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读后感

时间:2024.4.20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读后感

我自学了《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一书,这本书从课堂教学、教育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亟需更新的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策略。文中的事例深入浅出地为我们剖析了当前教育界所面临的问题与困惑,他文笔简洁流畅,全无枯燥、沉重之感,而富联想、启发性,可读性很强。《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一书中,不仅直言了我们教育面临的现状问题,还为我们教育者进行了剖析,就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挖掘背后隐含的教育观念,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考。在阅读过程中有一种一气呵成的痛快。长期以来,总是忙碌地奔走在每间教室,深埋在作业堆中抬不起头,虽也学习借鉴着许多杂志上的先进理念,但终不能沉下心来细细地的地思考。近期,得以闲暇品味其独到的视角,对现状深刻的剖析引领我反思那深遂的思想,然而反思的过程却又带着许多痛苦和无奈,现实与理想目标的差距宛为一道道无可逾越的鸿沟,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只有运用这些新理念尽可能地让学生多多受益。

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章内容“构建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强调教育的人文主义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希望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最大的实现和发展。教学是一个内容丰富而又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种种关系,其中师生关系是最重要的一种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学的基石,也是学生成长中有益的助力。新课程的实施,必定带来新的师生关系的变化,所以,如何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也就成了我们实行新课程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热爱学生 尊重学生

在人格上师生是完全平等的,作为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还要尊重学生的权利,维护学生的尊严。学生是未成熟者,在教育学生处理好师生关系的过程中,教师应显示其主动性,不能等学生先“尊师”了然后才“爱生”。冰心说,“我一般不讲尊师爱生,我只讲师生是最好的朋友。”这句话含着真知灼见,启发我们: 教师的首要任务不是管孩子,而是爱孩子,做学生最好的朋友。

对于教师来说应尊重学生,首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不体罚、不辱骂、不冷落、不羞辱、不嘲笑学生,尤其要尊重所谓“差生”的人格。其次,尊重学生还应尊重学生的差异。再次,尊重学生还应欣赏学生,让学生感到教师对他的关怀、爱护、肯定和赞赏。师爱应广泛地公平地洒向每个学生,尤其是学习落后的学生。在尊师爱生的师生关系中,师生双方都是既有权利也有义务的。师生之间互尊互爱,这样才能形成和谐融洽的气氛。

(二) 积极对话 教学相长

对话就是通过语言形式所进行的交流,它与权威式的“告诉”或“灌输”不一样,它是主体之间的交流。目前,“对话?互动”就成了教育过程的核心,正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与环境之间的多向互动与对话,参与者们批判性地讨论各自的观点,新的阐释、新的意义可以层出不穷,知识也就不断得到丰富。教师在与学生对话、互动中,首先是一个学习者,运用叙述的技巧,在课堂中学会倾听学生的声音,在每一个对话空间里都能学会听到来自不同领域、有着不同层次的学生充分回答,特别要倾听来自“弱势群体”学生的声音,而不能让“强势群体”独霸课堂。其次,教师应当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建构知识和经验的指导者,这一角色和以往简单的单纯的“告诉”、“传授”不同,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下,教师要放下架子,走入学生中,加入学生队伍,与他们一块探索,真正实现教学相长。而传统的师生关系,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一厢情愿”的“培养”活动,过分强调三个中心:教师,书本,课堂。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这是一种真正的“教学相长”的局面。教师与学生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当中,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

(三) 交流沟通 加深了解

沟通是人与人交流的桥梁。广义的沟通则是人类整体的社会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不仅交换观点、思想、知识、情绪等信息,而且交换相互作用的个体的全部社会行为。课上要多些微笑和多些鼓励,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能够从课堂教学中反映出来,如果学生上课的时候总是低着头看自己的书,而不听你的讲课、不看你的面孔,这常常是由于教师居高临下,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而造成的,或者因为老师讲得不生动,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必然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多一些微笑,多看学生的表情,多几句鼓励的话语,多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坚持“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课下要多些关心和多些谈话,教师平时应和学生们多聊一些关于他们的生活、兴趣以及其他功课的学习等各方面的话题。 通过彼此的沟通,更利于师生双方对彼此的了解。教师要学会专心致志地倾听学生的心声,面对面平等地谈话,蹲下身子倾听学生的谈话。像一个朋友般地听学生诉说,从而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启发。平时细心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了解学生目前身心发展的状况等各个方面的情况。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我们应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因材施教。

新世纪期待着新型的师生关系,对于广大的教师来说是个挑战。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提高自身修养,开拓知识视野,热爱学生,爱岗敬业,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教育风格,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学生再也不是只知道接受知识的“容器”他们求知欲望更加强烈,情感更加丰富,个性更加张扬。

这就必须建立一种以民主、平等和促进个性全面发展为基础的新型师生关系,它是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是真善美的统一体,也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现实要求。

总之,一个成功的教师,首先是一个善于不断自我更新观念的学习者,只有在及时地汲取当代最新教育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实践,做一个教育改革的身体力行者。没有获得实践的教育理念不过是教育的理想,要使理想变成现实,就要把教育理念应用到具体的教学中去,由实践来检验教育理念的可行性,并在实践中提炼出真正适合教学的教育理念。在今后教学中,我要尝试让学生自己来实践知识的获得过程,自己对照课本进行自学,并且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找到自我。学习是一种快乐,我们也“学着乐,乐着学”,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活动的课堂、自由的课堂、和谐的课堂、激情燃烧的课堂、回旋着生命旋律的课堂。

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一个足够的空间,从而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地快乐,进一步激发求知的欲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以上是我对实施新课改的一点初浅体会,新课改让教师原有的角色发生变化,新课改也为教师发展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相信我们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激发自身的活力,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创新,一定会使学生向“学会学习”这一最高目标迈进。相信自己也会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成长,只要我们不断学习,在教学中努力贯彻新课程的理念,不断进行教育教学上的创新。


第二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主编:黎奇

第一篇 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课堂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同时,课堂教学的情境又是复杂多变的,要处理好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关系,寻找平衡教学预设与生成的核心元素,就需要教师从思想上真正顾及学生的多方面成长、顾及课堂上师生共同活动中促进学生发展的各种方式,这些都需要教师具有教育的智慧与机智。在本篇,我们从预设与生成的冲突及平衡的五种策略和用教学机智最大化“偶发事件”潜价值两个方面入手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问题1 预设与生成的冲突及平衡的五种策略

