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

时间:2024.4.21

《拟行路难》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了解诗歌的内容。

2、 能力目标: 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理解文中渲染愁绪的用意。

3、 情感目标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2、把握文中“比兴”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

1、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自主学习

一、作者介绍(参看课下注释1)

鲍照(412——470),字明远,生活在南北朝时期,东海(今属江苏)人,家世贫贱。诗作今存204首,有《鲍参军集》。与谢灵运、颜延之合称“元嘉三大家”。 鲍照的作品艺术风格俊逸豪放,奇矫凌厉直接继承了建安传统,对后世李白、岑参、高适、杜甫有较大影响;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二、时代背景。

南北朝时期,群雄割据,社会动荡。当时实行的是士族门阀制度,俗话说得好:“上品无寒士,下品无世族。”而鲍照出身寒微,他虽然渴望能以自己的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但却受到社会现实的压制和世俗偏见的阻碍。于是心灵中激起冲腾不息的波澜的他,表现出愤世嫉俗的深沉忧愤。常借诗歌来抒发他建功立业的愿望,表现寒门志士备遭压抑的痛苦,传达出寒士们慷慨不平的呼声,充满了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情绪和抗争精神。这种忧愤的情感发于作品之中,形成他诗歌的独特风格

三. 有感情的诵读诗文

四.了解诗文的内容。

1

自学反馈

1.划分下列诗句的停顿(用“/”线)。

(1)泻 水 置 平 地

(2)各 自 东 西 南 北 流

(3)举 杯 断 绝 歌 路 难

(4)心 非 木 石 岂 无 感

(5)吞 声 踯 躅 不 敢 言 2.诗歌译文。

合作探究

研读诗文

请找出本文中作者运用的各种表达技巧与方式

用心去揣摩作者写作时的情感

1.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说明了什么道理?

2.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3.体会“安能行叹复坐愁”这个反问句,在表现诗人情感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2

拟行路难

6.课堂小结:

学习检测

比较鲍照《拟行路难》和李白《行路难》在写作缘由、情感以及语言风格方面的异同

请大家朗读对比篇目——《行路难》 (原文见课后相关链接)

3

拟行路难

一、整体把握

1.划分下列诗句的停顿(用“/”线)。

(1)泻 水 置 平 地

(2)各 自 东 西 南 北 流

(3)举 杯 断 绝 歌 路 难

(4)心 非 木 石 岂 无 感

(5)吞 声 踯 躅 不 敢 言

答案 (1)泻水/置/平地(2)各自/东西南北/流(3)举杯/断绝/歌/路难(4)心非/木石/岂/无感(5)吞声/踯躅/不敢言

2.默写。

(1)泻水置平地,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吞声踯躅不敢言。

答案 (1)各自东西南北流 (2)心非木石岂无感

二、细部探微

1.诗歌开头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怎样的哲理?第三句写“人生亦有命”,从诗歌本身看,作者对“命”有怎样的看法?

答案 泻水置于平地之上,就会依着地势的高低而流。命运也是一样的,这如同封建的士族门阀制度一样,有才能的庶族只能处于低位,处处受人压抑。

从诗歌本身看,似乎接受了“人生亦有命”的现实,其实这是反讽的笔法。“安能行叹复坐愁?”“心非木石岂无感?”这两个反问句,表现了诗人对士族门阀的压迫的强烈不满和反抗。

2.第五、六句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答案 以非常精练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提示:酌酒原为排遣愁绪,然而满怀郁结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诗人趁着酒意击节高歌,唱起了悲怆的《行路难》,将一腔悲愤倾泻出来。长歌当哭,这是何等悲烈的景况。读者从这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情节中,亦可想见其悲其愁的沉郁了。

4

一、中心主旨

此诗即是诗人的不平之鸣。诗人拈出“泻水流淌”这一自然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抒发了寒门出身的正直之士在仕途中备受压抑的痛苦,比较偏于哀怨。

二、写作特色

诗歌跌宕起伏,心理历程曲折婉转,是本诗的一大特点。

钟嵘《诗品》说鲍照“才秀人微,取湮当代”,此诗即是诗人的不平之鸣。“泻水”四句言不当愁;接下去写借酒浇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满怀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诗人击节高歌,唱起了凄怆的《行路难》。面对着如此不合理的现实,诗人“心非木石岂无感”,理的劝慰、酒的麻醉,难道就能使心如槁木吗?当然不能。全诗的感情在这句达到高潮。紧接着却是一个急转直下:“吞声踯躅不敢言。”诗情的跌宕,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此诗的语言近似口语,明白晓畅。诗歌的情感时而压抑,时而奔放,将复杂的心理历程表现得曲折婉转。

