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观后感

时间:2024.4.28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观后感

刚刚结束的索契冬奥会,中国排名12,相较于夏季奥运会的辉煌,冬奥会的成绩不尽如人意。但我觉得,奥运会的意义本身就是一种竞争意识,有很好的成绩当然很重要,但是参加了,尽力了也很好了。印象最深的当然是李坚柔,多少意外造就了她的金牌,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没有她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平和的心态,再多的意外也是没有用的。

在周六的早上选择了看这部《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试着去追随76年前刘长春的寂寞身影,才发现我们现在一枚一枚地数金牌的时候,在当时,即便是奥林匹克,都是如此的遥不可及。

影片史实的细节不愿多讨论,但大致符合真实情况——作为东大学生的刘长春成为了中国的短跑王,创了全国纪录,并且曾在与日本短跑名将的对面较量中取得了胜利。正当他志得意满准备在短跑这块田地上创造更大的辉煌时,“九一八”事变发生,东北沦亡。他拒绝日本派他作为伪满代表参加奥运的要求,设法入关,四方奔走,终靠昔日校长张学良之资助,只身赴美,单刀赴奥林匹克之大会。影片的结尾停在了刘长春起跑的瞬间。出于好奇去百度了一下比赛结果:据说是舟车劳顿,体力困乏,终在赛场之上败下阵来。不过,其自强不息之精神,亦感动世人,故虽败犹荣。

相较于以前看过的<<面对巨人>>,这部片子并没有引起我很大的

共鸣,以我看来,外在的那些灾难对刘长春并不是那么的不易,不易的是他那颗爱国的心被很多人泼了冷水。

细细回顾,影片最让我觉得感动的莫过为刘长春的自信,他在船上用打赌赛跑来换取洛杉矶的下船机会,用自信举旗,走在奥运会的会场上,直至起跑,他也是对结果有着美好的预期,奥运人的精神是什么,自信!我佩服他的自信,即便输了又怎样,又有谁敢这样单枪匹马的闯出国门,如此迫切地想为国争光。在奥林匹克的赛场上,他毕竟来过,跑过,奋斗过,纵使看不到胜利在终点向自己招手,但他依然能成为后来者胜利的起点。中国奥运史上的首枚金牌,正是取自刘长春52年前的第一块战场洛杉矶;而20xx年,当刘翔拼下中国第一块短跑金牌,意气风发地跃上领奖台时,他的眼中,是否会有72年前那个落寞身影?

这部影片想向我们表达什么?

百度百科的答案:此片是献给中国奥运先躯刘长春及中国奥运历史上不甘屈辱不懈奋斗的民族英雄!

我的感受则是在祭奠英雄的同时,又何尝不是一种忆苦思甜呢?08年奥运会的顺利举办,12年伦敦奥运会的灿烂成果,每每在辉煌时,不妨静下心来,来看一下《一个人的奥林匹克》。想想我们到底在奥运会上是为了追求什么,如果只是金牌,我想我们做的够好了。但是奥林匹克的初衷是让我们追求更高,更快,更强!没有金牌不代表就是没有胜利,倘若奥林匹克能让我们国人都明白,命不止,自强不息,这才是最大的收获!


第二篇: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观后感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在国庆假期,我们参观了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参观森林公园,不仅仅是对长期紧张劳累工作的一种放松,也是自己对自然环境的又一次认识,更加了解绿色环保,学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正当大家忙于学习“现代化”,忙于“现代化”的工作的时候,我们忽视了最最重要的真相。但是真相永远是真相--生存的环境已经得到破坏,生态已经不平衡。想想10年前,想想20年前,想想现在灰朦朦的天空,污浊的空气,汽车的汽笛声的喧嚣,难道这就是我们辛勤工作成果么?难道这就是为了建设现代化所付出的代价么?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环境,那我们的现代化又有什么意义呢?

在游园当中,印象最深的是公园中心有一块人工湿地,湿地的定义是陆地与河湖交接的潜水区域,在中学地理课上,老师把湿地比喻成大自然的肺,由于里面有大量的藻类芦苇等植物,所以使得它具有净化水质,改善生态系统的功能。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中的这个人工湿地,他是北京的肺,他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有机的结合起来。表层种植了大量观赏性植被,水下种植了大量藻类,水草等多种植物,所以可以对公园内废水处理,每天能处理再生水6 00立方米。

众所周知,现在经济增长是建立在高耗能的基础上,燃烧石油、煤炭产生了大量的温室气体,直接排到大气之中。当它们积累到一定程度,把太阳辐射到地球的能量很大一部分保留了起来,温室形成,

全球气温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记得好多“大片”之中灾害来临之时人们惶恐的表情,和之后的涂炭,但是人们怎么就不能在这一切来临之前就预防呢,国家、政府一系列的“应急预案”又能挽回多少人的性命!

