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中常见的古今异义整理

时间:2024.4.27

古汉语中常见的古今异义整理

常见的双音古今异义整理

非常(意外的变故,不平常;十分,很) 行路(路人;走路)

执事(对对方的敬称;掌管某项工作的人) 行李(出使的人;出门所带的包裹等)

夫人(那个人;尊称人的妻子) 爪牙(得力助手或武士;比喻坏人的党羽) 养生(供养活着的人;保养)

山东(崤山以东;山东省) 婚姻(儿女亲家;结婚)

丈夫(男子;女子的配偶)

根本(树木的根部;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地方) 逢迎(迎接;说话、行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上路(高高的道路;走上路程) 学者(求学的人;有专门学问的人)

从而(跟从、来;因果连词)

小学(小的方面学习;学校教育的初级阶段) 不必(不一定;不需要) 经营(搜集、保存;筹划、组织)

智力(智谋和力量;理解事物的能力) 于是(由这种情况;连词)

空中(中间是空的;天空) 行为(品行是、品行作为;举动)

私人(心腹之人;非公家的) 痛心(痛恨;极端伤心)

首领(头颅、生命;某些集团的领导人) 颜色(脸色、容颜;颜料或色彩)

浩荡(荒唐;水势浩大) 可怜(可爱、可惜;值得怜惜)

自由(自作主张;不受约束) 便利(吉利;方便)

交通(交错相通;水陆运输的总称) 老大(年龄大;排行第一)

成立(长大成人、成人立业;开始存在) 可以(可以凭借、可以用;可能或许可) 告诉(向上报告;让别人知道) 不行(不能走路;不可以)

果然(饱的样子;与事实相符) 作案(作几案;进行犯罪活动)

流涕(流眼泪;流鼻涕) 失意(意见不合;不得志)

同气(同胞兄弟;同类) 县官(官府;县令)

无道(无人谈论;没有道德修养)

然后(这样以后;顺承连词)

中国(中原;中华人民共和国) 卑鄙(低微而鄙俗;品行恶劣)

左右(皇帝身边的近臣;方位或约数) 约束(规约、盟约;限制、管束)

指示(指给……看;上级传达下级的命令) 亲戚(内外亲属;族外亲属)

形容(形体容貌;对人或事物的形状或性质加以描绘) 从容(言语举动适当得体;不慌不忙) 生日(生活一天天的;出生日)

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没有出路的困境) 无论(更不必说;连词)

青春(明媚的春光、春天;青年时期) 无赖(活泼顽皮;品行不端)

痛恨(痛心遗憾;仇视愤恨) 感激(感动愤激;深深地感谢)

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为正义而死) 因为(于是写;因果连词)

中间(中间夹杂;里面) 开张(广泛扩大;开业)

猖獗(跌倒,引申为“失败”;猖狂无忌) 具体(形体完备;明确、不抽象)

恰恰(莺啼和谐之声;正好)

结束(整好装束;完毕)

用心(因为用心;用功或肯动脑筋)

往往(处处;常常)

烈士(有节操、有抱负的人;为革命牺牲的人)

扶老(拐杖;扶着老人)

前进(上前进献;向前行走或思想进步)

豪杰(有声望地位的人、英雄人物;才能初中的人)

何苦(哪怕、怕什么、怎怕;不值得做,犯不着)

肉食(享受优裕的大官;肉食食物)

不过(不超过;转折连词)

美人(歌伎、宫妃;美貌女子)

大风(麻风病;大的风)

风流(杰出、英俊,繁华的景象、流风余韵;生活浪漫放荡、男女关系不正当) 致意(抒发心情;表示问候)

无赖(胡作非为、活泼好玩;流氓、无理取闹)

中间(当中夹杂;当中)

会计(聚会商议;财务计算的人)

作文(写文章;语文课里写文章的练习)

或者(有的人、有些人;选择连词或者副词)

常见的单音节词古今异义整理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凶恶、凶残)

加(更;增加)

假(借助;不真实的)

河(黄河;泛指江河)

橹(盾牌;划船的工具)

赢(背负;胜或获得)

走(跑;不行)

次(水边;量词)

向(从前;对、朝或偏袒)

穷(困厄、不得志;贫困、穷)

率(一概、全部;率领、轻率)

再(第二次;又一次)

再(两次;又一次)

原(推究;原来、原则)

抑(或者;抑制)

归(女子出嫁;回来)

比(等到;比较)

