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美术一体化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时间:2024.4.25

环保美术一体化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一、研究的背景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但是20世纪以来社会的迅猛发展带来了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和不可再生资源日趋枯竭的严重的负面影响,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存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愈来愈重视生存的环境,重视生存的质量。“环保”已成为全世界关注重视的大事。安南秘书长指出: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可见,让儿童接受“环保”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而现代儿童美术教育的整个过程是建立在对儿童进行审美教育、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旨在培养和提高儿童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审美价值等认知能力,用艺术的手段促进儿童健康和谐的发展。

鉴于上述环保教育的重要性和美术教育的特殊性,我们产生了“环保美术一体化”的想法,即把美术教育与环保相结合,将环保教育充分地导入到现代儿童的美术教育中,以“环保”为主题,凭借儿童在教师的引导下的美术行为与教育活动的途径,探索人与生存环境的层层关联,并且通过艺术的方式不断的思考、探索、分析、创新,促进儿童形成强有力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忧患意识,以图构建儿童对保护环境,让人与环境自然和谐,统合共存等审美认知能力。

学校是省首批“绿色学校”、县首批“园林式绿化先进单位”、“县环境保护先进集体”、市首批“环保模范单位”,绿色环保工作富有特色和成效,“绿色”理念已深入到每位师生的内心。走进学校,你能够感受到迎面扑来浓浓的绿色气息:红花、绿树笑脸迎客,草坪、假山相映成趣。我校还建立了绿色环保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体系,提出了“以体验教育为主线、课程设置中融合环保、学科教学中渗透环保、各项活动中整合环保、教育评价中点击环保”的“四化一线”绿色环保教育模式,收到了明显的教育效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我们把“绿色”作为一种办学理念、一种办学模式提出,将学校视为一个有机的生命体,把“健康、文明、和谐、发展、富有活力、讲求质量和效率”的绿色理念贯穿在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和建设的整体活动中,努力让学生与教师在和谐共振中得以全面发展。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被称为“绿色世纪”,“绿色世纪”里的“绿色教育”就是要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性和环境教育的良性循环性,创设和谐的教育环境,通过各种富有生命力的、以人为本的“绿色”教育手段,建立健康、持续和不断完善的绿色教育体系,建立和健全真正面向全体学生的绿色教学模式,通过全面、公平、公正的发展性评价合格而且负责的绿色公民的教育。

    为此,我们努力优化校园建设,一景一物力图整洁、新颖、和谐、悦目;优化校园文化,一言一行力求文明、高雅;优化学校功能,力学校在自身优势和科技、环保、奥数、书画等特色上具有先进性。籍此三个“优化”,打造一个“绿色校园”。

所以,我们以新课程标准认知发展理念为依据,在学校已经形成并且逐步走向成熟的绿色教育理念基础上,进行了环保美术一体化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二、研究的设计

()概念的界定:

环保美术教育:是指把美术教育与环保相结合,将环保教育充分地导入到现代儿童的美术教育中,以“环保”为主题,凭借儿童在教师的引导下的美术行为与教育活动的途径,探索人与生存幻景的层层关联。这种能力是人类最有价值的才能,同时也是现代人最重要的素质。

 环保美术教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新课程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和人文素养及环境意识”。《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课程要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及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环境因素作为切入点,有机地渗透环保教育,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接受环境教育,增长环境知识,树立环保意识。

(二)研究的目标

1、学生艺术素养目标:以学生现实生活为基础,以学生思维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更富创造性的形象思维活动、课题探究、问题解决为手段,通过系列环保美术活动,使学生获得开发智力,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美术意识,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充分、和谐地发展。

2、教师专业发展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教师的艺术素养,提高教师的研究、创新和实践能力,打造出一支具有较高素质和较好水平的美术教育专兼职师资队伍。

3、环保美术一体建设:以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为突破口,搭建有效的艺术教育平台,营造良好的艺术教育环境,确立“环保美术一体化教育特色学校”的努力方向。

(三)研究的内容

环保美术一体化教育与儿童审美能力的研究与实践的教育内容如下:

1、以学生的现实生活、文化环境、儿童个性、学校美术教育为基础,课题研究、问题解决为手段。让学生在研究、探索中培养艺术素养。

2、构建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环保美术一体化活动体系,研究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活动方案的选编与使用,研究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组织形式,建立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管理评价体系,提高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充分、和谐地发展。

