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吟》教学反思

时间:2024.3.31

《石灰吟》教学反思

《石灰吟》是爱国诗人于谦的一首诗,本诗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行。

这是一首表达自己人生处世观的咏物诗。对于写景诗,学生比较容易读懂,还可以领略到那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而对于咏物诗,学生读文字本身容易知道诗歌写了什么,但其中蕴含的深意,学生处在似懂非懂状态之中。学生与文本之间存在着距离,这种距离可能有时间上的,历史上的,知识水平上的,情感上的??学生由于自己的知识水平阅历的限制,人生体验的缺乏,他们面对精彩的文本,可能是毫无知觉的,因而对诗歌的深层探究不一定到位。

教学时,为了突破难点,我想方设法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积累资本,进行适时的催化。这种空白学生有时是难以发现的,所以它需要一个起点。因而,教学时我多方面的去引导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及作者的个性品质,带领学生步入作者的那个时代,在朗读中去体会作者的心态,以求深刻的理解诗意。并且为了加深理解感悟,我还搜集了一些同类诗歌如《墨梅》、《竹石》等进行比较阅读,从而扩宽了学生的视野,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是遗憾的艺术”,即使是再成功的课堂也有值得商榷、改进的地方。上完了后感觉课的内容安排有些前松后紧,学生的参与性虽然高涨,但理解感悟还是缺乏深入,课堂语言还有待于进一步美化精炼。总之,问题较多。但是我想应当有勇气直面课堂的现实状态,只有正视,才有反思;有反思,才有行动改变。真,乃是教学反思的

灵魂所在!更有利于今后的教学。


第二篇:石灰吟教学设计


20、古诗两首

石灰吟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生字“焚”,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 能凭借语言文字,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能用自己的话来解释古诗,体会石灰经历艰辛却不改变其本色的形象。 教学难点:联系诗人生平体会诗人不畏艰难、不怕牺牲、正义凛然的崇高品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情导入

1、师:同学们,我们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 历史,灿烂的文化。在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 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而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使我们领略诗歌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因此我们从小一直学诗,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你还记得哪些我们学过的古诗?

(生交流)谁能来给大家背一背。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明代诗人于谦在12岁写的一首有名的诗——《石灰吟》。齐读诗题。

顺势解题:吟是一种古诗的体裁,有吟诵、赞美之意。我们今天学习的《石灰吟》可以说是一首石灰的赞歌。

3、看着这个诗题,你会产生什么疑问呢?

过渡:是啊,司空见惯、平平凡凡的石灰有什么值得赞颂的?我想学了这首诗你就知道了。

二、教师范读,初步感知

1、教师范读。要求:边听边关注,关注老师读书的节奏、停顿、语气的变化。 1

(可边听边画出节奏)

3、听了老师的朗读你是不是也有跃跃欲试的冲动呢?那就放开声音,自由读一读吧!

检查生字“焚”的读音,并根据字形说说意思。

4、指名读古诗。老师也有两个低得不能再低的要求:①、能读下来;②、声音响亮地放开来读。

5、下面,就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师生齐读)

6、好,这次我再请两位同学来读一读。(评价:有板有眼,已经不再是读字了,而是在读诗了)

7、集体齐读。

三、走近石灰,了解古诗大意

1、于谦笔下的这首诗,简练地展现了石灰的生命历程。老师这儿有一份资料,具体描述了石灰的制作过程。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了解石灰的制作过程。

石灰自述:我的名字叫石灰。我的前身叫石灰石,大部分埋藏在深山之中,和珊瑚礁、大理岩的成分一样,将我放入石灰窑中与焦炭混合在一起煅烧,就变成了生石灰。经过烈火的焚烧,我的主要成分发生了变化,这时的外形仍像一块块石头,但浑身雪白,十分耀眼。如果把我放进水中,水立即沸腾起来,像烧开的水一样。经过这次沸腾后,我又变成了熟石灰,模样也由石头外形变成了粉末状的白灰。这时,把我和水混合就成了石灰水。你们看,我们教室的白墙就是石灰水粉刷出来的。

2、同学们,了解了石灰的制作过程,想必这首诗的意思你也基本上清楚了,借助我们的工具书,先自己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同桌同学再相互说一说。

3、组织交流,教师提升

⑴、主要埋藏在深山之中——千锤万击

因为石灰石大部分都埋藏在深山之中,所以必须要先开采出来,这就需要——千锤万击(相机板书)

你如何理解“千锤万击”

教师讲解:锤指的是“敲打”,击指的 是“撞击”

