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教学内容

时间:2024.5.2

教学内容:

《三字经》原文“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一段,达到熟读成诵。同时让学生受到传统道德教育,懂得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关心他人。

教学准备:

收集历史故事《孔融让梨》《黄香温席》课件、儿童歌曲《我的好妈妈》

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入、情境激趣:

1、讲述故事

这节课老师给大家介绍两个小朋友,一个叫黄香,一个叫孔融。

(播放多媒体课件:《黄香温席》《孔融让梨》)

故事一: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疲乏:“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故事二: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非常悲伤。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

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确实很难入睡。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就冰凉冰凉的了。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小黄香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黄香温席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街坊邻居人人夸奖黄香。

9岁的小黄香就是这样孝敬父亲,人称温席的黄香,天下无双。他长大以后,人们说,能孝敬父母的人,也一定懂得爱百姓,爱自己的国家。事情正是这样,黄香后来做了地方官,果然不负众望,为当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孝敬父母的故事,也千古流传。

2、设疑生情:你喜欢黄香和孔融吗?为什么?

二、 配乐诵读、品读解意

1、师配乐范读、领读(出示《三字经》原文:“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

形式朗读(齐读、男生读、女生读、指名读、小组读比赛)

2、 品读解意,边读边试解释内容教师相机点拨:

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启示〗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孝敬父母,这是做人的准则。要知道父母的甘苦,才能孝顺父母,并激励自己刻苦学习。

【译文】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

〖启示〗从尊敬友爱兄长开始,培养自己的爱心。要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就不应该计较个人得失,才会受到别人的尊敬和欢迎,也才会感受到他的温暖。

【译文】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背诵比赛。

3、学习儿歌《谦让歌》

《谦让歌》

好儿童,要谦让,

好处、方便,我不抢,

要学孔融把梨让,

不抢先,能让人,

先别人,后自己,

人人夸我“你真棒”!

三、联系实际感悟升华

1、 你觉得黄香是个怎样的孩子?孔融又是个怎样的孩子?

2、 你还知道那些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的人?

歌曲《我的好妈妈》一边唱一边做动作

你在生活中是怎样做的?学习了今天的《三字经》,你又有什么打算呢?

研学《三字经》,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内容提要

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经典古籍构成了它的核心。经典古籍不仅传承着中华民族奋斗的历史,而且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它对于增强民族内聚力、振奋民族精神、整合群体价值、协调社会秩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道德教育中存在理想化、空泛化、形式化的缺点。青少年知道一些空洞的大道理,但对最初步的道德要求却不清楚,不实行;不能判断现实生活中丑恶的东西,有的甚至还受到社会上丑恶行为的影响。笔者利用学校设置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带领学生从研学《三字经》入手,通过通读通解、深研内涵、传承精神等活动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内容,理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深刻内涵,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本文对此次活动进行了反思和分析。

关键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民族精神 了解 理解 传承

一、 问题的提出

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经典古籍构成了它的核心。经典古籍不仅传承着中华民族奋斗的历史,而且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中华文化被称为伦理型文化。它的精华被世界誉为中华美德。它对于增强民族内聚力、振奋民族精神、整合群体价值、协调社会秩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华传统美德有着丰富的、系统的内容。它包含着: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例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例如:“与人为善”,“诚信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个人自身修养的问题,例如:“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而且把个人、集体、国家联成一体,例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一种伦理价值体系,在别的国家是很少见的。中华传统美德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道德教育中存在理想化、空泛化、形式化的缺点。青少年知道一些空洞的大道理,但对最初步的道德要求却不清楚,不实行;不能判断现实生活中丑恶的东西,有的甚至还受到社会上丑恶行为的影响。我们在初一年级100名学生中作过有关的问卷调查。其中认为现代文明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关系的37人,认为没关系的34人,说不清楚的29人;至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都包括哪些内容,被调查的学生能说出三种以上的只有45人,多集中在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艰苦朴素等方面,更有甚者有些学生认为为朋友两肋插刀等也是传统美德。调查的结果告诉我们:当前青少年道德教育迫切需要加强中华美德的教育。即需要告诉他们中华美德是什么,让他们知道中华民族创造了中华传统美德,同时又是在中华传统美德的哺育下壮大发展起来的;今天我们要建设祖国,复兴中华,需要身体力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我们现在在校学习的青少年将成为祖国建设的骨干,他们的成长将关系到中国传统美德能否传承下去,关系到中国今后发展的前途。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要从孩子抓起,从小让他们身体力行,形成习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就懂得这个道理。中国自汉代以来的中央官学、地方官学、书院、乡学,以及各类私塾、家塾的德育教材都以儒家经典为主体,为了让人们从小牢记各种行为规则,编写了许多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读本和格言。例如《三字经》、《千字文》、《童蒙须知》、《名贤集》、《龙文鞭影》、《女儿经》、《小儿语》、《弟子规》等书以及各种家训和历史、文学著作,也都以不同的方式讲授道德规范和处世准则,中国传统道德规范的内容,可以说是一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德育目标内容体系。在学知识的同时,学习本民族的传统美德,身体力行,铭记在心,从而形成习惯。但是,在我们调查的100名学生中读过《三字经》《千字文》的寥寥无几。今天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髓,适当读些古代经典完全是必要的,在目前的情况下甚至有些紧迫。