比(紧挨、并排;比较)

渠(他、它;水道)

去(离开、距离;往)

阳(水的北面,山的南面或南坡;太阳、) 怒(振奋、大鹏展翅起飞的气势;发怒) 危(高;危险)

但(只;但是)

将(请;将要)

或(有人、或许;或者)

诸(之于、之乎;众、各) 爱(吝啬;喜爱)

固(本来;坚固)

隐(哀怜、不忍;隐藏或隐瞒) 择(区别;选择)

诚(果真、如果;真诚) 赞(引见、介绍;称赞) 拜(授官;一种礼节) 除(授官;除去)

安(养生;安定、安然) 鄙(边境;轻视或粗俗) 池(护城河;水塘)

汤(热水、开水;较浓汁液) 摧(伤心;破坏或折断) 都(大;都市或全) 按(查究;压住或按照)

必(果真、如果;一定、必然) 病(困苦至极;疾病) 齿(年龄、岁数;牙齿) 床(坐具;卧具)

伐(功业、夸耀;坎) 顾(拜访;回顾或照顾) 会(恰逢)聚会或会议)

间(参与;中间或间隔)

控(拉;控制或控告)

景(大、日光;景致或情形)

略(夺取;简略)

遣(休、被夫家赶回娘家;消除或派遣) 摄(整理、整顿;吸取或保养) 害(嫉妒;祸害或害处)

冒(涂盖、敷上;冒充或向外透) 奇(适宜;特殊的或惊异的)

迁(放逐;迁移)

稍(逐渐;稍微)

寻(不久;寻找)

要(邀请、相约;要求)

卒(死;士兵)

速(招致;速度快)

严(尊重;严格或严密)

章(花纹;文章或图章)

寝(丑陋;睡觉)

信(的确;书信)

古今同形异义双音节词语汇释[转帖]

卑鄙 【今义】品性低劣。【古义】卑,出身卑微,鄙,鄙陋.常用作谦词。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不过 【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古义】不超过。如: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廉颇蔺相如列传》)

不必 【今义】事理或情理上不需要。【古义】不一定.如:是故弟于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不好 【今义】坏。【古义】不美丽。好,容貌美。如:是女子不好。(《西门豹治邺》) 初一 【今义】农历每月第一天。【古义】刚刚一开始.如:初一交战,操军不利。(《赤壁之战》)

从而 【今义】表顺接的连词。【古义】从,跟从:而,连词,连接的后一部分补述前面动作行为的目的。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处分 【今义】对犯罪的或犯错误的人给以处罚。【古义】处置、处理,如: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雀东南飞》)

从事 【今义】①做某种事情。②(按规定)处理。【古义】可以泛指一般属官。如: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伶官传序》)

大风 【今义】巨大的风。【古义】麻风病。如:可以已大风。(《捕蛇者说》)

地方 【今义】①指各省、市、县,与“中央”相对。②指非军事的部门、团体等,与“军队”相对。③区域。④部分。【古义】地,土地;方,方圆。如: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毛遂自荐》)

斗争 【今义】指对抗或奋斗行为。【古义】吵闹、打架。如: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羌村三首》)

多谢 【今义】对人表示感谢之辞。【古义】多多劝告。谢,劝告。如: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

反复 【今义】①一次又一次,重复。②忽而这样;忽而那样。【古义】扭转形势,回复到原先的状态。如: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屈原列传》)

风流 【今义】①有业绩、有才华的。②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③指与男女间的放荡行为有关的。【古义】①杰出的人物或功业;英俊、杰出。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②繁华的景象,流风余韵。如: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逢迎 【今义】迎合、巴结。【古义】迎接;如:新妇识马声,蹑瞬足相逢迎。(《孔雀东南飞》)

非常 【今义】表程度很深的副词;【古义】意外事故.如: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感激 【今义】因得到帮助而对人产生好感。【古义】受感动而激奋。如: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更衣 【今义】换衣服。【古义】上厕所,讳饰的说法。如: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

故事 【今义】前后连贯、有吸引力,可用来讲述的事情。【古义】先例、旧事。如: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

豪杰 【今义】才能杰出的人。【古义】①有声望有地位的人。如: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起义》)②同今义。

何苦 【今义】何必,表示不值得;【古义】哪怕、怎怕、怕什么。如: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活人 【今义】活着的人。【古义】养活人,救活人。如:丽土之毛足以活人者多矣。(《甘

薯疏序》)

