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近距离看美国之三

《近距离看美国之三(林达著)

》读后感

这本书是老师推荐的,由于我校资源有限,并没有从这书的第一部看去,所以对他书中所提到的一些往事不是很了解。

《近距离看美国》系列丛书的第三部,涉及的是美国立国以来关于种族的问题。

确实,美国在这方面的问题上一直都存在争议。在我们外界看来,美国的种族歧视很严重。但我们错了,因为我们得到的只是单方面的信息。其实这个问题在美国存在着地区的差异;大体就是:北方反对种族主义,南方支持种族主义。因为北方发展的是资本主义工商业,需要大量自由劳动力,他们要解放黑奴,反对种族主义,已获得更多劳动力来发展工业;南方则发展种植园农业,是一种封闭性农业,这就需要加强对黑奴的人身控制,典型的做法就是种族主义。

我在这里要讲的不是要去解释种族问题,亦不是去批判美国在这方面的做法,而是从这本书中去了解美国的一些处理问题的方法。

在关于种族这一问上,最初美国就是有点像奴隶制国家,贩卖黑奴,承认黑奴。可随着工业的发展,南北方就存在了分歧,就如前面所提的那样。再后来,南北双方在这问题上出现越来越大的分歧,北方坚决反对,南方坚决坚持;原因还是自身利益,前面也有所提及。后来就爆发了美国唯一一次内战,南北战争。最终以北方战胜告终。

其实美国是一个很注重人权的国家,我觉得其在这方面就做得比我们国家好得多,他们讲究人权神圣不可侵犯。但为什么在对黑人和其他有色人种存在歧视呢?林达认为这是一个历史问题,众所周知的黑奴贸易,白人就认为有色人种就低其一等,是上帝的弃儿,生来就是为他们服务的。在我看来,林达说得也很有道理,但其根本原因就是经济发达的程度,美国白人都是从欧洲迁移来的,经济水平较其他人种高,所以他们就存在一种人种优越感,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生产力发展的需求,有一些人的观念又发生转变了,就如北方和南方对待种族主义的不同态度,其根本原因还是牵涉到经济利益问题。

…… …… 余下全文

篇二 :《历史深处的忧虑——远距离看美国之一》读后感

《历史深处的忧虑——远距离看美国之一》读后感

什么是自由?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真正的法治?我想这些大概都是中国人最熟悉但却又最陌生的词语。我们每个人都心存疑问,到底什么才是我们最需要的制度?是为所欲为的自由?还是任何一个公民随便就能找个人出来批斗的所谓民主?

直到我真正读完《历史深处的忧虑——远距离看美国之一》,我才发现,我们所能理解的自由、民主和法治是那么的肤浅。我们站在自己理所当然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我们总以为,只要有人愿意去改变,我们就必定能得到我们所要的自由、民主和法治。可是,我们却忽略了在施行过程中所要付出的代价。

正如林达先生在书中所说的一样“美国人已经为宪法的实施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就美国的林肯总统,肯尼迪总统和被指控为谋杀肯尼迪的凶手都死于枪下来看,自由自历史以来,有时候就是要用生命来换取的。而这样的自由又是否真的能被我们接受?这种无拘无束的自由一旦放任了,我们是否能有确实可行的措施去阻止这一切的发生?我想答案已经不言自明了。至少就我们现今的情况而言是不可能的。

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很特殊的国家,它不仅仅是一个“种族大熔炉”,而且它的建立也异常的特别。建国之初的美国甚至连一个像样的政府都没有,更别说是总统和宪法了。可是,就是这么一个国家,就这样一步一步地走过来,然后建立了让世人称羡的自由、民主和法治,这其中所付出的代价就不言而喻了。其实,如果你对美国的发展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你就会发现,美国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对于自由有种让我们难以理解的热衷,他们宁可获得无边无际的自由都不要一个能辅助国家发展的政府。正与林达先生在书中所提及一样,“在他们看来,国家就是一个“怪兽”,就是一个剥夺他们的自由的“机器”,他们决不允许政府的‘胡作非为’。”于是,美国的宪法就这样子派上了用场。可是,我们反过来想想,我们做得到美国民众一般的“豁达”吗?我无法想象,当我们处于一个无政府的状态之下,我们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究其根本,并不是我们我们的自制力不够,而是,美国民众的宪法精神是我们所无法比拟的。在美国可以没有政府,但却不可以没有宪法,这就是他们根深蒂固的宪法观念使然的。

