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作为生物的社会导学案教师版(兰老师推荐)

时间:2024.5.2

《作为生物的社会》导学案

预习案

一、预习目标 1.掌握文章中的重要字词。

2.了解本文作者的有关情况,掌握相关文学常识。

二、预习内容

1、作者简介

刘易斯·托马斯博士(Lewis Thomas)19xx年生于美国纽约,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医学院,历任明尼苏达大学儿科研究所教授、纽约大学——贝尔维尤医疗中心病理学系和内科学系主任、耶鲁医学院病理学系主任、纽约市斯隆—凯特林癌症纪念中心(研究院)院长,并荣任美国科学院院士。

《细胞生命的礼赞》是一个医学家、生物学家关于生命、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思考。思想博大而深邃,信息庞杂而新奇,批评文明,嘲弄愚见,开阔眼界、激发思索。而其文笔又少见的优美、清新、幽默、含蓄,无愧当今科学散文中的大家手笔。无怪乎自19xx年出版后,立即引起美国读书界和评论界的巨大反响和热烈欢呼,获得当年美国国家图书奖,此后由好几家出版社印了二十多版,至今畅行不衰!年过花甲的刘易斯·托马斯的名字因这一本小书而家喻户晓,有口皆碑,以至于在他接连抛出后两本书时,书商都不用再作广告,只喊声“《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书作者刘易斯·托马斯的新著”就够了。

2、字词注音

012作为生物的社会导学案教师版兰老师推荐

012作为生物的社会导学案教师版兰老师推荐

3、写出汉字

通jī(缉) 编jí(辑) zhù存(贮) zhù立(伫) ch?u划(筹)ch?u躇(踌) 田ch?u(畴) huáng恐(惶) 堂huáng(皇) huáng论(遑)【“遑论”是“不遑多论”的缩语,<书>不必论及;谈不上】 合lǒng(拢) 田lǒng(垄) lǒng断(垄)

4、选词填空

①振动●震动

(1)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像一声春雷 震动 着这个宁静的山庄。

(2 ②违反●违犯

(1)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 违反 国家的有关规定。

(2)一旦 违犯 了法律,就要受到制裁。

【违反:不符合;不遵守。违犯:违背和触犯。 “违反”与“违犯”意思相近,但“违犯”情节较为严重。违犯的是法律,法规;违反的是政策,纪律。】

③激奋●激愤

(1)看到这么好的形势,人们精神 激奋,干劲更大了

1

(2)面对这令人发指的行为,人们 激愤 的感情溢于言表,纷纷站到了正义的一边。

【激奋,振奋、激动。 激愤,激动愤怒。】

5、词语注释

(1)[苦口婆心kǔ kǒu p? xīn ]比喻善意而又耐心地劝导。出自《宋史·赵普传》:“忠言苦口,三复来奏”。

(2)[天衣无缝 tiān yīwú fèng]神话传说,仙女的衣服没有衣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出自前蜀·牛峤《灵怪录·郭翰》:“徐视其衣并无缝,翰问之,曰:‘天衣本非针线为也’”。

(3)[阈值yù zhí]指事物的界限或范围。

(4)[富丽堂皇fù lì táng huáng]富丽:华丽;堂皇:盛大,雄伟。形容房屋宏伟豪华,也形容诗文词藻华丽。出自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连忙灯下一看,只见当朝圣人出的是三个富丽堂皇的题目”。

6、课前阅读

蚂蚁,蚂蚁蜂 张楚 唐·罗隐 蚂蚁蚂蚁蚂蚁蚂蚁 不论平地与山尖, 蝗虫的大腿 无限风光尽被占。 蚂蚁蚂蚁蚂蚁蚂蚁 采得百花成蜜后, 蜻蜓的眼睛 为谁辛苦为谁甜? 蚂蚁蚂蚁蚂蚁蚂蚁

蝴蝶的翅膀 蚂蚁蚂蚁蚂蚁蚂蚁

蚂蚁没问题(后略)

教学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对本文一些重点问题的讨论提高探究能力;

2、引导学生体会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品味优秀科普作家的文字魅力。

3、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物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

