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教学反思

时间:2024.3.31

《将相和》教学反思

高浦小学陈如纯

《将相和》这篇课文通过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赞颂了他们的爱国思想。

第一课时教学,我出示了廉颇的一段话:“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的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用这句话统领教学,全课教学的思路清晰。 我先引导学生自读体会廉颇说这句话时带着什么样的感情,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学生自读后体会到用居功自傲、不服气的语气读。学生通过读体会到了廉颇的想法后,我问学生:“蔺相如的职位高于廉颇,仅仅是靠一张嘴吗?”请快速读课文小故事“完璧归赵”,用“──”画出蔺相如的语言、动作,读一读体会体会,让我们用事实来说服廉颇,让他改变对蔺相如的错误认识。于是,学生动手在文中找到了相关的语句,自由汇报,体会,理解人物的品质。在品读课文中,引导学生重点体会“撞”字看出了蔺相如的勇敢机智。

“蔺相如的职位高于廉颇,仅仅是靠一张嘴吗?”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极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堂课就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不但使一篇内容较长的课文教学起来简单多了、而且脱离了繁琐的分析,给了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给了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会情感,让学生做了学习的主人。

2011、4


第二篇:《将相和》教学设计


将相和教学设计

1

将相和教学设计

2

将相和教学设计

将相和教学设计

3

将相和教学设计

4

将相和教学设计

5

将相和教学设计

6

将相和教学设计

课后反思:

《将相和》是小学阶段难见的长篇课文,由三个小故事组成。在分析课文及学情的基础上,本节课我制定两方面教学重点:其一,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感悟人物品质,关注学生言语表达。其二,自主地实践,正确评价人物,并掌握评价人物的方法。一堂课下来,我认为本节课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体现长文短教,合理安排课堂结构。

课始,我引领学生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启发学生针对课文内容和课题进行质疑,对于学生提出的诸多问题,进行梳理,抓住学生提出的带有共性的、且很有价值的问题“廉颇和蔺相如为什么由不和到和?他们各是怎样的人?”以疑促思,让学生在急于探究问题答案的情境中走进文本,直接切入到课文第十六自然段廉颇说的话,在朗读中理清将、相矛盾的焦点,“蔺相如是不是靠着一张嘴爬到廉颇头上的?”,这样自然导入到了三个故事的学习,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习有了明确的目的性。在3个小故事中,学生自主学习、交流,体会、理解人物的品质。这样设计,脱离了繁琐的分析,给了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以训练为主线,突出运用语言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语文能力过关的主要标志是能够熟练地运用语言进行口头和书面交际。 因此,本节课以口语和书面语的“表达”训练为重点,突出运用语言的训练。在“完璧归赵”这个小故事中,我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全面地认识人物。在评价人物中,学生在充分自主实践的基础上,进行评价人物,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生成资源并给予点拨指导;有了充足的时间作保障,学生掌握了评价人物的方法,这一环节体现了过程与方法。

三、合理开发课外资源,提高课堂时效性。

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够很好地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服务,对于转变学 7

将相和教学设计

生的学习方式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生成的资源进行点评指导,关注学生的言语组织与表达能力培养,使学生对人物有更趋合理的认识,并掌握评价人物的方法。另外,充分挖掘课内外资源,借助《史记》原文,教师语言渲染,学生读中感悟,以文释情,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激发学生对我国古典文学的喜爱。

回顾这一课的教学设计,看似寻常,但又如此艰辛。大到教学设计,教学理念的改变,小到对每句话,每个动作的斟酌,真是“一课一变,一课一进”。正是在这不断的推敲中,让我有一种豁然开朗、醍醐灌顶的感觉。最后的课堂展示,尽管许多的教学细节仍显得有些粗糙和不完美,如:我过多注重抓重点词语的理解,对于整体的把握还不够,对于孩子的言语表达还有待指导等。教学是一种缺憾的艺术,正是在这不断的反思中,我们的教学才能日趋成熟。

《将相和》教案

作者:邵玲玲 时间:2012-09-08 22:34:34

《将相和》教案

一、教学背景及教材分析

1

、本文是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八课《将相和》

2

、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本课教学两课时

3

、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所以被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秦王侮辱。赵王为表彰蔺相如的功劳,封蔺相如为上卿。老将廉颇认为自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蔺相如只不过是一介文弱书生,只有口舌之功却比他官大,对此心中很是不服,而屡次对人说:“以后让我见了他,必定会羞辱他。”蔺相如知道此事后以国家大事为重,请病假不上朝,尽量不与他相见。后廉颇得知蔺相如此举完全是以国家大事为重,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后两人合好开始尽心尽力的辅佐赵王治理国家。

8

4

、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赞颂了他们的爱国思

想。

二、教学目的

1

、知识与技能

(1)

认读“璧、蔺”等生字,会写“赵、拒”等生字。

(2)

