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周庄梦蝶”与唐诗《锦瑟》的感悟

时间:2024.4.27

赏析“周庄梦蝶”与唐诗《锦瑟》的感悟

【庄子,齐物论】中有这样一段话;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谓物化”。

庄子在梦境中,自己是一只蝴蝶栩栩然而飞,花朵鲜光艳丽,赏心悦目,感到非常惬意。忽然醒来发现自己又是庄子了,于是他不知道是庄子梦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为庄子?梦境与现实是有区分的,但也可说是事物的自身变化。

庄子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物化”。什么叫物化,我认为这个概念可以和现代物理学中的“质能守恒定律”联系起来;物化是物质自身的变化过程,在这个变化过程中,物质的质量是不变,是守恒的。庄子有个很有名的故事,他的妻子死了,他“鼓盆而歌”为妻子送行。认为生死如春,夏,秋,终四时交退一样,生是从大自然中来,死回归到大自然中去。这是一个物化过程,没有什么可悲伤的。“指穷于蕲,火传也,不知其尽也”。一块木材燃烧完了,木材消失了,但组成木材主要成份“碳”,会与空气混合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而存在,少量碳和其他微量物质以灰烬的形式存留下来。经过燃烧木材的体积虽然消失了,但组成木材的物质并没有消失,只是存在形式发生了变化。而且它的质量既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这就是“指穷于蕲,火传也,不知其尽也”。这也和生与死,梦与醒的道理是一样的,我在梦中,不知道我是在梦中,我在梦中梦为蝴蝶,我也不知道是我梦为蝴蝶,还蝴蝶梦为我。醒与梦就象生与死一样,醒是生,梦是死,它们回归到初始状态是一致的,生与死和梦与醒都是一个物化过程。 “庄周梦蝶”这个曲故引起了后世文人骚客的共呜。其中有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锦瑟]云;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明月珠有泪,蓝田日暧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己惘然。 这首诗含蓄深沉,意境朦胧,很难索解。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乐志说,有悼亡说,有恋情说,有自伤说,有寄喻说,还有影射政治说等等。对[锦瑟]这首诗本文是从追忆说这个角度来进行赏析的,也算是众说纷纭中的一种吧。[锦瑟]这首诗虽然很难索解,但这首诗又感人至深,能勾起人的无限情思。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诗人似乎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别人只用三弦,五弦,而诗人李商隐用五十弦之多。用五十弦来诉说;用每一弦,每一个音符来表达对美好年华的思念,用五十弦和每一个音符来抒发自己的悲伤和凄凉。自己十几岁时也曾诗才大震,声明远扬,二十出头考中进仕。但因“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由于宰相官吏心胸狭窄,妒嫉贤能,大考未中被刷下而屈居幕僚,寄人篱下。伤感自己一生怀才不遇,大志难伸的不幸遭遇,诗意展示出了诗人悲怆的心情。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锦瑟]这首诗是李商隐的晚年之作,诗人回顾自己一生的经历,人生若梦,往事如烟。诗人借“庄周梦蝶”和“望帝托杜鹃”这两个点故来抒发自己的情怀。自己象“庄周梦蝶”一样的向往着美好,可接重而至的是屡屡受挫,大志难酬,一生美好愿望全部落空。就象在梦境里一样,一切都是虚幻。“望帝托杜鹃”,望帝是传说中,很久以的蜀国君主,他看上了一个臣子的妻子,于是他以王位换美人,结果丢了王位,美人也没有得到。他悔恨自己的无知,郁闷而死。但他死也不甘心,托春心化为杜鹃,日夜啼叫。也有另一个传说版本,说是望帝因水灾让位于己自臣子,而归隐于山林,死后化为杜鹃日夜悲鸣,直到啼出血来。宋人王令诗句云;“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有这样执著的追求和美好的愿望,也都只能象是诗人李商隐一生的经历一样;终归缥缈虚幻,

