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经典)

数列基础知识点和方法归纳                     

1. 等差数列的定义与性质

定义:为常数),

等差中项:成等差数列

项和

性质:是等差数列

(1)若,则

(2)数列仍为等差数列,仍为等差数列,公差为

(3)若三个成等差数列,可设为

(4)若是等差数列,且前项和分别为,则

(5)为等差数列为常数,是关于的常数项为0的二次函数)

的最值可求二次函数的最值;或者求出中的正、负分界项,

即:当,解不等式组可得达到最大值时的值.

,由可得达到最小值时的值.

(6)项数为偶数的等差数列,有

.

(7)项数为奇数的等差数列,有

    .

2. 等比数列的定义与性质

定义:为常数,),.

等比中项:成等比数列,或.

项和:(要注意!)

性质:是等比数列

(1)若,则

(2)仍为等比数列,公比为.

注意:由时应注意什么?

时,

时,.

3.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常用方法

(1)求差(商)法

如:数列,求

时,,∴                                   ①

时,                           ②

…… …… 余下全文

篇二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一、数列

1.数列的定义: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个数称为该数列的项.

⑴数列中的数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在这里,只强调有“次序”,而不强调有“规律”.因此,如果组成两个数列的数相同而次序不同,那么它们就是不同的数列.

⑵在数列中同一个数可以重复出现.

⑶项a与项数n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

⑷数列可以看作一个定义域为正整数集(或它的有限子集)的函数当自变量从小到大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列函数值,但函数不一定是数列

2.通项公式:如果数列的第项与序号之间可以用一个式子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即.

3.递推公式:如果已知数列的第一项(或前几项),且任何一项与它的前一项(或前几项)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即,那么这个式子叫做数列的递推公式. 如数列中,,其中是数列的递推公式.

4.数列的前项和与通项的公式

;  ②.

5. 数列的表示方法:解析法图像法列举法、递推法.

6. 数列的分类:有穷数列,无穷数列;递增数列,递减数列,摆动数列,常数数列;有界数列,无界数列.

①递增数列:对于任何,均有.

②递减数列:对于任何,均有.

③摆动数列:例如:

④常数数列:例如:6,6,6,6,…….

⑤有界数列:存在正数使.

⑥无界数列:对于任何正数,总有项使得.

1已知,则在数列的最大项为__(答:);

2数列的通项为,其中均为正数,则的大小关系为___(答:);

3已知数列中,,且是递增数列,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4一给定函数的图象在下列图中,并且对任意,由关系式得到的数列满足,则该函数的图象是                     ()(答:A)

…… …… 余下全文

篇三 :高中数学各章知识点总结

必修1各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的概念

1.集合的概念、三个元素特征及两种表示方法

2.子集、集合相等、真子集的概念、符号表示及性质

3.交集、并集、补集的概念、符号表示及性质

4.函数的概念及正比例、反比例、一次、二次函数的图像、定义域及值域

5.区间的概念及知识:(1).求定义域 (2)求值域 (3)已知解析式求函数值(分段函数) (4).判断函数相等

6.映射、象、原象的概念

7.单调性的概念及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1)图像法

(2)定义证明:设、作变、判、下

8.函数的最值:(1)二次函数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 (2)单调性求函数的最值或值域问题

9.函数的奇偶性:奇偶性的定义及证明过程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

1.指数及指数幂的运算及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2.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及应用(1)判断指数函数 (2)比较两个值的大小

3.对数的定义、指数式与对数式的转化、三个运算性质及换底公式

4.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及应用(指数、对数函数的对比)

5.幂函数的图像、性质及公式

第三章函数和方程

1.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的关系及零点存在性定理

2.二分法的基本思想及求方程的零点及及近似值的步骤

3.函数的应用:函数的拟合问题

模块2知识点汇总

1. 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及直观图

2.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及体积公式的掌握和应用

3. 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直线、平面平行和垂直的判定及性质,平面、平面平行和垂直的判定及性质,并应用判定及性质解几何题

4. 直线的斜率公式和倾斜角,直线方程的五种表达式,直线间的位置关系及距离公式

5. 圆的方程的三种表达式及求法,直线和圆,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及距离公式并利用有关知识解解析几何问题

模块3知识点汇总

一. 三种逻辑结构的程序框图及程序语句

…… …… 余下全文

篇四 :20xx年高一数学必修5知识点总结

20##年高中数学必修5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解三角形

1、正弦定理:在中,分别为角的对边,的外接圆的半径,则有

2、正弦定理的变形公式:①

;(正弦定理的变形经常用在有三角函数的等式中)

3、三角形面积公式:

4、余 定理:在中,有

5、余弦定理的推论:

6、设的角的对边,则:①若,则为直角三角形;

②若,则为锐角三角形;③若,则为钝角三角形.

第二章:数列

1、数列: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着的一列数.

2、数列的项:数列中的每一个数.

3、有穷数列:项数有限的数列.

4、无穷数列:项数无限的数列.

5、递增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不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

6、递减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不大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

7、常数列:各项相等的数列.

8、摆动数列:从第2项起,有些项大于它的前一项,有些项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

9、数列的通项公式:表示数列的第项与序号之间的关系的公式.

10、数列的递推公式:表示任一项与它的前一项(或前几项)间的关系的公式.

11、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则这个数列称为等差数列,这个常数称为等差数列的公差.

12、由三个数组成的等差数列可以看成最简单的等差数列,则称为的等差中项.若,则称的等差中项.

13、若等差数列的首项是,公差是,则.              

