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优质教学设计与反思

时间:2024.4.20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五优”之教学设计与反思

《将相和》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掌握“隆重、典礼、丝毫、抵御、侮辱、

拒绝、和氏壁、完璧归赵”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理解课文内容,从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对敌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和对友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精神以及廉颇知错就改的好品质中到启示和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将”和“相”从“和”到“不和”的发展过程和内在的原因。

(二)难点

理解三个故事各自的原因和结果以及这三个故事之间的相互因果联系。

教学过程设计:

一、揭题质疑

1.出示课题。理解:“和”,就是和好。

2.质疑激趣。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感知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三、理清层次

1、课文中有几个小故事?找出每个故事相应的自然段。

2、给每个小故事加一个小标题。

3、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

4、第一自然段是写什么?齐读。简单介绍历史背景。

《将相和》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离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了。当时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国家并存,秦国最强大,要统一中国,不断向其他六国进攻。赵国的东面是比较富强的齐国,西面是最大的秦国。赵国处在两大强国之间,因此在军事和外交方面的措施,就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亡。今天我们要学的“将相和”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期。

四、深入研读

1.你觉得廉颇和蔺相如由和转向不和的原因是什么?课文中哪里开始写到了不和。

“我廉颇功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去!”

(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从廉颇的话中能读懂些什么?(廉颇内心的不满??)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这样下去,廉颇和蔺相如迟早有一天会闹僵,到那时,赵国可能将国将不国了。你现在的任务是劝服正在气头上的,什么也听不进去的廉颇。为了劝好,老师建议大家读读全文,看看蔺相如是不是真的靠一张嘴,没什么能耐?

3.出示学习提示:

(1)一边读一边感悟,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了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

(2)先划出重点句子或重点词揣摩人物特点,并感情朗读,然后采用摆事实或讲道理的方法,来说服廉颇。

(3)从蔺相如的语言、动作来体会蔺相如的特点;也可以从赵王和秦王的表现跟蔺相如作对比,从而体会蔺相如的特点

4、自学课文。

1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五优”之教学设计与反思

5、交流自学情况。

蔺相如是不是真的靠一张嘴,他有什么能耐?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几个重点句子的理解。

(1)“蔺相如看到这种情形,直到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大王,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说着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①自由读这段话,从中你发现了蔺相如得什么特点?从哪里看出来的?

“??我指给您看”这是有谋;

“我的脑袋和璧就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这是有勇。

②体会蔺相如在说这些话时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蔺相如说的话。

(2)“蔺相如一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蔺相如也叫人记下来,所在渑池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①读读这段话,想象当时的情境。

②从这里可以看出蔺相如得什么特点?(舍身救主不畏权势)

五、知识拓展

用一段诚恳的话劝劝气头上的廉颇

。 课堂小结:

《将相和》这篇课文由“完璧归赵”、“渑池相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盾的发生、发展、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联系。在教学上,我把三个故事结合起来,在整体感知课文后,设计这样的教学过程:蔺相如为什么和廉颇不和?廉颇是怎样对大家说的?蔺相如真的象廉颇说的那样吗?

练习与作业:

1、写生字词。

2、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复述“完璧归赵”和“渑池相会”这两个故事。

板书设计:

18.将相和

隆重、典礼、丝毫、抵御、侮辱、

拒绝、和氏壁、完璧归赵

教学反思:

《将相和》这篇课文由“完璧归赵”、“渑池相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盾的发生、发展、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联系。在教学上,我把三个故事结合起来,在整体感知课文后,设计这样的教学过程:蔺相如为什么和廉颇不和?廉颇是怎样对大家说的?蔺相如真的象廉颇说的那样吗?再让学生仔细研读前面两个小故事,找出相关的语句反驳廉颇的话。然后采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劝劝廉颇。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有利于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充分的时间保正下去自读自悟。体会蔺相如的性格特征和弄清三个故事的内在联系这两个教学目标也完成了。但是没有在40分钟内完成教学任务。有效的利用40分钟,提高课堂效率,是我今后的努力目标。

2


第二篇:《将相和》教学设计(优质课)[1]


                   小课题展示课《将相和》

说课教案反思  评课

材料

       

庆阳湖乡小学

李永珍

20##年4月

文本解读:

《将相和》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的,学习本组课文,主要是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本篇课文主要有三个小故事组成: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之间相互独立又存在这必然的联系。正是由于完璧归赵,蔺相如做了上大夫,才有了渑池之会上蔺相如的大义凛然的表现,才有了他上卿的地位,正是这官职的提升,才招来廉颇的不服气,最终又成就了负荆请罪。这三个小故事构成了“将相和”的大故事。

故事通过语言和动作描写,重点刻画了蔺相如和廉颇这两个人物形象。蔺相如不畏强暴,有勇有谋,顾全大局,关键时刻将生死置之度外,当与廉颇发生矛盾时,胸怀宽广,以国家利益为重。同时也体现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知错就改的性格特点。

教学分析:

由于本文篇幅较长,在教学时重点对第一个小故事进行展开学习。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解决字词,了解故事的历史背景。通过对故事的深入解读,使学生深入角色,感受人物形象,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在有感情的朗读中感悟。

 

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3、    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各自的美好品质。

4、    结合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想象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感受人物形象

2、    结合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想象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课前三分钟展示