3、探索让美术审美能力教育富有艺术性的方法和途径,使环保美术审美能力教育更具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也更具趣味性和吸引力。

三、实施的过程与主要方法

(一)创设有利于儿童进行审美活动的环境

依据新课标认知发展理论,对儿童来说,最有效的学习发生在儿童与环境中的人和物的相互作用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尽所能,充分利用现有环境,并不断加强身边环保实践场所建设,创设一些新环境,充分发挥环境优势让儿童的认知学习变得更自觉、更主动。

1.注重人文,营造富有气息的校园情境。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同时培养他们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热爱。这就需要我们创设一定的人文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他们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学校是“浙江省绿色环保教育示范学校”、“中国少年科学院实践基地”挂牌学校之一。这无疑为美术教学做了良好的奠基。所以校园里到处充满着浓郁的“环保”气氛,生态园的环境布置和一个又一个出台的环保活动方案的实施。确保了美术教学的顺利开展。

2. 注重活动,营造富有生活的情趣。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发展和创造的巨大推动力,只有他们对美产生浓厚兴趣,积极参与,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学要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特有的魅力,以种种活动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使学习内容与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相适应,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把他们带入美妙的美术学习乐园。相应的课外活动、班队活动等,无疑对儿童认知能力的提高起着一种巨大的推动作用,而美术方面的“环保绘画大赛”、“变废为宝异想天开瓶子舞等活动”,更是让儿童从艺术的角度丰富,升华了环保的审美教学目的。

3. 注重启发,营造自由作画的平台。美国哈佛大学茄德纳博士说:教师的任务基本上是为自然出现的那些发展提供支持,对来自儿童的积极性作出赞许和同情的反应。只有在宽松愉悦的环境里,学生才敢于自由想象、标新立异和大胆创新,使个性获得发展。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我们去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有利于情感交流的比较宽容的学习平台,善于启发,激励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去发现美和创造美,不要干扰和限制他们个性化的知觉方式和创造方式。因此,我们在向儿童提供丰富的绘画、工艺的操作材料,教给他们一定的技能方法的同时,让他们用自己创造的劳动作品,为校园文化服务。比方“生态园标志设计”、“生态园画廊展示”这些广泛的美术教学课堂,无疑又为儿童提供了展示,交流和提高认知能力的机会。

(二)选择合适的教育活动内容

新课标里讲到:“认识是一种主动积极和不断的建构过程,只有给儿童学习的材料必须和儿童已有的经验有一定的关系,同时又要足够新颖,从而引起认知上的不协调和冲突,引起最佳和最大限度的不平衡,才能激发儿童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推动认知建构过程”。

我们在选择“环保美术一体化”教育活动内容时,第一,选择能引起儿童兴趣、适合儿童需要、容易操作的内容;第二,所选内容要有一定的知识难度或智力难度。只有符合并稍高于儿童生活经验、认知水平,而且可以直接感知的内容要求,才能激起儿童旧有知识和新的认识之间的矛盾,使儿童积极进行思维活动,推动新的认识能力的建构;第三,就是所提出的有关思维或表现内容能体现一个由低到高的层次要求,让儿童的审美认识能力得到循序渐进的发展。

1.环境教育融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美术教育,主要包括欣赏、绘画、工艺等。

⑴绘画课中渗透环境教育

首先,在绘画课中利用范画进行教学,能直观地向学生传授环境知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如,在教学五年级《世界地球日》这一课时,我准备了两张漫画,第一张画的是:地面上有许多树桩但没有一棵完整的树,就连剩下的最后一片树叶,也早已枯黄得残缺不齐。然后,上面飞着一群可爱的小鸟,它们正在伤心地流着泪。看完这张画,我提了一个问题:“小鸟为什么会这样伤心?”学生们都抢着问答:“树都被砍光”“小鸟的家没有了。”接着,我又出示第二张画,画面上是一片树林,但这些树一棵棵都耷拉着脑袋显得无精打采,眼里充满了无限的惆怅,似乎在等待着什么。有几棵树已被虫子咬得千疮百孔,已是痛苦不堪的样子。没等看完这幅画,学生们都已坐不住了,个个都想为这张画添画些什么。他们很明白这树林里少了什么,需要什么。通过这两张漫画的欣赏,使学生更加形象更直观地了解树和鸟的关系,以及鸟护树,树养鸟的道理,从而使学生懂得了保护树木,爱护鸟类的重要性。   

