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随想·感悟 ——《唐诗三百首》给我的点滴感受

时间:2024.5.15

阅读·随想·感悟 ——《唐诗三百首》

给我的点滴感受

作者:韩笑

单位:黄集镇小合子小学

日期:20xx年4月

阅读·随想·感悟

——《唐诗三百首》给我的

点滴感受

一位朋友时常对我谈论“喜欢回忆往事的人,纵然年轻,其实心态已老,几近丧失青春的斗志”。朋友的论断也许道出了几分真实,可在我看来仍不免管中窥豹。回忆者所回想的绝不仅仅是事实本身,也许他是在回味着一种方式,一种心境的超脱,甚或是一种超越现实的道德诉求。德国诗人席勒认为“诗人或则就是自然,或则追求自然,前者是一个朴素的诗人,后者是一个感伤的诗人”。钟情于往事的人不一定是具有感伤情调的人,但至少是有着现世追求的人,他所追求的境界犹如水中花、镜中月,了无痕迹,却至美至真。一本好书也是如此,它是你美好往事的见证者,也是你现实生活中的避风港湾,为你的再次起航提供补给。

《唐诗三百首》可谓家喻户晓,版本众多,读者数量更毋须赘言。我自然也是这众多读者中的一个,从十三岁到三十岁,只要时间允许就从未释手,每一次都感受弥新。童年往事、青春年华投映在唐人诗句中给我的生之途程镀以光彩。《唐诗三百首》于我是终生享用不尽的艺术盛筵,更是一部现代启示录。生活本身就是一首用白描手法写就的叙事诗,每个人都是书写自我生活的诗人,因为生活本身也有自己的节奏、韵律或风格,或豪放,或婉约,或激昂,或飘逸,生

活和诗不可分,正如海德格尔所说“诗是真正让我们安居的东西”。

苏轼在《赤壁赋》中面对浩荡东流去的江水感慨颇深:“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情”,以有限之身心对比太虚之永恒,慷慨悲壮,但不必绝望,英国诗人布莱克则认为“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个人的艺术情感体验是无法取代的,文学家与普通人都有各自的审美体验。我读《唐诗三百首》就好比散步在林间小径,偶而也会攀折一支无名鲜花,亦或在路上拾起别人弃之不顾而自己感兴趣的田间小石。鲜花小石,敝帚自珍,却也是一种不绝得留念。

“溪水无情似有情”,说起《唐诗三百首》就不能不提唐人的山水田园诗。东西方文化对待自然的态度截然不同。在西方,自从古希腊罗马时代起,人与自然就处于一种不可调和的对立状态,山水风景谈不上灵秀壮美,疾风骤雨被当作自然界的“羞耻和病态”。这种观点直至18世纪才被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否定和逆转,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另一种极端,自然成为西方诗人发泄情感的代用品,一种道具而已。与此相反,我国古人一直与自然保持着一种“和”的关系,不拘形迹,不分主客,亲密无间。自然风光不是人们的财用之源,而是人们的精神食粮。儒家所谓“天人合一”,道家所谓“天道自然”,所言非虚。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关系在唐人

诗歌中已经臻于近乎完美的境界。孟浩然登上岘山时,引发的是这样一种情绪:“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江山胜迹与羊公碑是生命存在的参照系,个体不过百代过客,方生方死,来去匆匆,作者把一己的悲慨凄怆乃至通脱旷达寓于大化之中。刘禹锡的“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江山所留胜迹是人文景观,也就是文化,它可以超越人事代谢和古往今来,傲然耸立于天地之间,以供我辈观赏。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时常,愈反复加以思维,它就给人心灌注了时时在翻新,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唐代的天才诗人们则巧妙地填补了“星空”和“道德法则”之间的空白,且清新自然,不露痕迹。“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我依稀看见王维遁入景物之后怡然自得的神情;“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此时的王维已物我两忘,难分彼此,正如龚自珍所言“西山又是渺然隔云汉外,有时苍然堕几席前,不关风雨晴晦也”。这不是物理上的远近,乃是心中意境的远近。“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微云淡可汉,疏雨滴梧桐”,“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月笼江畔,风送荷香,露滴竹韵,幽趣横生,孟浩然笔下的自然景物仿佛更富含泥土气息,更穷形尽相,更能拨动那心中久违的自然琴弦,余

