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建设在家佛教的方针》有感

时间:2024.3.27

读建设在家佛教的方针有感

读《建设在家佛教的方针》有感

2009-07-28 09:14:15

归档在 人间佛教 | 浏览 3692 次 | 评论 16 条

读罢印顺导师《建设在家佛教的方针》一文,掩卷沉思,惊叹于印老对居士佛教的全面分析和深刻见解,对于现代人修学佛法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

对于诸如在家居士如何修行?现代人怎样修学佛法?佛法如何在当代社会继承与发展?这样的重大理论问题做出了明确而肯定的回答,深入学习和实践印顺导师的居士佛教思想,对于现代人的修行特别是刚入佛门的现代人的修行,具有绝对的指导意义,能够在佛法的修学实践中真正贯彻和落实印老的居士佛教思想,必将推动当代佛教向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

印老在开篇即讲到中国佛教复兴的关键:“复兴中国佛教,说起来千头万绪,然我们始终认为:应该着重于青年的佛教,知识界的佛教,在家的佛教。今后的中国佛教,如果老是局限于——衰老的,知识水平不足的,出家的(不是说这些人不要学佛,是说不能重在这些人)那么佛教的光明前途,将永远不会到来。” 印顺导师于一九五三年、针对台湾佛教现状而写的文字,对于今天大陆的佛教,仍然具有石破天惊、震聋发聩的作用。五十六年过去了,当代佛教仍然没有建立起以青年的佛教、知识的佛教和在家的佛教为主的形态,偏重于出家的佛教,甚至有回归山林佛教的趋势。

自清末以来,伴随着中国革命的风起云涌,佛教界的有识之士也举起佛教改革的大旗,以改变清末佛教腐朽的现状,因为有一大批出家与在家精英的涌现,使得当时的传统佛教与现代佛教都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各个宗派都产生了祖师级的人物,一时间高僧辈出,蔚为壮观,这段佛教的空前繁荣足可与唐宋年间祖师辈出禅宗大盛时的景象相媲美,也可以说当时的佛教通过僧俗的共同努力,迎来了佛教的复兴。

反观今天的佛教现状,在貌似空前繁荣的背后却是危机重重,所谓的繁荣就是庙越建越大,越来越金碧辉煌,佛相越来越高大,各地建大佛已形成互相攀比之风,各种法会也越办越大,种种名目也越来越繁多,经书越印越多,可惜没有多少人能够用心去读,即便是读了,能不能读懂?即便是读懂了,直接拿来的佛经是否就适应当前的信息社会?是否就能完全被现代人所接受?佛教除了法会、印经、放生这些存在的形式,还有没有能够真正深入民间、影响百姓生活的弘化方式?当前的佛教除去这些表象的繁荣,还有什么可以奉献给世人,奉献给社会?关键在于衡量佛法兴盛的标准是什么?佛教的复兴是否就是修大庙建大佛?对比当前的佛教现实,印顺导师所言如果老是偏重于衰老的、知识水平不足的、出家的佛教,那么佛教的光明前途,将永远不会到来,绝非骇人听闻、危言耸听,而是真正具有远见卓识的智者之言。 印顺导师分析了佛教的历史和现状:“过去的中国佛教,始终在出家的僧众手中。宋明以来——佛教衰落以来,佛教更局促的被保守于山门之内。不但一般不信佛的,误会佛教为出家人的佛教,学佛等于出家。甚至有些护法长者,也每以为(护你们僧众的法),不知佛教是自己的佛教,护法是护持自己所信仰的佛法。出家的僧众,尤其是女众们,劝人学佛,每等于劝人出家,这所以造成社会人士的普遍错觉。。。。。。佛教越是衰落,越与社会脱节,误会也就越深。所以(学佛并非出家,学佛不必出家),这是目前应该普遍宣传的重要论题。”

