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执政党理论新的话语体系

时间:2024.5.9

构建执政党理论新的话语体系

姚桓

话语是表达一定思想观念的字词、句式。话语体系是思想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外在的表达形式。话语随着时代发展而变迁。新的理论、新的思想要用新的话语来表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产生新思想,也产生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党处于新的历史方位,要求执政党建设理论大发展,原有理论和话语体系已经过时。特别是极“左”的语言不适用,有的语言甚至要淘汰;另一方面开放使党面向世界,既要吸收人类政治文明优秀成果,使之纳入中国共 产 党建设;也要向世界展示先进、向上、自信的中国共 产 党形象,让世界了解和接受。因此,时代进步和理论创新呼唤构建新的执政党建设理论话语体系。

一、以中国执政党建设面临的问题为导向,以党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用新的概念、新的范畴、新的表述来阐述新的理论,是构建执政党建设话语体系的基本任务

中国执政党建设的主要问题是:保持先进性和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这是党面对的主要问题,在实践中成为党的建设的主线,理论上表现核心概念。为此要在总结历史经验并借鉴人类政治文 1

明有益成果基础上研究解决四个基本问题,即如何领导而非代替国家政权、推动发展;如何发挥民主党派作用,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如何赢得群众支持、巩固执政基础;如何防止执政可能带来的创造力衰退,保持自身活力。这四个问题形成四个基本概念:党政关系、党派关系、党群关系、党内关系。四个基本概念下又包括若干重要问题和重要概念。围绕核心概念、基本概念和重要概念,形成一系列新范畴、新表述,说明执政党建设为谁执政、靠谁执政、如何执政及怎样才能长期有效执政的问题。

准确表述这些重要概念和新范畴,这就是构建执政党建设话语体系要完成的任务。

二、解决学风和文风问题,坚持构建话语体系的科学原则 理论的研究、创新和理论表达问题是与学风和文风紧密相连的。中国共 产 党在延安整风中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和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是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党八股与教条主义互相依附、互为护卫,有极大的顽固性。不反对党八股,教条主义难以彻底扫除。目前在话语体系构建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全盘否定历史、编造概念、照搬西方、为创新而创新、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等。

新的执政党建设话语体系是反应党的优良传统的,又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是表现中国共 产 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 2

特色的,又是能和世界其他政党对话的;是来自实践为党员干部所熟悉的,又是高于实践指导实践的。新的话语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成果,对内,能够为全党掌握,变为改造世界的巨大力量;对外,既有助于中国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又有助于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国共 产 党,增强中国的影响力。

三、构建执政党建设理论话语体系要解决四个问题:

1、时代新要求与历史继承性的结合。要反映时代变化对党的新要求,提出新任务,但对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不能误读,这不是党的根本性质的改变,不是革命精神的丧失。在广义上,共 产 党永远是革命党,不能丧失她赖以安身立命的革命精神。因此不能割断历史、自我否定。二者的结合有三种情况:有些过时的话语要淘汰;有些新话语要创造;有些传统话语要沿用并赋予新含义。

2、借鉴吸收与自主创新的统一。人类政治文明有相通性,各国执政党面对许多共同问题。外国尤其是西方政党执政的经验、西方政治学中许多思想有借鉴作用。但由于取得政权的路径不同、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和范围不同、国家政党制度不同,只能借鉴而不能照搬。有些没有意识形态色彩、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客观情况的话语可以直接用于中国执政党建设:制定政策参考帕累托改进;防止两极分化注意基尼系数;提高生活水平降低恩 3

格尔系数等,使政策表述更容易为国外接受。有些话语从字面上是相同的,理解上有共同点也有深刻的分歧。总之,对西方政治思想及话语表达既不能跟着走,又不能对着干。既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摒弃不科学、不适用的话语;又要有开放、学习、借鉴、包容的心态,搭建好与国际交流的话语平台。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话语体系更具有感染力、亲和力、影响力、说服力和发展壮大的潜力。

3、尊重实践,在总结经验基础上产生新概念。话语体系的构建不是封闭的概念推演和逻辑论证,而是与社会实践发展息息相关的思想活动。建设伟大工程实践是打造中国党建设话语体系的源头活水。理论创新和构建话语的着力点应该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上思想理论的创造、丰富、发展和表述,而绝不仅仅是话语的词汇、概念的翻新。

4、用简约、朴素的语言表达丰富、深刻的思想。“大道至简”,“马克思主义其实是很朴实的道理”(邓小平语)中国的话语体系应当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思维习惯和语言习惯,把深邃的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讲群众听得懂的道理。 4


