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一九八四》读书笔记

《一九八四》读书笔记

《一九八四》是奥威尔的传世之作,堪称世界文坛最著名的反乌托邦、反集权主义的政治讽刺小说。

拜读之后,便有了些想法:

1

洗脑,以统一的社会观念,改造和制约群众纷杂的思想,从而维护政权的长治久安。群众看起来都很明智,经商谋权,成家立业,各人有各人的出息,谁也不比谁傻多少。但若追究人到底该怎么生活,这个社会有没有更完满的形态,你觉得这里是一个正常和合理的世界吗?如果群众没有主张,众口一词或者不知所以,那这个社会的统治政权,就已经向群众,实施过洗脑计划了。

政权的洗脑举措,只能发生在专权统治国家。秦始皇帝的焚书坑儒,明清王朝的文字狱,我们国家的洗脑政策,有悠久的历史传统。英国作家奥威尔的《一九八四》,构造了一个幻想中的极端政权,描述专制政府是如何采取种种手段,来愚化和钳制群众思想的。

2

首先要让群众没文化,不懂如何思考。群众接受国家教育,小学中学大学,术业有专攻,当完成学业后,走向社会,可以以其学识谋求生计。但十余年的寒窗生涯,你能学到的,只是发展现存社会的,诸多专业技术。至于对人生的认识,对社会的看法,则只有某一种,唯一的哲学流派。政权说这即是真理,只能完善,不容置疑。并且歪曲和污蔑其他的哲学体系。没有哲学思辩能力的群众,渐渐认可了政权的逻辑路线,遵守或者偏离,大体不出格式,若有人特立独行,讲一些很不“正统”的话语,就会被群众推进心理医院的。

其次要改造传统的文字,推行新时代的文字。让群众没有能力,去回顾自己的历史。革命之前的文字,是危险的,里面包含了过去时代的诸多信息。群众若能轻易阅读这类语言,将会经常的拿现代和过去做密切的比较,有比较即有高低,这是统治者所不愿看到的。新的语言不仅为集权的统治,提供一种表达世界观和思想习惯的合适的手段,也是为了使其他思想不可能存在。当然一点不学是不可能的,那样无法对群众交代。多少也要学一些,点到为止,恰到好处。如果你还是看不懂,那责任不在政府,而在你的懒惰。

…… …… 余下全文

篇二 :《一九八四》读后感

《一九八四》读后感

几天内断断续续读完了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寥寥三百多页的书,却无比形象地描绘出了一个彻底的集权主义的世界。无产者的麻木不仁与浑浑噩噩;外围党员的愚昧无知与狂热崇拜;居于金字塔顶端的核心党员对这个国家的牢牢控制。更难能可贵的是,小说写于19xx年,却惊人地预见到了集权社会主义的可怕之处,书中的描绘与几十年后苏联时期人们的生活状况极其相似。

书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党对人民看似无声无息实际上却滴水不漏的思想控制。随处可见的电幕,起到了如此严格的监督作用,使得人们在生活中不能有一丝的疏忽,流露出半点关于党的负面情绪与反抗思想。一个动作,一个表情,电幕后就有看不见的思想警察注意到,并在半夜中无声地将人逮捕。每天都有活生生的人就此无声无息消失于人间。通过儿时起就开始的观念灌输与彻底的篡改事实,新一代的人早已麻木地屈服于党的控制下。即便是老一代,经历过党存在之前的历史的人,也大都被清洗干净,剩余的人也只能对党的描述有零星的怀疑,但却无奈地发现所有对历史的记忆都只存在于自己模糊不清的记忆中,而官方的报纸,书籍,记录,却随时地被篡改,永远证明着党的正确。正如书中所说“谁控制过去谁就控制将来,谁控制现在谁就控制过去”,过去不再是客观事实,而只是可以被篡改的说法。此外,党还通过普及新话使得无法从语言上表达出更富杂的内容,从而扼杀可能存在的反叛思想于摇篮之中。无缝监督与思想灌输,共同起到了思想控制的作用;双重思想的应用,更使得人们轻而易举,

