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佳佳幼儿园中班个别幼儿分析案例

时间:2024.3.31

幼儿园中班教育案例:面对顽皮的孩子

市北区丑小鸭幼儿园:江佳佳 引言:

《纲要》第三部分指出:教师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 案例背景:

我们班的孩子们正处于中班时期,他们喜欢画画,已拥有一定的技能,但在绘画中缺少想象力、创造力。他们喜欢游戏,却难以控制自己的持久性。他们喜欢表达,却分不清场合。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一个人身上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不仅是大人,孩子们也不例外。在幼儿园里,我们不难发现集各种缺点为一身的孩子,他们不仅课下调皮、吃饭挑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高兴了,甚至还会撒个小谎??,他们的存在有时会让整个班级秩序大乱,让我们这些老师备感无奈,甚至于束手无策,可是他们真得就这样病入膏肓、不可救药了吗?答案是“NO”。 案例描述:

片段一:

姓名:越越

在玩球游戏中,老师请小朋友在草地上拍球,提醒幼儿不要离开规定的区域,可越越却抱着皮球跑到走廊边的台阶上,让皮球沿着台阶下楼梯。其他小朋友看见了,觉得很好玩,纷纷效仿。

教师A看见这么多小朋友违反“规则”,顿时发火,狠狠地批评了越越,并罚越越坐在一边,不准再玩游戏。

教师B 看到这种情况,并没有马上制止,而是首先肯定了越越的玩法,然后带有启发性地对大家说:“看来皮球的玩法有很多种,有谁还能想出更好的玩法?” 片段二:

申申是班上公认的顽皮孩子,平时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做事情不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常常“出轨”。在一次美术活动上,教师让幼儿画小手绢,申申在画完后,又在画中加了一大团黑色的东西。

教师A 在巡视时看到,非常严肃地对申申说:“你这画的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一会儿还要展示小朋友的作品呢!赶快改掉!”无奈,申申只好不情愿地拿起了别的颜色重新添画??此时,教师B在巡视时看到申申的画与众不同,就亲切地问申申:“能告诉老师,这团黑黑的东西是什么吗?”申申认真地回答:“是我的手绢脏了。”老师笑笑说:“你能想出画脏了的手绢,真是了不起!不过要是这样画就更好了??”

案例分析反思:

分析以上案例,这两个孩子的行为如果从守纪律、规则的角度或许是出轨的,但是换一种角度去考虑,这也正是孩子创造力的最好显现。教师应正确处理好“淘气”和“调皮”的关系,看到顽皮儿童的“出轨行为”另一面:调皮的孩子精力充沛,语言表达能力强,他们希望通过与别人的交往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但有时采取的方法不妥当,所以,容易让别人误认为是“调皮”。

在以上案例中,A老师眼中的调皮蛋,需要严加管教。但在B老师眼中确是充满想象力,创造力,活泼聪明的小精灵。因而给予了欣赏、鼓励和引导。

然而,遗憾的是现实中顽皮儿童们在众多A老师的训斥和高度控制下,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严重束缚。长此以往,他们受到教师过多的干涉和限制,则有可能形成畏缩、胆怯、过分依赖的不良人格特征。

策略调整:

1、满足交往的需要

如果教师能满足他们交往的需要,就不会出现那么多的“调皮”现象。而且,通过交往也有助于他们从别人身上学到知识经验和行为规范,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行为观念。所以,教师在“管教”幼儿时应注意保护和善待顽皮儿童。

2、发现闪光点

我们应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让孩子在自信中成长。面对“坏”孩子,更需要竭力去找他们的闪光点,要出自真心地去赞扬、鼓励和引导。不要用带色的眼睛去看待他们,要让他们感觉到教师的重视和关心。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只要我们停下来认真分析品味,一定都会有所收获的!幼教同行们,让我们一起去努力分享每一个孩子的快乐,用心去欣赏每一个孩子独特的美!相信你一定会成为一个有智慧的好老师!

市北区丑小鸭幼儿园

江佳佳

2008-10-29


第二篇:幼儿园幼儿个案纪录、分析


幼儿个案纪录、分析

幼儿姓名:张诗珂

观察时间:20xx年10月

观察环境:班级

观察目的

性格较孤僻,且任性,与小伙伴交往相处不是很融洽;很少主动参与集体的体育活动,做事多是跟从别人,慢人一拍,动作发展欠协调;他的最大特点是对新的体育活动项目或是有点难度的活动总表现畏惧和胆怯,缺乏自信。

观察到的情况

1、 在一次跑步活动中,当时珂珂没有多大的信心,刚好妈妈来幼儿园送被子,看见了就在旁

边不停地“督促”:“快跑啊!快跑啊!看人家多棒!”结果反而使珂珂更想逃避练习。

2、 在一次绘画活动中,我请小朋友给小兔子画小草,并添画其他的小花小鸟之类,珂珂画的很

慢,他旁边的小朋友已经画好,我过去一看,表扬他添画的小花真好看,正想夸奖珂珂两句,对面有小朋友叫我了,我赶紧过去。等我再回来时,发现珂珂已经把自己画的好好的一棵树涂掉了,画上了和旁边小朋友一样的小花。

评析

1、“过于保护”的家庭教育模式,造成孩子胆小怕事,缺乏自信。在家里,父母对他过于保护:孩子的日常生活事务都由家长包办代理,且活动还受到父母的诸多限制,不允许“玩”这,不准“做”那,怕有危险、出意外。因此养成了珂珂过度依赖及胆小怕事的个性。

2、父母对子女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及缺乏理性的攀比行为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使其在任何活动中都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由于望子成龙心切,父母经常将珂珂跟其他的小朋友攀比,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强,反而使珂珂产生更大的心理压力。

措施

1、给予信任,帮其战胜胆怯心理。

针对珂珂畏惧、怯懦的特点,我采取树立榜样和耐心帮助相结合的方法,促使珂珂克服胆怯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锻炼自己。如在一次走平衡木的练习中,其他小朋友都兴致勃勃地参与活动,并为自己的“探险”成功而欢呼,此时,珂珂却躲在队尾想逃避练习。我用信任和鼓励和目光注视着他,说:“勇敢一点,你一定能成功!”珂珂在我的耐

心帮助下,终于敢走平衡木了。在大家的一片赞扬声中,珂珂那张本是充满畏惧神色的小脸终于有欣喜的笑容。

2、发挥其专长与爱好,使其获得成功体验。

针对珂珂被动与消极的情绪状态,我注重从其所感兴趣的事物中捕捉教育契机,让他有机会发挥出自身的兴趣爱好,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如他特别喜欢做早操,尽管他的动作姿态不够标准,但做起来还是挺神气的。我特意对着全班肯定他的优点,表扬了他的进步,帮助他树立了自信心。在幼儿园的一些集体表演的节目中,让他担当一些适当的角色,让其有更多的机会与其他的幼儿直接接触,彼此相互影响,培养他的集体意识。

3、家园配合,共施良策,促其转变。

主动与家长联络交流,共同研究探索一套科学的、适应珂珂的特点的教育方案。如让珂珂动手做自己能做的事;关注和支持珂珂有益的兴趣和爱好,并为之提供方便,培养他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多以积极肯定的态度来帮助珂珂树立自强、自立、自信的信念

鼓励孩子“试一试”

“袋鼠妈妈有个大口袋??”我带着孩子们在活动场地上愉快地做着游戏。“哇———”哭声吓了我一跳。忙看时,王宏宇咧着嘴着急地哭了。“怎么了?”我关切地问。“老师,我的鞋提不上了。”他一副不知如何是好的样子。“我提不上。”“我相信你会的。我来教你。不信你来试一试?”在我的指导帮助下,他很快提上了鞋子,又高高兴兴地和孩子们做游戏了。

回到教室,我给孩子们讲了一个故事,教育他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尝试着自己去解决,试一试,我能行!哭是解决不了任何事情的。那怕是一件在我们大人看来是很细小的事情:纽扣开了,摔倒了,穿鞋脱衣??

人的一生许许多多的事情,终究要靠自己去解决!只有从小锻炼孩子不怕困难,有勇气去试一试,才会有成功的希望,才能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才能为他们在今后的生活道路上承受风雨打下基础。

由此,我想,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孩子的事情 ,我们已经包办的太多!能做的让他自己去做。遇到困难,你可以鼓励他克服,让他自己试一试,但决不能代替他!这样,孩子将来才能成为一只自已翱翔的雄鹰!

用好点名时间

点名对于一名老师来说是最普通不过的事情了,可是,有多少人能用好点名这时机来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呢?大多数的我们只是例行公事般地念一遍学生的名字,花数分

钟求得一个结果:谁来了,谁没有来而已。其实,只要我们观察一遍孩子或询问一下就能解决这个问题。所以,传统的点名方式实在是在浪费时间,有多少意义?为什么我们不动动脑筋,利用好这宝贵的时间和机会来对孩子进行教育交流,增进彼此的感情呢?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我,经常在早晨上课前进行点名,看着唧唧喳喳坐在板凳上的孩子们,我首先问候:“小朋友们,早上好!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早上好!点到每一个孩子时,我都会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进行简单交流。如:“徐梓晨小朋友的裙子真漂亮!是妈妈给你买的吧?”“是”。“那你可要好好爱你妈妈哟”。当看到陈童舒扎了满头小辫子,像个新疆小姑娘时,我说:“真漂亮的小辫子!成了新疆小姑娘了”。原来,因为昨天班里学习民族服饰,她喜欢上了新疆维吾尔族的小辫子,早晨让妈妈扎的。听到我的表扬,孩子们争相坐得更端正了。我们即使每次点名时不能保证和全部孩子交流,至少在最近的几次点名中都要对每个孩子予以关注。用欣赏的眼光去关爱他们,作到明察秋毫:某某的声音有点感冒的样子了,某某坐的很端正了。某某某刚理发了,某某最近表现有很大进步了,等等。你总能发现每个人的闪光点去进行表扬,让孩子觉得你注意他了,你是欣赏他的,爱他的。

只要我们怀有一颗爱心,去关爱每一个孩子,孩子就会变得快乐起来,认真起来,你在孩子的心目中也会伟大起来??

向日葵、蜜蜂与舞台

今天下午,晴空万里,风和日丽。我领着小朋友们在操场上做户外活动,小朋友们游戏着,玩耍着,嬉笑着,大家都非常开心。门润雪小朋友走到一棵向日葵旁边,专心注视着那金黄色的花盘,忽然她大声喊道:“向日葵上边有只小蜜蜂,大家快来看啊!”小朋友们听到喊声都跑了过去,我也赶紧跟了过去。果然,一只蜜蜂在花盘上飞来飞去。小朋友们热闹了起来,争相问答着。

“小蜜蜂在干什么呢?”

“它在采蜜吗?”

“不,它在飞来飞去跳舞呢!”

我说:“小朋友们仔细看,小蜜蜂后面的两条腿上各有一个小桶,那是它用来盛花粉的呢。”

这时,唐乾瑀小朋友朝着操场南边的露天舞台跑去,有几个小朋友也跟着跑了过去,我急忙边追边喊:“快下来,快下来,上面很危险??”

孩子们喊道:“小蜜蜂在花盘上跳舞,我们在舞台上跳舞呢!”

哦,我明白了。于是,我灵机一动,笑着对大家说:“小朋友们,小蜜蜂在劳动呢,花盘是它劳动的舞台。我们也学小蜜蜂,把幼儿园当成我们劳动的舞台,让我们一起动手,把幼儿园的垃圾捡一下,好吗?”

“好!”小朋友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于是,大家开始动手,度过了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下午。

教育孩子应该从身边的事物寻找教材,从生活周围的事情寻求启发,这样才能给孩子带来切身的体会,留下鲜活的印象。

让幼儿在你面前大胆的表白

大班的幼儿,有着他自身的特点。面对那么大的幼儿,该用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去引导他们呢?真是有点让我犯难。可当我见到那一张张懂事的小脸时,我觉得有点拉近了我们之间的关系。和他们的沟通显得容易得多了。

可好景不长,让我犯愁的事发生了。我班有个小男孩,叫潇潇,他一直是老师的宠儿,时时都在老师的身边出现。第一天来园时,就哭了一会儿鼻子,本以为是刚开学他不适应园内的生活,看到那么多陌生的小朋友,而让他不开心的。我想过几天就会好的,可没想到的是,他一天比一天哭的时间长。有时大家一起下去活动时,他一个人躲在卫生间里哭;有时大家都在玩,他一个人抱着头哭个不停。记得有一次,在操场上,他对我说:“老师,我不想玩这个游戏。”我就问他想玩什么,他只是摸摸头走开了,到一边上去蹲下来一个人玩。我想知道他想什么,也想和他沟通。只要是有机会,我都会找个离他近一点的地方和他保持同样一个动作,我想让他发现我的存在,让他说说他的想法。可我的努力没有得到他的肯定。他还是拒绝了和我沟通。

直到有一天,他妈妈送他来园,我主动找他谈谈。在教室门口,他妈妈说朱潇说他不喜欢和别人拉手,不喜欢碰到别人的小手,更不喜欢睡觉时碰到别人的身体。我问他妈妈这是为什么呢?他妈妈告诉我说,朱

潇怕他妈妈不喜欢他,他问过他妈妈:“我手上有了别人的味道,你是不是就不喜欢我了?”我忍不住笑了起来,心想,这孩子怎么这么心细呢。

在这件事上,我觉得自己的教育方法有点不太对,为什么孩子有了想法只告诉自己的妈妈,却不愿意告诉天天在一起的老师呢?我想听幼儿的真实想法,但是,他们却拒我于千里之外,这不是我工作中的不足还会是什么呢?如果我不是得到家长的帮忙,我想我对这件事更是无好的解决之道。我的工作还需要不懈的努力,我要让所有幼儿都有能在我面前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把我看成是自己的知道朋友一样。

一个不爱上幼儿园的孩子的转变

开学前我们对每个孩子逐一进行了家访.到天天家时,小家伙双脚盘坐在沙发上正在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饭菜掉得到处都是.他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顽皮.从这次家访得知:和我们班大部分孩子一样,因为爸爸妈妈在昆山工作,天天就随爷爷从老家一起到这边来上学了.和天天聊了几句,他表现出了强烈的要上幼儿园的愿望,这让我们感到很高兴.

开学了,孩子们一个个满心欢喜的来报到了,但天天却愁眉苦脸的不愿意上学,非要爷爷在幼儿园门外陪着他,才肯进教室.一个上午天天的注意力就在教室外,看不到爷爷的身影就不高兴.爷爷在门外呆了一个小时左右就回家了.第二天怎么劝说天天都不肯来上学,他说爷爷说好了陪他的却走了,爷爷说话不算数.没办法妈妈只好请假送他过来上学,他抱住妈妈的腿又哭又闹的不放手,我们强行将他拉了下来.趁我们不注意他“逃”出活动室,向幼儿园门外冲去,幸好门警及时拦住了他,两个老师和门警三个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带回了教室.就这样连续两个星期每天早上来园时天天总会哭闹一番,家长无计可施时干脆就不来上学,家长很是苦恼,说实在不行就只好退学了.

现在天天已经上大班了,按理应该不会闹这么大的情绪.为了尽快稳定他的情绪,也为了能让家长安心的工作,为此园领导和我们一起分析原因,一起想办法做孩子的思想工作.首先我们发动全班的小朋友都来关心天天,都来做他的好朋友陪他一起游戏.白天在学校时天天的表现非常好,我们及时对他表扬和奖励.中午天天不想睡午觉,就让爷爷把他接回去,下午来时天天情绪会很好.每天离园前老师都要与他沟通,预防第二天发生哭闹情绪.但小家伙第二天还是会旧戏重演,虽然这样我们并没有放弃对他的关心和鼓励.就这样一直持续了两个星期.到了第三周,情况终于有所好转,天天早上来只是情绪不太好,不会哭闹了,渐渐的天天的笑容越来越多,现在每天都会开开心心的来上幼儿园了.看到天天的变化我们和家长提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可爱的自尊心

可爱的自尊心

晗晗在班里年龄偏小,入园前没有上过托班,由于不合群、胆子小,入园以来,他对幼儿园的抵触情绪很强,不愿意与老师小朋友在一起,宁愿一个人缩在墙角,拒绝参加一些游戏活动,总以审视的眼光来关注周围的人和事,有时还采取抵触情绪,不愿从“自我中心”中走出来,而且自尊心很强!

一月一日“元旦节”到了,我们园里举办了一场迎新年联欢会,邀请家长共同参加这次快乐的亲子活动。联欢会的节目真是丰富多彩,孩子们拉着爸爸妈妈的手争着要表演节目,可是在一个小角落里却有宝宝哭泣的声音,是晗晗又在‘下雨’了!晗晗的妈妈和老师哄了好久,他才终于同意表演节目!这个节目表演得可爱又好玩。

你瞧,伴随着音乐声,舞蹈《小兔和狼》开始了,可爱的“小兔”们又唱又跳地上场了,刚采蘑菇——劳动了一会儿,小兔晗晗却转弯走向了我,抱住我的腿“哇”地一声就哭了。这时大厅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观众都兴致勃勃的等着这个可爱而又好玩的小兔宝宝继续表演。

我们都以为他怯场了,就安慰他:“乖宝宝,大家都喜欢看你表演,你演得很棒,再继续表演,好吗?”无论我怎么说,他还是哭,后来我悄悄地问他:“宝宝,为什么哭呀?”晗晗哽咽着说:小朋友们不让我吃‘蘑菇’!我想吃蘑菇??哇!哭得更伤心了??

台下的家长们都笑着说:“瞧,这孩子多投入!”

这是一个固执、可爱的小男孩,角色的投入,竟让他小小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于是,我轻轻的抱紧他:晗晗是兔妈妈的乖孩子,待会儿回家请兔妈妈给你做好吃的蘑菇汤,好吗?这下晗晗又破涕为笑了??他又回到了队伍中??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晗晗的妈妈也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评析:

由于家庭中过分地保护和幼儿内向、胆小的个性,造成了自我保护意识过强,固执、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心理。教师是孩子的朋友、伙伴、指导者,也是孩子的心灵依靠,我们要给予他们安全感,同时要给予正确的引导。

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的,有着敏感的自尊心,要教育好孩子,一定要热爱孩子、尊重孩子,在维护孩子的自尊时,教师也要随机应变采取适当的教育,让孩子健康活泼地成长!