二  故事导入,预习检测

1、讲述和氏璧的来历

    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璞玉,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就叫鉴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专家说是石头。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的左脚。不久,厉王死后,武王即位,卞和又把这块璞玉奉献给武王。武王也让鉴定专家来鉴别,结果也说是块石头,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卞和的右脚。武王死后,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到楚山脚下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哭出了血。文王听说后,就派人问他:“天下被砍掉脚的人很多,都没有像你这样痛哭的,你怎么哭的这么悲伤呢?”卞和回答:“我不是为我的脚被砍掉而悲伤,我所悲伤的是有人竟把宝玉说成是石头,给忠贞的人扣上欺骗的罪名。”于是,文王派人对这块玉进行加工,果然琢磨成一块宝玉,文王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和氏璧夜能发光,冬能取暖,价值连城。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3、出示生字、词语:读准字音,指导字音字形。随机展示图片“鼓瑟”“击缶”。(检测预习效果)

4 、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能不能自己概括出小标题(检测预习效果)

5、解读课题

      将是谁?相又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三 新知

(一)深入阅读,感知人物

   过渡:廉颇和蔺相如之间有和,那在这之前就有不和,快速浏览课文,找到课文中直接描写两人不和的那段话。

1、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廉颇说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他头上了,说说廉颇是什么

样的人?蔺相如又是什么样的人?

指导朗读,读出廉颇的不服气。

那蔺相如是不是只靠一张嘴就会耍嘴皮子呢,我们学习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我们应该怎么学呢,谁能告诉大家用什么方法学?(找到蔺相如说的话)

2.学习蔺相如说的第一段话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玉是一块宝玉,从文中哪能看出来?十五座城也不是个小数目,换了行不行?不换,又会怎么样?

学生思考回答

最后只得派蔺相如前去,读出拿着宝玉,肩负重任去时说的话。(学生读)

指导朗读(如果你是蔺相如,你怎么读?老师做赵王看看能不能让你去。此时你临危受命,搞不好宝玉失去,人头落地,使命重大呀)

3.学习蔺相如说的第二段话

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秦王拿到宝玉,他可能说什么?心里又会想些什么?

如果你是秦王,你又会怎么说?会想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

表现了蔺相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学习蔺相如说的第三段话

      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

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

上。”

     蔺相如为什么能“理直气壮”?引导学生说出秦王理屈,而蔺

相如已经看清楚秦王的贪婪的真面目

      学生深入情境自由读

      小练笔 :请用上“无价之宝,为难,理屈,完璧归赵”等词语,把蔺相如完璧归赵这件事简写成100字左右的小故事。 蔺相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二)、学生自主学习“渑池会见”和“负荆请罪”

1、学生按照以上学习方法自由学习。

2,组织交流学习情况。

3小练习:让学生想象蔺相如与廉颇见面时会说些什么话。

四、总结:

最终,蔺相如完璧归赵,“完”是完好无损,那完好无损的只有和氏璧吗?

      (引导学生回答)

      除了和氏璧,还有蔺相如自己,更为重要的还有赵国的尊严,蔺相如凭借自己的勇敢机智维护了赵国的尊严,被封为上大夫。经过渑池会见和负荆请罪,最终促成了将相和这一家喻户晓的大故事。本篇课文选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阅读,去体会其中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  

五、作业设计

     1   抄写生字并组3个词。

     2   完成练习册上的1---5题。

     3   搜集历史故事进行阅读。

     4   如果有条件,可以看看或听听表现“将相和”内容的戏曲录像。

六、板书设计

                    18.将相和

蔺相如

                      不和                和

廉颇                嘴              国家尊严

更多相关推荐:
将相和教学设计及反思

将相和教学设计及反思,内容附图。

将相和教学设计及反思

将相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将相分别指的是谁全文共讲了哪几个故事2自学本课生字词理解理屈示弱能耐绝口不提完璧归赵这几个词语的意思3按不同故事内容给文章分段教学重点难点1自学和理解本课生字新词2按不同故事...

将相和教学设计及反思

整理者李云芳

《将相和》优质教学设计与反思

将相和教学设计与反思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召集商议允诺隆重召集商议允诺隆重约定胆怯推辞拒绝能耐和氏璧无价之宝理直气壮完璧归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负荆请罪同心协力约定胆怯推辞拒绝能耐和...

《将相和》教学设计及评析

29将相和教学设计杨梅艳顺义区赵各庄学校评析孔凡艳顺义区教育研究考试中心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叶老说预习是练习阅读最主要的阶段教材就是让学生试去揣摩试去理解的学生也能粗略读懂本设计以预习单引领独立预习汇报单帮助小...

20xx《将相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20xx将相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大局和大将军廉颇顾全大局知错认错等优秀品质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3认读q...

将相和教学反思

将相和第一课时教学反思新华五华小学王漓上个星期我在赤坭镇剑岭小学上了将相和一课本篇课文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

《将相和》优质教学设计与反思

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五优之教学设计与反思将相和教学设计与反思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召集商议允诺隆重召集商议允诺隆重约定胆怯推辞拒绝能耐和氏璧无价之宝理直气壮完璧归赵攻无...

26.将相和教学反思

26将相和教学反思将相和这篇课文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赞颂了他们的爱国思想我先出示了廉颇的一...

将相和教学反思

将相和教学反思美中学校李吉辉3月17日我在502班讲授了将相和的第二课时这篇课文通过三个故事讲述了蔺相如和廉颇从和到不和最后到和的过程赞赏了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品质也赞赏了廉颇知错就改的精神本...

狮子和鹿教学反思

狮子和鹿教学反思狮子和鹿是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七组课文的一篇略读课文这是一个寓言故事通过一只鹿在遇狮前和遇狮后对自己的角和腿的截然不同的态度阐明了一个道理物各有所长所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及反思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长安镇中心小学杜盈教材分析狮子和鹿这篇略读课文讲的是在丛林中一只鹿遇到狮子奋力脱险的故事鹿非常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四条难看细长的腿当凶猛的狮子向它扑来的时候鹿的四条有力的长腿帮它狮口逃生而美丽...

将相和教学设计及反思(5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