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名句也不知道有木有用【自己整理的见笑了】

时间:2024.5.4

1.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诗经·采薇》

2.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4.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

5.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6.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孟子?尽心上》

7.孟子曰:“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尽心下》

8.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孟子?离娄上》

9.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孟子?离娄上》 10.公生明,偏生暗。

11.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12.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13.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晏殊《寓意》)

14.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陆游《文章》)

15.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6.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王安石《题张司业》) 17.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鲁迅) 18.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鲁迅?悼杨铨)

19.虽有天下易生之物,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比喻做事一日勤,十日怠,没有恒心,是不会成功的。 20.强弩之末 ,矢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 力不能飘鸿毛 。

21.少而好学, 如日出之阳 ;壮而好学 ,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 如炳烛之明 。 22.故曰: 知彼知己 ,百战不殆 ;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2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24.子曰:“君子成人之美, 不成人之恶 。” 25.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26.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27.古木阴中系短蓬,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8.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宋史》) 29.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30.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

31.莫道官忙身老大,即无年少逐春心。 凭君先到江头看,柳色如今深未深。《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其二

32.故安其学而亲其师, 乐其友而信其道。《礼记·学记》

33.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

34.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35.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魏子安《花月痕》)

36.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尚书?周书》 37.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38.登高必自卑, 行远必自迩。 《礼记?中庸》

39.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40.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41.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诗经〃郑风〃风雨)(解释:比喻社会黑暗、前途艰难;比喻在如此黑暗的环境中,君子仍不改自己的气节。)

42.将欲扬之,必先抑之;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老子) 43.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论语?颜渊)

44.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论语〃颜渊)

45.“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战国〃楚〃屈原《楚辞〃卜居》 成语举例:黄钟被砸烂并被抛臵一边,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臵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 46.臣闻之,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史记?张仪列传)

47.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后汉书)

48.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唐?卢延让?苦吟)

49.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 (《战国策·燕策》) 50.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一》)

5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52.虽有美食嘉肴,不去吃它,则不知它的滋味美得如何;虽有很好的知识学问,不去学习它们,则不知它好在什么地方。因为上面的缘故,学的人深入进去,学了以后才明白自己的不足,教的人在教他人解困的过程中,也会碰到自己不明白的地方。知道自己不足的学子,定能自我反省;明白自身困惑的教者,也一定能自强不息。上面说的就是教育和学习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道理。 53.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礼记·学记》)

54.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篇》)

55.货恶其弃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恶其不出於身也,不必为己。 (《礼记·礼运篇》)

56.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篇》)

57.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礼记·大学》)

58.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屈原《涉江》)

59.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吕氏春秋》)

60.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杜甫《梦李白二首》)

61.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杜甫《曲江二首》)

62.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长恨歌》)

63.汝果欲写诗,工夫在诗外。 (陆游《示子遹》)

64.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杨万里《竹枝词》) 65.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辛弃疾《鹧鸪天》)

66.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67.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我的志向是)让年老的安心,让朋友们信任我,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

68.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69.伊尹曰:'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曰: '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此道觉此民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 伊尹说:'哪个君主不可以侍奉?哪个百姓不可以使唤?'所以,他是天下太平做官,天下混乱也做官。他说;'上天生育这些百姓,就是要让先知的人来开导后知的人,先觉的人来开导后觉的人。我就是先知先觉的人,我要开导这些后知后觉的人.'他认为天下的百姓中,只要有一个普通男子或普通妇女没有承受到尧舜的恩泽,就好像是他自己把别人推进山沟之中去了一样--这就是他以挑起天下的重担为己任的态度。 70.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

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告子上)

71.自暴者不可有言也,自弃者不可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说话诋毁礼义,这叫自己戕害自己;自认为不能守仁行义,这叫自己抛弃自己。】 72.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上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①然小人哉!抑 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②,何足算也?"--《论语。子路》【必清楚其言外之意所假设的前提,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关于士的标准,孔子把它分为三个层次(文中最后一种"斗筲之人是不算在内的),按这三种看来,"言必信,行必果"的是属最后一个档次的,这种人之所以还能称之为士,必也是有其信念的,非为"斗筲之人"的器量狭小胸无大志,他们也有执着的信念,但是与前两种"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和"宗族称孝,乡党称弟"对比,他们的信念是相对较为薄弱较为模糊的。也就是说,他们的执着的是连他们自己也不清楚的,甚至是一个胡里胡涂的偏执狂。他们听命于上面的指令或道听途说不加澄晰,不会明辨是非,只是浅薄固执的寻求"任务"、命令的达成,用现在的话来说,第三等的士就是一傻冒。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大义、什么是是非。在这一点上,孟子说得更加明白:"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章句下》】