一、问题提出

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的逻辑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二是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以及学到什么程度,学生只有知道了这些,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学语言有自己的独特性——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教师需要借助一些技巧,如重复、深入浅出、抑扬顿挫等。由此可见:其一,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那么,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其二,仅有预设是不够的,因为教学必须在学生想学的基础上展开的,教学是否有效也就存在不确定因素。因为教学是师生互相交往过程中主体的、能动的活动,它必定有一个动态生成过程。因此,预设与生成揭示着课堂教学中的确定与不确定性。然而,真正要在课堂上把握好这两个方面,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构成课堂中动态生成美,使课堂充盈而有效,却远远没有我们说的这么简单。综观失败的课堂教学,上课成为不折不扣执行教案的过程,老师唱独角戏,课堂教学预设太多、生成不够。为此,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这两个方面,使预设与生成达到和谐统一,是有效课堂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问题表象析因

课堂教学预设太多,生成不够的问题主要表现有如下几种表现:

1.教学管理过于死板,导致教师形式主义抄写教案

教学需要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基本框架等方面进行设计,这种教学设计就是教师通常撰写的教案。为了规范教学管理,教育行政部门对教案的规范化提出了一些要求,有的地方甚至规定每学期至少两次以上的教案检查,对所有的教师采用同样的模式进行统一管理,而且管理的要求过于具体、过于详尽、过于死板,这种繁琐的所谓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导致的直接结果是教案设计成为繁复的劳动,占用教师大量的时间,形式主义地抄写教案渐成风气,个性化的、有独特风格的教学设计没有孕育的空间。我们曾对一所学校的1-3年级语文教师进行调查,教师们反映,教案抄写占用了自己80%的精力与时间。抄写教案又分这样几种情况:抄写购买的现成教案,抄写上年级教师的教案,摘抄教学参考书的内容等。形式主义地抄写教案导致教师无暇也不愿注重实效地去思考课程标准要求、学情实际、教材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反馈等。

2、教学设计过于详尽,导致教学过程规定太死

由于所谓规范化、标准化的教案管理,对教师的评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导致教师教案过于详尽。如有位教师这样反映:“教案检查要求多,而且要完整,主要包括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课时安排、教案正文、教后反思;正文中又包括导入、每一部分的详细教法、过渡语、小结、总结等。又要书写清楚工整,还要提前一周备课。”叶澜教授曾经这样描述他看到的课堂:“我们见到这样的景象:‘死的教案’成了‘看不见的手’,支

配、牵动着 ‘活的’教学与学生,让他们围绕着它转。”那是一幅多么恐怖的画面!试想,如上述这位教师所说的教案设计中连课堂上教师的过渡语都要写上的话,那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师随机应变、灵活处理从何谈起?

3、教学目标设计以偏概全

有效教学的特征之一是有正确的目标。所谓正确的目标是指目标具有指向性和全面性。在教学目标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按照明确的目的,循序渐进地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技巧,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促进身心发展。而实际的情形中,教师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以认知目标代替所有目标的现象大量存在。一个不能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关注中心的教学设计,能指望它会为师生教学过程创造性的发挥提供时空余地吗?会关心学生的具体差异(不仅是认知的)吗?会为每个学生主动积极活动提供保证吗?会促使课堂中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吗?这样的设计,导致教师的教学活动成为完成知识传授而非顾及学生情感的独角戏。

4、教师课堂教学问题设计不能真正启发学生思考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学生在课堂上根据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了解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师在课堂上成功的问题设计可以不断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情境之中。然而,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问题设计存在很多问题,普遍性的问题有如下两种:

(1)问题过多、过浅,导致课堂形成满堂问的局面。

(2)设计问题太难,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教师如果不会降坡引路的话,导致的结果是教师代替学生将答案和盘托出。

这样,学生思维受到阻滞,永远无法向高层次迈进。

5、课堂教学成为不折不扣的教案执行过程

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囿于自己设计的过程与思路,不善于根据教学情境、学生反馈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回答,若未达到,就努力引导,直到达到预定答案为止。如一位教师执教人教版教材二年级语文《三个母亲》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默读课文,看文中三个母亲是如何评价自己儿子的?在接下来的交流讨论环节中,教师连续叫起两个学生汇报,学生都从第三个母亲评价自己的儿子开始谈自己的想法,结果教师急切地打断学生的发言:“我们先来看第一个母亲是怎么评价儿子的。”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中,学生应该按从第一个母亲到第三个母亲的评价顺序,结果学生没有按照教师预设的顺序,教师就马上打断了学生的发言。像这种不折不扣执行教案的课堂教学现象非常普遍。

6、不善于挖掘学生本身所蕴含的教学资源

由于受传统学生观的影响,教师强调的是学生缺乏知识、能力和经验的一面,而没有把学生看作是具有旺盛生命力、具有主观能动性,有可能积极参与教育活动的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本身蕴含的教育资源加以利用的意识淡薄,对学生在课堂上的问题与表现或视而不见,或不屑一顾,而忽略了学生是带着知识、经验、思考、智慧、情感参与到课堂中的活生生的人。如一位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师指导学生用“一个??一个”造句,教师连续叫了四个学生,学生都是按照“一个什么人在干什么,一个什么人在干什么”的句式造的,教师一个个都表示很好,当叫到第五个学生造句时,这个学生所造句式为“一个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结果,教师并没有发现这个孩子的闪光点是句子交代了人物活动的地点而加以特别肯定,而是让他坐下。最后,教师一连叫了许多学生造句,都跟前面四个学生的句子差不多。结果,课堂上许多可能的丰富性、多变性、复杂性被教师的麻木所淹灭,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性被教师的迟钝所扼杀。

三、行动策略

(一)教学设计与管理突破常规

教学的改革必定会促进制度的重建,作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及时调整教案管理方法,实现个性化教案管理。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给学生留足自由思维的空间,形式上不要过于琐碎,结构上不要过于封闭和程式化,而是要体现出内容上的概要性、形式上的模糊性和结构上的不确定性,以便能够适应新情境、容纳新内容、确立新策略,为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互生新知、互建新情留有余地。这样的预设能够在教案和课堂教学之间形成一种特殊的“张力”,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保持一种宽阔的思路和开放的观念,更容易纳入新的内容,适应新的情境,随时改变原有的设计,实现课堂教学的动态化。

1.从思维狭窄、负担繁重的个人独立备课到集中智慧、同伴互助的集体备课

作为学校与教师,要意识到个人独立备课的传统模式已经不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新教材面广量大,增加了备课难度,特别是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的不确定性,更增加了教师备课的难度。这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实践提出了挑战和更高的要注,迫切需要教师间的讨论交流和合作创新。而这种个人独立备课的形式思维空间狭窄,适应不了课改的继续深入。因此,突破原有教师个人独立备课的常规,采用新的集体备课模式是新课程改革继续深入的需要。