因此,“当我们还来得及的时候,我们是否能做到清醒”。停止破坏,保护环境是每个地球人应尽的义务。也许我们不能够扭转现实的社会形态,不可能从根本上取消社会发展对能源的利用与挖掘,但当我们对现实的知识结构上有所认识,保护意识有所提高,我们就能够在有限的条件下减少对地球的伤害。

现在面临这样的一种情况,对待它是一种态度上,精神上,道德上的问题,不是科学问题或政治问题.我们是否应该为保护自己的家园和下一代的生存环境做点什么.

绿色环保,学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不是放在嘴边的一句空话,关键要从自身做起,从你我开始。哪怕是尽微薄之力,对于我们的环境都是一种爱护。

更多相关推荐: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观后感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观后感明天在奔跑的路上电影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向我们诉说了一个真实的传奇故事在19xx那一年人们知道了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赛场上有了一名中国运动员人们也知道了东北大学有一名少年叫做刘长春人们更知道了那位...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的观后感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的观后感枪声响起伴随着一个带着勇气和希望的起跑英姿这作为最后一幕结束了我对比赛胜负的遐想看着这么个坚定的身姿我想胜负其实已经属于这一个人了他赢得了比胜利更有意义的一切战争的硝烟在中国的国土上弥漫...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观后感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观后感班级14级社会学类4班姓名张庆春学号20xx3111042820xx年10月19日在陈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奥林匹克文化选修班看了根据真实历史改编的电影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电影采用插叙的手法以刘长春...

观《一个人的奥林匹克》有感

观一个人的奥林匹克有感刘长春的奥运会一个人的奥运会一个代表中国人的奥运会一个虽然没有扬眉吐气却给了中国人尊严的奥运会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每一中国的热血男儿都想着用自己的方式报效国家刘长春也是一样日本人的威逼利诱并...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观后感10110226潘颖本人本着对奥林匹克文化这门课的极大兴趣而选修了这门课在课堂上在老师的带领下一点一点重新抚摸奥林匹克文化这一路走来的坎坷印记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感慨其一路走来的艰辛尤其是在...

从《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谈奥林匹克精神与奋斗理念

从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谈奥林匹克精神与奋斗理念一电影反映的现实感以及散发出的无限魅力电影一个人的奥林匹克是一部人物传记性质以及体育题材的电影尽管拍摄的是历史题材类型的电影然而给广大观众的感觉却十分现代让我们在欣赏之...

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女性心理的分析

摘要本文对茨威格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陌生女人为对象从陌生女人少年时期的好奇少女时期的迷恋经济独立后的暗恋少妇时期的绝恋这四个阶段分析了陌生女人对作家R的单恋的全过程并分析了造成这种单恋的心理变化的原因意在展...

欣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有感

1书目信息书名及其出版年月作者2个人信息班级职务姓名邮箱电话3摘要通过阅读本书归纳出你心得的主要观点与启示4关键词35个词5正文1本书概况主要研究内容茨威格的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讲的是一个著名作家41岁生日时...

我爱你,与你无关——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有感

我爱你与你无关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有感刚开始了解这篇小说是因为老徐拍了这部同名电影得了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先看了这部电影百感交集然后再去拜读了这篇小说书最大的魅力不仅仅是比电影阐述更多的情节传达...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第一部分和我素昧平生的你著名小说家R到山上去休息了三天今天一清早就回到维也纳他在车站上买了一份报纸刚刚瞥了一眼报上的日期就记起今天是他的生日他马上想到已经四十一岁了他对此并不感到高兴也没觉得难过他漫不经心地翻了...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影评

徐静蕾处理的很好做女学生时她矜持又大胆日后出没欢场成为交际花她的风尘味十足却又始终透露出一点内敛她的爱情中最悲哀的不是爱一个人那个人不知道也无从珍惜最悲哀的是爱是苦的而希望渺茫其中又搀杂着女性的自尊她渴望他心甘...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观后感

剧情很简单根据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小说改编徐静蕾把背景搬到了中国30年代北平12岁小徐静蕾喜欢上了邻居作家姜文从见到他第一眼就喜欢默默喜欢了一年然后搬家了6年后回来北平读大学姜文终于注意到成为大姑娘的亭亭玉立的她...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观后感(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