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战神韩信》有感

时间:2024.5.15

2014.2.25 星期二 天气:晴 大赫

背与叛

——读《战神韩信》有感

帝王的背叛,重点其实并不是“叛”,而是“背”。那种表面上笑语盈盈,暗地里却擦亮屠刀,才是最可怕的。

——题记

魏生所著的这本历史小说《战神韩信》也许是对韩信这一生的最好的诠释。这部书以小说的形式讲述了韩信从知遇漂母到被吕后谋害于长乐宫中的事迹。读罢后,它让人不由得为韩信的一生所唏嘘。

本书的后记中作者留给我们大家共同思考的问题:韩信的悲剧是怎样产生的?怎样才能避免这样的悲剧?的确,正像作者所说的那样,这个问题一直没有个结果。即便韩信像张良那样退隐山林,从此不问世事,我想刘邦也不会放过他。因为韩信与张良不同,张良只是个谋士,他不像韩信在前线打仗,威信极高,所以他能安全脱身也是因为帝王刘邦给他留了台阶,而韩信则不同。况且,在帝王眼中,功臣一定是有罪的。“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帝国破,谋臣亡”是专制皇帝心中不变的一条准则,所以韩信自己也知道死是不可避免的。虽然汉朝官方修订的史书将韩信被杀的原因归为谋反,但如果真是这样,想必也不为过,因为这种背叛只是“不得不反”罢了。

刘邦虽说是大汉王朝的开国明君,但他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人。他夺了韩信的兵权,将韩信贬为楚王,伪游云梦诱捕韩信,最后贬为淮阴侯。韩信死后,大杀异姓王,将彭越的尸体剁成碎块、制成肉酱,无不看出他是一个心狠手辣之人。

究竟什么是“背”,什么是“叛”,什么是真正的“背叛”? 每个人在社会中都会遭受大大小小的背叛,但是大多数都是"叛"是重点,一刀两断,从此不相往来,而帝王的背叛却是像带着一层面具,表面上待臣子温和,暗地里却恨不得马上除之而后快。有谁能看透这层面具呢?


第二篇:读后感


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 “中外名著阅读活动”论文

题目 读《中国人与日本人》有感

作者和学号 黄俐梦 1020500324

班级 10金融(3)班

日期 20xx年5月7号

读《中国人与日本人》有感

日本和中国,可以说是两个极有渊源的国家。日本和中国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在文化,风俗等方面有许多相似和相通之处,但因有着不同的历史、不同的民族性格,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化仍有很大的区别。通过阅读《中国人与日本人》一书,大致从历史环境、民族心理、语言、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社会风俗、价值观念、社会意识、宗教观等方面了解到了一些中日两国及两国人民之间的差异。 从历史环境角度看,日本是一个四周环海的群岛社会,主要依靠狩猎和捕捞维持生活,日本国民从一定程度上讲具有其好战性。另一方面,四周环海这一天然屏障也使其具有较强的内向性格,不易和其他地区的民族融合。而中国则和日本不同,除了东部,其他地方没有海岸线,是大陆国家。大陆国家的居民,受其自然环境影响,性格上虽有些笨拙但是坚韧不拔,无拘无束。此外,相比于日本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国大陆的自然环境较为严峻,这也养成了中国人自力更生的个性,对大自然的依赖没有日本来的这么夸张,在日本甚至能够直接饮用生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此看来,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和中国的谦让忍辱精神也是有其存在的必然性的。

日本人极度热爱樱花,甚至同日本的皇室之花“菊花”一同被尊为日本的国花。我曾在花语书中看到过有关樱花的含义,大致是代表着纯洁、高尚与希望,这也就不难理解日本人眼中的“花数樱花,人数武士”(如同在花中,樱花最美丽;在人中,武士最勇敢)了。

这本书中我让我感到惊讶的就是中国的国花了。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牡丹是中国的国花,而作者居然说梅花才是中国的国花,我觉得非常诧异。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因为种种原因中国未曾规定国花是什么,牡丹代表王者、高贵、雍容华贵,也许不少人也许会认为牡丹奢华,庸俗,我觉得这是一种偏见,牡丹比起梅花更显大众化,是一种吉祥之物,牡丹也最具有时代精神和民族文化特色,象征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发达,繁荣昌盛,人民幸福生活的现实和孜孜不倦的追求。当然也不是说梅花不好,梅花是高雅朴素的代名词,但我总觉得梅花不适合做中国的国花,当然只是我的个人见解。