73.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月食一样:有过错时,人人都看得见;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74."何谓善?何谓信?"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乐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问:"什么叫善?什么叫信?"孟子说:"值得追求的叫作善,自己有善叫作信,善充满全身叫作美,充满并且能发出光辉叫作大,光大并且能使天下人感化叫作圣,圣又高深莫测叫作神。乐正子的人品,在善与信二者之中,在美、大、圣、神四者之下。"

75.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别人学一次就会了,我还不会!就学他一百次;别人学十次就会了,我还不会!就学他一千次。如果真能照这样子去做,虽然再笨,也会变得聪明,即使再柔弱的人也会变得坚强。 76.孟子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解说诗的人不要拘于文字而误解词句, 也不要拘于词句而误解原意。用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这就对了。 77.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懂得停下来然后才稳定,稳定然后才能冷静,冷静然后才能平心静气,平心静气然后才能仔细考虑,仔细考虑然后才能有所收获。

78.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战国·孟轲《孟子·尽心上》古代的人,获得成就,则将恩惠恩泽给老百信,而没有获得成功的人,则在这个世上继续修身养性。得志显达时就要造福天下苍生,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提升个人修行。穷,多指身处逆境,穷困潦倒,郁闷不得志。善其身,也可理解为使其身善,也就是使自己在道德情操、人文修养方面更高尚,人生的内涵更为丰富。 79.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君子遵循一定的方法来加深造诣,是希望自己有所收获。自己有所收获,就能够掌握牢固;掌握得牢固,就能够积累深厚;积累得深厚,用起来就能够左右逢源。所以,君子总是希望自己有所收获。这是孟子的话,其思想在于君子深造的目的在于自得。 80.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之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别人对我有恩,不可忘记,

自己有恩于别人,不可不忘记。

81.某曰:夫直者,刚者之长也。千夫诺诺,不如一士谔谔。指众多唯唯诺诺之人,不如一名诤谏之士可贵。宋·苏轼《讲田友直字序》

82.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武王谔谔以昌,殷纣墨墨以亡。《史记·商君列传第八》

83.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关汉卿《窦娥冤》)

84.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

85.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归

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86.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87.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旁。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

88.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蕉峣。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89.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90.犹怜惯去国,疑是梦还家。卢僎

高考语文22种修辞手法

1.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比喻的种类 ①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②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③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④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从色彩、光华、感受等角度来描绘出荷花的美。)

2.比拟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比拟的种类 ①拟人。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②拟物。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3.借代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借代的种类 特征代本体。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②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③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④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⑤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⑥结果代原因。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⑦原料代成品。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⑧地名代本体。例如:延安还是西安?要划清这种界限。

4.夸张:要求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作用在于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夸张的几种形式 a、扩大夸张。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缩小夸张。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超前夸张。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5.对偶必须是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其作用有: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对偶的几种形式 ①依内容分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 例如: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例如: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例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②依形式分可分为工对、宽对。 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严格按对仗要求;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说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 ③依结构分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 成分对偶。例如: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即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 句子对偶。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6.排比: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其作用在于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排比的几种形式 a、成分排比。例如: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 b、句子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7.设问:特点 “无疑而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例如:白色的花含有什么色素呢?白色的花什么色素也没有。 又如: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8.反问: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也可打感叹号。 反问的形式有两种:(1)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例如:毛主席都是如此,我们还有什么可以骄傲的呢?(2)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例如:“难道不是我们劳动群众创造了人类世界吗?”