不经过大脑地相信老大哥的任何话语,哪怕是二加二等于五这种显而易见的思想谬误。

奥威尔在书中的一些理念也是深刻而富有远见性的。他总结了历史上统治者失败的原因,例如他们都没有从思想上牢牢的控制人民,只是杀死了持不同政见的人,却没能改变他们的观点。而新的集权主义社会却不存在这个问题,对于那些“思想犯”,他们总会被严酷的拷打与胡搅蛮缠的逻辑教育所击垮,最终接受党的思想灌输。位于金字塔顶端的既得利益者无比精明,他们通过无休止的战争来消耗过剩的产能。也许社会的发展早已停滞,也许位于金字塔顶端的既得利益者的生活实质上也并没有多么优越,但他们的资产与权力相比无产者与外围党员却及其悬殊。正是为了保持这种差距,位于边境的不痛不痒甚至不一定存在的战争却永不停止;同时也只有在这种战争环境下,人民的情绪才有一个发泄口,狂热的战争与仇恨情绪抑制了其他思想的产生。绝大多数人民的生活是不受战争影响的,但他们依然被灌输着国家在打仗这事实,对领袖和党有着狂热的信任。这正是奥威尔提出的“战争即和平”这一口号的深刻的含义。

…… …… 余下全文

篇三 :《一九八四》读后感

——读《一九八四》与《传媒的四种理论》有感

作者:金方斐

学号:2012311796

班级:法学12-3班

日期:2013/5/1

《哑》——读《一九八四》与《传媒的四种理论》有感

——读《一九八四》与《传媒的四种理论》有感

听得太多,看得太多,说得太少,想得太少,我是一个没有思想的哑巴。

听课,听讲座,看书,看新闻,我听得很认真,我看得很仔细,可是我却越来越沉默,外在与内里同步的沉默。我不思考,我甚至没有思想;我不表达,我甚至无话可说。

然而,我并不为自己的退化感到悲伤。每每觉得自己失去思考与表达能力的时候,我便看看周围的人们。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我发现身边有太多的人和我一样,有口却难言,有大脑却不会思考,有说不完的郁闷矫情却没有独立于自己内心的思想和语言。说实话,独立的思考与表达已经离我太远了,人云亦云成了我生活的常态,或者说,我选择了一种最安全的生活状态。

虽然,有了贴吧,有了论坛,有了微博,有了各种各样的舆论平台,我可以借此了解社会动态,发表个人意见。然而,很难说,微博这类媒体工具是为舆论提供了发挥正能量的平台,还是给为炒作造势增添了更多可能性。躲在微博之下,我可以暂且抛却现实中的身份,顶着马甲说些言不由衷的话。听说又有一例H7N9了,看一看是不是和自己离得很近;听说高校室友杀人案,赞一赞室友的不杀之恩;听说雅安地震了,骂一骂地震局和红十字会。我并不关心那些遇难者,但既然大家都在祈福,那我也尽可以说一些“你坚强他挺住”的祝福。

2

《哑》——读《一九八四》与《传媒的四种理论》有感

我并不了解地震局和红十字会的作为与不作为,既然大家都在责骂,我自然不可怠慢,换一个马甲慷慨激昂,摆出最大受害者的姿态,不骂得畅快淋漓誓不罢休。刷微博时,我通常只会转发,或是复制粘贴,甚至连情感也一并拷贝了。我不需要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也不需要问自己对这个事件的真实态度,我只需要看看最热门的微博和大家的评论,你说这是一面之词偏听则暗,我说这是甄别信息挑选重点。至于我是否愤怒是否关心,这一点都不重要,我愿义无反顾地投入舆论的大军之中,为之奉献我所有的言论自由思想自由。这样重复了太多次,我有时竟会忘记自己针对的对象,会忘记自己其实并不愤怒,会不自觉地抛下自我融入到大众的喜怒哀乐中。

…… …… 余下全文

篇四 :读《一九八四》有感

性与政治之关系 ——读《一九八四》有感

13级药学 2013038115 黄永忠

乔治·奥维尔的《一九八四》,“反乌托邦三部曲”之一,是一部政治寓言,更是一部具有预言性质的科幻小说。在这本书中,奥威尔有一个观点:禁欲能保证政治上的正统性。而我认为,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这正是我今天要论证的内容。

书中,奥威尔借用女主角裘莉亚之口说:“你做爱的时候,你就用去了你的精力;事后你感到愉快,天塌下来也不顾。他们不能让你感到这样。他们要你永远充满精力。什么游行,欢呼,挥舞旗帜,都只不过是变了质、发了酸的性欲。要是你内心感到快活,那么你有什么必要为老大哥、三年计划、两分钟仇恨等等他们这一套名堂感到兴奋?”

