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课堂:窦桂梅《清贫乐》观后感

时间:2024.4.30

名师课堂:窦桂梅《清贫乐》观后感

第一次认识窦桂梅老师是在教师月刊中看到她说的这么一句话:“投身再大的事业也不如把自己的人生当事业,聆听再好的故事,也不如把自己的人生当故事。”很是欣赏她的这种朴质确深刻的人生理念。她有着一种雄心,那就是要把课上好,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没有借口。而且,她说到也做到了。他的生活轨迹“读书、教书、写书” 即“把你要做的写出来,把你写的做出来,把你做的检查出来”。

每个教师的教学生涯都是一段旅程,我们手里握着寻找属于自己精彩的路的单程票。作为一个师范类得后生,我时常会看些窦老师的上课视屏,从中我也学到了很多。以下是我在窦老师上的《清贫乐》以课中总结出来的几点:

1、 课堂氛围活跃,教师充满激情,学生参与度高,师生互动和谐。

2、 教师声音不仅抑扬顿挫,有女性特有的温柔。也有北方人的豪爽豁达。

3、 朗诵个性化,在教学生朗读诗篇的时候反复但不单一,他教学生采用都种不同的方

式朗诵,有时甚至是“手舞足蹈”。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的印象。

4、 尊重学生,对学生的个性或解读循循善诱的进行指导,比如:在听音乐是学生的不

同感受和理解能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引导。

5、 灵活运用交际技巧,不仅仅是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还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比如:同学之间进行互相的点评与指正。

6、 采用角色互换,让学生用角色互换的形式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比如,让学生

分别扮演课文中作者,老翁,老妪,还有几个儿子,身灵其境的体悟诗歌的思想意境。

7、 善于开发学生的想像思维,然学生对课文中的角色进行假象,开拓学生的想象空间。

8、 教授学生质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她在课堂上经常鼓励学生提问,让学生

有疑问就举手,多思多想多问。

当然,这都只是我在窦老师其中一堂课中从个人角度看到的她的部分教学技巧,相信,

窦老师能交给我们的还有很多很多,今后会继续关注,继续学习的。


第二篇:窦桂梅观后感


在这学期新开的名师案例研究中,我发现老师好像特别推崇一位名师,那就是——窦桂梅。其实在刚开始接触时,我只是觉得她特别有气质,而后便是她那独具一格的主题教学深深打动了我。她的每一节课都各具特色 ,看得我如痴如醉,我终于明白了老师的用意。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乐,那么窦桂梅老师的教学无疑是气势恢弘的交响乐;如果说课堂教学是水,那么窦老师的教学无疑是激越澎湃的黄河;如果说课堂教学是画,那么窦老师的教学无疑是洒脱从容的泼墨写意。

对于古诗课的教学我一直很苦恼,无从下手。在古诗课堂上我发现如果让孩子们单纯的朗读,背诵还可以,但是每当结合注释让他们说说古诗每句话的意思时,课堂的气氛一下子就沉闷下来,每次举手的就那几个人,教学效果并不那么尽如人意。但是当我看完窦桂梅的古诗教学视频后,我一下子茅塞顿开,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窦桂梅老师在《游园不值》这一堂示范课教学中首先注重了读,其实说得准确点,应该是“吟”。 在上课之前,窦老师让学生齐声朗读以前学过的有关春的诗文。在此之前,师生这间是陌生的,并没有进行过一点交流,而这个时候学生的读,的确也只能说是读,给人有背着石头赶夜路的感觉。但当进入课堂,她首先指导的是学生该怎样读诗:平声应读得长,仄声应读得短。通过这一指导,学生读得已有些诗的韵味了,但这并不够,接着注重关键词的朗读。如“印”读得轻而且长,使人感觉到作者的小心翼翼,脚步轻重有别,距离有长有短。“苍苔”一词,两字之间的距离拉得较开,且这一词的后音又拖得很长,使人听来,仿佛觉得苍苔一片,而且是一大片,给人视觉上的形象,既有范围,又有色彩,使人联想到润湿的气候,小心翼翼的诗人,无限的春光。