2、引导学生通过对本文一些重点问题的讨论提高探究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背景链接

托马斯对人类的将来怀着一种自信的乐观。在他的观点中,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是一个思考着的、行动着的生命。虽然作为个体我们无法明了整体的思维,就像一只蚂蚁无法理解蚁群的思想一样。但我们都在为某个更大的目标努力地劳动着,我们劳动、学习、生活,这一切都让我们觉得美好,因为我们同时也是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生命的需要。个体生存的意义也正在于此。

(一)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第1至2段):从一个事例切入,即 医学家举行年会,把其与生物界联系起来,从而得出自己的论点,即人类社会与生物社会有共通之处。

2

第二部分(第3至10段):指出动物过着两种生活,即是个体的存在,又是集体的存在,也就是说,动物过着个体的和社会的两种生活。

第三部分(第11至13段):指出人类与生物界的相通之处——人类也要有社会的生活。

(二)合作探究

1.探究第一部分,思考:

(1)作者是怎样描绘医学家举行年会的?作者为什么这样描绘?

他们“急匆匆来回乱窜”“碰碰触角,交换一点点信息”,看起来和蚂蚁没有什么两样,“像抛出的鳟鱼的钓线一样,准确无误的向恰尔德饭店抛出一个长长的单列纵队”。

这无不讽刺与幽默的叙述,看似闲笔,却给全篇定下了一个基调。

(2)生物学界对于“人与动物相似”这一观点持何态度?

“暗示说昆虫群居的活动跟人类事务总有点联系,那在生物学界将是相当糟糕的态度? ?它们的行为绝对是有异于人的,完全是非人性的、非世俗,几乎还有非生 物的。”——也就是说,传统生物学界认为人类社会与生物毫不相干,甚至是水火不容的。

(3)作者对于“人与动物相似”这一观点持何态度?

作者摆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人类可以像蚂蚁,那么反过来说蚂蚁像人类,就会遭到非议,被斥为“违反科学”,从“有异于人”来抵制。

“不过,让一个旁观者不这样看是很难的。蚂蚁的确太像人,这真够让人为难。”作者不从流俗,向世俗传统观念发起挑战。

“它们培植真菌,喂养蚜虫做家畜,把军队投入战争,动用化学喷剂来惊扰和迷惑敌人,捕捉奴隶。织巢蚁属使用童工,抱着幼体像梭子一样往返窜动??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 ——作者以幽默的口吻,列举了一系列蚂蚁的社会行为,从“培植真菌喂养蚜虫”“捕捉奴隶”“使用童工”“交换信息”,蚂蚁的行为简直和人类的行为毫无二致。

“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这里,作者有意用描述人类行为的语言来描述蚂蚁,和文章开头描述昆虫的语言来描绘人类的部分共同表达了一个观点——人类的社会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几大的共个性,并非水火不相容,而是可以互为比照的。

2.探究第二部分,思考:

(1)作者在文中主要列举了哪几种生物?在作者眼里生物的社会是怎样的?

如:蚂蚁、蜜蜂、白蚁、群居性黄蜂、黏菌的细胞、鲱鱼和成群的飞鸟。

分 组 口述生物的社会行为

蚂蚁组

我们蚂蚁家族人丁兴旺,是个大家庭,我们培植真菌,喂养家畜,把军队投入战争,动用化学喷剂来惊扰和迷惑敌人,捕捉奴隶,我们的同类织巢蚁属还会使用童工,抱着幼体像梭子一样往返窜动,纺出线来把树叶缝合在一起,供它们的真菌园使用。我们利用智慧觅食,结合集体的力量搬动食物. 在建造蚁丘的时候,我们会集体搜集树枝,作好统筹规划,通力合作,先砌墙,再盖顶,遇到障碍时随机应变,用智慧解决问题,我们的社会忙碌而充实。

蜜蜂组

我们家的主要劳动力工蜂会外出寻找花蜜,通过形态各异的优美舞姿向同伴传递信息. 工蜂在营建蜂窠(kē)的时候,进行有条不紊的工作,当我们的家庭成员壮大到一定程度以后,我们会主动分化成两支数量相等的团队,一支追随老蜂王, 一支跟随新蜂王,组成两个和谐美满的大家庭。