三、文白对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 东西 南 北流 。人生亦有命,平地流水,水流方向不一而恰如人生贵贱不齐;人生有命,

安能行叹复坐愁?酌 酒以自宽 ,举杯断绝 歌路难。愁闷须自己宽解,举杯酌酒,暂时使我不得悲唱。但人心非木

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躅不敢言。石,宽解实在是太难,更何况,有时所愁所感是难言或不敢言。

一、基础知识

5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酌酒(zhuó) 歧路(qǐ) 冰塞川(sài)

B.鲍照(Bào) 踯躅(zhí zhú) 应届(yìnɡ)

C.珍馐(xiǔ) 迂讷(nè) 膝盖(xī)

D.投箸(zhù) 尽管(jǐn) 比拟(nǐ)

答案 D

解析 A.歧qí,塞sè;B.应yīnɡ;C.馐xiū。

2.下列字形书写错误的一项是( )

A.倾泻 劲健 寄寓 B.斟酌 悲愤 徘徊

C.自宽 精练 华丽 D.慷概 歌谣 风骨

答案 D

解析 概—慨。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高中三年,同学们一起比翼双飞,举案齐眉,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品尝着高考的酸甜苦辣。

B.陈冠希制造的“艳照门”事件,暴露出演艺界中存在的道德问题;娱乐圈中的一些不道德行为,更是可圈可点。

C.有些领导在台上大讲特讲廉洁勤政,言之凿凿,冠冕堂皇;台下却利欲熏心,中饱私囊。

D.早晨,他站在大海边,望着沧海横流的壮观景象,不由得感慨万千,心潮澎湃。 答案 C

解析 A.用于夫妻之间;B.指有可以赞赏、欣赏的地方,形容一切出色、精彩、值得称道的事物;D.望文生义,“沧海横流”比喻政治混乱,社会动荡。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xx年春运开始的第一天,安徽芜湖火车站就发生了因拥挤致使一名大学生死亡事件,给春运管理层敲响了警钟。

6

B.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20xx年3月5日开幕,康厚明、胡小燕、朱学芹三位农民工荣幸地担任了人大代表。

C.在2008世乒赛中,中国女团以3∶1战胜了新加坡队,荣获八连冠。

D.贾庆林在《政协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政协要力促“五个和谐”。

答案 C

解析 A.主语不明,应在“给”前面加“这”;B.把“担任”改为“当选”;D.缺少宾语中心词,句末加“建议”。

二、文本阅读

阅读《拟行路难(其四)》全诗,回答5~7题。

5.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拟行路难(其四)》是鲍照的寄寓悲愤之作。

B.诗人用泻水流淌这一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

C.通过“酌酒”“吞声”“踯躅”“不敢”等词,足见作者所忧的是些情感琐事。

D.“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这是本诗的名句,写出了底层人士及千千万万不得志者的内心痛苦。

答案 C

6.对《拟行路难(其四)》解说不正确的是( )

A.鲍照,字明远,东海人,有作品集《鲍参军集》十卷传世。

B.《拟行路难(其四)》是古乐府诗,鲍照对七言诗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C.“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这是个有名的比喻,水的流向各不相同,带有偶然性,但四面流散却是必然的。

D.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属五言体乐府诗。

答案 D

7.作者用“泻水”四句言不当愁,到底作者有没有愁?结合前几句和作者身世经历,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谈谈是什么样的愁?

答案 “泻水”四句言不当愁,接下去写借酒浇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满怀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诗人击节高歌唱起了凄怆的《行路难》。面对着

7

如此不合理的现实,“心非木石岂无感”一句陡然翻转,用反诘语气强调指出:活着的心灵不同于无知的树木、石块,怎么可能没有感慨不平!简简单单七个字,把前面诸种自宽自解、认命听命的说法一笔抹倒,让久久掩抑在心底的悲愤之情如火山般喷射出来,其热度和力度足以令人震颤。我们仿佛看到诗人扔下手中的酒杯,横眉怒目,拍案而起,正要面对着不公平的命运大声抗辩。可是,他并未由此再进一步发泄这种感愤,却轻轻一掉,用“吞声踯躅不敢言”一句收结全诗,硬是将已经爆发出来的巨大的悲慨重又吞咽下去。“不敢言”三字蕴藏着无穷的含意,表明诗人所悲、所感、所愤激不平的并非一般小事,而有着重要的社会政治内容;愈是不敢言说,愈见出感愤的深切。经过诗篇结尾两句这样一纵一收、一扬一抑,就把诗人内心悲愤难忍、起伏顿宕的情绪,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

