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记忆

时间:2023.10.13

  故乡,在你的脑海中是怎么样的?故乡的云、雨、雪、花你都记得吗?

  故乡的记忆【1】

  在外乡的雨夜,我想起了席慕容的诗句:乡愁,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我知道,思乡的人不止我一个,外面的世界再美,它也不会变成故乡;外面的世界再大,它也不是我真正的家。

  记忆中的故乡最美,她才是我美丽的家!

  秋雨绵绵,夜晚的灯光在雨中显得是那么的柔,透着一分朦胧的美。

  楼外的雨还在不知疲倦地下着,路两旁的树在秋风和秋雨中来回摇摆,那飘落的黄叶仿佛要告诉你:秋天来了。

  是的,秋天来了,对故乡的思念也愈来愈强烈了。

  我的思绪随着淅淅沥沥的秋雨回到了记忆中的故乡。

  记忆中的故乡,秋天的风景特别美,美得让人有些嫉妒。

  田野里到处是丰收的景象,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香。

  风轻轻吹过脸颊,夹杂着丰收的味道。

  这里没有城市里的骚燥和噪杂,有的只是静静地夜空和漫天繁星,有的只是四周虫鸣夜更幽的天籁之音。

  在故乡睡梦中你会无忧无虑,没有烦恼。

  如今,故乡还在,而我却选择了离开。

  只有偶尔不经意间脱口而出的一两句乡音告诉自己,我的根在故乡。

  记忆中的故乡,有满地青草的乡间小路,有连片的鱼塘,有绿树掩映的红砖绿瓦的房子;有走家串户的话家常,有成群的牛羊和鸡鸭,有结满果实的果园;记忆中的故乡,有历经沧桑的斑驳,有充满希望的自信,更有我满满地乡愁;有袅袅升起的炊烟,有洒满阳光的原野,更是我快乐的天堂。

  记忆中的故乡,有穿越历史的沧桑,也有难以名状的悲伤;也有充满欢声笑语的院落;有绵绵细雨,也有烈日炎炎。

  常常问家在哪里?故乡在哪里?故乡在心里,真正的家在心里珍藏,因为有太多故乡的记忆、家的记忆停留在心间。

  能沐浴阳光和清风是现在都市人十分向往的事情,城市中的喧哗噪杂使太多人焦虑不安。

  而故乡里的青山碧水和蓝天,能让你那颗焦虑不安的心随着缕缕的清风飘散、融化。

  小时候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离开家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和风景,长大了愿望实现了,却发现自己似乎丢掉了什么。

  如今才知道回到故乡是一种奢望,慢慢地回家就成了一种回忆,一种幸福的回忆。

  记忆中的故乡,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外界纷争被叽叽喳喳的鸟叫声淹没。

  这份相对的恬静不假修饰,回归自然的淳朴使人灵魂深处安静下来。

  看,三五个老者或蹲或坐,抽着旱烟聊着天,下着象棋喝着茶。

  一声“将军”会让人看到不见硝烟的厮杀,原来这也是一种幸福,这种幸福是那样的真挚。

  在村旁的树林里,三五成群的小伙伴正在捉迷藏,或是比赛上树,欢声笑语伴着夕阳飘落到远方。

  记忆中的故乡全是满满得幸福和快乐,似乎就没有忧愁和烦恼。

  记忆中的故乡,房前屋后是绿荫环抱,充满古朴典雅的农家小院总是笑声不断。

  清晨薄薄的轻雾使故乡显得格外美,早起的人儿或锻炼身体,或三五成群地聊天,唤起沉睡的故乡。

  随着薄雾慢慢的散去,又一幅美丽的风景展现在眼前。

  青山、绿瓦、小桥、流水、人家,这一切都随着我的漂泊异乡,成为美好的回忆。

  在外乡的雨夜,我想起了席慕容的诗句:乡愁,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我知道,思乡的人不止我一个,外面的世界再美,它也不会变成故乡;外面的世界再大,它也不是我真正的家。

  记忆中的故乡最美,她才是我美丽的家!