第二篇:积极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


积极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中国的发展实践和成功经验,蕴含着先进思想理论的伟大创造,蕴含着对人类文明进步的积极贡献。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以之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本质要求,而且是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创造力、说服力、感召力,对内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对外讲好讲活讲深“中国故事”,提高国际话语权、影响力,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大举措。  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是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于一体的、多层次的话语系统,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科学性、民族性、开放性、大众性  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是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话语方式和话语体系,是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于一体的、多层次的话语系统。  就其具体内容而言,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内核与灵魂;二是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在总结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经验、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形成基础;三是准确、深入、生动地反映中国实践、中国道路,立足中国实践、解答中国问题,树立良好国家形象,增强国家软实力,向世界贡献新理念新智慧,是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功能定位;四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融通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语汇、知识概念和话语规则,是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表现形式。  就其逻辑结构而言,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包括核心层、中间层、外围层等多个层次。其核心层的范畴、表述和话语逻辑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内容,其中间层的范畴、表述和话语逻辑反映的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内容,其外围层是来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生产、生活语言。核心层的范畴、表述和话语逻辑,对中间层和外围层起着统摄和引领的作用;而外围层的生产、生活语言,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丰富

的思想和话语源泉。这样多层次的话语体系结构,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指导地位,符合实践为第一性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路线。  概括来看,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具有以下五个特征:一是时代性。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时代性,表现在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顺应时代潮流、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时代精神、回答时代课题。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成果的话语体系,具有雄浑壮丽、自强奋进的时代特色,成为实践经验的概括提炼和实践课题的科学解答。二是科学性。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科学性,既表现在其概念准确、话语逻辑严密,亦即话语本身具有科学性,又表现在它所反映的内容亦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具有科学性,还表现为它的构建方式具有科学性。三是民族性。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民族性,表现在它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它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元素,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思维模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相结合,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既体现时代要求,又具有民族特色。四是开放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是开放包容的话语体系,具有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胸襟和气度。五是大众性。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以实践为源泉,以解答实践课题为指向,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价值追求,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不断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制度成果  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应当坚持以下路径:  一是立足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同时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最新认识成果,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制度成果等语言成果的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同样属于认识的范畴,必须以立足实践、表达实践、推动实践为构建话语体系的主要路径。立足实践,就是要面向火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面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表达实践,就是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给出有力的解释和描述;推动实践,就是要对

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思想和话语作进一步的概括提炼,提升思想,创新表达,助力发展。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与之相对应的话语体系的构建也同样永无止境。应当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深入研究中国实际情况和实际问题,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和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过程中,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应当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在话语体系构建中自觉坚持群众立场,充分满足群众的话语需求,充分反映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好语言。  二是注重文本。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创立和发展,形成了丰富的文本宝库。作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内核和灵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所包含的概念、提法、判断、表述以及由此构成的理论表达,是构成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核心元素,把它们完整地纳入话语体系是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的根本保证。注重文本,不能离开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谈马克思主义,必须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努力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注重文本,必须既防止漠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丢掉老祖宗,又防止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文本,坚持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实际问题为中心,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注重文本,要求我们以科学的态度进一步整理、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典籍,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赋予传统文化以更多的时代元素。  三是面向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应当遵循开放的原则,用恰当的话语和形式表达中国观点、中国立场,在国际重大事件上发出响亮的中国声音,充分展现我和平发展、民主进步、文明友善的国家形象。应当大胆学习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在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明的交流中加深理解,扩大共识,增进友谊,推进合作,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作出新贡献。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绝不能盲目照搬所谓流行的概念、分析框架、理论体系,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从实际出发,批判地吸收借鉴。对于那些可以借鉴的提法,比如民主、人权等,也要根据我国国情和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赋予其更加科学的含义,并在此基础上纳入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增强话语体系的科学性和感染力;而对于那些不符合我国

国情的提法,则应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角度加以坚决的舍弃甚至抵制。  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必须着眼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及时总结中国共 产 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解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不断提高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党和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不断完善,这一过程必将为理论创新开辟广阔空间,这一过程也必将对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提出更高要求。在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过程中,我们必须着眼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及时总结中国共 产 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解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不断提高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切实把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作为对内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对外提高国际话语权、国际影响力的一项战略举措。  第一,着眼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话语体系的说服力、影响力固然与话语表达有关,但更重要的决定原因是话语体系所反映的意识形态特别是价值观是否具有吸引力,其根本上取决于思想体系的科学性和以之为指导的实践的成功性。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生机和活力;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独特价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优势,是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的根本所在,也是成功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前提和基础。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为着眼点来构建话语体系,就应当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不断深化对共 产 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特色话语体系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深入透彻的研究和阐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进行科学的概括和提炼,对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包容性发展等重要理念进行深入阐释,注重对中国道路、中国实践、中国经验的提炼和总结。  第二,着眼于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用于实践后取得的认识上的升华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重要依据,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发展的巨大动力。这些新鲜经验,如果不能以准确的话语及时总结出来,势必阻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程。因此,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应当特别注重吸收来自基层的思想和语言,注重对基层经验的总结和提炼。理论工作者不能闭门造车,从理论到理论,而应当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最鲜活的实践经验,并善于归纳和分析,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思路和做法。实际工作者也应当注重对本地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归纳,不能只做不说,而应当有了成功经验就及时总结、及时归纳。总结、提炼的过程,实际也是锤炼和丰富中国特色话语体系,进而提高其时代性、民族性、大众性的过程。  第三,着眼于解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应当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及时解答诸如实现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缩小收入差距、缩小地区差距、建设生态文明等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特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人文社会科学。应当坚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提出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发展战略。应当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不断提出切合实际、针对性强、满足群众需求的科学答案。还要看到,对现实问题提出正确解答只是认识世界的第一步,要让理论在实践中发挥巨大威力,除了需要做好理论研究工作,增强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应做好理论的大众化工作,增强理论成果表达和对现实问题解释的通俗性,使之更贴近群众的生产生活语言。只有把这两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内容、层次和结构。  第四,着眼于提高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国际话语权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取决于一国的综合国力,也取决于一国话语体系对外的吸引力、感染力、传播力、影响力。掌握了国际话语权,在国际竞争中就能更多地占据主动地位,获得较大竞争优势。当今世界,谁能拥有国际话语权,最终要看谁的意识形态特别是价值观能够正确回答世界性时代课题、有力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映了以人为本、追求公平正义、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类社会进步方向

