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洋分数的大小比较

时间:2024.5.8

《分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上海市宝山区同泰路小学)

一. 教学内容:数学(上教版),四年级上册,P31—32。

二. 教学背景分析: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处于小学的中高段年级,学生的思维已经有了较好的发展,已初步具有观察,比较,归纳等学习能力。在三年级下,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对于整体与部分,单位“1”等关于分数的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学习,本节课分数的大小比较,大多数同学能通过作图,生活经验等方式去判断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但出现比较两个同分子的分数时,学生可能受同分母分数比较的影响,致使错误的判断。

教材分析:这是上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单元主要包括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加减计算以及“分数墙”。这一课时主要学习比较同分母和同分子的分数。教材主体图一呈现的是分母相同的分数比大小,通过线段图和分数的构成理解比较,主题图二,通过圆的平均份数的越多,感知每份越小,发现分子相同,分母越大分数越小。

三. 设计思路:

由于学生第一次学习分数在上个学期,距离本课学习时间有一定的跨度,并结合课前对学生知识起点的分析和对教材的解读,本课我采用启发探究式教学方式,重在唤起学生对分数的复习和进一步认识,通过图示表象,生活经验,让学生逐步总结出

比较分数大小的规律,还课堂于学生,将重点放在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逐步形成对知识的再创造。因此,我设计了四个环节:一.复习导入,引出课题,二.操作观察,探求新知,三.总结归纳,变式练习

四. 教学目标:

目标1:学生能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的方法,理解和掌握比较

分数大小的方法。

目标2:学生能准确比较同分母和分子为1的分数大小。

目标3:引导学生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提升学生的

观察,对比,归纳等能力。

目标分解:

教学重难点:

杨洋分数的大小比较

1. 理解和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吸铁石,激光笔

学生准备:一张A4纸,笔,尺子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出课题 课堂预测5分 起点目标: 能用分数表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以及分数的具体含义

活动1:视频(生活中的分数)

活动形式:观看有关于分数的视频,说一说视频中的分数以及分数的具体含义。

核心问题:我们来看一段视频,看看究竟视频中你发现了那些分数? <设计意图>:通过贴近学生的生活实例,首先唤起学生已经所学过的旧知识来引出不同的分数,其次通过视频中切蛋糕的动作初步感知分数的大小,最后通过视频中“小男孩”的机智表现,让学生感知数学源于生活,以及懂得分享,拥有友谊的智育与德育的结合。 活动2:3/8与5/8的研究

核心问题:我们前面看到了那么多分数,现在我任取两个,看到这两个分数,你想知道点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自设的学习目标,往往能产生较大的学习动力,不伦是求和,比大小,都是下一阶段所要学习的内容,初步提升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 操作观察,探求新知 总20分

(分母相同)

使能目标1:能用图形,讲道理等方式表示两个同分母的分数

活动1.3/8与5/8的猜测比较 课堂预测7分

活动形式:动手操作,小组交流,学生上讲台用自己的方法验证猜想。 核心问题1:两者谁打谁小?举手表决

核心问题2:请用作图,折纸或者任意一种你喜欢的方式来验证你的猜想,并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猜想到验证的一个过程是探究式学习的一个好方法,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两个分数的大小,从而为下阶段表象到抽象的过程埋下铺垫。让分歧在学生的争辩中擦出火花,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活动2.糖葫芦的串数研究 课堂预测3分

使能目标2: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总结出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大。

活动形式:提问出示例题:一串糖葫芦有7颗山楂,一颗山楂是多少串糖葫芦?2,3,4,5,6颗山楂分别是几串呢?

核心问题1:同上

核心问题2:仔细观察,这些分数有什么特点?

核心问题3:分母相同,该怎么比较分数大小?

核心问题4:任意说两个分母相同的分数来比较大小。

<设计意图>:通过呈现多种分母相同的分数,更加清晰的让学生观察到这组分数的特点,并且推广同分母分数的比较大小一般的方法。更是对活动一的一次深化!

