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对偶比较法实验报告

对偶比较法-制作颜色爱好顺序量表

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 心理学

郑震宇 1110214008

1 引言

对偶比较法是把所有要比较的刺激配成对,然后一对一对呈现,让被试对于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作出判断:这种特性在两个刺激中哪个更为明显。因此,若有n个刺激,则一共可配成n(n-1)/2对。又因为有空间误差和时间误差,在实验中每对刺激要比较两次,互换其呈现顺序(时间误差)或位置(空间误差),所以一共要比较n(n-1)次。

实验目的:学习对偶比较法和顺序量表的概念,制作颜色爱好的顺序量表。

2 方法与程序

2.1 被试

河南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女生,视觉正常

2.2 仪器和材料

计算机及PsyTech心里实验系统,电子按键。

计算机能产生7种不同色调的颜色,分别为:红、橙、黄、绿、蓝、青和白,而且纯度高。

2.3 程序

本实验用对偶比较法制作颜色爱好顺序量表。计算机能产生不同色调的颜色,而且纯度高,适合于颜色爱好顺序量表的制

作。实验共有七种颜色,它们是:红、橙、黄、绿、蓝、青和

白。两次呈现图像间隔时间为1000毫秒,几何图像的形状为圆形。 实验顺序如下表:为抵消顺序误差,在做完21次后,应再测21次,顺序与前21次顺序相反;为抵消空间误差,在后做的21次中左右位置应颠倒。

表1 实验颜色呈现顺序

刺 激 红 红 橙 黄 绿 蓝 青 白

实验前,主试应指导被试认真阅读指示语,并说明反应方法(按红、绿键认可,按黄键不认可),然后开始实验。 3 结果与讨论:

3.1 结果

表1 被试各种颜色选择分数

选择分

序号

颜色

─ 1 2 12 13 19 20

橙 ─ 3 4 14 15 21

黄 ─ 5 6 16 17

绿 ─ 7 8 18

蓝 ─ 9 10

青 ─ 11

…… …… 余下全文

篇二 :对偶比较法-制作颜色爱好顺序量表实验报告

对偶比较法-制作颜色爱好顺序量表

10教科1 第9小组

余华、黄文静、吴芸、王红娥、钟健友

摘要 本次实验目的是通过对颜色爱好的测定,学习用对偶比较法制作心理顺序表。被试为上饶师范学院心理学专业本科二年级同学5名,用对偶比较法制作心理顺序量表。 关键字 对偶比较法 心理顺序量表

1 引言

1.1 心理量表是经典心理物理学用来测量阈上感觉的。心理量表根据其测量水平的

不同,可分为四种:命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比例量表。其中等距量表和比例量表分别带来了心理物理学中的对数定律和幂定律。

1.2 顺序量表没有相等单位、没有绝对零点,它按某种标志将事物排成一个顺序,

从中可以查出某事物在心理量表中所处的位置。制作心理顺序量表有对偶比较法和等级排列法两种方法,其中,对偶比较法是制作心理顺序量表的一种间接方法。

1.3 对偶比较法是把所有要比较的刺激配成对,然后一对一对呈现,让被试对于刺

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作出判断:这种特性在两个刺激中哪个更为明显。因此,若有n个刺激,则一共可配成n(n-1)/2对。又因为有空间误差和时间误差,在实验中每对刺激要比较两次,互换其呈现顺序(时间误差)或位置(空间误差),所以一共要比较n(n-1)次。

1.4 实验目的:学习对偶比较法和顺序量表的概念,制作颜色爱好的顺序量表。

2 方法与程序

2.1 被试

随机选取上饶师范学院心理学专业本科二年级同学5名,年龄均为19岁,视觉正常。其实被试1—3为女性被试,被试4—5为男性被试。

2.2 仪器和材料

计算机及PsyTech心里实验系统,电子按键。

计算机能产生7种不同色调的颜色,分别为:红(Red)、橙(Mangetra)、黄(Yellow)、绿(Green)、蓝(Blue)、青(Cyan)和白(White),而且纯度高。