2.从形式主义的抄写教案到注重实效的思考“教学结构”

赵亚夫教授在一次讲座时提到:如果教师能把抄写教案的时间用于思考“教学结构”,其教学效果会有在的提升。

“教学结构”的表达形式多样,可以用文字简述,可以用图示,还可以用表格等。“教学结构”强调的是理清教学思路、设计好一个单元或一节课的整体结构,强调的是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和关键性的提问、重要的指导语等。它不要求将教师要说的话作详细记录,不要求将教参或课文中已有的内容照搬照抄,它甚至不提供开放性问题的答案。它要求老师对教材有相当的熟练程度,它可以将“教学参考书”等资料带进课堂,它可以在教材上做旁注,它鼓励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长沙市开福区的谭兴茂老师结合语文课的特点和本区的教学实际,归纳了“教学结构”的基本要点:

(1)课程标准的要求

(2)学情实际(学习基础):

A.大多数 B.少数 C.优生 D.学困生

(3)教学目标的(单元)与目标(本课、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

(4)教材使用与自主调整补充等(依据上两点)

(5)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6)教学过程简述(附预期“板书设计”)

(7)教学反馈(学生学习效果的多种方式测评)

(8)教学反思(记述教学的成功——遗憾;乐趣——困惑)

我们认为,从形式主义的抄写教案到注重实效的思考“教学结构”的做法,能促进教师在课堂上有更多地鼓励学生谈自己的看法和进行讨论的空间,能有效避免教师机械执行教案的现象。令人欣喜的是,教师独立备课的弊端渐渐被一些教师所认识,并围绕集体备课方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下面摘录一则资料与大家共享。

“集体备课”出实效 [选自《人民教育》20xx年第2期]

实行集体备课制,具体做法有:

1.固定备课时间、地点、人员:以年级组为单位,每周三在各办公室集体备课。

2.固定备课内容:主要讨论下周上课内容,包括重点、难点、注意点,尤其是学生易出错的地方等。

3.固定人员整理:每次组内均安排一名教师执笔,把备课内容整理成教案并交打印室打印,在本周五之前分发给组内教师。

4.固定修改:教师领到教案后根据本班情况对教案进行修改。

5.固守反馈:在下周集体备课时首先讨论上周教后感,以利于今后改进教学。

(二)把握课堂教学中的契机,产生新的教学生长点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与教材对话、与老师对话、与同学对话的过程中,总会不断产生新的教学生长点,这些都是很好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善于把握,敏感地意识到其课程价值,并加以及时引导,便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当错误发生的时候 [案例由罗湘其老师提供]

我们正在学习《影子桥》这一课,我问孩子们:“你最喜欢课文中的哪些句子,为什么?”有一个孩子说:“我喜欢这个句子:‘影子桥上的鱼儿你追我逐,多快乐!他们一忽儿蹿上桥面,一忽儿又跳进水里。它们是在藏猫猫吧?’因此我觉得小鱼儿很可爱。”

于是,我出示了这一段文字的灯片,我说:“喜欢这一段的同学,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吧!”

大家刚读完,有一个孩子举手了:“老师,你写错了一个标点,‘多快乐’后面书上是句号,你写的是感叹号。”

我仔细一看,真的是错了!在打字的时候,我根据自己的理解,想当然地打成了“!”。我连忙表扬这个孩子说:“谢谢你的提醒,你刚才读得很认真,是个很有眼力的孩子。”孩子很满意地坐下去了。

我正准备去改正自己的错误,又一想:“借着这个机会,让孩子比较一下句号和感叹号语气的不同,不是很好吗?”于是我说;“我们来比较一下,这里到底用句号好,还是用感叹号好呢?我们分别读出来两种不同的语气。”

孩子们很认真地读起来。读完后孩子们一致认为用感叹号好。

“我觉得用感叹号好,显得鱼儿更快乐。”

“我也觉得用感叹号好,读起来更好听。”

“那我们就动笔把书上的句号改成感叹号吧!”我说,孩子们兴奋地改起来??

在上面这个案例中,教师善于抓住教育契机的教育机智并非偶然,而是教学理念、民主意识、课程意识、应变能力的综合反映。在这种教育的智慧影响下,课堂上的孩子们不但通过比较朗读,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体会到了标点对于表达语气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教师让孩子们明白了:权威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面对权威,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因此,新课程课堂教学目标以人为本,不唯认知目标的教育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

(三)挖掘学生本身所蕴含的教学资源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有着丰富的经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知其所想,给期所需,采取适合学生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的教学方法。有时,可以让学生自己组织教学活动,在教师有效引导下,挖掘学生本身所蕴含的教学资源。如有位数学教师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时,刚一开始导入课题,就有几个学生急着举手:“老师,我学过分数。”“我也学过”。于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一番测试,学生竟然真的懂得很多,这是教师备课前没有想到的。

原来,这个班里有十来个学生是外班转来的,他们使用的教材与本班的不一样。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该怎么办?我们先来看这位教师处理办法:

这时,一个念头在我脑海中闪过:让这些已经会了的学生来教教其他同学,既不让他们闲着,又巩固了他们的知识,锻炼了他们的口才,效果一定会更好。还有,备课时有一部分“动手做分数”的时间,也让他们来领着做,学生应该会很感兴趣的。于是我先走到已会分数的那几个同学身边耳语一番,征求他们的意见,然后大声宣布:“现在,老师有一个想法,让陈平、周龙、吴昊宣来当大家的小老师。大家可以向他们提问题,他们也可以向大家得出问题。怎么样?”

据教师反映,这堂课的效果出奇地好。教师在上课时,面对的是活生生的群体,以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未曾预料的事情,这时,只要时刻记住以学生为重,以学生的情感态度为重,教学就一定能收到好的效果。

《镶边与剪纸》教学故事 [案例由罗湘其老师提供]

“镶边与剪纸”是《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生活中的轴对称》第六节。它的主要目标是:在制作剪纸镶边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及其性质,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实践操作能力;欣赏中国民间剪纸的艺术、镶边中的一些图案,体验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丰富的文化价值。

上课前,我看着教材,拿剪刀试了又试,拿着纸折了又折,心中一点儿底也没有。怎么办呢?我反复琢磨新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一个念头在我的脑海中闪现;学生是学习的有效资源,放手让学生去做,定会给我们惊喜。而且在实际教学中,我经常发现:许多学生的动手能力比我这个老师的强多了。

记得在上七年级上册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的时候,可以说作为老师的我是“一空二白”:“空”是指头脑中还没有成熟的、内化的新课程理念,对课标的理解更是肤浅;“白”是指手中没有任何可用的教具和学具。然而,作为全国首批参加实验的老师,我们并不怕困难,整个七年级的数学老师聚集在一起研究如何解决问题的办法。

最后,我们发动学生,师生一齐动手用泥土、瓜果做出了各种立体图形,没想到,这么做还真管用,不仅学生兴趣深厚,而且老师也教得轻松。至今想来,那章看似可能很困难的教学竟然成了甜蜜的回忆和成功的尝试。

现在遇到的情况更棘手,我先请教学校里这方面有专长的老师,临时学几招,同时将他的作品以及从图书室查到的相关图片“据为己有”。心想:这下该没问题了吧!