逼“轩轩”表演

一个学期即将过去了,为了让孩子有可以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今天下午,我组织幼儿进行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游戏规则是花在谁手里,谁就要表演一个节目,节目可以自选,可以是念儿歌也可以是唱歌或舞蹈。

一开始,游戏进行的较为顺利,好多小朋友都大方的进行了表演,可是,当花传到轩轩手里的时候,他就是不肯表演,连站都没有站起来,我的鼓励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我急了,对他说:“今天你必须表演,我们大家都在等你哦!哪怕是你只说一句话也行啊!“看到我的态度如此坚硬,轩轩有点难堪,眼中噙着泪水望着我,我真的不忍心再逼他,可是为了他的发展,我还是咬咬牙,狠狠心说:“老师相信你能行的,表演吧!今天你表演了,以后你就敢表演了啊。”见实在拗不过我,轩轩从椅子上站起来,带着哭腔唱起了歌,那歌声很好听,音和节奏也很准,大家为他鼓掌,可是轩轩却还是一副不高兴的样子,脸上依然挂着泪花,其鼓鼓地回到座位上。

其实,轩轩是个懂事、乖巧的孩子,平时总是轻生细语、和和气气地与小朋友相处,他心灵手巧,学什么都快,就是有个弱点,胆小,从不举手发言,即便老师叫他他也是面带羞涩,半天不说一句话,更别说让他表演节目。

据他妈妈讲,轩轩很内向,上了幼儿园已经好多了,可怯场不敢当众说话却没有多大变化,听了轩轩妈妈的话,我觉得作为老师应该帮助他,于是,我想尽办法创造机会让他在众人面前讲话,比如:请他发发东西,也让他带大家一起做做游戏等,只要看到有一点的进步我就不失时机的当作大事来表扬他,可是这些并没能帮助他树立自信,这不,刚才开头的一幕便是最好的见证。

下午放学的时候,我就这件事和轩轩的妈妈进行了交谈,希望得到楦选妈妈的谅解,轩轩妈妈听了我的话一脸高兴地说:“你做的对啊,就是要逼他,不然他永远也迈出这一步,你也是为他好啊,我支持你!” 能获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让我感到很欣慰!

走进幼儿的心灵

金海斌调进我所带的中一班,我的心悬了起来。听别人介绍,海斌好动,个性强,是个比较难带的孩子。 从海斌迈进中一班这个集体,我开始了对他全方位的观察,因为我知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幼儿的细致观察,是闯入幼儿心扉的第一步。

海斌喜欢画画,在绘画课上安静、专心,不会拿筷子的小手,握起水笔姿势正确,用笔流畅,画画的布局、涂色,超出了中班年龄幼儿的水平。我表扬他,并把他的画贴在老师范画的位置上。海斌通过绘画技能的展示,得到了同伴的掌声。在其他活动中,也就能和大家步调一致了。

一天,我发现海斌在拿着一盒水彩笔发呆,我拿过水彩笔劝他去喝点水。喝水后,海斌又重拿起那盒笔,打开后一只一只的看,我没去打搅他。事后,我问他:“那是你的笔吗?”“不是”。“是不是喜欢那盒笔?”海斌点点头,并沮丧的说:“我的笔没水了,画的画不好看,”看海斌那麽喜欢漂亮的水笔,我及时与家长联系,得到家长的配合,为海斌添置了多色的水笔。

又一日,小朋友在看动画片,海斌双手堵耳,嘴中尖叫,当我向他摆手时,他大声说:“我不爱看电视——”我让他换个看不见电视的位置,玩些好收的玩具。隔了几天,当小朋友又看电视时,我提前安排海斌玩玩具,可海斌不领我的好意,搬了椅子往前挤,不但安静的看电视,还随电视节目发出咯咯的笑声。我明白了:海斌看电视是有选择的,前几天看的是现代版的有打斗的动画片,而今天看的是有趣的“猫和老鼠”,不同的内容,海斌有不同的反映。

通过对海斌的观察和看到海斌一天一天的进步,我想到:教师要通过观察,找到孩子的优势,并把它作为切入点,走近孩子,建立感情,增强孩子的自信,才能进一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集体观念和规则意识。

同时,根据孩子的需要选择教育内容,满足孩子的不同兴趣,这也是因人施教的重要方面。通过观察,我们还能适时的提示家长,配合教育工作,达到家园共育。

因此,观察幼儿是教师必备的能力。

个案分析:他不哭了

观察对象:小[2]班 潘郅阳

观察记录:20xx年4月2日

早晨,我正忙着接待来园的孩子,潘郅阳来了。他哭着 对爷爷说:“爷爷,吃中饭来啊!”爷爷说:“好的,爷爷来。”我拉着他的手,摸摸他的头,对他说:“潘郅阳,你这几天没来幼儿园,老师可想你了。你看,小朋友都在叫你呢!”他看了看,情绪慢慢稳定了,在我的引导下参加到活动区了。

分析情况:

潘郅阳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爷爷奶奶非常他,孩子有什么要求都会满足他,而在幼儿园里,他在与同伴、老师的共同生活中,有时会与同伴发生矛盾,有时午睡睡不着被老师提醒不要动来动去······幼儿园的生活让他不能象在家里那样呼风唤雨,情感和需要得不到充分地满足。因此,他来园的情绪就比较不稳定。

采取措施:

1、 得家长配合,不能一味地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做到严爱结合。

2、 坚持每天让孩子来园,把孩子送到老师手里后,马上离开。

3、 创设安全、愉快的氛围,引导同伴们和他做好朋友。

个案分析:如何面对孩子的心理偏差

所谓幼儿的心理偏离,是指幼儿的心理、行为偏离正常的倾向,比如,爱发脾气,行为古怪,注意力障碍等。幼儿的心理偏离虽然不象成人的心理问题那样表现出明显和稳定的特征,但如果不及时校正会越来越严重,最终导致心理疾病。

小嘉初到幼儿园时,妈妈带他走进活动室,老师向他打招问好,他不仅比回答,反而报以敌视的眼神,随后他扭头就往外跑,好不容易被他妈妈来回来。他却象疯了似的乱踢乱跳,大哭大闹。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老师发现他非常孤僻、离群,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上课从来不肯回答问题,下课也不和小朋友玩,还伴有攻击性行为。有一次玩积木,他莫名其妙的打了一个小朋友,当老师批评他以后,他却一下子钻到桌子底下,大叫着用积木敲自己的头,以后,老师发现他常常这样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无论和蔼的话语还是严厉的批评都对他无济于事,一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他就发脾气、打人,有时搅得整个班级都不能正常的上课,活动。

原因分析

这是一个明显心理偏离的孩子,

孩子产生心理偏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来自于家庭。父母的素质、亲子关系、教养态度以及父母的性格等都能对孩子心理发育产生影响,如,父母感情不和或者离异,会对孩子失去应有的爱抚,容易使孩子情绪郁郁,性格古怪、心理反常。反过来,过分的溺爱容易使号召形成骄横、自私、任性等不良性格,另外,有的父母把自己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这样做,很容易使孩子情绪压抑,影响身心发展。 解决对策

绝大多数的孩子属于轻度的心理偏离,只要家长注意改变教育方式,用科学的、正确的方法抚育孩子,就可以很快矫正过来。首先,家长在平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虽然每天看到的都是一些生活小事,但正是在吃,喝,玩,睡这些小事的背后隐藏着心理问题。当发现孩子出现心理偏离时,家长首先要从自

己的言行、教育方式、家庭环境中寻找根源,应该多学些科学育儿的知识,了解不同时期幼儿发育的特点,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调整教育方式。此外,家长还可以让孩子参加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特别是有家长参与的游戏,克服胆怯、粗暴、不合群、自私等不良心理和行为,促进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

个案

壮壮是我们班比较内向的男孩子,平时不太爱讲话,即使有事情的时候,说话的声音也很小很小,周五上午,我配合阎老师组织幼儿进行拍球活动,为了鼓励孩子们多练习,我们提供了,其他的玩具,要求幼儿能连续拍5个以上,就可以选择其他的玩具。

我心里想,小班幼儿的技能所致,不会有孩子能拍5个以上的,这“招”肯定行!我和阎老师,一起和孩子们练习拍球、指导幼儿正确的排球姿势,告诉孩子们想把球宝宝拍起来,就应该拍球宝宝的头。经过练习,有的孩子能连续拍2、3个了。但是,大部分孩子由于初次尝试,所以,还是在满地找球,我转过身来,看见壮壮在连续的排球,我在心理为他暗暗数,一共14个,我第一个反应就是叫阎老师“阎老师,你快看壮壮!”我们都在为他骄傲。

“小朋友都过来,咱们看看壮壮拍的多棒!来,给小朋友表演一个!”壮壮也很兴奋,在我身边拍起来,1、2、3、4??14、15。他一边拍,我们一起给他数。大家都为他拍手,给他加油!看的出来,很高兴,第一次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演,第一次得“第一”回来后,他主动的拉我的手,小声的说:“老师,你说我拍的是不是特别好呀?”我大声的是,当然了。壮壮拍的最棒了。!

胆小、内向的孩子处处拘谨、害怕,不愿说话不敢做事与人交往。我们就多点关心 、体贴他们,即使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用热情的目光、亲切的话语,爱抚的动作主动和他们交谈,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细心观察他们的举动,了解他们的需要,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满足,激起他们愉快的情绪,帮助他们学会与人交流、沟通。鼓励他们与同伴交往,体验同伴间的欢乐和友谊,用同伴的热情和快乐去感染他们,使他们渐渐开朗起来。

观察对象:小[二]班 李奇逊

观察纪录:20xx年11月8日

纪录人:龙霞

奇奇是我们班比较内向的男孩子,平时不太爱讲话,即使有事情的时候,说话的声音也很小很小,周三的户外活动,我安排幼儿在户外玩球,并鼓励幼儿能连续拍5个以上。

我心里想,小班幼儿的技能所致,不会有孩子能拍5个以上的,从而吸引他们。我和孩子们一起练习拍球、指导幼儿正确的排球姿势,告诉孩子们想把球宝宝拍起来,就应该拍球宝宝的头。经过练习,有的孩子能连续拍2、3个了。但是,大部分孩子由于初次尝试,所以,还是在满地找球,我转过身来,看见奇奇在连续的排球,我在心理为他暗暗数,一共14个,我第一个反应就是叫别的小朋友来看,我们都在为他骄傲。 “小朋友都过来,咱们看看奇奇拍的多棒!来,给小朋友表演一个!”奇奇也很兴奋,在我身边拍起来,1、2、3、4??14、15。他一边拍,我们一起给他数。大家都为他拍手,给他加油!看的出来,很高兴,第一次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演,第一次得“第一”回来后,他主动的拉我的手,小声的说:“老师,你说我拍的是不是特别好呀?”我大声的是,当然了。奇奇拍的最棒了。!

胆小、内向的孩子处处拘谨、害怕,不愿说话不敢做事与人交往。我们就多点关心、体贴他们,即使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用热情的目光、亲切的话语,爱抚的动作主动和他们交谈,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细心观察他们的举动,了解他们的需要,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满足,激起他们愉快的情绪,帮助他们学会与人交流、沟通。鼓励他们与同伴交往,体验同伴间的欢乐和友谊,用同伴的热情和快乐去感染他们,使他们渐渐开朗起来。

观察时间:05、11

观察对象:孙光伟

观察目的:养成良好的卫生和饮食习惯。

观察记录:

早晨来园后,小朋友们都在区域里活动,玩得很开心。突然我发现孙光伟那张桌子下面有一些果壳,我问小朋友这是谁扔的,几个小朋友都说不是我扔的。只有孙光伟坐在那里不说话。“老师说过的,我们

不能乱吃零食,这样对身材不好,而且,看见果壳在地上应该怎么办呢?”“捡起来,放在垃圾箱里。”“是的,我们应该讲卫生,注意环保才行。”通过这次谈话,小朋友们都知道了以后应该怎么做了。 情况分析:

现在的幼儿在家都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宠着,有事情时,家长们都舍不得孩子动手,都是自己做,使孩子们养成了不少不良的习惯。

采取措施:

通过晨谈、集体活动来教育引导幼儿不吃零食,不乱扔垃圾。

平时从小事做起养成讲卫生和合理消费的好习惯。并对有进步的幼儿进行奖励。

一个吸吮手指幼儿的个案分析

幼儿情况概述:

郑义威是我班一位5岁的小男孩,聪明好学。老师、小朋友都很喜欢他,但就有一个坏习惯——爱吸吮手指。在午睡、上课、游戏时都会发现义威将食指放入嘴里吸吮。当小朋友午睡起来时,就会听到小朋友的告状声:“老师,义威睡觉又吃手了!”这时,他有会用无辜的眼神看着我,仿佛在说:“我不是故意的。它自己要跑到我的嘴里。”有时候,看见他在吃手,我提醒他,他就把手指拿出来,一会儿又偷偷地吸吮手指了。

原因分析:

通过家访、电访及平时来离园的接待时间,与义威父母的交流中,了解到义威在断奶后就有吸吮手指的习惯,当时未能引起义威父母的重视,到义威大点时,就不会吸吮手指了,结果义威却一直没能将这个不良习惯改掉。当他们认识到其吸吮手指的危害时,又以儿子年纪小,不忍心用强制的手段制止他,结果就错过了纠正不良习惯的黄金时期。义威的父母的文化水平较高,十分重视对义威的教育,但如何才能改掉义威吸吮手指的习惯一直是他们头疼的问题,曾试过多种方法,但效果不大。

教育策略:

一、从心理上下手,了解吸吮手指的坏处,建立改掉吸吮手指的信心。

吸吮是经常反复吸吮口唇、手指、脚趾、被子等行为,长时间吸吮手指或脚趾,会因局部刺激而使手指或脚趾变大、变粗,影响美观和精细动作的发展。另外,吸吮手指很容易造成寄生虫感染,还会使上下牙槽咬合不良。而这个吸吮行为经过长时间积累而成的,如果用强制的方法,会使义威产生逆反心理。所以不能用强制的方法,只能用引导、鼓励的方法,使他自己认识到吸吮手指的坏处,让他建立改掉吸吮手指的信心。于是我将吸吮手指会产生的后果用故事《贝贝的手指》讲给他听,让他自己去故事里寻找为什么贝贝的手指与别的小朋友不一样。当义威从故事找到答案后,很紧张的问我:“老师,我会不会变成跟贝贝一样呢?”我笑着问他:“只要你从现在开始下定决心改掉吸吮手指的习惯,我相信你绝对不会变得和贝贝一样的。”义威听了很高兴地说:“老师我要改掉坏毛病。”那天早上他都没有吸吮手指。

二、用各种方法转移注意力,加强监督帮助他培养良好的习惯。

义威吸吮手指的习惯不是一两天能改掉,所以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而且他已成习惯,要改不太容易。在初期,我努力让他将吸吮手指的次数减少,从每天三四次到一两次。有时他吸吮手指是无意识的,这就要我们老师的监督,在他睡着后,要监督他,不让他将手指放入嘴中吸吮,有时他会控制不住,于是我马上分散他的注意力,提供串珠、拼图、剪贴等精细的手工活动,鼓励他控制吸吮吸吮手指,集中精神完成任务,逐步让他忘记要吸吮手指。实在控制不住时,我就会和他一起讲笑话,让他忘记吸吮手指的念头。

三、支持、鼓励他改掉不良习惯

因为全班幼儿都很喜欢义威,也知道他有吸吮手指的不良习惯,有时难免会遭到小朋友的讥笑。有一次,当义威想和陈瑾一起游戏时,陈瑾拒绝了他,还说:“我才不跟你玩,你会吸吮手指。”义威听了很难过。这时,我就安慰他:“其实每个人都有不良的习惯,只要我们改了,别人还会喜欢你的。小朋友们都很喜欢义威,但是他们不喜欢吃手的小朋友,只要你改了坏毛病,小朋友还会和你一起玩的。”后来,我还特意给班上的幼儿讲了吸吮手指的危害,发动全班幼儿一起支持、帮助义威改了坏习惯。

四、家园一致,共同探讨教育方法

我们在家访中知道,义威的父母文化水平较高,十分重视对义威的教育。所以,我们就积极地与义威的父母探讨教育的方法,努力尝试各种教育方法,并让他们积极地配合我们的教育方法,主动参与幼儿园的各

种活动,逐步建立科学的育儿观。在与家长的联系中,我改变了以往那种“告状”式的做法,首先向家长汇报孩子的进步,同时向家长提出配合教育的要求,这样家长很乐意支持我们的工作。

成效与启示:

通过半年的家园配合,义威吸吮手指的现象减少了,小朋友不在讥笑他,能自信、大胆的与小伙伴一起玩游戏了,虽然吸吮手指的现象还存在,不过,吸吮手指的次数明显减少了。我相信只要家园继续努力配合,针对情况适时调整教育策略,义威会改掉吸吮手指的习惯。

霸王不霸

吴洵在我们班幼儿当中年龄偏小,他既聪明又活泼,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不管什么事情都愿意尝试着去做,但是,他却成了我们班出了名的小霸王,只要有人想和他分享东西,他就会怒发冲冠,要么毫不客气地将同伴推倒,要么张口就咬。

案例描述:一个星期三的上午,户外活动的内容是玩滑滑梯,孩子们都很喜欢玩。忽然,耳边传来一阵哭喊声,我寻声走过去,发现班里年龄最小的曹湘韩手指上出现了被咬的痕迹。我边安抚她边问:“湘韩,谁咬你了?” 湘韩边哭边将小手指向站在他旁边的吴洵。我立刻明白了,然后对吴洵说道:“你咬她了?”吴洵看了看我,一边咿咿呀呀地说着、比划着,一边又将身体移向滑梯,接着以极快的速度抢在另一个小朋友的前面冲下了滑梯。针对他的行为,我立刻把他请到了身边,告诉他咬人是不对的,玩具要大家一起玩。吴洵听了老师的话,很高兴地答应着,一溜烟式的又跑向了滑梯。

分析:针对吴洵的行为,我与家长进行了个别交流。从与家长的交谈中了解到,正宇平时主要由爷爷奶奶负责照顾,爸爸妈妈为了工作,很少跟孩子一起,而爷爷奶奶对聪明可爱的吴洵更是捧在手心,对他百依百顺,即使被小不点咬了也不及时地加以引导。久而久知,吴洵那股霸道劲就油然而生了,只要稍有不顺心的事情,或者是大人没有及时满足他的要求,他就会采取咬人的方式,不管你是谁。俗话说:“家庭教育是幼儿最早的学前教育”,这句话的确没错。家庭教育是形成孩子性格的导火线,不难看出,正是由于爷爷奶奶的溺爱这个原因,导致了孩子极为霸道的性格。

