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各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指导性意见

时间:2024.4.5

关于修订中职各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指导性意见

各系、部、室:

根据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及20##年教育部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结合我校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实际及各专业原教学计划运行情况,为进一步规范中职教学管理,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学校决定对我校中职各专业的教学指导方案进行全面修订,现提出以下指导性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要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立德树人,要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课程改革为抓手,从根本上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使我校的各专业能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中原经济区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培养目标的定位和基本要求

我校中等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为: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中原经济区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能够将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结合起来;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一定的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应按照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明确本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

具体培养目标表现在毕业生应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良好的思想品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的社会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和协调能力);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具备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具备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职业资格,能适应一定范围职业岗位和社会、科技进步发展的需要;具有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积极进取的职业心理素质,勇于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

三、修订教学计划的基本原则

1、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原则

修订教学计划必须进行充分的社会调查,要特别关注本专业领域的新情况、新特点及技术发展态势,使修订后专业教学计划具有鲜明的时代、地方、行业特色和中等职业教育特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确定专业具体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2、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原则

修订教学计划要坚持德育为先,加强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注重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加强能力培养,特别是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

3、坚持突出针对性、应用性的原则

修订教学计划要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按照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要求设置课程。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专门化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必修内容;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选修内容。制订教学计划要以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兼顾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要求,专业实践课程教学要强化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熟练掌握基本技能。

4、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原则

修订教学计划要认真研究各专业在新的形势下教育教学与社会经济相结合的内容和形式,要加强对实践教学的统筹规划,要重视实训教学的安排与落实。要有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活动的计划及时间保证,并注重内容和效果。坚持“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正确处理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学时比例,确保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5、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修订教学计划要自觉遵守国家和有关部门的统一规定,根据行业、企业的特点,结合地区、学校及专业的实际情况和自身办学优势,在课程设置、教学环节和学时安排等方面注重灵活性、体现职业性,保持一定的机动性,发挥优势,形成特色。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地方和学校可根据区域经济、行业特点和社会发展需求,在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教学手段和方法上有一定的灵活性。

四、招生对象与学制

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基本学制以3年为主;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基本学制以1年为主。

五、课程设置与要求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类。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课及其他选修公共课程。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促进终身学习。课程设置和教学应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与学生生活、专业和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

德育课,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体育与健康课为必修课,学生应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物理、化学等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课程,可作为公共基础课程列为必修课或选修课,也可以多种形式融入专业课程之中。

专业技能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应当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采用基础平台加专门化方向的课程结构,设置专业技能课程。课程内容要紧密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并注意与相关职业资格考核要求相结合。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应根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提高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学校和实习单位要按照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和教学计划的安排,共同制定实习计划和实习评价标准,组织开展专业教学和职业技能训练,并保证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与其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基本一致。重视校内教学实习和实训,特别是生产性实训。要在加强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完善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同时,积极探索专业理论课程与专业实践课程的一体化教学。

六、教学计划的基本内容与时间安排

(一)基本内容:

1.专业名称、招生对象与学制

2.培养目标、人才规格

3.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4.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

5.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安排表

(二)时间安排:

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假期12周。周学时一般为28。顶岗实习一般按每周30小时(1小时折1学时)安排。三年总学时数约为3000-3300。

我校中职实施学分制管理,一般16-18学时为1个学分,三年制总学分不得少于170。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活动,以1周为1学分,共5学分。

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一,累计总学时约为一学年。专业技能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二,其中顶岗实习累计总学时约为一学年。

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的专业,教学时间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确定。原则上学习时间不少于一年,实习实训累计总学时不少于半学年。

对文化基础要求较高或对职业技能要求较高的专业,可根据需要对课时比例作适当的调整,但调整应在10%范围之内,而且必须保证学生修完公共基础课程的712必修学时。

教学计划的课程设置中应设立选修课程,其教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应不少于10%。

七、修订时间要求

本次中职各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修订时间较为紧迫,原则上本次修订工作自通知之日起至20##年2月25日完成,请各系部尽早动手落实,责成专人负责;对修订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应及时与教务处沟通协商,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上述修订工作。