其次,还可利用绘画课中的写生课渗透环境教育。写生课是小朋友们非常喜欢的一种绘画形式,根据他们这一心理特点倾向,我经常带小朋友们到外面去欣赏感受美丽的风景,知道美丽的环境能促进人们的健康,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但同时他们也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的存在,如乱丢垃圾、河水被污染、烟囱冒黑烟等与自然境致极不和谐的景象。通过直观的对比感受,使幼儿主动意识到创设一个美丽环境的重要性,从小养成幼儿的环境意识和行为。

⑵手工制作课中渗透环境教育

手工课是美术教学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它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是学生非常喜欢的活动。以往学生常购买材料制作,现在我让学生从生活中去寻找废旧材料制作——用铅笔屑、瓜子壳拼贴装饰画,用易拉罐、饮料瓶制作椅子、花篮,用包装盒制作建筑模型……这样既节约经费,又可以开动脑筋,变废为宝,体现环保意识。在手工课中渗透环境教育,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手工课中的《撕纸画》、《综合纸版画》、《树叶贴画》等等。在发展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同时,教育学生懂得利用废物,变废为宝,并使学生亲身感受废物利用的乐趣,有最初的成就感。同时教育学生不应随意乱扔垃圾,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此外,我指导学生自办有关“环保”方面的手抄报,进一步丰富和深化环保知识。这些手抄报不仅设计制作精美,内容也十分丰富,提到造林绿化、清洁卫生等现象,还讲到了各种污染的危害、生态环境的恶化、全球人口的爆炸、地球自然资源的短缺……有的同学针对社会现实,用漫画的形式来鞭鞑有碍环保的行为习惯。有的就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创建优良的生态环境提出自己的见解,内容相当深刻。学生们在编辑的过程中,他们既学到了报刊的设计方法,又加深了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⑶欣赏课中渗透环境教育

美术欣赏中有许多课题,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环保意识非常有利。在教学中我有意识的选择一些有关环保的作品,如《画家笔下的动物》、《大海的歌唱》、《美丽的天空》、《收获的秋天》等等,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受到了美的熏陶,又激发了学生的环保意识,这对从小培养学生保护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如欣赏课《现代建筑》中,讲到赖特设计的流水别墅,就是著名的建筑与大自然相和谐的杰作;印度的泰姬·玛哈尔陵也体现了建筑与环境结合的最美丽的建筑之一。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让学生欣赏这些优秀建筑作品,还可以让学生欣赏大地、海洋、森林、天空等自然景观、大自然中动植物生态环境和世界名胜古迹。让学生感受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的美;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破坏自然环境所带来的反面影响等知识。向学生渗透这样的意识:世界是人的世界,环境是人的环境,建筑是人的建筑,每个人都要关心我们生存的世界、所居住的环境与建筑,消除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隔膜,使之互相渗透,互相沟通。

2.我们不断拓宽获取信息渠道,加以提炼,加以整合。

⑴挖掘网络资源,提高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迅猛发展,不断充实、优化的校园多媒体网络,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发展,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与学生学会利用计算机学习,已经成为新课程中新型的教学发展趋势,它为美术教学提供了一个包罗万象的宽广的知识空间,也给学生一次次自主学习探究的活动机会。多媒体网络,它能为广大师生提供各种图片、影音文字资料以及学生不知道的知识,师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了大量的美术知识,不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让学生感知艺术的魅力,提高了学生审美情趣。

⑵挖掘社会资源,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审美能力。社会资源,可以分为社会文化资源与社会环境资源。
   ①社会文化资源:美术学科的教育功能中包含社会文化教育以及审美文化教育。社会文化资源是具有丰富内涵、魅力无穷的一种社会资源,不管是远古时代还是现代的文明社会,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又逐渐成为可以提供给后人欣赏、反思与利用的文化资源。通过挖掘社会文化资源,认识了解中外传统文化以及世界多元文化,从而可以认识美术与文化的关系和作用,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古今中外各个时期的文物瑰宝、民间风尚等等,都为学生带来无穷的回味与遐想。

地方性的乡土美术教育资源立足于本土,体现地方特色和风俗习惯,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不被其他形式同化。所以利用地方性的乡土美术教育渗透环境教育,有着独特性。我们从本地人文自然景观中,进行乡土美术教学探索,以环境教育为线索搜寻乡土美术文化。

