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反思

时间:2024.4.7

在实践中反思

七年级是一个过渡年级,有时会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比如:(1)从七年级开始识字不是教学重点,但生字学习对一部分学生来说确实又有困难,没办法轻视;(2)阅读应该逐步成为学习的重点,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不够全面,阅读学习的“度”很难把握;(3)七年级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的写出自己见闻、感受和想象。但新教材中跨越太大,学生一下子对作文感到非常头疼,老师的指导有时显得苍白无力……在实践中反思。

一、钻研教材、了解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

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依据,如何用好、用活教材,让学生喜欢教材、喜欢语文,是最值得考虑的问题。在对教材、教参深入研究后我发现新教材更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一些语文知识点要求不够清晰、明确。如,本册教材注意培养学生预习习惯、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通过各种方法理解词语的能力,注重学生对课文独特的感受。但对一些知识点在练习中虽有所反映,要求却不够明确,如标点符号的使用、修辞方法的运用,作文材料的选择和详略安排等。有了对教材较为正确、清晰的了解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就能扬长避短、课内外互相补充,使教材更加完善。

教材中的阅读课文,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学习要求如何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相一致,不至于挖得深、学得难,让学生觉得无话可说、无感可发。这又是另一个摆在面前的难题。我觉得这时教师就要对你的学生真正地有所了解,知道什么对他们来说是有难度的、什么是他们感兴趣的、怎样设计通过他们的思考、合作会有真正的提高。只有这样,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才会有一个正确的教学预测,使教案更贴近学生、更合理。我想,这也是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进行备课的一个方面吧。当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习情况不断调整。

二、不断实践,不断完善,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上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形成,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尤其是七年级刚刚从小学过渡上来,教师的指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还是要 通过 老师的组织、引导进行。因此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比较、不断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实践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得到最优化。针对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在课后及时反思、小结,在后面的几篇课文学习时,我特别注意这些问题,不再为了课堂的“完美”而勉强学生,主要注重学生学到那些知识,学会了哪些学习方法。

三、挑战自我、充实自我,在反思中成长

自参加工作以来,真的觉得是和学生在一起成长,有得有失。但最近却不断地发现经常在教学中遇到“瓶颈”,已有的知识、经验已无法满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课文如果只用那么几种教学模式去上,学生马上会感到枯燥、无味,甚至有时对你的教学思路一清二楚,这样的课还有什么味?作文的教学有时会感到“束手无策”,只是通过讲讲要求、读读例作、尝试写写、作后评价,学生怎会对作文感兴趣呢?……如何穿越“瓶颈”领略更宽广的教学天地,这又是我最近在不断反思的问题。如果仅仅禁锢在自己小小的教学天地里,对曾经的成绩沾沾自喜,那只会有一个结果——不进则退!我想是到了及时充电、及时反思的时候了。多和搭档探讨教学方法,多比较教学思路、向同学科的老师多学习、多请教,努力践行“三人行必有我师”,对自己的教学多比较,多反思,提高自己上课水平和课堂效率,希望能冲破“瓶颈”,开辟语文教学的新天地。


第二篇:在实践于反思中成长


在实践于反思中成长

万荣县城关小学 薛姣 044200 138xxxxxxxx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化,我们广大数学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一样,在十年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接受着诸多的冲击与洗礼。我们有过成功的体验,也有过迷茫的困惑。随着对新课改研讨课的学习,对新课标的解读,我们的课堂变得灵活起来,我们的知识观、质量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原来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到注重学生态度、情感、人格、能力的发展,由过分追求学科的严密性转到注重数学教育的育人性;由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转到注重学生实践探索和交流的主动学习。互动、和谐的师生关系逐步形成,学生已基本形成探索性学习方式,养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学会了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懂得了如何与他人合作、交流,还学会了评价、质疑与反思;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一、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智力还处于发展阶段,他们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加之没有接触生活知识,

学生对这些常见量的理解掌握困难较大。如果在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把这些常见量做为一种纯粹的数学知识教给学生,这样呆板的教学方式也不利于学生对常见量的理解和掌握。怎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这些常见量呢?我作了一些尝试,在教这些常见量的时候,要让学生到实际生活中去寻找相关的教学知识,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让学生的数学知识的学习走进生活,让数学学习成为一种生活实践、操作、体验。

1、让生活走进教学课堂。例如我在教学元、角、分这部分内容时,布置了以下几个作业,要求学生在家长帮助下完成:

(1)一本语文书多少钱?一本数学书多少钱?

(2)买一只铅笔、橡皮、作业本、文具盒分别用多少钱?

(3)买一个书包多少钱?你身上穿的衣服鞋子分别用了多少钱?

(4)到街上商店调查一下生活用品(如豆油,盐,味精、矿泉水等)的单价是多少?

(5)街上10个鸡蛋卖多少钱?如果你每天吃两个鸡蛋花多少钱?