音不绝于心。时间过去了,星星隐没了,但火把并没有熄灭。许多年后,当约定的火花终于燃于心际,我再品味这些诗句,他们仍能在心田上洒进一缕慰藉的光,感到丝丝的温暖,片刻的惬意。“江清月近人”,颇感人之渺小;“山鸟山花吾友与”,顿觉吾辈并不孤独。一代风流,早已被雨打风吹去,但身处一隅的我仍能领略那超越时代的万千气象和风神情韵。

时而也会感到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和承载千年遗韵《唐诗三百首》不合节拍。也许我们太过执着于未知的彼岸,而忘记了欣赏旅途两侧的无限风景。生活中可以无诗句,但不可无诗意。此种诗意应该是“随风潜入夜,润无心无声”式的无形感染,应该是“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的自然体验。我们不妨把《唐诗三百首》当作一本富有人情味的情感词典,你无需去背诵它,只要在怅然无所适的迷茫中查阅它,理解它。两情缱绻也好,生死契阔也好,甚至疯狂极端,你终会听到共鸣声。“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挫折后仍应壮志凌云,怎能老想着忧郁愁苦的处境而空自悲叹呢!“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旷达的胸襟,豪迈的气度,居功不自傲,可谓难矣!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诗三百首》无疑是不随时光湮没凋零的一朵艺术奇葩。高堂明镜,岁月不

居,不变的唯有阅读的渴望。


第二篇:说_唐诗三百首_


第21卷第3期中国韵文学刊Vo.l21.No.3

说5唐诗三百首6

黄瑞云

*

(湖北师范学院 中文系,湖北 黄石 435002)

摘 要 乾隆时代孙洙选著的5唐诗三百首6是一种普通的/家塾课本0,而三百多年来流行极广,影响

极深。考其原因,在于它范围在一个美学体系、一种审美标准之内。这个选本受沈德潜诗学理论的影响,也间接反映出乾隆盛世的气象。选诗突出重点,也是这本书的特色。孙氏囿于他选择的标准,也有其严重的不足。有关这本书的优胜和欠缺,都值得后世选家借鉴和研究。

关键词 唐诗三百首;诗选;审美标准;重点突出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491(2007)03-0057-02 5唐诗三百首6,清孙洙选编。孙洙,别号蘅塘退士,江苏无锡人,乾隆十六年(1751)进士。诗实选309首,显然是让篇数和5诗经6311篇(其中六篇有目无辞)大体相同。原本中杜甫5咏怀古迹6五首只选了两首,道光十一年四滕吟社重印时将五首选全,故今本为312首。

蘅塘退士在书首写了一篇仅132字的序,全文如下:/世俗儿童就学即授千家诗,取其易于成诵,故流传不废。但其诗随手掇拾,工拙莫辨,且止五七律绝二体,而唐宋人又杂出其间,殊乖体制。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每体得数十首,共三百馀首,录成一编,为家塾课本,俾童而习之,白首而莫能废,较5千家诗6不远胜耶!谚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请以是篇验之。0这篇序谈不上有任何理论阐发,他的选择标准也只是/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0而已。

令人惊讶的是这样一个/家塾课本0竟有极强的生命力。历代的诗歌选本,其流传之广,影响之深,除5诗经6、5文选6之外,五七言诗选没有任何一本可以和5唐诗三百首6相比;而且5唐诗三百首6较之5诗经6、5文选6更容易为一般人所接受。5千家待6虽流传亦广,但确有孙洙所说的缺点,够不上档次。/五四0以来,特别是一九四九年以后,近代学

者用/新观点0编的唐诗选本多不胜数,有若干种还冠以/新选唐诗三百首0的名目,竟然没有一种可以和孙选相抗。孙选三百首无数次重印,总是出来就一抢而空,今人选本却默默无闻,甚至不久就湮没了。

5唐诗三百首6成功的秘诀究竟何在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孙洙让所选的作品范围在一个美学体系、一种审美标准之内。全书凡选录77位诗人的作品,但我们读起来除极少数以外,好像是在读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诗作,只觉其温厚和平,和谐顺畅,不会因风格内容变化太大而感到不谐调。因为他所选的都是风格典雅浑厚而语言典范流畅的诗篇,节奏和美,音韵铿锵,而于冷峭幽涩险怪纤巧绮靡之作则加以排斥。一般不涉复杂的历史事件,即使涉及,由于表达的顺畅也容易理解;白居易的5长恨歌6即属于这种典型(少数作品如韩愈5石鼓歌6、李商隐5韩碑6例外)。作品绝大多数非常优美,披翻咏读,如信步桃花源里,只觉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迎面惠风和畅,花香鸟语,使人心旷神怡。