(分子为1)

活动3.折A4纸,自由平均分 课堂预测7分 使能目标3:通过折纸准确表示不同均分的一份;总结出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越小

活动形式:看图形说分数比较大小

拿出教具人手一份A4纸,让学生把这张纸任意平均分,并把这一份涂上颜色,把作品贴上黑板,比较分析。

核心问题1:请把黑板上的每一份按一个顺序进行排列可以吗? 核心问题2:请把对应一份的分数写在相应的位子上,观察比较,你又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自己制作的作品展示全班更能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图示大小的比较折射出分数大小的比较,形成具象到抽象的过度过程,便于更好的理解与发现。 活动4.观察圆饼图

课堂预测3分

使能目标4:总结出分子为一的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小

活动形式:看分数,说图形大小

核心问题1:如果分母越来越大,圆饼图的那一份会怎么样?

<设计意图>:生化活动三的认识,从而观察比较出分子为一的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进一步渗透极限思想。分子相同,分母越大,分数越小。

三. 总结归纳,变式练习 课堂预测7分 练习一:PPT9

<设计意图>:巩固练习,基础题

练习二:小胖与小丁丁一起吃12寸的披萨,小胖一次能吃1/4,小丁丁一次能吃1/5,谁一次吃的披萨多?

<设计意图>:强化分数比较的意义,情景题 练习三:

<设计意图>:变式练习,开放式题目,提高题

四. 总结收获,强化对比 课堂预测3分 核心问题: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哪几种情况的分数比较大小? 核心问题:你认为还有什么问题吗?

<设计意图>:为下一阶段学习通分埋下伏笔,鼓励学生课后采用课上所探究的数学方法学习新的数学知识。

七.板书设计

杨洋分数的大小比较


第二篇:杨洋


文言文一二〇实词梳理 杨洋

一.情感:爱恨怜患卑鄙恶堪善

心(忄):爱恨怜患 阝(在右):鄙

二.军事:兵固国或伐率胜负克弥贼族

斤:兵斧析 口:固国 戈:或伐戍(干:讦)

三.天地:朝莫曾是易期奇数毕少再知幸殆故卒亡

日月:朝、莫、曾、是、易 歹:殆死殊殁(没)殉

四.自然:本乘阴阳类修

艹、竹、本、片:本、乘 阝(在左) :阳阴阶陟

五.人本:

(一)眼睛:见看顾望涕

目:见看 页:顾颔颐

(二)手臂:左右度及兴

手(扌、又、寸、廾):左右度及假兴

(三)口耳:辞诚许诸

讠:诚许诸 舌:辞

(三)肢体:倍非要何疾病乃属胡

亻:倍何 月:胡膏腴 疒:疾病

六.生活:

(一)衣:被绝素

衤:被 纟:绝素

(二)食:当即既解私悉宜

田:当 皿:盖、益

酉:尊酌酝酿 罒:罗罢羁罹詈

(三)住:间内就穷坐

(四)行:乘辞去却从行得复徒走微徐涉过道遗适造

彳:行得复微徐 止:走 辶:过道遗适造

七.政治:除拜擢举迁假使如若劝王相贻质

多含贬义:犭、虫、女 贝:贻质

八.文化:安察归书信说谢请

礻:察社祛祭祀

五.其

小洋老师讲虚词:

话说,《说文解字》里就说其实便是“箕”字,画出图来便是“簸箕”的样子,想要解释这样的常字,就像是解释清on这样常用单词的用法一样的困难。我们相信,从“箕”到虚词,什么生活用具到人称代词,中间一定发生了什么,只是今人难以考证而已。

不过仔细想想,今人也常用某个生活用具来作人称指代吧,比如我打扫卫生的时候会对老婆说,你当我是吸尘器啊,又比如她要买很贵东西时,我说你当我是银行卡啊,这不是一样的道理。

(1)一二三人称皆可指(不论he、she、I,不管一二三):

例1: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作“他”

例2: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译作“自己”