 通项公式的变形:①;②;③;④;⑤

14、若是等差数列,且),则;若是等差数列,且),则;下角标成等差数列的项仍是等差数列;连续m项和构成的数列成等差数列。

15、等差数列的前项和的公式:①;②

…… …… 余下全文

篇五 :人教高一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各章知识点总结

数学必修一知识系统汇总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集合有关概念

1. 集合的含义

2. 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 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最高的山

(2) 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

(3) 元素的无序性: 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

3.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 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 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 记作:N

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1) 列举法:{a,b,c??}

2) 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x?R| x-3>2} ,{x| x-3>2}

3) 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4) Venn图:

4、集合的分类:

(1) 有限集 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 无限集 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2(3) 空集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例:{x|x=-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注意:A?B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

一集合。

?B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

?A 或B?

2.“相等”关系:A=B (5≥5,且5≤5,则5=5)

2实例:设 A={x|x-1=0} B={-1,1} “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

即:①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

②真子集:如果A?B,且A? 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③如果 A?B, B?C ,那么 A?C

…… …… 余下全文

篇六 :高一数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中数学必修二复习

基本概念

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的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

公理2: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通过这个点的公共直线。

公理3: 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1: 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2: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3: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公理4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等角定理: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并且方向相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空间两条直线只有三种位置关系:平行、相交、异面

1、按是否共面可分为两类:

(1)共面: 平行、 相交

(2)异面:

异面直线的定义: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或既不平行也不相交。

异面直线判定定理:用平面内一点与平面外一点的直线,与平面内不经过该点的直线是异面直线。

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范围为 ( 0°,90° ) esp.空间向量法

两异面直线间距离: 公垂线段(有且只有一条) esp.空间向量法

2、若从有无公共点的角度看可分为两类:

(1)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相交直线;(2)没有公共点—— 平行或异面

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

直线和平面只有三种位置关系:在平面内、与平面相交、与平面平行

①直线在平面内——有无数个公共点

②直线和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锐角。

esp.空间向量法(找平面的法向量)

规定:a、直线与平面垂直时,所成的角为直角,b、直线与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所成的角为0°角

由此得直线和平面所成角的取值范围为 [0°,90°]

…… …… 余下全文

篇七 :高一数学必修1函数知识点总结

函数

    一、函数的定义域的常用求法:

1、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2、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大于等于零;3、对数的真数大于零;4、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1;5、三角函数正切函数;余切函数中;6、如果函数是由实际意义确定的解析式,应依据自变量的实际意义确定其取值范围。

二、函数的解析式的常用求法:

1、定义法;2、换元法;3、待定系数法;4、函数方程法;5、参数法;6、配方法

三、函数的值域的常用求法:

1、换元法;2、配方法;3、判别式法;4、几何法;5、不等式法;6、单调性法;7、直接法

四、函数的最值的常用求法:

    1、配方法;2、换元法;3、不等式法;4、几何法;5、单调性法

五、函数单调性的常用结论:

1、若均为某区间上的增(减)函数,则在这个区间上也为增(减)函数

2、若为增(减)函数,则为减(增)函数

3、若的单调性相同,则是增函数;若的单调性不同,则是减函数。

4、奇函数在对称区间上的单调性相同,偶函数在对称区间上的单调性相反。

5、常用函数的单调性解答:比较大小、求值域、求最值、解不等式、证不等式、作函数图象。

六、函数奇偶性的常用结论:

1、如果一个奇函数在处有定义,则,如果一个函数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则(反之不成立)

2、两个奇(偶)函数之和(差)为奇(偶)函数;之积(商)为偶函数。

3、一个奇函数与一个偶函数的积(商)为奇函数。

4、两个函数复合而成的函数,只要其中有一个是偶函数,那么该复合函数就是偶函数;当两个函数都是奇函数时,该复合函数是奇函数。

5、若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则可以表示为,该式的特点是:右端为一个奇函数和一个偶函数的和。

www.ks5u.com

…… …… 余下全文

篇八 :高二上学期数学知识点总结

高二第二学期理科数学总结

一、导数

1、导数定义:f(x)在点x0处的导数记作

2、几何意义:切线斜率;物理意义:瞬时速度;

3、常见函数的导数公式:

;②;③;④;⑤

;⑦;⑧ 。⑨;⑩

4、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5、复合函数的导数:

6、导数的应用:

(1)利用导数求切线: ;利用点斜式()求得切线方程。

注意ⅰ)所给点是切点吗?ⅱ)所求的是“”还是“”该点的切线?

(2)利用导数判断函数单调性:①是增函数;②为减函数;

是增函数;④是减函数

(3)利用导数求极值:ⅰ)求导数;ⅱ)求方程的根;ⅲ)列表得极值。

(4)利用导数最大值与最小值:ⅰ)求得极值;ⅱ)求区间端点值(如果有);ⅲ得最值。

(5)求解实际优化问题:

①设未知数,并由题意找出两者的函数关系式,同时给出的范围;

②求导,令其为0,解得值。③根据该值两侧的单调性,判断出最值情况(最大还是最小?);

④求最值(题目需要时);回归题意,给出结论;

7、定积分

⑴定积分的定义:(注意整体思想)

⑵定积分的性质:① (常数);

 (其中。(分步累加)

⑶微积分基本定理(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熟记),

⑷定积分的应用:

①求曲边梯形的面积:(两曲线所围面积);

注意:若是单曲线与x轴所围面积,位于x轴下方的需在定积分式子前加“—”

②求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

③求变力做功:

二、复数

1.概念:

⑴z=a+bi∈Rb=0 (a,b∈R)z= z2≥0;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