仍是南柯一梦。

“沧海明月珠有泪,蓝田日暧玉生烟”。传说南海外有鲛人,其眼泣则能出珠,大海中的珍珠是鲛人伤心的泪水形成的。在茫茫大海,每一颗珍珠都是一滴泪水,“珠有泪”的悲哀,是诗人命运的写照;另一种传说;珍珠的形成过程;每当海上明月高照,海中的珠蚌张壳尽收精华,海贝孕珠,经过多少岁月寒暑才育成霞光四射,晶莹剔透的珍珠,但这些珍珠又成为富人和官吏手中的玩物,展示不出它们应有的“才华”和作用,被埋没在骄奢淫逸,争名夺利的争斗之中。它们同诗人李商隐的身世一样,有伤心的泪水。蓝田是产名玉的地方,在阳光煦照的白天,在有玉处烟霭蒙蒙,光晕冉冉上腾。美玉的精气远察中此,可近观却无,是可望不可及。玉的迷惘与诗人一生的追求相似。我们现在知道,玉的形成过程也是非常曲折的;是岩浆从地下几十公里处沿着裂缝涌到地表,冷却后形成岩石,只有极少数具有某些特殊元素的岩石,经过遥远的年代和复杂的物化过程,才缓慢地结晶成坚硬无瑕的良玉。但这些没有瑕疵的良玉,同样成为权贵们巧取豪夺的对象,他们也同样是用来奢侈,有的成为他们的佩饰品,有的成为他们的陪葬品[玉器,玉衣]等,良玉同样被上流社会的烟尘所埋没。它们和诗人李商隐有相同的命运。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己惘然”。诗人追忆往昔的一些事情,只是当时不知怎样自理,或者没有很好的珍惜,是当时的无奈和惘然才使事情出现了偏差。回首这些往事,更无限凄凉和悲伤,也是他在[槿花二首]中所云;“回头问残照,残照更空虚”。

[锦瑟]这首诗,诗句词藻优美,对仗工整。运用凄婉的声韵,借“庄周梦蝶”和“春心托杜鹃”这两个点故,以及“珠有泪”的悲哀,“玉生烟”的迷惘,追忆自己一生的经历;对美好年华的思忆和对怀才不遇的身世的忧伤。烘托出了自己一生的悲剧命运。自己一生追求终归缥缈虚幻。回首往事无限惆怅,诗人对自己的悲剧命运,既感到悲哀,又对造成这种悲剧命运的原因感到迷惘。

玉溪之提咏锦瑟;“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不复成寐,不妨清醒地思考一下,人生并不只有在花前月下谈情说爱,饮酒吟诗,多愁善感。更重要的还有现实生活中的磨练和感悟,从中领悟人生的真谛??。


第二篇:如何赏析唐诗


怎样赏唐诗之美

中华文化渊远流长,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几千年的文明传承,古诗文已成了一棵参天大树,内容丰富、思想深邃,尤其以唐诗最为突出,达到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鼎盛阶段,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是异彩纷层,给后人留下了无数可供鉴赏的佳作。据《全唐诗》记载,现存的唐诗约有四万九千首,比唐代以前一千七百多年诗歌总和的三倍还多,唐诗不仅数量多,而且诗体完善,可谓是博大精深,是诗歌史上的一座宝库和丰碑。如何学习、欣赏好唐诗,笔者在此谈谈几点粗浅的看法,望能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从了解时代特征入手解读名人名诗

唐诗完成了古典诗歌各种形式的创造,古体诗的五古、七古、乐府歌行,近体诗的绝句和律诗,无不齐备,这些诗歌形式,成为流传最广、影响深远的格律诗体。

唐诗流派众多,高手如云,风格各异,百花竞艳,星光灿烂,若出其中。并涌现出许多著名诗人,传承了许多流传千古的名诗,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尤其以李白、杜甫、白居易的成就可谓是登峰造极,影响最大。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阅读和欣赏唐代诗歌,必须从语言入手。由于诗歌语言高度精炼而又含蓄,并且带有诗人强烈的感情,欣赏时要仔细琢磨,反复思考。阅读和欣赏唐诗,大致可以采取以下三个步骤,来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首先,解读诗歌原文细探深刻涵义。