细胞组

别看我们是微生物,我们的力量可不小!在我们的幼年时期,我们是一个个独立的阿米巴状细胞,我们吞吃细菌,彼此疏远,互不接触.可是当我们的长官----一些特殊的细胞放出聚集素,其他细胞闻声立即聚集一起,排成星状,互相接触、融合,构成动作迟缓的小虫子,生出一

3

个富丽堂皇的梗节,顶端带一个子实体,由它负责繁衍后代 ,此后,我们的子孙继续重复我们的生活方式。

鲱鱼组

我们和其他鱼类一样,集体行动,共同抵御外敌的侵略,当我们聚在一起时,我们的功能胜似一个多头鱼组成的巨大生物。

(2)大家觉得课文所描述的这些生物的社会组织与人类相比有哪些相似之处?

明确:本文所描述的一些生物的社会组织与人类相比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步调一致的行动,集体协作式的劳动,有目的的行为,互相交换信息等。

3.探究第三部分,思考:

(1)第三部分第十一段作者指出了人类其实比动物更具有社会性,但是我们人类却出现什么样的状况?

明确:“虽然我们无论如何也是所有群居性动物中最具社会性的——比蜜蜂更互相依赖,联系更密切,行为上更不可分,我们却并不经常感到我们的联合智慧。”“电路好像还在,即使并不总是通着电。”也就是说,我们人类虽然比动物更具社会性,但是我们并没有真正做到联合起来,充分发挥我们的智慧与才能。

(2)最后,作者对科研提出了什么希望?

明确:“科学上的探索是一种孤独是、静思的事。是的,在最初几个阶段是这样。但后来,或迟或早,在工作行将完成晨,我们总要一边探索,一边互相呼唤,交流信息,发表文章,给编缉写信,提交论文,一有发现就大叫起来。”作者希望科学研究能够多一点交流,表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精神。

(三)拓展探究:

(1)整篇课文作者探讨了生物的社会性,但是作者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呢?

明确:作者谈论生物的社会性,焦点还是在反思人类行为,意在批判传统生物学人类中心主义甚至人类沙文主义的观念,强调人类要有自我反省的意识,不然就会陷入因为盲目的自我崇拜而带来的种种困境之中。无可否认,作者的论述有其幽默调侃的成分,观点有其牵强偏激之处,但他的视角是独特的,见解是独到的,议论是深刻的,读之给人以理性的启迪和美感的享受。

(2)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这篇科普文章具有散文化的倾向,可以看做是一篇科学随笔。本文虽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论文,没有罗列森严的论点论据,但还是具有独特的论证方法的。首先,作者始终是在与人类行为的对比中谈论生物的社会行为,始终认为人类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着共同性;其次,作者在论述中,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其他生物,多从个体与群体两个方面做比较分析,肯定群体的智慧,强调社会化的重要性;再次,对生物的社会行为的描述,有详有略,先详后略,以详带略(详昆虫类,略菌类,鱼类、鸟类),这样既抓住了典型事例细致剖析,又丰富了例证,也体现了由现象层面到理论探讨逐步深化的过程。

(四)美点鉴赏

这是一篇科普小论文,本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何特色?(请选取你较喜欢的语句,读 一读,品一品,说一说)

① 它们倒更像一些制作精巧、却魔魔道道的小机器。

讽刺怕遭到非难的作者(关于昆虫行为的书籍作者)极端保守的心态,他们恨不得把昆虫看作是天外来客,完全有异于人类,甚至是“非生物的”,像“魔魔道道的小机器”一样。

② 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

讽刺人类的自大心理,渺小的蚂蚁的很多行为与我们相似,我们却不愿意或不敢承认这一事实,真是有些为难。

4

③ 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

用夸张的语言说明蚂蚁的社会行为太接近人类了——恐怕离看电视也不远了吧!