以古建筑为主体的传统人文景观,其中有我们昆山的第一水乡周庄,它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地方文化底蕴。让学生认识本地的民间美术,认识先辈们创造的珍贵的美术文化,领略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启发学生珍惜宝贵的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挥优秀传统。

在改革开放中建设的以生态环境为主题的人文景观,有徐霞客大道、龙珠大厦等各项建设等,让学生认识到在注重环保、重视生态平衡的今天,这些建筑物无疑是时代的产物,从侧面反映了美术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领略新一代领导人规划建设现代化生态型城市的指导思想,使学生树立现代环保意识。

②社会环境资源:学生学习知识不只是在课堂里就能学到的,走出课堂,将学生带入更广阔的天地之中。幽静的树林、宽阔的田野,弯弯的河流,古色古香的老街,热闹的广场等等这些生活中的环境资源都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它们的美。如《新老街道》一课,要求学生平时多注意观察街道的特征,通过他们自身的生活实践感受并体现出生活环境的美。
     一些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景观,有跃龙山、杜鹃山等。引导学生投入大自然怀抱开展美术活动,在领略大自然的“魅力”时,唤起了他们热爱大自然、爱护环境的美好心愿。

校园文化环境,我们朝阳小学虽面积不大,但我们力求做到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为学生提供一个美的学习环境。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开设美术角,定期展出学生的书画、摄影作品。利用有利契机开展书画活动,如学校举行了书画作品展,让学生赏其形,观其景,品其味,去感知书画作品中美的情怀。

3.加强学科间的联系。美术课程所具有的开放性还体现在美术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上。美术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的学习,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如我们将校本课程“绿色教育”与美术教育结合,进行有效创作。又如我们将美术教学与“综合实践”等社科活动结合。

另外,电视上的各种栏目,如“非常周末”、“开心辞典”、“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等,也都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学生也可多收看。教师应鼓励并创造条件让学生去观看,去感受,去“拥抱”大自然,让他们带着问题去观察、去分析,使教与学的重点不仅仅放在获得知识上,而且还可以转到学会学习和掌握学习方法上,使被动接受性学习转向主动探究性学习。在这个过程汇中,我们还引导学生记绘画日记。这样学生才能养成好习惯,教师也才能逐渐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

当然在环保美术一体化教育过程中,我们从周围易见的环境现状问题开始逐步扩展到放眼世界,了解当今世界的环保问题。我们一开始所选择的内容都是从儿童所熟悉的身边的环保小问题着手,这些问题虽然简单,却以其新颖陌生足以引起孩子们深思。如我们让儿童画树,孩子们在尽其所能画了各种形状、色彩的树后,让他们说说树到底能为人们带来什么?再深入一步:如果整个宁海没有一棵树,出现的会是怎样的情景?在儿童通过讨论认识发展了问题后,最后引导他们用绘画的方式解决这个难题:比一比,看谁能让家乡的生活环境变得最美,让我们生活得更好!此时,儿童表现非常兴奋,在已形成的高度的环保意识支配下,饶有兴趣地进行绘画的创作。这样由浅入深,步步深入,既保护了儿童的绘画积极性,又让儿童卓有实效地接受了环保教育,形成和建立了初步的环保审美意识,从而促进了其认知能力的提高。

三、运用灵动的方法,引导儿童创作富有环保意识的美术作品

在美术教学中,通过利用多媒体、示范、实地考察等一系列手段后,学生的环保意识得以确立和加强,具体表现在学生创作的美术作品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想象中创设美好环境

环境美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小学生所描绘的重要内容,在现今美术新教材中,有许多内容都能使学生画出美好的环境。如:低年级《春天的花》,经过启发、提问等方式,学生画出了各种五颜六色的花朵,蜜蜂在花从中飞来飞去,蝴蝶也穿梭其中,似乎花儿真的发出了阵阵清香,蓝蓝的天空,缤纷的花朵,构成了一个多美的景色!在《我们的家园》创作中,学生更是倾注了一个个美好的愿望:小桥、人家、和暖的阳光、快乐的小鸟、潺潺的流水和嬉戏的小鱼,活脱脱一个个桃源新居;《太空旅行》中碧蓝的宇宙空间,美丽的星球;《美丽的海底世界》中清澈的海水,快乐的鱼群;无不显示出学生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