…… …… 余下全文

篇三 :《近距离看美国之历史深处的忧虑》读书报告

《近距离看美国之历史深处的忧虑》读书报告 近距离看美国之历史深处的忧虑》作为外国语学院的学生,确实需要多一些国际视角。而作为当今世界一极的 美国,就成为我们不能不尽力去了解的国度。读林达《历史深处的忧虑》,触摸 到一个真实而又鲜活的美国,也同时,学会站在历史的深处,解读忧患,展望前 景。 先说说林达。“近距离看美国”系列是林达夫妇在融入美国平民社会之后, 以一个来自东方古老国度的外来人的眼光, 去看待这个仅仅有着两百年历史的新 兴国家历史与现实中的一些事件, 写作的。 目的是向国内的读者解读美国的政治、 宗教、法律文化等诸多方面内容。该书写作于十几年前,至今读起来仍让人倍感 新奇。在读完这本书后,我忍不住想,是怎样的历史责任感,让他们写出了这样 一套语言平实, 故事、 人物却生动鲜明, 寄思考于轻松的阅读之中的丛书呢?—— 不管怎么说,他们是可敬的人。 关于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的超级大国,在我们的历史书上,在每天的新闻报 道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我们一次次和它相遇。于是它显得越发神秘。中国 VS 美国。一个上下五千年的古国和一个只有 200 多年历史的年轻国家,各自承 载着自己的历史和使命。 然而不同的价值体系使得他们无法消除彼此的误解和隔 阂。想要穿过误解的迷雾看清这个热衷于向全世界推荐“自由”和“民主”国家,然 而又有多少人有机会真实的走进美国,去了解它、感受它呢?感谢林达,让我们 有了一个足不出户感受美国、了解美国的机会……初读这本书,心里有一种“震惊”的感觉。也许是因为从来都是遥望和观望 它,当我终于有机会在一位可亲可信的人的带领下触摸它的时候,那种感觉太奇 特了。也许,我是在为走进“真相”而激动吧。毕竟,在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 真相已经越来越多的隐在了屏幕之后。 读罢这本书,终于明白书名“历史深处的忧虑”,指的大概就是过去、现在都存 在并会在将来一直存在的“自由的代价”吧。每一缕阳光下,都有一片阴影。追逐 享阳光,就得面对阴暗冰冷的阴影。美国人民选择“自由”,就必须得为自己追求 的“个人自由和权利付出代价。

…… …… 余下全文

篇四 :《吾讲斯美:近距离读美国》读书笔记

《吾讲斯美:近距离读美国》读书笔记

这本《吾讲斯美:近距离读美国》是我近期很喜欢的一本书,很有深度,也推荐大家来看。首先是书名吸引了我,以大家熟悉的五讲四美谐音来命名,当你认为也是类似的介绍美国文化或旅游向导一类的书时,作者将你带进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也许正因为深入其中,才对一件事物有更客观的评判,而非“当局者迷”。作者跳出了“美国月亮都是圆的”的俗论,不畏惧被称为“美国走狗”的脏水,冷静的为你讲述,从美国大选、电视人物,到文学诗歌,甚至相对论,显示了渊博的学识和超凡的见解。

让我惭愧我以前的人云亦云,即狭隘的民族主义热情或盲目的国外教育崇拜,这来自于无知,无知者才无畏嘛。两方面:中国人向来是别管什么事情,只要牵扯教育,就都是国外的好,这本书告诉你国外也有“高考”,而且正因为中国孩子在国内受到了系统的良好教育,一旦出国后就可以不用担心如数学等科目,而专心学习语言,否则会像一些偷渡客的孩子,国内也没学好,到国外只能入帮派。另一方面:中国人别管什么事情,只要是外国人做的就是“侵略”,别管是武力还是文化,一副苦大仇深的爱国相,处处声称“不学英语是爱国”或是“我学中文,学外语有什么用”,这本书告诉你,要想学好中文尤其是古文,还真得学点外语,比如我们都熟知的“学而时习之”,还有谁理解或被教育的不是“学了要经常温习”?可实际上呢,“习”的本意飞鸟拍动翅膀,此处为“应用”之意,从《论语》第一本英译本“to learn with a constant perservance and application”才知道我们是错的,更有甚者,华中科技大学的某教授讲《道德经》时竟然解释“太牢”为“监狱”,上过初中的就知道这是“供品”的意思吧,晕,我们中规中矩受了这么多年的教育难道就是这样来进行的吗?可悲之极。