④ 它不过是一段长着腿的神经节而已。

以“轻蔑”的口气评论一只“独行的蚂蚁”,强调它们个体智慧的微不足道。

⑤我们总要一边探索,一边互相呼唤,交流信息,发表文章,给编辑写信,提交论文,一有发现就大叫起来。

以夸张的笔法,将人类的行为“原始化”,暗中与动物行为混同,意在说明两者之间的某些相似性。

作者在论述中,往往把人类行为与其他生物的社会行为比照映衬来谈,即把人类的行为看做是"生物化"的,把生物的行为看成是拟人化的,这就形成了一种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如说人类"碰碰触角",说蚂蚁"使用童工"等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作者的这种幽默的语言风格:首先, 作者作为人类的--员,却能"降格白贬",以较低的姿态来谈论生物的社会行为,体现出一种自嘲式的幽默;其次,作者作为一个生物学家,敢于向传统观念挑战,敢于闯别人不敢涉足的禁区,表现出一种智慧上优越的幽默;再次,作者作为通俗栏目的科普作家,要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大众对科学的关注和热爱,也 要用幽默的语言化雅为俗,拉近同读者的距离,吸引他们的阅读兴趣。

(五)高考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蜜蜂同时过着几种生活:既是动物,又是动物的组织、细胞或细胞器。离窠外出寻找花蜜的单个蜜蜂(根据一个跳舞的小蜂给它的指令:“去南偏东南七百米,有苜蓿——注意根据太阳偏转调整方向。”)仍然是如同有细丝系住一样属于蜂窠的一部分。工蜂在营建蜂窠的时候,看上去就像胚细胞在构成一片发育中的组织;离远一点看,它们像是一个细胞内的病毒制造出一排排对称多边形晶体。分群的时刻来到,老蜂王打算带着它的一半家口离窠而去,这时的景象就像蜂窠在进行有丝分裂。群蜂一时来回骚动,就像细胞液里游动的颗粒。它们自动分成几乎一点不差的两部分,一半跟着要离去的老蜂王,另一半跟着新的蜂王,于是,像一个卵子分裂一样,这个毛茸茸晶黑金黄的庞然大物分裂成两个,每一个都拥有相同的蜜蜂基因组。

1.从文段中提取要点,并概括文段主旨。

解析:解答本题时要先分析句子的层次,然后抽取主干,连缀而成。

参考答案:要点:单个蜜蜂是一个体动物;工蜂在营建蜂窠的时候,像胚细胞在构成一片发育中的组织,又像一个细胞内的病毒制造出的多边形晶体;分群时,像一个卵细胞分裂一样。主旨:蜜蜂既是动物,又是动物的组织、细胞或细胞器。

2.如何理解蜜蜂“又是动物的组织、细胞或细胞器”?请根据文本选段举例说明。 解析:要分别回答“是动物的组织”“是细胞或细胞器”的含意。

参考答案:说蜜蜂“是动物的组织”,因为单个蜜蜂离窠kē外出寻找花蜜时,它也不是独立的,它要根据一个跳舞的小蜂给它的指令去行动,仍然是如同有细丝系住一样属于蜂窠的一部分。说蜜蜂“是细胞或细胞器”,因为群蜂一时来回骚动,就像细胞液里游动的颗粒,像细胞器;蜜蜂分群时,一半跟着老蜂王,另一半跟着新的蜂王,像一个卵子(蜂窠)在进行有丝分裂一样,因而像细胞。

3.分析文段中画线句子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解析:画线句子显然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

参考答案:此句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蜜蜂是一个有组织的群体的特点。 5

巩固案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鲱鱼 斐然 柴扉 诽谤 B.梗节 鲠直 哽咽 田埂

C.模型 摸索 摩崖 磨房 D.蹩脚 隐蔽 憋闷 鳖裙

解析:A项的“鲱”“扉”读“fēi”,“斐”“诽”读“fěi”;C项中的“模”“摩”读“m?”,“摸”读“mō”,“磨”读“m?”;D项的“蹩”读“bié”,“蔽”读“bì”,“憋”“鳖”读“biē”。B项全读“gěng”。

答案:B 【把文字直接书刻在山崖石壁上称“摩崖”。又作,摩崖石刻】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窠臼 迷惑 岛屿 清天白日 B.骚动 穹顶 木屑 讫今为止

