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书愤》比较赏析教学设计

时间:2024.4.14

《蜀相》《书愤》比较赏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运用 “知人论世”等方法探究诗歌的主旨,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并背诵这两首诗。

2.通过《蜀相》《书愤》两首诗,感受爱国诗人忧国忧民、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并探讨离乱之世中国古代士子的人格精神。

教学重点:运用“知人论世”等方法探究诗歌的主旨,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教学难点:运用“知人论世”等方法探究诗歌的主旨,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教学用具:常规用具、PPT。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1、了解熟悉杜甫、陆游的生平经历。

2、积累二人的名句

3、完成《学案》自主学习部分的内容。

一、课堂导入

拿到一首诗,您通常会关注哪些信息呢?

??

今天我们就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来赏析两首七律,杜甫的《蜀相》和陆游的《书愤》。

二、因声求气,感受诗韵。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那么我们先从诵读入手,感受这两首诗的魅力。

【PPT投影】朗读提要:

1、节拍:X X一X X一X X一X 和 X X一X X一X一X X。

2、每个节拍的后一个字遇平声适当延长,遇仄声宜作停顿。

⑴根据朗读提要,请同学们给《蜀相》《书愤》划分节拍,并再次放声朗读。 ⑵请学生示范朗读。学生、教师点评。

(3)再次齐读两首诗。

三、初读感知:概述诗歌大意。

《蜀相》是一首怀古咏史诗。前四句记叙、写景蜀相祠堂的位置及周围的景色,后四句议论抒情,写诸葛亮的才能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史实,歌颂其丰功伟绩,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

《书愤》是陆游众多爱国诗篇中的代表作。诗的开头两句回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形象。三、四两句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诗的五、六是写现在,由于投降派把持朝政,使诗人的豪情壮志付诸东流。只好徒自抒发蹉跎岁月,壮志未遂而鬓发先斑的感慨。最后两句诗人节诸葛亮自况,表明自己鞠躬尽瘁,至死不放弃恢复中原的志向。

四、合作探究:比较赏析《蜀相》和《书愤》

1、【PPT】:联系社会背景和作者身世,比较这两首诗,找出两首诗的共同之处。 相同点:(1)、背景:《书愤》和《蜀相》都作于动乱年代。

(2)、都借用诸葛亮事迹表达情感

(3)、都体现了深沉的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感

2、【PPT】:联系社会背景和作者身世,比较这两首诗,探究它们在歌颂诸葛亮功绩、抒发个人情感、表现手法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PPT】展示合作探究的要求

一、立足于诗文,揣摩诗句,不做架空的分析。

二、 运用“知人论世”的赏析方法,比较阅读。

三、(1)、学习小组任选一个角度合作探究;

(2)、小组长做好文书的记录工作;

(3)、选派一个代表发言,同组或其他组同学可做补充发言。

??(交流时间5-6分钟)

“不同点”参考:

1、 歌咏诸葛亮功绩方面:

A、《蜀相》着重诸葛亮的“功盖三分国”,“天下计”“老臣心”;

天下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曹的道路,也称“隆中对策”

两朝: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

开济:帮助刘备开创基业/辅佐刘禅匡济艰危

老臣心:尽忠蜀国,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先主病笃,谓亮曰:“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指导学生朗读这两句:仰慕的情感,重音落在:三、天下、两、济

B、“出师一表真名世 ”

《书愤》着重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现出的精神品格,“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说的“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这正是陆游的毕生心愿;

诸葛亮的“亲贤臣,远小人”的告诫,正是陆游认为南宋当权者应该吸取的。 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正是诗人以此自勉的精神。

2、抒发个人感情方面:

A、《蜀相》是杜甫晚年之作,表达对诸葛亮的追慕,抒发了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和自己不得重用、壮志未酬的痛苦。(结合具体的诗句阐析) 追慕、敬仰之情——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丞相:不称“蜀相”,亲切。(朗读时应放缓些,“丞”字的发音可以稍稍拖长,这样读起来才会有亲切感。)

寻:有目的的专程来访,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显访庙吊古心思的急切。

柏森森:自为问答,记祠堂之所在、外景,渲染安谧、肃穆的气氛,同时衬托诸葛亮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如果学生不能直接解读到这一层,可以用下面的问题引导:若替换成“锦官城外木森森”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惋惜之情、壮志未酬之感——“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出师未捷身先死”:诸葛亮是一个功业未竟的失败的英雄,往往悲剧的英雄故事更能引起人们的叹惋之情。

长使:这二字极大地扩充了感染的范围,不仅把普天之下的,而且把千百年后的所有有志未遂的英雄人物全都包括在内,使他们产生强烈的震动与共鸣,而不能不为之同声一哭。

壮志未酬的痛苦:(知人论世,提醒学生关注作者生平以及诗作的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

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抱负的诗人。他是想做宰相的,本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让帝王成为像尧舜一样圣明的君主)的政治抱负,却始终没有机会。在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之后,他的政治理想彻底落空。诗人流落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忧心忡忡,苦闷彷徨。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诗人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同时感慨万千,一代蜀相诸葛亮有丰功伟绩,却也出师未捷身先死;自己要“致君尧舜上”,可是安史之乱尚未平息,只好寓居成都,壮志难酬。但,即便如此,他却依然忧念国事,挂怀天下,所以他的内心是非常苦痛的。这苦痛是老杜心头永远的伤口。