教育策略: 1、移情教育:要让孩子改变这种唯我独尊的性格,首先应该让孩子学会体验他人的情感,也就是对他进行适当的移情教育。我通过利用一些故事或者情景表演,让孩子参与到活动中去,让他体验到

分享的快乐。2、帮助孩子在观察中学会“商量”:记得一次午饭后,吴洵因为没有抢到自己心爱的玩具又想和同伴打架,我看见后,连忙把吴洵拉到了一边,告诉他想玩玩具时先来告诉老师,同时要求他看别人是怎样通过协商交换玩玩具的。教他学说一些简单的句子,如:“让我玩玩好吗?”“你玩好给我玩”等。在我的督促与帮助下,聪明的吴洵有了最初的与他人分享的意识,同时也在交往中渐渐地学习着和别人“商量。” 3、表扬的魅力:针对吴洵的这一性格,我在平时活动中注意及时发现他的闪光之处,对他好的行为有针对性地加以表扬,注重表扬的时效性,讲究表扬的价值所在。吴洵动作灵活,妈妈反映他在家里小自行车骑的棒极了,于是,我有意让吴洵在大家面前露一手,并鼓励他将自己的车子让给同伴玩。当他在活动中表现出“商量”行为并和大家一起分享时,我就会送他一个大大的红五星。

通过这学期耐心细致地教育及引导,原来的小霸王吴洵不再霸道,咬人现象逐渐减少,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了一定提高,学会了协商。这个案例,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研究有效的教育形式和方法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确保教育的实效性,从而促进每个孩子身心得以健康地成长。

案例分析贝贝不在讨人嫌

梦妮是个有名的机灵鬼,她活泼好动,嘴巴特别甜,和陌生人一下子就能相处好,但和小伙伴并不融洽,每天都有小朋友来告状“梦妮打人了”。在活动中,老师也发现梦妮的自制力很差,特别表现在上课回答问题时没有一点儿耐心,举手后一定得请她回答,否则她就会闹情绪,在座位上吵闹,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如果老师用小红花表扬了别的小朋友,她就会小声嘟囔:“这有什么了不起,我才不要呢!”但看她的眼神,又非常地想得到小红花。为此,小朋友们都不喜欢她,她在集体中感到很孤单。

分析与反思:

经了解,梦妮在上托儿所时常常哭着回家告诉爸爸妈妈,有小朋友打她。当律师的爸爸就告诉她,谁要打你,你就打她,这叫“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属于“正当防卫”。由于爸爸妈妈平时工作都比较忙,又没有老人在身边,梦妮就常常一个人玩。爸爸妈妈心疼梦妮,常常给她买许多的玩具。梦妮一会儿玩这个玩具,一会儿又玩那个玩具,显得做事很没耐心,而且非常想和别人交流,“逮”上个人能聊上半天。

1.做好家长工作。造成梦妮经常打人的主要原因是受家长所谓的“正当防卫”论的影响,因此,老师必须先和家长取得认识上的一致。我首先和家长进行了交流,指出他们的“正当防卫”论在幼儿园是不适宜的。

幼儿由于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不可能和成人一样能用比较适宜的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有些幼儿只是想和别人表示友好,可是,他的动作给人的感觉就像是想侵犯别人;有些幼儿不太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更多的只能依赖于动作,造成许多理解上的偏差。我列举了许多在平时工作中遇到的事例,让家长非常信服地接受了我的观点。在梦妮没有耐心的问题上,我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如尽可能多地抽出时间陪孩子一起画画。看书,不要边做家务边和孩子交流,这样会让孩子觉得你不重视她,画画时应讲究策略,不要一次给她很多的纸,鼓励她把一幅画画完整,并耐心地涂色,初步培养其耐心。

2.和孩子约法三章。针对梦妮在活动中缺乏自制力的问题,我和她做了个小小的约定:老师的问题会回答可以举手,但不是每个问题都要请你回答,如果实在忍不住一定要回答这个问题,请你举左手,老师看到了一定请你回答;但每一次活动,举左手的次数不能超过三次,如果没有请你就抢着回答,就算违反了规定,不能得到小红花。梦妮听了,很高兴也很得意,觉得自己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因为老师只和她一个人做这样的约定。因此,第一次就遵守了规则,我当然也履行了自己的承诺。看到梦妮拿到小红花时高兴的模样,我也特别地高兴。有了成功的第一次,梦妮的信。心很足,改掉不少上课不守纪律的坏毛病,自制力有了明显提高。

3.请小朋友帮忙。对于梦妮比较突出的打人问题,想让她一下子就改过来还真不容易。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相处时间的增多,梦妮已能判断小伙伴一些动作的含义,但每当小伙伴不小心碰到了她,她还是不依不饶地还手出击,因此大家都不愿和她交朋友,不愿和她一起玩。我便和

幼儿一起讨论如何帮助梦妮的问题,并请小朋友自己商量解决的办法,有几个能力比较强、口语表达比较好的小朋友表示愿意和梦妮一起玩。我便让他们自己制定游戏规则,如在活动中被别人不小碰倒了,也决不能去打别人!如果违反规定三次,就不欢迎她做游戏伙伴了。有了小伙伴的监督,有了游戏的伙伴,梦妮打人的坏习惯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改变。

发现孩子的兴趣

我们班的KERRY 小朋友经过3个星期的磨砺,终于初见成效,开始慢慢地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并逐步把注意力转移到同伴和游戏活动中来了。在白天的活动中,KERRY的表现一直很稳定,也可以看得出来,宝贝开始懂得感受游戏的乐趣并流露出开心、快乐的神情,可是每到下午4点钟左右,(也许KERRY估计到这个时候妈妈大概要来了,)总是喜欢一个人站到门口,要不就一不留神跑出门外去找妈妈,嘴里说着:“蕾蕾的妈妈要来接蕾蕾了”;叫她进来或抱她进来都不愿意,非要站在门口,让老师们感到很无奈也很担心??。

这天下午,要开始组织孩子们进行生活活动了,老师发现把常规音乐《我有小手我拍拍拍》一打开,本来要跑出去的KERRY 居然像小老师一样地很有兴趣地把一张小椅子放在小朋友们的前面,可爱地拍起了自己的小手,看到有个小朋友没坐好,还像老师一样地走上前去在这个小朋友面前带领她拍一拍手呢,这个动作逗笑了我,但同时也让我想到:既然KERRY这么爱模仿老师带领小朋们做律动,为何不让她更好地表现一下呢。于是我告诉小朋友们:今天KERRY很棒,老师请KERRY 当小老师带领大家做律动,要是谁做得好, 小老师KERRY也会请她来当一次小老师呢。孩子们听了我的话,个个都跟着KERRY很有兴趣地做起了律动,而KERRY 的神情呢,也是一副很陶醉的样子。

抓住了KERRY 的这个兴趣点,每到下午吃完下午茶的时候,只要看到KERRY 有往外跑的趋向,马上就告诉她:等会KERRY 还要带领大家做律动,KERRY 可是个能干的小老师哦。这个时候把常规音乐一打开,小家伙就会像摸像样地地搬张小椅子坐在小朋友们面前做起律动来,连要去找妈妈的事情都忘记了??。 现在可爱的小KERRY已经完全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每天都开开心心的,还会经常流连在幼儿园不肯跟妈妈回家呢。看到孩子和妈妈脸上的微笑,我的心里也像喝了蜜糖一样!

这件事情也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只要抓住了孩子的兴趣,以孩子的兴趣点做为突破口,就会发现其实每个孩子都是那么的听话、那么的可爱,那么的优秀!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更要做一个善于观察的有心人,去善于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和兴趣点。

自闭与孤独的迪迪

一个和父母缺乏感情交流的孩子,最大的问题也许就是性格上会出现偏差,与同伴也难以相处。

一天午餐前,我拿起一本故事书,准备给孩子们讲故事,刚起了个开头:“有一个虎娃娃,老是离不开他的虎妈妈?”就听见一细小的声音在下面叫着,“别讲了,别讲了,什么时候讲完呀!”我低头一看,是迪迪,只见他苦着一张脸,摇着手像是要制止我讲下去。傍边的小朋友不干了,连声说:“讲下去,讲下去,我们要听的。”于是我对迪迪说:“小朋友都很爱听的,你也慢慢静下心来听我说吧。”说完,我又准备继续我的故事。可是刚说了没几句,他的声音又来了:“别讲了,别讲了,什么时候讲完呀!”小朋友们不高兴了“迪迪很烦的,老师快讲下去,不要理他。”我问迪迪:“为什么不爱听故事,你要和小朋友一样,安静得听。不能这样打断别人,这是不礼貌的。”可他还是忍不住翻来覆去的就是那几句话“别讲了,别讲了,什么时候讲完呀!”我生气了,对他说:“你不想听,小朋友可想听,如果这样的话,那就请你自己去找个地方坐好,不要打搅我们。”没想到,他真的站了起来,端起小椅子,坐到一边去了,

这倒引起了我的兴趣。

事后,经过我多次细心的观察,我发现迪迪这个孩子比较孤僻,胆子很小,平时的话很少,上课从不举手发言,与老师也不愿意亲近,总是一个人玩,也不与别人交流,受到同伴的欺负也没有反映,一到听故事、看电视的时候,他就会反复那几句话“别讲(看)了,别讲(看)了,什么时候讲(看)完呀!”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性格变得如此的怪异,孩子的内心到底要数说什么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与他的家人进行了交流,得知孩子的父母工作很忙,平时无暇与孩子交流,教养的责任主要有两位老人来承担。然而由于他小时候曾生过一场大病,几乎丧失性命,因此家里人都很宠爱他,对他的要求也是百依百顺的。老人们很注重关心他的身体健康,而除了吃饱穿暖以外也没有精力再去理他,无法与他交流,而孩子由于身体原因,也不能外出,每天就是一个人孤单的摆弄他的那些积木。于是,我试探的问他:“迪迪,你喜欢爸爸、妈妈吗?想他们吗?”他躲开了我的眼光,低下了头。从他的神情中,我能感受到他的内心是多么孤独,他是多么盼望能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呀。

心理学家早有这样的论点: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关键是与社会环境、父母或护理之间早年的交互作用。在这个时期的孩子,他们自我意识刚刚萌芽,正处于爱动爱玩,开始有交往意识的时期。这时候他们需要的是对他人和社会取得信任感,获得自主感,需要参与成人的活动,去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如果这时候,抚养人能够对孩子的那些行为及时给与回应,允许他参与自己的活动的话,孩子会觉得非常高兴,对自己的能力也有了信心。反之,如果成人不能理解孩子的要求,对他们采取的是回避、漠视的态度的话,孩子会觉得自己是多余的,对外界的态度也是拒绝的,他们便会生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将自己与外界隔离,变得更加孤单、自闭的。

迪迪的这些行为反映出他的内心是十分孤独的,他的自信心和自主感都没有得到发展。如:他胆子小,不与同伴交流,不与老师亲近,上课不举手发言,害怕听故事、看电视等等。这些情况的出现,都是由于平时父母忽略了与他感情方面的交流,对孩子的内心世界的缺乏了解与沟通造成的。孩子觉得自己被忽视,得不到保护与信任,没有了安全感。而老人的照料则从他的身体条件出发,而没有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限制了孩子的兴趣爱好,使孩子没有了自主权,好像被关在一个无形的笼子里了。

小班的孩子正处于一个人一生中第一个心理反抗期,压制他的愿望便会引起他的反抗。因此他对集体参与的活动显得特别的反感,便用语言制止来表示自己的不满。这是一种多么不健康的心理呀。

对于这样的孩子,唯一的办法就是要取得家长的配合,让其父母在工作之余多投一些关注给与他们的孩子,孩子多进行一些交流,了解他现在在想什么,准备做什么。让孩子知道自己是多么的爱他,他也是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而老人们则要适当改变自己的教养态

度,放开手,给与孩子一些可以承担的任务,如拿拖鞋、分碗筷等等。这样才能使孩子对自己充满了自信心,

才能使孩子自主自立。

在我的建议下,孩子的父母改变了以往的教育态度,不再以为孩子还小,没有什么可以交流的,而是抽出时间与孩子一起游戏外出,而老人们也不样样事情都包办代替,而是鼓励他自己去试试,平时也有意识的带他与别的孩子一起玩。而我则在幼儿园里经常有意识与他交谈,并给与他一些可以完成的小任务,如整理玩具等。这样经过了一段时间,在我们家园共同配合下,在我们的爱心、耐心下,迪迪慢慢走出了孤寂的世界,开始从旁观别人的游戏,到偶尔也参与集体活动了,他的笑容也一天天的增多了。

欢迎你,迪迪。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正呈现在你的眼前,愿你能充满自信的走入这美丽的新世界!

对不听话的孩子,进行观察、分析

对象:阳阳

分析:阳阳是个思维活跃、特聪明的孩子。上课时老师提问问题,他好动脑筋,善于思考,能给老师满意的回答。他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很强,主要表现在手工、折纸、美工课。在手工课里,难度大的地方大部分孩子是要通过老师的指点来完成的,而他却喜欢自己看图示完整地做好手工作品。在美术课里,他除了按老师的要求绘画外,会发挥自己的想象,使画面更加丰富、更有创意。阳阳的不足之处是:攻击性强,好斗,与孩子不能友好相处。常常听到孩子上报:阳阳把某某小朋友打哭了、阳阳把某某玩具抢了------ 采取的教育措施:

一、扬长避短,多看到他的闪光点,以表扬鼓励的方式教育、引导他。如:阳阳的手工做得好,我就让他来当小老师教别人做,他会觉得很自豪。我就会表扬他:“大家看,阳阳多能干,会帮助别人呢。”

二、班里开展讲文明、懂礼貌活动,造成一种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氛围来感化他、影响他。如:玩玩具时,看到别人互相谦让了,他也不会经常抢别人玩具了。

三、注重家园沟通。由于父母较宠,阳阳在家里是养尊处优的孩子,事事都由着他。与家长联系后,让其对孩子松严结合。在家尊敬长辈,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效果:经过一段时间努力,阳阳的进步挺大,与别人交往融洽了,有时还会积极、主动地做好班级事情。孩子当中听到报阳阳打架之事也很少了。阳阳的进步使我悟出一个道理:“不听话的孩子也是可爱的。”

我班有个“女霸王”

一听这个名字,你一定会吓一跳。可是,当你看到她站在玩具柜上,一只手插着腰,另一只手指东划西地,边比划边喊得样子,就会觉得这个名字给她再恰当不过了。

从到这个班起,就听说有个叫刘海美的小姑娘,很有个性。可刚开始,她并没对我显示她的个性。只是下课是爱在我周围转,别的孩子向我撒娇,或搂着我说话时,她偶而也会插一句,有时还会不屑地撇撇嘴。当我去拉她得手要和她说话时,她总是不自然地挣脱开跑掉了。

有一天,早上来园时,她和妈妈生气了,她妈妈向我告状,她不示弱地和妈妈顶嘴,妈妈气得扭身走了。我告诉她这样做很不礼貌,她听也不听,气冲冲地走向自己的座位,使劲地把书包摔在桌子上。见我没反映又冲到玩具柜前,把玩具全扔到地上,并使劲的往柜子底下踢。这时,李云亭走过来制止她,她边大喊:“用你管吗?”边使劲推倒了李云亭,然后回到自己座位上,两手一抱,头扬着,眼睛斜视着我,那样子就象是向我示威。

我走过去,严厉地对她说:“马上站起来,给李云亭扶起来,赔礼道歉!”她瞪我一眼,把头转到一边。看到她得样子,我觉得此时,如果我妥协了,以后我就失去了威信,就很难管住她了。于是,我装作非常生气、非常厉害得样子,用手使劲一拍桌子,大声说:“马上给小朋友道歉,把玩具收好,不然,拿着你的书包和你妈妈回家!马上走!”她看到我得样子,吓了一跳,但还不想示弱,小声说:“我妈妈走了,我没法回家。”我一听马上拿出手机,装作找家园联系本。她一看慌了,忙拉着我喊:“老师,我收还不行吗?”我见状心里暗喜,可脸上还装作很生气,说:“好,我看你的表现。”她快速地将玩具收好,悻悻地坐回座位上。我把她叫到一边对她说:“有什么事情,要和大人说明白,即使不开心、不被人理解,也不能拿别人或拿东西出气,要知道每个人都会有不开心,不被人理解的时候,老师也一样,如果我不开心了,就拿你出气,你会不会觉得老师怎么这么坏?你看你很聪明,故事讲得也很好? ?”她一愣,问我:“老师你怎么知道?你又没听我讲过?”我摸着她的头说:“因为老师很喜欢你,所以知道你很多事,如写字好、画画好、还能勇于承认错误,对吗?”她不好意思地点点头,对我说:“老师对不起,以后我不这样了,你还喜欢我吗?”我肯定地点点头,说:“当然喜欢你了,不过现在,你是不是该向小朋友道歉了?”他听了兴冲冲地走到李云亭跟前,道了歉。

从那以后,刘海美象变了一个人。虽然还是围着老师转,但却和老师亲昵多了,还变成了老师的帮手,同时还知道帮助小朋友了,也会和小朋友友好相处了。她妈妈开心的说:“我闺女象是被老师施了魔法,变得懂事多了。”我笑着说:“我哪会施魔法,是美美长大了,对不对?”美美搂着我,不好意思地笑了。

好动的孩子

初次见瀚兴是在开学初的家访工作中,那时的他被阿姨带着到小区门口来接我们,看起来是个很腼腆、不爱说话的孩子。当时我还在想这么大个儿的孩子还挺害羞,但经过开学几周的观察与了解,我才发现我对瀚兴最初的判断只是一个肤浅的认识。因为瀚兴在班上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爱动的孩子,与我最初见他的印象简直判若两人。上课时,别的小朋友都认真地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而他则会在老师讲得津津有味时突

然发出“呵”或“呀”地一声,同时做出电影“蜘蛛侠”的经典动作,让老师和孩子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他身上,而且几乎每节课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以为瀚兴什么时候都是这样,但一节纸工课改变了我对瀚兴的看法。