“千锤万击”指的是经过多次的敲打撞击。

2

谁能来说一说第一句的意思(石头是经过多次的敲打撞击才从深山里开采出来) 看着“千锤万击”这四个字,你能想像石灰在运出深山之前,承受这怎样的煎熬啊?(同学们,你们的手指被扎伤过吗?如果我们的手指被针或者小刀扎伤了,会有什么感觉----很疼)而石灰石却是被“千锤万击”,它们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

(每一次的敲打一定是很疼的,石灰石有的可能被铁锤击破了头,砸断了腿,有的可能被凿子挖开了心,掏出了肚)

过渡:但这一些都不算什么,开采出来以后,石灰还要经过——

⑵经过烈火的焚烧——烈火焚烧

看着这四个足以灼热你心灵的文字,你似乎感受到此时的石灰正处于怎样的状态?(烈火的高温已经让石灰浑身发烫,仿佛要化了一样,但石灰怕不怕) 生:不怕

师:你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的?(若等闲,出示课件)

你知道“若等闲”是什么意思吗?“若”的意思是好像,“等闲”的意思是平常的

那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呢!(烈火焚烧好像是平平常常的事)

石灰把烈火焚烧自己不过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你能替烈火中的石灰对那熊熊烈火发出一句呐喊吗?(让烈火来得更猛烈些吧!我根本不在乎!)

过渡:(出示课件)经过了烈火的焚烧,石灰石就变成了生石灰,把生石灰放入水中,水就会立即沸腾起来,经过这次沸腾之后生石灰就变成了粉末状的熟石灰,这就是诗中写到的——

⑶石头外形变成了粉末状的白灰——粉骨碎身。(板书)

相机解释“粉骨碎身”。(身体粉碎)

谁能用关联词“虽然??但是??”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⑷教师过渡质疑:在我们开来难以承受的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骨碎身,石灰为什么能“若等闲”“全不怕”呢?(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是怎样把清白留在人间的?

(我们教室的墙壁就是石灰粉刷出来的,这就是石灰留下的清白。)

石灰之所以忍辱负重,承受煎熬,原来是因为有着这样远大的理想好崇高的气节。 3

⑸指名说说整首古诗的意思。

4、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对石灰制作过程的了解,你认识了怎样的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石灰;经历各种磨难也豪不畏惧的石灰,粉骨碎身也要留清白的石灰。)你对石灰产生了怎样的感情?(敬佩)那我们就带着敬佩之情来读一读这首诗。

5、引导朗读:这次我们读书的要求提高了,要做到眼中有石灰之形,心中有石灰之情。(自读、指名读、齐读)

6、指导朗读,教师相机评价——敬佩之情早已在你的朗读中流露出来了,石灰听了你的朗读一定会感谢你的!

四、走进石灰,体会于谦的坎坷人生。

1、如果我们仅仅把这首诗理解为石灰的无限高尚的品质,也许它并不会有这么强的生命力能流传至今,它还写了什么呢?

2、诗歌表面写石灰,其实字里行间隐隐地藏着诗人于谦自己的影子。《石灰吟》这首诗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那于谦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老师这里有一份于谦的资料请同学们读一读。

3、教师出示资料:于谦是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浙江钱塘人。中了进士后,任地方官几十年。在任期间,于谦严格执法,廉洁奉公,救济灾荒,关心百姓,具有很高的威望。公元1449年,明英宗贸然率大军出征与北方蒙古瓦剌(là)军作战。明军大败,明英宗被俘。此后,瓦剌军攻打京城,于谦临危受命,率京师群众打败瓦剌军,赢得了京师保卫战的胜利使千百万人民免遭涂炭,英宗也得以回国。可是,回朝后,于谦不仅没有得到嘉奖,更由于自己不愿意与朝中的丑恶势力同流合污反而遭到朝中恶势力的迫害,以叛逆罪被杀害。曾有人劝其逃离,但于谦一身正气,宁死也不愿逃离。

4、同学们,从这段资料中你看出了于谦是一个怎样的人?

(于谦是一位坚强不屈、刚正不阿、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坚决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人。)

5、石灰如人,人如石灰,这首诗正是于谦人格的印证好际遇的先兆。

6、赞颂石灰,体会诗人的无限情怀。

⑴、一诵――少年抒怀

4

十二岁的于谦就写下了《石灰吟》这样慷慨激扬的诗。想想当时的少年于谦为什么要写下这首诗?(学生交流,如:于谦是个很有志气的人,从小就怀有精忠报国的理想,就想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假如你就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于谦,你会怎么高声诵读这首诗?(学生诵读)——教师评价:好一个志存高远的于谦;听了你的朗读,彼时的于谦一定会和你成为好友。