可以说现在的佛教仍然没有走出寺院的山门之内,佛法的传播仍然是以传统的寺庙模式为主,这样的结果直接导致了社会上有很多人对佛教存在错误的看法,很多学佛人同样对佛教存在种种不正确的观念,诸如学佛等于出家,学佛等于跑庙,学佛等于做功德。。。。。。诸如此类。

现在的佛教有一种普遍的危险,很多寺庙已经或正在变成旅游景区的附属建筑,其原有的宗教与弘法功能正在逐渐丧失,只要在一个地方恢复一座寺院,就会有政府或企业在寺庙周围兴建旅游区,形成所谓佛教文化旅游区,在景区门口收取门票,寺院和出家人遂成为旅游区的打工者。更有甚者,许多企业家将寺院当成企业来投资和经营,寺院建成以后象征性的请一些出家人来住,而寺院的法人却是企业家,甚至有些企业家不满足于景区的门票收入,他们将功德箱的款项也想据为己有,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不论这种种对佛教的逆缘怎样的侵袭,佛教界在利用党的宗教政策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更多的应从自身的不足寻找解决的办法,希望能够创造出更多的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型的弘法方式。

印顺导师在讲到居士佛教的实行时重点讲了佛化家庭的建立,他谈到:“假使一位在家弟子,皈依三宝以后,暴躁的变为温柔,懦弱的变为强毅,疏懒的变为勤劳,奢侈的变为俭朴,欺诳的变为信实,怪僻的变为和易;在家庭中,对自己的父母、儿女、兄弟、夫妇,更体贴,更亲爱,更能尽着在家庭中应尽的责任。这样,家庭因此而更和谐,更有伦常的幸福,大家会从他的身心净化中,直觉到佛法的好处,而自然的同情,向信佛者看齐,同到三宝的光明中来。这是佛化家庭的最有效的法门,是每一个在家佛弟子所应遵循的方针。”

印顺导师讲到这些转变,是每一个在家佛弟子所应遵循的方针,这一点非常重要,修学佛法是否得力?是否真能向着无我的目标迈进?是否真能够得到解脱?当从这些地方做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当从这些地方进行考量,如果我们学佛人口口声声讲着慈悲,讲着佛教的伦理道德,却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践,不能将佛法的理念贯彻落实到日常生活中,特别是不能对自己身边的人实行,那么我们所宣扬的佛法就只是一些空洞的理论和道德的说教,是不具有任何说服力的,也是不能让人信服的。

印顺导师讲到了一些居士的错误做法:“最要不得的,是不知道从自己的净化身心去努力,去表现佛弟子的精神,却急急的要求在家庭中设立佛堂,早晚做着冗长的课诵;或者去寺院的时间过多,无形中忽略了对家庭的应尽责任;或过份施舍而影响家庭经济的健全。这使得过着共同生活的家属,感到他的消极气息,或者觉得很浪费,这不但不能引起家属的同情,引导家属来信佛,反而引起恶感,弄的家庭不和。即使由于身为家长,做儿女的不敢说,不好意思说,而这种不良印象,种下了儿女他年反佛的因缘了!有些丈夫为了减少家庭的苦痛,多少将就他的太太,然而内心也永是隔碍着。”

印顺导师所说的这种现象,在今天的佛教界仍然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特别是在刚接触佛法的人身上表现的尤为突出,我也经常见到这样的学佛人,正如印老所言,他们将大量的时间用来跑庙,致使原本宁静的生活被打乱,家庭生活不和谐,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徒然紧张。

造成这种局面有两个重要的原因,其一:有一部分人认为佛法只存在寺庙里,只有住在庙里,生活在庙里,过寺庙的生活才是修行,他们不知道修行的实质归根结底只在一心,他们不能深刻领会“修行大抵要修心”的真谛,禅宗四祖道信大师对牛头法融言:“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修行不在心地上用功,不向内求,向外驰求,只会南辕北辙,渐行渐远,与道相悖。