或者 【今义】表示选择的连词或副词。【古义】有的人,有些人。如:或者曰:“高、曾之时,隙地未尽辟,闲廛未尽居也。”(《治平篇》)

横行 【今义】行动蛮横,依仗暴力胡作非为。【古义】纵横驰骋。如: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即使 【今义】表假设关系的让步连词.【古义】即,副词,就、便;使,派·、让。如: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西门豹治邺》)

交通 【今义】①往来通达。③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古义】①勾结,如:因具富厚,交通王侯.(《论贵粟疏》)②交互相通。如: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结束 【今义】发展或进行到最后阶段,不再继续。【古义】整理好装束。如: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面出。((冯婉贞))

鞠躬 【今义】弯身行礼。【古义】恭敬谨慎地,如:鞠躬尽瘁,死向后已。(《后出师表》) 具体 【今义】不抽象,不笼统。【古义】具,具备,体,形体。如:亦雁荡之具体而微者。(《雁荡山》)

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古义】与外界隔绝的区域。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会计 【今义】管理帐目收支等财务工作的人。【古义】会,聚会;计,商议。如: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西门豹治邺》)

慷慨 【今义】①大方,不吝啬。②充满正气,意气激昂。【古义】意气风发,情绪激昂。如: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五人墓碑记》)

可怜 【今义】①值得怜悯。②不值一提。古义;①可爱。如: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雀东南飞》)②值得同情。如:可怜身上衣正单,心优炭贱愿天寒。(《卖炭翁》)

可以 【今义】能够。【古义】可,可以;以,凭借,用来。如: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赤

壁之战》)

开张 【今义】商店开始营业。【古义】不闭塞,广泛。如: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老大 【今义】同辈或同伙中排行第一或地位最高的人。【古义】年龄大。如: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琵琶行》)

南面 【今义】南方,表方位。【古义】南,向南;面,面对,朝向。如:宰执以下俱使之南面上坐,称柳将军。(《柳敬亭传》)

烈士 【今义】为正义、为革命献出生命的人。【古义】指有志于建立功业的人。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美人 【今义】美貌女子。【古义】指美貌女子,也可特指歌伎、宫妃。如: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指宫妃)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

前进 【今义】向前行动或发展。【古义】前,走上前;进,献上。如:相如前进缶。(《廉蔺列传》)

亲戚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古义】内亲外戚,包括父母、伯叔、子侄及母、妻家中的人。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归去来辞》)

其实 【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而含转折)。【古义】①它的果实。如: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②那实际情况,如: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秋天 【今义】秋季。【古义】秋,秋天;天,天空。如: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妻子 【今义】配偶(女方)。【古义】妻和子女。如: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 肉食 【今义】肉类食物。【古义】食肉。“肉食者”,指生活优裕的大官。如: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山东 【今义】山东省。【古义】指战国时秦国殽山函谷关以东的楚、赵等六国。如:山东豪杰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

稍稍 【今义】稍微。【古义】渐渐地。如: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口技》)

束手 【今义】无办法,与“无策”连用。【古义】投降。如: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赤壁之战》)

虽然 【今义】表示让步关系的连词。【古义】虽然如此,尽管这样。虽,虽然;然,如此,这样。如: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唐睢不辱使命》)

所以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古义】①……的原因。如:此其所以败也。(《察今》)②用来……的办法(手段、工具等)。如:而天地之所以养人者,原不过此数也。(《治平篇》) 无论 【今义】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的连词。【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如: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牺牲 【今义】为正义而死。【古义】作为祭品的牲畜,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宣言 【今义】国家、政党或团体对重大问题公开表示意见的文告。【古义】公开扬言。如: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廉茼列传》)

学者 【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古义】求学的人。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

以往 【今义】过去。【古义】从这里起到那里。如: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蔺列传》)

以致 【今义】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的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古义】用来招请、招集。如: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过秦论》) 一切 【今义】全部的。【古义】一律,一概。如: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采草药》)

殷勤 【今义】热情而周到。【古义】关切、问候。如: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赤壁之

战))

因为 【今义】表原因的连词。【古义】于是写作了。如: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 有意 【今义】有心思;故意。【古义】①愿意。如: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客孟尝君》)②有某种想法、打算。如:将军岂有意乎?(《荆轲刺秦王》)