那天,我教小朋友们折“东西南北”的纸偶,从头至尾瀚兴都没有离开自己的座位,而是很认真地跟着我折“东西南北”,看着他那认真又带有憨态的表情,真的很可爱。

瀚兴前后动静的表现让我内心有些许的震撼,在他这个年龄阶段正是好动的时候,如果我们的教学活动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那么我们的活动就算是失败的。仔细回想,瀚兴以往在课堂上的表现可以说是在给老师提醒:“你上的课不好玩,我没有兴趣”,而我却认为他是在捣乱。是啊,根据孩子现在的年龄阶段来说是动作发展的关键期,“好动”可以说是孩子的通病,我们不能因为孩子好动就一味地否定孩子,而是要根据孩子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从表面来看孩子可以说是我们老师理解孩子的一个误区,我们应该从孩子的行为来推测孩子的内心,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以此作为我们教学活动内容的起点,让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到快乐,真正做到“以幼儿为中心”、“幼儿是活动的主体”。

乐音与噪音

观察者: 吴月娟

观察对象:余超

观察时间:2005.5

观察背景: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需要采取积极适宜的教育方法,培养幼儿成为乐观向上、积极向前的人格品质,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强调孩子对社会交往、合作、关心、劳动,学会做人等社会品质的形成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积极创造社会实践的机会,善于发现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闪光点,使孩子的潜能在各种开放、轻松、平等的社会环境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基本描述:

有一段时间,我班的余超小朋友总喜欢高声叫喊,遇到高兴的事情或不愉快的事总喜欢大声的叫喊,还几个小朋友跟着喊使教室里喧哗一片、吵吵嚷嚷的。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很多小朋友喜欢高声喊叫,不仅环境不安静,而且有的人喉咙也喊得嘶哑了。 教育措施:

于是,我就根据这一情况,及时地捕捉了生成契机,组织了一节生成课——《乐音和噪音》。

一开始,我便为小朋友弹了一首简单明快的小乐曲;接着又打开录音机,播放了一段事先录好的“乒乒乓乓”、“叽里呱啦”、“沙——沙——”“桄榔桄榔”的声音,让幼儿说说哪个好听,哪个不好听。 “那首乐曲好听,后面的声音乱七八糟,难听死了!”“吵死了,那么响,听起来烦!”小朋友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

我便告诉小朋友,好听的是乐音,它能使人心情愉快;不好听的是噪音,它的危害可多了!对我们来说,它会影响我们的心情,使我们变得烦躁,不能很好地生活学习。尽管没有什么表面上的区别,但实际上乐音有一定的频率;而噪音往往是既响又杂乱无章的。

之后,我又向小朋友讲了《驴子阿里》的故事,当大家听到驴子发出的噪音会使老虎都不能弹动时,大家都“哇”地一声叫了起来,显得十分惊奇。

接着,我又把录制好的喧哗吵嚷的声音播放出来,让大家听,分辨这样的声音是噪音还是乐音。我还请了爱高叫的余超上来,问他有什么感受,小朋友以后该怎么办?他红着脸匆匆说:噪音有那么多危害,我以后一定不发出噪音了。又急促促跑下去了。

忽然一个幼儿说:我们幼儿园别的班级有时也很吵,以后我们一起监督噪音好不好?

我马上请幼儿以后从生活中寻找乐音与噪音,特别是找找幼儿园的噪音。并在以后的活动中,和他们一起做起噪音监督员,自觉维护幼儿园的宁静。小朋友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都感受到了宁静的乐趣。 “你也轻轻说,我也轻轻说;轻轻说话真好听,大声说话喉咙痛。”这是由“乐音与噪音”引申开来的“请你轻声说话”的游戏活动中我教小朋友的一首拍手诗。小朋友们一边轻轻拍手念着诗,一边玩着游戏,活动的气氛十分融洽。使小朋友感受到宁静真好!

爱让她破茧而出

童心是一泓清泉,透明、晶莹;童心是一朵花蕾,欲放、美丽。在我眼中,每颗童心都是一个新世界,斑斓、各有千秋,但有时它的外面却包着一层厚厚的茧,不愿别人轻易触及??

十月,一个金色的季节,我披着一身阳光走进了中(1)班。 “来,都到蔡老师这儿来,和我说说你自己。”我热情地伸开双臂,孩子们先是疑惑,继而窃窃私语,但在我的一再邀请下,他们很快就抛开了怯生,兴奋地围在我的身边,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可是,透过一条小小的缝隙,我发现一个小女孩一声不响地坐在原位,两眼望着窗外,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于是,我走到她的身边,蹲下身子轻声问:“你叫什么名字?”“她叫紫薇!”有孩子大声地抢答,这个叫紫薇的女孩却依然紧闭嘴唇不吭声。我不肯罢休,再次尝试着和她套近乎,但她还给我的除了沉默还是沉默,想不到我和她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竟如此失败。 从此,倔强的紫薇成了我留意的对象。慢慢地,我发现在紫薇倔强的背后隐藏的是胆小、自卑:她很少和其他孩子交谈、玩耍,却经常坐在座位上用羡慕的眼神小心翼翼地望着她们,而一旦有人向她发出邀请,她又象只受到惊吓的蜗牛迅速收回刚伸出的触角,把冰冷的硬壳留给对方。看来要想和她说上话,我必须投入全身心的爱才能打动她的心。于是,我每天都有意无意地和她叨上几句“紫薇,今天你的小辫扎得真漂亮!”“紫薇,今天你吃饭又有进步了!”虽然,她依然不搭腔,可我的表扬和赞许有如一股暖风,悄悄地融化了她脸上的冰霜,我继续等待着??

一次,我教孩子们画蝴蝶,和往常一样紫薇只是捏着蜡笔发呆,我走到她身边,象变魔术一样从衣兜里掏出一只振翅欲飞的蝴蝶发夹,低声说:“瞧,美丽的蝴蝶在请你帮它画像呢,你愿意吗?”她的眼眸忽地一亮,但犹豫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我不会画。”她和我说话了!她终于和我说话了!!!按捺不住的喜悦从我的心里一直跳跃到脸上:“没关系,你先跟着强强一起画,一定会画得和他一样好。”可是她还是捏着蜡笔欲画又止,我真恨不得帮她下笔才好。不过,“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紫薇目前缺少的是自信和勇气,只有我帮她战胜胆怯,改变“我不行”的想法,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才能使她品尝到自信的甜头。想到这,我耐心地递给她一个微笑,模仿蝴蝶的口吻继续请求着:“请你帮帮我吧,我相信你一定能把我画得漂漂亮亮的!”紫薇盯着蝴蝶发夹想了又想,终于点点头决定下笔了。“唰唰唰——”很快,一只蝴蝶的轮廓就出现在我们面前,“瞧,你多棒啊!要是再给它画上漂亮的衣服就更美了。”紫薇腼腆地一笑,又埋头画了起来。不一会儿,一只五彩的蝴蝶就画好了,“耶,紫薇的蝴蝶画好了!”看着紫薇这份处女作,我忘情地喊了起来,引得其他孩子纷纷围了过来,“哇,紫薇画得真漂亮!”“这只蝴蝶还是五颜六色的呢!”听着同伴那毫不吝啬的赞扬,紫薇的脸上漾满了幸福的红晕。哈哈,初战告捷!

关键的一步跨出后,下面的路就好走了,紫薇渐渐变得活跃起来:上课时能见到她举起小手回答问题;游戏时能听到她邀请其他孩子合作游戏的声音??但我觉得仅仅这样还不够,我在等待让紫薇面向更大的集体展示自己的机会,一个让她彻底“破茧而出”的机会!

在新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时,我的机会也终于来临了——少年宫举办少儿绘画大赛。当我向孩子们宣布这个好消息,并动员他们踊跃报名时,我偷偷地扫了紫薇一眼,从她的小脸上我捕捉到一丝瞬现即逝的兴奋,我知道她心动了,只是要面对更大的集体战士的时候她又退缩了,必须拉她一把!我先和紫薇最喜欢的人——她的妈妈面谈了一次,希望她能旁敲侧击一下;接着,我每天都公布一次报名参赛者的名单,请他们进行表演并大加赞扬。一天、两天、三天??我发现紫薇看着报名的孩子的眼神越来越热切,时机成熟了!“今天是报名的最后一天,还有小朋友要参赛吗?”我大声地问孩子们,眼睛却紧紧地盯着紫薇:她咬了咬嘴唇,她看了看我,她的小手动了一下??我的心随着她的一举一动而起起落落。终于,紫薇的手坚定举起来了,我长长地吁了口气:“总算没白费心机”。最终,紫薇和我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她在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看着她手捧奖状甜甜地笑着,我的心中溢满了快乐——我成功了!

爱,让紫薇破茧而出,不再封闭自己的心扉;爱,让我走进童心,和他们一起放飞快乐和梦想;爱,让我可以自豪地大喊:“我和孩子零距离!”

个案:我解开了她的心结

一、 个案基本情况

小丽 女 年龄 5岁 幼儿园中班小朋友

二、 案例概述

小丽是一个长得漂亮、清秀且自理能力强的女孩。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她手臂上有一块大大的胎记。就是这块胎记给她带来了无穷的烦恼。夏天她不敢在同伴面前穿短袖,即使天很热也是如此。面对同伴关切的询问,她更是不安。小丽渐渐的变得不愿与同伴、老师多说话了。

三、 个人背景资料

小丽是个独生子女,父亲平时工作较忙,照

顾孩子事落在了母亲身上。母亲对孩子很关爱,但对小丽手臂上留下的胎记始终有一种负疚感。 小丽对自己手臂上的胎记很自卑,总是小心的不愿让人发现这秘密。

四、 分析与诊断

分析:

1、小丽的妈妈处于自己关爱女儿的方式,她尽量不让其他人看到小丽手臂上的胎记。母亲过度的保护,使小丽对自己手臂上的胎记特别敏感,且为了不让他人发现手臂上的胎记,小丽还转过幼儿园。这更增加了孩子的自卑感。

2、小丽也曾问过妈妈手臂上的胎记是怎么回事,可父母总是吞吞吐吐,或唉声叹气。

3、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小丽也不例外。夏天她也想穿上漂亮的短裙,可是这只能在家穿。外出只能换上长袖。她也曾问过妈妈这是为什么?妈妈的回答是:长袖可以遮住胎记。妈妈过度的保护更增添了她的一份负担。

判断:

通过以上的调查分析,可以发现小丽对于外界的事物比较敏感,多虑,特别对自己手臂上的胎记很自卑,导致对自己缺乏一定的自信心。

五、 辅导策略与经过

1、指导家长,配合教育。

和家长进行交流与沟通,将孩子在幼儿园的

情况告诉其父母,让他们知道孩子的自卑情

绪和他们以前的教育有关联。指导家长正视

孩子现状,切忌对孩子在心理上施加无形的

压力,帮助孩子寻找身上的闪光点,让小丽

和同龄人一样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家长表示

一定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教育方法。

2、循循善诱,消除心结。

天气渐热,孩子们将穿上短袖。我开始为小丽担心起来,同伴的关心是否会增加她的自卑心理呢?于是,我开始寻找打开她心结的钥匙。为此,我特意设计了一节谈话活动,还邀请了部分家长参与,其中也包括了小丽的妈妈。首先我请小朋友介绍一下父母是如何关心自己的,大家抢着回答,但小丽一句也没说。接着我告诉小朋友,正因为爸爸、妈妈爱我们才生下我们。但是妈妈在生小宝宝时为了不让自己的小宝宝和其他宝宝搞错,所以在每个小宝宝生上留下了只有妈妈自己知道的记号。这时我故意问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自己的妈妈留下的记号?”“想”全班小朋友大声的回答,我发现小丽也开口说了。这时我请了几个妈妈来介绍,有的说:我在孩子脸上点了一个黑点:有的说:我在孩子的背上画了一个圈。而小朋友们则开心的寻找着妈妈做的记号。最后我让小丽的妈妈来介绍,小丽妈妈按照我事先和她说好的话加上自己的感受动情的说着:我女儿身出来时很漂亮,为了不让其他妈妈抱走,我特意在女儿的手臂上画了一个大大的红印,这样我一看就知道了。此时,我又适当的推了一把,我问大家想不想看看小丽妈妈画的圈,大家都举起了手。而此时的小丽则大方的上来让大家看她的手臂。我则

高兴的在一旁为小丽走出她的心结而鼓掌。第二天我就发现小丽穿上了漂亮的短袖,而小朋友也没有特别的关注她的手臂。

3、帮助小丽寻找身上的闪光点,重塑自我。

虽然小丽的心结解开了,但是要真正帮助她

克服自卑的心理还需要挖掘她身上的优势,予以放大。如:小丽自理能力强,我就鼓励

她去帮助同伴,让小丽在帮助她人中得到交

流,提高自信心。小丽有进步了我就及时在

全班面前表扬、鼓励她。

4、和搭班教师交流小丽的情况,取得她的配合,共同帮助她消除自卑的情绪。。

六、 辅导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与帮助,小丽逐渐消除了自卑的情绪。夏天穿起了漂亮的短裙。有时别人无意中问到手臂上的胎记,她会自豪的告诉人家:是妈妈给我画上的,且反问到:你们有吗?

七、 回顾与建议

通过对小丽事件的处理,使我感到家长不正确的教育方式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负面的影响。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进一步作好家长有关幼儿早期教育的宣传工作。

一个攻击性儿童的个案分析

攻击性行为指对他人的财产或人身进行直接破坏或攻击的行为,包括殴打、伤人、破坏物品、虐待他人或动物、抢劫等行为。在4—6岁时可表现为咬人、咬物、打人等,是儿童、青少年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社会行为,它既影响儿童人格和品德的发展,又是衡量个体社会化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儿童攻击行为和将来犯罪行为的关系上,有关研究认为:习惯性的攻击行为可用来解释和预测犯罪行为;年龄越小就具有攻击行为的幼童,未来发展成反社会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可能性越高;在各种情境中都出现攻击行为的儿童比在特定情境之中出现攻击行为的儿童将来更可能发展成为发社会行为和行为偏差。虽然儿童和青少年的攻击行为一般没有成人那样残暴,比较容易受到忽视。但是随着社会中某些不良因素的发展和电视等宣传媒介的不良影响,社会中的暴力和其他形式的攻击现象正在以各种形式和途径逐渐向幼儿园、学校中渗透。再加上幼儿园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某些局限和儿童青少年心理和行为的特点,现在的儿童、青少年正在受到攻击现象的侵蚀,尤其是暴力行为正在逐年增加。据《中国青年报》19xx年6月25日报道,北方某大城市的一项调查表明,在校学生中,有50%以上的学生有过被校内同学或外校学生敲诈、勒索、抢劫、欺侮和其他滋扰的经历。成都的调查也表明,有三成以上的同学曾受到过同校学生不同程度的骚扰,五分之一的学校存在学生勒索钱财等恶性事件。来自瑞典的卡罗琳斯应激研究室的研究者对北京267名12—13岁小学生欺侮行为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6.7%的小学生回答在上学期中,每周至少一次受人欺侮过。因此儿童和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必须引起社会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近期,笔者对一个四岁半的小班男孩进行了攻击性行为的跟踪观察,以案例形式呈现,以分析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和矫治措施,希望对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有所帮助。

教师手记(一)“我要玩这个大球”

时间:20xx年4月20日上午9:00

地点:操场“滚大球”运动场地

我和孩子们站在操场上,和孩子们讨论晨间锻炼的规则,弘弘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大球”。选择运动器械的音乐一响起,弘弘撒开腿,朝大球飞蹦过去。这时场地上的大球只剩下一个了,弘弘和新迪同时拿到这个大球。两个人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地争起来。弘弘大喊:“是我先拿到的。”新迪说:“不对,你是跑过来的,是我先拿到的。”弘弘仍大叫:“我要玩。”我轻轻地对他们说:“你们俩商量一下,想个办法,要不,这样下去谁也玩不起来。”于是新迪用商量的口气对弘弘说:“我先玩,等会儿交换地时候再给你玩,好吗?”弘弘松开拿着大球的手,我以为他同意了新迪的方法,正想表扬他,没想到他猛地抓起新迪的胳膊狠很地咬了一口。新迪痛得立刻松开了手,哭了起来。弘弘见状立即拿着大球准备玩起来。 分析:

攻击有多种表现或种类,著名心理学家张春兴认为,攻击有两种表现方式:直接攻击和替代性攻击,直接攻击是对欲攻击的对象直接予以侵害。案例中弘弘的表现应属于这类。儿童的攻击行为有自己年龄阶段的特点,即以工具性攻击占优势。儿童具有一定认知能力,在一定情境中,能够对各种环境因素,进行评估、判断,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通过攻击手段产生的结果,因此儿童有时会受到外在诱因的驱动(如玩具、同伴中的领导地位等),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发动攻击。弘弘的攻击性行为其攻击的意图主要不在于伤害他人,而是为了得到“大球”,他的想法非常简单,就是“我咬他,我就能得到大球。”攻击只是他达到目的所采用的手段。

教师手记(二)“他先打我的”

时间:20xx年5月

12日中午12:00

地点:盥洗室

午睡时间到了,小朋友在准备入厕。男孩子有序地站在小便池前排起队,弘弘站在伟伟后面挨得很紧。伟伟转过头对弘弘说:“弘弘,你往后面站一点行吗?”弘弘没理他,仍然贴在伟伟身身上。伟伟上完厕所拎裤子的时候,胳膊肘不小心碰到了挨着他的弘弘,弘弘不由分说从背后紧紧勒住伟伟的脖子,伟伟大喊:“放开我,你干吗?”我立刻走上前,一边叫弘弘松开手,一边观察着伟伟的脖子。幸好及时,要不准得出事。我问弘弘:“你为什么要勒伟伟的脖子?”弘弘理直气壮地说:“他用膀子打我。” 分析: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生主要依赖于具体情境和儿童的认知因素。认知行为理论认为某些具有攻击行为的儿童可能缺乏社会信息的处理能力,或者是对社会信息的解释出现了偏差。高攻击性的儿童在社会交往中,倾向与带着敌意的眼光去解释伙伴的行为和意向,存在着归因偏差。具体来说,他在下列五个步骤的

社会信息处理模式中容易发生错误或偏差:对环境中社会交往线索的译码;做出相应的解释和归因;搜寻可能的行为反应;决定一种可能的反应;执行这种反应。如果儿童在以上任何一个步骤上出现偏差或有缺陷,都可能导致攻击行为反应。此案例中弘弘的行为可以用这种理论来解释,他将他人一个无意的动作看成是对自己的“威胁”,错误的判断使他做出了错误的攻击反应。

教师手记(三)“我是奥特曼”