(2)语气词最常考(从内容和语法上都可以进行判断):

例1: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译作“大概”,表示揣测的语气,这个最常见常考,请画★号。

例2: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译作“一定”

(各位,为何后面的附2完整释义中很多被我合并,一是为了课程精简高效,二是因为高考很难考查同一种词性中的细致区别)

附1:频度统计

(1)其在高中课本第6册《报任安书(节选)》内共出现了20次

1.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菙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

2.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其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

3.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居室

4.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

5.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6.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7.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

8.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9.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10.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

11.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

(2)其在高中课本第6册《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内共出现了11次

1.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3.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4.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5.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6.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7.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8.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9.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10.今两虎共斗,其势不惧生

(3)其在高中课本第6册《屈原列传(节选)》内共出现了25次

1.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2.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3.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4.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5.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6.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7.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8.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眜

9.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

10.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

11.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12.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13.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14.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15.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

16.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4)其在高中课本第6册《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内共出现了8次

1.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2.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

3.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

4.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

5.公子从其计,请如姬

6.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公子亦自知也

7.已却秦存赵,使将将其军归魏,而公子独与客留赵

附2:完整释义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四.乃

小洋老师讲虚词:

话说,《说文解字》里讲“乃,曳词之难也。象气之出难”,后来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里说,其实就是“气出不能直遂”,就是气不顺的意思。我们在口语中经常说,气没理顺,一句话卡在那儿说不出来。我在课上也总讲,呼吸和造字、说话有紧密的关系,所以后来“乃”字在作为虚词用来表示句子顺承和转承的关系,真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妙处。

题外话,也有的文字学家(如唐汉)把“乃”字解为女性胸部的侧视图,并且可以形变为“乚”这样似乎可以更好地解释“乳”“秀”“盈”“孕”等字吧。

(1)顺承最常见:译为“才”“就”

例1: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2)转承最常考:译为“却”“竟”

例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3)代词

例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附1:频度统计

(1)乃在高中课本第6册《报任安书(节选)》内共出现了7次

1.且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

2.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

3.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4.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5.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

6.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2)乃在高中课本第6册《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内共出现了8次

1.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2.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3.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4.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5.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

6.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7.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8.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3)乃在高中课本第6册《屈原列传(节选)》内共出现了4次

1.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2.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

3.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4.乃作《怀沙》之赋

(4)乃在高中课本第6册《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内共出现了7次

1.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

2.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3.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

4.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5.侯生乃屏人间语曰: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

6.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

7.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附2:完整释义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④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三.乎

小洋老师讲虚词:

话说,在甲骨文中,这个字就是一个人向上呼声的样子,在篆字中更形象地在上面放了一下表示声音上扬的符号,后人根据形声造字法又在“乎”字旁放了口字旁,形成“呼”字,表示“吐气”之意字形。左右形成形义与声音相辅相成之势,实在是造字艺术的诠释。而“乎”则专心地做起虚字来,承担起语气助词和介词的角色。事实上,在近六年的全国各地高考中,“乎”字用法设置题目的只有08福建、07浙江(此处只用六年统计结果是因为课程时间不允许讲更多题目)。

(1) 语气助词最常见(疑问、感叹、休息下):

事实上,英语中的语气助词多单独使用,如oh, wow, ouch,但汉语中不仅有这样的用法,还可以放在句子里辅助性的表示全句语气,不信你想想,“你干啥”是不是没有“你干啥啊”给力呢,特别是你再给“啊”字来个长音。“乎”字就是在句中句尾承担这样的作用(不单独使用)。

例 1疑问:

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译为“吗”

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译为“呢”

例2感叹: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译为“啊”

(2)介词最常考:

①相当于“于”,多放在谓宾之间(所以语法课很重要,快复习笔记):

例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译为“于”

例2: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译为“在”

②译为“……的样子”:

例1: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附1:频度统计

(1)乎在高中课本第6册《报任安书(节选)》内共出现了7次

1.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

2.及已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

3.审矣,曷足怪乎

4.且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

5.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

6.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

7.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

(2)乎在高中课本第6册《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内共出现了3次

1.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2.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3.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3)乎在高中课本第6册《屈原列传(节选)》内共出现了4次

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2.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3.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附2:完整释义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④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①于是乎书。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④吾尝疑乎是。(乎:对。)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

⑦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

⑧以吾一日长乎尔。(尔:比。)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二.何

常见讲法:表疑问,有疑问代词、疑问副词;用作语助;通假“呵”。

小洋老师讲虚词:

话说,“何”本表“以肩荷物”,单人旁表形义,右边“可”字表声音。只是表负担之意的“何”后来被“荷”字代替了。所以现在我们用“荷”来表承担、负重,如荷重、电荷、荷枪实弹,这些“荷”都念四声,各位如果还记得我在暑假班讲过为什么有的字会念四声,读到这里一定会留下很深的印象。

不过,“何”字后来由实字变成了虚字,表示疑问。在英语里面,疑问词有一般疑问词和特殊疑问词,汉语中的语法最早是忠在《马氏文通》一书里向拉丁语和西语借鉴来的,所以研究方法和结论很相近。“何”字太厉害了,它几乎把英语里所有的特殊的疑问词都代表了,what、who、where、why都可以表示,这个富有“四个&代&表”精神的词相当于wh-组合,“什么”“谁”“哪里”都可以表示,具体情况就要随文而定啦(后面有例子)。我想,古代劳动人民在被安排各种“负荷”的工作时,最终也会不甘命运地呐喊“为什么”、“到什么时候”这样的句子吧。事实上,在近五年高考中,意义和用法题考“何”字的只有11年四川、08年安徽、山东,06年广东,而这些题都侧重考查“何”在句中的语法角色,完全不像上面常见讲法中要求学生们去区分疑问代词和疑问副词,事实上疑问代词作宾语而前置的情况最常考,听过方法的话一定不会觉得难。不过,言及此,病句课所讲解过的语法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它是贯穿语言现在最重要的理论知识,也是语文教学中“伏脉千里”的“草蛇”啦。

(1)最常见:特殊疑问词(四个代表wh-,how)

例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译为:“why” 例2: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译为:“Bei Liu, where are you going?”

例3: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鸿门宴》)

译为:“My lord, what did you bring with?”

例4:水何澹澹。《步出夏门行》译为:“How peaceful the wave is!”

(2)最常考:宾语前置

如上文例1、2、3

附1:频度统计

(1)何在高中课本第6册《报任安书(节选)》内共出现了7次

1.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

2.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

3.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积威约之势也

4.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

5.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6.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7.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

(2)何在高中课本第6册《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内共出现了4次

1.王问:“何以知之?”

2.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

3.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4.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3)何在高中课本第6册《屈原列传(节选)》内共出现了7次

1.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

2.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

3.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

4.何故而至此

5.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6.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

7.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4)何在高中课本第6册《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内共出现了3次

1.公子喜士,名闻天下,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2.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3.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附2:完整释义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一.而

常见讲法:

连词8种,并列、递进、承接、转折、假设、修饰、因果、目的;通“尔”;

小洋老师讲虚词:

话说,“而”乃象形造字,像胡须形,《说文》中讲:“而,颊毛也”。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各位朋友,你可知“耍”“恧”“耐”字何意呢。

故而,“而”字可代指男性,当第二人称指代,男女都可指。同时,“而”自古又有连词之用,大概因为是男人、女人连接了世界吧。(注:“而”当第二人称《诗经?大雅?桑柔》中即有“予岂不知而作”,高中教学无须追溯字源,后不赘述。)

(1) 通“尔”,译作“你的”:

例1: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2) 连词:

①顺连常见:通常不译,译作“又”“来”亦可

(特点:前后结构一致,多为动词)

例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例2: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转连常考:通常译作“但是”“却”

例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例2: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附1:频度统计

(1)而在高中课本第6册《报任安书(节选)》内共出现了11次

1.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2.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