约束 【今义】限制使不越出范围。【古义】盟约。如: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丈人 【今义】指岳父。【古义】老人、长辈。如: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荷纂丈人》) 丈夫 【今义】妻之配偶。【古义】男子。如: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群英会蒋干中计》) 指示 【今义】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问题的原则和方法。【古义】指给人看。如: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至于 【今义】①表示达到某种程度。②表示另提一事。【古义】至,动词,表动作,到;于,介词,介绍出动作涉及的对象。如:屈原至于江滨。(《屈原列传》)

智力 【今义】指人的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古义】智慧和力量。如:可谓智力孤危。(《六国论》)

中间 【今义】当中。【古义】中,当中;间,夹杂着。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中国 【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义】中原地区。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赤壁之战》)

祖父 【今义】父之父。【古义】祖和父,祖辈和父辈。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六国论》)


第二篇:古代汉语整理


填空题

《十三经注疏》

《周易》 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尚书》旧题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

《诗经》 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

《周礼》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仪礼》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礼记》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左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公羊》 汉何休注、唐·徐彦疏

《春秋谷梁传》 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

《孝经》 唐玄宗注、宋·邢昺疏

《尔雅》 晋·郭璞注、宋·邢昺疏

《论语》 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

《孟子》 东汉·赵岐注、宋·孙奭疏

名词解释

古注的术语

1、曰,为,谓之

不仅用来释义,且分别同义词间的差别,解释为叫做,称作

2、谓

解释词义,使用谓时,被释的词放在谓前,用具体释抽象,用一般释特殊

3、言(用于串讲句意,往往紧接古书原文,直接串讲古书句义,若古书原文中有难词需解释,则先注释难词,然后用“言”串讲句义

4、犹

释者与被释者是同义或近义的关系,解释为“等于说”,“相当于”,被解释词放在犹的前面

5、貌,之貌

一般用来解释动词或形容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状态,解释为“??的样子”

6、之言,之为言

被解释词放在前面,用“声训”,有时是双声叠韵

7、读为,读曰

被解释词放在前面,表明被释词与解释词之间是通假关系

8、读若,读如

被释词放在前面,有时用来解释假借字

9、如字

用来标明多音字读音,如字表示其本音

10、当为,当作

用来改正古书中的错字,有时用来表明通假

11、脱,衍

(1)脱

这里专指古籍中脱落了文字的现象

(2)衍文,简称衍,也叫衍字

这里用来指明古籍中多出了文字的现象

中古三十六字母

1、 五音:唇音、齿音、舌音、牙音、喉音

2、 七音:唇音、齿音、舌音、牙音、喉音、半舌音、半齿音

3、 全清:发音时不送气,声带也不振动的塞音、擦音和塞擦音

4、 次清:发音时送气声带不振动的塞音和塞擦音

5、 全浊:发音时声带振动的塞音、擦音和塞擦音

6、 次浊:发音时声带振动的鼻音、边音、半母音

隋 陆法言《切韵》

北宋 陈彭年《广韵》

《广韵》共分为206韵,后又减少为106韵,这106韵称为平水韵,一般叫做诗韵 中古音以切韵为代表,平声57韵,上声55韵,去声60韵

阴声韵:以元音收尾或没有韵尾的韵;

阳声韵:以鼻音-m、-n、-长n收尾的韵;

入声韵:以塞音-p、-t、-k收尾的韵。

中古声母到现代声母的演变

一、全浊声母的清音化,邪、禅、匣这三个浊声母变成部位相同的清声母,其余起个遵循:

平声送气,仄声不送气的演变规律,若是平声,变为同部位的送气的清声母,若是仄声,变为同部位的不送气的清声母

二、唇音分化为重唇和轻唇两种

三、见“精”组分化出新的舌面音

四、知、庄、章三组音合流为zhi、chi、shi

五、零声母字大量增加

中古声调到近代声调的演变

1.平分阴阳:指中古的平声到现代普通话里分化为阴平和阳平两类。其分化的条件是声母的清浊,即古平声清声母变为阴,古平声浊声母变为阳平。

周德清《中原音韵》

2.浊上变去:指中古的全浊声母的上声字,到现代汉语普通话里声调变为去声而次浊声母的上声字声调不变.。

3.入派三声(周德清)——入派四声(后人):指现代汉语普通话里没有入声,古代入声已经消失,分别派入到阴平阴平, 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中去了。分派的规律是古全浊声母入声字的声调变为阳平,次浊声母入声字的声调变为去声, 为阳平次浊声母入声字的声调变为去声, 清声母入声字的声调变为上声。

《黎丘老人》

梁北有黎丘部⑴,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⑵.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⑶,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⑷,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⑸,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⑹ 我醉,汝道苦我,何故 "其子泣而触地曰⑺:"孽矣⑻!无此事也!昔也⑼,往责于东邑人⑽,可问也."其父信之,曰:"嘻!是必夫奇鬼也⑾,我固尝闻之矣⑿!"明日端复饮于市⒀,欲遇而刺杀之.明旦之市而醉⒁,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⒂.丈人望见其子,拔剑而刺之.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其真子.夫惑于似士者,而失于真士,此黎丘丈人之智也.