带着期盼我走进了C126班的课堂,将我收集的民间镶边与剪纸图案提供给学生,如“喜”字、窗花等,请他们欣赏。学生们各抒己见,气氛热烈,发现了我们教师没有发现的有关轴对称的一些特点,说到了很多关于制作镶边与剪纸的技巧,此时我已胸有成竹。

第二个环节:“做一做”,让学生经历一个“想”与“做”的过程。很快地,学生们拿出准备好的纸、剪刀动起来了,教室里一如平时,各具情态:男同学自信,胸有成竹,女同学沉稳从容,细致平和;性格外向的同学不时和旁边的同学交流几句,把新的发现、收获或者是体会急于告诉同伴,性格内向的边做边沉思,若有所悟,而后又很快动起来,一种时刻变化着的动态美和静态美构筑了教室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带着剪刀和纸边走边观察,发现一些手艺娴熟者,我得再跟他们学几招。

我走到一个同学身旁,看到他已经做完了。我对他说:教老师做一做如何?他很爽快地答应了,又很耐心地把怎样折纸,而后怎样剪纸都给我讲了一遍,我学着做了一下,还真是那么

一回事。经过同学们紧张的劳动,一幅幅精美的图案展现在大伙的眼前,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进入了下一个环节。

第三个环节:作品展示交流和问题探讨。我请同学们将自己的作品展现给大家看,并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方法,我发现他们的方法多得出乎我的预料,同学们一个个神采飞扬,尽情展现自己的才能。这时候,我惊奇而且激动,原来我的学生都可以成为我的老师,他们做得那么好,动作快的学生剪了三条、四条,动作慢的学生也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他们手里一朵朵鲜艳的“菊花”,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等动植物栩栩如生,这些作品形象而生动,创造性地应用了轴对称图形,学生的潜能真是不可限量,你给他一个平台,他会给你一个奇迹。我鼓励了他们一番之后真诚地说:“同学们,你们很了不起,比老师强多了,我只知道剪一点点简单的东西,而且还是刚才跟大家学的,你们给我的惊喜终身难忘,谢谢大家!”此时,望着那一双双饱含喜悦的眼睛,一张张写满笑意的脸庞,我感觉到自己的眼睛有些湿润了。 布置作业的时候,我突发奇想;平时的作业都是交上来,由我一个人欣赏。像今天这样的作业(作品)应当由大家来欣赏,于是我跟学生说:“这个剪纸作业就不用交了,明天早晨来的时候,各组组长负责选择教室的一个角度或找一个窗户,将自己组的作品粘贴在一起,我上课前会到教室来的大家一起欣赏、评价,好不好?”一时间,学生情绪高涨。

(四)探索课堂提问策略

教师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十分有讲究,有经验的教师往往能通过课堂设问启发学生展开探究讨论,从中展示并突出矛盾,使课堂不断产生新的问题,达到牵一发动全身的效果。作为教师,不能仅满足于学生的原有水平,应通过课堂问题的设计,恰当引导,将学生的层次提升到一个新的局面,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才会得以不断进步。

1.问题设计要拓展课堂领域,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问题设计要拓展课堂领域,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这就要求教师改变过去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的现状,有意识地向学生的生活经验或向其他学科渗透,促进新知识的生成。如一位教师在执教《历史与社会学科》中“中国古代农民”这一课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古代,农民的生活不如人意,我相信在小学时大家学过《悯农》这一首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农民虽然辛苦劳作,到头来却落到饿死的地步。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反映古代劳动人民疾苦的诗句?”由于这个问题的设计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顿时学生争相发言,形成了一个学习的高潮。下面是这位教师描述的课堂教学片段。

第一个上台的是语文课代表许杜,她朗读了白居易《卖炭翁》中的“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平时不爱发言的李彪,他朗读了教材中的“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地,也傍桑荫学种瓜。”

知识面较广的吴定同学背诵了《捕蛇者说》中的“苛政猛于虎也”,“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孙威同学快步走上台,背诵讲解了《石壕吏》中的“三男邺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的诗句。

何冰同学则朗读了一首民歌“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2.问题设计要揭示矛盾,引起思考

课堂教学问题设计要揭示矛盾,形成一种认识冲突,可引发学生思考,促进课堂动态生成。上述案例中这位教师的高明之处不仅仅是设问能够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更高明的是,以上问题的设计,为下面问题的深入作了情感的渲染和思维的铺垫。接下来,这位教师引导学生

分析古代农民悲惨处境的原因,当一位学生谈到自然灾害也是造成农民悲惨处境的原因之一时,教师问道:“那今天的农民担心自然灾害吗?”这个问题,并非教师事先的预设,而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而提出的,这个问题的提出,使学生形成一种认识冲突,可引发学生思考,促进课堂动态生成。

(五)创设情景,创造生成

情景教学法是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心理学家布鲁纳讲:“学习是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课堂上,展现一定的情景,能够使学生感到直观有趣,学习情绪倍增,能够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而留给学生充分的生成空间。

如有位历史教师在执教《郑和下西洋》一课时,为创设一个情境,教师在屏幕上打出分析材料:

材料1: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巴哈马群岛;1497年,葡萄牙人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西南海岸;1519年,葡萄牙人麦哲伦环球旅行。新航路的开通为欧洲开辟了殖民掠夺的道路。

材料2:英国、荷兰和法国同西班牙、葡萄牙一样,在殖民地进行残酷的掠夺。例如英国东印度公司十多年中从孟加拉金库中掠夺了526万英磅财富,荷兰殖民者强迫印尼农民种植咖啡、烟草等经济作物,榨取高额利润,法国殖民者用廉价的布匹、火器换取印第安人珍贵的海狸皮等。总之,殖民地人民的膏血养肥了殖民者。

材料3:郑和每到一次,首先同当地首领协商,进行友好平等的贸易。同时他还了解当地风俗,尊重当地人民的习俗,给当地人民留下良好的印象。直到今天,有些国家还保存着郑和航海的古物和古迹。