读诗,首先接触的是语言。诗的语言容量大而含义深,要深入了解,不能浅尝辄止。如杜甫的《登高》诗的两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十四个字中有八层意思:他乡作客,一可悲;经常作客,二可悲;离家万里作客,三可悲;又当悲凉的秋天,四可悲;重阳佳节,没有饮酒乐事,只是登台,五可悲;孤零零一人独自登台,六可悲;带着多种疾病登台,七可悲;人生百年,而自己年过半百,潦倒终身,八可悲。只有掌握了两句诗全部的内涵,才能了解诗人杜甫“悲秋”丰富而深刻的内容。

其次,细品诗中所表达的诗人情感。

诗是抒情的载体,没有感情,就难称为好诗。但诗中所抒发的感情是多种多样的,它用压缩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而这种表达有时是很含蓄的,如张祯的《宫词》“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表达了宫女哀怨,悲伤的感情。李白的两句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则表达了依依不舍的感情。

第三,反复吟诵后方能感受出诗歌语言的乐感美。

唐代的格律诗要求字数、句数固定,句式整齐,字平仄相间或相对,并要求押韵;律诗要求对仗,以上这些,使得诗歌音韵和谐,声调铿锵。诗歌的停顿和抑扬顿挫,形式诗歌的节奏与音韵和谐构成诗歌的音乐美,音乐美只有在吟诵时才能表现出来,如王之焕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吟诵起来音韵铿锵,旋律婉转,悦耳动听,使人心旷神怡。

二、从诗歌的整体上把握艺术形象

阅读和欣赏唐诗,从语言入手后,就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想象去感悟诗人所描绘的形象。古人评王维的诗说:“诗中有画”。诗中的画面,往往情景交融,人境合一,这就是艺术形象。如《商山早行》诗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霜桥”形成了一幅画,塑造了一个艺术形象:早上行人急于赶路,鸡叫时就起来了,从茅屋出来,这时月亮还挂在天上,路上没有行人,他从铺上厚厚的霜的板桥上走过,留下了一串鲜明的足迹。又如杜甫的《旅夜书怀》

的诗句:“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全诗营构出一幅画:日夜孤舟停泊岸边,放眼望去,天地寥阔,江中月影流动如涌,烘托出大江东去的气势。四句诗塑造出江流雄浑,天地辽阔的艺术形象,可谓完美。唐代诗歌很注重写景,景物具体生动,创造许多艺术形象。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微风燕子斜,细雨鱼儿出”等等,其诗中意境实在感人至深。

三、从作者生活环境的遐想中欣赏语言和艺术的想象之美

“诗言志”。“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歌是作者主观思想情感的表达,不过有的诗是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的。如杜甫的《登高》一诗,诗人由登高所见的悲凉景象,联想到自己晚年仍漂泊西南、客居异地的悲凉遭遇,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表现了作者不向封建统治者低头,向往和追求自由的思想。

诗歌既是作者主观思想情感的表达,又是对客观现实生活的反映。它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如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刻画了琵琶女这一艺术形象,描写了自己遭贬谪后的不幸生活,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深沉感慨,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因此,要把握诗歌的深刻内涵,我们就得联系作者的身世、时代的特点以及社会背景去仔细揣摩。

四、用先进教学手段营造学习情境

没有先进的学习手段,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教学。对待传统文化遗产,仅靠从书本上的文字来理解、遐想诗中所描绘的情和景,用传统的教学办法,试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还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在职业学校面对一些素质较低的学生,因此采用幻灯片、VCD、多媒课件等演示教学设备,重现历史背景及风土人情,帮助学生理解触发思维灵感,能更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唐诗的热情和创新欲望。一张投影图片,远比书面文字更能体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及精神内涵。古诗教学极需要借助先进的教学手段,才能创造超越时空的课堂,营造一充满示、听、想立体学习的情境,让后代们吸吮着数千年文明沉淀之精华。

