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深处的忧虑读书笔记

时间:2024.4.20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书笔记

“美国不是一个善于遮羞的国家,它投出一片阳光,就落下一片阴影。”(序言3)

“如果你追求光明,就躲不开身后的阴影。”(序言3)

谈到美国,必要谈谈美国人。作为一个移民国家,这里有太多不同的人种,从世界各地来的不同肤色,说着不同语言的人,在这里扎了根,立了足,便成为了美国人。当然,这个被称作大熔炉或是彩色沙拉盘的国家在接受各种文化的同时也衍生出许多问题。种族问题首当其冲,白人黑人问题,甚至是“少数民族歧视少数民族”。移民问题也很严重,移民犯罪,非法移民以及移民文化冲突等问题都不容忽视。

美国的自由是美国人民长期历史选择的结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美国的法律,美国人的权利,尤其是美国人的言论自由,还有美国各州的高度自治权。

美国人的自由也是建立在种种不自由的基础之上的。美国有多如牛毛的法律条文来约束美国人民的日常行为。关于酒驾,饮酒,孩子的人身安全,雇主与雇员的合法权益,有关性骚扰的规定等等。美国的自由基于美国建国之初的(权利法案)和现如今相对完备的宪法。

美国人的权利也是美国自由的很好的体现。权利法案第一条:“国会不得制定有关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一种宗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及向政府要求申冤的权利。”(46) 这些自由是基本人权,即个人与生俱来的天赋权利。比如马丁路德金的和平大游行就很好的运用了这一条权利。权利法案第二条:“组织良好的民兵队伍,对于一个自由国家的安全是必需的,人民拥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可侵犯。”(154)尽管这些权利有时会影响国家的安全运作,但人民还是要最大程度地限制政府的权利,比如严格控制联邦调查局的规模和管辖范围,因为“一个有着极大权力的联邦政府再加上一个强有力的警察机构协助的话,距离控制人民就只有一步之遥了。”(81)不管是宗教自由,集会自由,言论自由还是枪支携带自由,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人民与政府的矛盾。

美国的地方自治权很大,因此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很大。比如加利福尼亚州政府控告美国联邦政府,要求其赔偿因没有管理好边境移民而造成该州的巨大经济损失;还有南方州自治时推行的种族隔离法律条案与国会民权法案中“禁止任何地方实行种族隔离”的矛盾;更有纽约市长把巴勒斯兰解放领袖“请”出在纽约市举办的音乐会剧场而克林顿束手无策的情况。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要数美国的言论自由了。从氢弹秘密的泄漏到三K党的过激言论,还有因新闻自由而涉及的诽谤侮辱等问题,都在挑战着美国人的言论自由。

在中国,很多时候言论自由是大家可望不可即的。不是有些话你不能说,而是有些话你说了也可能根本传不了多远,纵使传到了很多人的耳中,也未必会引起很大反响,就算有了非同寻常的响应,一些大规模的活动或运动也很难进行。退一万步讲,即使一些游行示威活动真的发生了,那也会迅速受到政府各方力量的镇压制约。当然这些并不都是缺点,因为一些言论自由的实践并不是用和平方式开展的,确实是有风险的,而受到伤害的往往是最普通的本国公民。就像频频出现的抵制日货的中国游行,虽然有很多言论呼吁,但也有很多“暴力”游行的案例,甚至有人评论这样的行为与很多暴力分子的“打砸抢烧”没有什么异同。比如中国人破坏中国人经营的日本品牌公司店面,中国人销毁中国人拿中国人的钱买的日本商品,中国人打着“抵日”的旗号不同程度地伤害很多无辜的中国人。虽然他们也确实出于对国家的热爱,但不得不说这种鲁莽冲动不顾后果的热爱是盲目而可悲的。因而言论自由的宽松程度备受争议是不可避免的,只是不同国家主动权和被动权的持有者不同而已。只是美国以放大对人民的“松”来体现对政府的“紧”,而中国选择将政府放在主导地位,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美国人更不信任自己的政府,而中国人却偏向于跟随政府的领导。但是在俩个国家之间做对比的话,很难说出哪一种更好,或许只能说在现阶段哪一种更适合本国人民。当然这与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现状是不可分割的。社会整体运转的主旋律必然会体现在每个个体权利上,所以有时候制度上的差异导致人民对权力的持有差异虽然无可厚非,但社会进步所带动的思想进步不得不说也至关重要,影响深远。

在美国更是如此,不过美国的言论自由大旗毫无悬念地倒在了人民权利这一

边。所以不是说中国没有言论自由,只是中国的言论自由是划归在政府所监控的范围之内的,而美国的恰恰就不想留一丝一毫在这个监控区域内。就像作者林达在书中所说,美国人不信政府,他们信宪法。他们深信自由是天赋人权,他们不像中国把政府看作是最高的领导机构,但是他们和中国一样害怕专权专制,所以他们有三权分立,但中国在监督制约方面采取的措施似乎却微乎甚微,至少前几年是这样。俩个国家的言论自由正是在这种不同的大前提下产生的,言论自由的自由范围反射了对政府的信任程度。

有时候,感觉美国的言论自由真的过了头,甚至有点可怕。只要是个美国公民,只要他想发表言论,只要他的言论没有直接地导致迫在眉睫的危险,他就可以畅所欲言。甚至有时候即使他所阐述的观点已经可能造成国家或个人的巨大损失,这些言论还是可以合法地公之于众。因为造成严重后果这个可能性是个很模糊的概念,而这个可能性往往就是人民和政府矛盾的潜伏点。言论自由这一条法律保护人民有权说出自己的声音,而政府又声称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安全而要缩小言论自由的范围。如果在中国,可能很多人都会选择向政府妥协,或是向安全妥协,当然中国并没有那样大的言论自由。