接下来,教师让学生讨论。假如明朝政府对郑和所到国家不友好平等,而是像欧洲国家那样,把它们当作殖民地,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此问题在学生中产生了震撼效应。他们立即分成了两派,开展了激烈的辩论。

课堂教学的复杂多变性决定其存在的问题与原因也是复杂的,以上对几种现象的分析讨论,旨在引起广大教师能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问题,总结课堂教学中的成败得失、动态生成,真正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强调的是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不能排除接受式学习方式,而是应该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新型学习方式与原有的接受式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也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功能。否则,学生探究了、交流了、活动了,但问题并未突破,基础知识没有掌握,基本技能也就无法形成,学生也就无法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体验。

问题2 用教学机智最大化“偶发事件”潜价值

一、问题提出

所谓课堂教学机智,就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处理有关教学的偶发事件的能力,即应变能力,教学机智的实质是一种处理教学与学矛盾的教学技巧。本文所指的“偶发事件”,仅限于课堂中产生的意料之外的有效问题或现象。在课堂上,教师能灵活而巧妙地处理这些“偶发事件”,能果断自如地应对不曾预料到的问题或现象,这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关于教学的艺术和智慧,我们称之为教学机智。

教学机智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有何重要的价值,新课程改革对课程机智提出了怎样的新要求呢?可以说,课程改革发展到今天,新的课程目标,新的师生关系、新的课堂结构,都要求灵活运用教学机智。具体而言,有如下几点理由:

1.课程的三维目标,要求课堂教学更灵活更开放, 这需要教学机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课程目标的具体表述里提出的6个“改变”,其中首要的

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里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方面提出了目标要求,构成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指向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在品德、才智、审美等方面的成长。各学科的《课程标准》中,比较详细地对“三维目标”的分解和细化各有自己的特点,但始终围绕“三维目标”这个总的目标来展开。原因很简单,“三维目标”是《课程标准》为描述学生学习行为变化及其结果所提出的三个功能性的基本要求,也是国家新课程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之一。

在这样的目标指导下,课堂教学将从过去的灌输式教学发展为动态生成性的教学,这意味着课堂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最显著的标志就是课堂教学的灵活和多元化,课堂不再是封闭的、传达知识的课堂,课堂还要在动态的过程中承担情感的启迪和价值观的指引。灵活开放的课堂意味着对教师主动性和灵活性方面要求的提高,这需要教师要用切实的和灵活的教育艺术来迎接变化的课堂,即教学机智的价值得到了应当的发挥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2.师生关系的变化,课堂教学更注重互动探究,这需要教学机智

随着新课程目标的转变,师生关系也相应发生变化。师生关系不再是传统的讲授与听讲、主动与被动的授受型单向活动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一种以民主、平等、理解、尊重为基础的积极合作、双边互动的关系。课堂中学生是主角,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老师是学生的指导者、合作者。

教师由知识的传播者变为指导者。有人认为,未来课堂知识将由三个方面组成:教科书及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知识。这表明,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师个人的知识、情感、经验、价值观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比重将增大。换言之,教师不仅是知识传播的中介,还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向导,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播者、“搬运工”向教学过程的推动者、指导者转变。

教师由学生学习的管理者变为合作者。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师生之间建立互教互学的新型平等关系,要求教师应由先前的知识权威者、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合作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平等中的首席”作用,为学生学习提供支援和服务,创设“沟通”与“合作”的学习平台。教师再也不能把课堂视为自己的课堂,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不能做课堂的统治者,应该从统治者的“神坛”上走下来,与学生融为一体;教师不能再居高临下,而应该与学生站在一个平台上互动,探究。

3.多元化的文本理解,增加了课堂中质疑的可能,这也需要教学机智

传统的教学,教师往往以教科书为学生学习的全部,并且迷信书本,视教科书为神圣不可触犯;在课堂上受制于教材、教案。他们把传递教材信息、执行教案视为课程实施的最终目标,由此导致学生知识面过窄,视野不开阔,对教材不敢有自己独特的理解。

新课程背景下,知识来源广,种类多,能力体系理精密。这要求教师立足于课堂的开发,把执行教案当作课堂教学的起点,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教材已不再是神圣不可触犯的,教师和学生对于教材应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这种理解由于个体生活经验、知识结构、情感等因素差异的存在,会让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呈现多元。这种多元化的理解要求教师同样有多元化的视野,尽管教师不可能和学生的理解达到共识,但教师要能够以平和、机智的教学艺术对待这些理解,并做出适当的引导和匡正。

4.课堂结构的变化,不断动态生成的课堂更需要教学机智

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预设,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方案机械、僵化地传授知识的线性过程。为了使一堂课顺畅进行,老师往往把课堂设计得天衣无缝,滴水不漏。课堂

教学环节问题的设计,有时甚至是问题的回答者都要精心安排。预设的教学环节过于僵化,过于封闭,预设的答案过于片面,过于强调标准,一堂课中学生全由老师牵着鼻子走,即便是设计了几个问题,或是有几个学生回答了问题,也不过是课堂预设的一部分,是为了让课堂预设得到完满的实现,而这种实现其实标志着传统课堂的不完满甚至是严重的缺憾。 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一文中指出:“要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学生是生命体,是充满情感,富于想象,极具个性的生命体。“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同时,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必然导致课堂具有动态生成的特点。 所以,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不应是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方案机械、僵化地传授知识的线性过程,而应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动态发展的过程,这样的课堂更需要教师具有教学机智。

二、问题表象

1.忽视偶发事件的价值,只顾追求与预设的一致

备课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在预设的同时要对偶发的事件做好充分的准备,或者说要把偶发事件作为预设的一部分,要有应对这些突发事件的办法,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把它转化为用可贵的教学资源。倘若没有认识到这一点,面对“突发事件”,面对不曾预料的问题或现象时,忽视偶发事件的价值,只顾追求与预设的一致,势必导致课堂教学在某种意义上的失败。

一位语文教师在执教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时,有这样一个片段:(括号里的语句为作者评论)

师:你能简要地概括一下紫藤萝瀑布的特征吗?一句话,一个词也行,一个字最好。 生1:多。(一个字,挺好的)

师:什么多?(“一个字最好”,为何还问“什么多”?)

