进食而撒手人寰的贫民面前久久站立,终于按耐不住了,大快朵颐地饱餐一顿之后缓缓散去,徒留一些尸骸孤零零地躺在杂草丛中。如果不是饿到了极点,饿犬们又怎么会向人进攻呢?为了生存,只好先填饱肚子再说。

动物和人相处时间久了,不免会产生感情,可是当生命受到威胁时,双方则都要为各自的利益着想了,上面的一幕是动物为了自己的利益伤害了人,而下面的一幕是人为了保命,将罪恶的魔爪伸向了动物。小黑是东家女儿的情感寄托,逃荒的路上陪伴着一家人,可因环境艰苦,实在是填不饱肚子,对于一个已怀有身孕的孕妇来说,此时加强营养更是重中之重,可家里已没米下锅了,于是父亲找到女儿,跟她商量把小黑煮了,用猫汤给怀有身孕的嫂子补身体,女儿无奈,一边是始终对自己不离不弃的忠诚守护者——小黑;一边是自己非常尊重的嫂子,哪边也不好取舍。最终考虑了大局后,还是同意了用猫汤给嫂子补身体,父亲意味深长地摸了摸她的头,转身离去了。当女儿端着猫汤时,眼眶中噙满了泪水,硬着头皮喝了下去。小黑就这样离开了她的主人··

除此之外两个外国人的对话也发人深省,一个说:“我要向中国政府报告,让他们了解到河南因大旱民不聊生。”另一个人回应道:“省省吧,这是人家的内务,我们无权干涉,你还是省省吧。”短短的两句对话,从侧面反映出我们的政府对人民利益的漠视,这让我们感到寒心,一个局外人都知道付出同情心,可我们的政府竟然无动于衷,最后迫于舆论压力,没有办法,只能先将一部分军粮拨给河南,用于救灾。身为中国人,看到自己的同胞在受苦受难,却又帮不上忙,心里真的是不是滋味啊。

…… …… 余下全文

篇六 :《19xx》观后感

2012——2013学年第2学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实践教学论文

题目:观《1942》有感

系部:国际关系学院

班级:14班

学号:20201202080062

姓名:王国毓

1

观《一九四二》有感

看完冯小刚导演的《一九四二》,不得不说内心有一种被震撼的感觉,不得不说《一九四二》是我看过的所有爱国题材的电影中最让人感动的一部。相信《一九四二》在中国电影史上也有其独特的标志意义,让我认识到:只有我们整个民族强大了,才能更加从容自信的面对自己的灾难。

《一九四二》讲述了在19xx年在中国以及世界各地发生的一些事。这其中有斯大林格勒战役、甘地绝食、宋美龄访美和丘吉尔感冒等事。一九四二年,中原大地上发生了一次旱灾。老东家叫范殿元,大灾之年,战争逼近,为了躲灾,他赶着马车,马车上拉着粮食,粮食上坐着他一家人,也加入往陕西逃荒的人流。在躲灾过程中,突出了他从开始的充满希望,慢慢失望到最后绝望的心理。三个月后,到了陕西潼关,车没了,马没了,粮食没了,人也没了,这时的老东家,心里万分纠结,他带一家人出来是为了让人活,为什么到了陕西,人全没了?于是他决定不逃荒了,开始逆着逃荒的人流往回走。人流中有人喊:“大哥,你怎么往回走啊?往回走就是个死呀!”老东家说:“没想活着,就想死得离家近些。”转过山坡,碰到一个同样失去亲人的小姑娘,正趴在死去的娘身上哭。老 2

东家上去劝小姑娘:“妮儿,别哭了,身子都哭凉了。”小姑娘说:“她并不是哭她娘死,而是她认识的人都死了,剩下的人她都不认识了。”一句话让老东家百感交集。老东家:“妮儿,叫我一声爷,咱爷俩就算认识了。”小姑娘仰起脸,喊了一声“爷”。老东家拉起小姑娘的手,往山坡下走去。漫山遍野,开满了桃花。看到这里,我不禁深思,在那个灾荒连连的日子里,家是一个多么滑稽的词语呀。现在我们离家是多么近,却又那么远呀。

《一九四二》里温暖又人性的展现了我们民族的脊梁,其中既有杜甫式对民生的悲天悯人,也有屈原式的“哀民生之多艰”的情怀。虽然看到中途时,感觉这部电影中,展示了中华民族中一些不良的东西,但看到后来,也展示了民族的坚定性,对困难的承受度,以及内在的力度,这些都是民族发展的希望,都是民族不断发展的动力呀。

…… …… 余下全文

篇七 :19xx观后感

《1942》观后感

今天看了《1942》这部电影,河南粮食短缺,三千万人饥荒成灾,国家对外作战,各方做出自己的保障措施,听从调令,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解决饥荒。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粮食生产丰富,而生活中应做好自己为人的本分,做好为官的本分,做好自己本职本分,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积极有益的作用。了解历史的灾难灾情,感受今天的幸福美好。让我们牢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0xx年5月7日

…… …… 余下全文

篇八 :19xx 观后感

《1942》这部电影于20xx年11月29日贺岁上映,由冯小刚执导,张国立,徐帆,李雪健,张涵予,范伟,冯远征等联袂主演。影片主要讲述了19xx年,抗日战争的第5年,河南旱灾,饱受内忧外患,河南人民流离失所的苦难命运。 这部电影看完之后,有以下几点观后感:

1. 演员阵容强大,张国立,徐帆,李雪健,张涵予,范伟,冯远征,段奕主演

2. 场面真实而精彩。此部电影真实的反映了当时河南内忧外患,生灵涂炭,饿殍遍野,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3. 经典对白,融入河南地方方言,这部电影虽然苦难,但苦难的人民又不失幽默风趣,

(1)我就上吊给你看。--上吊,有房梁吗?

(2)死了好,死了不受罪,我还想被飞机炸死呢。

(3)如果两个人要同时饿死的话,饿死了一个灾民,地方还是中国的,如果当兵的都饿死了,我们就会亡国。

(4)我知道,怎么从一个穷人变成财主,不出十年,你大爷我还是东家。

(5)老马(出庭审判时):“三升白面?中午法庭烙饼,结案!”

4. 《一九四二》北大研讨会:哀而不伤给人温暖,诸位专业人士一致认为《一九四二》将对中国电影历史产生深远影响,饶曙光说“《一九四二》在中国电影史上有标志性意义,只有我们的民族强大自信之后才能面对自己的灾难,这部电影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成人礼。” 张卫形容《一九四二》为“一幅民间苦难史诗长卷”, 路海波认为“《一九四二》体现了中国电影艺术的良心和道德感,超越了中华民族的普适情感。” 钟大丰直接评价“《一九四二》可与《现代启示录》、《阿拉伯的劳伦斯》相提并论。”赵宁宇也肯定道“《一九四二》是电影艺术在改革开放三十年观念流变之后的成果的展现,也为未来登上新的台阶提供了非常好的样本。” 光则从多个方面肯定了《一九四二》的价值所在:“《一九四二》第一具有启蒙价值,是鲁迅精神的银幕传达。第二,它有这对个体感性生命生存权的尊重和悲悯,而文明的进程就是个体与整体的关系。第三,它塑造了集体意识,打造了公共记忆,善莫大焉。第四,题材的超越性,不是简单的战争片,抗日题材等能概括的,格局更加宏大。”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