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史》读书心得4

时间:2024.4.20

《全球通史》读书心得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对于历史学习来说,读书不仅仅是一种学习、知“道”和增长知识的过程,更是一种体验历史增加人生厚度的不二法门。读了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感触颇深。过去我们的历史教育塑就了我们狭隘的民族主义历史观,这种历史观让我们产生夜郎自大的感觉,对我们是有害的。如果我们要想在全球竞争中取得优势,要想开拓未来的全球市场,读一读《全球通史》是有好处的,它会让我们具备全球视野,更加客观的看待自己和未来的发展。

该书以简明扼要的文字给我们描绘出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过程,主要围绕中世纪时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与蒙古帝国的关系,也包容很多斯塔夫里阿诺斯教授的很多个人对历史的看法和观点。因此该书受到了很多专家学者的好评:

“《全球通史》给了我强烈的现实感:它可以用来救治们我在所面临的由于陶醉于技术进步而产生的深重的危机的一种思想武器;它有助于人们理解未来——包含各种可能性和选择的未来。”

——阿诺德?汤因比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这部《全球通史》,是世界史潮流的一部奠基性的杰作。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起,它就一直是北京大学历史系本科教学的首要参考教材之一。”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高毅 “书享誉世界几十年,与汤因比的《历史研究》齐名,但比《历史研究》通俗易懂。与《梦的解析》、《广义相对论的基础》、《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时间简史》等并列为20 世纪影响世界的十本书。”

——吉林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中心教授 刘德斌 中世纪不仅以欧亚大陆间商品和技术交换为特征,而且也以宗教信仰的空前传播为特征。基督教和佛教从古典时期末就开始传播,中世纪继续流传。但是中世纪最著名的宗教革新运动还要数伊斯兰教的出现。除其教义内容的格外丰富外,这这一宗教在公元632年它的创始人默罕默德死后从阿拉伯半岛向外广泛传播,其势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对欧、亚、非都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从我国古代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具有世界眼光,技术

当时中华民族所知的那个世界的历史。学界认为,希罗多德是第一个具有“世界眼光”的史学家,所著《历史》是西方最早的一部“世界史”。正如史学家狄奥尼修斯所说:“希罗多德把历史提高到更高和更值得尊重的阶段,他决定写关于不是一个国家,不是一个民族的事情,但是他在自己的叙述中把许许多多的.各种各样的故事,欧罗巴和亚细亚的多结合到一起。”这种目光远大.胸襟开阔.通贯古今等特点,对西方以后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人类社会的巨大变动之中,人们从罗马征服世界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人类历史的统一性,反映这种人类历史统一性的世界史便应运而生!波里比阿的《通史》传播了“世界主义”的思想。中世纪西方的史学发展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中,神学思想的笼罩,中世纪基督教史家的理论,打破了以前以世界作为背景的和以地理上的文明中心为中心的世界史的格局,开始构筑贯彻人类始终的世界史,构筑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包罗在上帝目的的规划之中的世界通史。

“启蒙时期”蓬勃展开的理性主义史学标志着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的确立。伏尔泰在批判博绪埃的《世界通史》的过程中,探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统一性等世界史的理论,亲自编撰深入具体的世界史著作,对同时代和以后世界史理论研究和编撰产生深远影响。学术界一致认为伏尔泰的《论世界各国的风俗和精神》是近代意义上的第一部真正的世界史著作。该书抛弃了在《圣经》基础上构建的.以基督教文明为中心的传统的世界史体系,建立起以人类文明为中心的新的世界史体系;开创性的运用比较方法,从全球的宏观角度来纵横考察人类文明史;扩大了历史研究的范围,综合研究作为整体的人类历史的各个方面,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统一性。

《全球通史》展现了世界史的新视野。它改变了世界史研究和撰写的西方中心论的传统取向,确立了运用全球观念.包含全球内容的世界史新取向;确立了把世界史作为一个有机体的整体性或全球性研究方法。它改变了历史研究泥古不化的状况,体现了世界史的当代性和全球性。当代社会之中新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引起全球各个领域.各个社会的深刻变革,所以要求历史学家在世界史中研究这种变革,因为至今世界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连续不断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历史,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制度.思维方式和人际关系方面变革的历史。《全球通史》以今察古,以古鉴今,目的是要人们认识到科学技术革命和社会革命之间存在的严