故乡的记忆

  故乡的记忆【2】

  自从**年去外省上大学,我变得吝啬得没再多看过故乡一眼,工作后每次回家都是来去匆匆。

  我深知这是每个在外漂泊的游子都要面临的一个人生阶段,但日子久了,总觉得记忆里的故乡更适合自己。

  那个小镇上的生活节奏比较慢,生活成本也不高,小镇的风景也最让人陶醉,四周山水环绕相抱,那里承载着我所有的童年欢乐。

  回首小时候,我们家住在一个小农贸市场里面,妈妈在里面开理发店,爸爸在外面做生意很少回来。

  记忆里总记得在无数个放学后的时光里,有着一个男孩趴在屋前菜市场的预制板上写作业,一直写到小学毕业,那时候的生活无比惬意,写完作业剩下的时间完全属于自己。

  我们家后有一望无际的田野,不同的季节它变更着不同的颜色,每逢春天田野里开满黄色的油菜花;夏天放学回家的路上,看秧苗随风像波浪一样,一层压着一层移动;秋天金色的麦穗随风浮动;冬天被大雪覆盖,整个世界银装素裹,这些美景一直深深地存在我的脑海里,无法磨灭。

  还记得小时候每年寒暑假都要在外婆家住一段时间,那段时光有很多欢乐,晚上我们一起在蚊帐里用煤油灯熏蚊子,然后安稳地睡觉。

  外婆很会做菜,她用锅台做出各种菜肴,原汁原味,吃起来健康又美味,总让我回味无穷。

  特别怀恋外婆的拿手炒豆腐,每次外婆炒上一盘我都能吃下两大碗稀饭,如今这种柴火味的饭菜香再也尝不到了。

  那时候很喜欢晚饭前村子里到处窜门,看见家家户户的烟囱上都冒着烟,像旧电影一样,心里特别乐呵。

  外婆的菜地在一条河边,河上有个坝,我们叫它“小扎”,我经常蹲在小扎边上,看河里的鱼,在水面上露着头,自由自在的游着,想抓却又抓不着……到现在我都一直很感激妈妈的这种安排,让我能多陪外婆一些时光。

  后来自从我上大学,外婆就病了,我们之间的交流也逐渐减少。

  更多时候对外婆的感情逐渐扭转成对两个舅舅的憎恨之情,外婆病重的时候他们不闻不问,所有的照料都由母亲一人承担,她默默悉心照顾送走了外婆最后一程,我却来不及见上最后一面,这一直是我心中最大的遗憾,现在只愿外婆天堂一切安好。

  上中学后,家里开了商店,爸爸也不怎么出门了,在家做生意,可能他们也觉得要抓抓儿子的学习了。

  在光裕读初中,大多时候还是轻松愉快的,现在毕业也快十年了,那里的欢笑以及挥洒过的汗水始终记忆犹新。

  我喜欢在光裕的读书生活,初一和初二基本都是和同学在山脚或者水库边吃的饭,吃完饭,在水库边洗洗饭缸,连洗洁精都省了,绿色又环保。

  饭后还可以在小溪里抓抓鱼虾逗着玩。

  到初三压力大了点,大家都在教室吃饭了,爸爸也偶尔送饭来加餐。

  从那时候开始,受同学影响,迷上了周杰伦,感觉自己的青春期到了呢。

  整个高中的生活都比较繁忙,也没怎么出过校门,一头扎在书堆里,上学的那条路现在好想再多走几年,怀恋那不需要动脑子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生活。

  写完这些,发现对于家乡所有的记忆都停留在大学之前的时光,这几年真的很少再关注过家乡,唯独看见的景色都是女朋友分享来的图片。

  女朋友家和我家在同一个小镇上,她很喜欢摄影,从她的镜头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我深爱的故乡一直风韵犹存。

  故乡的记忆【3】

  我的故乡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陕北小村庄,一条弯弯的小河从庄前流过,两座无名小山相对而立,乡亲们叫窑背山和对面山,几孔窑洞几间石板房,错落有致地安放在山脚下,一条沿河公路把农家小院串起来,构成了故乡的一幅简笔画。