(二)从反面表现现实环境

噪音、浓烟、污水、砍伐树木等已成为社会上随处可见的破坏环境的现象。在学生的作品表现中也成为主要内容。《冲出包围圈》的小作者画的是一群本该快乐的小鸟却兜着口罩奋力扇动翅膀,想冲出从各种工厂烟囱中冒出的一股股浓烟,烟团像绞索一样绕着小鸟,谁看了这幅画都不会不动之容。《那是我们的家》的小作者更是表达了对滥砍滥伐现象的憎恶;几只小鸟漫无目的飞呀飞,到处是被砍伐剩下的树桩,他们无处落脚步,疲惫不堪,发出了“哪是我们的家”的疾呼。还有的作品如《逃亡》,表现了一条孤立无援的小鱼面对一股后面涌来的工厂废水夺路而逃,废水所到之处是一片鱼的骨骸,其惨景让人为之心颤。

(三)正反对比,表达心声

在美术作品中,学生既表达对破坏环保的愤慨,也表达对美好过去的向往和憧憬,如学生作品《过去的家》中,描绘的是鸟妈妈站在一个被砍伐后的树桩上,向儿女们回忆过去的家,画的一角正是回忆中的情景:一片葱绿的树林,鸟儿们在欢乐的歌唱……而《未来的家园》则是小作者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小鸟重新有了郁郁葱葱的树木,小鱼有了清澈宁静的河,天空重现蔚蓝,大地披上绿装……通过正反两方面在画中的比较,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作者的愿望,更看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四)开动脑筋,寻找被救方法

环境遭到各种破坏已成为现实,关键是如何采取各种补救措施,在学生大胆想象的基础上,儿童画中的方法各式各样:在《给太阳冲个澡》一画中,小作者画了几个小朋友,手拿消防用的自来水管,对着太阳公公冲水,澡后的太阳公公洗去了灰尘,洗去了疲劳。太阳笑了。小朋友笑了。地上的一切动植物也欢欣鼓舞……《废气处理》一图中,学生更是对工业废气作了特殊处理:给林立的烟囱和汽车排气管装上了特殊网罩,进行过滤,使排出的废气对我们的生存无害,然后把因化的废气集中处理,还世界一片清新……《大家都来干》表现了一群不同肤色的孩子们手拿刷子、抹布、水盆等,在地球的各地又刷又洗,地球上淌下了污水,显示了孩子们劳动成果。把地球洗刷一新,似乎异想天开,可地球的确该“洗一洗”了,小朋友纯朴的心在呼唤。

(五)挖掘学生作品资源,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学生的优秀作品也是新课程中的重要资源。在学生许多的奇思妙想的作品中,都能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个性表现,这也是学生从广泛的文化情景中对美术产生的认识,学生通过对同龄人的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去挖掘作品中的内在深刻涵义,并能通过讨论,用自己所具备的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与思想,而这一过程既是一种启发,又是一种提高,促进学生的鉴赏能力得到进一步地提高。同时也使自己的作品创作更具表现力。

四、重视多维评价,感受成功,体验成功

教育家布鲁姆认为:“评价是为了某个目的而进行的,是对各种想法、作品、解答、方法、资料等的价值作出判断的活动。”通过自评、互评或师评,对学生学习的结果和态度及时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特见解。使学生都能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能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实践证明,成功可以大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对学生的作业或作品进行评价的时候,作为教师首先要会欣赏学生的作品,注意评定者与被评定者在年龄、学识、艺术水准上的差异,不能用成人的标准来评价,要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用欣赏的肯定的眼光对待。而且评价不能仅针对作品,更重要的是要十分注意美术教育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另一方面,学生如遇到教师能正确看待和理解他们的画,让他们觉得走对了路,就会更大胆、更充分地创造出他们喜欢的自己的画面。教师如果只从技巧上看到学生的缺点“造型不准;色彩不和谐;构图不好”或者“向别的同学学习一下”,这些话无疑只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也会随之产生逆反心理。这种做法,不利于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又影响课堂中愉快氛围的形成。

《美术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强调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及内在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我针对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态度、学习表现、交往行为、应用程度、持续发展等进行有效的评价。我把自评、互评和他评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生动活泼的良好评价氛围。