正是鉴于此种情况,我们在初一年级研究性学习课程中确定了“古代典籍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课题。

二、研学过程

我们的古代典籍研学是从《三字经》开始。

第一步:通读通解。《三字经》虽是古代儿童的启蒙教材,但此书毕竟是文言文,且于今天有时代差异,其中偏字难字较多。所以我把文章分成若干段落,每个学生认领一段,查阅字典,诵读流畅,然后在课堂上讲解交流并带读,加快了学习的速度。

第二步:理解内涵。《三字经》是通过实例来教化儿童的,文中有很多历史典故和历史故事,学生在诵读流畅之后要深入思考研究典故的内涵。如:孟母为何三迁?孔融为何要让梨?等等,学生在深入思考和理解后讨论,谈出自己的想法,从中得到教育。

第三步:传承精神。这是学习的目的之所在。研究学习是为了继承弘扬,在通读理解的基础上,同学们通过观察、采访、创作短剧、设计主题活动,把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结合起来,加深对传统美德的理解,达到传承中华美德之目的。

三、效果分析

研学《三字经》了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内容。

中国古代非常注重早期教育,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说,少年弟子在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事谨慎,言而有信,博爱民众,亲近仁义。这样做了还有余力就去学习文化知识。古时的蒙学之书,把做人之本、为人之则的基本道理,写入书中,且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易于儿童接受。在我们研读的《三字经》中就体现了许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例如:“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就是教子志存高远;“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就是说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等等。经过我们的研读同学们把《三字经》中体现的传统美德归纳为:修身立德、志存高远、孝敬父母、勤劳节俭、尊师敬长、诚信互谦,自强不息、报国为先等等。通过研学,同学们扩展了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了解和认识。同学小徐在总结里这样道:“我原来认为民族传统美德无非就是孝敬父母,热爱祖国,通过我们对《三字经》的研究学习才发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包括很多方面。从家庭到社会、从学习到做事,中华民族处处都有传统道德的约束,而今天我们正是学要了解这些传统美德,继承这些传统美德。”小静同学说:“原来总说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从来也没有弄明白什么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通过参加《三字经》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我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了了解,原来今天我们提倡的许多礼仪文明都是从古代继承下来的。”

研学《三字经》,理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深刻内涵。

了解并不等于理解。所以,我们在了解了中华传统美德内容的基础上,对其内涵与精神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

德,道德;行,行为。我们现在提出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可是在德育教育中,往往简单说教多,同学们没兴趣,对一些问题认识模糊。而《三字经》就有许多教导人们善德善行故事。在研读《三字经》时,同学们对这些小故事寓意进行深入思考,经过讨论,对美德有了较清楚地认识。

下面是一段同学们围绕“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的讨论。

学生1:书中说“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汉代的黄香,九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夏天为父母摇扇子,冬天以身体为父母温暖床席。孔融四岁的时候,就懂得谦让尊长,吃梨时挑小的,大的让兄长吃。这就是孝敬老人,礼让兄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学生2:我觉得这黄香、孔融大概有点“呆傻”吧?不然为什么去为父温席,为兄让梨呢?小弟弟本该受照顾嘛!