时间:20xx年6月21日下午4:25

地点:活动室

小朋友陆续离开幼儿园了,活动室里还有五六个孩子坐在一起玩雪花片。弘弘刚用雪花片插了一把“宝剑”,他的妈妈来了。我摸摸弘弘的头说:“看,妈妈来接你了。”弘弘抬起头,看着妈妈说:“我还要玩一会儿。”妈妈站在门口说:“不行,赶快走!”弘弘大喊:“我要玩。”妈妈生气地说:“你再不走,我走了。”“不,我还要玩一会儿。”??我见状立即对弘弘说:“妈妈回去还要做饭,我们就玩一小会儿,好吗?”弘弘高兴地答应了。于是,我示意让弘弘的妈妈到活动室里等他一会儿,弘弘的妈妈一脸不高兴地坐在弘弘的边上。弘弘拿着他插的宝剑在冰冰身边走来走去,说:“我是奥特曼,打死你这个怪兽。”说完,他用“宝剑”刺向冰冰的胸口。“宝剑”断了,于是弘弘用手当宝剑,在冰冰身上乱打,冰冰哭着喊:“老师,他打我。”弘弘的妈妈看见冰冰哭了,站起身来,“啪啪”给了弘弘两个耳光,气愤地说;“打呀,你再打打看。”弘弘嘴巴一咧,大哭起来??弘弘的妈妈生气地拉起弘弘的手,一边朝活动室门口走去,一边说:“看我回家怎么治你。”

分析: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的攻击行为主要是通过两条途径获得的:一是观察学习,二是直接学习。其中观察学习是儿童行为获得的最主要来源,也就是说儿童是在各种社会情境中,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行为后果所受的强化,间接地习得攻击性行为的。心理学家班杜拉著名的攻击玩偶实验表明:观看过他人攻击行为的儿童比没有观看的儿童,在之后相似的情境中表现出更多的攻击行为。因此,社会因素是诱发儿童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在诸多社会因素中,电视对儿童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它往往是其他社会影响的媒介。随着现代媒介和媒体的日益普及,儿童观看电视

的时间越来越长,并且已经成为我国儿童和青少年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使把儿童关在家中,也不能抵挡社会环境对儿童的影响。电视节目,尤其是暴力电视节目对儿童心理影响已经成为许多心理学家研究的课题。美国心理学会19xx年的一份报告指出,电视暴力片对儿童就像抽烟和酗酒一样危险,儿童观看电视暴力片对导致攻击性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就像抽烟会引起肺癌一样。此外,父母的教养方式粗暴、经常体罚儿童,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发生率也比较高。

儿童辨别是非的能力差,但模仿性强。在此案例中,弘弘对动画片中暴力行为的模仿以及妈妈不恰当

的惩罚方式都强化了弘弘攻击性行为的发展,起到了增加儿童攻击的消极作用。这是因为某些惩罚手段本身就具有攻击行为榜样的性质。儿童在“适宜”的情况下,会把别人惩罚他的这些手段用来攻击他人。 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像弘弘这样的儿童,攻击性行为屡屡发生。曾经有人在某个幼儿园两个班级进行观察时发现,从上午8点半到11点半3个小时里共发生30起打架事件,平均每6分钟发生一次。这种频繁发生的攻击性行为如果不加以矫治,将不利于儿童健全个性和心理品质的养成。更重要的是攻击性行为容易对他人和自己造成伤害、影响伙伴关系和幼儿园、学校的教学秩序,严重的可能导致棘手的法律问题。因此,对于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应首先积极预防,对于已经发生的攻击行为要及时地处理,防止造成更恶劣的后果。具体说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措施〈一〉 控制环境影响 重视成人的榜样示范作用

控制环境影响,重视成人的榜样示范作用。这是从观察学习角度提出的控制儿童攻击行为的一个策略。从社会环境中寻找那些可能导致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并予以控制和消除,如禁止儿童看暴力影视等,同时要求成人自身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不具有攻击性,并通过成人的教育使儿童形成对有关攻击性行为的正确认知,帮助儿童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鼓励儿童学习、模仿影视中的积极行为,批评攻击性行为。这样,儿童在其他的情境中就能根据内部良好的认知结构调节、控制自己的攻击行为,逐步提高自我调节能力的水平。

措施〈二〉创设良好条件 降低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儿童获得攻击性行为后,以表象的形式存储在头脑中,并重新整合成一种反应模式。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经由特定的内外因素的启动或激发,实际的攻击行为才能发生。儿童年龄小,大多数攻击性行为发生在争抢玩具等一些为达到自己的目的时。鉴于上述特点,教师在设置环境时,应给儿童创设一个尽量避免冲突的空间。提供数量充足的玩具,以减少儿童彼此争抢玩具的矛盾冲突。设置的活动区域应稍有间隔,防止儿童因空间过分拥挤,引起无意的碰撞而造成摩擦。此外,教师还要努力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心理环境,让儿童能愉快地接受老师、同伴的建议,使儿童形成正向情绪和经验,善待他人。

措施〈三〉教育方法得当 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

家庭是儿童主要的生活场所,因此家庭在矫治儿童攻击性行为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父母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到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和发展。在家庭管教方面,父母用忽视放任或严厉的惩罚来管理儿童的攻击性行为都是不正确的,因为这两种态度都鼓励和强化了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的发展。当儿童出现攻击性行为时,需要给儿童一些惩罚,但惩罚时应注意:1、惩罚要及时,使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能得到迅速的反馈。在惩罚时应向儿童讲清楚错在哪里,应该怎么做。2、惩罚应和鼓励结合。对儿童的惩罚并不是“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自身”,而是可以采取停止玩玩具、看动画片等“惩罚”手段。当儿童表现出家长所期望的良好行为或行为有明

显改进时,家长要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以期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有进一步改善,形成行为的良性循环。 措施〈四〉重视内部因素 培养自我调节控制的能力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强调个体的主动性,他认为个体能够自发地预测自己行为的后果,并依靠反馈进行自我评价,所以个体的行为即使未受到外来的强化,自己也具有调控行为的可能性。个体对攻击性行为的自我调节机制实际上有一个自我强化的过程,主要由三个子过程组成:1、自我观察。个体对自己攻击性行为造成的结果进行观察。2、判断。个体根据自己内部的认知结构和道德标准,判断行为后果的价值大小,以此确定自己在相同或类似情境中的反应模式。3、自我反应。通过判断,个体对自己的行为得出积极或消极的评估结果,它从认知上制约着自身是否做出攻击行为。如果判断结果是积极的,那么个体的这种判断便会对其攻击行为起奖赏作用,驱使其发生攻击性行为;反之,则起到抑制攻击行为发展的作用。儿童虽然自我意识发展水平较低,认知成分在行为调节方面起的作用不大,但是成人也不要忽视儿童内部因素对控制攻击性行为的影响。首先教师、家长要使儿童知道攻击性行为的危害性,再通过移情训练,让儿童体验到自己的攻击行为给他人带来的痛苦。认知和情感因素的结合会产生内在的动力,使儿童对自己的攻击性行为感到羞愧,促使儿童自觉地减少攻击性行为。

像弘弘一样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也许是在家里最让家长操心的孩子,是幼儿园里最让老师“头疼”的孩子,对这类儿童的教育方法很多,但无论采取那种方法,请千万不要忽视教育者积极情感的投入以及良好师幼、亲子关系的建立,因为这是一切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取得成效的最佳途径。

爱打架的幼儿

幼儿入园后,同伴之间的交往就成为幼儿生活向社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幼儿在交往过程中,有时会产生争执或打架现象,我们应如何处理幼儿的打架行为呢?

我班有个别幼儿就经常出现这种情况,特别是一个叫楠楠的小朋友。楠楠是个很聪明的小男孩,记忆力很不错,表现欲也很强,就是有一个缺点——爱打架。他经常会把小朋友的头摁在椅子上用拳头使劲的打,有时排队的时候也会给前面、后面的小朋友来个拳打脚踢,小朋友们都很不喜欢他,常常向我告楠楠的状。刚开始的时候我还好好的和他说话,教育他,可他一点也没改进,慢慢的我心里也对他产生了排斥感。

有一次,班里正在放小朋友最爱看的奥特曼,大家正看到精彩的地方时,又有小朋友哭着向我告状了,楠楠又打人了。一问才知,原来他是在模仿奥特曼打怪兽,把小朋友当怪兽打了,而且他平时也都是在模仿奥特曼才打小朋友的。听他这么说,我边同楠楠讲起了道理,告诉他怪兽是坏蛋变的,所以奥特曼要打怪兽,可楠楠和小朋友之间是好朋友,我们都是好人,奥特曼可不打好人,还要保护好人呢。奥特曼可不喜欢打人的小朋友了,你想不想要奥特曼喜欢啊?楠楠点点了点头。

后来,我和楠楠的爸爸也进行了交谈。他爸爸说,楠楠在家里最喜欢看奥特曼了,简直视为偶像,还经常模仿里面的动作,所以家里的玩具、小椅子等等也经常到处飞。我建议楠

楠的爸爸让楠楠少看甚至不看这种有点暴力的电视、电影,多看些象《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之类有教育意义的电视。楠楠的模仿力、表现力也都很强,所以多让他看看这种电视他也应该会去学习、模仿的。我们幼儿园里也会给孩子多看、多讲这些有教育意义的动画片与故事。平时我们还要常常进行爱的教育,让幼儿之间建立友好、互爱的关系,让大家都去和楠楠做好朋友。

慢慢地,楠楠有了很大的进步,交了不少好朋友也很少打人了。

带着泪花的笑

带着泪花的笑

一、 案例背景

森森是个可爱、自尊心很强的小男孩,从小就不敢当众讲话,喜欢独自玩积木、看图画书,自己一个人感到高兴时才会露出可爱的笑容。经过一个学期的幼儿园生活,他的各方面都有很大进步,唯独怯场现象没有多大改变。于是,我想尽办法创造机会让他在老师、小朋友面前表现。比如,我常请他给小朋友发东西,也常让他带领小朋友玩游戏,鼓励他大胆说话。可这些做法都没能收到成效,都到中班了,我真为他着急。

二、案例情况

今天,幼儿园邀请摄影师来园拍照,我们班的拍摄内容是生活操作。森森最喜欢吃糖葫芦了,看他边串边时不时的露出开心的笑,我真想把这美好的镜头拍下来。可当镜头对准森森时,正高高兴兴串糖葫芦的他,突然显得很紧张,一点笑容也没了,我鼓励他抬起头来笑一笑,没想到他头低得更低了。活动结束后,我想通过刚才的事情来培养森森的自信心,于是我微笑地对他说:“老师知道森森笑得很漂亮,你给小朋友们笑一个,好吗?”可他低着头,咬着自己的小嘴就是不笑。我见鼓励不起效,急了,大声对他说:“今天你一定要在小朋友面前笑一下,不然老师就不喜欢你了!” 看到我态度非常坚决,森森有点儿难堪,乞求地望着我.我真不忍心再逼他,但想到他今后的发展,我还是狠狠心说:“不要紧张,笑一个。” 森森见躲不过去只好很勉强地笑了一个。我见了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伴随着森森的笑,一颗晶莹的泪珠从他的眼角悄然滑落,我的笑突然僵硬,心像被针刺了一样,痛了??

三、案例分析

森森终于笑了,我见到的是一张带着泪花、委屈的笑脸。他的心里是那样的无奈和伤心,这都是我强制要求他在小朋友面前笑一下的缘故,是迫与我对他的一种压力所作出的无可奈何、违心的行为。当时,处于紧张状态下的森森,并不愿意在大家面前展露他的笑容,但为了维持他在老师心目中的好形象,甚至说不想被老师批评、被小朋友们嘲笑,森森只好勉强地笑了,可他的泪花真实地反映了他内心的不情愿、委屈。

作为老师,应当尊重幼儿、理解幼儿,本应该考虑到孩子自信心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第一次成功的体验是孩子形成自信心的关键。但我却急功近利,把森森这次在小朋友面前笑当作是自己的成功,认为是自己的认真负责帮他克服了最大的心理障碍,让他有了自信。但事实上,我采取的方法是他当时无法接受的,我在他还没有做好充分心理准备、极不情愿的情况下,突然把他推到了众人面前!这对于自尊心很强的森森来讲无疑是痛苦的,无法接受的。我这样做只会让他把自己包地更紧,更加剧他的紧张感和局促感,从而起到了负强化的作用。如果我能再多给他一点时间,减轻孩子压力,然后耐心等待,给予他心理成熟一个缓冲地带,或许更有利于他的成长。我为我自己的行为感到深深地自责!

四、案例反思

&nb

sp; 为了弥补我的过失,同时更为了森森能快乐、健康地成长,我采取了以下几步,获得了一定成效。

1、 运用消退法,帮助孩子减轻局促感

《纲要》提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为此我采取淡化的方式,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帮助孩子减轻压力,消除局促感。在一次集体活动中,我拿出一张森森不经意间露出笑容时拍下的照片,用手遮住,告诉全体小朋友:“这是老师见过的最漂亮的笑脸,你们猜猜他是谁?”小朋友们开始交头接耳,从森森的神态中,我看出他也在努力地猜想着。当我亮出照片时,其他小朋友都很惊讶,森森也愣了一下,他没想到这个美丽的笑脸会是他。我大声问小朋友:“这个笑脸漂亮吗?”“漂亮!”“是啊,老师也觉得森森的笑容是最漂亮的!”这时,我看到森森开心的笑了。从他的笑中,我仿佛听到森森在说:“原来我也可以笑得很好看!”

2、 运用强化法,逐渐建立孩子自信心

以后,每当看到森森笑,我都会发自内心地赞美他:“森森,你笑得真漂亮!”“森森,你的笑容真好看!”当森森在各方面有所进步时,我也会伸出大拇指夸奖他:“森森,你的汽车搭的真像!”“森森,你穿衣服的动作真快!”“森森,你回答问题的声音真好听!”在我的影响下,孩子们也主动地去寻找森森的优点,也和我一样真心地夸奖他。渐渐地,森森从听到夸奖就收起笑容转向能大方的接受夸奖,有时甚至用更灿烂的笑容来回报你。现在,我们经常能看到森森开心的、自信的笑脸。

3、教给孩子创造表现的方法,提供展示自我的途径

我们应该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而集体活动就是锻炼孩子最佳的时机。在集体活动时,给森森创设一个表现和展示自我的机会。我们组织“小小故事会”活动,为了鼓励森森参加表演,我先让几位小朋友陪他一起上台,然后再让他请他最要好的朋友一起上台表演,用陪他的人数逐渐减少的方式减轻他的心理压力。最后,森森能自己一个人上台展示自己的优点,

得到老师、小伙伴和家长的夸奖,提高了他的表现欲和自信心。

4、 鼓励孩子勇于表现,增强自主表现欲

《纲要》提出要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努力促进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我们要善于发现、挖掘,依靠孩子自身的优点,弥补、改进他的不足。根据森森心灵手巧、喜欢折纸的特点,我经常组织班级折纸比赛,当他在比赛中取得成功时,适时对他进行表扬和夸奖。在他愿意的情况下,鼓励他到小朋友前面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教小朋友折叠的方法,当一次“小老师”。看着森森自豪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还像模像样地教着:“角对角,边对边,

中间要压平??”我知道,孩子的自信正在从一次次的成功中走出来。

4、 改变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共同配合促使其发展。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以前在家中,家长时常针对森森这一弱项,采取过分关注态度,用强制的方式要求孩子。他妈妈常说:“没关系,这孩子就是要逼他,才肯迈出这一步!我们这是为他好嘛!”这是家长对孩子理想化的心理在作祟,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实际发展需要,发现一个缺点,就将孩子的所有优点都掩盖了,从而加深了孩子心中的自卑感,更加不敢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了。我们要改变家长的这种教育观念,让家长知道孩子主要是从成功的喜悦中增强自信的。在组织“小小故事会”活动时,我们邀请森森妈妈帮助森森一同准备故事材料,并在家里预先练习。活动结束后,我们把拍有森森在故事会活动中有良好表现的VCD送给森森妈妈看,当她看到片中与以前完全不同的森森后,连声感谢我们,并决定改变自己以往的教育方式。现在,森森妈妈在教育孩子时非常注重鼓励孩子,尊重孩子的意愿,在一种潜移默化的氛围中逐渐培养孩子的表现欲望和热情,使他的个性特点得到更好的发展。

对一个不善交往幼儿转化的尝试

对一个不善交往幼儿转化的尝试

送走一批学前幼儿,又迎来一批新的幼儿,在这批新生中,张钰姣小朋友引起了我的特别注意。 个案基本情况:

张钰姣:女,六岁,学前班幼儿,独生子女,父母均是中学教师,由于工作较忙,由爷爷、奶奶带。 该幼儿聪明,文静,思维活跃,学习兴趣高,但是不善表达,交往,特别是在人多时无论怎样引导,什么活动她也不参加。其表现为:不与同伴一起玩,下课总是一个人呆坐在位置上,上课时集体回答问题有时很积极,而在老师单独提问时却再也不说话,任凭你怎样引导也没有什么用,她只是用害怕地目光盯着你看。早上入园时从来不问“老师早”。游戏时张钰姣总是自己单独地玩,只要有人邀请她她就用害怕的目光看你,总也不参加你的游戏。针对这种情况,作为班主任,帮助她改变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记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依赖感。”如何让孩子爱交往、会交往,我向家长了解情况,由于生活环境单一,张钰姣又缺少

同龄的玩伴,使其不知如何与同伴交往,缺少一定的方法和经验,这更加加重了她的心理上的紧张。家长也很头疼这件事,于是我经常与家长沟通,提出与家长配合,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为幼儿创设交往的机会,同时,教给孩子交往的技巧,这样孩子才会爱交往、会交往。

实施的办法:

对幼儿:

1、建立良好亲密的师生关系,就象母亲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日常生活中我常常关心帮助她,课外经常把她叫到身边与她聊几句,只要有一点进步我都会鼓励表扬她,让她愿意接受的同伴与她同桌,多牵牵她的小手,多抚摸抚摸她,给她有母亲在身边的感觉,增强孩子对老师的信任,从而消除她对老师的心理紧张。让幼儿感到温暖,形成安全感、依赖感。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和形式教幼儿礼貌待人,要求孩子和老师、同伴、家长之间见面能相互问好,告别时说“再见”,请求别人帮助时要说“请”,接受别人帮助后说“谢谢”,无意中碰到别人要说“对不起”,接受别人道歉时说“没关系”。

2、日常生活中仔细地观察,利用讲故事、表扬、鼓励的手段对他进行教育和引导,增强她的自信心,并带她与其他班的幼儿及教师多接触.