理解“完壁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

(3)

能抓住人物特点,理清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务求

理解的读书习惯。

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把握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2)

通过表演加深对人物形象的认识与理解。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9

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识大局和大将军廉颇知错认错等优秀品质。

(2)

懂得遇事要从国家利益出发

,

顾大局

,

识大体

,

讲团结。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人物的言行、神态、心理活动,概括人物特点

难点:如何正确评价廉颇

四、学习者特征

部分学生对于课文所描写的历史史实并不熟悉,学习课文如果只停留在了解故事的基础上,学生很难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而这恰恰是本课也是本单元的重点,所以,根据学生的情况,有必要介绍一些相关的历史知识,以突破重难点。

《将相和》是一个流传千年的动人故事,课文以战国时期,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记叙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写出了廉颇和蔺相如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发生,发展过程赞扬了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和为国家利益顾全大局的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知错能改的爱国精神。三个故事既相互独立,又有内在联系,全文层次分明,具有较强的故事性,人物性格鲜明,很受学生的喜欢。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

、以问题解决为主的教学策略

《将相和》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因年代久远,内在联系复杂,课前可先让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初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及人物的情况,并做到适当摘录,以丰富学生知识,为学文作好铺垫。

2

10

、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

学生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教师可给他们创设一个展示、交流的机会,在课前几分钟里,让学生各抒己见,使学生获取多方面的知识信息,这样,既为顺利地读懂课文打下了基础,又培养了学生主动查阅资料的好习惯。

六、教学资源

与工具设计

1

、教学环境:多媒体

2

、资源准备:教学

ppt

、拓展资源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导入新课: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有关《将相和》一文的资料,

从“和”字可以推想出什么

?

从“和”字可以推想出什么

?

(二)、了解背景

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当时比较强的国家有七个,即秦、楚、齐、赵、燕、魏、韩,称为“战国七雄”,秦国是最强的一个。课文中所讲的赵国紧挨着秦国,另一边是富强的齐国,处于两大强国之间的赵国,在军事和外交方面的措施,有关系国家兴亡的重大意义

(三)、精讲点拨

1

11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

)课文中出现了那些人物?

2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

)它由几个独立的小故事组成的?你能给出小标题吗?

2

、理解“完璧归赵”,领悟学习方法

1

)看清因果

请同学们速读“完璧归赵”,找出故事的起因和结果。(学生速读,归纳交流) (

2

)领会人物性格特点

蔺相如是怎样完璧归赵的?他是个怎样的人呢?请大家轻声读这个小故事,用“——”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语句,用“△△△”标出关键词,并说说你从这些词句中体会到什么?(生自读自画)

问:谁愿意把你画的读一读、说一说?

重点理解以下内容:

※蔺相如第一次说话,从中不但看出他的勇敢,而且表现了他的智谋。

※蔺相如第二次说话及当时的动作表现了他的不畏强暴,机智勇敢,通过表演来理解“理直气壮”

12

※蔺相如第三次说话,表现他的机智勇敢。理解“大大方方”

※说一说对其它句子的理解

3

)指导朗读

作者抓住了蔺相如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他的机智、勇敢,用怎样的语气去读呢?(生练读后指读)

4

)归纳学习方法

刚才我们学习第一个小故事,是按怎样的思路进行的?小组讨论后屏幕出示: ※在读文中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抓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练习用正确的语气朗读课文

3

、运用学法,合作完成“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1

)屏幕出示自学提纲:

“渑池之会”的前因后果是什么?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你是怎样体会的?朗读课文“负荆请罪”的前因后果是什么?你是抓住哪些语句来体会人物性格特点的?复述本故事

2

)先个人自学,后小组合作,解决以上问题

3

)请同学汇报学习情况

13

“渑池之会”在完成以上问题同时,让学生弄清秦王不敢怎样的原因,请同学分角色朗读。

“负荆请罪”中体会廉颇和蔺相如两个人的性格特点,请同学复述。

小结:蔺相如履立新功,廉颇居功自傲,与蔺相如不团结,但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不计个人恩怨,使廉颇受感动而负荆请罪,将相和好,现在比喻文官武将团结一致,共同治国。

(四)、明确重点

学习了本文不但理解内容,而且弄清三个小故事的前因后果。请同学通读全文,思考:这三个故事顺序可以颠倒吗?为什么?第一段与下文有什么联系?故事最终结果是什么?(学生自读后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是第三个的起因,第三个故事是结果,第一段是全文的根本原因,“将相同心协力保卫赵国”是故事最终结果(板书:发展

果)

(五)、总结教育

1

、通过学习,我们更深体会到蔺相如、廉颇的美好品质,他们这样做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板书:爱国)

2

、廉颇,蔺相如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我比较喜欢那一个人物?为什么?