学生3:父母兄长爱护我们是他们的爱心,他们白天工作、劳动,晚上还要做家务、洗衣服,多累啊,我们不能只让他们关心我们,我们也要关心他们才对。孝敬父母、友爱兄弟,这也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

学生4:我们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用不着我们去让梨、去温被了。孝敬父母是我们长大以后的事。

学生5:我们现在还小,为父母可做的事还不多,但是我们学黄香、孔融并不是都去温被、让梨,而是学他们孝敬父母的一颗心。我们可以洗洗自己的小件衣服,尽量减少他们的负担,另外我们自己好好学习,不让他们为我们着急,就是孝敬父母了。

教师:大家说得很好。

孝的本质是一种爱,是一种敬,是一种情感,是一种责任,这不能丢,这是美德的核心价值。但它是变化的。父母关心我们是对我们的爱,我们对父母也要尽责任,要回报。无论如何,我们回报父母永远跟父母对我们的付出不能划等号,父母对我们的付出要大于我们对父母尽的孝道责任。孔子有父慈子孝,孔子也有父母在,不远游。现在怎么解决呢?尽力为父母减轻压力,减轻负担就可以了。自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后,衣服是不变的,但是穿的不一样。只要有家庭,只要有父子母子关系,孝是永远不会变的。这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通过这段讨论,同学们对什么是孝敬父母,怎样孝敬父母有了较深刻的理解。 学习《三字经》,学习的是传统美德,是一种精神,并不是某一个人某一种做法。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教育,关键在于传统美德和现代文明的结合、创新和落实。所谓结合.是指把传统美德寓于现代文明之中,这是我们德育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德育更具有民族特色,更具有生命力。

研读《三字经》,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现在研究理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是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优秀道德,这是中国人立足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都是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东西,随着时代的变化,要不断推陈出新,要把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结合起来,才能不断的与时俱进。

为了能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把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结合起来,给同学们更深的启发。我们把学生分成小组,第一组以“文明瞬间”为主题到社会上进行文明行为观察,拍摄了37幅照片,做成了课件进行展示;第二组的同学以“我的父母,我的老师”为主题,采访了三位家长和五位老师,了解他们对传统美德和现代文明的看法以及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第三组的同学以《三字经》中的内容题材,创作了《孟母三迁》、《黄九温席》等历史短剧,第四组以“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内容进行主题活动的设计。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非常受教育,同学L在采访后说:“我原来以为学生是最苦的,学习又累又枯燥,没想到老师们都是大学毕业,除了每天上班教课以外,还要利用业余时间去进修提高,比我们累多了。古有‘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今天我们的老师学无止境的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韩主任说得好,‘今天这个社会,不学就赶不上时代的步伐。就会掉队。’”同学ZH在总结里写道:“《三字经》中有‘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我妈妈也在利用晚上时间上电大,我要向他们一样,刻苦学习,把自己的学习成绩赶上去”。观察组的同学W在谈感想时说:“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现在的道德文明很多是从我们祖辈继承下来的。今天我们的社会里很多人并没有忘记民族传统美德,我们对这些行为要多加

宣传,使大家都以文明为荣。到20xx年奥运会时,北京以最美的环境,最好的精神面貌在世人面前展示。”主题活动设计组的同学提出了生日为感恩日的倡议。

通过这些活动,同学们对如何理解现代文明与传统美德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把传统美德赋予了新的内容,把传承弘扬传统美德当成自己的责任。

当然,在传统道德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同学们在研学中,注意汲取精华,剔除糟粕,把传统道德的一些东西,富于时代的内涵。例如:传统道德中的“忠”是指臣子对封建君王之忠,而今天,我们可理解为对国家之忠,为报效祖国,尽忠尽责。“义”在传统道德中是义气、侠义,在今天可理解为正义,不能为朋友两肋插刀,要为正义两肋插刀。等等。

以研究性学习形式开展诵经读史,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只是一种尝试。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为我们具有优秀的民族传统和精神,包括优秀的传统道德。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养青年良好的道德素质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利用中国博深广大的古代典籍,尤其是蒙学教材教育学生会收到很好效果。让民族美德被中华子孙世代传承。