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帮助他们正确认

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采用“手牵手”的方法,请能力强的小朋友在活动中多与她接触,多与她一起游戏,使她逐步适应幼儿园的日常生活。适当安排一些“大带小”的活动,使幼儿有机会与年龄较大或较小的孩子交往,体验不同的交往乐趣,促进他们交往能力的发展。

4、认真做好观察记录,及时与家长联系,了解幼儿在家情况,不断调整教育方案。

对家长:

1、主动与老师配合,互通家园信息,时时了解她的想法和需求,力求家园教育一致性。

2、正常情况下坚持天天来园,不无故缺席。

3、为了锻炼幼儿多说话,家长每天都要抽出一定时间,与幼儿共同游戏或让幼儿参与家务劳动,从中创造交谈的机会。谈话的主题可以联系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如:“你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知识?” “和哪些小朋友在一起玩了”“举手回答问题没有”等等。

4、向家长介绍一些如何培养幼儿自信的知识,以及一些有效的教育方法。家长自己订阅一些有关杂志,多学习一些别人教育孩子的先进经验 。

实施效果:

平时在园里,老师小朋友主动去接近她,为她排除在园遇到的种种障碍,送她小红旗,对她进行鼓励和表扬。看到贴在自己头上的小红旗,她开心的笑了, 愿意与小朋友接触,有时也能回答几个问题。来园时能愉快的跟老师、小朋友打招呼。

在“手牵手”活动中,小朋友都会跟她一起玩,还将自己的好玩具给她玩,好图片给她看,让她体验到与同伴一起玩的快乐。有时也通过情景表演的方式表演给她看,这样她明白了什么叫交换玩具,也更喜欢跟小朋友一起玩了。

经过近一年的时间,张钰姣小朋友有了变化,我就及时表扬、鼓励她,让小朋友向她学习。从此以后,她就更加主动地跟老师、小朋友们打招呼了。渐渐地,她变得比以前爱说话了,也爱和别人交往了。今年为迎接“六一”儿童节学校举办艺术节,每个班都有文艺节目,我开始选张钰姣小朋友去跳舞,她总是摇头,

课余我几次找她聊天,不断的鼓励她,她答应我参加跳舞,可是还是有点放不开,于是我主动打电话与她父母联系,通过家园共同努力,张钰姣小朋友很乐意地参加跳舞了,而且还跳得不错,我趁机不断的鼓励她,她跳得更带劲了,脸上也露出了自豪的笑容,通过这些事,特别是对我,她更加信赖,课余总是主动找我说话,还时常来拉拉我的手,我感觉我们就象母女俩。看着她发自内心的笑容,我也欣慰的笑了。

灿烂的笑容是我的追求

徐清是个内向而胆小的孩子,她的动手能力比较差,活动中显得不够积极也很不自信。而从她的眼中流露出的渴望之情,却另我对她倍加关注。

现阶段我们在做“绿色菜篮子”的主题,教室里布置了一片菜园。头两天没有孩子去玩,自从参观了菜市场之后去画画涂涂的孩子特别多,她们能根据边上的实物和范例图大胆涂画,有青菜,萝卜,西红柿,蘑菇,土豆等,每当孩子画一样东西而欢呼时,我注意到徐清总站在一旁用羡慕的眼神看着她们。

今天早上,徐清来园后搬起了椅子,东张张,西望望,最后把目光停留在了菜园。只见她慢慢挪动了脚步,把椅子轻轻地搬到了菜园旁。徐清拿了一枝记号笔开始尝试了。而此时,下棋的孩子碰到了困难,我转身去那边指导,可我心里还是想着徐清动起来了没有。当我指导完下棋的小朋友商定规则后,回头再看看徐清,发现在她还是拿着记号笔,一副无从着手的样子,看着身边的同伴一个个高兴地画着,她的眼里充满了渴望,可她却心有余而力不足。我悄悄地走了过去,扶着她的肩膀轻声地问:“你想画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画好吗?”她高兴极了,使劲点了点头,指着一棵大大的卷心菜说:“老师,我要画卷心菜。”“那好啊!”我爽快地答应了她。于是,我指着卷心菜问道:“徐清,你看卷心菜是什么形状?”“圆形的”。那你就画一个圆形。

徐清慢慢地画起来,一下歪歪曲曲,一下笔笔直,画的圆形象个小山区。看着她垂头丧气的脸,我的心也似乎被揪住了。“别着急,徐清,接着再来。”我手把手地和她一起重新画。一个大大的圆形画成功了,我翘起了大拇指在她面前晃了两晃,她的嘴角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画卷心菜上面的一片片的叶子是较难的一个步骤。徐清求助的目光又投向了我,我让她学着自己看范例,并对她说:“徐清,你试试看,上面的叶子从那里开始画?”她拿起范例仔细看了又看,脸上的笑容逐渐扩散:“我知道了,从圆形的上面开始画到下面。”“对呀,真聪明!快画吧!”我又一次鼓励她。

此时此刻,徐清好象开窍了许多,看着范例一步一步地将卷心菜上面的一片片叶子用一条条弧线画了出来,我一看,一棵卷心菜已经画好了。我疾步走上前,对着孩子们说:“徐清真行,我们快为她鼓鼓掌,祝贺她!”孩子们受到了鼓舞,纷纷拍起了手。徐清的脸上扬起了灿烂的笑容。

徐清成功了,她的笑容总在我的面前晃动,我的心里也有种说不出的激动和欣喜。当我在寻常日子里一步步接近她,一次次鼓励她,一遍遍支持她的时候,她的心头慢慢燃起了对学习的兴趣和老师的喜欢之情。因此,我深深体会到,当我们教师面对着一群个体差异的孩子时,我们既要承认差异的存在,又要尽力地减少和缩短这些客观存在的差异。因此,细微的观察、适时的点拨、热情的鼓励是我们教师在孩子成长历程中必须牢牢把握的教育原则。

幼儿个案追踪

20xx年9月-20xx年1月

姓名:王俊皓 小名:皓皓 班级:小五班

性别:男 教师:刘小英

出生年月:20xx年12月

家庭背景:爸爸大专毕业,自由职业,但在家的时间很少。

妈妈大专毕业,新世界实验小学的教师,平时工作较忙。

由于爸爸妈妈平时都忙于工作,因此孩子一般由爷爷奶奶照顾。由于爷爷奶奶的宠爱,孩子形成了任性、爱打人等若干不良的习惯。爸爸妈妈为此非常着急,希望孩子能通过幼儿园的熏陶及老师的督促,改掉这些坏习惯。并表示,作为家长将配合幼儿园老师共同促进孩子的进步和发展。

孩子日常行为表现(一):有点霸道,喜欢和同伴争抢玩具

(二):喜欢打人、抓人,爱欺负同伴。

培养目标: 1、知道幼儿园的玩具大家一起玩,并能和同伴友好地玩。

2、不打人、不抓人,知道小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

3、初步懂得关心同伴,与同伴能友好相处。

培养措施:1、正确分析孩子的情绪化行为,施以引导和鼓励。

2、用心观察孩子的活动和行为,及时帮助孩子调节和控制。

3、多与孩子交谈,并耐心对待和回应孩子。

4、保持与家长的沟通,使家长正确认识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共同参与孩子的培养。 案例一:

奥特曼事件 日常行为表现(一)

事件的经过:今天是开学的第二天,许多孩子午餐后,在玩自己的玩具。皓皓由于没带玩具,羡慕地看着大家玩。见此情景,我对皓皓说:“我们一起来玩娃娃家吧。”他摇摇头,眼睛眨都不眨地看着孙永俊小朋友。原来,孙永俊小朋友手上玩的是奥特曼的玩具,看来奥特曼的玩具深深地吸引着皓皓。怎么样让皓皓能高兴地和大家一起玩呢?我正在思考的时候,孙永俊小朋友突然大声地叫了起来:“这是我的玩具,不给你玩。”只见皓皓站在孙永俊的前面,双手使劲地掰被孙永俊紧抱在胸口的奥特曼。我连忙上去将皓皓的双手从孙永俊小朋友的身上移下,柔声地对他说:“皓皓,你很喜欢奥特曼对吗?”他眼里噙着泪水,对我点了点头。我又问:“皓皓,你知道奥特曼会抢别人的东西吗?”“不会。”“奥特曼会喜欢抢东西的小孩吗?”“不会。”“对了,皓皓不抢别人的玩具,奥特曼和老师都喜欢。”听罢我的话以后,皓皓终于心甘情愿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玩起了我拿给他的玩具。

老师的想法:从这件事,发现皓皓小朋友非常喜欢奥特曼。因而别的孩子在玩奥特曼的时候,他会产生羡慕的神情。但是由于小班孩子自我中心倾向明显,常常以自己的需要作为唯一的标准,因此,在玩的时候遇见自己想玩的玩具往往就会去抢。

采取的策略:1、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联系,家园一致地帮助皓皓,教会他一些与同伴友好交往的技能技巧,如:想玩别人的玩具,要先对同伴说一句有礼貌的话:“把你的玩具借给我玩一玩好吗?”等等。

2、让爸爸妈妈为他准备好奥特曼的玩具,满足孩子玩的愿望。

案例二: 娃娃家风波 日常行为表现(一)

观察实录:今天,皓皓一早来到幼儿园,径直走到娃娃家中,拿起娃娃家中的玩具,忙着烧饭烧菜,他边烧边对我说:“老师,我是娃娃家的‘爸爸’,我正在烧饭给娃娃吃。”看到我肯定的目光后,他更加得意地摆弄着小锅小铲,忙得不亦乐乎。这时,倪伟小朋友来了,娃娃家的玩具同样深深地吸引着倪斌,所以,倪伟小朋友也来到了娃娃家。只见他刚伸出小手想拿玩具的时候,皓皓便大声地排斥道:“这是我玩的,你不准拿。”可怜倪伟小朋友被他这样一诈唬,吓得把小手缩了进来,极不情愿地离开了娃娃家。 采取的策略:1、行动干预:首先,将倪伟小朋友重新引到娃娃家,让他和皓皓一起玩娃娃家玩具。其次,利用游戏讲评,让他明白幼儿园的玩具大家一起分享。

2、语言疏导:将倪伟引到娃娃家后,我对皓皓说:“皓皓,让倪伟小朋友和你一起玩娃娃家玩具好吗?”皓皓在老师的暗示下,无可奈何地点点头,不情愿地将手中的一些玩具推给倪斌。游戏讲评时,我故意表扬皓皓:“今天呀,我们的皓皓小朋友真了不起,在玩娃娃家的时候,知道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幼儿园里的玩具了。”

产生的效果:在以后的几天里,皓皓在玩娃娃家的时候,再也没有出现拒绝同伴

的现象,而且每一次都能和大家玩得开开心心。

老师的话:皓皓由于爷爷奶奶的宠爱,导致了其霸道的习惯。但是,在

幼儿园的

集体生活中,老师必须要帮助他克服这一坏习惯。在帮助他的过程中,

先引导后表扬是最佳的方法。这不,他由排斥同伴 接纳同伴 与

同伴共同玩。这个过程显示了皓皓小朋友的点滴进步。

案例三、四:

观察实录(一): 盥洗室风波 日常行为表现(二) 午餐前,孩子们边听音乐边陆陆续续地到盥洗室去小便、洗手,做好午餐前的准备。就在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小声讨论“今天吃

什么”的时候,盥洗室发出了一声不和谐的哭叫声,接着,范华小朋友眼泪汪汪地从里面走了出来:“老师,皓皓用手抓我的脸。”我一看,吓了一跳,只见华华的小脸上果然有轻微的抓痕。我连忙一边抚摸华华的小脸,一边将皓皓叫在了身边。皓皓还很有理由地声辩道:“我在排队洗手,是他先推了我一下,我再抓他的。”看来,皓皓还没认识到自己的错。

观察实录(二): 你不要进来 日常行为表现(二)

今天,小朋友们非常高兴。地板上铺着红色的地毯和绿色的地毯,孩子们正在做着集合的游戏。这时,老师说:“男孩子进入红地毯,女孩子进入绿地毯。”孩子们立刻站在了地毯上。这时,蒋成小朋友也和皓皓挤在一起,想站在红色地毯上,她的脚还没踏稳呢,便被皓皓使劲地往外推了一下:“你不要进来。”结果,成成打了一个趔趄,摔倒在地。而皓皓呢,还不知道自己推人是错的,依然在兴致勃勃地游戏着。 采取的措施:1、对皓皓加以引导,让他明白:小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不可动手打人。

2、与皓皓的爸爸妈妈联系。爸爸妈妈说:皓皓在家经常看一些“打打闹闹”的动画片,因此,经常模仿里面的动作,逐步形成了打闹的习惯。经过这件事,爸爸妈妈和我达成共识:有选择地看电视,并加以引导;多多提醒皓皓,不要动手打同伴,有什么事可以告诉老师、可以告诉爸爸妈妈。

老师的话:3岁的孩子爱模仿的特点非常突出,而模仿又是这个时期孩子主要的学习方式。因此,孩子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往往是平时最爱模仿的行为。皓皓之所以喜欢打人、骂人,有一半的因素归咎于平时所看的一些武打的电视,通过模仿使他渐渐形成了习惯。因此,在以后的引导过程中,一方面多让他观看一些有益的电视,转移他的模仿对象,习得良好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引导他逐渐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使他产生愉快的情绪,积极的行动。

案例五: 我是小司机 日常行为表现(一)

观察实录:户外活动时,许多孩子都拿着塑料圈在场地上玩,皓皓也不例外。只

见他拿着圈一会儿在手臂上甩啊甩,一会儿在地上滚啊滚,一会儿在

身上套啊套??玩得真高兴!突然,他将圈一收,来到了“小看台”

前,把圈当作方向盘,坐在那儿开起汽车来了。他这一有创意的玩法

立刻吸引了许多小朋友,于是他们纷纷模仿着开起汽车来了。这时,

许灏小朋友想挤在他的旁边,和他一起开,可是却吃了闭门羹,一

口遭到了拒绝:“不行,这是我先找到的地方,你不能来。”可怜巴巴的灏灏只好扫兴地离开了。这时,我故意问灏灏:“灏灏,怎么啦?什么原因不高兴?”他嘟起小嘴:“周楚皓不和我一起玩。”我朝皓皓看了看,问他:“是这样吗?”他蛮有理由地辩解:“不是的,是因为这里坐不下了。”接着他对灏灏补充了一句:“等我不玩了,你再玩。”

老师的话:在今天的活动中,虽然皓皓仍然拒绝小朋友,自己独自地霸占着座位玩。但是和以前的行为相比,还是有所进步的。第一:以前他是毫无理由的拒绝朋友(即使玩具多出来也不愿给其他孩子玩);而现在他只在自己能不能玩得尽兴的前提下拒绝朋友(只有一样玩具了,只有一块地方了,那就应该属于自己)。第二:以前他是满足了自己以后也不愿其他孩子玩;现在能在老师的提醒下知道自己玩好了给别人玩。尽管他的这些进步与其他孩子相比,还相差许多,还不能做到与大家共同分享,更没有做到先给其他孩子玩,但是,从他的自身发展来看,已经进步了许多。作为教师,应为他的这些进步感到高兴、感到自豪,应为他的发展留有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他在与同伴的交往中、纠纷中、磨合中体验如何与人相处、体验如何与人共享。

案例六、七:

观察实录(一): 花裙子风波 日常行为表现(二)

今天,张廷小朋友穿了一条带花边的漂亮花裙子。这条裙子真漂亮,赢得了大家羡慕的目光。廷廷呢,高高兴兴地一边自赏花裙,一边露出神气的姿态,好不得意。

自由活动开始了,廷廷和皓皓坐在一起玩,玩着玩着,廷廷突然大声叫了起来:“老师,他拉我的裙子。”只见皓皓涨红着脸,两只手不停地在廷廷的裙子上来回拉扯,一边拉一边说:“不是的不是的,我没有拉她的裙子。”我轻轻地问:“那你想干什么呢?”“嗯,我只是觉得她的裙子好看而已。” 观察实录(二): 我爱你 &nb

sp; 日常行为表现(二)

一天,自由活动时,华华突然很生气地说:“你为什么咬我?”顺着喊声望去,只见皓皓撅着小嘴,瞪着华华,小脸蛋儿通红通红的,一副很不服气的样子。我笑着问:“怎么啦?”华华飞快地跑到我跟前,说:“皓皓用嘴咬我,还说他爱我!”我平静地走到皓皓面前,轻轻地亲了一下他的小脸蛋儿,说:“皓皓,告诉老师,怎么啦?”皓皓的情绪转多云,怏怏地说:“华华儿歌学得快,画儿画得好,我喜欢她,所以就想亲她。”我问华华:“是这样吗?皓皓咬痛你了吗?”华华摇了摇头。我弯下腰,拍了拍皓皓的肩膀,说:“皓皓,你没错儿。你可以爱每一位小朋友。”然后,我直起腰,对全班孩子说:“我们都是好朋友,都应该相亲相爱。皓皓亲华华是表示友好。老师非常爱你们,所以老师经常亲你们。你们不是也很爱老师,很喜欢亲老师吗?对不对?”大家齐生说:“对!”这会儿,皓皓的脸色已经多云转晴了。

老师的话:原来,皓皓看见廷廷的裙子好看,被裙子所吸引,才惹出了“拉扯裙子”的风波。认为华华非常能干,亲了华华,若出了“咬人”的风波。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之一就是皓皓平时总喜欢以拳脚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所以当他碰到任何事情,不善于用语言来交流、来述说,因此,有时本来虽无恶意,但由于不善于用语言表达而用手脚代替,就会引起同伴的误解,以为皓皓又在打人拉人咬人了。

采取的措施:1、碰到类似的情况,给予皓皓向同伴解释的机会,让同伴了解他的想法,得以同伴的原谅。

2、鼓励皓皓改用语言表达的方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交往,学会用语言来解决问题。

3、继续帮助皓皓控制自己的行为,在出手前想一想:干什么?

