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二章教学设计

时间:2024.4.21

十五、《孟子》二章

教材分析:《〈孟子〉两章》选自《孟子·告子》。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鱼我所欲也》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重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说明人只有经过艰苦的磨炼,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成就大事,井由此引申,从正反两方面说明经受磨炼的益处,最后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由造就人才类推到治国的道理,显得水到渠成。

学情分析:教学两篇短文,应在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孟子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排比、对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全面认识《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学习文言文,重在古今对读,赋予经典作品以新的内涵,体现文化传承的特点。基于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舍生取义”“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课堂教学应以诵读法为主,辅之以讨论点拨法、比较法、竞赛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朗读、译读、思读、背读、延读、品读,最终实现美读,让琅琅书声伴随整个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能力目标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情感目标1.理解“舍生取义”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2.了解“舍生取义”的道德观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教学难点1.正确认识“舍生取义”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查阅孟子的资料。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 1.生与死,义与利是自古以来人民议论的人生课题。我们将要学习的《孟子》两章中《鱼我所欲也》这篇古文,论述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

2.介绍孟子。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人。约生于公元前372年,死于公元前289年。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并以此游说齐、梁等国,为齐国客卿。当时天下以互相攻伐,富国强兵为能,因此视其主张为迂阔,不予采纳。孟子退而讲学、著述。其言论和行动均记载在《孟子》一书中。

二、朗读课文,找出并解决疑难

1.教师范读课文。(1.学生边听边在自己不理解的字下作记号。)

2.指导学生抓住重点实词、虚词。(2.学生互相交流。)

3.帮助学生解决疑难。(3.讨论存在的疑难,弄不懂的集体解决。)

三、提炼论点,理清思路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1.讨论后归纳。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2.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2.学生讨论:明确:

    (1)本文首先提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这是全章的论点。然后说明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都有“欲生而不为苟得,恶死而有所不辟”之心,即“羞恶之心”;又从反面来说,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违背“义”的原则。

    (2)这种“羞恶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贤者才不会丧失。为什么有些人会丧失呢?是因为他们为物欲所蔽。例如有人不食“嗟来之食”,这说明他有羞恶之心,可后来却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之禄,这就是物欲使他的羞恶之心丧失了。可见,要做到“舍生取义”,就必须使自己的羞恶之心不为物欲所蔽。

    (3)从上述内容的进展层次可以看出本文的逻辑推理十分严密;从鱼与熊掌的比方、不吃嗟来之食和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之禄的对照,可以看出作者设喻的巧妙。

(4)文中的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加强了说理的逻辑性。)

3.在论述中心论点时,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3.全班同学阅读思考,而后由中高层级的学生踊跃回答,明确:这篇文章在论述过程中运用了比喻论证、逻辑推理论证、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等方法。)

四、突破难点,理解主旨

1.学生自由质疑,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解疑释疑。(1.学生自由质疑,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解疑释疑。)

2.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2.师生讨论。明确:“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3.总结: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的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朱熹说:“此章言羞恶之心,人所固有,或能决死生于危迫之际,而不免计丰约于宴安之时,是以君子不可顷刻不省察于斯焉。”  (《四书章句集注》)    这段概括主旨的话是比较恰当的。(3.记录,领悟。)

五、拓展延伸1.如何评价《鱼我所欲也》一文的思想内容?

 (1.学生讨论,明确: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生取义的精神,这一观点在“上下交征利”的战国时代有积极作用,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修养也有极好的影响。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但孟子“舍生取义” 的观点的根据是唯心主义的性善论,他的说理仅止于是否丧失“本心”,有明显的局限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社会公义,“利”指一己之私利,即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以至民族利益。在当今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该作出正确的抉择。)

2.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2.围绕“我心目中的孟子”这一话题,学生自由发言。)

六、本课小结: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面对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中唯有崇敬。舍生取义,这是怎样的崇高与豁达,这是怎样的气魄与壮志;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让我们高吟《鱼我所欲也》,谱写生命的壮丽篇章。

七、作业布置:1.朗读并背诵课文。2.请以“义与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500字左右。  

八、板书设计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   熊掌     舍鱼而取熊掌    

├比喻论证

生   义       舍生而取义     

所欲甚于生者          不为苟得    

├正反对比论证 (假设逻辑推理)

所恶甚于死者          患且不避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一箪食,一豆羹”

(举例论证)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

(乡)          为身死而不受

├对比论证     为宫室之美受之

(今)          为妻妾之奉受之          见利忘义(反面论述)

为所识穷乏者得我受之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1.常言道,“宝剑锋乃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才在苦难中造就,国家在忧患中强盛。不经一番风雨,人生难见彩虹;没有内忧外患,国家就会灭亡。两千多年前的孟子就给我们阐明了这样的道理。我们就来学习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共同感受孟子文章磅礴的气势、犀利而有文采的言辞、雄辩有力的论说吧。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要求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1.学生齐读课文。)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及重音。(2.多媒体显示: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加点词重读)