附:参考书目

① 崔允火著《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教育出版社20xx年9月发行。 ②《创新教学指导丛书系——新教学方法集萃(一)》第六部分。红旗出版社

20xx年4月出版。

③钱逊、陈瑛主编的《中国传统道德·德行卷》第105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xx年11月出版。

④《中小学生礼仪礼节礼貌规范丛书》。光明日报出版社20xx年8月出版。 ⑤《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儿童读本》。云南大学出版社20xx年7月出版。

⑥ 檀传宝著《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xx年3月出版。


第二篇:三字经教案


校本课程《三字经》

(一年级)教

一、全册教学目标:

1、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

2、从“为人子,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并举了黄香和孔融的例子;

3、从“知某数,识某文”到“此十义,人所同”介绍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有数字、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方方面面,一应俱全,而且简单明了;

4、从“凡训蒙,须讲究”到“文中子,及老庄”介绍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儿童读书的程序,这部份列举的书籍有四书、六经、三易、四诗、三传、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部份先秦诸子的著作;

5、从“经子通,读诸史”到“通古今,若亲目”讲述的是从三皇至清代的朝代变革,一部中国史的基本面貌尽在其中;

6、从“口而诵,心而维”至“戒之哉,宜勉力”强调学习要勤奋刻苦、孜孜不倦,只有从小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长大才能有所作为,“上致君,下泽民”。

二、教材分析与学生情况分析:

《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

《三字经》全文长达1720字,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

《三字经》的内容分为六个部份,每一部份有一个中心。

《三字经》内容的排列顺序极有章法,体现了作者的教育思想。作者认为教育儿童要重在礼仪孝悌,端正学生的思想,知识的传授则在其次,即“首孝悌,次见闻”。训导儿童要先从小学入手,即先识字,然后读经、子两类的典籍。经部子部书读过后,再学习史书,书中说:“经子通,读诸史”。

《三字经》最后强调学习的态度和目的。可以说,《三字经》既是一部儿童识字课本,同时也是作者论述启蒙教育的著作,这在阅读时需加注意。

《三字经》用典多,知识性强,是一部在儒家思想指导下编成的读物,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三、实施教学的主要措施:

故事导入、反复诵读、配乐吟唱、品读解意、联系实际、感悟升华、背诵积累、深化感受、积淀语言等。

        

第一课

教学内容: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课时:1课时

三维教学目标  

1、 通过朗诵、背诵《三字经》,体会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理解《三字经》中积极的道理,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2、 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3、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这几句三字经。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

       难点:体会原文的含义,感受其中的深刻意义。

教学方法:三个版块:(一)故事激趣

(二)诵读感悟

(三) 拓展升华。

教学准备:《三字经》故事,原文释义 。

德育渗透:       认识到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的知识根底,长大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计:

主备板书: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程:              

一、导入揭题:

同学们,你们觉得读书有没有年龄的限制呀?(引出不论老少,都可以努力求学的道理。)

二、新授感悟

1、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

2、 自读《三字经》中从“人之初……贵以专。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将这几句话读正确、流利、通顺。

3、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4、教师讲解解释这几句三字经的含义。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启示〗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启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

【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5、让学生自己边学边讲。

6、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1)你认为那句话对你的启示最大?为什么?

(2)要想将来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小时候就要怎么样?

7、请学生思考问题:年岁大的人还要不要学习新知识?(说明我们不能到长大才省悟到读书的重要性。要认识到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的知识根底,长大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三、扩展活动:

学了本课后,你有什么想法,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是小品,可以是绘画,也可以用完整的话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

1、自读《三字经》中从“人之初……贵以专。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将这几句话读正确、流利、通顺

2、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教学反思:

第二课

教学内容: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课时:1课时

三维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

       难点:体会原文的含义

教学方法:故事激趣、诵读感悟

教学准备:《三字经》故事,原文释义 。

德育渗透:感受到只有好的教育方法,才能成才。

板书设计:

主备板书: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

1.同学们,你们听过《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的故事吗?