C.毗邻 筹画 阈值 富丽堂黄 D.格调 蚁冢 书籍 苦口婆心

解析:A项中“清天白日”应为“青天白日”;B项中“讫今为止”应为“迄今为止”;C项中“筹画”应为“筹划”,“富丽堂黄”应为“富丽堂皇”。

答案:D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建造蚁丘的时候,有时需要一批一定__________的细枝。

(2)它们像受了惊一样作出__________,它们开始骚动、激奋,然后就像艺术家一样开始工作。

(3)当它们觉察到远方的食物时,于是,长长的队伍像触角一样伸出来____________,平地,_______________高墙,__________巨石,去把食物搬回来。

A.规格 反映 翻过 绕过 越过 B.规范 反映 越过 绕过 翻过

C.规格 反应 越过 翻过 绕过 D.规范 反应 翻过 绕过 越过

解析:“规格”意为“产品质量的标准,如一定的大小、轻重、精密度、性能等”;“规范”意为“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反映”意为“反照,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反应”意为“有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的相应的活动”。后三个依据逻辑断定。

答案:C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我们无论如何也是所有群居性动物中最具社会性的:比蜜蜂更互相依赖,联系更密切,行为上更不可分,我们却并不经常感到我们的联合智慧。

B.最让我们不安的是,蚂蚁、还有蜜蜂、白蚁和群居性黄蜂,它们似乎都过着两种生活。

C.齐曼在近期《自然》杂志上著文指出,“发明一种机制,把科学研究工作中获得的片断的知识系统地公布于世,一定算得上现代科学史上的关键性事件。”

D.白蚁有一个方面更为奇特:群体变大时,其智慧似乎也随之增加。

解析:A项冒号应为破折号;B项第一个顿号应为逗号;C项句号放在引号外。

答案:D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从这个子实体又生出下一代阿米巴状细胞,又要在同一块湿地上游来游去,一个个独来独往,野心勃勃。

6

B.四只或十只蚂蚁凑到一起,围绕着路上的一头死蛾,看起来就有点意思了。它们这儿触触,那儿推推,慢慢地把这块食物向蚁丘移去。但这似乎还是瞎猫撞着死老鼠的事。

C.关于昆虫行为的书籍作者,通常要在序言里苦口婆心地提醒人们,昆虫好像是来自外星的生物,它们的行为绝对是有异于人的,完全是非人性、非世俗、几乎还是非生物的。

D.无人明白,正在建造一根柱子的白蚁们怎样知道停止工作,全队转移到一根毗邻的柱子,而时候一到,它们又怎样知道把两根柱子合拢,作成天衣无缝的拱券。

解析:A项“野心勃勃”含贬义,应用“雄心勃勃”。

答案:A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感同身受”这个成语原用来指代替别人表示感谢,但现实生活中人们多用来指感受就同亲身经历一样。词典改版时,编辑者随波逐流,给它增添了新的语意。

B.在北京奥运会上,美国选手埃蒙斯最后一枪戏剧性地打出了4.4环,中国选手邱健功败垂成,为中国代表团再添一枚金牌。

C.在繁忙而紧张的高三学习中,父母见微知著的关怀,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使同学们倍受感动和鼓舞。

D.不到一年的时间,来自自民党的“一老一少”两位首相都无奈地选择了“突然”辞职,日本政坛可谓陷入了多事之秋。

解析 D项多事之秋:指事故或事变多的时期,多用来形容动荡不安的政局;A项随波逐流:喻没有主见。应改为 从谏如流;B项功败垂成:指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含惋惜意)。;C项见微知著:指见到一点苗头就能知道将来的发展或问题的实质,与语境不合。应该为,无微不至。

答案 D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发明一种机制,把科学研究工作中获得的片断的知识系统地公诸于世,一定算得上现代科学史上的关键性事件。

B.电路好像还在,即使并不总是通着电。

C.现在刮着一股急功近利、浮躁之风,甘于寂寞、踏踏实实做学问的不多,他则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D.然而,我们也许是被联在一些电路里,以便处理、贮存、取出信息,因为这似乎是所有人类事务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活动。