,其提出的对中国的发展问题的解决办法,对各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有借鉴意义,并且因而具有取得国际话语权的内在优势。然而不同的话语表达对于思想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增强吸引力、感染力、传播力、影响力的效果大不相同,在国际传播中尤其如此。要提高国际话语权,仅有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还不充分,还必须在构建话语体系上主动作为,在对外传播方式方法上与时俱进。在内容上,要讲清楚中国基本国情、发展道路、发展理念、内外政策,同时对稳定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改革,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加强环境治理以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粮食危机、气候变化以及重大自然灾害挑战等人类发展共同面对的重大问题作出具有说服力的理论回答,增强设置国际议题和制定国际规则的话语能力。在方式上,要研究对外传播艺术,运用国外受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话语、形式和手段,努力做到“中国立场、国际表达”,讲好、讲活、讲深“中国故事”,不断增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吸引力、感染力、解释力、影响力。  (杜飞进 作者系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主任)

更多相关推荐:
大众传媒的性别意识话语建构

大众传媒的性别意识话语建构作者刘坚彭程光明日报20xx年01月10日06版性别意识话语具有重要的建构功能一方面它建构以性别意识为对象的内容话语另一方面它建构以性别意识为主体的话语内容因此性别意识话语建构既是传播...

话语建构与意义争夺——香港双非婴儿事件话语分析

话语建构与意义争夺香港双非婴儿事件话语分析一选题的来源香港回归以来内地与香港开始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全方位交流内地对香港的扶持与带动作用愈加明显与香港社会各阶层的交流融合也愈发深入但是两地的摩擦矛盾却日渐频繁双...

试论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话语建构的语用原则

试论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话语建构的语用原则一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语用原则之合作原则2一数量准则2二质量准则4二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原则5一作为倾听者的谈话类主持人5二作为话语把控者的综艺类主持人81一合作原...

党的执政话语建构及其变迁

党的执政话语建构及其变迁作者唐爱军来源学习时报字数285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执政话语实现了从革命话语到建设话语的历史性转型提升了自身的解释力和吸引力并且以建设为核心的执政话语内部也存在着变迁不断实现从基于发展实...

党的执政话语建构及其变迁

首页gt文库gt专家专栏gt政治gt正文党的执政话语建构及其变迁20xx01191257学习时报唐爱军字号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执政话语实现了从革命话语到建设话语的历史性转型提升了自身的解释力和吸引力并且以建设为核...

文化身份与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建构

文化身份与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建构在当今这个全球化的语境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受到日益强有力的挑战结果导致其领域的愈益狭窄甚至萎缩这无疑已经在我们的一些从事人文科学研究的学者中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其实这不仅仅是中国学界的...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国家形象话语建构研究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国家形象话语建构研究刘立华谢静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北京10029摘要本文以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从话语分析视角探讨近10年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国家形象建构过程通过对国内外主流媒体相关报...

论近代西方书信体小说与主体性话语的建构

近年来有关现代性modernity和人的主体性subjectivity的话题吸引了学界的注意通过福柯吉登斯等人的论述我们逐渐认识到人的主体性和人的权利一样并不像卢梭所说的是自然的或天赋的本质而是被人为地建构起来...

语言身份与国际秩序后建构主义理论研究

语言身份与国际秩序后建构主义理论研究孙吉胜20xx0129235249来源世界经济与政治京20xx年5期作者简介孙吉胜法学博士外交学院英语系副教授北京100037内容提要后建构主义以后现代建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为...

如何构建中国话语权

如何构建中国话语权胡正荣李继东光明日报20xx年11月17日11版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被各国广泛关注的同时也遭受着诸多质疑甚至责难究其原因在于目前中国在国际话语体系中仍处于弱势地位...

如何构建中国话语权

如何构建中国话语权20xx年11月17日来源光明日报作者胡正荣李继东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被各国广泛关注的同时也遭受着诸多质疑甚至责难究其原因在于目前中国在国际话语体系中仍处于弱势地...

反语言:构建身份的特殊话语方式

反语言构建身份的特殊话语方式傅钊20xx24174542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xx年02月04日19xx年著名语言学家Halliday在美国人类学家杂志AmericanAnthropologist第3期发表文章...

话语建构(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