具体的评价方式如: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相关记录(如:红星、奖杯等);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如:涂色能做到耐心、细心,会画连贯的线条印手形,能用点、线、色结合的方法进行装饰与组合等);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自我评价(如:愿意参加学习活动,得到帮助后,能修正自己的做法等);小组成员的评价(如:他在小组活动中表现出色,小组讨论会倾听并小声参与,有不同意见不争吵等);教师的评价是用欣赏的眼光对待学生,不断地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如:带动学生的鼓励性动作(热烈的掌声、羡慕的目光),随时的表扬性语言(你上课举手十分积极)以及教师赞许的眼神等多种方法的评价,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美术潜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之情。

五、美术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美术教学和环境教育的有机结合,在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应该是恰当的,有机的,不能生搬硬套。美术教学和环境应巧妙地融合在统一的教学过程中,它是一个整体,不能将这两方面分裂或对立起来,应是让学生在掌握美术知识的同时受到环境教育。    

美术毕竟不是思想品德课和单纯的环境教育课,环境教育仅仅是美术教学中的一个方面,是在传授美术知识的同进渗透这种教育。如果把环境教育的时间花得太长,就可能完不成其他的教学任务。所以在美术课中应把握准教育的时机和时间的长短,不应喧宾夺主。

 将教师教育,学生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三种教育形式巧妙的结合起来。在环境教育中,教师的教育仅仅是一个方面,在教师主导作用下,还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根据教学内容搜集相关的环境知识素材,这样才能起到自我教育的作用。在课堂中让小朋友把自己收集的环境知识讲出来,又可起到相互教育的作用。这种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形式,往往比教师的教育效果还要大。    

知识就是力量,绿色的知识就是绿色的力量。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我们应站在时代的前列,顺应时代的发展,把课堂中落实环境教育这项工作做好。为保护环境,拯救地球而积极行动,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共同为我们的地球缔造一个绿色的明天!

四、研究的成果

我校在数年实践、研究中构建的小学“环保美术”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的美术教育框架体系,把握住了美术教育的层次性,重视美术教育的环保性,讲究美术教育的实效性。在有志于美术教育事业的学校教师的辛勤培养下,一批批美术水平不断增强、富有创造力的学生正在不断茁壮成长,学校的美术教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营造了绿色环保教育环境,形成了绿色教育特色

学校明确提出“创建绿色特色”的方向,基本构建了持续发展的总框架,“科研兴校”、“特色立校”的办学思想日益明确,绿色文化建设成效显著。我们制定的一整套系列规章,形成了绿色教育的制度。班级的“绿色文化书角”、“绿色宣传角”,学校开辟的环保画廊,校“新芽电视台”开设的“绿色窗口”栏目,校报开设的“绿色长廊”栏目,开设的“绿色网站” 与县、市环保局、高塘小学等单位建立教育研究等方面的共建网络关系,学校有375平方米的种植园和115平方米的气象角,为学生开辟了实践园地,现园内已引种几十种名贵植物,以常识老师为主组织兴趣小组,开展课程研究式实践探索学习活动。在这个园地里已成功完成“红白桃同株嫁接、猕猴桃嫁接、冬青嫁接桂花等实验……这一切,搭建起了有效的绿色教育平台,营造了良好的绿色教育环境。十多年来,我们通过实践探索研究,总结出了一套绿色教育框架、有效途径及可行的方法,学校的绿色教育特色初步形成。

(二)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1.学生环保意识与参与意识明显增强

为了比较全面、准确地了解绿色教育的成效,我们分别对本校三—五年级的学生和随机抽取的100名当地群众进行了环境知识、环保意识和环保参与意识书面测试与调查。结果发现学生环境知识测试平均分(85.5分)大大高于群众平均分(56.3分),说明绿色教育能大大提高学生的环境知识。学生与群众在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上也有明显差异,请看下表(表中数据为占相应被调查者的百分数)

表1:环保意识及参与意识的调查结果对比表

从调查来看,我校的绿色教育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环境意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环保习惯、环境道德行为,逐步行成了节约能源、利用资源的风气,而且提高了环保技能与参与意识。对高年级学生的调查统计表明,有78%左右学生积极收看中央电视台“人与自然”、“地球的故事”、“环保新干线“等栏目。