2.那么,你们想不想听老师讲一讲呢?

3.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4.过渡:这个故事就出自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三字经》,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原文。

二、诵读感悟

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尤其是平翘舌的读音。

(2)学生自由读,要求: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通顺读流利。

(4)指读,随时正音。

(5)小组比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6)开火车读,看哪列火车看的又快又准。

 2、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1)读古文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你们想听吗?(听《三字经》的朗读磁带。)

(2)试着自己读一读。

(3)指读一生评一师评。(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

(4)拍手打节奏,齐声背诵。

 3、质疑释义。

(1)同学们,真聪明!那这章《三字经》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在读的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在汇报中质疑中,体会原文的含义。

(3)你们想知道《窦燕山—教五子》的故事吗?那就听老师来讲一讲吧!

(4)小结,可见,好的教育方法,对我们的成长是多么的有利啊!

三、拓展升华

   1、在生活中,爸爸妈妈是如何教育你的?你喜欢他们的做法吗?说说理由。

(启示思维,当你长时间看电视时,当你早上不爱起床时,当你和小朋友生气时,当你……你的爸爸妈妈是如何做的?)

2、假如,你的爸爸妈妈此时就在你的眼前,你想对他说什么?

 师小结: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将来都会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1)、一起读原文: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2)、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3)、自由读,要求: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4)、同桌互读。小组比赛读。

(5)、开火车读。

(6)、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教学反思:

第三课

教学内容: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课时      1课时

三维教学目标: 1. 讲解三字经中“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内容 ,理解含义。

2. 朗读并背诵三字经前三课所学句子。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熟读成诵。

       难点:体会原文的含义

教学方法:       朗读与讨论

教学准备:《三字经》故事,原文释义 。

德育渗透:感受到只有好的教育方法,才能成才。

板书设计: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教学过程

一、回顾并背诵三字经前四句内容,提问的方式。

1、上节课大家印象最深的人物?(学生回答:曹操、孟子等~)

2、上节课大家学习到了什么?

二、新授:

1、自读“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师讲解。

1)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般是谁?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要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不严格地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

讲了岳飞教育儿子的故事。先介绍岳飞(简介略)               

 2)讲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请老师教育孩子的问题。

3)讨论:小孩不肯好好学,固然是不应该的,但作为家长和老师是否也应该找一下教育的方法或方式存在问题?[交流看法。]师小结:孩童是有聪慧,拙笨之分,勤奋,懒惰之别。“人之初,性本善。”么。但不同的学习环境就会使其产生好坏的差别。不同类型的孩子应有不同的施教办法。

2、熟读背诵“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3、朗读复习并背诵三字经前三课所学句子。

       (1)、  自读“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2)、讨论:小孩不肯好好学,固然是不应该的,但作为家长和老师是否也应该找一下教育的方法或方式存在问题?[交流看法。]

(3)、 熟读背诵“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4、 朗读复习并背诵三字经前三课所学句子。

教学反思:

第四课

教学内容: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三维教学目标:1. 讲解三字经中“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内容 ,理解含义。

2. 朗读并背诵三字经前面课所学句子。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

       难点:感受其中的深刻意义。

教学方法:师讲解为主,组织学生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三字经》故事,原文释义 。

德育渗透:只有通过不断地经验积累和学习,才能让自身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背前几节课所学内容。

1、指名背,齐背等形式检查所学过的内容。

2、上节课大家学习到了什么?

二、新授:

1、自读“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师讲解。

1)理解字、词意思。

琢:雕琢。器:有用的材料。义:道义,伦理。少:年少。

亲:亲近、尊敬。师:老师,师长。礼:礼貌。

2)【译文】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3)【启示】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学会亲近好的老师、好的朋友,并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有益的经验和知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

2、师小结:玉石是天生生成的,但要成为有用的东西,还得要经过打磨加工。本课的学习就是用这个道理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只有通过不断地经验积累和学习,才能让自身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3、熟读背诵“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1)、     自读“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2)、     理解字、词意思。

(3)、     熟读背诵“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4、朗读复习并背诵三字经前四课所学句子。

教学反思:

第五课

教学内容:       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

三维教学目标

1、诵读《三字经》原文“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一段,达到熟读成诵。

2、让学生受到传统道德教育,懂得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的教育。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