2、在生活实践中学习数学知识。例如我在教学米、厘米的认识时,给全班同学量身高,分别用米、厘米作单位记下自己的身高,回家将自己的身高告诉父母。课堂上,分别让学生测量文具盒、课本、橡皮、铅笔、黑板等的长度,并以米、厘米为单位记在黑板上。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看到了、听到了斤、公斤、克、千克这些单位。最后叫学生举例说明在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为1米、1厘米,从而区分米和厘米。

3、教学要以人为本,到生活活动中去学习、操作、实践、体验。如:我在教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把学生带到操场,让他们测一测,算一算学校的花台沙坑和球场的面积和周长,既让学生动眼观察,又让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叙述,多种感官参加活动,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动促思,让学生“在动中学、无负担中学”。整节课课堂气氛空前活跃,教法灵活,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空前的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十分显著。

二、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之前,让学生先自制一个钟面模型供上课用,远比带上现成的钟好,因为学生在制作钟面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思考或询问家长,已经认真地自学了一次,课堂效果能不好吗?如:一张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在它的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5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围成的长方体的体积、表面积各是多少?学生直接解答有困难,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体验长方形纸是怎样围成长方体纸盒的,相信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解决问题,而且掌握牢固。

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就忘记;看过

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

三、方法多样——让学生体验“活数学 ”

1、自主探究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

如学完了“圆的面积”,出示:一个圆,从圆心沿半径切割后,拼成了近似长方形,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大6厘米,求圆的面积。乍一看,似乎无从下手,但学生经过自主探究,便能想到:长方形的周长不就比圆周长多出两条宽,也就是两条半径,一条半径的长度是3厘米,问题迎刃而解。

2、合作交流

“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是课程标准的目标之一。课改中,教师遵循着这样一个原则去教学:学生能读懂的,老师一定不讲,学生能通过小组研究解决的问题,一定让学生去讨论,这样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进而逐步学会学习。教学设计中着眼于人的发展,着眼于儿童获取信息的多向交流,挖掘教材中的良好素材,给合合作学习提供最大限度的时间和

空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群体协力。许多学生在与同伴的交流活动中逐步学会如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认真地倾听他人的意见,概括吸收同伴经验,从而形成团结合作,相互尊重,互帮互助的良好学风。在合作学习中又适当引进竞争机制,采取小组竞赛的形式,鼓励小组内成员的合作配合。强调集体荣誉,把合作与竞争统一起来,并尽可能给予激励性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课程改革已轰轰烈烈地在全国范围展开,如何探索一条适合学生主动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品质培养的教学方式,成为在新课改中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主要课题。我们在教学工作中,体会到课程改革后的数学课堂应创设富有探索性、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将创新的教材、创新的教法与创新的课堂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

更多相关推荐:
实践与反思

行动研究中的校本课程实践与反思沽源县第四中学魅力沽源校本课程研发总结魅力沽源校本课程立项已进入第三个年头在省市有关领导的支持下经过课题组成员的精心运作成效显著在研发过程中我们基于行动研究之父世界著名教育家勒温的...

在实践中反思 在反思中成长

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以期实现教师的自我价值课题反思性教学的研...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课的特点是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自主性综合活动实践课不是老师教给你...

综合实践反思

综合实践与反思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正在探索中的一门新型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塑造学生完美人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追求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合为价值取向在活动中我觉得要重视学生全体参...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它既适应我国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内在需求又呼应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综合实践活动课自提出后已被...

教学实践反思

教学实践反思爱师生关系的真谛因为学校工作的变动我今年又担任四年级班主任上学期我一直为教育中失败的经历而苦恼这使我在不停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师生关系才能减少和避免那些无谓的失败呢我总觉得很多时候师生关系并不如想像...

实践反思模板

浙江省20xx年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践反思模板浙江省20xx年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备注本模板仅供参考参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修改创新

综合实践反思

综合实践反思府前中学初三政治组宋修红综合实践活动主要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由于经验不足存在不少问题现总结一下一活动情况一八年级四班开展了以啤酒商标我设计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采访调查对比设计成果汇报等活动让...

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与反思简答

主观测试题参考答案导语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与反思课程认识1怎样理解教学实践与反思的基本含义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与反思对教师有什么作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与反思是对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回顾与思考初中语文教师回顾语文教学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反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在新课程改革中已经得到重视并推广的课程已经广为人知各个学校都结合地区和学校本身的资源优势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但是如果冷静思考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过程...

浅谈洋思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反思

关于洋思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反思高中部黄丽锋作者recky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972更新时间20xx719摘要教学改革成功的典范洋思教学模式在许多学校中已纷纷被实施其中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作者意在通过对洋思教学模式...

我校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与反思

我校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与反思一校本课程建设的认识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把课程的一部份权力下放给学校和教师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

实践反思(3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