重的时间滞差及其将要造的灾难,从而为实现人类美好的前景服务。从某种意义上说,《全球通史》是一部“醒世箴言”是一部当今世界的“资治通鉴”。

《全球通史》揭示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有机联系体现了世界史丰富而重要的认识价值;提出了许多对当代人有启示的.须作思考的问题,并通过历史来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赋予历史以新意,富于智慧,体现了思想的力量。贯穿于书中作者对历史富于见解的思考: 作者在本书中采用全新的史学观点和方法,将整个世界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体,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对人类历史事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上,努力反映局部与整体的对抗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全书材料新、范围广,除了政治、经济外,还涉及军事、文化、教育、宗教、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读来颇觉新颖,有强烈的现实感。所以,本书初版问世以来,赞誉如潮,一直畅销不衰,不断再版,被译成多种语言流传于世,可谓经典之中的经典。

当今社会,全球史教育,尤其是其中所表现的人类发展的整体观念和全球方略,对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培养作为地球村一员的当代人的前沿意识和全球眼光是相当重要的!当代大学生值得花功夫学习并且必须掌握的不只是外语.电脑.金融和外贸等课目而已,加强全球史观的教育在当今时代尤显重要了,《全球通史》作为一部“精品教材”,更有助于我们了解历史,把握未来。


第二篇:读书心得 (4)


读《论犯罪与刑法》有感 最近在修习法学二专时我读到了贝卡利亚的《论犯罪与刑罚》,这本薄薄的小册子带给了我深深地震撼。看惯了艰深晦涩、旁征博引,听腻了风花雪月、山盟海誓,呈现在眼前的这些抒情诗般的文字使我体会到新鲜的原始感,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呼喊,一种对封建专制制度对人性的残酷压制、宗教神学统治的愚昧以及传统刑事法的恐怖、荒唐与不公正的谴责。在这本书中,你不仅会看到一个有智慧的青年人是如何看待刑法的,你更会发现这个青年人是如何获得智慧的。

在十八世纪启蒙运动之前,整个欧洲笼罩在死寂的黑暗之中,恣意、狂暴和残酷的刑罚使还未摆脱愚昧状态的人们饱受野蛮而又残忍的封建专制折磨之苦。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随着启蒙思想不断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包括当时统治集团中的一些有志之士对旧的刑事制度产生了厌恶、怀疑和不满,刑法改革的思想条件和社会条件正在日益的成熟,现在只待有人先扯下旧刑事制度最后的遮羞布,让其蒙昧主义的本质暴露无疑,并根据新的社会需要,运用启蒙运动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和人权观念阐发新的刑法原则。谁将承担这一历史使命呢?1764 年,欧洲惊呆了,一系列振聋发聩的批判和一系列鼓舞人心的刑法原则竟然完美的浓缩在一本六万字的题为《论犯罪与刑罚》的小书之中,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26岁的意大利青年,名字叫萨雷·贝卡里亚。

在《论犯罪与刑罚》中,他首先写道:“神明启迪,自然法则和社会的人的契约,这三者是产生调整人类行为的道德原则和政治原则

1

的源泉。神明启迪和自然法则——尽管这二者是神圣的和不可改变的——早已被虚伪的宗教和无数随意的善恶概念说亵渎了,因此,看来需要单独的研究根据共同需要及功利加以表述或设想的纯人类协约的产物。”“神学家的任务是根据行为内在的善或恶来确定行为的正义与非正义的界限。公法学家的任务是确定政治上的正义与非正义的关系,即行为对社会的利弊关系。既然每个人看到纯粹的政治美德会屈从于上帝颁布的永恒的宗教美德,上述对象就绝不可能相互妨害。”这样,他就为自己的探讨划下了正当的领域,即这种探讨既是必要,又不违反上帝的意志。

在《论犯罪与刑罚》中贝卡利亚以巨无畏的勇气将批判的矛头直指当时旧的残酷而又野蛮的刑事制度,深刻地揭露了旧的刑事制度的蒙昧主义本质,将启蒙运动所创导的理性主义和自由主义引入刑事政策领域,使人类对犯罪与刑罚的认识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他在卢梭和孟德斯鸠所主张的社会契约论的观点的基础上,在本书中深刻的揭示了刑罚与惩罚权的来源,从而推论出一系列重要的结论。贝卡里亚就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当时的整个欧洲,指引着旧的刑事制度向着文明、理性、人道的改革之路不断前进。