所以我愿意学习书中的理念,放眼看世界,别再坐井观天,做世界人,而不仅仅是中国人。

…… …… 余下全文

篇五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感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感 一个上下五千年的古国和一个只有200多年历史的年轻国家隔洋相望,误解和隔阂不仅源自于遥远的距离,更主要的因为两者有完全不同的价值体系,这和历史有关,和文化有关。

要穿过误解的迷雾看清这个热衷于向全世界推荐“自由”和“民主”国家,我们就得走进它,走进它的历史,了解它的“自由和民主”到底是什么。

在《历史深处的忧虑——近距离看美国之一》这本书中,林达以他在美国草根层摸爬滚打的经历、感受写下了对美国民主制度、自由、美国历史的深刻观察、认识。书中以委婉的笔触、平易近人、朴实的文风把美国复杂、历史背景深远的法律、制度的渊源梳理得井井有条,让大陆民众读到的不是法律的繁文缛节,也不是政治理论的高深晦涩,而是用一个个生动的事例将深远的道理复杂的过程、美国人民两百年来的思考娓娓道来。作者的眼光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但他的很多话、很多事,都有在投射大陆,给我们以思考、启发。说到美国,我们也许首先想到的就是美国的自由。 是的,美国人有着典型的西方民主制度价值观,这从美国人崇尚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中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但是,正如林达所说,要想理解美国的自由,你得先看到美国的不自由。在欣赏美国自由的同时,我们所不能忽略的,是美国人为了自由而付出的代价。美国人热爱自由,他们甚至可以为了自由而选择承受随之而来的牺牲,即使在经历了如诸如恐怖袭击、种族冲突、信任危机等情况下,也不轻易放弃自由,虽然有时候,他们为了自由,不得不付出惨重的代价。"不自由,毋宁死",在这个国度得到最真切的还原。 一直以来美国政府总是以一个强势蛮横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但是我们了解美国的建国历史,才发现政府在民众面前,也是一个不可信赖甚至要小心提防的野兽。人民得时刻担心它滥用人民赋予它的权力,做出剥夺人民自由权利的龌龊事,并尽一切可能限制它的权力。这同样让我大开眼界,对于称呼政府为“父母官”的中国人民来说,这实在是匪夷所思。

…… …… 余下全文

篇六 :《零距离美国》读书心得 ,

《零距离美国》读书心得

首先,很感谢学校给我们每位教师发了这样一本好书,曾经去美国的中小学参观过,但是对美国的课堂仍不是十分了解。通过这本《零距离美国课堂》,我可以看到美国的教育是怎样的,并从中学到很多东西。读完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美国教育的秩序化。美国,在人们的意识里是一个崇上自由的国家。根据我去参观过的几所美国小学,发现美国的课堂中,孩子是自由地坐在毯子上听老师上课的,看他们的课堂氛围是轻松的,孩子是随意地坐在那儿,而不像我国的小学生,被要求端端正正地坐在椅子上。但是,我观察到的自由的课堂只是美国教育的一小部分。美国教育是人性化的,这从美国的小学教室就会有所发现。美国的小学教室往往就是一个色彩绚丽的童话世界,美国的老师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都很强,他们会将自己任教的班级布置得风格迥异。美国教育的人性化还体现在“保姆式”的小学教育,美国小学教师不仅办公室琳琅满目,储藏柜里也总是库存丰富,各类糖果、棒棒糖、饼干之类的小点心是常备物。但是,人性化的美国教育同时也是秩序化的。学校会对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违反纪律的学生进行惩处。美国学校会对学生不同程度的违纪给予不同的惩罚,惩处的形式包括停课,停学,进入“行为矫正班”等甚至包括体罚,这一点最令我惊讶;至今体罚在美国二十几个州仍然是合法的,有打屁股的,有打手心的??体罚,在中国学校里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但在人性化的美国教育中,体罚却是合法的。其实,我个人认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的惩罚是必要的。小孩子在做错事情时,一定的惩罚让他明白做错事情是要付出代价的,否则孩子将毫无惧怕地继续犯错。但现在,我国的学校一味地强调禁止对孩子进行体罚,这样对孩子来说,未必是件好事。当然,处罚要适度,不能伤害到孩子的身体和心灵。在美国,学生迟到第四次就会收到留校两小时的惩处,第五次留校四小时(一般都在周末到校来接受处罚),第六次就会一天在校听课禁闭。我认为留校和禁闭是比较好的惩罚。

…… …… 余下全文

篇七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书笔记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书笔记