2.形成了绿色生活方式

十多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我校学生的环保行为变化明显,他们以如下行动实践着绿色的生活方式:在学校,不随地扔纸屑,不踩踏花草坪,不浪费纸张,教室光线强时,值日同学能及时关灯。提倡纸张多次使用,同学之间能互相监督一些随意浪费的行为;许多学生能把自己种的花草带到学校,以美化教室。班级中设立学生自行设计的垃圾分类存放箱,多数学生能将垃圾分为有机垃圾、无机垃圾、有害垃圾三类,并能参与分类活动。人人参与“3.5爱我家园”活动日,人人响应学校组织的“废电池回收”活动,其中80%学生能持久参与本次活动,绝大多数学生能响应学校的环保倡议活动。

在家里,多数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自己去发现和探究身边的环境问题,能抓住对家长进行环保教育的契机,如在购买冰箱、彩电、洗衣机的过程中告诉家长比较各种性能、节能性、有氟与无氟的区别,购洗衣粉识别有磷、无磷,识别环保型产品;在餐饮时,提倡不用一次性用品;在烹调时,改变父母不良的烹调习惯,尽量减少油烟的产生或开窗户通风;还有用电用水的态度、废物的再利用、建议妈妈提菜篮子,不用塑料袋,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要求父母共同收看环保电视节目等。

(三)学生的学科成绩提高了,相关的技能得到了发展

通过小学“环保美术”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培植了一批书画新苗,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启迪了学生的创作灵感,提高了学生整体书画水平。少年儿童的动手、动脑能力得到培养,学习积极性得到全方位调动,促进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学生情感参与、创造、认知、技能培养等方面都有了明显提高。同时扩大了知识面,拓宽了知识领域,推进了素质教育,实验收到了预期的效果。队员美术作品和手工作品数量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水墨画、线描、泥塑、版画、儿童画等各类作品数量达400余件,其中绘画室、美术长廊已挂100余幅。

据统计,20##年8月至今,学生书画作品在全国、省、市、县竞赛中获奖或在刊物上发表共达89人次,其中应金颖同学获得20##年浙江省中小学书画比赛一等奖,胡白羽、陈悦两位同学获二等奖,三幅作品入编省中小学书画作品集。应金颖同学获20##年浙江省中小学科幻画比赛一等奖(全省仅三个一等奖),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第二十届创新科幻画展评,同时又获一等奖。在“绿色生活,让城市更美好”长三角十城市青少年环保系列活动——环保儿童画比赛中获全国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五个,三等奖七个,列宁波市各校团体第一,在县“文明与我同行”漫画比赛中获一等奖二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一个,在县“国防在我心中”书画比赛中获一等奖四个,代表我县参加市展评。在县“纪念爱迪生诞辰二百周年”中小学邮票设计比赛中获一等奖二个。在县“青年文化艺术节”中小学生“生态宁海”宣传画比赛中获特邀奖一个,一等奖一个,两幅作品入编县“生态宁海”美术作品集。20##年度获奖学生书画作品编辑成《城东小学学生获奖书画集》出版。(详见附件----城东小学近二年部分学生美术作品获奖情况一览表

由于教育、教学中教师使用探究式、环保性学习等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学生的个性、兴趣等得到舒展,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性、潜能充分地展现出来,在学习上自信也普遍地增强了。学校评选的历届“城东艺术少年”、“城东十佳少年”更为学生全面素质的展示提供了平台。    

(四)教师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得到了有机的融合

美术环保性教育,确实给广大教师带来了一场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革命,好多教师把美术环保教育中学到的探究式、开放式、角色的扮演等国外的先进教学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提高学生美术创造性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科成绩,尤其是综合课的成绩。如常识老师何善有对小学探究性科学实践活动的探索,并给全县众多科学老师引路搭桥,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负担,使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同时在全校范围内分层次,以点带面,以教研活动的形式,积极探索。20##年度第一学期为全县17个乡镇的书画教研大组上了实验示范课,使“环保才能”培养研究推向全县,学生书画作品使同行深有感触。几位美术老师,在多年的美术教育道路上摸索,在为学生培养创造性素养做实践的同时也及时总结经验,在理论上做提升,多篇相关论文获奖。如美术学科论文《一声赞叹带来的灵感》20##年6月获省教育厅教研室评比一等奖。另外有十来篇美术教育论文在各级评比中获奖或发表。(详见附件——城东小学近二年教师美术论文获奖情况一览表:彩页)    