解析:A.“公诸于世”重复赘余;C.“其中”指代不明;D.“处理、贮存”不合逻辑。 答案:B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是用身体和意志,证明自己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是用精神和毅力,表现自己的人格尊严、突破生命局限的志气和勇气。

B.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天然气价格及天然气利用,将有计划提高天然气的价格,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C.对调整高考录取方案,有人认为最好能对选修科目按分数划等级,有人认为可以按文理分别划线,这样才比较公平。

D.据初步分析,已造成254人遇难,35人受伤的山西襄汾尾矿库溃坝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非法矿主违法生产、尾矿库超储引起的。

解析 B项“利用”后应补出“研究”的宾语“的问题”;C项“这样”指代不明;D项句式杂糅,改为“原因是……”或“由是……引起的”。

答案 A

7

9.下面是某校校庆前夕,四位校友发给联络办老师的短信,其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

A.获悉母校华诞,甚喜,届时定拨冗出席庆典,特此通知。

B.因事务繁忙,恐难以按时光临母校参与庆典,深表歉意。

C.虽身体欠安,但一定准时前往母校列席庆典,谨此奉告。

D.因航班取消,故不能及时赶到母校参加庆典,敬请谅解。

解析:本题考语言表达得体,并结合手机短信,属于旧题新考。根据语体,排除A、C,此处不宜用“通知”或“奉告”;比较B、D,“事务繁忙”只是不想来的一种托辞,“航班取消”是想来而无法来的实情,所以选D。

答案: 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海 豚

任何一种动物,体形小,便怕我们;体形大,则对我们构成威胁。只有一个令人不解的例外——海豚。“野生”海豚不怕人类也不对其构成威胁,相反,如果有人落水了,在附近游弋的海豚还能把他救起来。它们为何喜欢我们?

也许正是因为海豚对人类的这种态度,使我们施予它们从未给过任何其他动物的东西——部分地把自己的道德规范惠及于它们:禁止猎杀海豚。令人注意的是,当通过此类国际公约时,不需要特别地去说服谁。这对所有的人来说很自然。如果有人对您说捕杀了一条鲨鱼,你的反应会很平静。可如果您听说有海豚被捕杀了呢?那可就不一样了!用鲨鱼翅烧汤自然是珍馐美味,可哪个正常人会同意吃海豚?

人类喜欢海豚。这表现在许多小事上,比方说,世界上所有与海豚常在一起的人不叫驯兽员,而被称为训练员。第一,这是出于尊重并把海豚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第二嘛,驯兽——一种糖果加鞭子的驯化方法,以肯定和否定的方式对动物进行强化训练,即奖赏和惩罚。而海豚是唯一一种不能被惩罚的动物,只用正面肯定的强化方式训练。

对海豚来说,最大的惩罚是训练员突然转身离去,因为海豚喜欢嬉戏和学习。当海豚突然领会到训练员让它做什么,它会欣喜异常,跳跃、欢笑。然后,当训练员离开或在某个角落里观察它时,海豚无需任何命令,全凭自己的意愿,一次次练习刚刚学会的动作,以便第二天施展出来使人们娱悦。

海豚是唯一一种乐于与人在一处而不争自由身的动物。任何一种动物,哪怕是最驯服的,也会伺机逃脱樊笼,然后死掉,因为它们荒疏了(或者根本不会)自己获取食物的技能。而训练有素的海豚,哪怕是习惯了多年海洋馆里坐享切好的鱼肉块,也不会在大海中饿死——它总是能轻而易举地捕到鱼:海中鱼很多,而能像海豚那样游的可没有。即便是偶尔获得自由,海豚最终还会回到人那里。在黑海就发生过这样的事。在卡扎奇的军用海豚馆里,暴风雨毁坏了几处铁围栏,撕破钢丝拉成的防鲨网。于是夜里海豚游到了大海里,而早上它们便全部回来了。