为此,我们可以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寄托了自己“致君尧舜上”的理想难得实现的悲哀,是老杜借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表达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和忧国忧民的心志。

指导学生朗读这两句:语气:悲痛;重音:未、长、英雄、泪

B、《书愤》中陆游则以诸葛亮自况,渴望北征复国,建立功业。表达了收复失地的壮志,抒发了壮志未酬、功业未成的愤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除了这首诗,陆游还在不少诗中述及诸葛亮及其《出师表》,称颂诸葛亮的出师北伐。读“课后链接”或者【PPT】投影:

《出师》一表通古今,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书怀》)

《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游诸葛武侯书台》)

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秋感》)

陆游喜欢写诸葛亮的原因:

南宋王朝一直在金人的侵略下苟延残喘,处于存亡危机之境。陆游生活在这样的时代,一生以抗金复国、建功立业为己任。而诸葛亮又为蜀汉丞相,“功盖三分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然最为陆游所钦慕,陆游也往往以诸葛亮自况,所以喜欢写吟咏诸葛亮的诗。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

3、在表现手法上

A、《蜀相》借乐景抒哀情“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融情于景中,然后抒发感慨,全诗写祠堂与写人和谐结合,写景与抒情融合无间,凭吊古人与感慨自己浑然一体,内涵丰富,感情真挚,格调沉雄。

举例赏析:“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译文: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绿色,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呢?隔着树叶,传来黄鹂动听的歌声,可有谁听呢?

体会“自”“空”的表达效果:

参考:“自”“空”,这两个字表达了自己对这些景物的特殊感受:春色固然美好,

祠庙却如此寂寥冷清,只有诗人形单影只地来拜谒,难道武侯被人遗忘了吗?草色越青,鸟音越美,这种感受越强烈。五百年了,像诸葛亮那样的人再也没有出现过!大有英雄不再的伤感。融情于景,贴切自然。

【PPT】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唐】李华《春行即兴》

B、《书愤》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用典、对比。先回忆自己过去,然后写自己现在,最后一诸葛亮自况,全诗着重写自己的“愤”,写得大气磅礴,笔力雄健。 借古人自况,来表达自己的某种志向,这句在表现手法上叫——用典明志。

四、拓展延伸

教师解读:对两首诗的不同之处我们进行了深刻的解读,同时我们也发现,不管是杜甫壮志难酬的感慨,还是陆游沙场杀敌的豪迈,从他们俩身上,我们都读到了一种深沉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古往今来,每当国家面临危亡时,爱国主题总会在诗坛上发放异彩,爱国诗人由此也彰显着他们高尚的品格。那么这种凝结在爱国诗人身上的品格的内核是什么?

【PPT】: 探讨离乱之世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人格精神的内核。

【PPT】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最后,让我们怀着对这些忧国忧民的诗人的敬仰来诵读这两首诗,最好能诵记于心。

板书:

《蜀相》 融情于景 追慕、敬仰 壮志难酬 社会责任感

《书愤》 用典明志 借武侯自况 建功立业 深沉的忧患意识

更多相关推荐:
背影 教学反思

背影教学反思对于八年级的学生而言深刻理解父亲对作者深沉的父爱比较难但是如果从散文中的细节描写展开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对于他们的理解就相对比较简单背影是父爱的凝聚课文第六段是作者印象最深的两次背影的集中描写所以第...

初中语文《背影》教学设计与反思

初中语文《背影》教学设计与反思,内容附图。

背影教学设计与课后反思

背影教学设计与课后反思宁波市兴宁中学徐赛儿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体会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特征选择最佳角度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感悟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学习不加任何修饰渲染的朴实自然的语言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

《背影》 教学设计与反思

《背影》 教学设计与反思,内容附图。

背影教学设计与反思

背影教学设计与反思,内容附图。

背影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

教学设计基本信息名称执教者所属教材目录背影第1课时课时背影是八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第七课第二单元是在第一单元以战争为话题的单元的基础上发出的呼唤再也不能让人类之间的残杀延续下去了应该让世界充满爱所以第二单元以爱为主...

《背影 》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设计与反思

《背影》教学反思

背影教学反思课内比教学反思为了锤炼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为教师间搭建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平台促进了全体教师专业成长我校积极响应省教育厅发出的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号召在全校65名教师间开展了同课异构的比武活动在本次课内比...

背影教学反思

背影教学反思分析课文要选好角度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执教者从各个方面进行精心准备其中如何选好角度分析课文是语文老师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以其感情真挚自然见长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哪些角...

《背影》教学反思

永远的背影背影教学反思语文组冯言丽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以其语言朴实感情真挚自然见长每读此文我都百感交集不能自已不同的时期读总有不同的感受与收获记得八二年第一次教读此文时喜欢辞藻华丽的我居然没什么感觉觉得此文平平更别...

背影教学反思2

背影教学反思2教学设想这是一篇感情深挚的美文教学前先用音乐烘托气氛感染学生教学中运用朗读教学法研讨点拨法重点研读文中父亲说的五句话儿出现的四次背影三处情感的跌宕两个聪明一声长叹选用语言实例赏析体会关键词语的妙处...

背影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我在教朱自清的名篇背影一课时决定尝试一下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和思路我先让学生自主探讨课文然后让学生分别说出自己对课文的解读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探究解读出作者在朴实的文字和一幅看似平淡的生活画面中所表达出来的...

背影教学设计教学反思(3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