孙洙的选录标准,自有其时代渊源。孙氏生当乾隆盛世,其时在江南,沈德潜的诗教影响很大,孙洙的选诗标准,基本上脱不出沈氏的藩篱。沈德潜论诗强调/温柔敦厚0,追求/体格声调0。他在5唐诗别裁序6中揭示他的选诗标准时说:/既审其宗

*作者简介:黄瑞云(1932- ),男,湖南娄底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学教学与研究。

旨,复观其题材,徐讽其音节,未尝立异,不求苟同,大约去淫滥以归于雅正,与古人所云微而婉、和而庄者,庶几一合焉;此原意所存也。0在5重订唐诗别裁序6中又说:/至于诗教之尊,可以和性情,厚人伦,匡政治,感神明;以及作诗之先审宗旨,继论体裁,继论音节,继论神韵,一归于中正和平。0沈德潜的这些论述,验之孙洙的5唐诗三百首6是十分合拍的。/去淫滥以归于雅正0,/一归于中正和平0,正是孙氏三百首选录的依归,所选录的作品也明显受沈氏5唐诗别裁6的影响。全书312首诗,有239首与5唐诗别裁6所选相同,只有73首是别裁所没有选的。其中五言古诗40首,仅有4首不同于5唐诗别裁6;七言古诗42首,只有7首不见于5唐诗别裁6;七言律诗53首,也只有11首是5唐诗别裁6所没有选的(其中单李商隐一个人就占有8首,除开李商隐就仅有3首不同了)。五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不同于5唐诗别裁6的略微多一些。孙洙无疑是沈德潜的追随者,即使是5唐诗别裁6未曾入选的作品,5唐诗三百首6所选大多仍符合沈德潜的诗选标准。沈德潜的诗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乾隆盛世的风尚,因之受沈氏影响选就的5唐诗三百首6也曲折地反映出乾隆盛世的气象。

5唐诗三百首6之所以成功,还有一个重要却又简单的作法,就是突出重点。有唐三百年,突出盛唐一段,选录达150首之多,将近全书的二分之一。盛唐又突出李白、杜甫、王维三家,凡选录98首,也将近全书的三分之一。其次孟浩然、王昌龄、岑参等选录也不少。盛唐以后也各有重点。由盛唐进入大历的诗人突出韦应物和刘长卿。白居易的诗入选不算太多,只有6首,但因选入了5长恨歌6、5琵琶行6两篇无与伦比的长诗,就使白居易在书中具有特殊的分量。中晚唐近体诗则突出李商隐和杜牧。如此重点突出,使全书的作品成为最优的选择。不过,尽管5唐诗三百首6所选的作品绝大多数确是优秀之作,也有少数作品选录不当。如綦毋潜5春泛若耶溪6、元结5石鱼湖上醉歌6,都不够水平。即使是大家作品,如李白5金陵酒肆留别6、杜甫5寄韩谏议注6、孟

浩然5夜归鹿门歌6,在他们自己的集子里也并非上乘。至于像郑畋的5马嵬坡6,格调甚低,更不应入选。孙洙对李商隐的无题作品似有所偏爱,李的

5锦瑟61首,5春雨61首,5无题66首,沈德潜都不入选,也许是嫌其诗旨隐晦,而孙洙都选了。这是孙洙诗选与沈氏诗风相违的极为独特的例子。应该看到,5唐诗三百首6的选择,受选家诗论的局限,从整体说也是有缺点的。孙洙强调风格的协调,而忽视甚至排斥艺术的多样性。如李贺的作品一首也不选,大概是认为他过于诡谲;储光羲的作品也不选,可能是嫌其轻淡。初唐仅选了王勃、骆宾王、杜审言、沈佺期、宋之问五律各1首,沈还选了一首七律,而卢照邻5长安古意6、张若虚5春江花月夜6都不入选,显然是认为他们风格轻绮。5唐诗三百首6皈依温柔敦厚、中正和平的诗教,而回避矛盾斗争,对于反映现实较为尖锐的作品都尽力排斥。李白的作品总的说来选录恰当,但5古风五十九首6一篇不录。杜甫诗选录如此之多,而/三吏0、/三别05赴奉先咏怀6、5北征6这些名作一篇未选。整个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作品一篇不取。中唐李绅的5闵农诗6,晚唐聂夷中的5伤田家6、皮日休的5正乐府6,这些反映社会现实较为深切的作品都一概摈斥。上述这些作品,除李绅、皮日休之作外,5唐诗别裁6倒都入选了,孙洙比沈德潜做得还要极端。因之5唐诗三百首6作为怡情悦性的读物是很好的,而于通过诗歌了解历史、认识生活则有严重的不足。