2.3 程序

2.3.1 本实验用对偶比较法制作颜色爱好顺序量表。计算机能产生不同色调的

…… …… 余下全文

篇三 :对偶比较法测颜色偏好实验报告

1.引言 心理测量的量表可以分为四种:命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比率量表。其中等距量表和比率量表是实验心理学比较常用的量表。

制作心理量表的常用方法有对偶比较和等级排列法。其中,对偶比较法是制作心理顺序量表的一种间接方法。

对偶比较法就是把所要测的刺激配成对,让被试判断每对刺激中哪个刺激的某一特征更明显,或者更喜欢哪一刺激。如果有N个刺激,诶对的数字应为 N(N-1)/2对。每对刺激中的两个刺激在先还是在后,或同时呈现时对实验结果会产生顺序(时间)误差和空间误差,总比较的次数应为 N(N-1)次。对偶比较法呈现刺激的方式有台阶式和斜线式两种,排定各对刺激呈现顺序的方法,可用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颜色洗好程度的实验来说明。

2.方法

2.1实验目的:通过对偶比较法测定个人对颜色的爱好程度,学习用对偶比较法制作心理量表

2.2被试:20岁 色觉正常大学生一名

2.3实验仪器:装有辅仁淑凡心理实验系统的计算机一台,打印机。

2.4程序:

2.4.1打开实验系统,选择对偶比较法实验,根据提示语输入信息后开始实验。

2.4.2每做完一种图案的颜色比较,可让被试休息2~3分钟。

2.4.3实验结束后打印结果。

3.结果

3.1被试对各图案的颜色偏好的顺序量表

3.2对偶比较法制作的顺序量表转化为等距量表

红 蓝 紫 橙 黄 灰

——————————————————————————→ (钢笔)

0 1 绿 2 3 4 5 6 7 黑 8

黑 红 绿 紫 黄 灰 橙

——————————————————————————→ (本子)

…… …… 余下全文

篇四 :对偶比较法

1

对偶比较法制定颜色爱好的量表实验报告

姓名:贵亚盼 学号:2011511773 汇华11心理

一、引言

物理学的方法包括感觉阈限和测量阈上感觉两大类。阈上感觉的测量是通过制作心理量表来实现的。

一个适量的刺激能引起相应的感觉,但是当刺激的物理量增加时,感觉并不按照同样的比例增加。像声音,重量等等。所以要测量心理量是如何随刺激的物理量的变化而变化,就需要制作心理量表。心理量表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比例量表。

心理顺序量表没有相等的单位,也没有绝对零点,它只是按照心理的某种标志把事物排成一个顺序。从顺序量表上只能查处某事物在一定的心理量顺序中所处的位置,但是它不表示数与数之间的差别是相等的。心理顺序量表可以用对偶比较法和等级排列法制作。 等距量表,又称差距量表,它比顺序量表更为精细,不仅能表示顺序关系,还能测量各顺序位置之间的距离。

对偶比较法是制作心理顺序量表的间接方法,是把所有的项目两两配对,然后一对对地呈现,让被试对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进一步判断,这种特性在两种刺激中哪一个更明显。然后记录下来,最后统计各个特征的数目,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就构成了顺序量表,再将其转换为等距量表。

二、题目

对偶比较法制定颜色爱好的量表

自变量:向被试呈现不同的颜色:红橙黄绿蓝紫灰黑

因变量:被试对不同颜色的喜好程度

三、实验方法

1、被试

贵亚盼,20岁,女,颜色知觉正常

2、实验仪器

计算机、对偶比较法实验程序

3、实验材料

不同颜色的杯子、电话、钢笔。图片材料的颜色为八种,这八种颜色分别是:红、橙、黄、绿、蓝、紫、灰、黑。

4、实验设计

(1)实验设计:实验呈现的方式为台阶式(见表1-1),抵消顺序误差,在做完28次后,应再比较28次,每对刺激的呈现顺序与前28次相反;为抵消空间误差,在28次中两个刺激左右位置应颠倒。