翻译:魏国的北部有个叫黎丘的乡村,(那)有个奇怪的鬼,(那个奇鬼)喜欢装扮别人的儿子,侄子,兄长,弟弟的样子.乡村的一个老人到街市上喝醉酒回家,黎丘的鬼装扮成他的儿子的样子,扶他却在路上折磨他.老人回到家,酒醒后就责骂他的儿子,说:"我是你的父亲啊,难道所我对你不够好吗 我喝醉了,你在路上折磨我,是为什么 "他的儿子哭着磕头碰地说:"冤枉啊!没有这样的事啊!昨天我去村东向人讨债,可以问他的."他的父亲相信他的话,说:"呵!那就肯定是那奇鬼啊,我本来曾经听说过的!"第二天特意又到街市上喝酒,想碰上那鬼将它刺死.第二天前往街市上喝醉了,他真的儿子担心父亲不能回家,就前去迎接他.老人看见儿子,拔出剑就刺他.老人的头脑竟被像他儿子的鬼弄糊涂了,因而杀死了自己真正的儿子.那些被冒牌的贤士搞糊涂的人,见了真的贤士,反而不能辨认,他们的头脑其实是和黎丘老人一样啊!

《苏代为燕说齐》

苏代为燕说齐,未见齐王,先说淳于髡曰:“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于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今臣欲以骏马见于王,莫为臣先后者,足下有意为臣伯乐乎?臣请献白璧一双,黄金千镒,以为马食。”淳于髡曰:“谨闻命矣。”入言之王而见之,齐王大说苏子。

翻译:苏代为燕国去游说齐国,没有见齐威王之前,先对淳于髡{kūn}说道:“有一个卖骏马的人,接连三天守候在市场里,也无人知道他的马是匹骏马。(卖马人很着急,于是)去见伯乐说:?我有一匹骏马,想要卖掉它,可是接连三天守候在集市里,也没有哪个人来问一下,希望先生您能绕着我的马看一下,离开时还回头看它一下,这样我愿意奉送给您一天的费用。?伯乐接受了这个请求,于是就绕着马转了几圈,离开时还回头再看了一眼,结果一下子马的身价暴涨了十倍。现在我想把?骏马?送给齐王看,可是没有人替我前后周旋,先生有意做我的伯乐吗?请让我送给您白璧一双,黄金千镒,以此作为您的辛苦费吧。”淳于髡说:“愿意听从您的吩咐。”(于是淳于髡)进宫向齐王作了引荐,齐王接见了苏代,而且很喜欢他。

《子产为政》

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二月,郑伯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意,而无令名之难。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

翻译:范宣子当权,诸侯向晋国贡献的负担很沉重。郑国的人把这事看作忧患。二月,郑国国君往晋国,子产(公孙侨,字子产,郑国大夫)委托书信给子西(子西随郑伯如晋),带给范宣子,信上说:“您为政于晋国,四邻诸侯没听说(您的)的美德(令:善,美),却听说(向诸侯索取的)贡纳很重,我呢,对此很不理解。我听说君子掌管国家的,不是担忧没有财物,而是担忧没有好名声。好名声,是载德以行的车子;德行,是国家的根基。有基础就不致毁坏,为什么不致力于此呢?