其二:有一部分人羡慕寺庙的清净,不知这种清净只是相对的,他们在这种相对清静的环境中才能忘却世间的烦恼,才能得到身心片刻的安宁,他们并不知道真正的清静只存在于人的内心,昔憨山大师被戍充军,虽身穿戎装,仍道心不改,于戎马之中更显大修行人本色,其吟哦道:“紫衣脱却换戎装,始信随缘是道

场。纵使炎天如烈火,难消冰雪冷心肠。”憨山大师的风范正是我们学佛人的榜样,正如永嘉大师所言:“在欲行禅知见力,火中生莲终不坏”。

印顺导师在讲到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时说:“时常见到,有些信佛的父母,不能本着佛陀的教诲(也许是根本不知道),去造成优良和乐的家庭;教导儿女,使儿女在德性、知识、技能等方面,成为佛化的良好公民。但知命令儿女去拜佛、烧香,命令儿女在早晚做着冗长的课诵,或者要他们蔬食。。。。。。我们要发展在家的佛教,不能忽略佛教在家庭中进行的正常方法!还有需要注意的,带有隐遁的、独善的小乘佛教,对佛化家庭是并不妥当的。在家佛教不能不是人乘的佛教,从人乘而直接菩萨乘的佛教。”

印老在这里讲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一问题也曾经困扰我多年,且看我们佛教中流通的佛学书籍,基本上都是一些经书,一般人学佛就是从这些结缘的经书开始的,而这些书的内容有很大一部分是在讲“带有隐遁的、独善的小乘佛教”,运用通俗语言解释佛法的书很少,真正宣传人间佛教的书更是少之又少,这就使得人间佛教、居士佛教的理念永远无法深入人心,永远无法成为佛教的主流型态。这样的结果便是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寻常有人到寺庙里来,未曾信佛的人请教出家的师父如何信仰佛法,或是未信佛的人向已皈依的居士讨教佛法,得到的回答不外乎有如下几种:一者,学佛就是烧香、拜佛、念佛、打坐、诵经、印经、放生;二者,学佛就是拜个师父皈依,这样就可以得到佛菩萨的护佑和师父的加持,就可以保佑自己平安吉祥;三者,学佛就是做佛事,为过去的一切怨亲债主超度,为现在的亲朋祈福;四者,学佛就是做功德,做功德就是捐款建庙,就是塑佛像给佛像贴金;五者,学佛就是供养佛法僧,就是把善款放到寺庙里;六者,学佛就是参加法会,就是到处拜见高僧大德;七者,学佛就是参访,就是到处跑庙,跑得越多功德越大、道行也越深;八者,学佛就是修神通,求感应。。。。。。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如果有人说学佛无甚奇特,学佛就是做人,“人成即佛成”,便会被斥之以鼻,根本不屑一顾,当知由人行菩萨道而终至成佛,是现代人修学佛法的光明大道,只有这样才能实行人间佛教,实现人间净土。

印顺导师讲:“在家众,无论是声闻法,菩萨法,都有着正当的职业,遍及各个阶层。特别是大乘教的领导人物,如(入法界品)所见的大善知识,维摩诘居士所表现的不同身份,都是社会的中坚份子;以不同的业务,向同一的佛法而前进。所以在家的佛教,在共同的佛教组织中,应各从自己的岗位上去努力。自己所知所行的业务,即是修学菩萨道的道场。与自己有关的种种人即是自己所摄受教化的大众。这才能净化世间,才能利乐人群!。。。。。。如建立在家佛教,不能把握这主要的意义,而只强调厌离,卖弄神秘。工作方面不着重利世的实际利行,而还只是敲敲打打,唱唱念念,坐坐说说,收徒弟,争供养,那就大可不必多此一举了!在家中心的佛教,应该是以人乘而趋向菩萨,应将佛教的思想,推行到一切去。。。。。。建设在家佛教,一方面从各人自身做起,做到佛化家庭。一方面在同见、同行、同愿的基础上,相互联系而组成在家的佛教团,来推行宣化、修持、慈济等工作。向这样的目标去努力,中国佛教是会大放光明的。” 真正的修行一定是立足当下,不论从事何种职业,均要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工作,要做的比别人更好,从生活中处处体现佛法,这才是佛子的榜样。总之佛教想要在当今社会发扬光大,就一定要树立以人间佛教和居士佛教为主的崭新理念,大力弘扬人间佛教思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宣传佛法,将佛教信仰落实到实践中,以创造生活化的佛法。虽然印顺导师在这篇文章中讲的是居士佛教的实践,但是文中所谈到的很多问题对当今在家的佛教,甚或出家的佛教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此文不但明确了在家居士修学的方针,也指明了未来佛教的发展方向,由此方向,也就指出了出家佛教所应努力的方向。