  我们村有两样东西是许多村子没有的。

  一是苹果。

  30年前,陕北还没有大面积栽植苹果,我们村已经有了果园,那时还是生产队,1982年土地承包到户,家家就有了苹果,果园就在窑背山上。

  那时流行元帅系列,“黄元帅”“红元帅”苹果远销内蒙古包头市、呼和浩特市,那可真牛。

  二是蔬菜。

  我们村离镇上五华里,把小河水引到滩地里自流浇灌,种出了绿油油的韮菜、芹菜、黄瓜,红红的西红柿,让人眼馋。

  每逢集市,村里人拉着驾子车去镇上卖菜,换回毛毛钱用小包装着,可牛了。

  我爷爷是务菜高手,生产队蔬菜组组长。

  三五天分一回菜,黄瓜、茄子堆成垛,在老槐树下分菜,那可真壮观。

  家家户户提筐端箕领菜。

  孩子们围着菜垛子蹦来蹦去。

  务菜是我们村的传统,近70岁的父亲至今仍在种菜。

  乡亲们搞副业的同时,也搞农业,坝地里种玉米,山上种小麦,粮食也没少打。

  我们村评上了省级文明村,村里办起了文化活动室,闲暇的日子还扭秧歌,真热闹。

  孩子们有自己的天地。

  夏季最好玩的就是游泳。

  大中午,三五成群跑到潭里,脱得一丝不挂,往河滩里一泡,那可真叫舒服。

  水性好的,站在石岸上表演跳水,有的还比赛憋气,玩的花样可多了。

  玩水的老滩有男女之别,不知情的跑错了就闹笑话。

  小时候,河水似乎很大,有沟就有水,现在溪流好像小了许多,几条小沟都没水了。

  冬天的河里也好玩——滑冰车。

  那时,冬天特别冷,河水冻得厚,为滑冰车创造了条件。

  小伙伴们一人一辆冰车,冰车是用木板钉的,腿上有钢条,放在冰上,小孩盘膝坐在上面,用两根铁棍一扎一划,向前行进。

  玩这个也有技巧,用力要均匀,手和身体要配合。

  玩久了,技术都娴熟,小伙伴们排成队你追我赶,从上游滑到下游,有避开石头、窟窿的路线,领头的要把握路线。

  村子里有一个大坝,那里滑兵车真是鱼入大海,可掉进去就没救了,大人不让去玩。

  拥有一辆双钢棍的冰车,曾是我童年梦寐以求的事。

  离家上中学后,还盼望寒假滑冰车。

  故乡的记忆犹在昨日,弹指间鬓角已有了白发,人生苦短,我们都是匆匆过客。

  不同的年龄不同的风景,认真过好每一天,不枉此生。


第二篇:记忆中故乡散文


  记忆中故乡散文怎么写?你还记得记忆中的故乡吗?

  记忆中故乡散文【1】

  纸质的村庄

  这两年我试图放下心魔,淡然静默,怀揣崇敬之心,贴近村庄,试图沿着它日渐干枯的河流,找寻到它来时的出口。

  一遍一遍的来临是一次一次的冷水抚头的惊醒,目光所及之处是破碎,是一个时代迁往未来后留下的瓦砾,旧风景里遮蔽起来的爱,隐藏起来的恨,腐化的情仇,一拨拨撞击内心的繁华(如果是的话)。

  那天我在冢头镇北街村,走着走着,有一只黑色老猫从废弃的堂屋里窜出来,带着早年的呼吸,逃向更加深重的黑。

  老树一直伴陪,一直到老宅坍塌完毕,它们成为村庄招魂的幡杆。

记忆中故乡散文

  乡下的大妗子去年辞世,老表们搬来纸质的平房、电视、椅子,在坟前焚烧,一缕缕青烟,带着她去了另一个村庄,在那里,她可以生火做饭,打扫庭院,过着先前柴米油盐的日子。

  那辆扎糊得五彩缤纷的轿车,可否开进依旧拥挤的村庄。

  而纸马车最先燃尽飞走,妗子坐上先走了,轿车留给后面陆续赶去的人,也会带去更高的楼房。

  有谁还会记起这里曾是一口井呢,有谁记起这里曾站着一棵千年槐树呢,只是在人们建新房的时候,挖掘机铲出一处汉代古井,不远处一团盘曲树根,温湿幽深,手指般插向深渊,紧抓泥土,坚硬不腐。

  垒圈井壁的红石头抛撒出来,像远古村庄的血管,阳光下像凝结的血液。

  树根是不朽的记忆。

  我去李口镇周沟村的时候,村人说不远处有王尚絅墓,疏村远庄,孤苦无依,盗洞如井,荒凉如无,看后悲戚丛生。

  王尚絅何人也?乃大明国汝州郏县人氏,弘治十五年(1502)登进士第,居官二品,理学深邃,乃明代中州大家,卒于浙江右布政使任所,享年五十三岁,葬于郏城东南落凫山下,小村慢溪,静安幽好。