书中也说到了日本人的个性,爱打架,有钱不过夜,死要面子,好奇。个性冲,遇到事情直接动手,和中国人的“君子动口不动手”有很大的不同。书中有

说日本人是那种短期打过架没过多久就会忘的,而中国人则很少通过暴力解决问题,代之以无休止的打嘴仗。我觉得作者的看法是错的,第一,中国人不是那种蛮不讲理的人,不会解决不了问题就和别人打嘴仗;第二,即使是打嘴仗,也不会无休止的打下去,中国人向来是大度的,没听说过“宰相肚里能撑船”吗。也不是说对日本存在偏见,南京大屠杀毕竟是真实存在着的,原谅是一回事,但是身为中国人,却不能忘记。当然,日本人也和中国人一样,都有其自身的优点,比如日本人很慷慨,做事负责,曾经有则新闻报道过吧,日本当时过出现毒大米事件,负责人我挺佩服的,直接是以身殉职的,具体叫什么我也差不多忘了,虽然犯过错,但勇气可嘉。这点不向在中国吧,到现在为止出现的不少食品安全事件,负责人都只知道推卸责任,这里就不细举了,毕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么。相比于日本人的慷慨大方,做事负责,中国人更注重个人节操,比如说坚韧不拔,不屈不挠之类的,优点还是很多的。

再者,从价值观的角度看,日本人与中国人也是不同的。日本人更注重武道精神的培养,而中国人则更注重文学精神的培养。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是教导国民要像武士刀一样宁折不弯,而中国对于血性男儿的优等评价则是能屈能伸才是大丈夫之所为。个人觉得这两种价值观都是不可取的,如果能够结合两者的优点适时的用于为人处事方面,效果绝对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这么简单。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句话真是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派英雄豪迈之气。后来,日本人把“玉碎”拿去,并加以实践和美化,形成了独特的“玉碎精神”,极为天皇尽忠的武士道精神。书中所说日本人是崇尚“宁为玉碎”的,而中国人宁为玉碎的代表却是比较少的,书中也举出项羽兵败,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乌江的玉碎例子。但我觉得,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是“玉碎”更多一些,还是“瓦全”更多一些是值得商榷的。更何况没有玉碎,哪来的瓦全。与“玉碎”相比,“瓦全”就是宁可忍辱也要求生,例如越王勾践卧薪藏胆,韩信甘受胯下之辱,杜牧遥寄项羽:“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常言道:大丈夫能屈能伸,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三十六计走为上,以及心字头上一把刀“忍”字,凡是种种,不都说明了汉文化的精神吗。我倒觉得中国人奉行的是韬光养晦的“瓦全”精神,而且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也证明了玉不碎则瓦不全。

另外,日本人一丝不苟,有条不絮的态度确是很值得中国人学习的,若用职业来比喻,像个公务员或银行职员,没有独创性,但严守章规,在规定范围内,忠于职守,绝不越举。日本官员中很少有人贪污,行政能力也很强,不然怎么把一个小小的岛国发展成为令世界瞩目的大国。在中国,你可以经常在新闻上看到某某官员因贪污,贿赂被抓,在日本,却很少看到。这也是日本人与中国人对办事态度的不同的区别吧。书中说的也没错,中国人的办事态度还真是马马虎虎的,也许更倾向与彼此的推卸责任吧。

最后,再来谈谈日本人的中国观。中国对于日本人或者是外国人来说就是一个神秘的国度,对中国的研究也是越研究越糊涂,中国的军事,外交和经济都是在不断变化着的,国民性也是挺复杂的,对于日本已致欧美国家来说,中国终究是一个未知国。

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是联合国完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汉语成为联合国的正式语种之一。尽管如此,中国对于外国人来说,“不可能理解的国家和国民”这一认知却毫无变化。