3

、总结

学习本文有什么收获?(与目标结合,自由总结)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鼓励质疑)

(六)、练笔

写一件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的事,要写出事情的前因后果。

14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过程流程图

九、帮助和总结

我注重对学生进行“抓住人物特点”的学习方法指导。蔺相如被封为上卿,廉颇很不服气。我让学生体会廉颇为什么不服气,有个学生说要站在廉颇一边,他说:“廉颇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拼了命地在对抗敌人,多危险啊!所以廉颇不服气,我能理解。”被他这么一说,个别学生一致赞同他的看法,都觉得蔺相如不过是凭一张嘴,就爬到廉颇头上,觉得不公平。于是,我抛出探讨的问题:“蔺相如是不是真的靠一张嘴,没什么能耐?说说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了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学生通过学习讨论,找出句子说明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如

我指给您看”这是有谋。“我的脑袋和璧就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这是有勇。“我就跟你拼了”这是舍身救主。“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为赵王击缶。”这体现了不畏权势。

当我问到课文中你更喜欢谁的时候,很多学生说喜欢两个人,并且能细致地说明喜欢的理由,特别是说蔺相如的,把人物的性格特点说得很全面、很到位。比如有:政治眼光长远,懂得权衡利弊,不与廉颇争执,心胸宽广,机智勇敢,一心为国,维护国家尊严。而说廉颇的基本是英勇善战和勇于认错。

通过学习,学生对两个人物的形象有了基本认识,但是要想真正领悟品质还需要一个内化的过程。为此,我大胆地请同学自编、自演课本剧,学生可以从中选择一个故事或一个角色进行表演,本课的课本剧表演有进步

,孩子们能够把人物的特点表现出来。比如蔺相如说话时的理直气壮和廉颇的不服气和后悔、惭愧都能奶好地表现出来。

15

通过演课本剧,学生们对人物性格的感受越来越真切,但同时也会对廉颇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产生偏差。所以我最后安排了小练笔

廉颇深夜静思

。孩子们的思考过程,其实就是廉颇认识转变的过程。练笔之后,廉颇的形象也在学生们的脑海中树立起来了。此时,他们明白了:蔺相如也好,廉颇也好,他们的伟大就在于以国家的利益为重。

十、作业安排

熟读课文,练习生词

将相和教学设计

16

更多相关推荐:
将相和教学反思

将相和教学反思美中学校李吉辉3月17日我在502班讲授了将相和的第二课时这篇课文通过三个故事讲述了蔺相如和廉颇从和到不和最后到和的过程赞赏了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品质也赞赏了廉颇知错就改的精神本...

将相和教学反思

将相和第一课时教学反思新华五华小学王漓上个星期我在赤坭镇剑岭小学上了将相和一课本篇课文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

《将相和》教学反思

将相和教后反思本次磨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新课标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第18课将相和课文改写自司马迁所著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文章以赵秦两国的矛盾为背景记叙了几个小故事包括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等写出了将相廉颇与...

将相和教学反思

将相和教学反思高敏将相和这篇课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联系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完整曲折的故事教学时我的思路是先引导学生比较充分地阅读课文从...

将相和教学设计及反思

将相和教学设计及反思,内容附图。

将相和教学设计及反思

将相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将相分别指的是谁全文共讲了哪几个故事2自学本课生字词理解理屈示弱能耐绝口不提完璧归赵这几个词语的意思3按不同故事内容给文章分段教学重点难点1自学和理解本课生字新词2按不同故事...

冀教版五年级上将相和教学反思

将相和教学反思将相和这篇课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联系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完整曲折的故事教学时我的思路是先引导学生比较充分地阅读课文从整体...

将相和教学反思

将相和教学反思重庆市沙坪坝区凤鸣山小学刁建争将相和这篇课文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理解故事内容不是重点更不算难点结合新课标中关于阅读教学的有关论述我确定了蔺相如和廉颇从和到不和的发展过程和内在原因为学习的重点难点定为...

将相和 教学反思

将相和教学反思孙家滩石家窑小学金海峰将相和一文是十一册语文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重点是借助重点句来理解课文因此在课文的教学中我采用的以下几点教学方法一借助过渡句理清三个故事之间的基本关系1学习单元提示学生通...

将相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将相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案背景1学科语文2学段小学五年级下半学期3课时共二课时第二课时4学习基础学生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已经初步感知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了生字新词标注了小标题并且通过抓人物言行学习了完璧归赵这一部...

《将相和》教学设计

将相和教学设计设计理念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以主题整合单元以群文拓展主题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运用实践的阅读能力教学目标1能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理解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允诺等词语的意思2理解内容能给三个故事加小标题并...

《将相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8将相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调兵山市第九小学郭英杰教案背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十八课将相和第一课时阅读教材教参在网上阅读大量的将相和的优秀教案并且在互联网中搜索相关资料课前准备在编写教案前先阅读网上大量有关...

将相和教学反思(2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