既然佛法端赖于三宝的弘扬,出家众能够带给居士什么样的佛法,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转变鬼神的、感应的、出世的佛教,弘扬人间的、现实的、入世的佛教,才是佛教的根本方向。


第二篇:读《 佛教文化圈》有感


第三章 佛教文化圈

第一节 佛教的产生和传播

“现在属于佛教文化圈即多数居民信奉佛教或佛教信仰占主导地位的共有10个国家,占世界国家和地区的5%,它们是斯里兰卡、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被一些人称为“悲观主义”和“神秘主义”的佛教和佛教文化,同这些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生死与共。“

P40主要内容摘要

看到文章节关于佛教是我比较感兴趣的,因为佛教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佛教出于印度,产生于印度“列国时代”。释迦摩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名悉达多.乔达摩,出生在北天竺迦庇罗卫国的国王家里,过着富贵安乐的生活,传说他29岁时四次出宫游玩。第一次看见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第二次看见一位病人,第三次看见一位死人,第四次看见一位乞者。连续的刺激使他顿生感悟,寻求人世解脱之路。后来结果艰苦的觉悟等,他成佛了。“佛”是“佛陀”其原意为“觉悟”或“觉者”,他创立的宗教就叫佛教。后来也称“如来佛”和“薄伽梵”有尊敬的意思。(文章概述)

佛教传到中国后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互相影响、吸收,发展为中国的民族宗教之一,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对哲学、文学、艺术等其他文化形态,都发生了深远的多方面的影响。 佛教正式传来中国是汉朝,寺是汉朝的时候政府办事的机关,它并不是庙,而是帝王所辖的一级单位,直接属于皇帝督导的,皇帝下面有九个寺,寺的长官叫做卿,我们称做公卿,鸿胪寺卿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长,所以由鸿胪寺来接待,以后由于想把他们常留在中国,这样一来,鸿胪寺不能长远招待他们,因此皇帝下面再增加一个单位,也就是从九个寺增加到十个寺,这个寺就是佛寺,佛寺是从这里开始的,而最初的佛寺的名称是白马寺,当时首都在洛阳,故洛阳白马寺是中国佛教第一个寺。

佛教能够在东方地区好多国家广泛流传至今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佛教本身的宗教思想与东方文化的吻合。我们特别要说的是佛教传到中国后,与中国文化的融合发生的变化。实际上由于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佛教的教义主要是通过佛经的翻译版本来传达的。

中国人常说,佛法无边,‘佛’这个字是从印度梵文翻译过来的,它的意义是‘智慧’,‘觉悟’。当年为什么不直接翻译成为智觉?而用这个佛字?这是因为中国文字中没有相当的字汇能够对等的翻出来,因为‘佛’这个字含有多义;它所含的智慧之义绝对不是我们一般所指的智慧,而是究竟圆满对宇宙人生彻底明了的智慧,对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无所不知的智慧。而我们中文里‘智觉’二字都没有圆满的意思,因此采取音译再加上注解,通常讲佛智有三种,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这些都是佛学专有的名词,这三种智,以现代哲学名词来说,一切智就是宇宙万有的本体,对于宇宙万有本体彻底明了通达,而且非常正确,这种智慧,佛教里称为一切智。第二种智叫做道种智,道种智是知道宇宙一切现象,这个现象太多,例如:

动物、植物、矿物、森罗万象,无量无边,这些东西从那里来?什么道理来的?怎样演变的过程成为现在这个状况?将来的演变又会变成什么样子,这些完全明了与通达的智慧叫做道种智,也就是知道宇宙万有的现象。 今天的社会中,佛教有四种不同的形态,我们要辨别清楚,而我们今天所讲的是传统的佛教,原本释迦牟尼佛的教育,但是大约在一百五十年至二百年前之间,佛教变质而成为宗教,例如我们在台湾可以看到一些佛寺,它不是教学或讲经说法,也不是指导大家修行,经常都是拜忏、祈福、超荐亡灵,因此就变成宗教,所以今天绝大多数的佛教是宗教的佛教。

第四节 中国的藏传佛教

“佛教与中国的问题之一是佛教和西藏,或中国的藏传佛问题。……许多佛教经典传入西藏,西藏的佛教同藏教——本波教相融合,形成“藏传佛教”。长期以来,藏传佛教一直被称为“喇嘛教”,……这一名称不妥,最好不再使用,“喇嘛”一词意为“上师”、“师长”、“让人”。……和汉语中的“和尚”原来的语义相同。…总之,藏传佛教就是佛教,不但有别于佛教的其他宗教。……藏传佛教在传播过程中,曾形成红派、花派、白派、黄派。”

P49——p50主要内容摘要

在没阅读此书之前,对于藏传佛教和佛教的理解不是很清楚,从上面主要内容摘要中就可以知道:佛教和藏传佛教有一定的区别,但是藏传佛教就相当于佛教。或称藏语系佛教,又称为喇嘛教,是指传入西藏的佛教分支。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并称佛教三大体系。百度百科了解到,藏传佛教是在我国青海、西藏、内蒙古以及现在距离西藏较近等地区流行。有五大支派,分别是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噶当派、格鲁派。

说到藏传佛教不得不说具有藏传佛教特色的天葬。从传统的角度看,天葬风俗与佛教教义十分吻合,是与佛教的发展息息相关的一种藏俗。行天葬是最高境界的施舍。在佛教中,“布施”是信徒的标志之一, 它直接关系到信徒未来能否成佛得道的关键, 而“布施”之中的最高境界是“施舍”。按照佛教教义, 人死以后,灵魂便离开肉体进入新的轮回, 而肉体只像一件衣服一样再无用处。但死后将尸体喂鹰,又算是人身的最后一次善事,作为“布施”施舍给其他生物也算是发挥了其最后的价值。天葬就是一种最彻底的施舍,天葬并不是死者要借鹰的翅膀把灵魂带上天界。在藏族的丧葬文化中,灵魂和躯体是两个各自独立存在的概念,无论是藏族原始宗教(苯教) 对死亡的认识或者藏传佛教信徒中对死亡的解释,都是把灵魂和躯体截然的分开,天葬这种丧葬方式把尸体喂鹰, 只不过是这个死者的最后一次施舍, 灵魂已经离开了的躯壳,让它喂鹰,就是发最后的一次慈悲。将自己的肉体奉献给天葬台上的秃鹫和那些无形的生灵,从而在此生的最后做了一件有功德的事

情。藏族的丧葬习俗是与藏族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天葬里有佛的慈悲、爱心、利众、施舍的观念在里面,应该肯定的是它们都受到宗教的深刻影响,共性很多,人们对死的观念也几乎是一致的,正因为佛教的慈悲之心在天葬得到充分的体现,所以绝大多数的藏族人选择这一葬仪的原因。(百科查阅)