八、该文件的解释由教务处负责。

20##年7月2日

附件:《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模板


关于编制修订中职各专业课程标准的指导性意见

各系、部、室:

根据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和《关于印发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等七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教职成[2009]3号)等文件的要求,为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突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重点的职业教育思想,更好地执行新编制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教学计划,执行新颁布的教学大纲,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行为,现根据我校国职专业发展实际、我省经济区建设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及中职各专业教学运行的实际需要,学校决定对中职现设各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进行全面编制修订与完善工作,现提出如下指导性意见,请参照执行。

一、修订完善课程标准的重要性

课程标准是落实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计划的最基本的教学文件,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规定的各门课程的目的、任务而编写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每门课程的性质及其在课程体系中地位、教学目的和任务、知识技能的范围、深度及其体系结构,同时规定编排教学内容的顺序和一般进度要求。课程标准是保证教学质量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文件,是教师选编教材和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及评定课程建设质量、学生学习质量和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水平将直接关系到课程建设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二、编制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1、课程标准是对课程进行教学的纲领性文件。要准确贯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所体现的教育思想和培养目标,各门课程标准都要服从“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体系的整体要求,科学、合理地制订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要求等。

2、每门课程必须有课程标准(包括单独作为一门课程开设的实践(实验)课及实习、课程设计、顶岗实习、综合实习等各个教学环节),开设新课程必须先制订课程标准,后编写讲义或确定教材。以后新开课程的课程标准应在课程开设的前一学期期末前制订并审核完毕。

3、课程标准应具有科学性、思想性、实践性,要体现学校的改革思路和办学特色。要将科学知识传播与能力培养、全面素质教育相结合,要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纳入整个教学过程,对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有具体要求。

4、课程标准的编制应突出课程特点,其内容须根据该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适当安排,要注意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和衔接,避免不必要的内容重复。课程教学内容叙述应力求文字严谨、简明扼要,名词术语规范。

5、课程标准应体现改革精神,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总结课程教学与改革实践的经验,适时将先进适用的教学改革成果与经验融入教学大纲的教学组织之中,实现教学内容的更新与优化。

6、本次课程标准编写或修订须由各系、部、室组织进行。各教研室应安排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编写课程标准初稿,与相关专业教师集体讨论并征求有关专家审阅意见后定稿,并报教务处备案,经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查通过后印制成册。

三、课程标准的结构内容及编制格式

本次课程标准的结构及编制格式主要参照《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中课程标准为模板。

1、课程标准的结构与基本内容

【课程名称】

【适用专业】

1.前言

1.1 课程性质

1.2 设计思路

2.课程目标

3.课程内容和要求

4.实施建议

4.1 教材编写

4.2 教学建议

4.3 教学评价

4.4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程性质

明确本课程的性质,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中所承担的任务。提出本课程在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等方面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指出本课程相关的先修课及后续课。

设计思路

课程标准要以就业为导向,根据本地区对技能人才的能力要求,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特点,与行业企业专家合作进行课程项目设计与开发,形成从简单到复杂的系统化教学项目,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营造“易学乐学”的学习氛围,重视职业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课程教学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①针对市场需求,以学生为本,选取循序渐进的典型工作项目“学习包”为载体构建学习情境,营造“易学乐学”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②以学生为中心、工作过程为导向,采用小组化教学,融“教、学、做”为一体,培养学生的职业工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典型工作项目的教学过程贴近工作过程,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基于此问题的考虑,典型工作项目的教学过程分为“导入案例”、“知识讲授”、“操作演示”、“技能拓展”4个环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③借助校内外实训基地平台,构建循环螺旋上升式实训体系,充分体现课程的实践性要求。

④保持课程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本课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职业能力培养和核心技能传授为出发点来构建教学体系。因此,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学习情境载体可以替换,导入案例也可以替换,实现课程的开放性,课程内容始终保持鲜活。在进行项目驱动教学时,不以具体的项目实现为教学目标,向学生强调项目成果优劣取决于创新,并采用加分机制积极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行为,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课程目标

确定开设该课程应实现的教育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应达到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基本要求。