3.再次要求学生读课文。三、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1.指导学生疏通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2.教师帮助解决疑难。(字音、通假字、一词多义、句子翻译)

(2.小组讨论交流,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3.讨论、交流、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4.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4.讨论、交流、明确: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归纳推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四、拓展升华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两句。(1.学生交流自己掌握的知识。(参考:1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 2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3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5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2.学生讨论、交流。 参考:相关的事例有: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力一蹦跳出来了。将青蛙放入温和的开水中,青蛙乐于呆在其中,温度渐升渐高,青蛙慢慢适应,最后竟被煮死了。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写照。

    畅销一时的书《谁动了我的奶酪》也在诠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3.提问: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3.学生各自谈自己的体会。

参考: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悠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五、本课总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观点,不仅为历史上无数事实所证明,也为当今无数事实所证明。因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沉湎于舒适安乐的生活中不思进取,要怀有忧患意识,振作精神,去谋求自己人生的生存和发展。

六、作业布置:1、完成《导学练》。

2、写一篇渎后感。淡谈在物质生活日益丰裕的今天,该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七、板书设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列举事例:在取得成就之前都经历磨难。

据事论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由个别推及到一般)

引申发挥:经受磨练的益处。(从个人到国家)

归结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二篇:《孟子二章》互动学案之《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孟子二章》互动学案之《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一、 目标导学

(一)导学前测

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

2、老吾老, ;幼吾幼, 。

3、得道者多助, 。寡助之至,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4、天时不如地利, 。

(二)本节目标

1、理解课文阐述的道理――人才要经过艰苦磨炼,才能够造就。

2、理解课文说理的方法――举事例、提观点、作阐述、得结论。

3、背诵课文。

二、 互动导学 朗读课文, 思考下列问题

1、找出下段文字中的活用词和通假字: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活用词:

( )意思是( )( )意思是( )( )意思是( )

( )意思是( )( )意思是( )( )意思是( )

( )意思是( )

通假字:

通“ ” 意思是

通“ ” 意思是

2、思考

1)、本段列举了六位圣贤的典型事例,思考:这六位圣贤的共同点是什么呢?这在论证中属于什么论证方法?

2).理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句话的作用?

3)、请找出造就人才所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这是从哪些方面来概述其艰难困苦的状况的?

4)“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5)为什么人在犯错以后才能改正?文中哪句话是形容这种斗争的情形的?这种思想斗争的情况可以通过什么来了解?

6)可以设想: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严格执法,直言敢誎的臣子,那国君就会怎样?国外如果没有邻国的侵扰,那国君就会怎样?所以,国君想把国家治理好,就得怎样?

三、 学后反思

四、 友情提示:

有感于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强弓劲弩,信臣精卒,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却不想在万千忠臣良将的惨叫声中,宫女嫔妃的歌舞声中,王公大臣的奉承声中,天下百姓的怨恨声中土崩瓦解。夏桀,商纣,本来的大好河山正是被这些暴虐无耻之徒断送。这时我不禁想到孟子的一句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夏桀造夜宫,信佞臣,远君子,鱼肉百姓。纣王宠妲己,挖酒池,造肉林,草菅人命。他们为何拱手让出自己的大好河山而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呢?这正是因为他们安于享乐,不理朝政,不管民间疾苦,即使身边有一些敢言直谏的贤臣却仍不思悔改,依旧沉湎于变态般的享乐中,终导致最终的灭亡。这正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与之相反,战国七雄之中,一开始掌握天时地利人和的绝对不是秦,但为何秦却能统一六国,称霸中原?正是因为有了秦始皇这样一个千古一帝以及一大批能臣,正是由于有了秦始皇的英明统治,也正是因为有了六国连横的鞭策,才能使得秦国不得不时时刻刻提防戒备,发展国力,才能助秦获得成功。同样也是拥有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他的成功正是在于匈奴一直侵扰大汉边境,汉武帝的战争本领才能大放光彩。

历史上一个个成功的,失败的君主,没有一个不遵循孟子所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有的君主正是由于时时刻刻都谨慎小心,兢兢业业,才能名垂千史;有的君主只知享乐,鱼肉百姓,生活在安乐之中,所以留下了千古骂名。但他们毕竟离我们太遥远了,我们不可妄下结论。

但,作为一个即将迎接中考的初中生,我在最后一个学期之中,一定要刻苦学习,不能贪图享受,浪费时间,这一学期,我只有在忧患中度过,才能在中考的战争中活下来。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应该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责任感,更应该居安思危的意识,认识到中华民族的振兴还任重道远,我们还将面临着各种挑战,要准备在忧患中去磨练自己。

五、当堂训练

一、课内阅读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空乏: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作: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必先苦其心志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B.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

C.舜发于畎亩之中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D.人恒过然后能改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然后知生于怃患而死于安乐也。