读书时我常想:贝卡里亚为什么能够写出影响如此深远的书呢?贝卡里亚在着手准备写此书时也不过才25岁,可以说和我们是同龄人。我们在惊叹作者所取得的光辉成就的同时,也非常好奇地想知道为什么贝卡里亚能写出此书。也就是说,贝卡里亚是怎么获得智慧的。仔细读完该书后,我们不难发现贝卡里亚所提出的很多观点都能在启

2

蒙思想家那里找到。贝卡里亚在卢梭和孟德斯鸠所主张的社会契约论的观点的基础上揭示了刑罚与惩罚权的来源,再由此推论出一些重要的结论,如“只有法律才能为犯罪规定刑罚”等。孟德斯鸠认为:“治理人类不要用极端方法,我们对于自然所给予我们领导人类的手段,应该谨慎地使用。”而贝卡里亚在关于“刑罚的宽和”一章中则说:“纵观历史,目睹那些自命不凡、冷酷无情的智者所设计和实施的野蛮而无益的酷刑,谁能不触目惊心呢?”应当承认,这两位伟人的观点不能不说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对此,诚实的贝卡里亚说到:“不朽的孟德斯鸠院长曾迅速地论及过这一问题,那不可分割的真理促使着我循着这位伟人的光辉足迹前进。”而韦里则在给弟弟的家书中不满地说到:“如果我们当中谁愿意的话,可以给这颗树干致命一击。这样说是因为,我可以在一个月里从刑法学家那里,从孟德斯鸠、爱尔维修、伏尔泰和格雷维那里找到大量与他相类似的论点,使他象个剽窃者。”不过,韦里终究没有那样做。然而这些并不足以否定《论犯罪与刑罚》一书的价值。贝卡里亚连同他的这本名著,被人们广泛地称颂。我们看到,贝氏是从启蒙思想家那里获得了智慧,并勇敢地运用他获得的智慧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然而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向谁求索智慧呢?我们应当怎样认识我们当下生活着的世界呢?冯亚东先生曾说:“法学家不需要也做不了哲学家们干的事。我们大体上跟着哲学的感觉走即可。”虽然后来冯先生所著的《平等、自由与中西文明》一书证明他已经在做哲学家们做的事,而且我个人认为他做的很好,但是我们应当认识到法学家

3

要想启迪智慧应当谦虚地向哲学家们学习。法学家这样做,会使自己获得认识世界的智慧,也会给法学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是法学家成为哲学家的前提。

贝卡里亚生活在18世纪,正是启蒙主义时代的晚期。这里的启蒙主义,指16世纪末到18世纪西欧一些进步学者所鼓吹的使个人从中世纪封建专制和教会权威束缚下解放出来,唤起人们对自由、民主、理性觉醒的思想理论。而贝卡里亚正是受了启蒙思想家的影响才开始文思涌动的。时光如水,生命如歌,转眼间几个世纪悄然而过。不由得让人感慨“曾经沧海难为水”、“物是人非事事休”。

然而,历史的发展并不是像启蒙思想家勾画的那样美好、恬静。当人类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灾难后,当种族歧视问题日益严重之后,当各种社会问题相继出现之后,人们对启蒙思想家的话语产生了怀疑,对世界则充满了失望甚至是绝望。西方的后现代哲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孕育产生的。我们想认识当下的这个世界,不妨就向后现代的哲学家们认真地请教。后现代哲学否定现代法学的认识论基础。他们警告说,西方法律传统中那些固定的说法,如普遍的公平、正义、人权、民主等是虚假的命题。他们认为:“理性个人或者理性本身并不存在;人类历史并不一定是一个不断进步的历史,不存在可以通过知识认识的真理。在后现代哲学家中,有一颗耀眼的明星--福柯,被德勒兹誉为“当代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的重要著作《规训与惩罚》对探索后现代哲学有重要意义。该书是一部刑罚的近代史,作者用那犀利的目光重新审视现代监狱制度乃至社会制度,给我们带来许

4

多惊人的结论。如果我们能对后现代哲学做出细致的梳理,并把其引入到刑法学,那么,我们就成了新时代的“贝卡里亚”。

对于在校大学生的我们不禁感叹我们有太多的无奈和遗憾,因为我们似乎没有被提供这样一个良好的机会。我们需要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甚至要为生计奔波劳累,而这些却是作为富家子弟的贝卡里亚不用发愁的。刑事人类学的鼻祖切萨雷·龙勃罗梭认为:“每个天才同时是一个精神病人,他在某一方面表现出的超长才能往往是以另一方面能力低下为代价。”龙勃罗梭认为贝卡里亚就是这样的人。幸运的是,贝卡里亚生活的社会包容了他的缺陷。其实,我们有时发现自己有某些缺陷,甚至面对人际关系的恶化束手无策,虽然,很多时候这并不是我们的错。当今的中国总是在嘴上强调创新,我想问一句:“我们的社会是否给那些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提供了成长的环境,是否包容了他们的缺陷呢?”