通过课程的学习,能按不同的要求,提出学生“能做什么”、“会什么”的明确规定。

课程内容及要求

按工作任务或项目编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活动设计一定要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基于工作过程来设计。

实施建议

实施本课程标准的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做简要说明。

①教材编写

建议使用的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等

②教学建议

③教学评价

i考核方式(考试、考查)及考核形式(笔试、口试、实操、论文或大型作业等);

ii总评成绩的组成及评定标准 ( 平时、期中、期末或实验等各教学环节考核成绩所占权重等)。

④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开设本课程需要具备的教学环境、设备条件及学生基础条件。课程资源如何开发,如何利用等。

2、课程标准的格式

统一A4纸;上下左右页边距统一为2.5cm

课程名称标题用小2号黑体字,内容为小四仿宋体,1.5倍行距;其余参见模版。

四、编制修订时间安排

本次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制修订时间较为紧迫,原则上本次课程大纲编制修订完善工作自通知之日起至20##年6月31日前完成,请各系、部、室尽早组织落实,责成专人负责,对编制与修订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可及时与教务处协商沟通,确保按时完成本次编制与修订完善工作。

五、该文件的解释由教务处负责。

20##年4月31日

附件:课程标准模版


XXX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计算机网络基础

【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

1.前言

1.1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

1.2 设计思路

本课程标准以就业为导向,邀请行业专家对计算机应用专业所。。。。。。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按不同的要求。。。。

职业能力目标:

l  能够……

l  能够……

l   

3.课程内容和要求

4.实施建议

4.1 教材编写

(1)

(2)

(3)

4.2 教学建议

4.3 教学评价

4.4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

(2)


第二篇:关于制定中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


关于制定中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

根据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和《关于印发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等七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教职成[2009]3号)等文件的要求,结合近两年我院中职专业办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为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走访省内相关中职学校的基础上,现提出制定2012级中职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请遵照执行。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活动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质量为重点的职业教育思想,执行新颁布的教学大纲,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行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实践动手能力,适应行业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二、原则意见

(一)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二)结合地方及行业经济发展的实际和学校实际情况,在充分调查研究和论证专业职业岗位需求的基础上,吸纳有关行业、企业专家和用人单位的意见,进行专业岗位工作分析和教学分析后,根据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三)充分考虑中职学生生源特点,建议专业课早介入,即在第一学期开设一门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坚持“做中学、做中教”,充分利用学院现有教学资源,使学生“动”起来。

(四)教学内容突出“是什么”,少讲或不讲“为什么”。

三、课程设置

(一)学期

每学年实行2学期制,每学期20周,其中,考试1周。

(二)课程设置: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技能要求,结合学院实际,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和职业素质能力拓展课程三大类。

1、公共基础课程含德育课、文化课(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基础)、

体育与健康课等必修课程。

2、专业技能课程含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习实训。结合中专学生好动不好静的学习特点,建议加大实习实训课学时。

3、职业素质能力拓展课程包含职业素质与计算机应用能力拓展两类课程。

4、建议各系部开设专业课时,本着少而精的原则,以够用为度,每个专业确定3-5门突出体现技术应用能力、岗位工作技能以及职业资格考核所需的课程作为本专业核心课程。适当加大专业课学时,采取“磨”、“泡”的方法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

(三)公共基础课

1、德育课各学期教学内容:

第一学期:职业生涯规划 周学时2

第二学期:职业道德与法律 周学时2

第三学期:经济政治与社会 周学时2

第四学期:哲学与人生 周学时2

2、《计算机应用基础》开设两学期,周学时分别为4、2。每学期安排一周实训,实训内容应保证学生通过省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试考前训练。

3、《语文》周学时2,共开设两学期,以基础知识教学为主。

4、《数学》周学时4,第一学期开设。各专业根据专业需要以及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内容确定本专业的教学内容。

5、《英语》周学时2,共开设三学期。教学内容以语言表达及单词识记为主,改革教学模式,通过学生“活动”掌握所学知识。建议第四学期增设专业英语(个别专业),周学时2。

6、《体育与健康》开设4个学期,周学时2。

7、职业素质能力拓展课

第一学期素质拓展训练(前3学期每学期1周)