9.拈连:在用乙对甲进行陈述或描述后,再将甲转移与本不能陈述或描述的丙进行组合的修辞手法,可用格式表述为:甲+乙→甲+丙。例如:(1)你别看我耳朵聋,可我的心不聋。(2)这一锤没敲在钟上,却敲在俺的心上。

10.双关:让词句具有表面上一个意义实则表达另外一个意义的修辞方式。比如:(1)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2)旗杆上插鸡毛,好的掸子(胆子)!注意:双关与歧义不同。双关是一种表达技巧,是有意地在表面上表达一种意思的时候,暗地里还有另外一种意思,而后者才是表达者的真正用意。不过不能理解后一层意思的人,不影响理解这句话的字面意义。但歧义不同,它是表达者无意产生的一种消极现象,它所表达的两种意义存在于话语表面,而且这两个意义会让接受者无所适从。如果不是有特殊的目的(如欺骗等)的话,歧义是应该避免的。

11.映衬:将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使它们互相衬托,相得益彰的修辞手法。例如:(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2)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12.移就:将描写甲事物的词语直接用来描写乙事物的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格的最常见形式是体词性偏正短语,如(1)、(2) (1)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 (2)甜甜的声音让奶奶心里乐开了花。 另外一种形式是谓词性结构,如: (3)秋天的黄昏,晚霞烧红了西方的天空。 (4)建筑也是新式,简截不罗嗦,痛快之至。

13.仿词:更换现成词中的某个语素,临时造出新的词,以表达风趣、幽默等效果的修辞手法。如: (1)都江堰市拍卖超标“官宅”。(2)搞四个现代化,不懂科学技术就要成为科盲。

14.顶真:用上文结尾的词语作下文的开头,使语句递接紧凑而生动畅达的一种修辞方法。

15.反衬:矛盾句法,即一句话同时出现两种相反意义的词语。例1:关心败草里的鲜花。例2: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例3:黑轮装出了像哭的笑脸,让人看了好不心疼。

16.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互文的特征是“文省而意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结构特征:互省。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二、语义特征:互补。如:“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互文有种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一、同句互文。即在同一个句子里出现的互文。二、邻句互文。即在相邻的句子里出现互文。

17.反诘:好处是可以把感情表达得更强烈,突出想要表达的感情,与叙述等修辞手法相比,更加有起伏,让文章出彩。在论文中常用,一般用难道??我怎能??开头例如:难道动物就不能做人类的老师吗?我怎能忘记你对我那深深的情谊呢?

18.对比: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对比的作用在于同时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例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19.通感:就是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使各种审美感官,如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

20.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落后',我们应该记住这一真理。

21.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如:(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22.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慧思,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19xx年,爱因斯坦收到了一封特殊的信件,有个小女孩写信问他“地球何时停止转动”。对于这样一个天真的问题,爱因斯坦竟然郑重其事地回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写道:“地球已经存在了10亿年有余,它何时终了的问题,我的意见是:等等看吧!”

美国第34任总统艾森豪威尔从小玩牌的时候,连抓了几把臭牌,便又开始抱怨起来,母亲:“发牌的是上帝,不管什么牌你都得拿着,抓着坏牌抱怨是没有用的,你只有想方设法把它打好??”这次教育让他铭记终生。命运负责洗牌,但玩牌的是我们自己。

从前有个人到了别人家里,主人便请他吃饭菜。这人觉得主人的菜淡而无味,主人听说后,便加了些盐。加盐之后菜的味道非常鲜美,这个人便想:菜的味道非常鲜美,是由于加了盐,加少许一点就这样好吃,多放些不是更好吃吗?于是他到街上买了一大包的盐,回到家里急急打开,不要菜,只吃盐。结果如何,可想而知。

一位从沿海回来的朋友准备到内地投资,重点考察a城和b城。在a城,他坐在街头擦皮鞋,擦鞋大婶的一个动作,让他对这个城市死了心:那大婶把他的一只鞋带解下来,擦好付了钱后再系上,这个细节瞬间让他悟出,此城市民的道德水准成问题——定是有人擦好鞋后不付钱跑掉过。在b城,他搭了5次出租车,下车前,5位司机都提示:先生,请带好您随身物品。最终,他把企业放在了b城,b城因而有5000人上岗就业,b城的税务部门每年因此收到上亿元的税收,这就是一位擦鞋大婶和几位出租车司机的影响力??