三、课堂延伸

8.(2008?江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注]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 一水:亦作“二水”。

8


第二篇:《拟行路难》教案


《拟行路难》(其四)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熟悉歌行体这种体裁的特点,了解鲍照的个人生平。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3、学会诗歌鉴赏的一般步骤。

能力目标:

1、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2、学会比较阅读,积累一定量的诗歌。

3、能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

情感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热爱。

教学难点与难点:对鉴赏诗歌的学习方法理解性地掌握,并能够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师:首先请同学们一起来看看老师ppt上的这一句话(展出ppt,“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者曰歌行。”)

师:这是明代文学家徐师曾在《诗体明辨》中给歌行下的定义,我们现在回忆一下,看看我们学过的哪些诗是以“歌”命名的(白居易的《长恨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以“行”命名的:白居易的《琵琶行》、杜甫的《兵车行》等; 以“歌行”命名的:高适的《燕歌行》。)

师:那么现在借助ppt上的这句话,大家觉得歌行体有哪些特点呢?(篇幅可短可长,保留着古乐府叙事的特点,把记人物、记言谈、发议论、抒感慨融为一体,内容充实而生动,声律、韵脚比较自由,平仄不拘,可以换韵,句式比较灵活,一般是七言,也有的是以七言为主,其中又穿插了

三、五、九言的句子)

我们刚刚提到的押韵特点就在我们今天要学的诗中得以体现了,那我们现在就一起走进歌行体创始人鲍照《拟行路难》其中的第四首 。上一堂课,《湘夫人》为我们讲述了一个苦恋的故事,讲述的是与佳人相会而不得的烦恼,上完本节课后,且看鲍照烦恼的又是什么呢?(板书题目,作者)

二、知人论世

师:我们说学诗一定要知人,那在朗读课文前,我们依然来了解本诗的作者鲍照,有哪位同学知道关于鲍照的生平,亦或是本诗的创作背景,可以和我们大家分享吗?

(鲍照,南北朝文学家,擅长写乐府诗,闻名于世,年青时就树立远大的政治抱负,自认为有非凡的才华,但由于出身寒门庶族,不被朝廷重用,只能做一些小官,一辈子愤愤不得志,最后死在战乱中。《拟行路难》18首,表现了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

写作背景: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主要由数十个大家族(士族)统治当时的社会,士族制度下的门阀士族特别是高级士族凭借门第出身就可做官,世世代代控制高级官职。他们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他们即使才华横溢,也很难任高官。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三、朗读课文

师:现在首先就请大家自由朗诵本诗,注意字音,把握节奏,融入诗人的思想感

情。可联想我们曾经学过的歌行体类的诗词,然后我们再齐读。(朗读)

四、知人论诗,把握主旨

师:相信大家在刚才的朗读中已有了一定的体会,那么我们现在就一起来细细品读本诗,看看鲍照烦恼的究竟是什么?

① 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运用了比兴手法。诗人拈出泻水流淌这一自然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说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

② 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明确:“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这里只是表面上认命了,实是对不公平社会发出愤怒的控诉。

③ 第五、六句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明确:以非常精练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提示:酌酒原为排遣愁绪,然而满怀郁结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我们常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诗人趁着酒意击节高歌,唱起了悲怆的《行路难》,将一腔悲愤倾泻出来。长歌当哭,这是何等悲烈景况。读者从这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情节中,亦可想见其悲其愁的沉郁了。

④ 第七、八句写出了什么感情?

明确:第七句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诗人对那驱不散的愁苦,实系于对世事的感慨,心并非无知无觉的木石,理的劝喻,酒的麻醉,都不能使心如槁木,用反问的句式,冲决了自我克制的堤防,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表达了诗人的抗争。第八句表达的是作者心中的无奈,“岂无感”越是激昂,“不敢言”的痛苦就越是深沉。两句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况表现得淋漓尽致。

⑤师问:诗人为什么是无奈和痛苦的?

明确:结合作者情况和时代背景回答。

师:好了,经过刚刚大家的共同品味,你们一定你能够体会出诗人烦恼的是什么了吧?也就是本诗的主旨是什么呢?诗人的人生之路有怎样的艰难?

明确:钟嵘《诗品》说鲍照“才秀人微,取湮当代”,本诗即是诗人的不平之鸣。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五、领悟情感,拓展延伸

1、领悟作者的剧烈情感变化,把握诗人情感变化的过程

问题探究:诗人认命不认命?