第二学期社交礼仪训练(必修)(2学时、2学分)

第二学期PPT制作(必修)(2学时,2学分)

第三学期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必修)2学时、2学分)

第三学期计算机组装与维护(2选1,1周,2学分)

第三学期计算机速录(2选1,1周,2学分)

劳动课:第二学期,工科各专业;第三学期,文科各专业。

通过开设这些课程,培养和塑造学生人格,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四、教学管理建议

1.加强第一学期教学管理,专业课以技能训练为主,提高学生专业兴趣,降低学习难度,选派优秀教师承但课程。通过每门课程引导学生爱学校、爱专业、爱学习。

2.所有课程采取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使学生“做中学”,快乐学习。

3.加强教学考核,如采用在线测试、实施分段考试等

4.根据中专教学特点,制定专业技能课程标准

5.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网络课程)丰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6.5年制前二年公共基础课与中专保持一致

更多相关推荐:
133-13商务部办公厅关於20xx年全国吸收外商投资工作的指导性意见

商務部辦公廳關於20xx年全國吸收外商投資工作的指導性意見【發佈單位】商務部辦公廳【發佈文號】商資字〔20xx〕7號【發佈日期】20xx-03-06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畫單列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商務主管部門…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指导性意见(国家汉办教执委)-20xx-3-11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指导性意见(征求意见稿)一、教育实践的意义教育实践是一个将所学理论与知识应用于国际汉语教育实际的转换过程,是一个有指导,有计划,有步骤,系统地熟悉并掌握国际汉语教育(尤其是…

20xx年东园社区市民学校教学指导性意见

20xx年东园社区市民学校教学指导性意见为进一步加强东园社区市民学校教学工作,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我社区市民学校教育实际情况,现对20xx年市民学校教学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20xx年…

初三指导性意见

九年级毕业班工作指导意见新的学年,是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时期。九年级组将在学校和各处室的领导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与时俱进,锐意进取,为促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再创辉煌而不懈努力。一、…

五个指导性意见落实情况督导工作总结

五个指导性意见落实情况督导工作汇报20xx年x月x日至20xx年x月x日,我局对芦溪县各乡镇进行了“五个指导性意见”落实情况进行了一次督导,现将我组督导情况总结如下:一、各乡镇人民政府落实“五个指导性意见”…

指导意见及范文

合肥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万通教学点20xx级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意见一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步骤和要求一选题1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必须从本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规格和教学要求出发结合毕业实践和实习环节的...

关于个人综合素质评定指导性意见

关于数学与计算机学院个人综合素质评定的指导性意见为保证数学与计算机学院20xx20xx年度个人综合素质测评科学有效地进行并在测评过程中保持公平公开公正特制定此指导性意见供各测评小组学习参考1各班级专业个人综合素...

关于印发《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工程施工主要材料价差调整指导意见》的通知(豫交集团工〔20xx〕194号)

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文件豫交集团工20xx194号关于印发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工程施工主要材料价差调整指导意见的通知集团所属有关单位为进一步规范集团所属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工程施工主要材料价差调整工作根据省交通运输...

家长会指导意见

家长会指导意见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塑造学生学校需要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而家长会就是一种重要的形式家校互相支持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能否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了解教师从而取得家长对学校及班级工作的支持和帮...

安徽省交通建设项目主要材料价差调整的指导性意见

安徽省交通建设项目主要材料价差调整的指导性意见皖交基20xx47号各市交通局省公路局省港航局省运管局省高速公路总公司省交通投资集团公司省港航投资建设集团公司经研究现将厅定额站关于安徽省交通建设项目主要材料价差调...

关于选拔系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的指导性意见

唐山师范学院关于选拔系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的指导性意见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现我校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选拔培养和造就一批高层次高素质的教学科研骨干培育良好的学术氛围和育人环境加快我校学科专业建设根...

关于开展日间手术试点的指导性意见

关于在市级医院开展日间手术试点的指导性意见根据申康医院发展中心20xx年工作计划的安排今年在市级医院中开展日间手术一日手术试点开展日间手术对于缓解病人住院难缩短入院等待时间提高医院运行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确保这...

指导性意见(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