案例八: 皓皓会谦让了 日常行为表现(一)

观察实录:滑滑梯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吸引力非常之大。每一次在玩滑滑梯的时候,小朋友总是争先恐后,身体像一条条小鱼一样接踵而至地往下滑。今天,玩滑滑梯的小朋友又特别多,一个个小朋友都排起了队,队伍像一条长龙一样。在这长长的队伍中,怎么不见了皓皓左右推桑的身影,怎么不听到皓皓高声大叫的声音。我左看右看,咦,皓皓哪去了?原来皓皓根本就不在队伍里,而是在一旁的攀登架上积极地往上攀呢。我站在他的下面,做好保护他的准备。他低头看见了我,自豪地说:“老师,我能爬这么高。”说着说着,他攀到了头,继而又一格一格地往下踩。来到了地面,他拉着我的手,说:“老师,今天我看滑滑梯的人很多,所以我就去玩攀登架了。”听完他的话,我高兴极了,一把把他搂在了怀里。

老师的话:真高兴,皓皓会谦让小朋友了。“老师,今天我看滑滑梯的人很多,所以我就去玩攀登架了。”这么一句简单的话,却使我热泪盈眶。从这一句简单的话语中,我看到了皓皓的进步。从这一句简单的话语中,我仿佛看见皓皓正在和小朋友友好地玩耍,不争抢、不吵闹、不霸道、不任性。我相信,皓皓总有一天会这样的。

案例九: 有趣的拼图 &nbs

p; 日常行为表现(一)

观察实录:在感知圆形的活动中,皓皓和佳佳、心心等小朋友围坐在桌子旁,用老师提供的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圆形拼搭各种小动物以及各种物品。皓皓呢,正在拼搭一条小鱼,小鱼即将拼搭完成的时候,他突然发现小鱼的眼睛还没有装上呢。于是,他便在放各种圆形的小锣筐里掏了起来,想寻找一个小一点的圆形做小鱼的眼睛。找啊找,终于找到了。他刚伸手去取的时候,不巧,玩了一步,被佳佳抢先拿走了。这时,只见他圆睁双目,刚想前去豪夺时,突然想到了什么,便立刻将小手收了回来,在继续在筐中寻找,终于又找到了,他高高兴兴地把小圆圈粘贴在了小鱼的身上。

老师的话:从这个案例中,发现皓皓已学会控制自己抢夺的行为了,能和大家一起友好地活动了。 采取的措施:1、请皓皓、佳佳等小朋友上来介绍自己的作品。

2、肯定皓皓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让他进一步知道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

快乐最重要

龙龙是从香华幼儿园转到我们班来的,刚来的那几天,龙龙一走到教室门口就往回走,说不想进去,妈妈和老师怎么哄都没有用,对教室和幼儿园的抵抗情绪很强烈。通过跟龙龙妈妈的交流,才知道原来龙龙在以前那个幼儿园时,老师说如果哪个小朋友迟到就要被罚,被批评规定一定要按时到园来,不能迟到,吃饭和睡觉时也是管得很严厉,哪个小朋友不听话就被严厉。就因为这样,所以龙龙看起来性格非常沉闷,更加害怕上幼儿园,对幼儿园老师也有害怕的情绪。所以才出现了刚来时一走到教室门口就不肯进来,往回跑,看着老师时眼神里也流露着怯怯的样子。

幼儿园,老师的教育太严格了,或者可以说太过份了,违背了幼教的理念。龙龙的性格受到了严重的压抑,对幼儿园产生抵抗情绪,如果一直下去,对龙龙以后的性格发展会有严重的影响。

通过与龙龙妈妈的沟通,和对龙龙在班上所表现出来的形为,我们对龙龙进行了家访。

幼儿园时,龙龙有时独自一个人玩时,我们会拉着小朋友做游戏,然后和一个小朋友叫龙龙过来一起玩,龙龙玩得很开心,对龙龙说话时,我们的语气和态度是非常亲切可爱的,在图书区域时,龙龙在看一本小人书,我对龙龙说,龙龙,我给你讲这个故事吧。龙龙看着我,点了点头,龙龙已经不抗拒我们了,并且有点接纳我们了,给龙龙讲故事时,龙龙很认真的听着,不时冒出几个问题出来,很可爱。家园联系册上,龙龙的妈妈说龙龙说很喜欢们三个老师,并且龙龙很想邀请我们去他家作客,我们去了龙龙家,很有礼貌的叫我们。那天龙龙玩得很心,我们走时,龙龙还不肯让我们走。

其实龙龙本身是个性格很开朗的孩子,只是以前受到了压抑,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消除他对幼儿园的抵抗心理,然后再让他的性格得到充分的展现和发挥,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龙龙已经深深地喜欢上我们的幼儿园和我们老师。他妈妈说,到了星期六和星期天,龙龙都吵着要上幼儿园,不愿呆在家里。还老是说要请老师去家里作客。龙龙现在每天早上来看到老师都很有礼貌地跟老师打招呼,声音还很大呢,上课龙龙也很认真,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得很开心。每天下午妈妈来接了,龙龙都不愿意走,说还想玩,龙龙妈妈说从来没见过龙龙这么喜欢幼儿园的。

通过龙龙的事情,我深深地感受到,孩子,一个纯真自由的个体,还是让他们自由地成长,重要的是健康的心理。开心就好。

爱,让她破茧成蝶

童心是一泓清泉,透明、晶莹;童心是一朵花蕾,欲放、美丽;童心,也是一道彩虹,绚丽、夺目。在我眼中,每颗童心都是一个新世界,斑斓、各有千秋,但有时它的外面却包着一层厚厚的茧,不愿别人轻易触及??

辰蕙是这个学期班上转学来的新生。即使在事前我们已经对她进行了一次专门的家访工作,可是在开学的第一天,我依旧可以从她的眼神中读出无助、惶恐、不安的内容。她像一个“玻璃娃娃”,好象随时都会在这个大集体中被挤碎似的。因此,我在班上对孩子说,“辰蕙是新来的小朋友,需要小伙伴们的经常帮

助,希望大家今后可以和她成为很好的朋友。”可是,事实并不像我所愿的那样,总是接二连三的听到孩子跑来向我告状,“吴老师,辰蕙不愿意和我们一起玩??”“辰蕙她打***了??”“辰蕙她总是和别人抢椅子??”慢慢地,班上要是发生了什么纠纷事件,每当我问孩子原因的时候,大家经常会异口同声地回答我,“是辰蕙做的??”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比平时更加留心地观察着辰蕙,发现了原来她是一个很自卫的孩子,要是发生了什么她认为“威胁”到自己的事情,她就会像小刺猬一样竖起浑身的刺来“备战”着,甚至有时候把小伙伴对她的过于热心也当成是一种“危险的信号”,于是就发生了许多不必要的“小误会。其实她过于自卫的心理来自于对新环境的恐惧,于是就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对身边新事物的抵触。所以此时,她内心的大门还是禁闭着的,不允许有任何一个人轻易地进入,包括我这个老师在内。 作为一名幼儿的教师,我比任何人都清楚地知道“鼓励“这两个字对孩子的分量有多重。改编一位名人所说过的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用我的杠杆撑起你的心。我想说的是,我的支点就是鼓励,即也是一种不逊于血浓于水的真爱,这份情感对孩子来说是“灵丹妙药“,对老师来说是对职业的一种誓约,对孩子的一个守诺。经常轻轻地揽着她,告诉她老师也很想做她的朋友,并且带着她在身边做着欢乐的游戏,慢慢地我感觉到了自己手心里握着的小手也用力地回握着我;在她尚且孩子对小伙伴们还产生隔阂的时候,我依旧开心地做着她的“大伙伴”,鼓励她融入“小伙伴”的温情中;在她面队手工活动显得“手足无措”的时候,我还是鼓励她,鼓励她通过不断的尝试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渐渐地,我开心地看到了她脸上绽放出最美的笑容,那是和小伙伴在一起玩耍时候的笑容,也是她打开自己的心扉迎接新世界的笑容,更是她对成长过程用心的诠释的笑容??的确,是爱让她破茧成蝶的! 观察翔翔的午睡

幼儿园幼儿轶事记录评估表 1

观察时间

2005、9—12

观察对象

峻翔

性 别

观察地点

班 次

大二

观察理由

翔翔的精力很旺盛,在幼儿园不习惯午睡,每天总是在寝室玩个不停,影响其他小朋友午睡,特此进行观察。

9月

10月

11月

12月

行为表现

开学了,翔翔从中班升上来,听老师说,他午睡很困难,翻来覆去总是睡不着。第一天午睡,他早早地进了寝室,在床上滚了一阵,在我的督促下,勉强脱了衣服,睡下了。一会,小朋友都上床了,很多一会就睡着了。我忽然听见角落里发出“叽里咕噜”的声音,寻声而去,原来是翔翔发出的声音,我连忙制止他,怕影响别人午睡。他也不吭声了,可刚走到前面,又听见有声音了,还是他。就这样,到我下班时,他都没有睡着。下午问周老师,才知他一直在床上翻,讲,2点钟过了才睡着。

这样的情形持续了一个月,翔翔午睡依然如此,常常弄得全班小朋友很早就醒了。和他的家长进行了沟通,“为什么在幼儿园睡不着?他的妈妈说:“平时在家要3点多才午睡,可能幼儿园的作息时间不吻合。”我们了解到他喜欢玩玩具,而天气逐渐转凉,长期在床上睡不着,很容易感冒,因此,家长提出他可以不睡,从家里带感兴趣的玩具来玩。我们也同意了。就这样试行吧。以后,翔翔就再也不睡了,在床上玩玩具,可嘴里还是会发出声音。

这种方法坚持了没多久,翔翔对玩玩具也失去了兴趣,嘴里还会发出声音影响别人。一天,我对翔翔说:“翔翔,老师请你当小老师,帮助老师收整玩具,好吗?收好了,我就会奖励你。”他一听,顿时来了劲:“什么奖励呀?”我故作神秘的说:“现在不告诉你,你做好了就知道了。”他一溜烟地跑进了教室,开始整理玩具了。我到窗户边悄悄地看了一会,做得很认真。收完后,我就奖励他看了一集动画片,他非常高兴。以后,我就让这种方法度过午睡时间,这样既培养了爱劳动的品质,又满足了他的精神欲望,可谓一举两得。

没过多久,翔翔逐渐失去了兴趣,动画片也不想看了。班上保育老师因为要到教室看护他,寝室里的小朋友发生了安全事故,不能在让他一个人单独在教室了。为此,我们又和家长进行了沟通,看怎样最好地解决翔翔午睡的问题。翔翔的妈妈说他在家8点就睡觉了,于是我们建议他晚上晚点让翔翔睡觉,这样

看中午是否能让他早点入睡。这个办法还比较奏效,翔翔终于可以午睡了,如果家园继续配合,翔翔的午睡习惯很快就会纠正了。

分析评估

追究翔翔不午睡的习惯,主要在于家庭的教育。家里对他采取的是赏识性教育,翔翔的生活习惯没有给他形成规律,就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孩子没有压力。因此,在幼儿园午睡,不管老师怎么说,他也管不了多久。经过对翔翔一学期午睡的追踪观察,翔翔从开学到现在,午睡习惯已逐步改善,老师在纠正幼儿不良习惯的时候,不仅仅是说教就行了,而是要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根本原因,抓住孩子的兴趣点,用此来带动彼,随时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以动制动。此外,还需要家园的密切沟通和配合,这样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爱打架的幼儿

幼儿入园后,同伴之间的交往就成为幼儿生活向社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幼儿在交往过程中,有时会产生争执或打架现象,我们应如何处理幼儿的打架行为呢?

我班有个别幼儿就经常出现这种情况,特别是一个叫楠楠的小朋友。楠楠是个很聪明的小男孩,记忆力很不错,表现欲也很强,就是有一个缺点——爱打架。他经常会把小朋友的头摁在椅子上用拳头使劲的打,有时排队的时候也会给前面、后面的小朋友来个拳打脚踢,小朋友们都很不喜欢他,常常向我告楠楠的状。刚开始的时候我还好好的和他说话,教育他,可他一点也没改进,慢慢的我心里也对他产生了排斥感。

有一次,班里正在放小朋友最爱看的奥特曼,大家正看到精彩的地方时,又有小朋友哭着向我告状了,楠楠又打人了。一问才知,原来他是在模仿奥特曼打怪兽,把小朋友当怪兽打了,而且他平时也都是在模仿奥特曼才打小朋友的。听他这么说,我边同楠楠讲起了道理,告诉他怪兽是坏蛋变的,所以奥特曼要打怪兽,可楠楠和小朋友之间是好朋友,我们都是好人,奥特曼可不打好人,还要保护好人呢。奥特曼可不喜欢打人的小朋友了,你想不想要奥特曼喜欢啊?楠楠点点了点头。

后来,我和楠楠的爸爸也进行了交谈。他爸爸说,楠楠在家里最喜欢看奥特曼了,简直视为偶像,还经常模仿里面的动作,所以家里的玩具、小椅子等等也经常到处飞。我建议楠楠的爸爸让楠楠少看甚至不看这种有点暴力的电视、电影,多看些象《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之类有教育意义的电视。楠楠的模仿力、表现力也都很强,所以多让他看看这种电视他也应该会去学习、模仿的。我们幼儿园里也会给孩子多看、多讲这些有教育意义的动画片与故事。平时我们还要常常进行爱的教育,让幼儿之间建立友好、互爱的关系,让大家都去和楠楠做好朋友。

慢慢地,楠楠有了很大的进步,交了不少好朋友也很少打人了。

他伸出的不再是拳头了

他伸出的不再是拳头了

案例:

大班的标标小朋友在班里是出了名的“打架好手”,每天都有关于他的一些新闻。每当他看到其他孩子做游戏、玩玩具时,他悄悄地靠近他们,趁其不备便伸手去抢玩具,抢不到就撒泼哭闹,甚至拔出拳头伸向同伴。他的一对拳头几乎成了他的全部语言。由于他爱打人,同伴们都不愿与他一起玩,还不断地向我告状,告状声越多,他越孤单,拳头也就越多地伸向别人。

分析

我想,标标的行为一定与家庭环境和教育有关。通过电话家访和与来接送的家长交谈,我了解到他的爸爸文化层次较低,标标的妈妈对标标百依百顺,从不对他提出任何要求,而爸爸却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他的爸爸自述:“标标在家不听话,跟他讲道理太累,还是痛打一顿有效,打痛了,他才会记住。有时被打后还不服,反而发起了野性,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久而久之,在爸爸的影响下,使标标形成了打人的行为。据观察,标标在幼儿园,他非常想和别人交流,又因为表达的方式与众不同,小朋友都不愿与他一起玩。

对策

1.家园合作。共同要求标标遇到问题先把想法说出来,不能动手打人。要求标标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要求标标的爸爸在任何情况下不动手打标标,要做到循循善诱,以理服人;同时要求标标的妈妈也改变与其爸爸在教育上截然不一致的做法,不要去迁就标标的不良行为。我也向家长保证,在任何情况下不掺杂对标标的成见和偏见,公正而耐心地对待标标。当标标动手打人时,我们一定都要弄清楚原因,不要先去责怪或处罚标标。平时,我要求家长多了解标标的闪光点。

2.我们发现标标虽然很调皮,好动,很喜欢打人,但他很喜欢讲故事,听故事。我平时会在自由时间里,让他坐在我的旁边给他讲故事。如《四个好朋友》,《小红花找朋友》,《雷锋的故事》等,并从中引导他要有礼貌,要和小朋友友好相处,懂得爱护公物,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始有终,做错了事要说“对不起”。虽然他在听的时候似懂非懂的样子,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却也表现得不错。如:有一次我组织小朋友到草地捡落叶,这时标标说:“要不我也学雷锋,去捡吧。我笑着说:“好吧,小雷锋,去捡吧。”他高高兴兴地去了,而且表现很不错。

3.行为专项训练:由于标标小朋友与同伴交往能力差,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因此,培养他合作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平时,我经常让他当值日生,使他有更多的机会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勺子、分碗、分盘子;使他能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学会与同伴交流。

比如,在玩结构游戏的时候,我提供了丰富的游戏材料,让他与同伴拼搭动物园的各种动物。他玩得很认真,而且不断变化手中的作品。快结束时,标标面前的玩具少了,找不到他要的积塑,就离开了自己的位

置,到领桌去拿,嘴里还说“借我一块”。到了评价的时候,我请标标给大家讲讲自己的作品是什么,漂亮吗;他很自信地说:“是熊宝宝,漂亮!”我向全体幼儿亮出了他的作品,并表扬了标标懂得向别人借玩具,也表扬了借给他的几位幼儿。标标体验到了与人合作,对人礼貌的愉快,并在同伴中树立了好孩子的形象。

经过一段时间,我们惊异地发现标标打人的行为明显减少了, 与同伴的关系也开始变得融洽起来了。在游戏中,他向同伴伸出的不再是拳头,而是一双合作和友好的手。

反思

当孩子有了缺点,犯了错误,我们应用一颗宽容之心,平常心去看待孩子成长的问题,他们毕竟是年幼的孩子。由此,我深刻领会到家长、老师在孩子一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更领会到了带领家长共同使用正确的教育方法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待任何幼儿、任何问题都应有冷静的头脑,要多细心,多观察,多思索,在平等,友善但又不失严肃的氛围中教育好我们的孩子。

让妈妈带我去帮你买小金鱼!”

课间活动时,我与孩子交流时讲述过要为班级买些小金鱼的设想。不想放学时,调皮好动的蔡芮哲见妈妈来接他,一个劲飞奔过去,推着妈妈嚷道:“妈妈,胡老师说要买些小金鱼,你认识卖金鱼的阿姨的,你带我去帮胡老师买吧?”看着他的热情劲,于是我们就此事进行了交流,并将此光荣的任务交给了蔡芮哲,他显得特别的高兴。

第二天一早,蔡芮哲小心地提着一塑料袋的漂亮小金鱼走近了教室,紧接着又兴奋地讲述开了。“我和妈妈昨天放学就去买的!”“一共有十二条小金鱼呢!”“胡老师,这是鱼药,卖鱼的阿姨说现在就要开始放的,少放点,可以治白点病的!”??

瞧着他的积极劲和认真劲,我又邀请他与我一起照顾喂养小金鱼。我想,他很多时候的行为是比较让人讨厌,但是他又是一个较为童真的孩子,不为老师对自己的批评、指出而计较,还能积极、热情地为老师分忧解难,此举正是我们成人所应该学习的

对张松杰的“个别关照”

今天,我们外出挑马兰时,我特意将调皮好动的张松杰拉在身边一起挑马兰。刚开始时,他显得有点拘谨,低着头一言不哼,连正眼也不敢瞧你一眼。我总是走到哪,亲切地喊着他的名字一起走。

慢慢地,他不用你喊总是悄悄地跟着我,我蹲下来找马兰,他主动地帮着一起找,“老师,这是不是马兰?”我顺着一看,又问他:“你知道马兰是什么样的吗?”“我知道的,它的根是红红的,叶子细又长,闻起来有一股清香的。”“那你对着比一比看,它是不是马兰?”“好的!”他爽快的答应着。

一会儿,他又跑到我身边说:“老师你看,这就是马兰!他的根是红的,叶子细细的,我闻闻它有一股清香呢!”“张松杰,你真聪明,还能在草丛中找出马兰呢!”我边说,边向他翘起了大拇指,他非常开心,但又有点不好意思,只是腼腆地一笑,又继续认真地挑马兰去了。??