生1:花朵很多。(多余)

生2:形态很活。(因为生1的原因,生2干脆直接用四字短语)

生3:奇特。(也挺好)

生4:颜色很艳。(“艳”也好)

师:归纳起来就是一个“美”字。(好勉强,其实4个学生的回答都比老师的精彩)

看完这个片段,我们不难看出,这位老师在心目中已预设好的答案是一个“美”字,可是连叫4个学生,都超出了老师的预料。情急之下,老师干脆以“归纳起来”强行拉到自己心中早已预设好的答案——“美”。其实,当这些不曾预料到的回答出现以后,教师应该马上意识到:学生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概括的,而且概括得很精当。那么就应当按照学生的答案来板书,舍弃预设中那个内涵既宽泛又模糊的“美”字。

更有甚者,有的教师“随机应变”到不露痕迹的程度:某个学生突然提出一年新鲜的问题而偏离了教师预设的轨道,这时候教师从容不迫、循循善诱,充分地、人为地发掘学生见解中“合理”的和标准答案有关联的因素,似乎水到渠成地将学生拉回到预设的轨道上来。于是,教师以其“教学机智”使课堂教学按照原先的设定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学生也在看似“宽松”的氛围中、在经常的“鼓励”中那样高效地学到了特定的知识。看似“完美”,可是这“完美”实际上在慢慢泯灭学生的创造性,这是一种虚假的教学机智,真正的教学机智要有对学生的提出问题的尊重,而不是把学生的智慧当作实现教师课堂预设的垫脚石。

2.只管教不管学,无视学生的情绪与反应

有的教师对“如何教”看得重,至于学生“如何学”、“学得怎么样”关注不够。老师缺少课堂倾听的热心与耐心,无视学生的情绪与反应。这样的课堂缺乏交流和沟通,更不用说互动生成了。有一个案例就代表这种课堂倾向。

最近,我听了一节课《热胀冷缩》的科学课。老师在课前为每一个小组准备了一个装有红色液体(水加红墨水)的烧瓶,在瓶口塞上带有玻璃管的橡皮塞(玻璃管伸入瓶中的液体内)。上课过程中,各个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着液体具有热胀冷缩性质的实验。各组分别将烧瓶放入盛有热水的水槽中,发现玻璃管中的红色液体慢慢地上升,将烧瓶拿出水槽,红色液体又慢慢地下降。第三小组却意外发现玻璃管中红色液体上升的速度非常快,且从玻璃管中冒了出来,迅速将烧瓶拿出水槽,却又下降得非常快。实验结束后,各小组照例进行了汇报,第三小组把他们发现地意外现象作了如实汇报,可这位老师好像没有听见似的,还是按照她原来的教学思路讨论,得出了“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的结论。我仔细观察了这一组的孩子们,脸上还是一脸的迷惑,其中一个孩子觉得好奇,私下里又重复做了遍实验。

课后我与这位老师作了探讨,老师说:没在意,(稍顿)噢,我想起来了,是第三组,不过没有放在心上,反正就是热胀冷缩的现象。

案例中的“没在意”“没有放在心上”就是只管教不管学,无视学生的情绪与反应的表现。这首先表明了教师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学生的尊重,其次在深层次上这表明教师缺乏教学机智,缺乏倾听的能力,并没有对学生的问题和发现做出相应的反应,也就不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无视学生问题的价值,对其避而不谈或生硬回绝

教学资源难得,课堂生成的资源更宝贵。很多老师面对课堂中的“偶发事件”,避而不谈,置学生的问题不顾,白白浪费了教学资源。还有少数老师甚至采取强硬手段,断然拒绝学生的问题或对学生的疑问进行压制和训斥。在教学过程中,不把学生的问题当回事的现象随时可见,有这样一个课例:

一位教师在上初一新课程“诚实守信”这一课时,设计了一个“有事您说话”的小品,大意是一位民警向居民承诺只要有事就可以向他提出来,他保证替你办到。结果一位壮汉呼他:“请您把我楼下的牛奶送上来!”民警信守承诺把牛奶送了上去。

教师设计这个小品的目的无非是要论证教材中的观点“信守承诺是一种美德”。可是学生却由此产生了新的问题:民警做了为人民服务的承诺,是不是对所有的要求,哪怕是极不合理的要求都要回应呢?如果民警不愿意为该居民送牛奶是不是不守承诺了呢?

现实生活中的情况往往是非常复杂的,很多问题不能简单处理。像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的确具有它的普遍意义和讨论价值,这本来是一个深化教材、引发讨论的最佳契机,可惜教师却没有就学生的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结果白白浪费了课上生成的教学资源,同时也压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

我想,如果这位教师能从民警的岗位职责和公民的基本道德这两个角度,引导学生进一步澄清认识,这节课就会获得比预设更为理想的效果。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完全可根据学生的提问把问题引向深入,比如信守承诺的各种因素,比如民警的工作职务是什么,他所承诺的内容是否包括送牛奶,如果是因为他的表达有问题的话,他应该如何表达他的承诺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有助于学生思辨能力和处理现实问题能力的提高。但教师对这样问题的忽略其实是缺乏课堂教学机智的表现。

三、问题归因

1.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考虑“学情”

有的教师认为,课堂教学是有明确目标和具体内容的活动,课前必须有周密、详尽的备

课,所以往往把课堂设计得天衣无缝,甚至剥夺了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可能,课堂的教学环节、问题的设计,有时连问题的回答者都有精心的安排。

这就产生了教与学的脱节,教师对学生认识存在误差,对“学情”的认识误差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学生认识能力评价过高,以为学生在某个问题或环节上不会有什么问题,预设时就没有在意。二是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估计不足,个别学生的回答和发问或远离主题,不着边际;或超出老师预设,比预设更精彩。三是学生求异思维活跃,或提出许多超越知识体系范畴的问题,或引出更深层次的可供探究的问题。

课堂教学是在师生、生生、生本之间多元的交互中形成的,学生之间又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在教学动态生成的过程,其中会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当生成的问题不能和老师的预设相一致时,老师们在生成的资源面前往往显得束手无策,不会充分利用生成的资源、及时调整教学设计。这一方面反映教师本身的素质存在问题,另一方面还反映了教师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没有真正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根本。

2.教师自身知识和能力结构存在缺陷,无法处理偶发事件

作为一名教师,除了有较好的责任心、较高的业务水平、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外,还应该具备一定的教学机智。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不论教育者是怎样的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很难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课堂上出现了意料之外的情况,老师可以而且应该调整预设,给生成腾出空间,机智地驾驭课堂,让课堂呈现别样的精彩。有的老师不是没有发现教学中的“偶发事件”,而是发现了但一时措手不及,不知如何处理。教师不缺乏课堂的敏感,但由于自身知识和能力结构存在缺陷,只好对这些问题采取“暴力”措施和“冷处理”措施,要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压制和训斥,要么对问题消极回避或一味应付,这只会挫伤学生思考和探讨问题的积极性,进而扼杀学生的思维创造力。

四、行动策略

那么,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教学机智呢?