海豚为什么会救那些溺水者?它们是从哪儿知道这个徒劳地蹬腿挣扎的家伙是呼吸空气的,因此需要紧急把他送到他生长的陆地上去?那是因为它们看到我们是透明的!救助的概念根植于它们的天性中,而且由于海豚不但具有视觉,还有超声波方式的接收系统,所以它们可以像超声波仪透视产妇那样来“透视”我们:这种生物同它们一样有肺器官,也就是说呼吸空气!比起鱼来,海豚同与自己内部构造相似的生物更“投脾气”。

除了人类以外,与海豚“投脾气”的还有海豹。海豚也喜欢海豹,当然,程度不及喜欢人类。海豚属于顽皮的一族,它们喜欢捉弄不太聪明的海豹,像玩球一样逗弄海豹,而后者大为光火。

(《海豚与人》)

8

10.对第二段信息理解和推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禁止猎杀海豚的国际公约的制定,源于海豚对人类的友好态度。

B.禁止猎杀海豚的国际公约的制定,源于人们将海豚纳入自己的道德规范。

C.禁止猎杀海豚的国际公约被通过,是因为海豚的味道没有鲨鱼翅鲜美。

D.禁止猎杀海豚的国际公约出台后,人类又制定了针对其他动物的类似的国际公约。

解析:A项结合第二段准确理解此段第一句中“这种态度”,即可判断;B项根据第二段第一句后半部分可判断;D项由“当通过此类国际公约时”可知这种公约并非这一个。文中说“用鲨鱼翅烧汤自然是珍馐美味”,并不能说明海豚的味道不佳,故C项错。

答案:C

11.“世界上所有与海豚常在一起的人不叫驯兽员,而被称为训练员”,不属于其理由的一项是( )

A.这是出于尊重并把海豚同其他动物区分开来。

B.海豚是唯一一种不能被惩罚的动物,只能用正面肯定的强化训练。

C.这是由于人类喜爱海豚。

D.这是因为海豚需要用奖赏和惩罚的方式进行训练。

解析:“用奖赏和惩罚的方式进行训练”是驯兽的方法,海豚不需要,它只需“奖赏”。故D项错。

答案:D

12.下列不属于海豚救那些溺水者的原因的一项是( )

A.救助概念植根于它们的天性之中。

B.因为人类同它们一样有肺器官,需要呼吸空气。

C.因为它们具有透视产妇的超生波透视仪。

D.海豚喜欢与它们内部构造相似的生物。

解析:文中说“它们可以像超声波仪透视产妇那样来‘透视’我们”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并非真“具有透视产妇的超生波透视仪”。故C项错。

答案:C

13.对文中内容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人类并非只有在听说海豚被捕杀时,才表现出极大的不平静。

B.海豚自觉地训练源于它喜欢嬉戏和学习。

C.卡扎奇的军用海豚馆里的海豚游回来的原因是它们荒疏了自己获得食物的技巧。

D.海豚喜欢人类的程度超过喜欢海豹。

解析:“荒疏了自己获得食物的技巧”的是其他一般动物,而不是卡扎奇的军用海豚馆里训练有素的海豚。故C项错。

答案:C

【美文选读】

印尼海啸 (尊重生命先尊重自然 )

20xx年12月26号,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以北海域发生里氏8.9级的地震,相当于至少3000颗原子弹威力的地震引发了强烈的海啸,高达30米的水墙横扫斯里兰卡、印尼、印度、泰国、马来西亚、孟加拉、马尔代夫等国家沿海地区,带走了至少15万人的生命,使几百万人流离失所,造成了14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灾难原本可以小一些。海底地震是形成海啸的主要原因,也是带走十几万条生命的凶手,这似乎是一场纯粹的自然现象,人类无法阻止它的发生。面对巨大的灾难,人类自称为“弱者”——这一切好像与人类无关。 “人类为

9

破坏环境付出了代价,痛定思痛,人类要作出深刻反思。这虽然是一次纯自然灾害,但是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行为加大了灾难的产生和影响。” 红树林被大量砍伐了,全球海域中70%的珊瑚礁遭到人为破坏。 经济的发展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决定了它带有脆弱性,对财富的贪欲没有节制的蔓延,使人类终于受到了惩罚。这次海啸造成了14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这意味着沿海地区多年劳心劳力所积累的财富在大自然一次翻脸中付之东流。人类必须明白怎么样亲近自然,而不是打扰自然。否则自然会用自己的方式说“不”。