“美国不是一个善于遮羞的国家,它投出一片阳光,就落下一片阴影。”(序言3)

“如果你追求光明,就躲不开身后的阴影。”(序言3)

谈到美国,必要谈谈美国人。作为一个移民国家,这里有太多不同的人种,从世界各地来的不同肤色,说着不同语言的人,在这里扎了根,立了足,便成为了美国人。当然,这个被称作大熔炉或是彩色沙拉盘的国家在接受各种文化的同时也衍生出许多问题。种族问题首当其冲,白人黑人问题,甚至是“少数民族歧视少数民族”。移民问题也很严重,移民犯罪,非法移民以及移民文化冲突等问题都不容忽视。

美国的自由是美国人民长期历史选择的结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美国的法律,美国人的权利,尤其是美国人的言论自由,还有美国各州的高度自治权。

美国人的自由也是建立在种种不自由的基础之上的。美国有多如牛毛的法律条文来约束美国人民的日常行为。关于酒驾,饮酒,孩子的人身安全,雇主与雇员的合法权益,有关性骚扰的规定等等。美国的自由基于美国建国之初的(权利法案)和现如今相对完备的宪法。

美国人的权利也是美国自由的很好的体现。权利法案第一条:“国会不得制定有关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一种宗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及向政府要求申冤的权利。”(46) 这些自由是基本人权,即个人与生俱来的天赋权利。比如马丁路德金的和平大游行就很好的运用了这一条权利。权利法案第二条:“组织良好的民兵队伍,对于一个自由国家的安全是必需的,人民拥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可侵犯。”(154)尽管这些权利有时会影响国家的安全运作,但人民还是要最大程度地限制政府的权利,比如严格控制联邦调查局的规模和管辖范围,因为“一个有着极大权力的联邦政府再加上一个强有力的警察机构协助的话,距离控制人民就只有一步之遥了。”(81)不管是宗教自由,集会自由,言论自由还是枪支携带自由,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人民与政府的矛盾。

…… …… 余下全文

篇八 :城市地理学读后感

近距离看美国之四

---如彗星划过夜空

也许今夜没有星辰,可是,我们相信,在云霭之上,依然有群星在太空中闪亮。

花了一学期的时间认真阅读了《近距离看美国之四》这本书,也由此发现美国为何会如此充满魅力,让很多其他国家的人都到这块土地上寻找自己的梦想。因为在美国这块土地上,人才更加真切的是“人”,拥有作为一个人所拥有的“人权”。即使在这块土地上依然比在中国有更多的不安定因素,因为这是他们追求自由所付出的代价。

中国的国情是与美国大不相同的,所以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去奢望短时间内享受高度的自由和更多的权利是不可能的,除非经历社会动荡的沉重代价,而且即使付出这样沉重的代价,也没有人敢保证能够让中国人民如美国人民那样幸福和有“人权”,很大一部分是沉重的历史枷锁的原因。所以很多激进的中国青年有那心也没那个办法。所以现在中国在非常悄悄的向美国靠拢,愚公移山似的。共 产 党高层在长远来看我想他们心里也清楚的,当然不少人中间有多少的不情愿,所以短期内也是不断的想减慢社会改变的速度。

中国的国情是与美国大不相同的,所以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去奢望短时间内享受高度的自由和更多的权利是不可能的,除非经历社会动荡的沉重代价,而且即使付出这样沉重的代价,也没有人敢保证能够让中国人民如美国人民那样幸福和有“人权”,很大一部分是沉重的历史枷锁的原因。所以很多激进的中国青年有那心也没那个办法。所以现在中国在非常悄悄的向美国靠拢,愚公移山似的。共 产 党高层在长远来看我想他们心里也清楚的,当然不少人中间有多少的不情愿,所以短期内也是不断的想减慢社会改变的速度。

书中用大篇幅记叙了美国制宪会议:会议代表们会聚在费城的一间小屋里,讨论着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的制定。有人说,政治是丑恶的。其实,丑恶的是政治的操作,政治是一门追求幸福的学问。会议代表们是真正的政治家,他们长久的辩论,不断的妥协,只是一个目的——为了各前殖民地的发展,而不掺杂任何私利。以华盛顿总统为代表的好人政治,虽然十年后被党派政治所取代,但他们追求道德完美的绅士风范、树立的政治就是为民众谋幸福的治国理念,和他们领导之下顺利进行的民主实践,奠定了美国二百多年来政治运行的基础。人类历史中仅仅属于他们的“半神半人的会议”,让人心向往之。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