(一)珍视并挖掘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

1.将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

如果要使课堂上能有鲜活的动态生成,一是学生善于思考,另外更重要的是教师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发展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创造能力作为改变教学程序和方法的目的和出发点。只有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教学活动中的对话,才有可能发生在对话双方自由的探究或自发的讨论中,发生在对话双方人格上真正的相互回应与相互碰撞中。所以,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机智产生的基础。

2.做一个敏锐的倾听者和发现者,把“偶发事件”的价值最大化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更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与生成者。他们在课堂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他们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无论是以言语还是经行为、情绪的方式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教师要做一个敏锐的倾听者和发现者,善于抓住课堂上每一个这样的契机,把“偶发事件”的价值最大化。

(二)设计弹性方案,拓展自主空间

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进行充分的预设。因此,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而钻研教材,了解学情,是进行充分预设的重点。

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

深挖教材内容,既能使自己准确把握教材,有针对性地处理好教材,又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如《紫藤萝瀑布》中的那个片段,教师之所以没有很好地处理老师预设与学生生成的矛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对教材挖掘不够,没有挖掘出紫藤萝瀑布的特征,同时也没有对这个问题的答案进行充分的预设,因而对学生的回答置之不理,把自己的答案强加给学生。如《故乡》中教师能天衣无缝地解决那个“跳鱼为何有脚”的问题,正是他对教材挖掘透彻,因而对课堂上出现的意料之外的情况能从容自若、收放自如。

学情是学习者在某一单位时间内或某一学习活动中的学习状态。它包括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思路、学习进程、学习效果等诸多要素。学情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学情客观存在;第二,学情复杂多样;第三,学情可以改变。学情的这几个特性给我们的启示是:一是针对学情备课;二是灵活调整学情。

基于对教材的钻研和对学情的了解,再进行充分预设是必要的。但预设应该是有弹性、留有空白的。因为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建构过程。因此,教师充分考虑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在预设时,预留“弹性时空”,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在实施过程的设计上要“大气”,不求老师一厢情愿、滴水不漏式的预设,重在全程大环节的关联式策划;在每个大环节中又要充分考虑到各种情况,例如,学生会提出什么疑问,教师如何作答;教师提出某个问题,学生会怎样回答,一般会有几种答案,教师怎样引导,最后该怎样归纳等。如果在备课过程中多从学生方面考虑,会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应变能力。 下面是一位老师备《灰雀》一课时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

《灰雀》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文章故事情节简单,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能了解课文的梗概,但对刚上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却不是很容易就能理解文章的内涵。首先文章篇幅较长,难读的句子和词语较多。文章当中的生字,数量虽然不多,字形也不是难点,但由于这几个生字都是平时不常见的,极易读错,部分词语意思较抽象,所以给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增加了难度;再次列宁的循循善诱是隐含在列宁对鸟儿不见了的着急和担心之下的,学生也不容易领会,所以在生字教学读通、读懂课文等环节要适当多花时间,巧妙处理。

(三)增加文化底蕴,积累教学智慧,灵活驾驭实施过程

课堂上,教师怎样才能发现学生回答中富有价值和意义的东西并灵活机智的处理呢?这需要教育机智。教学机智并不神秘,它是教师多种教育能力的结合,可以通过培养锻炼得以形成和提高。一个教师要掌握教育机智能力,提高教育的艺术水平,需要在教育理论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积累多种“案例”和“处方”,可以说经验越丰富,遇到意外事件心中就越有底,就可“处变不惊”,反之经验贫乏,就可能惊惶失措,束手无策。但教育机智的形成,非一日之功,它有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首要的是加强学习,增加文化底蕴。语文知识浩如烟海,教师要不断丰富知识,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杂家”,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扩展自己的教学思路,适应现代语文教学的需要。另外,掌握常见的教学策略,积累丰富的教学机智也是必不可少的。下面简要介绍几种策略,以供参考:

1.难度过大,变换角度

在课堂教学,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难度太大,必须随机应变,变换角度设问,这也是一种课堂教学机智。如一位老师在执教语文学科《口技》一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时,原先教学设计中有一道思考题是:文章开头已交代“一人一桌一椅一抚尺”,文末又说“一人一桌一椅一抚尺”,这是什么用意。问题抛出后,学生发言热烈,但就是答不到点子上。那位老师立刻意识到问题的难度大了些,就降低了难度问:“文章开头和文末都说到‘一桌一椅一抚尺而已’,用到了什么修辞手法?”这位教师依据学情调整设问,采用了绕道迂回、调节难度

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原本以为很容易回答的问题却答不到点子上,课堂中出现了意料之外的“偶发”现象。于是灵活地变换角度,放缓思考的坡度,化难为易,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下面,我们来分享教师对这个问题处理的精彩片段:

师:文章开头和文末都说到“一人一桌一椅一抚尺而已”,用到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反复

师:用反复修辞手法的目的一般是什么?

生:强调某种意义或突出某种感情。

师:那这里强调的什么意思?

生:道具的简单。

师:道具简单而模拟的声音不简单,从而突出了什么?

生:口技艺术的精湛。

师:那么,文末再次交代屏风中仅“一人一桌一椅一抚尺”的用意是什么?

生:用意是突出表演口技的人技术精湛高超。

2.难以抉择,活动缓冲

当课堂中出现了不同意见而又难以抉择,或出现了老师预设之外、老师又一时难以把握的问题时,不妨让学生进行讨论、辩论、课后查找资料等教学活动,老师以此赢得思考、调控的时间和资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天上人间”的辩论就是采用了这种教学智慧。

“天上人间”辩论会

一节语文公开课,我上的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全部内容上完后,我问同学们,“你们还有什么问题?”这时一位同学站起来问:“老师,‘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到底是人在人间起舞,还是在天上起舞?”是呀,到底是在人间起舞,还是在天上起舞?我当时被他问住了。教了将近上十年的书,这个问题我在备课时从未思考过,教学参考书上也从未提过。怎么办?思考片刻之后,首先我对刚才那个发问的同学提出表扬,表扬他能深钻教材,且善于发问。接着我便顺水推舟,又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同学们,让同学们展开一个“天上人间”的大讨论。同学们兴致很高,双方争执不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后还是没有一个定论,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时下课的铃声响了。同学们都眼睁睁地望着我,似乎在等待我的裁决。其实在听了他们的辩论后,我也“找不着北”了。没有充分理由不能随便作结论,这是我一贯的原则。最后我跟同学们是这们总结的:“今天的这个问题我们课后再进行讨论,同学们暂时保留各自的意见,老师也会去查资料,进一步探讨这个‘天上人间’的问题。”