⑵、二诵――为官感悟

为官后的于谦依然不忘自己年轻时写下的《石灰吟》。当他回首自己十几年的为官生涯时,一定会感慨万千。他会有什么深刻的体会呢?(学生交流,如:嗨,我于谦一生清清白白,为国为民,总算无愧于自己年少时的誓言。)假如你是为官后的于谦,你会以什么样的心情再次吟诵这首诗?(学生诵读)——你的朗读道出了于谦的心声,真是于谦的知音。

⑶、三诵――临刑陈词

本该受到重奖的于谦,却惨遭陷害。试想,戴着脚镣走上刑场的于谦,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一定有无数的话想对世人诉说,那他最想说什么呢?(学生交流)千言万语道不尽于谦的心情,不如化作声泪俱下的吟诵。(音乐起,我们请女生诵读全时。)

⑷.四诵――后世评价

于谦的一生如石灰一样,为后人所敬仰。从《石灰吟》这首诗中,我们体会到了他的崇高精神。人已远去,精神长存,无限的感动,化作深情的诵读。请同学们深情地背诵全诗。(自由背、抽背、齐背。)

同学们,此时此刻,我想于谦已经走进了你的心中,石灰的精神已经刻在了你的心底,那诗人于谦写这首诗要表达怎样的感情呢?

(对,这首诗不仅赞美了石灰的高贵品质,更抒发了诗人不愿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结束语:同学们,记住于谦,记住《石灰吟》,更记住他们“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

五、作业:

于谦为官清廉,为国为民,他的诗歌大多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感情好坚贞的情操,如《咏煤炭》,课后请同学们收集于谦的古诗读一读,我们下星期开一次 5

于谦古诗朗诵会。

板书设计: 石灰吟

千锤万击

烈火焚烧 要留清白在人间

粉骨碎身 (坚强不屈、洁身自好) 6

更多相关推荐:
石灰吟教学反思

石灰吟教学反思古诗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因此这节课我注重学生的朗读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只有多朗读诗歌才能更好掌握古诗基于朗读我设计了引用古诗导入...

六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20石灰吟-苏教版【小学学科网】

六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20石灰吟苏教版让孩子读咏物言志诗我总觉得有些残忍跟孩子说说石灰墨梅已经很是陌生再跟他们讲诗人所寄托石灰墨梅后面的情怀我觉得确实有蜀道之难在备课中我常常喜欢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一个角色走进故事...

《石灰吟》教学反思

石灰吟教学反思石灰吟是爱国诗人于谦的一首诗本诗托物言志借物喻人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行教学这课感悟至深是失败与失误让我收获了不少成长了许多这课的基本教学思路是解诗题诵诗文明诗意知诗人悟诗情链诗篇六...

六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20石灰吟-苏教版【小学学科网】

六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20石灰吟苏教版我思故我在许多学校已经把教学反思作为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途径加以管理不少教学杂志也大量以案例的形式发表教师成功的教学反思可以说教学反思正日益走进老师的生活但我们在欣喜反思叙说一...

《石灰吟》教学反思

石灰吟教学反思石灰吟是爱国诗人于谦的一首诗本诗托物言志借物喻人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行这课的基本教学思路是理解大意感受品格由古到今课外延伸四环节中紧扣清气二字理解诗意领悟清气引入诗文诵读清气内化升...

《石灰吟》教学实录

永留清气在人间石灰吟教学实录一理解大意1导入解题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王冕写的墨梅体会到了墨梅的纯洁高尚在这首诗中诗人这样赞颂墨梅学生接背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把迷人的清香与纯洁的品质留给了人间这节课我们...

石灰吟教学设计

石灰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石灰吟是苏教版第十二册第六单元第20课的教学内容作者是明代诗人于谦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赞颂了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抒发了...

石灰吟教学设计

20古诗两首石灰吟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生字焚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3能凭借语言文字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用自己的话来解释古诗体...

石灰吟教学案

石灰吟教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生字焚能有节奏有感情有韵味地朗诵古诗2能理解诗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并说说诗句的意思3学生能凭借诗歌语言文字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结合作者生平及当时时代背景体会作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

石灰吟教学实录

石灰吟教学实录大王庄小学马敏敏师一位诗人相传有一天他走到一座石灰窑前看到煅烧石灰的情景他深有感触也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诗这首诗呀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师指黑板生齐读课题石灰吟师这位诗人就是明代的指向黑板生齐读于谦师...

化石吟教学反思

化石吟的教学反思王艳慧化石吟是一首科学抒情诗它用优美的语言奇特的想象引领读者进入科学世界本诗内容简单却不枯燥如果让学生既学到相关知识又能活跃想象那就两全其美了于是我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分为三个环节一是导入及生字词的...

《化石吟》教学设计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学校名称山东省章丘市水寨镇中心中学学科语文作者任士恩1化石吟教案设计234

石灰吟教学反思(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