  此君著作丰厚,质地端庄,在郏县三苏坟立有“青山玉瘗”坊,留有《祭三苏先生文》、《宿苏坟诗》,庇荫苏坟、传延三苏品质功不可没,他对故土眷恋情深,从他存在以来极大丰满着郏县的肖像和内质,激励后学,乃此地文化血脉。

  但早些年区划调整,王尚絅墓地所属村庄整体划往他区,故土变作异乡,这个区新生不远,于王尚絅并无恩仇,坟茔也就日渐荒漠。

  住在别人的村庄里,王尚絅孤独且寂寞。

  有时候,村庄的记忆会戛然而止,像炊烟被时间的菜刀揽根砍断。

  对于没有见过锅台的孩童们来说,没了烟囱,哪来的炊烟呢。

  乡愁对他们来说,如晚报,看看就放在别处,只似是而非地闪了一下,化作水里的一滴墨,游丝涌动,瞬间没有。

  我之所以把“后渣园村95号”的门牌小心翼翼地采摘下来,敬畏地安置于我的书房,是怕终究有一天找不见梦里村庄,它的老屋、折断腰身的古槐、一座古绣楼的遗存、一段寨墙,如影视作品的逆序,遁入泥土,只有颤动的微黄划痕,暗示岁月的逃离。

  有了来自乡村的门牌,梦里村庄就立于可见的永远,这是容身的驱邪符。

  我执意建设起纸质的村庄,请来诸子百家、先哲文贤、写字大亨,我的老乡王尚絅是座上宾。

  清茶一杯,长吟古今、畅谈中外,他们的美德延续着人类最初的果敢、忍耐和气息,梦里的村庄也因此光彩如新,保持着扑面的乡土,作为城市的父亲,他坚实存在,不依不饶地坚挺着鲜明的气节,悬挂着思想的利剑,砍风伐水,纸质的村庄,耸立不覆。

  记忆中故乡散文【2】

  时间歇脚的地方

  能把村子的名字起做“椅子圈”的人一定不是凡夫俗子。

  在大明洪武年间从山西狭乡移到河南宽乡的移民潮中,这个人一定匆忙中揣了几本书出来,他要把祖地的梦境和智慧带来,在人烟稀少的荒墟之土重构立足之地。

  悲苦的人们走州过县,这个刘姓的汉子走在最前面,在郏县东南一段高岗前停下来,放眼望气,一条红石岭自西南向东蔓延过去,再向西北延伸,围做一把太师椅的围圈,圈口敞开,里面平坦肥沃,藏风聚气,乃含水宝地。