4.短文先从正面论述_________________,在列举六位从卑微贫穷而成为圣君贤相的典型事例后,从理论上归纳了逆境对个人成才的重要性,接着又从反面论述______________,并由个人的成才规律推及到国家的兴亡,在基础上顾理成章地得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5.本文认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炼,请你根据自己的认识,用个实例验证这个观点。

二、课外阅读 (一) 孙叔敖纳言

孙叔敖为楚令尹①,一国②吏民皆为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③。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④,使臣受吏民之垢⑤,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⑥。”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⑦,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注释】①令尹(yǐn):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 ②国:指都城。 ③吊:吊唁。 ④不肖:不能干,没有贤德。 ⑤受吏民之垢:意即担任宰相一事,这是一种谦虚的说法。 ⑥患处之:灾祸就隐伏在那里。 ⑦意益下:越发将自己看低。

1、解释下列句中方框的词。

1).一国吏民皆来贺 2).有一老父衣粗衣

3).岂有说乎 4).敬受命 5).心益小

2文中那位“老父”在服饰、行动上与“一国吏民”有什么不同?

3、文中那位“老父”对孙叔敖提出治楚“三策”的内容是什么?

4、文中孙叔敖是怎样一个人物?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

课外阅读 (二) 姜太公遇文王

文王将田⑴,史编⑵布卜⑶,曰:“田于渭阳⑷,将大得焉,非龙非螭⑸,非虎非罴⑹,兆得公侯,天遗⑺汝师。”文王乃乘田车⑻,驾田马⑼,田于渭阳,卒见太公,坐茅以渔。 周西伯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与语,大说⑽。曰:“自吾先君⑾太公⑿曰:‘当有圣人适⒀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之曰太公望。载与俱归,立为师。

注释 ⑴田:田猎。⑵史编:名叫编的太史。⑶布卜:布,陈;卜,灼剥龟:陈龟而灼剥之,视龟兆的纵横以定吉凶,叫布卜。⑷渭阳:渭水的北岸,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做阳⑸螭(ch ):古代传说中没有角的龙。 ⑹罴(p ):棕熊。⑺遗:赠予,给予。⑻田车:田猎的车。 ⑼田马:田猎的马。⑽说:通“悦”。⑾先君:去世之父为先君。⑿太公:父称太公。先君太公连称,即去世之父的意思。 ⒀适:到。

阅读训练

1、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①与语,大说__________②汤熨之所及也________③寒暑易节,始一反焉__________

2.“天遗汝师”一句中的“遗”与下列句中“遗”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路不拾遗 B.深追先帝遗昭

C.得遗金一饼 D.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野径云俱黑______ 载与俱归______

卒见太公______ 卒中往往语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

① 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

② 文王乃乘田车,驾田马,田于渭阳,卒见太公,坐茅以渔。

5.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是历代贤明君主对待人才的态度,文王礼遇姜太公就是一例。你还能再举出历史上这样的一个例子吗?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更多相关推荐:
孟子二章教学反思

孟子二章教学反思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证明这样的教学是卓有成效的当学生们热烈地讨论墨子成功地阻止了战争的原因时当学生们例举美伊关系并争先恐后地分析美国力主武力攻打伊拉克的原因时当学生们不知不觉地扮演墨子的角色不遗余力...

孟子两章教学反思

孟子两章教学反思篇一孟子两章gt教学反思文言文教学怎样预设才会使课堂卓有成效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使学生从文言文的微言大义里面得到属于自己的东西我在设计本课时力求让孟子的思想精髓深深植根于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走进孟子...

孟子二章教学设计(发表)

孟子二章教学设计发表课题孟子二章三维目标导航知识与能力1读准字音划准节奏初步揣摩文言文诵读技巧2辨析疑难字词疏通疑难句意积累文言词汇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文章大意4品读关键词句深层挖掘作品内蕴理解古代哲人的...

《孟子二章》教学案

西来桥学校九年级语文教学案课题孟子二章课型新授主备袁松柏审核九年级语文组时间20xx年12月10日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的意思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课文2明白舍生取义和困境造就人才的道理3学习作...

《孟子二章》教学设计

18孟子两章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能力目标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

《孟子二章》教学设计

15孟子二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积累古汉语知识体会骈句的表达效果在理解的基础上赏析课文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了解孟子的思想理清论证思路诵读中体会其流畅雄辩的论证风格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思考辩论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八年级语文下册 《孟子二章》 教学设计 河大版

孟子二章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能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3学会运用对比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4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5教学重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6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

九年级语文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学讲计划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学讲计划教学设计课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姓名学号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

孟子二章教学设计(定)

孟子二章教学设计教材说明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

《孟子两章》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孟子两章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方案设计lgd12

九语下:18、《孟子两章》教学案—孙家祥

龙华中英文实验学校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初中语文学案53课题18孟子两章课型新授课班级九班姓名完成日期月日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学习过程环...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疏通文意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理解作者的观点了解本文的一些古今异义词正确辨析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提出论点后层层推进逐层论证的论证方...

孟子二章教学反思(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