不难看出,奥威尔认为性满足会削弱人们参政的兴趣,换句话说,缺少房事有助于政治的正统。性欲是一种任何政府都统治不了的自我表达。性欲创造了它自己的天地,非党所能控制,因此党必须尽可能加以摧毁。“除了抑制某种强烈的本能,把它用来作为推动力以外,还有什么别的办法能够把党在党员身上所要求的恐惧、仇恨、盲目信仰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呢?尤其重要的是,性生活的剥夺能够造成歇斯底里,而这是一件很好的事,因为可以把它转化为战争狂热和领袖崇拜。”

奥威尔接着说,能毁灭党的,也只有性本能。满足性欲,就是对党的背叛。当温斯顿听到裘莉亚已经和其他男人做过“那种事”时,不仅颇为欣赏,还巴不得裘莉亚已经和男人做爱做了“一百次”,“一千次”。每一次拥抱都是一次起义,每一次做爱都是对党的背叛。因为党不希望你得到性满足。奥威尔继而引申为,“能把党搞垮的力量,不仅是一个人的爱,而且是一个人动物的本能,那种简单不加区别的欲望”。

我在这里指出,奥威尔的前提错了。性欲不是简单的“自然的本能”,它扎根于社会现实的,是由个人欲念和风俗习惯共同决定的,而且因人而异。我们从何的知,在政府禁欲的国家生活的人们拥有和我们相同的性欲呢?我们从何的知,在纵欲狂欢的社会人们对待性与我们一样呢?在那里,什么才是本能?我们不能先入为主,要把外界环境也考虑进去。古代人无法理解我们为什么有玩微信、刷微博的欲望吧?会玩微信已然成为了我们的本能。 党是怎么做的呢?“英社”是《一九八四》中大洋国的极权主义政府所秉持的意识形态,它对人民采取性禁锢政策,要求青少年加入“青少年反性联盟”、用电幕——相当于摄像头加上窃听器——监视房事,扼杀人们在性爱中得到欢愉的机会。中国古代帝皇更绝,他把皇宫里面的男人都阉割掉。男主角温斯顿的合法婚姻毫无激情可言。性冷淡的妻子只把夫妻生活看成英社分配的生育任务:“只要温斯顿稍微碰一下,她就变得缩手缩脚,僵直呆板”、“既不放抗,也不配合,只是服从。” 温斯顿和他的妻子凯瑟琳不能尽情享受性爱,首先是因为凯瑟琳已经被洗脑,其次是有因为电幕的监视和监听。试想一下,这样的性生活幸福吗?而且这种缺乏激情的性生活终究会被“人工授精”替代。未来的《一九八四》,就没有性生活了。

…… …… 余下全文

篇五 :《一九八四》读书报告

关于乔治奥威尔《一九八四》的读书报告

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很像是一本恐怖小说,但又与恐怖小说不太一样。它的恐怖是在于何处?在于描述出了当人生活在包裹着社会主义外皮的极权主义中时,行动被统一,思想被同化的状况。警察巡逻队总是在窗外徘徊,伺查窗户内的人的举措;但这并不可怕,思想警察才可怕。他们每时每刻都在通过电幕监视你的一举一动。你无法抗拒,无法回避,只能让自己的每一个动作,动作中流露出的每一缕思绪都符合要求,并让这一切成为本能的习惯。

正如招贴画上所说:老大哥在看着你。

所谓乌托邦走到这一步已经算是矫枉过正了。在这一社会统治下的人们,被统一了思想的他们,似乎已经毫无意识可言。在《一九八四》中,人们每天都要进行两分钟仇恨。在仇恨时人们的表现是怎样的?