5唐诗三百首6选诗的优胜与欠缺,很值得选家借鉴和研究。任何选家都是有倾向性的。怎样既保持一种/合理0的倾向,保持一种/正确0的审美标准,又大体能反映每一代诗歌的全貌,这是选家面对的重大课题。任何时代的任何艺术,伟大的或者杰出的作家总是少数。因此突出重点,而又不遗落其他作者的优秀之作,是对选家的识见和眼光的考验。这些我们都可以从孙洙的成功和不足中得到启发。

责任编辑 汤效纯

更多相关推荐:
读诗有感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南宋诗人本来就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为没有亲眼看到中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

读诗词感悟

读诗词感悟强国圆梦心得体会实验小学四2韩语凝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用文字写着家国情怀留下了大量不朽的爱国诗词作品我今天有幸读了关抗日战争的诗词心中感慨万千望着每天与朝霞一道升起的五星红旗想起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

读诗后的感受

意思是长安的秋夜月光明亮家家户户都传来妇女捣衣的声音秋风瑟瑟吹不尽女人思念自己丈夫的情谊什么时候镇守边关的丈夫才能平定胡虏停止远征呢读了这首凄美的诗让我们想起烽火纷飞的战争年代那种民不聊生鸡犬瘦的景象战争又使多...

读古诗词有感

读古诗词有感中国古诗词源远流长是中国古文化的精粹俗话说读诗聪慧读史明智是很有道理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唐诗宋词原曲杂剧读千遍不厌唐如李杜宋如苏陆篇篇佳句不断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山谷的句子每一读...

读余秀华诗有感

读余秀华诗有感14文典文科班V11414018张文灿摘要写诗对余秀华个人生活来说只是一件很小的事只是写自己的经历自己的感觉只是自己的情感抒发对于一时间成名或许她也有些不知所措吧网上一些人对她的评论有褒有贬对这些...

漫步诗林——读诗有感

漫步诗林读诗有感我喜欢读诗不计较作者我喜欢写诗也无谓好坏每每一读诗我能够得到前所未有的平静与放松我置身于诗中观赏着诗中的景色我读的诗不仅仅限于古代更拓展至现代不仅仅包罗中国也包罗世界我认为读诗可以看出诗人心中的...

读古诗词有感

读古诗词有感李学梅近日在与喜好诗词的友人聊起古诗词感触颇深古诗词意境深远至情至性让我由衷喜爱古诗词用词考究寥寥几个字就勾画出一幅极美的画面范仲淹的苏幕遮起句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浓墨重彩展现出一派长空湛...

读古诗的感受

读古诗的感受浦城县实验小学三6班黄芷昕在我才刚牙牙学语的时候妈妈就教我背唐诗妈妈教我背的第一首诗就是咏鹅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首古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首咏鹅是初唐诗人骆宾王在七岁的时候写的整首诗有...

重读古典诗词的感受

重读古典诗词的感受古典诗词经历了从古到今的变化历程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风格而这风格是时代和环境的孕育的结合体与产物而这伟大的诗人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和更替诗歌或是哀婉或是奔放或是抒情或是离情或是报国或是哀民不尽相...

老 家--读《雷平阳诗选》有感

老家读雷平阳诗选有感昆钢上厂铁矿张天宁老屋一面墙就是一部勤学的断代史书包里有发黄的课本从一方方染尘的奖状你能触摸到少年荣誉时的心跳一眼灶就是一部呛人的催泪器飞奔回家的是曾经的少年放下书包就背柴劳作暮归的父母就能...

感悟诗意生活_提升教育境界

感悟诗意生活提升教育境界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读书心得黄会宇最早结识肖川博士是在一年前因为他的书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还在大学的时候品读过他的书其人其书其文其思让我整个身心都浸润在教师幸福诗意生活的阳光之中激发了我...

感悟诗仙 作文

感悟诗仙我们该如何走进你的丰富的内心世界你是后人称赞的诗仙你自幼抱着铁杵磨成针的意志在诗书的海洋中遨游你奉献自己的力量让大唐芬芳永存然而满腔赤诚却无人理睬一片忠心却无人问津因为在其他人的眼中你的满腹经纶并不是治...

读诗感悟(3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