曾有许多人向一个从偏远大山走出来的青年才俊讨教成功的经验,这位年轻人总是会说起自己的母亲。尽管生活贫困,他的母亲也总是把家里家外收拾得干干净净,从不允许孩子乱扔乱放自己的东西。母亲经常对他说:“生活可以简陋,但却不可以粗糙。”

“世界第一高峰是哪座山?”大家哄堂大笑:“珠穆朗玛峰!”老师追问:“第二高峰呢?” 同学们面面相觑。老师在黑板上写:“屈居第二与默默无闻毫无区别。”“有人要烧壶开水,等生好火发现柴不够,他该怎么办?”有人说赶快去买,有人说去借。老师说:“为什么不把壶里的水倒掉一些?”“古代有一人,想学立身的本领。经过反复比较,决心去学屠龙之技。他拜名师,日夜苦练,终有所成。他会怎么样呢?”同学们兴致勃勃,说他能成为英雄、明星,受世人崇拜。老师摇头:“这个人一定会潦倒一生,因为世上根本就没有龙。”

人生像曲曲折折的山涧流水,断了流,却又滚滚而来。 —— 波普

有两支火把,奉火神之命到世界各地去考察。这两支火把其中一支没有点燃,另一支是点燃的,点燃的火把发出很亮的光芒!过了不久,两支火把回来提出考察报告。第一支火把说,整个世界都陷在浓烈的黑暗中,他觉得眼前的世界情况很坏,甚至已到了极点。可第二支火把的报告却刚好相反,他说他无论到哪里,总可以找到一点光明,所以他认为这个世界是十分有希望的。

更多相关推荐:
《遇见未知的自己》里摘录的好句子

本书经典语录我们的思想总是在过去和未来但是我们的身体和呼吸却永远是在当下的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我们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来息于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死亡来临的时候会把所有不...

遇见未知的自己文摘

遇见未知的自己经典语录我们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于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每个父母也是人他们有他们自己的限制但是你要相信在过去的每一刻你的父母都已经尽他们所能地在扮演好他们的角色...

遇见未知的自己 书评

遇见未知的自己书评会计系会计学四班陈晓虹单看到这个书名就觉得很有趣我是在师姐的强烈推荐下开始接触到这本书的自从上学期听到关于它的一些介绍之后就跑了图书馆好几趟无奈屡屡书读过之后感觉受益良多这是一本身心灵修行的书...

与心灵的一次深入对话——读《遇见未知的自己有感》

与心灵的一次深入对话读遇见未知的自己有感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了张德芬的一本书遇见未知的自己那时只是单纯地喜欢它的封面翻开书页一阅着迷它如同一壶清茶细细品味沁入心脾使一个曾经心绪像琴弦一样敏感的我深深领悟到心静如...

《遇见未知的自己》语录

遇见未知的自己语录张德芬我们的思想总是在过去和未来但是我们的身体和呼吸却永远是在当下的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我们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来息于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死亡来临的时...

遇见未知的自己_读后感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每天都会认真阅读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心灵修行书这本书是台湾张德芬写的她曾是知名女主播美国加州大学MBA20xx年开始辞去高薪工作专心研修各种不同心灵成长课程和心理治疗方法体悟了许多灵性及个人成...

《遇见未知的自己》经典语录

《遇见未知的自己》经典语录,内容附图。

遇见未知的自己的自己经典语录

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经典语录1我们感觉很不好的时候会一直想要从这个泥沼中挣扎地逃出来我们藉由很多逃避策略不去面对它压抑它否定它排斥它你记住凡是你抗拒的都会持续因为当你抗拒某件事情或是某种情绪的时候你会聚焦在那种...

《遇见未知的自己》摘抄

遇见未知的自己摘抄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就像镜子一样地反映你的内在当外境有任何东西触动你的时候记得要往内看看看自己哪个地方的旧伤又被碰触了看看自己有哪些阴影还没有整理好不要浪费能...

读《遇见未知的自己》有感

遇见未知的自己冬夜下着小雨一辆马自达跑车在阳明山上的山坡路上疾驰着加速急转超车熟练的额车技不输赛车选手雨天这样的开车方式一般只有两种情况赶路或者逃命若菱根本不知道自己往哪里去但若是后一种情形她又似乎不在乎命万一...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为了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不断提高自身的价值修养办公室组织了读书活动起初我只是抱着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挑选了一本遇见未知的自己当我拿到这本书读完第一章时发现这是一本很特别的书它简单而有哲理的语言朴...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800字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800字遇见未知的自己gt读后感800字一遇见未知的自己是一本灵修的书总觉得所谓灵修有些玄学的味道看上去似乎有些唯心然而一个光鲜亮丽的新闻主播到一位为追求自我真相不辞艰辛跋山涉水的心灵修行者...

遇见未知的自己名句(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