  他用手一指曰“椅子圈”。

  这把结实的枣红太师椅背靠东面紫云山,朝向来途的方向,是送给这群跋山涉水而来、疲惫且惶恐的异乡人最好的抚慰。

  几百年后,刘姓人家依旧有滋有味地坐着这把交椅。

  椅子不大,只能容下百十口人,外姓人很难插足进来,仍旧保持着单一的家族血脉,和睦而居。

  那么,村子里的人一定有两个小脚趾甲喽?村里人笑而不答。

  和黄土高坡上不一样,这里的沟岭里有红石头,搂几耙子就露出瓷实的石头来,用来建房、打院,铺路垫坑,垒牛屋砌羊圈,帮村子不少忙。

  庭院依势而建,一片片向西铺设下去,层层叠叠,阳光下像红鱼鳞。

  红石板小路穿梭其间,把一个个家庭紧紧拉扯在一起,编制得密不可分,谁也别想逃脱而迷失。

  如果房舍建在拐弯处,墙角也是顺势抹角,人看着心里也是圆润。

  临路院墙的石缝里通常会长出几棵树来,胳膊般粗细,蜿蜒朝上爬,枝叶繁茂,像顽皮的孩子打把伞,爬上去再不下来。

  仙人掌也趴在墙头拍打岁月,这是老辈人的巴掌,拍了几代人,总也没拍响的时候。

  如果是八点左右来椅子圈,你随意找个角度,加好相机,随时会有羊群雪片般涌来,淹没了惊喜的眼睛和挑剔的镜头,羊屎蛋子顺着小路滚下路沟。

  村里牛不多,拴在树下,人从地里捎回来的青物就够它们回味一天,牛是大牲口,地位比羊高。

  村里的鸡狗都不怕人,拍照、外来的小孩子跟着撵,它们害羞,蹲下撒娇,把你当做远方来的亲人。

  如果是雨天,泥土的气息从椅子圈的椅背上倾泻下来,漫过人的脑门、鼻孔,砸在脚面,猛一激灵,瞬间成为全新的生命,多么奇妙的体验。

  小满以后,麦粒的房子开始屯满,慢慢饱胀,麦芒尖叫,椅子圈里外热闹起来,风吹,一块一块麦地的颜色次第浅淡,像焦黄的烧饼,香飘圈外十里庄。

  而这个时候核桃仁也装顶实,沉甸甸耷拉下来,过往的时候,它会像敲鼓一般敲打你。

  我去的时候,村子里的声音被风带走了,静的只剩下蝉蜕,附于时间之上,沉思不醒。

  打破寂静的是一种被当地人称作“老婆儿花”的花,一排排整齐地站在房前屋后,挣破满目的碧绿,独自嫣红,独自舞蹈,享尽季节属于她们的荣华富贵。

  这么肆意开放的美丽,怎么叫做老婆儿花呢?也许是娶不上媳妇的汉子,在内心里,把她们当做了一生的依靠。

  时间在这里歇脚就没什么值得意外了,它从东方来,带着天空、黑夜和白昼,带着阳光雨露、清风四季,还有石磙、磨盘、粮食和锅碗瓢盆,在这里放慢脚步,仔细打量这把古朴但结实万年的椅子。

  它坐下,也许抽了一锅儿本地烟,淋着路边的井拔凉水洗了脚,再向西,头也不回地走了。

  而西面,是刘姓人漫天的乡愁。

  记忆中故乡散文【3】

  喜鹊的乡愁

  我的住所北面新开通一条步行街,两旁是繁华的商铺,白天人潮涌动,喧嚣浮尘,一直到月明星稀之时。

  也只有在我早起晨练的时候,这条叫做中兴路的商业街,才像沸腾的血管般平息下来,经过一夜的过滤,清透而静谧。

  走在一块块平整而洁净的大理石地砖上,仿佛检阅纸张岁月,欣悦且豪迈万端。

  不知从哪个清晨起,有喜鹊出现在步行街四层楼房的顶上。

  起初是恩爱的两只(看得出是鸟夫妻),后来是散漫的一群,“喳喳喳”似是讨论时间重大的意义,隐秘且热烈。

  我陡然想起,这里曾是郁葱的一片杨树林,春夏绿意绵延,它们衔枝筑巢,立家添口,一个种群就是一个鸟类的村庄,安逸恬淡,延续千万年的余鸣;秋冬枝头高歌,捕食小鼠,冬眠的虫子是它们的点心,知足,知乐,和谐美满。

  再不景气的年份,鸟们也不会远离祖地,守候疾雨和风霜。

  这片土地里,埋着它们世代的羽毛,季节轮回,化作青物,袅袅成长,天空片片蓝。

  步行街朝西修到文化路停住,对面是一大片碧绿的菜地,小葱、芫荽、芹菜,萝卜白菜,番茄豆角,周边是一丛丛的白杨林,像是高大的篱笆,守护城市最后的菜园。

  每次路过,我都会想,如果让这景致永久保留着该多好,它会成为小城绿色的翅膀,带着人们在岁月的梦境里尽情飞。

  按照规划,中兴路要一直通往城西的一个景区,再修的路段两旁不可避免的要开发成店铺,建设成高楼大厦,也就是说,这一方碧绿之地将在不久的将来淹没于城市的丛林里,白杨树永远地垂下无数双湿润的眼帘,泥土被覆盖,菜香断线,小城里最后一座喜鹊的村庄将消隐不见,徒迁到未知和陌生。