不要让相机变猎枪 (用正确的方法保护野生动物)

一张反映鄱阳湖生态环境改善,候鸟回来的照片,画面中千百只鸟在飞腾;一段记录野生动物生活的电视片,画面上有动感十足的奔跑场景??然而这些人们常见的镜头却遭到了环保工作者的谴责。 “过去看电视里野生动物奔跑的镜头,很激动,后来才知道这实际上是向野生动物的挑战。”中国民族画报社主任记者成卫东说,一些人为了获得动物奔跑的镜头,开车追赶野生动物,有的野生动物被活活累死,没被累死的,往往也会受到伤害,不敢再亲近人类。成卫东曾多次到青海,亲眼看到大群的藏羚羊。“任何人看到都会有拍照的冲动,但你千万不能追,如果追,不知会有多少小藏羚羊死在母腹中,从这一点说,有的摄影者比盗猎者危害更大!” 野生动物是人类共同的朋友,记录它们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来保护它们。当我们举起手中的相机,请不要让相机变成猎枪,去伤害镜头中的野生动物。

10

更多相关推荐: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学设计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学设计杨陵职教中心张珍电话158xxxxxxxx教材简解作为生物的社会是普通高中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必修第四单元的课文选自美国生物学家医学家托马斯刘易斯的科学散文着作细胞生命的礼赞本单元的自然科学小...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学目标1筛选主要信息掌握人类社会和生物社会的区别和联系把握作者观点2休会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3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物学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筛选主要信息掌握人类社会和生物社会的区别和...

八年级生物《社会行为》教学反思

社会行为的教学反思结合所教班级学生情况我把生物人教版第五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社会行为的教学目标定为掌握动物社会行为的概念与判断动物信息交流方式与判断教学重点是如何判断某些动物是否具有社会行为和一些动物的语言方式是什...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相关的生物学知识把握作者观点能力目标休会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品味优秀科普作家的文字魅力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物的热爱情二教学重点了解相关的生物学知识把握作者观点三...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学设计

考试指南报课堂网作为生物的社会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本文一些重点问题的讨论提高探究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物学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

必修五《作为生物的社会》导学案(有答案)

高二语文yw20xx0201作为生物的社会导学案教师专用编写人何雪姣审核人雷华锋编写时间20xx0228班级组别组名姓名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的生平及细胞生命的礼赞的内容2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把握作...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作为生物的社会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2了解本文所涉及的生物学知识二能力培养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对本文一些重点问题的讨论提高探究能力2通过观看生物资料片观察一些昆虫的社...

作为生物的社会课后强化作业新人教版必修5

成才之路高中语文第十二课作为生物的社会课后强化作业新人教版必修5一课内双基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海滨bng蚜虫y家畜chB蚁冢zhn蜂窠k纤维xinC霎ch时拱券xun阈y值D毗邻b茸茸rn黏菌n...

12.《作为生物的社会》导学案

作为生物的社会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相关的生物学知识把握作者观点2体会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品味优秀科普作家的文字魅力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刘易斯托马斯博士LewisThomas19xx19xx美国医学家生物学家美国...

20xx学年高中语文 4.14《作为生物的社会》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5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作为生物的社会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2了解本文所涉及的生物学知识二能力培养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对本文一些重点问题的讨论提高探究能力2通过观看生物资料片观察一些昆虫的社...

20xx-20xx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12 作为生物的社会(讲)(提升版)新人教版必修5

作为生物的社会本节要点1探究作者的观点2结合文本探究科学小论文的特征教学过程要点一探究作者的观点探究活动达尔文学说的核心是生存竞争生存竞争也称为生存斗争包括种内竞争同种个体间的竞争种间竞争异种个体间的竞争和生物...

作为生物的社会 教案

安乡县中小学教师备课教案安乡一中德国语文学习室安乡县中小学教师备课教案安乡一中德国语文学习室安乡县中小学教师备课教案安乡一中德国语文学习室安乡县中小学教师备课教案安乡一中德国语文学习室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学反思(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