3.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其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

4.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5.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6.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7.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8.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9.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

(2)而在高中课本第6册《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内共出现了22次

1.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2.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3.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4.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5.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6.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7.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

8.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9.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10.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

11.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12.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13.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14.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15.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16.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17.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18.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3)而在高中课本第6册《屈原列传(节选)》内共出现了34次

1.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2.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3.王怒而疏屈平

4.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5.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6.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7.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8.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9.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

10.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11.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

12.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13.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14.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15.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16.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17.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18.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

19.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20.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

21.何故而至此

22.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23.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24.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25.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

26.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27.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28.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4)而在高中课本第6册《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内共出现了19次

1.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

2.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3.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曰:“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4.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

5.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

6.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

7.今邯郸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8.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9.辞决而行

10.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

11.公子喜士,名闻天下,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12.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13.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

14.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

15.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矣,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

16.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

17.已却秦存赵,使将将其军归魏,而公子独与客留赵

附2:完整释义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分析

国家玮

一 从高考阅读命题的本质谈起

在我写下这篇文字之前,我依然固执地相信,有太多的考生甚至在学习十二年语文之后仍然无法认清“阅读题”的本质。正如人都要有灵魂一般,阅读文章毫无疑问也拥有自己的灵魂,这个灵魂,一言以蔽之,就是象征。弗洛伊德阐释文艺作品的发生时,意味深长的将其归结为作家的白日梦,一切文艺不过是梦幻而已。文学,特别是出现在高考中的现代文,总是最习惯于将抽象的理念、意识借助某种具体的物象进行传递。借用一个烂俗的例子,当我们想要表达“我爱你”这类抽象意思的时候,我们往往更愿借助“月亮代表我的心”如斯煽情的言语来表达。“月”作为一个具象此刻成为“爱”这样一个抽象名词的替代,因而,我们说“月”成为一种“象征”。请历数这些年来的高考现代文试卷,05北京《合欢树》,史铁生先生希图传递出他对深沉母爱的颂歌,却只似乎平淡地让一个“合欢树”闯入读者眼帘——“爱”太过抽象,而当年史铁生与母亲合种下的树却蕴藉而含蓄地飘散出母爱的味道;06全国二《绵绵土》,牛汉先生对故土的依恋动人心魄,依恋是抽象的,无法言说的,但绵绵土却是那样踏实、一丝不苟地横亘在先生心中,当对故乡的眷恋被置换成对绵绵土的眷恋时,我们再次看到“土”作为具象的象征意味。历数这些年来的题目,似乎足够说明问题:2010北京《海棠花》;2010全国一《灯火》;2009北京《司马祠》;2009全国一《彩色的荒漠》;2009全国二《岳桦》;2009山东《记住回家的路》;2008北京《碧云寺的秋色》;2008全国一《阳光古道苍凉美》;2008全国二《马樱花》;2008山东《灯火的温情》……“海棠花”、“灯火”、“司马祠”、“荒漠”、“岳桦”、“路”、“碧云寺”、“古道”、“马樱花”,千差万别的题目背后总有一样东西似乎是不变的,那就是它们几乎全部都是生动而具体的“物象”,而他们背后一定又都具有着抽象的象征内涵。我无意再翻箱倒柜找出更多例证在这里铺陈,想说的只是,五六百套卷子看下来,“象征”作为一种最容易被忽视却最为本质的表现手法几乎占到九成甚至更多。抓住本质,一切似乎都明朗起来。

2010北京卷《海棠花》,无疑又是象征。假若,你还记得我在课上反复强调的“母题”,那么你一定还记得20xx年全国高考二卷《马樱花》,两文的作者都是季羡林先生。再接下来,等待我们的是戏剧性的一幕。这一年作为压大轴的最后一题分值8分,问道:文章写马缨花有什么寓意?还魂般,《海棠花》中同样提出这样的疑问,文章中写海棠花的用意或说作用是什么?关乎阅读本质的“象征”一定在考试中频繁出现,而且一定又是隐蔽出现的,除非你

洞晓这其中的奥秘。你不会忘记,我在阅读课上反复强调了不知多少次,一旦出现某种具体的意象,它成为文章陈述的主要对象甚至就是标题,那么这一定与象征托不了干系;你也一定记得我一次次催促你们背下这样的话,只要是象征,其作用一定是“一,含蓄抒情;二,使文章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韵味悠长”。洞明阅读本质的高考出题人不会不知道象征的重要,因此,我近乎坚定地在寒暑假班、冲刺班一次次强调这些,你还记得吗?