5

更多相关推荐:
读者读书心得

《读者》读书心得《读者》就象一朵花,悄悄地开放,不需要别人去观赏或者赞美;《读者》又或者小巷里的女人,幽雅地立在那里,安静地做着自己的事情。总之,没有《读者》的日子,我不想她,她也不想我,就象两条平行的流水线。…

读者读书笔记

读者读书笔记母亲不是圣人讲得是母亲的一个女儿总因为母亲的信心而耿耿于怀直至有一天她忽然明白真正能完美唯有那些圣人而母亲不是圣人虽然她爱每一个孩子但难免有些顾此失彼想到这她内心里完全释然了于是在每一次与母亲有些小...

《读者》读书笔记

读者读书笔记近几天我无意中在读者这本书上发现一篇令我感兴趣的文章而我越读越有劲深深地被吸引住才发现这篇文章的魅力如此大使拿起放不下放下又拿起十分喜欢读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一个贼和夫妻俩在停电时所发生的事在皇后区位...

寄小读者读书笔记

莫可名状沉沉如死连绵不断悠然如醉夜凉如水惊天动地血肉模糊老老实实平平安安谈谈笑笑凉风习习一碧无际舟轻如羽花枝招展攒三聚五无不欢笑月光如水浅绿浓红争艳斗媚疏星炯炯寥寥数字断断续续凝神不动独坐沉思心酸肠断昏昏沉沉心...

《寄小读者》读书笔记

读寄小读者有感作者冰心在我的印象中就是一个慈祥的老人人们的眼中的冰心也大都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美好事物生活态度非常好的人尤其是读了寄小读者有时甚至会羡慕冰心的这些文章里饱含一颗童心她总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们交心...

读《读者》心得体会

读读者心得体会一本非商业性的杂志取得如此的成功自有其道理我读读者好多年了它每每带给我惊喜感动或一种莫名的震撼看读者是一种习惯每次晚饭后随手翻阅细读总会无数个灵光一现的瞬间于是对于亲情对于人生对于生活在那一个个一...

读书心得

涉及音乐理论的文献许多朋友都说读不懂应当说是一种普遍现象特别是对于自学的朋友有些读者肯定会有相反的看法因为对于读书自我感觉良好认为真的读懂了实际情况如何呢笔者重复一个讲过的范例在某一所大学的音乐教材中有这样一句...

读书心得

读书心得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预科19班李志一听到伊斯兰也许我们大多数人会有很深刻的恐惧但对于真正的伊斯兰我们又了解多少呢正如何英琴教授所说伊斯兰教与恐怖主义无关它并非是恐怖主义的思想根源最近我读了一部书籍让我全面...

读书心得

一路书香三角湖小学李芬幼时身体差性格有些沉闷的我一向喜欢看书那时条件有限只要有文字的东西都会引起我的兴趣记忆中一本彩色儿童连环画好象是我最早的精神食粮后来课本小人书武打小说成了我成长的好伙伴读师范更是把学校图书...

读书心得

附页读书心得一作者简介内容概要1付本国所在大学青岛大学所在城市山东青岛所在院系机电工程学院其他作品UGNX5三维设计基础与工程范例UGNX30三维机械设计UGNX20三维造型基础教程等2管殿柱所在大学青岛大学所...

读书心得

艺术的故事是有关艺术的书籍中最著名最流行的著作之一作者贡布里希SirEHGombrich译者范景中杨成凯出版社广西美术出版社第1版20xx年4月1日它概括地叙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当今的实验艺术的发展历程以阐明...

读书心得体会

教书必须先读书读李镇西的我的书影漫谈有感金宝初中何润林这是李镇西文集中的一本里面都是李镇西写的和书有关的文章里面提到了很多名字都很熟悉比如吴非吴非的两本书我都看过但是看了李镇西笔下的吴非看了李镇西和吴非的交往感...

读者读书心得(3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