(五)全面营造了良好的环保美术教育环境,形成了环保美术教育特色。

学校明确提出了“创建艺术特色”的方向,基本构建了持续发展的总框架,“科研兴校”、“特色立校”的办学思想日益明确,艺术文化建设成效显著。班班有“艺术角”,学校教室开辟艺术画廊,校报开设“绘画长廊”栏目,分期刊出专版师生相关作品,开设“艺术网站”,搭建教育平台。还与县教研室、县美术家协会等单位建立教育研究等方面的共建网络关系。在学校教学楼上挂宁海名家书画作品……这一切营造了良好的艺术教育环境。

    五、结论与讨论

(一)环保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完善的人,是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也正是环保美术教育追求的目标。环保美术教育,为素质教育的实现提供了便于操作途径和模式。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环保美术教育不同于传统教育,无论在教育理念,还是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管理、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有独到的创新之处。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环保美术教育在这一点上也很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我们认为其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上:一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二是由智商化教学设计向情商化教学设计转变。传统教育强调智力开发、知识的传授或只注重行为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情感的体验。美术教育则非常强调互动式教学、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知识与能力。

(二)环保美术教育有助于学校特色的创建。现代化的学校应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这是学校的生命力所在。我们施行的环保美术教育使学校走上了“艺术系列”创特之路。切实的效果、成绩的获得和各级媒体的相关宣传报道,使我校的“艺术”品牌在全县、乃至在全市范围内打响。

(三)环保美术教育关键是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素质。环保美术教育最主要的是通过教师来实施,实施质量的高低决定于教师的素质。在学校推进艺术教育过程中,如何更进一步地提高广大教师艺术教育水平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更多相关推荐:
个人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个人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报告20xx14175标签杂谈课题名称班级学生主观能动性地发挥与自主管理培养的研究课题主持人谢军德引言一课题研究背景分析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和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各个家庭大力响应...

教育实践调查报告

教育实践研究报告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创新1.新课程目标注重培养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人新课程的目标正确处理了学生本位。学科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关系,确立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不再只是一句…

教育实践研究报告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实践研究报告51131300028熊沅学科教学生物摘要本课题通过调查测试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现状及其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教师常用的提问方式进行分析和研究优化教师课堂提问方法技...

感恩教育课题研究报告

德育教育的突破口感恩教育实践活动课题研究报告白银区第三小学寇贤英一问题的提出我打死你一个孩子暴躁地向自己眼前的一位老人怒喊着仿佛与老人有着深仇大恨可谁能想到这位眼前的老人其实就是这个孩子的爷爷而孩子愤怒的原因只...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报告的基本格式

撰写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报告的基本格式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主要阐述课题提出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的现状、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二、课题研究的设计与过程(一)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1、课题的界…

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情况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九年义务教育落实情况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新时代的中国的经济发展正处在非常重要的时期目前我国人民在总体上实现了温饱进入小康的前两步目标已经开始向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迈进其中九年义务教育制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实践报告姓名:班级:院系: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一、实践目的。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围绕解决“三农”问题和增加农民收入,全国各地大力发展劳务产业,广大…

《和谐教育的研究》课题报告

和谐教育的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告诉我们第一层次是指人的心智和谐发展第二层次指人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第三层次是个体和社会协调统一和全面发展也就是说无论是心智身体心理等人的全面发展都需要...

★★普通高中实施通用技术教育实践研究中期报告

普通高中实施通用技术教育实践研究中期报告执笔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陶锡泉摘要高中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20xx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技术作为新增的科目被列为高中的八个学习领域之...

小学生责任感教育的实践研究中期报告

小学生责任感教育的实践研究中期报告我校承担的以校长为首品德课程为主构建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的实验研究的子课题是小学生责任感教育的实践研究从课题研究之初我们加强理论学习从分层制定实施方案等方面入手扎实开展课题研究促进...

《农村初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研究》中期报告

农村初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研究中期报告一问题提出当今中国很大一部分中学生思想品质不高没有形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很多家长只注重灌输孩子的文化知识忙于学习各项特长忽视了品德的提升很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造就了一批...

环境教育课题研究报告

环境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研究的背景一我们面临的问题我们居住的地球森林在减少草原在退化荒漠化的土地正在以每日万公顷的速度向前推进侵蚀人类美好的家园气候恶化空气污染水污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为此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

教育实践研究报告(2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