关于佛教我就了解了这些,佛教作为一个民族的一种文化,对于探究那个民族的民族性格等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作为一种信仰,我觉得从某种心理学角度来讲,佛教里面的一些观念,对人的心灵会起到安慰,或者鞭策的作用,相信因果报应,“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

中国著名佛家人士、原中国国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认为:“佛教教义的基本内容简单的说,就是世间的苦和苦的原因,苦的消灭和灭苦的方法。佛教经籍非常繁多,其实不超过四圣谛,而四谛所依据的根本原则是缘起论,佛教所有教义都是从缘起论这个源泉流出来的。”既然人生苦短,我们就应该现世修来世,修炼可得道,得道可成佛,成佛可超脱一切苦难。如何修炼?就应该“戒”“定”“慧”。所谓的“慧”就是认识事物的本质,获得智慧。这些观点和哲学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值得我们学习的。

更多相关推荐:
《状元爸爸的教子笔记》读后感

状元爸爸的教子笔记读后感胡亚辉凭心而论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并不是一个称职的家长孩子从呀呀学语直到小学5年级细想起来自己并没有对她细心呵护采取某某教育理论而是几乎处于散养状态孩子每次考试能取的不错的成绩周围的熟...

《有效教学策略的建构》读后感

有效教学策略的建构读后感李小萍有效教学着眼于解决教学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而实际存在的问题即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教学效率不高问题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在受行为科学和实用主义哲...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读后感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读后感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这本书从课堂教学教育研究等方面深入浅出地为我们剖析了教育界所面临的问题和困惑具有启发性可操作性可读性很强有效教学不是日复一日简单的重复的低层教学而是既着眼于...

读《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有感

读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有感读了韩立福教授的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韩教授打造有效课堂的新视角以精辟的见解生动鲜活的例子带着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体验了有效的含义让我的思想受到很大的触动每堂课只有短短的40...

《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读后感

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读后感暨阳小学卢慧飞30号新课程试行已经有7个年头我也算是看着新课程走过来的在读书期间小学教育老师一直努力带领大家靠近新课程跟我们讲解许多新课程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告诉我们新课程是把...

《积极学习101种有效教学策略》读后感

师生共构互为主客体暑期学校布臵任务必须学习积极学习101种有效教学策略上次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是在工读协会开会要求的内容上这次终于有幸读到这本由美国坦普尔大学心理学教授希尔伯曼执笔的风靡之作读完之后让人耳目一新津津...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读后感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心得体会通过学习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一书这本书从课堂教学教育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更新的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策略文中的事例深入浅出地为我们剖析了当前教育界所...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读后感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读后感我自学了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一书这本书从课堂教学教育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亟需更新的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策略文中的事例深入浅出地为我们剖析了当前教育界所...

浅谈高中语文有效教学方法

浅谈高中语文有效教学方法目前如何利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引领学生学好语文是摆在每位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要求在学生的能力发展学习方法以及教师教学方式方面给出了建议根据新课...

《习惯决定孩子一生》读后感

习惯决定孩子一生读后感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阮丽厅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良好的学习习惯造就良好的性格陪伴孩子的一生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提高初中学习的效率更是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习惯决定...

不是孩子的错读后感

不是孩子的错读后感林和小学叶小娜从学校的图书馆里借了几本书准备在休闲的暑假里阅读谁知做了妈妈的姐姐看了不是孩子的错这本书叫我首选阅读这本书原本我看书名的时候觉得这本书不就是讲讲做家长应该如何去教好孩子罢了我到第...

如何引导孩子写好读后感

如何引导孩子写好读后感从引导孩子说开始通过一些问题的提出引导并鼓励孩子大胆说出读了文章和书籍后的感受哪怕是对一个片段的感受一个人物的感受都好梳理文章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精彩地方你喜欢读这本书吗喜欢它哪里这本书最有...

教子有方读后感(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