       难点:受到传统道德教育,懂得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的教育。

教学方法:故事讲解,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收集历史故事《孔融让梨》《黄香温席》

德育渗透:受到传统道德教育,懂得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的教育。

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情境激趣:

   1、这节课老师给大家介绍两个小朋友,一个叫黄香,一个叫孔融。(播放多媒体课件:《黄香温席》《孔融让梨》)

   2、 你喜欢黄香和孔融吗?为什么?就连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称赞他们那。

二、 配乐诵读、品读解意

1、师配乐范读、领读(出示《三字经》原文:“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各种形式朗读(齐读、男生读、女生读、指名读、小组读比赛)

2、 品读解意,边读边试解释内容教师相机点拨: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启示〗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孝敬父母,这是做人的准则。要知道父母的甘苦,才能孝顺父母,并激励自己刻苦学习。

【译文】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

〖启示〗从尊敬友爱兄长开始,培养自己的爱心。要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就不应该计较个人得失,才会受到别人的尊敬和欢迎,也才会感受到他人的温暖。

【译文】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3、背诵比赛。

三、联系实际,感悟升华情感。

1、 你觉得黄香是个怎样的孩子?孔融又是个怎样的孩子?

2、 你还知道那些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的人?

3、你在生活中是怎样做的?学习了今天的《三字经》内容,你有什么打算?

(1)、配乐诵读、品读解意。

(2)、各种形式朗读(齐读、男生读、女生读、指名读、小组读比赛)

(3)、自读“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

4、背诵比赛。

5、谈谈自己在学习了今天的《三字经》内容后有什么打算?

6、朗读复习并背诵三字经前四课所学句子。

7、熟读背诵“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

教学反思:

             

第六课

教学内容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维教学目标

1. 讲解三字经中“首孝弟 次见闻 知某数 识某文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万”内容 ,理解含义。

2. 朗读并背诵所学句子,加深理解。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

       难点:  感受其中的深刻意义。

教学方法:故事讲解,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三字经》故事,原文释义 。

德育渗透:       懂得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要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

板书设计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教学过程                 

一、复习背前几节课所学内容。

1、指名背,齐背等形式检查所学过的内容。

2、上节课大家学习到了什么?

二、新授:

1、自读“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师讲解。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译文】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高深的数学,以及认识文字,阅读文学。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译文】我国采用十进位算术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下去。

2、回顾黄香和孔融的故事,道出“孝悌”的原因。

【讨论】黄香和孔融都是后来成为大官的人,可是人们记住的不是他们成为大官,而是他们儿时的这些故事。这是因为“感恩”自古就是中国人的精神内核,使我们最先要做到的。我们如何去感恩?[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3、孝悌了,就可以做善事了吗?我们还需要做什么:讲解后两句【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联想:学无止境——(教育的发展)——科技兴国

请同学们为了理想好好学习各科文化知识。

4、.总结,朗读今日所学。

5、朗读今日所学:“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6、理解感悟。

三、联系实际,感悟升华情感。

       1、自读“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2、回顾黄香和孔融的故事

3、【讨论】我们如何去感恩? 

教学内容: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三维教学目标:

1.熟练诵读所学句子,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

2.了解一些古代星象知识, 感受我国古代天文学的博大精深,以及浩瀚星空带给人们的无穷想象。

教学重点: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要尊重自然,认识自然,以自然为师。

难点:如何用易于理解的方式把“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传达给学生

教学方法:故事讲解,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我国古代“四象二十八星宿”的知识;和星宿有关的诗文。

德育渗透:懂得尊重自然,认识自然,以自然为师。

板书设计: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教学过程                 

一、复习背前几节课所学内容。

齐背形式检查所学过的内容。

二、新授:

1、自读“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2、要求学生读2遍:

第1遍,请一个学生上台读;

第2遍,大家一起诵读。

师讲解句子,阐释含义。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译文】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译文】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相互之间遵守道义,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

【讨论】人真的能有天地那么大吗?

师小结:雨果有句诗:世界上最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辽阔的是人的心灵。 人的心灵可以比天地更广阔,人的志向也可以比天地更远大,那么【提问】你的远大志向是什么呢?