“频幕上闪现了人民公敌果尔德施坦因的脸,观众中间到处响起了嘘声。” “仇恨刚进行了三十秒钟,屋子里一半的人中就爆发出控制不住的愤怒的叫喊。” “仇恨到了第二分钟达到了狂热的程度。大家都跳了起来,大声叫喊。”

两分钟的仇恨所以可怕,不是你必须参加表演,而是要避不参加是不可能的。人群会带动你的情绪,你将会违背你的理智,违反本意,变得扭曲。老大哥、党、思想警察将人的思想统治至此,也将文明的结构摧毁无遗。

乌托邦,从本质上讲并不是一个平等主义的概念。乌托邦思想家想象出了一个理想的社会,这个社会的政治、空间、组织符合正义与善的一切要求,但它不是平等的,因为为了给社会成员以福利,一些功能总是要比另一些重要。因此它是有等级的,或许在各个等级之间的人们才是平等的。由此,在《一九八四》中发展的社会现状是符合规律的。从本质上就有着等级划分的社会,发展到这一地步是必然的。这一社会要想永恒的发展下去,维持现有的秩序,这需要绝对的理性。因而书中所描述的人们都是机械地听从安排,拒绝思考,没有感情,对于他们来说,这就是完美的人性。但总会有出格的人。他们对出格的人施以绞刑,并且毫不仁慈。他们也无法仁慈,从幼小开始思想便是扭曲的,身处这个社会的幼童已经学会了目露凶光,他们长大后无疑会变成吃人的野兽。正如文中所描述的:

…… …… 余下全文

篇六 :《19xx》读书笔记

《1984》读书笔记 不是特别喜欢读政治讽刺类的书籍,可是却被书中所谓的“战争即和平 自由即奴役 无知即力量”所震惊。《一九八四》一直被人们称为是一部政治寓言。

19xx年的世界被三个超级大国所瓜分——大洋国、欧亚国和东亚国,三个国家之间的战争不断,国家内部社会结构被彻底打破,均实行高度集权统治,以改变历史、改变语言、打破家庭等极端手段钳制人们的思想和本能,以具有监视功能的“电幕”控制人们的行为,以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和对国内外敌人的仇恨维持社会的运转。

故事中主人公所在的国家大洋国只有一个政党——英格兰社会主义,按照新语,简称英社。社会也根据与党的关系被分为核心党员、外围党员和无产者三个阶层。政府机构分为四个部门:和平部负责战争,友爱部负责维护秩序,真理部负责文化和教育,富裕部负责经济。按照新语,分别简称为和部、爱部、真部、富部。

在大洋国“真理部”从事窜改历史工作的外围党员温斯顿因为在工作中逐渐对其所处的社会和领袖“老大哥”产生怀疑,并与另一位外围党员裘利亚产生感情,因而成为思想犯,在经历了专门负责内部清洗的“友爱部”的思想改造之后最终成为了“思想纯洁者”。

关于《1984》的书名的来源众说纷纭。至于究竟作者的

用意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是《1984》教给我们的哲理却是深刻而丰富的。有人说《1984》中随便找几句话就够我们咀嚼一辈子的了。虽然这话说得有些夸张的成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有些话或许我们穷其一生才会明白其中深意。

“谁控制过去,谁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谁就控制了过去。”中国有句古话叫:成者为王败者寇。有多少被帝王将相者“和谐”的过去我们不得而知。书中对于主人公的介绍是这么说的:“温斯顿·史密斯(Winston Smith):主人公,外围党员,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对所处的社会产生怀疑。”面对生活中的一些人和事,尤其是所谓的信仰之类,或许我们也应当用一种“我”的独立的思想。书的最后温斯顿战胜了自己,他欣慰的认为斗争过去了。“他热爱老大哥”他开始心甘情愿的不再思想,于是一个人的思想和一群人的思想融合在一起,然而一群人的思想根本不是思想。在“我”的独立思考中得到的和外界一样的思想觉悟才会是共识,并不是外界硬生生丢给你的思想包袱。随着现代科技发展,思想信息的传播变得频繁。网路上活跃着各种各样的思潮,与此同时“和谐”也开始活跃。我们活在所谓的信息时代,是的。我们每天的确在接收大量的信息,然而同时也逐渐失去完全表达想法的权力。

…… …… 余下全文

篇七 :《19xx》读后感-

在黑暗中

——1984读后感

书中的人是生活在黑暗中的——而我相信没有人是愿意生活在这样的黑暗之中的。 《1984》是乔治·奥威尔的代表作,在书中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极权统治下的没有自由的世界。书中无所不在的注视着你的老大哥、无所不在的束缚、身边那些随时随地可能消失的人们,是这样的让人毛骨悚然并且压抑沉闷。而奥威尔笔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是让人觉得冰冷到骨缝里,所谓的一男一女在一起只是为了党的任务而非人之常情,后代却也是党的间谍。这是什么样的党,这是什么样的社会啊!这样的情况比封建时代的道路以目还要严重。也许我的看法和作者要表达的不是完全一样,不过这却是我看完这本书之后真切的感受。所谓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首先, 我认为思想自由对一个人来说是很重要的,权力的触角不能真正直接地触碰到思想。