《汉书.艺文志》

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此,见王治之无不贯,此其所长也。及荡者为之,则漫羡而无所归心。

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故八政一曰食,二曰货.孔子曰:“所重民食”,此其所长也。及鄙者为之,以为无所事圣王,欲使君臣并耕,悖上下之序。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合于尧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治。

翻译:杂家这个流派,大概出于古代的议政之官。他们兼容儒家、墨家,综合了名家和法家,他们知道治理国家的体要必须有这些派的主张,他们也看出来王道政治必须百家贯通,这就

是他们的长处。等到放荡的人来实行杂家的学术,就散漫杂乱而没有中心目标。

农家这个流派,大概出于古代掌管农业的官职。他们劝导人民耕田种桑来使衣食充足。所以古代最重要的八件政事,第一就是吃饭的问题,第二就是货物的问题。孔子说:「要重视人民吃饭的问题。」这就是他们的长处。等到鄙陋的人来实行农家的学术,认为用不着圣明的君王,想要使君民一起耕种,这就违背了君臣上下的次序。

道家这个流派,大概出于古代的史官。他们连续记载成功失败、生存灭亡、灾祸幸福、古今的道理。然后知道秉持要点把握根本,守着清静无为,保持谦虚柔弱的态度;这就是国君治理国家的方法。(这想法)符合于尧的能够谦让,易经上所说的谦虚,一种谦虚可以得到四种好处;这就是他们的长处。等到狂放无守的人来实行道家学术,那么就断绝了礼仪,抛弃了仁义;认为只要用清静无为,就可以治理好国家。

更多相关推荐:
古汉语中常见的古今异义词

古汉语中常见的古今异义词一常见的双音古今异义非常意外的变故不平常十分很行路路人走路执事对对方的敬称掌管某项工作的人行李出使的人出门所带的包裹等夫人那个人尊称人的妻子爪牙得力助手或武士比喻坏人的党羽养生供养活着的...

古汉语中常见双音节的古今异义词

古汉语中常见双音节的古今异义词执事对对方的敬称掌管某项工作的人行李出使的人出门所带的包裹等夫人那个人尊称人的妻子爪牙得力助手或武士比喻坏人的党羽丈夫男子女子的配偶养生供养活着的人保养山东崤山以东山东省婚姻儿女亲...

论古汉语中“是”字的使用

论古汉语中是字的使用摘要是字从上古到中古的演变中词性词义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试图对是字作为代词系动词的使用作一探讨以便深入了解古汉语的这一词汇现象关键词是代词系动词说文解字是直也从日正段玉裁注以日为正则曰是从日正...

古汉语中“之”字的用法

古汉语中之字的用法四川省安县秀水中学李代兴之在文言文中常当代词助词动词用其作用各不相同一作代词1代人如项脊轩志中的先妣抚之甚厚之可译作她代老妪2代物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之代土地3代事如邹忌讽齐王纳...

古汉语中的6个重要兼词

古汉语中的6个重要兼词盍作为兼词它在许多文言文的句子所构成的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经常是这样两个词何不翻译时或者直接译为何不或者译为为什么不如果不知道盍的这种兼词性在具体翻译的过程中就可能出错如论语中有一篇非常著名的...

成语中蕴含的古汉语知识

成语中体现的古代汉语特征成语是我们语言中的宝贵财富它在表达上有言简意赅形象意味强的特点具有独特的语体风格色彩深受人们的喜爱一般认为成语是表示汉语中一般概念的固定词组或短句通常以四字组成由于成语是汉语中一种特殊的...

古汉语中的定语后置与状语后置

古汉语中的定语后置与状语后置古典诗文20xx070920xx古汉语中的定语后置与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与状语后置是文言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两种特殊句式如何准确地区分这两种特殊句式对恰当理解文言文的内容起着重要的作用先看...

古汉语中的倒装句

古汉语中的倒装句倒装句主要有四种1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2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

古汉语中“相”和“见”的特殊用法

古汉语中相和见的特殊用法在古汉语中常常可以看到两个具有指代作用的副词就是相和见它们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具有指代动作行为受事者的作用这一用法多见于汉以后的文献中现分述如下相相可以称代三种人物称例如今王与耳旦暮且死而...

古汉语中的韵律结构和合成词原文及译文

译文古汉语中的韵律结构和合成词ShengliFeng1简介本文旨在介绍古代汉语中音韵词的自然状况笔者使用的古汉语例词包括从战国到汉代期间的词语和短语形式笔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先秦到汉朝阶段正因为我在下面要证明的这...

古汉语中名作动的一般用法

例谈古汉语中名作动的一般用法浙江省兰溪市永昌初中翁海丰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在现代汉语中一般充当句子的定语或宾语不受副词的修饰不带宾语也不作谓语除判断句外但是在古汉语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它可以受副词的修饰带...

古汉语中常见的单音节词古今异义50例

随堂检测20xx1025古今异义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0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02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起义03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六国论04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05较秦...

古汉语中的祝福语(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