二 “标准化”模式下命题的趋同

信度、难度、区分度的最终达成一定与考题标准化密切相关,考题一旦标准化,题目类型就比如走向趋同化,因为,只要这样,才能做到标准。如果说07、08、09三年是一个渐次调整的过程,那么到20xx年,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省份,无论是单独命题还是自主命题;无论是新课标还是旧课标,在现代文命题思路上不是呈开放化,反而渐次走向趋同。倘若非要点破其中玄机,只能说,就语文考试学来说,现代文阅读可能设置的题目类型实在也仅此四类——词句理解、内容分析、鉴赏、观点评价。我们不妨说得更细致绵密,彻底揭开命题背后的潜规则。

词句理解,全国卷的考生今年显然毫无悬念的再次发现国老师的话得以验证,连15题的题号都没有置换掉,同时需要让考生解释两个句子的传统也依旧保持。问题的关键更在于,其题目难度依然是0.7左右。这意味着,考生只要在文中将需要解释的词句进行定位,并依据文本提示判断答案是在定位完之后的上文还是下文的两至三个句子就完全可以了。从语文考试学的角度来看,难度控制在0.7上下的题目绝不可能以段落或篇章为单位确定答案,而只能以独立存在的句群为单位。如果想得满分,考生所要做的亦仅仅是将定位完了之后上下文两三句中的关键词(一般就是名词或形容词)找到,并重新使用它们造句。这样的思路对付一般的词句理解题绰绰有余,再次强调一次,因为难度决定答案范围,这是语文考试学中必然的出题规律。反复强调过,这样的题目是考试必出的,无需多引更多省份的卷子。值得一提的是2010重庆《在春天里观察两只鸟》,现代文上来14题劈头即是请学生解释划线句子的含义,且分值4分,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将一个句子的解释提升为4分,背后可见命题者对考生基本阅读能力的重视,颇值得玩味。

内容分析类型,照我的说法,考了二十年,几乎只有三种类型:第一类,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第二类,特点;第三类,两段关系。从语文考试学上来看,难度普遍维持在0.5左右,且提问方式多样,但归结起来就是上述三种。有意思的是,在标准化考试重压下,出题渐趋保守的今天,命题人似乎越来越不愿变化这些花样。湖北卷19题:作者为什么说“扬州的繁华还在,但唐代的风流不再?”请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类型;广东卷17题文中的画线部分分别现了丈夫怎样的心理——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类型;全国卷一14题文章细致地描写了煤油灯的外形和使用方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类型;重庆卷第16题请分析两只鸟把巢筑在第五棵树梢顶的原因——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类型;安徽卷11题根据小说第④至第⑥段的内容,概括王石匠的形象特点。——特点等等,等等。如果说,解题的过程是反命题,那么命题人在出这类题目时,不过是将文章划分为若干层次,依照这个层次分别给出答案点数。一般意义上,规律是5分以下的时候,一点一分;5分以上的时候,一点两分,照此,学生直接划段,并按要求从各段特殊位置句中找到答案并依据题目分值答点即可。难度是0.5,不上不下,扣分一般就是因为露点,明了给分原则,也就不难了。