《1984》里是没有思想自由的。这就让整本书透露出一种无比压抑的沉闷的感觉。思想自由是最基本的自由。即使我们在没有人身自由的情况下,只要我们拥有思想自由,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一个自由的人。就如霍金之思想驰骋。只有思想自由的人才能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进一步说,思想是一个人真正区别于别人的东西,同样,思想自由也是我们真正自由的条件。我可以想象失去人身自由的场面,那必定不是什么令人愉快的,但是我真正无法想象的是失去思想自由的场面。那必然是黑暗的绝望的压抑的生活,就像温斯顿生活的那个年代一样。

那个年代是荒凉的、破败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精神上亦然在物质和精神双重匮乏的年代下,人民——尤其是社会底层的具有自己独立思想的人——的生活亦是苍白的、茫然的、缺失方向感的。为什么这样强调“人”的定语?我们这样看,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人民必然是痛苦的。他们的痛苦(也就是一般人的痛苦)是浅层次的痛苦。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为什么痛苦,也不知道该如何改变这种艰难的处境。就是说他们不知道生活为什么会这样或者说他们根本就不去想为什么会这样。社会的顶层人员,他们或许知道事情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的,他们痛苦与否的关键在于他们是否想试图去改变这种状况并为之付诸行动。从这一程度上来说他们的痛苦并不是最深切的。最痛苦的社会群体在我看来应该是“温斯顿”们。他们接触不到核心的东西,但是他们却比一般民众较为了解让事实变成这个样子的原因。这一社会群体的人对现状感到困惑、迷茫,他们觉得未来是漆黑的,他们希望可以打破这种黑

…… …… 余下全文

篇八 :19xx读后感

希望在何处

《一九八四》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代表作,它以高超的政治洞察力和艺术想象力,用极其写实的笔法,恐怖地描绘出极权主义的高压统治情景。 许多人认为,本书与类似如《动物庄园》、乃至电影《V字仇杀队》都通过描写极权主义而表现出作者的保守立场,而对作者产生负面的评价。本书的主人公温斯顿,是一个追求思想自由和人身幸福、不愿背弃心底的小小良知的人,但他最终面对残酷的现实,在极权主义的压制下还是“心甘情愿”地屈服了。悲剧往往更能启人深思,但是,在“老大哥”无处不在的关爱下,这个世界是否就将如此一直运转下去?温斯顿代表着哪一部分人群?作者站在谁的立场上?作者写作的目的,究竟是为了抨击极权主义,或者是共产主义,还是其他?在政治上相对敏感的国内,这本书到底是“禁书”还是“希望之书”?

乔治-奥威尔虽出生于英国的中上层阶级,但是由于家庭和社会原因,他并未如愿留在上等社会,而是辗转各地,如贫民区、殖民地和战场,在那里,他和下层人民有了充分的接触,了解他们的疾苦和无奈,对工人阶级、帝国主义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因此,他是同情和怜悯底层民众的,在《一九八四》这本书中,不乏各式各样的小人物,典型的如温斯顿的情人裘丽娅,印象深刻的如那个身材丰腴,热情不知疲倦的爱歌唱的老年妇女,以及最后在友爱部内,那些敢于指着电幕破口大骂和偷送东西的普通罪犯,他们虽出身卑微,命运坎坷,但在作者笔下,他们有着快乐,有着果敢,有着追求自由、不甘拘束的特质,这与那些“老大哥”的狂热热爱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说世界上有两种人,那么一种是热爱老大哥的,如奥勃良;一种是无所谓谁是领袖的,他们在市井、在田头、在酒馆、在森林、在山谷、在广大的土地的各个角落上。

“如果有希望,希望在无产者中间。”读到这句话时,我的震撼更甚于温斯顿看到裘丽娅冒死传送的“我爱你”的程度。作者满怀悲悯,他站在下层人一边,他站在极权主义者的反面。

书中借果尔施坦因之口,阐述了“无知即力量”这一看似荒诞的逻辑。俗话说知识就是力量,那么无知何以产生力量?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