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语下:18、《孟子两章》教学案—孙家祥

时间:2024.5.2

龙华中英文实验学校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初中语文学案(53)

课题:18、《孟子两章》 课型: 新授课 班级: 九( )班 姓名: 完成日期: 月 日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学习过程:

环节一: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5分钟)(学生先自行查找资料,教师进行补充)

1、作者简介:孟子,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并有“亚圣”之称。

2、《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全书共七篇,计261章,约35000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告子》。

环节二:检查预习,双基训练。(10分钟)(学生课前完成,上课时小组互评,视完成质量酌情加分,完成好的小组加10分。然后进行记忆巩固。)

1、文学常识填空:

(1)孟子,名 。 时期 学派的代表人物。

(2)《孟子》是一部记录 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南宋朱熹将《孟

子》、 、 、 并称为“四书”。

2、解释一词多义:

道:1、会天大雨,道不通( ) 2、得道者多助( ) ..

3、伐无道,诛暴秦( ) .

固: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

池: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2、池非不深也( ) ..

国: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2、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 ..

3、解释加点词:

1、环而攻之而不胜( )( ) 2、夫环而攻之( ) ...

3、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 4、兵革非不坚利也( ) ...

5、委而去之( )( ) 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

7、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8、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 ...

4、翻译下面句子:

1、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环节三:课堂探究,对课文内容进行梳理。(2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组研讨、学生展示。)

1、两文分别阐明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你对作者的观点有什么看法?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章,作者从作战入手,设举了两个战例,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把决定战争胜负的主客观因素归结为哪几个?作者认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章,开头一节共列举了哪些人的事例?这些事例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它们对论证本文的论点起什么作用?

4、比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则短论,在论证方面的异同。

环节四:课堂小结(5分钟)(师生共同梳理,小组指名展示。)

2

龙华中英文实验学校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初中语文学案(54)

课题:18、《孟子两章》 课型: 新授课 班级: 九( )班 姓名: 完成日期: 月 日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2. 巩固课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

3. 体会孟子主张的民本思想及忧患意识的社会意义,从而加深个人的道德修养。

教学过程:

环节一: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10分钟)(学生认真朗读课文及重要的文言知识,然后抽号上台背诵,视熟练程度加分,满分为10分)

环节二:研读课文,完成习题。(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组研讨、学生展示。)

的政治主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中心论点的人才观。

2、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米粟( ) 亲戚畔( )之 傅说( ) 法家拂( )士

3、用"/"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困于心,衡于虑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入则无法家拂士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不同意思:

池非不深也。古义: 今义:

6、请摘录一个逆境磨炼人才的典型事例。

环节三:拓展练习。(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组研讨、学生展示。)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习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 ,中心论点是 。阐述了孟子 是 。阐述了孟子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被举用,被选拔

B.曾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增加。

C.衡于虑,而后作 作:发作

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在外面,指国外。

2、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 国恒亡 B.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河曲智叟亡以应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C.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D. 国恒亡

安能辨我是雄雌 则有去国怀乡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4、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

B.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

C.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

D.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逆境能成才”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阐述的观点,它表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的道理。那么"顺境也能成才吗?"这是许多学生可能产生的一个疑问。对此,请联系历史或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作简要分析。

环节四:课堂小结(5分钟)(师生共同梳理,小组指名展示。)

相关知识链接: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弟子,是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也是战国时着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

孟子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强调“民贵君轻”、省刑薄赋,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其目的虽在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但在当时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他提出“性善”论,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但也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主张社会分工,却由此导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论点。他的哲学体系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过分强调人的主观精神作用,断言“万物皆备于我”,对后来宋代儒学影响很深。

孟子为了实现他的政治主张,曾游说齐、魏、滕、宋等国。当时各国诸侯正以攻伐争霸为贤,视孟子的"行仁政"学说为,脱离实际,因而不予采纳。孟子退而讲学着述,其言行的记载,保存在《孟子》一书中。 《孟子》现存七篇。每篇都以第一句中的两个或三个字作为篇名。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和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宋朝朱熹把《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成为儒家学者初学必读的书籍。

《孟子》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着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着。其文气势磅礴,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又长于比喻,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的发展影响很大。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

18、《孟子》两章 教学案参考答案

二、自学阶梯评估

【达标训练】

1、《孟子·公孙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统治者要“施仁政”,“行王道” 《孟子·告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关于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

2、sù pàn yuè bì

3、(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4、C

5、护城河 水池、池塘

6、略

【能力提高】

1、C 2、B

3、(1)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给这样的人。

(2)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

4、C5、略

18、《孟子》两章 教学案参考答案

二、自学阶梯评估

【达标训练】

1、《孟子·公孙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统治者要“施仁政”,“行王道” 《孟子·告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关于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

2、sù pàn yuè bì

3、(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4、C

5、护城河 水池、池塘

6、略

【能力提高】

1、C 2、B

3、(1)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给这样的人。

(2)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

4、C5、略

5


第二篇:12-13学年下18、《孟子两章》导学案


1213学年下18孟子两章导学案

厦门市国祺中学初三下语文导学案 编制人:吕丽云 审核人: 审批人: 班级: 小组: :姓名:

1213学年下18孟子两章导学案

1213学年下18孟子两章导学案

厦门市国祺中学初三下语文导学案 编制人:吕丽云 审核人: 审批人: 班级: 小组: :姓名:

1213学年下18孟子两章导学案

更多相关推荐:
孟子两章教学反思

孟子两章教学反思篇一孟子两章gt教学反思文言文教学怎样预设才会使课堂卓有成效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使学生从文言文的微言大义里面得到属于自己的东西我在设计本课时力求让孟子的思想精髓深深植根于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走进孟子...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人教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8课孟子两章教学设计教学目的一学习两篇短论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及条分缕析环环相扣的论说语言特色二了解并掌握课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学习课文中的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三正确理解并认识天时地利人...

18孟子两章教学案

18孟子两章孟子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过程与方法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

18孟子两章教学案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过程与方法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孟子二章教学设计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本班学生水平一般62人3教学内容分析4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及运用2背诵课文积累名言警句能力目标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情感态...

《孟子两章》教 学 设 计

《孟子两章》教 学 设 计,内容附图。

人教版语文九下《孟子两章》教学设计1

年级八年级

《孟子两章》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孟子两章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方案设计lgd12

孟子二章教学设计

十五孟子二章教材分析孟子两章选自孟子告子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鱼我所欲也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

孟子二章教学反思

孟子二章教学反思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证明这样的教学是卓有成效的当学生们热烈地讨论墨子成功地阻止了战争的原因时当学生们例举美伊关系并争先恐后地分析美国力主武力攻打伊拉克的原因时当学生们不知不觉地扮演墨子的角色不遗余力...

孟子二章教学设计(发表)

孟子二章教学设计发表课题孟子二章三维目标导航知识与能力1读准字音划准节奏初步揣摩文言文诵读技巧2辨析疑难字词疏通疑难句意积累文言词汇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文章大意4品读关键词句深层挖掘作品内蕴理解古代哲人的...

《孟子二章》教学案

西来桥学校九年级语文教学案课题孟子二章课型新授主备袁松柏审核九年级语文组时间20xx年12月10日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的意思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课文2明白舍生取义和困境造就人才的道理3学习作...

孟子两章教学反思(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