总之,唐诗的阅读与欣赏,实际上是一个从感受形象到审美判断的过程,我们只有充分的调动自己的情感、想象、理解等心理功能,披情入文,知人论世,才能真正感悟到唐诗给我们带来的魅力和启迪。

更多相关推荐:
我学唐诗的感悟

我学唐诗的感悟小时候我们都会用稚嫩的声音朗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当登高远眺我们又总会自然地想起那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身处异地的我们独自过节时便会惆怅着感慨每逢佳节倍思亲那么是什么提炼了我们生活中这些平常的感触...

感悟古诗词

感悟古诗词诗意教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时候要让学生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通过马说一文的教学结合平时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诵读经典文化 感悟唐诗魅力

诵读经典文化感悟唐诗魅力枣阳市北城南园小学王智联系方式189xxxxxxxx秉承着读书为精神打底为人生奠基的理念我校在五园创建活动活动中响亮的提出了创建书香校园打造快乐南小的奋斗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培养学...

读诗词感悟

读诗词感悟强国圆梦心得体会实验小学四2韩语凝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用文字写着家国情怀留下了大量不朽的爱国诗词作品我今天有幸读了关抗日战争的诗词心中感慨万千望着每天与朝霞一道升起的五星红旗想起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

古诗词的感悟

古诗词的感悟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落实感悟即读者通过感知文章的语言文字去体会领悟文章的内容感情思想意境古诗词的感悟亦是如此我觉得感悟古诗词的途径应该有以下几种一诵读三分诗七分吟古典诗歌语言生动凝炼音韵优美和谐意境清...

古诗名句感悟

古诗名句感悟1感动之使醒悟受感动而醒悟古诗1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东汉曹操短歌行注释当义同对几何多少朝露早晨的露水汉人常用来比喻人生短促译文面对着醇酒就应当引吭高歌人生能有多少日子呢就好像早晨的露水...

唐诗名句感悟=

唐诗名句感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爱是伟大的她既有来自血液中的先天的本性又有来自后天的社会性家庭中母亲的形态经常性的体现在有意无意当中沐浴在母爱中的孩子有时不一定能感受母爱的存在但当一旦离开母爱的呵护时才往往倍...

感悟人生诗词1

三春花事早为花须及早花开有落时人生容易老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而今已成昨日事花如她她似花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化扇软风吹...

感悟唐诗里的人生智慧(喜悦心教育沙龙第二期)

感悟唐诗里的人生智慧喜悦心教育沙龙第二期感悟唐诗里的人生智慧在经典里徜徉让经典浸润我们的灵魂诵读唐诗经典可以陶冶孩子的性情品味唐诗更主要的还是感悟其中的人生智慧孔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

多角度感悟古诗词美

多角度感悟古诗词美内容摘要诗词是美的载体其文字精练意境深远让人回味无穷在新课程理论指导下诗词教学应该从不同角度发掘古诗词的美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审美教育加强学生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关键词诗词语言...

品读古诗词 感悟真人生

品读古诗词感悟真人生从古诗词中寻求人生的真谛李小东农业资源与环境10级1班20xx512216摘要古诗词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的明星它是一个时代一个王朝一个诗词人最简洁最真实的写照品读这些文化中的...

感悟十条触动心弦的古诗词

感悟十条触动心弦的古诗词1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两条鱼被困在车辙里面为了生存两条小鱼彼此用嘴里的湿气来喂对方这样的情景也许令人感动但是这样的生存环境并不是正常的甚至是无奈的对于鱼儿而言最理想的情况是海...

感悟唐诗(3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