美国人却坚持言论自由,甚至在面对自由和安全的时候,也会义无反顾地选择自由。想想一个普通的美国公民可以在报刊杂志将关于研制氢弹的一些机密材料合法地发表,虽然这些东西都是通过合法的书籍资料获取的,但哪个国家的政府都不会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况的。美国人民甚至可以勉强姑息在俄克拉荷马发生的死伤巨大的爆炸案,却不能忍受克林顿总统借此想稍稍限制人民的自由。可是在美国,这种类似的事情却屡屡发生,即使过激的言论可能会对某些人或某些群体有伤害性的描述,却不能说是违法的。

美国的言论自由固然有其可畏之处,但是不得不承认中国被限制了的扭曲了的言论自由也很可怕。很难想像中国如果言论自由发展到那样宽松的程度会引来什么样的惊世骇俗的危机。现今,在中国的网页上能找到关于国家领导人或政府高官要职人员的直接的负面新闻真的不是件易事,“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部分搜索结果未予显示。”这就是中国网络给网友的回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对中国公民的回答,有些东西人民很难通过正当手段得到,更别说合乎中国法律的途径了。不过,这同样也是提升中国人民对政府的信任的重要措施,尽管

其中不乏一些污点。

所以,不管是言论自由,集会自由,政党选择自由,枪支携带自由还是宗教自由,都是美国人民所拥有的权利,这可以说是美国“投出的阳光”,但是在这些自由下,确实衍生出了一些不自由,或是一些风险。再或者这些不确定因素,这些“阴影”,本身就是伴着美国的自由生长的。而不管哪个国家,都很难避免“阴影”,只是阴影的面积大小不太相同,或是阴影出现的时间和地点不太相同。

参考文献:

林达(Lin Da). 近距离看美国之一: 历史深处的忧虑. 1997, (5).

Edmund Lindop. 权利法案和路标案件 (The Bill of Rights and Landmark Cases). 1989.

Ellen Aldermen and Caroline Kennedy. 我们自己---活着的权利法案 (In our defense: The Bill of Rights in Action). 1991.

更多相关推荐: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感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感一个上下五千年的古国和一个只有200多年历史的年轻国家隔洋相望误解和隔阂不仅源自于遥远的距离更主要的因为两者有完全不同的价值体系这和历史有关和文化有关要穿过误解的迷雾看清这个热衷于向全世界推...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感

历史读后感漫读历史深处的忧虑林达的历史深处的忧虑整本书都是一封封回信组成的作者林达是一对旅美夫妇合用的笔名他们并非专业的学者而是像讲述故事那般向他们的朋友和世人呈现精彩的美国故事感叹于二人敏锐的笔触如同相识已久...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书笔记

班级09产权1班姓名汪飞帆学号0901002324历史深处的忧虑读书笔记本想看一本老师推荐的书来写个读书笔记可是去图书馆的时候发现早被人先下手为强了网购了薄薄的一本为权利而斗争可是看完之后没有太多可以表达的东西...

历史深处的忧虑 读后感

历史深处的忧虑在这部书中作者的角色更像是一架摄像机他带领着我们看美国把镜头伸到美国社会的各个角落美国的方方面面就都出现在我们眼前了至于我们的感受仍留给我们自己体会他基本上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客观真实的美国也让我们思...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感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感读这本书之前看着这本书的标题历史深处的忧虑想想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忧虑呢况且还是历史深处的呢这本书的特点是以书信的方式来表达作者的意图全书有15封作者写给好友的回信组成美国在我们大多数同学的心目...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感

读林达的历史深处的忧虑我是个理科生平时对历史和政治的见解和接触不深刻这次通过同读一本书活动能够有机会读到历史深处的忧虑是个很好的契机感谢能有这次机会林达根据名字是一个人可是实际上你搞不清楚到底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感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感从古到今自由一直是人们苦苦求索的珍宝人们常常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然而活在当今中国社会中的人试问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自由世人皆道美国是世界上最自由的国家没有哪个国家像美国...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感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感其实我对美国文化很感兴趣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超级大国它仅仅经过几百年就从殖民地发展为超级大国它究竟是怎么做到的我真的很疑惑在看了历史深处的忧虑后我感觉自己似乎找到了答案整本书是由一封封回信组成...

历史深处的忧虑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感一个上下五千年的古国和一个只有200多年历史的年轻国家隔洋相望误解和隔阂不仅源自于遥远的距离更主要的因为两者有完全不同的价值体系这和历史有关和文化有关谈起美国除去其强势令人想到最多的恐怕就是...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感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书笔记实现自由需承担机会成本在林达的叙述中最有感触的便是美国对公民自由的无限尊重正如书中三K党的故事章节中所提到的人权节言论摊所说人们毫无限制地表达自己所想无关对错美国政府对言论自由的保护让我震...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感

读历史深处的忧虑有感法1208班罗佳丽看了林达的这本书发现真实的美国和我之前脑海中潜移默化而被认识的美国有很大差别这其中有我站在中国自古以来的伦理道德角度上完全不能理解的也有作为一个在保守观念国家中成长的人所羡...

历史深处的忧虑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书心得历史深处的忧虑以书信的形式讲述了美国现实生活中的故事生动介绍了美国法律制度的思想原则建立与发展过程操作方式历史价值以及为这套制度已付出的和将要付出的代价引自导言当一个异国他乡的旅客踏上了别...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感(1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