课后,我确实查了很多资料,但都没有令人信服的答案,这个问题一直还有争论,还等待着同仁大师们的探讨。

这堂课结尾部分让学生质疑,这是老师有意识给学生留下的时间和空间。对于“天上人间”的问题老师一时把握不了,于是随机进行讨论,既机智地驾驭了课堂,又积极倡导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实事求是,不文过饰非

课堂上有些偶发事件是教师在讲课中的失误造成的。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不能文过饰非,死不认错或反过来训斥学生,那样会丧失威信。而应当实事求是,心胸坦诚,从错误引出正确问题,使大家认识更深刻,也可以设法巧妙更正,将“事故”化成“故事”。

白烟——黑烟

“当我们把燃烧着的金属钠伸到装满氯气的集气瓶时,将会看到钠剧烈燃烧并生成大量白烟。”教师说完开始演示,集气瓶里却冒出了黑烟。

同学们愕然了。“这块金属钠为何燃烧冒黑烟?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其贮存方法。”全班学生立刻由惊愕变为活跃,一位学生抢着发言:“金属钠性质活跃,不能暴露在空气里,应贮存在煤油里!”“你说的对。”教师怀着歉意的心情向大家说,“由于老师的疏忽,实验前没有将沾在金属钠上的煤油擦干净,结果发生了刚才的实验事故,为了揭示上述原因,我不打算回头处理煤油,而是将沾有煤油的金属钠继续烧下去,请大家想一想,燃烧的过程中,烟的颜色将发生怎样的变化?”“黑烟之后将出现白烟!”结果再次演示实验证明了大家的结论,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教师的坦诚的襟怀、实事求是的品质、灵活的教育机智与应变艺术促成了这堂课的成功。课堂教学中这类的偶发事件对促进学生的自主思考有着很宝贵的作用,如果教师处理妥当,这些偶发事件很可能成为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的触发点,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灵活、坦诚地面对自己的某些失误,并把失误转化为一种对某种知识和能力的强调。

4.灵活利用课堂评价的激励转化功能

遇到教学中的“偶发事件”,除了灵活的处理办法,应该辅之以灵活机智的评价语言。评价得恰当得体,不但能激励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能巧妙地将被动转化为主动,将“事件”转化为“资源”。因此,教师要机智地运用课堂教学评价语言,随机应变,用自己内在的魅力,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激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使教学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效果。

有一次,我正指导学生学习“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就在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的时候,突然天色变暗,雷电交加,下起了大暴雨。学生的视线几乎全部转向窗外,只有一位学生在聚精会神地读着。于是,我灵机一动:“同学们,这场暴雨在为我班的某某同学赞歌呢!你们看她读得多么认真呀!简直被书中的语句所吸引,竟然没有发现窗外世界的变化。而你们呢,对外面的大雨很感兴趣,咱们把这节课上完,下一节课我们上观察课,满足你们的好奇心,好不好??”这时学生又积极地练读起来,不知不觉中又形成了一个教学高潮。

在这个案例中,老师没有责怪开小差的同学,而是巧妙地表扬那位同学的专注,肯定其他同学的兴趣。这一表扬一肯定,不知不觉中解决了“偶发事件”,让教学从被动的状态脱离出来,充分利用教学评价的激励和转化功能,达到很的效果

更多相关推荐:
《有效教学》读后感

读有效教学一书有感在实际教学中老师缺少的不是知识也不是责任心爱心等而是教学的理念和方法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填鸭式满堂灌一言堂等这些都是消极的无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自主性是一种压抑一种挫伤现在很多老师都知道这样不...

《有效教学》一书的读后感

有效教学读后感谈有效教学与我思想的几点碰撞有效教学一书崔主编等学者洋洋洒洒43万余字囫囵读来我短时实在难以全面深刻体会但其中却也有那几处与我的思想有点碰撞激发起我的一些思考和领悟一关于能力的释义以及能力培养素质...

课堂有效教学读后感

课堂有效教学读后感体育组张勐新一轮的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已经有6年的时间了应当肯定实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打破了以往体育课程教学沉闷的局面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育课堂教学呈现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在体育课程...

《有效教学方法》读后感

有效教学方法读后感读了有效教学方法一书中有关促成有效教学的五种关键行为之后深有感触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以前也在相关的教育教学书籍中看到过关于课堂教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强调教学的艺术性课堂教学的效率问题可是更多的流于理...

有效教学读后感

有效教学读后感有效教学gt读后感一开学初期工作忙碌匆匆忙忙读完有效教学却只能算读了半本书因为只是读了其中的小小的一部分却是让我受益匪浅作为一个刚刚参加工作半年的青年教师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有效教学只能算是一种并不遥...

有效教学读后感3篇

有效教学读后感3篇有效教学读后感一开学初期工作忙碌匆匆忙忙读完有效教学却只能算读了半本书因为只是读了其中的小小的一部分却是让我受益匪浅作为一个刚刚参加工作半年的青年教师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有效教学只能算是一种并不遥...

《有效教学方法》读后感

教师上好课的基本要求有效教学方法读后感阅读有效教学方法一书后我受到了很大启发我觉得老师若想把认真准备的课付诸实施把教学原则成功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还必须达到上好课的一些基本要求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读后感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读后感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具体地说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括下列这些内容1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2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

有效教学 和谐课堂读后感

有效教学和谐课堂读有效教学最需要什么有感响水县海安集实验学校姚海芹最近我认真读了有效教学最需要什么这本书从这本书中我获益非浅不仅知道了有效教学的含义也同时意识到有效教学对于教师来讲在新课程教学当中它有着很多实际...

有效教学读后感

读有效教学最需要什么有感钱本学期我利用休息时间阅读了有效教学一书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有些想法和收获从参加教学工作以来还未曾思考过自己的教学是否有效过每天忙忙碌碌而对自己的本职工作课堂教学很少静下心来思考今天的教学...

有效教学读后感

有效教学金山区课堂教学实践写实读后感有效教学是金山区原教育局局长徐虹里华师大三附中引领全区14所学校骨干坚持实践和理论的探索奉献的成果它与一般的泛泛而谈的教育理论书籍不同它是基于一项近十年年的课堂教学研究而总结...

英语读后感有效教学论

有效教学论读后感曾经读过这样一则笑话医生走出手术室郑重地对等在外面的病人家属说手术很成功可惜病人死了哑然之余分析了各种行为的功能表现影响因素及运用策略细读之下颇值得玩味也受益颇深单以讲述为例音量是其主要的考量对...

有效教学读后感(4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