  抬眼望去,喜鹊们正在高大的楼顶笨拙地跳跃,没有在林间的敏捷和轻灵。

  它们飞上飞下,寻找旧日光景和天空。

  它们“喳喳喳”鸣叫,一年到头,是喜是悲,是生是死,发出的声音稳定、明确、坚毅,始终恒定如一,成为古人崇尚的美好品质。

  如今喜鹊们故园渐失,我仰望它们,分明感觉到可能存在的、又无从触及的快乐和伤痛。

  那些苍劲的鸣叫声里,混合着田野、树林的气息和岁月闪亮的光阴,提醒着人类偏执的情绪,似乎在暗示着,在时间的利刃下,大自然有权对所有的生灵颁发公正的聘书

  对我来说,乡愁作为文学里一枚鲜明的印痕,是痛彻心扉的、飘渺和凌乱的,以至于我提起乡愁就感觉到一种无力感、虚无感。

  乡愁是怀念出发地时的一种短暂呈现,悲欢离合,已经过去,不可再现,是精神的乌托邦。

  而鸟类的乡愁同样存在,正浓郁地袭来,以至于颠覆了我的乡愁,黑压压一片,正如此时此地的它们,在城市边沿,鸣叫着,久久不散。

更多相关推荐:
小学四年级班主任工作随笔之一

班主任工作随笔奇台六小王新梅这学期我仍然承担数学教学工作,还担任四年级(2)班的班主任工作。凭经验到了四年级班主任应该松口气了,可没想到这学期让我更费心了。丢三落四,不完成作业的学生更多了。如何有效完成教学任务…

《名人名言录》读书随笔

《名人名言录》读书随笔划一根火柴,闪亮一下就熄灭了。但倘若用一根火柴去点燃一堆火,却可以散发出比一根火柴大十倍、百倍、千倍,乃至无数倍的热量。一句精辟的名人格言,也是如此。它富有哲理,耐人寻味,发人深醒,给人以…

一年级语文教学随笔

一年级语文教学随笔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保持时间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组织好课堂教学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保证,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课堂教学组织的好坏直接影…

高中思想政治随笔

要使高中思想政治课摆脱困境,达到老师愿意教,学生乐于学,考试成绩好这样一种境界,我认为学校应重视、媒体应支持、教育部门应加大改革力度,当然,重中之重是老师、学生观念的转变。首先,改变教育教学理念。作为一名政治教…

20xx.12教育随笔《一切为了孩子》

小7班家长开放日活动小结——一切为了孩子为了让家长更直观地了解和看到孩子们在幼儿园的半日生活和学习情况,更好地促进家园共育,让对孩子的教育做到家园同步,在幼儿园的统一工作安排下我们小班在12月x日下午开展了家长…

小学美术教学随笔

小学美术教学随笔潘集中心校乔良在整个小学教学阶段,只有在掌握学生年龄特点基础上,才能了解小学生由于在感知、意识、理解、能力上的高低悬殊,所表现的兴趣上不一样。通过这么长时间的美术教学,接触者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教…

小学美术教学随笔

小学美术教学随笔新时期的小学美术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更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因为在整个人类社会历史中,美术本来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是在情感、思想的表达、交流中产生发展的…

小学美术教学随笔

美术通常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在空间开展的、表态的、诉之于人们视觉的一种艺术。十七世纪欧洲开始使用这一名称时,泛指具有美学意义的绘画、雕刻、文学、音乐等。我国“五四”前后开始普遍应用这一名词时,也具…

读书随笔 董兴华

读《班主任漫谈》随笔贾庄中学董兴华最近读了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感慨良多。当我们在教育工作中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或者某些困惑的时候,我们可以翻阅这本书,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它使我们知道作为一名教师,…

20xx集中研修随笔七《小学数学研修总结》

20xx集中研修随笔七:《小学数学研修总结》快乐的暑期来临了,跟以往不同,这次暑期我进行了为期六天的小学数学一级教师的集中学习培训。在此期间我充分利用研修活动时间学习,感到既有辛苦,又有收获。既有付出,又有新所…

网络研修随笔心得体会

自从参加网络远程研修以来,我在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方面,经历了迷茫懵懂、渐呈清晰到教学观念上有了较大的提升,可以说研修平台像一扇窗口,让我眼界更加宽广,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感谢远程研修平台!首先,远程研修开辟了一条普…

心得随笔

玩中学,学中乐_____观摩课有感连续两周参加了济南市小学音乐优质课观摩会,每一节课都特别精彩,特别是这周三的展示课各位老师各具特色、形式多样、设计精巧。作为新教师的我受益匪浅、感触颇多,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低年…

随笔(20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