鉴赏,考察20几年了,毫不夸张地说,就是两大类题目,句子作用与表现手法。在侧重基础的今天,句子作用题作为标准化策略最强、答案设置最无争议的题型,备受命题人青睐,可以设想,任何人都不想给自己找太多麻烦,题目创新风险偏高难度稳定性不佳的情况下,作用题以其较高的区分度注定受到欢迎。考前冲刺,现代文阅读,国老师所押的四道类型题全部命中,毫无悬念,尤其强调的作用题,无论是北京、全国还是其他自主命题省份,无一“幸免”,全部中招。这部表格不知画了多少次:

杨洋

在可以见到的试题范围内,我毫无悬念地看到每套试卷中作用题的身影,2010北京“第5自然段最后一句话的作用是什么?”;广东实用类文本“作者引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历史事实,在上下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湖北“文中加点处是唐诗名句,请任选两处,简要分析其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全国“文章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我反复强调的景物描写作用三点核心词“第一,渲染环境;第二,衬托人物;第三,寄托感情”,出现在安徽卷“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作简要分析”,分值为6分。难度最有可能为0.3—0.4之间。

三 高一高二考生:我该怎么办?

一切在真题,这句废话似乎被重复了无数次,但要说的却是,真题不是这么练的。你将发现,几乎所有的考题类型都是以往题目的还魂。不偏不倚,就以全国卷来说,每年固定14题一道0.7难度的“内容分析”;15题两个句子的解释;16题,鉴赏或特点题;17题手法题。这几乎成为每年固定形成的规律,今年当然不会例外。你需要做的事情则是,按题目类型对十年内真题进行归类,甚至可以找到标准答案,将相同题目类型的答案放到一起进行比较,你很快会发现其中存在大量交集,这些交集就是不同命题老师共同遵循的基本命题元素,知道这些你就基本了然命题过程,还是那句老话,命题过程即是反命题,以此再去针对训练,则事倍功半矣。

更多相关推荐:
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教学反思

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并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一从生活出发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的联系教师借助教材上提供...

《比较小数的大小》教学反思

比较小数的大小教学反思公正中学校唐晶比较小数的大小教学反思比较小数的大小是一节概念教学课回顾本节课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关注学生知识形成过程激励学生探究欲望这节课我注意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比较小...

比较小数的大小教学反思

比较小数的大小教学反思比较小数的大小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后进行教学的是学生以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回顾本节课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关注学生知识形成过程激励学生探究欲望这节课我...

比较小数的大小 教学反思

比较小数的大小教学反思拉沙学校张德财今天我教学了比较小数的大小一课课前我做了充分准备对课做了精心设计有了明确而清晰的教学思路试教下来颇为顺利感想记录如下1与教材中的例题7情境我买1本练习簿用了048元我买1副三...

小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

小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石丽丽小数的大小比较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后进行教学的是学生以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回顾本节课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关注学生知识形成过程激励学生探究欲望这...

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教学反思

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教学反思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为主线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练习要体现层次性知识技能得于落实和发展因此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而非知识的灌输者因而对一个问题...

《小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

小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并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一从生活出发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的联系我借助教材上提供的资...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反思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反思小数点移动是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内容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有难度对小数点的移动特别是位数不够时的处理掌握不好为了突出本课时的重点让学生自主探究...

《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反思

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反思本节课在教材的处理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上都体现出新课程改革中的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精心营造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如何...

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的教学反思

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的教学反思由于小数和整数一样也是按照十进制来计数的数字所在的位置不同表示数值的大小也不同而小数的数位是由小数点确定的因此小数点的移动必然引起小数每一位上的数值发生变化这一变化规...

四下《小数大小的比较》教学反思.doc自主

ltlt小数大小的比较gtgt教学设计宏升小学肖国彬教学目标1知识掌握小数大小比较方法能正确比较落后小数的大小2能力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3情感激发学生的兴趣重点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能正确比较难点总结归纳比较...

四下《小数大小的比较》教学反思

ltlt小数大小的比较gtgt教学设计与反思余文芳教学目标1知识掌握小数大小比较方法能正确比较落后小数的大小2能力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3情感激发学生的兴趣重点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能正确比较难点总结归纳比较大...

比较小数的大小教学反思(3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