…… …… 余下全文

篇五 :对偶比较法

对偶比较法测量阈上感觉

1、引言

对偶比较法最早由科恩(Cohn,1894)在他的颜色爱好的研究中介绍出来。这个方法是把所有要比较的刺激配成对,然后一对一对的呈现,让被试依据刺激的某一特征进行比较,并作出判断。这种特性在两个刺激中的哪一个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因为每一刺激都要分别和其他刺激比较,假如以n代表刺激的总数,那么配成对的个数是n(n-1)/2。然后依它们各自明显于其他刺激的百分比的大小排列成序,即可制成一个顺序量表。

为了避免空间和时间误差,则需要再次实验,第一次实验中A先于B,第二次则B先于A。所以每个单元格都有两个结果。C为两次结果各刺激的和,C’为对C的调整,C指每个刺激在两轮实验中,与其他刺激比较胜出的次数,而事实上,每种刺激和它本身也应比教,只不过是不分胜负,故在每个C分数上都加0.5,因其比较两次,所以要加两个0.5,即1。

在有些情况下,实验者认为对偶比较空间和时间效应的干扰并不明显,也可以采用简化的程序,即每对刺激之间仅比较一次。取P=C/(N-1),C’=C+5,P’=C’/N。

实验目的:正确的掌握对偶比较法对阈上感觉的测量。

2、方法

2.1被试

本实验的被试为徐州师范大学本科生一名,21岁,男生。

2.2仪器

七张带有不同图案的电话卡

2.3程序

(1)将七张电话卡分别标上A、B、C、D、E、F、G以示区别。

(2)主试以斜线式将七张卡两两配对,如图所示:

对偶比较法

(3)如图所示,按照顺序将两张图片呈现给被试看,让被试报告两者中较好看的一张,主试记录下来。

(4)在实验过程中,主试不对被试做任何干扰。 3、结果

表1 七对样品对偶比较数据整理

对偶比较法

4、讨论

(1)通过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被试对电话卡G的喜好程度较大,最不喜欢电话卡D上的图案,根据比较结果分布可以清楚的得出结论被试对电话卡图案喜好程度。这是被试可以感受到的,顺序量表能够建立。

…… …… 余下全文

篇六 :对偶比较法-制作颜色爱好顺序量表

南昌大学心理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对偶比较法制作颜色爱好量表

学院:教育学院

姓名:

学号:

合作者:应用心理学081班全体同学

日期: 20##年3月28日

对偶比较法制作颜色爱好量表

摘要: 本次实验目的是通过对颜色爱好的测定,用对偶比较法制作心理顺序量表和等距量表。使初学者对心理学实验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本次实验选取南昌大学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081班全体学生作为被试,用对偶比较法制作心理顺序量表和等距量表,发现等距量表比顺序量表更能明了的显示被试对颜色的喜好程度,同时通过计算肯德尔一致性系数,发现不同被试之间颜色爱好程度的存在显著差异,对颜色爱好评价一致性较低。

关键词: 顺序量表 等距量表 对偶比较法 肯德尔U系数

1.前言

物理学的方法包括感觉阈限和测量阈上感觉两大类。阈上感觉的测量是通过制作心理量表来实现的。

一个适量的刺激能引起相应的感觉,但是当刺激的物理量增加时,感觉并不按照同样的比例增加。像声音,重量等等。所以要测量心理量是如何随刺激的物理量的变化而变化,就需要制作心理量表。心理量表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比例量表。

心理顺序量表没有相等的单位,也没有绝对零点,它只是按照心理的某种标志把事物排成一个顺序。从顺序量表上只能查处某事物在一定的心理量顺序中所处的位置,但是它不表示数与数之间的差别是相等的。心理顺序量表可以用对偶比较法和等级排列法制作。

    等距量表,又称差距量表,它比顺序量表更为精细,不仅能表示顺序关系,还能测量各顺序位置之间的距离。

对偶比较法是制作心理顺序量表的间接方法,是把所有的项目两两配对,然后一对对地呈现,让被试对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进一步判断,这种特性在两种刺激中哪一个更明显。然后记录下来,最后统计各个特征的数目,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就构成了顺序量表,再将其转换为等距量表。

…… …… 余下全文

篇七 :等级排列法和对偶比较法制作颜色爱好顺序量表和等距量表

等级排列法和对偶比较法制作颜色爱好顺序量表和等距量表

            