明确:处在“认命”与“不认命”的矛盾中。先似乎“认命”了,后又似乎“不认命”,最后似乎还是“认命”了。

2、联系李白的《行路难》,比较两者的异同。(展出ppt上的《行路难》,要求学生相互讨论完成ppt上的填空题)

五、总结全文,背诵全文

师:通过我们对本诗的细读,以及对其的拓展,我们可以尝试着来扮演一下鲍照的角色,一起来总结他在写作此诗时的心路历程。

明确:乍读之下,似乎诗人心平气和地接受了“人生亦有命”的现实。其实,他是用反嘲的笔法来抨击不合理的门阀制度:一个人的遭际如何,犹如泻水置地,不是也被出身的贵贱、家庭社会地位的高低所决定了吗!

接下去写借酒浇愁:满怀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诗人击节高歌唱起了凄怆的《行路难》。面对着如此不合理的现实,诗人“心非木石岂无感”?理的劝慰、酒的麻醉,难道就能使心如槁木吗?当然不能。全诗的感情在这句达到高潮。紧接着却是一个急转直下,诗情的跌宕,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师:我们已经在众多的才子身上体会到了怀才不遇的苦闷,的确如此,个人的命运与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千百年来,多少文人雅士,“才秀”而“人微”,有才而无望,“英雄无用武之地”。“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是千古的悲怆。但是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生在了一个可以自由施展才华的大好时代,虽说负面还是有的,但毕竟那只是次要的,只患己之不能,不患人之不己知,我们要做的,只剩下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德美才秀”的人,我们的时代,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师:现在就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来循着鲍照的心路历程背诵本诗。

六、作业:写下你学习本诗的感受。

板书设计:拟行路难 鲍照

认命——不认命——认命

︱ ︱ ︱

抨击 悲愤 无奈

更多相关推荐:
拟行路难教案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2学会诗歌鉴赏的一般步骤能力目标1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2学会比较阅读积累一定量的诗歌3...

拟行路难 课堂训练

拟行路难其四课堂训练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酌酒zhu歧路q冰塞川siB鲍照Bo踯躅zhzh应届ynC珍馐xi迂讷n膝盖xD投箸zh尽管jn比拟n2下列字形书写错误的一项是A倾泻劲健寄寓...

《拟行路难》导学案

拟行路难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3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4学会比较阅读前多冠一代或拟字二整体感知1学...

《拟行路难》教案20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2学会诗歌鉴赏的一般步骤能力目标1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2学会比较阅读积累一定量的诗歌3...

【课堂设计】20xx-20xx学年高中语文同步导练:第3课 拟行路难(其四)(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3课拟行路难其四学习目标1了解鲍照及其诗文2体味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诗海拾贝王昭君鲍照既事转蓬远心随雁路绝霜鞞旦夕惊边笳中夜咽赏析昭君死后消息传开怜其远嫁竟成为后代多数诗人咏唱昭君出塞的主题思想该诗就流露出这种...

行路难词句注释

行路难词句注释1行路难乐府杂曲歌辞调名古乐府道路六曲之一亦有变行路难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多以君不见为首后鲍照拟作为多12直古时通quot值quot3金樽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为饰清酒清醇的美酒斗十千一斗值...

《行路难》测验题及答案《修订版》

行路难测验题1诗歌用和作喻说明自己的仕进之路受到阻塞济世安民的理想无法实现2请分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两句诗蕴含的情感3诗中采用和限填四字两个典故表达自己有为于当世的理想4诗中名句表现出诗人的性格5斗...

行路难 知识点及检测

初三语文诗五首学案行路难知识点1主旨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积极追求乐观自信顽强地坚持理想2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坚信自己总会有一天会高挂云...

行路难

宣恩县椒园中学集体备课语文学科教案12

行路难赏析及答案

行路难赏析训练其一1表现作者对理想执着追求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句子是2诗中借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自己理想和信念的诗句是3诗中表现作者远大志向积极进取精神的名句是4诗中最能表现诗人抱负远大执着自信勇往直前的诗句是5诗中...

请按要求默写名句

请按要求默写名句表达将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才能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可以引用行路难中的诗句在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最能体现诗人博大宽广胸怀的句子是爷爷虽退休在家但仍然热心于公益事业渴望奉献他还经常高声吟唱龚自珍己...

20xx年古诗词名句综合检测试题及答案

79年级古诗词名句综合检测试题1曹操的观沧海中通过丰富的想象表达自己博大胸怀的诗句是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写诗人思念故乡的诗句是3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描写春天草长莺飞百花初绽的句子是4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描写景色的句子...

拟行路难名句(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