总结:“天人合一”另一重含义是告诉我们不要轻视自己的力量,我们要努力探索自然,认识自然,以自然为师,在自己的内心建设一个和天地一样广阔丰富的世界

三光者 日月星:三种光明的来源是指太阳,月亮和星星。

【提问】日月星辰有哪些重要作用?(光有什么作用?)人会“发光”吗?【这两句讲的是自然界的情况。具体到人类社会,有没有可以用"三"打头来讲非常重要的内容呢?有。】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什么叫"纲"?"纲"实际上最早的意思是渔网上面那根最粗的绳子。打鱼的网撒下去,有一根最粗的绳子,下面串着一根根网眼线。拎着这根绳子一撒,网就撒出去了,一收就能把网给收回来了。这个是"纲"。"三纲"就是维持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三种伦常关系,就是君臣之间有道义,父子之间有亲情,夫妻之间能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三、朗读背诵,加深体会。

       1、自读“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2、大家一起诵读。

3、【讨论】我们如何去感恩?

【讨论】人真的能有天地那么大吗?

4、朗读今日所学:“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5、理解感悟。       

更多相关推荐:
三字经教学计划

二年级校本课程计划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义务教育的本质构建灵活开放的学习氛围把课本内外课堂内外联系起来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发挥语文的人文教育功能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文字发挥教师...

《三字经》教学计划

校本课程育心经典教学计划年级教学理念1的理念上承传统教育之优秀经验下接现代教学理论的活水采用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积淀2情境化即用优美的古典音乐富有情趣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喜闻乐见的表演活动从而创设氛围...

三字经教学计划

三年级三字经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对古诗词吟诵有着浓厚的兴趣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会小组合作学习二教材分析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形式众多的启蒙教材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相传是南...

《三字经》教学计划

三字经教学计划马彩虹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义务教育的本质构建灵活开放的学习氛围把课本内外课堂内外联系起来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发挥语文的人文教育功能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文字二教学...

一年级第一学期《三字经》教学计划

一年级第一学期三字经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的经典诗文堪称世界瑰宝三字经是我国优秀的儿童启蒙读物自宋代以来盛传不衰三字经作为古代蒙学教材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社会百科内涵丰富而极具文学性韵律性是中...

《自编三字经》教学计划

自编三字经教学计划教材分析本学期继续学习校本课程为依托以学生发展为主线以学生心灵成长需求为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实施阅读引领学生精神成长重礼仪讲礼貌礼尚往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

三字经教学计划

天津市静海县实验小学道德教育读本三字经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国学经典中华历史文化和乡土教育资源为蓝本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引导学生饶有兴趣地...

20xx年春三溪镇金星幼儿园学前班教学计划

20xx年春三溪镇金星幼儿园学前班教学计划国学教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节选教材教学一语言1唐诗回乡偶书贺知章春夜喜雨杜甫少小离家老大回好雨知时节乡音无改鬓毛衰当春乃发生儿童相见不相识随风潜入夜笑问客从何处来...

一下《三字经》和古诗文计划

一年级下学期三字经教学计划20xx2注表中所填页码为本学期所发的爱上古诗文的页码一年级下学期古诗文诵读教学计划20xx2一年级下学期古诗文诵读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

福堪街中心小学教师三字一画训练计划

福堪街中心小学教师三字一画训练计划一指导思想为认真贯彻县局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夯实教学基本功倡导严谨治教勤奋治学的风尚促进广大教师教学水平和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以适应新课程目标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岗位的要...

20xx国学三字经课程计划

国学弟子规三字经课程计划根据20xx20xx学年国学教育的课程设置为了明确弟子规三字经的教学目标明晰国学课程的教学理念规范课程实施的流程确立国学教育系列专项活动进一步推动我县国学教育科学有序地深入为国学启蒙教育...

《三字经》阅读计划

三2班三字经阅读计划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历史文明送给每个中国人的遗产它短小的篇幅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它吸引人的地方不止是生动有趣的人物历史故事还有它本身富有的内涵三字一句两字一韵不禁使人读起来琅琅上...

三字经教学计划(3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