回顾中日关系历史,在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初期,中日处于对立状态,19xx年中日建交,恢复友好邦交关系,但在90年代冷战后,中日关系摩擦不断,逐步从局部矛盾转化为现实的多方面的摩擦。虽说如此,但友好合作仍然是两国关系的主流,这一点现在没有改变,未来也不会改变。只有合作才会达到彼此的共赢。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和邻国,有义务、有必要认真思考对策,使中日关系回国到正轨上来,在于日本的一般交往中,我们要正视这一点,日本也是一个普通的国家。有着和我们一样的普通百姓,日本是一个正常的国家,纵然中日之间有诸多的历史方面的问题,中国要正视日本成为地区大国。而日本更要正视于中国的经济关系巨大发展,正视历史,不要再让善良的中国人民失望。

更多相关推荐:
读《萧何月下追韩信》有感

从萧何月下追韩信所想到的萧何月下追韩信一个传诵了20xx年的传奇故事一段令人感慨万千的人才佳话一出演绎了几百年的催人泪下的悲喜剧如果从现代人才资源管理的角度来审视我们从中可以得出很多有益的思考用现代语言来说萧何...

凡出言,信为先——《弟子规》读后感

凡出言信为先弟子规读后感弟子规是我们生活的典范让我看了深有体会这本书是根据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它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谨慎看见别人有了进步就要虚心向他学习在和大众交往...

洛克菲勒给儿子的三十八封信读后感

洛克菲勒给儿子的三十八封信读后感15日看了会洛克菲勒给他儿子的家书我能感觉到其中道理成功之道是靠不断努力和约束自己而来的当然选择一条自己热爱的路义无反顾地走下去成功或失败都是生命的一笔财富会光芒耀眼我讨厌失败真...

给莉莉的信 读后感

给莉莉的信读后感有时候看完某本书后我会有种跟它相见恨晚的感觉对于它给莉莉的信就是这种感觉因为老师推荐我才有机会选择了这本书看完之后受益良多本文作者是艾伦麦克法兰现为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系教授曾任系主任他是英国科学...

分手信读后感

LovemeansthatyoucareforanotherpersonshappinessmorethanyourownnomatterhowchoicesyoufacemightbeIwantedthemtobehappyIw...

《诚与信》读后感

诚与信读后感诚与信是人们优秀品格中最重要的元素是做人的美德是成就事业走向成功之路的重要法宝值得人们去深深地思考与实实在在的践行所谓诚乃诚实也信乃守信信用也它是一种个人正直的表现诚则有信信则有誉诚实和信用情同手足...

读感谢信有感

读感谢信有感将心比心周五的例会上很有幸的听读了南辛庄小学家长写给孙文艳老师的感谢信听读后感受很多也反思了很多记得信中写到孙文艳老师是南辛庄小学的一名普通老师她牺牲个人休息时间去医院给生病的孩子补课记得家长还说到...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读后感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阅读报告摘要巴菲特作为投资界的传奇人物是美国最大和最成功的集团企业的塑造者他的投资作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家凭借对股票和外汇市场的投资能力不仅使自己成为了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富豪其所倡导的投资哲学更...

相信自己 读后感

相信自己成长比成功更重要读后感凌志军的成长比成功更重要一书记录了一批最优秀的中国人成长的故事是一个关于教育人才社会的记录与总结作者从微软亚洲研究所30余位研究员的成长历程中采撷一些平凡但隽永的小故事以他独特的视...

信仰观后感

信仰的力量纪录片信仰观后感为庆祝建党91周年展示各个时期优秀共 产 党员的精神品质理想信念和传奇故事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在央视综合频道首播分只要主义真壮志换新天时代先锋行3集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采用大背景小细节的...

海鸥乔纳森读后感:信仰的力量

信仰的力量读完海鸥乔纳森着实让我感受了一把信仰的力量文弱的海鸥乔纳森原本是如此的渺小一个海浪足以让他石沉大海然而不可思议的是乔纳森在一种魔力的驱使下上天入地奔腾于苍穹乊间潜入于大海乊中这就是信仰的力量黑夜给了我...

信仰我们的故事观后感

信仰我们的故事观后感信仰我们的gt故事gt观后感一由中央组织部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我们的故事在播出后引起广大党员群众热烈反响该片以党的91年辉煌历程为背景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

韩信读后感(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