摘要  本次实验目的是通过测定颜色爱好的程度,用等级排列法和对偶比较法制作主观顺序量表和等距量

表。通过等级相关的算法比较,发现两种方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不同被试之间颜色爱好也大致相同。

关键词    对偶比较法   等级排列法   顺序量表  等距量表  等级相关法

             

1前言

对偶比较法是把所有要比较的刺激配成对,然后一对一对地呈现,让被试者依据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做出判断这种特性在两个刺激中的哪一个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因为每一刺激都要分别和其他刺激比较,假如以n代表刺激的总数,那么配成对的个数是n(n-1)/2。然后依它们各自明显于其他刺激的百分比的大小排列成序,即可制成一个顺序量表。1

对偶比较法又称比较判断法。这个方法由费希纳(1896)的实验美学选择法发展而来,由寇思(l894)在其颜色爱好的研究报告中介绍出来,后来又经瑟斯顿进一步发展完善,因此,该方法又称瑟斯顿第五型比较判断法。这个方法类似恒定刺激法,按照恒定刺激法的方式,应让被试比较标准刺激相变异刺激。但用这个方法比较美感和态度时,标准刺激要屡次出现,会使人看腻了而影响正确判断,从而改成两刺激对偶比较,这样可以克服恒定法的不足,但其结果又能转化为恒定刺激法的结果。

等级排列法是一种制作顺序量表的直接方法。这个方法是把许多刺激同时呈现,让被试者按照一定标准,把这些刺激排成一个顺序,然后把许多人对同一刺激评定的等级加以平均,这样就能求出每一刺激各自的平均等级,最后把各刺激平均等级排出的顺序就是一个顺序量表。

…… …… 余下全文

篇八 :实验报告格式

一、学生实验报告的各个部分

通常,学生实验报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一)题目

严格来讲,题目应该包括自变量和因变量。但教学实验大多都是一些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的学习,比如“最小变化法”、“平均差误法”、“对偶比较法”、“阶梯法”以及“简单反应时法”等,因此,学生实验报告的题目很难符合这个标准。教学实验通常包括六个方面:(1)心理物理法,如极限法、平均差误法、恒定刺激法、信号检测论等;(2)心理特点的测定,如注意广度、瞬时记忆、警觉水平等;(3)心理现象的演示,如盲点的演示、色轮色盘的颜色混合、马赫带等;(4)因素性实验,如听觉定向与时间差、情绪与皮肤电反应、不同材料的学习迁移等;(5)相关实验,如场依存性与辨别能力、唤醒水平与作业成绩、不同肢体的反应时等;(6)信息加工实验,如句子类型与理解的关系等。从这六个方面来看,许多学校的实验心理学教学中前三个占主体,包括本节所选的样例就属于第一个方面。因此,学生实验报告的题目可以有两种:(1)直接以所学习的方法、所测定的心理特点、所演示的心理现象为题目,上述前三个方面的实验报告的题目大多如此;(2)使用标准的报告题目,即其中包括了自变量和因变量,后三个方面实验报告的题目能够符合此标准。

明确了学生实验报告可以有两种题目后,你的许多迷惑就可以避免了。例如,在写“大小知觉恒常性”这个内容的实验报告时,为了符合APA标准格式,你可能最后苦思冥想出一个包含自变量和因变量的题目──“标准刺激的左右位置对大小常性的影响”。显然,在这个题目里你是把控制变量当成了自变量。实际上,你完全可以将这个心理特点作为你的实验报告的题目。这要比牵强附会地硬套APA标准格式要好得多。

(二)引言

标准实验报告的引言应该包括所要研究的问题、该问题产生的经过、问题提出的背景材料(别人的相关研究)、作者对该问题的理论假设以及本实验的意义等。为了写引言,研究者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如文献的检索和阅读等。因为首先必须要有充分、详实的资料证明你所要研究的问题的价值,这是进行研究的必要条件,也是得到编辑和读者认可的前提;其次,研究的进行还要有相应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者本人的思考来指导。因此,标准实验报告的引言是大有可写的。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