整个活动中,张松杰显得格外的懂事、乖巧、认真。我想,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很好的,即使是平时经常调皮捣蛋的,只要我们能给予一些特别的“个别关照”,你一定会发现他许多的可爱之处。

个案不该忽视的一群

班上总有一些胆小的孩子,他们性格内向、孤僻、懦弱,往往缺乏自信心。他们不爱说、不爱玩、不爱交往,只是静静地坐在角落里,默默地看着别人游戏、玩耍。尽管他们的智力并不比别人差,有时也踌躇满志、跃跃一试地想做一些事,但常常因自我感觉较差,害怕失败,怕被人取笑而情绪低落。有时,自己明明会的问题,看着别人抢着回答而不敢举手。他们常常是被人遗忘的一个角落。

我班的佳佳就是这样的孩子。她性格内向,很少说话,做什么事总爱钻“牛角尖”。由于家庭过分宠爱,养成了她软弱、胆小的性格。别的孩子都能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了,而已是大班的她还时时哭着鼻子来幼儿园。为了能让她适应集体生活,改变懦弱、胆小的性格,在活动中我时常鼓励她,肯定她,多给她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她的自信心。

有一次,她来园迟到了,小朋友们已经在做操了,彬彬责怪她说:“佳佳,你那么晚来,我们马上要上课了。”佳佳马上伤心地抽泣起来,她连一句责怪的话都承受不了。我轻轻地走到她的面前,安慰她说:“佳佳,我知道你一定有事耽搁了是吗?相信你下次一定不会迟到的。”佳佳听了我的话止住了哭声,但她的情绪仍然很低落。因为她自我感觉太差了,太在乎别人对她的态度了。针对他感情不易转移的特点,我就请她做我的小帮手,为小朋友发发蜡笔,把体育用品送还体育室等等,以此来分散她的注意力,树立成功感,增强她的自信心。而当她做完一件事后,我就笑着鼓励她说:“谢谢你,佳佳,你真能干。”终于,佳佳的脸上泛起了笑容,她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其实,佳佳很聪明,她知道许多事,有时很想告诉大家,但又怕讲错,别人笑话她。一次,我问小朋友:“正月十五是什么节日?”几个孩子高高地举起了手,我刚想请,突然发现佳佳的手在桌边微微动了一下,但又看了看那些高举的小手,又迟疑地放了下去。我立刻请她回答,她涨红了脸,用很轻的声音说:“是元宵节。”“什么,我们没听见。”小朋友嚷嚷起来。佳佳有些不安了。我连忙笑着肯定她说:“佳佳,你说得很对,小朋友没听清楚,你再响亮地说一遍,好吗?”我请小朋友们静静地听。佳佳望了望我,终于鼓起勇气响亮地重复了一遍,小朋友们为佳佳的进步鼓起掌来。

佳佳的成功机会多了,自信心也大了。现在她能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了,有时爷爷、奶奶来接她,他还不愿意回家,上课时也能大胆地举手发言。看着她的点滴进步,我无比欣慰。是的,老师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胆小的孩子,将爱洒向“被人忽视的角落”,使他们在成功中获得自信,在自信中获得自尊,在自尊中获得自爱。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这将对他们的一生非常有益。

内向可爱的小冬玥

徐州铁路第一幼儿园 张成珠

冬玥小朋友生长在一个单亲家庭里,她的父亲在她不到两周岁时,生病去世了,以后就与妈妈、外婆一起生活。在两岁时来到我们幼儿园,因为她的生活环境的特殊,我经常到她的班上看望她,并请教师多关心她,多给她爱。让她体验在幼儿园里有许多老师向妈妈一样爱护她,有许多小朋友和她一起学习游戏,让她快乐、幸福的成长。

一天, 我见到她的妈妈,询问了冬玥在家的情况:

她说:每周六她们都要回到自己的家中住,自从冬玥的爸爸病故后,家里所有的有关冬玥爸爸的照片都收起来了,她不敢拿出他们的结婚照给她看.

有时冬玥问我:“我的爸爸呢?他到哪儿去了?”

我就说:“爸爸外出学习了。”“那他怎么还没有学习回来?”

我说:“又用出差了的理由来搪塞她。”

可是时间长了她还是要问:“怎么我的爸爸还不回来,别的小朋友的爸爸都去幼儿园接孩子,我的爸爸怎么不去接我。”每当孩子问到这个问题时,我真不好回答。

我说:孩子是需要有父爱。你可以漫漫的告诉她,爸爸没有出差,而是有病了,妈妈和医院的医生想尽了办法给爸爸看病,还是没有挽救爸爸的生命,爸爸离开了我们,我们心理很难过,我们都很想念爸爸是吗? 好吧!我试试吧,因为冬玥回到自己的家,特别兴奋,特别的高兴。过了几周后,我发现冬玥比刚进幼儿园时,情绪稳定了很多,班级的教师说:冬玥现在好多了,能与其他小朋友一起游戏了,但是比其他小朋友她还不够活跃,做事特别谨慎,恐怕出错。

我建议班级的教师:多给她一点爱,关心她并让她感到幼儿园的教师向妈妈一样喜欢她,要经常鼓励她,多给她机会让其得到锻炼,得到成功的喜悦。

后来,我又见到了冬玥的妈妈,问了一些冬玥最近的情况。

她说:现在冬玥的性格有了转变,自从知道了爸爸的真实情况后,再也不问爸爸干什么去了,也不自卑了,能与其他小朋友一起游戏了。

我说:你可以告诉她,我们以后再找一个爸爸好吗?目的是让孩子有一个健全的家,因为孩子需要父爱的。 她说:在等几年吧。

经过幼儿园三年的学习生活,冬玥的身心性格、兴趣得到了锻炼 ,她从一个内向,不爱讲话的孩子转变为班级里最活跃的幼儿。在升入小学面试时,她能勇敢的面对现实,向面试的

教师讲出了爸爸病故的情况。这就说明:冬玥小朋友的心理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祝愿冬玥小朋友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中,愉快、健康的成长。

小晨的变化

广东省委机关幼儿院 倪 平

一、幼儿情况分析

班上有一个文静又内向的女孩子小晨,今年五岁半左右。平时不声不响,不会积极主动与同伴交往,上课老师提问也不爱回答,性格比较孤僻,经常自己静静地坐在一旁,不搭理人。在家里还是讲话的,但不主动,问一句答一句;如果见到陌生人,便很紧张。

二、成因分析

面对这样一个孩子,我该怎么办呢?我先了解造成她这种情况的原因。有的是因为紧张、恐惧或被人嘲笑等因素引起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如有时说话因没讲好被人批评或嘲笑。潜意识中为自己不在受伤害,内心很自然产生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有的则是因为环境因素造成的如家庭成员之间对她的要求过高,孩子缺乏感情交流,害怕做错事情被父母责骂。平时,因为父母工作忙少跟其他人接触,有怕生的现象。

三、情况分析与讨论

(一)、总目标

1、 帮助她能够运用简单的言语和同伴进行交流,培养与同伴进行交往的行为。

2、 增强小晨的交往机会。

3、 在活动课中,能用较完整的语句讲述图片内容,表达自己的意思,大胆地表现自我。

4、 最后发展孩子多种兴趣和爱好,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这样,面对陌生人或人多时她回自信而不是胆小害怕。

(二)、具体实施

(1) 家长工作

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并把教育思想说给家长听,希望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2)、对策

1、 行为1:小晨玩玩具的时候喜欢一个人玩。不爱搭理人,也不和同伴进行交流。

措施:我们在平常为小晨创设轻松愉快的语言环境。比如,我们利用早晨的餐后活动时间,让孩子进行分组自由交流,让小晨分到语言能力表达比较好的小组里面进行熏陶,尽量让活跃的小朋友带动她的情绪。良好的语言环境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因素,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回家也逐渐地愿意跟父母交谈幼儿园里发生的事情。

成效:经过一个月左右的培养,她在班里基本能够运用简单的言语和同伴进行交流,并且开心地与同伴进行游戏。

2、 行为2:当我们出去户外活动时,有两个同时在一个大区域活动时,小晨还是在一边不怎么跟小朋友

活动。

措施:增强小晨交往的机会,并请家长配合有空时多带她到外面接触其他人。例如,公园、小区楼下?? 语言本身上在交流中产生和发展的,要增加孩子的交往的机会,创设语言情感交流的机会。孩子只有在广泛的交往中,感到有很多东西要说出来的时候,语言活动才会积极起来。尤其是孩子之间的交往更是重要,因为他们身心发展有相同特点,也有共同语言。

成效:经过一段时间的配合与实施措施,小晨的性格有了大的变化,变得敢开口说话了。

3、 行为3:上课时,能举手发言了,老师请她回答时,声音特别小。只要老师说:“小晨,你真棒!能大声点说出来更好。”她有时就干脆不说了,并有点不好意思。

措施:创造环境,充分利用教具——在幼儿园学习时,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幼儿识字,例如:真假超人、木头人过关游戏、传悄悄话拿字卡等,再就是加上色彩漂亮的教材,图字并让幼儿有兴趣去拿书看,并把书上看到的告诉你最想告诉的人。例如:爸爸妈妈或者老师、好朋友等等。多鼓励幼儿进行言语表达,即使说错了也要给予鼓励和进行侧面的矫正,不要给幼儿施加压力。

成效: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小晨在活动课中,能用较完整的语句讲述图片内容,表达自己的意思,大胆地表现自我。

四、效果记录

将近半个学期的努力,小晨的平时不声不响,不会积极主动与同伴交往,上课老师提问也不爱回答,性格比较孤僻,经常自己静静地坐在一旁,不搭理人。在家里还是讲话的,但不主动,问一句答一句;如果见到陌生人,便很紧张的行为已基本得到改善。现在的小晨虽然还也稍显内敛和安静,但是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她会经常与老师说悄悄话,她有自己的好朋友,难得的是活动中有时她也会鼓起勇气来回答问题了还会给班上小朋友表演她的绝活----小晨的性格已经比以前活泼开朗许多,并且能够礼貌待人;但是距离发展小晨的多种兴趣和爱好,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这样,面对陌生人或人多时她回自信而不是胆小害怕的行为目标,仍然需要一定的努力。

幼儿个案——难对付的李彤

镜头(一): 礼拜一的早上,李彤在奶奶的陪同下来到了教室,但她死活都不肯从奶奶怀里下来,眼睛里还挂着珍珠大的眼泪。我问她:“李彤,怎么了?”她哭着说:“我不想上幼儿园”。我又问:“为什么啊?”她委屈地说:“我吃不下饭”。她奶奶也说:“她昨天就吵着不想上幼儿园,说吃不下饭。”我说:“吃不下可以少吃一点,没有关系的。”后来李彤勉强答应了,从奶奶怀里下来。

到了吃饭的时候,李彤一看见饭马上又想哭的样子。我鼓励她说:“李彤,你相信自己能吃的下。”她又马上皱着眉头回答:“我一定吃不下。”我说:“那你能吃多少就吃多少。”她才勉强拿起勺子把饭送进嘴巴里。吃了两口,她就表现出想呕的样子。我就鼓励她,说:“李彤,相信你自己,能吃下去的。”她又把想呕的样子收了回去,继续含着眼泪吃掉了大半碗饭。吃完后,我说:“李彤,你看,是不是吃掉了?”她还是一副很委屈的样子。

镜头(二):礼拜二的早上,李彤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到了教室,她依旧是不肯从妈妈身上下来,眼睛红红的,一副哭过的样子。后来妈妈把她刚下来。她看见我,又是委屈地说:“我吃不下饭。”我说:“这个问题等一会再说。”她意识到等一会一定会让她把饭吃掉,就马上撒腿往外跑,她妈妈马上追了出去。她妈妈跟我说:“李彤在家里说不想来上幼儿园,因为不会做操,昨天又说吃不下饭。”我说:“她做操做的很好的,动作还很标准。吃饭也不是吃不下,是她不愿意吃,昨天鼓励她之后吃了不少饭的。”后来她妈妈说:“如果她真的吃不下就不要勉强她,先稳定她的情绪,让她愿意上幼儿园了再说。”

到了吃饭的时候,和昨天的情况一样,眼睛又变红了,含着泪对我说:“老师,我吃不下的。”我说:“那你能吃多少就吃多少。”结果,吃下了一大半。过后,我找她谈话,在集体面前批评了她今天早上的表现,还和她讲了道理,她是个懂道理的孩子,还会主动和我说:“老师,我明天高高兴兴来上幼儿 园,好吗?”我给了她一个微笑。

镜头(三):礼拜三的早上,李彤进教室的表情不是带着眼泪了,而是有些忧伤。进来了也不会马上说“我吃不下饭”了,我微笑着跟她打招呼“李彤早,今天真能干。”她依旧一副忧伤的表情,感觉她迫使自己不能哭,勉强的说“老师早。”

中午吃饭的时候,李彤又想表现出不想吃饭的样子,我马上鼓励她说:“李彤肯定吃的完对吗?”她勉强点点头,硬着头皮一口一口把饭送到嘴巴里。

评析:李彤是个非常懂道理的孩子,她能和老师交流、沟通,但是她却不愿意吃饭,其实她是吃的下的,只是她心底存在那个不想吃饭的念头,这个念头使得她向每个人求助,甚至不想上学。根据她这样的心理,我耐心地观察她、鼓励她,和她沟通,其实她的家人那她也没有办法,一直是惯着她,因此她有了依赖性,可以找各种理由来解释不愿上学,在家里她不想吃就不吃的习惯已经养成,想让她改掉这个习惯,只有跟她讲道理、鼓励她、充分相信她,必要的时候还要给予批评。过后的几天,李彤的表现没有让我失望,在多次的沟通后,她愿意上幼儿园了,在活动中的表现也比以前出色了。

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关键是看老师怎么引导、鼓励,方法用对了,自然就好解决了,李彤虽然现在还是对吃饭有抗拒感,但是相比以前已经好多了,再也不会哭着来幼儿园说“我吃不下饭”了。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她一定会把不爱吃饭这个习惯彻底改掉。

更多相关推荐:
幼儿园案例分析`个案跟踪记录

幼儿园案例分析`个案跟踪记录情况分析:俊俊是全园闻名的“新闻人物”,相对于同龄儿童来说他确有不少特别之处,如:无缘无故打人,抢玩具,欺负同伴,不爱学习,常搞破坏,等等。尽管他母亲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采取了多种…

幼儿园案例分析`个案跟踪记录

幼儿园案例分析`个案跟踪记录纪佳晖基本情况分析:纪佳晖男孩子,三岁半,家住邮政宿舍楼,父母长期外出打工,由外公外婆带。他是本学期刚入幼儿园的新生,年龄小,可能是长期由外公外婆带的缘故,刚入园时老师就感觉他脾气犟…

幼儿园园本课程案例分析论文

幼儿园园本课程案例分析笔者走访了沈阳市十多所幼儿园,通过访谈和观察了解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建设的现状,发现目前所呈现出的“园本课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类型,以主题统整形式的、学科拼盘形式的和“特色”形式的园本课程。…

20xx幼儿园案例分析范文

20xx幼儿园案例分析范文第1篇幼儿园案例分析范文quot幼儿园观察记录怎么写quot导语观察是幼儿教师走进幼儿心灵的主要手段写好幼儿园观察记录是幼儿教师分析幼儿行为背后原因的一条通道同时也是幼儿教师更好的了解...

幼儿园个案分析:幼儿不良行为

幼儿园个案分析:幼儿不良行为观察对象:XXX年龄:4岁一、幼儿情况分析XXX活泼好动,性格开朗,平时很喜欢帮老师和小朋友做事情。但是每当老师和小朋友指出他犯的错误时,他总是不肯认错,而且还很不高兴。XXX在班上…

幼儿园案例分析、教师个人总结及论文

教师个人总结转眼五年的学习生涯就结束了从跨出学校到跨入幼儿园做孩子王已有三个多月了在这三个多月来我用爱心扣响了童心的大门尽管我还没有完全走进他们但那一扇扇美好的心灵之门已经向我敞开了我是一个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

幼儿园案例分析

胖妹妹减肥记老师我还要只听到我们班的胖妹妹依苒还在举手向老师示意她还没吃饱她多么渴望老师能给她再添点饭哪怕是添碗汤也行啊作为老师的我们只能无可奈何地端起饭盆汤盆说没有了你看呀真的没有了看了看如此干净的饭盆菜盆她...

幼儿教师招聘考试案例分析

从对某幼儿园大中班幼儿的调查来看中班80的幼儿大班98的幼儿都喜欢教师始终面带笑容这种情绪时时感染着幼儿使幼儿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心情放松产生对教师的亲近感与信任感结合材料试分析如何建立良好师幼关系广西1帮助幼...

幼儿园课堂教学案例分析:长颈鹿打招呼

分析这次是提出画长颈鹿的要求对幼儿来说是第一次美术活动的技能与内容必须整合的于是我设计了大蛋和小蛋打招呼的情景来介绍长颈鹿的基本结构使原本枯燥的演示京戏成有趣的画谜把幼儿带入了充满想象的情景之中使技能成为情景的...

任性幼儿案例分析

任性幼儿案例分析袁润泽男5岁半大班幼儿姥姥姥爷带大该幼儿任性暴躁易发脾气习惯指挥他人语言过激爱哭等开始时不愿来园待老师答应满足一些条件后他才肯让爸妈走后来能顺利来园但经常是瞪大眼睛满脸怒气大摇大摆地进班与小朋友...

幼儿园安全教育案例

中班安全教育案例振兴路幼儿园陈晓燕活动由来现在越来越多的新闻报导了发生在全国众多的安全事故地震火灾泥石流等各种天灾人祸经常降临在我们身边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特别是汶川512地震更是给人们敲响了安全警...

幼儿不适应幼儿园的案例分析

幼儿不适应幼儿园的案例分析20xx0922205513作者郑丽来源温州第四幼儿园网友评论0条一背景幼儿在个性上的差异一部分是由先气质决定的很大程度上是受后天环境的影响特殊受大人对孩子的教导态度以及大人的榜样的影...

幼儿园案例分析(4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