第二句注重了“扣”、“柴扉”“久不开”的朗读。启发学生用动作感受是“扣”而不是“敲”,“扣”用动作尤其也用心,怕影响周围的人,不忍心,也衬出了环境的幽静,读得轻而且短。“柴扉”一词在朗读前,她首先问学生什么是柴扉,学生回答是门,她又问是怎样的门,学生回答是简陋的木门。通过课件图片展示,学生在几幅图片之中找到了被称为“柴扉”的木门之后,她就指导学生诵读这一词,通过几种朗读的比较,最后确定,这一词读得轻,两字之间拉得很开,后音拉得也较长学,使人觉得有区别于别的质地的门,也有别于崭然的木门,也仅仅是“柴扉”而已。“久不开”,尤其注意了“久”和“不开”之间的距离以及“不开”一词后音的延续,诗人的那种失落感由此而展现得淋漓尽致。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句读得比较轻快,诗人的意外发现、惊喜的感情溢于一字之中。后句则重点读一“来”字。“来”读得长而且平,使人觉得伸出墙的一枝红杏充满了生机,同时也使人产生联想,联想到万千条春意盎然的枝条将冲出墙外。

诗的艺术是读的艺术。通过窦老师的一遍又一遍地指导朗读,这首诗的内容及情感,既就是教师不再点出,读者也能了然于心。所以,窦老师教这一堂课,“吟”就吟出了诗的韵味、意境和情感。

在讲到诗的意境时,联系到《雪夜访戴不遇》的短文,诱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情绪。这个时候她问学生想对园主人说些什么,从而引出了访者与园主人的对话,访者与红杏的对话,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异常热烈。

她对古诗文的教学自始自终都是带领着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品”诗。她先带领学生反复吟诵,读出韵味,在拍手、跺足间感受诗词的节奏感,让学生在玩玩读读中,轻松地理解诗词。然

后,让学生每讲到一个诗中画面,就带学生入文“品”字。每一步的引导都是那么鲜活,那么深刻,那么富有情趣,让我们感受到了文本背后的文化意味。

课堂中,窦桂梅老师不时传来本节课之外的诗句,总能恰当的拓展,引用,她深厚的文化底蕴,对古诗词及国学的熟知度,令我佩服不已。她让课堂中充满了浓浓的书香味,充满了浓浓的诗情画意。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怎会不“沉醉”,语言文字怎会得不到熏陶?语文素养怎会不提高?正是熟读唐诗三百篇,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功夫绝不是一日之功,应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我们平时上课也要深钻教材,吃透教材,并超越教材,只有这样我们在课堂上才能挥洒自如,游刃有余。学生才会爱上我们的语文课,才能受益匪浅。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不仅获得知识,还有灵魂深处的情感,都能得到升华,陶冶。

窦老师的课堂无疑是最具有个性魅力的,她的课堂魅力来自于激情与智慧共舞,精神和思想齐飞。她的课堂带给我的是振奋与欢喜,是启迪与更多、更深、更新的思考。

2、 语文教学的“三个超越”:学好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教师。语文教学要冲破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樊篱,去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生活的积累,情感的积累,为学生的生命奠基。

3、 什么是主题教学?主题教学是要从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认识课堂教学,整体构建课堂教学。在研究过程中,我注意两方面关系的整合:一是找出知识体系的内在的多重联系,以便整合;一是找到学生生命活动诸方面的内在联系,一求互相协调,促使学生整体发展。

窦桂梅老师在语文教学道路上的不断追求,提出了对于阅读教学的独特构建——主题教学。 从最初的直觉型的课程构建开始,她对阅读教学的探寻走过了十多年的路程。一开始,在教好原有教材的基础上,由一篇带多篇,带着孩子们读美文,读名著,诵古诗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去直面精彩纷呈的生活场景,她凭自己过人的聪明和感悟力构筑了一个阅读课程的可爱的雏形。

主题教学的构建则是一次自觉的追求,她在“三个超越”的基础上把“主题”看作是组合教材的一种方式,认真领会教材编排的意图,并且围绕连接着学生精神世界的“触发点”、“共振点”等多维主题重新选编内容,用这些“主题”把它作为实施教学、改革课堂、建设语文新课程的一把钥匙。尤其是她自己建构的主题教学模式,更是鲜明地体现了她对语文教育的理解。短短两年时间内,她先后构建并执教了《朋友》、《落叶》、《亲人》、《圆明园》、《秋天的怀念》等单元,初步构建了以“立人”为核心,以促进儿童的语言和精神共同成长为目标,以一个个母题为线索,整合各种阅读资源、生活资源和文化资源,以“积累、感悟、体验”等为形式,而进行的一种开放、活泼的母语课程学习方式。

在她的主题单元的教学里,我们看到的是打破了两节语文课折腾一篇小文章的定势——“听说读写”如何训练、“人文性与工具性”如何统一等“技术性”操作都通过主题这条线把散落的“珍珠”串联起来。因此我们发现有很多新颖的开拓:

一是容量大、密度高、综合强。建设了大信息容量的语文课堂。窦老师充分利用主题教学的

整合功能,自然高效地让学生接触了更多的文本,在关注学生阅读“质”的同时,努力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二是既当“设计师”,又当“建筑师”。有效地充当了母语课程资源的实施者和开发者的双重角色。无论是《朋友》中的“实话实说”、现场采访,还是在《亲人》中精彩地引进“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的“颁奖词”,还是在《圆明园》中巧妙地引导讨论“该不该重建圆明园”都反映了她对生活、文化等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三是既建构课堂,也解构课堂。她的主题教学不仅着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积极引导学生关注当代生活,关注学生自我精神世界的构建,积极为学生的生命和成长奠基,体现了母语教育的文化性。

窦桂梅老师虽然取得了成就,仍然执着追求激情与思想,超越自己,反省恒新。这就是她的教育境界吧。

借用窦老师的三句话“我是重要的,我是能干的,我是快乐的”,青年教师需要有这样的信念。我想,从现在起我们应该学习窦老师的事迹,为每位学生的生命奠下坚实的基础。我相信,到时候我们也会和她一样,像秋天的庄稼,结出厚厚的果实。

更多相关推荐:
名师课堂观后感

把发展语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名师课堂观后感曾听了王松舟老师的语文教学呼唤感性教育专题讲座我受益匪浅我认识到什么是感性教育的同时也感受到当前语文教学理性泛滥感性教育更能符合新课标精神今个学期为了让我们再次提高教学水...

观名师课堂有感

观名师课堂有感淄博高新区小学语文专家培训会南营小学胡梅20xx年12月12日教研室组织了名师观摩活动我有幸聆听了名师的授课可谓风格各异精彩纷呈这是一道文化大餐感触颇深名师精湛的教学艺术巧妙的教学设计朴实的教学风...

观看名师课堂有感

观看名师课堂有感前几天语文组通知让我们语文老师观看名师课堂我在网上观看了听了以后受益匪浅通过本次学习我的体会归纳起来有三点一如何让课堂有引力老师讲的很透彻不是没有好学生而是我们教师应该怎么做看到名教能把学生教的...

名师讲堂观后感 jm

名师讲堂观后感葛中江明近两年教育局举行了全县教师期待许久的名师大讲堂示范课通过听课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最值得我欣赏印象深刻的是以下几点反思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次听课各位名师非常注重对学生的...

数学课堂观后感

数学课堂观后感其实只要多动脑多思考敢去做什么都可以被设计的有趣吧即使是一项被人们认为枯燥乏味毫无人情味的数学课也可以让这位数学老师上得多只多彩下面我将根据这节课谈谈我的几点感想与意见一学生参与课堂作为老师不应当...

观摩名师课堂有感

任何课堂任何一节课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我们应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展开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再教学时应吸取的教训曾记得中国教育报记者采访北师大林崇德教授谈到...

名师授课观后感

听辽宁名师送课心得体会沙湾五小蔡金芳作为一名很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在今年的9月1617日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小学语文教师听辽宁名师送课活动我很高兴因为我觉得自己在小学语文教学上还存在着很多不足贫瘠的土地上正需要雨露...

读《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深度解析》有感

读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深度解析有感慈溪市白云小学俞亚南喜欢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深度解析一书不光是因为它向我们展示了王崧舟窦桂梅闫学武凤霞刘发建郭初阳这些我们普通语文老师心中的偶像的经典课堂实录更重要的是还让我们听到了来...

家长资源进课堂观后感

寻找年的味道家长资源进课堂活动有感腊八粥熬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锅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推糜黍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姐姐拉着弟弟扭一扭这是我们学校家长资源进课堂...

叶宗保老师上课的观后感

观后感叶宗保老师的这堂示范课上的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学期的慈母情深听完他的课真的想说两个字实在课堂没有过多的雕琢没有特立独行的怪招更不是一场作秀在朴实中透出扎实在教学过程中也可见他的武功非同凡响听完之后受益匪浅...

课堂两次教学视频观后感

课堂两次教学视频观后感在学习了一段时间的有关于新教师发展等书后对于教师这一职业的了解渐渐加深观看一些教学视频能让我们把书本中的理论知识和课堂实践联系起来在观看视频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也更清楚相关的教学技能要如何...

名师大讲堂感悟

名师大讲堂感悟今天已经是十二月份的最后一天了接到通知要去听名师大讲堂的那一刻突然意识到这一学期又要马上结束了关于名师讲堂我是这学期才有所接触的总共听过三次今天收到消息是一位来自澳大利亚的教授来给我们讲课顿时觉得...

名师课堂观后感(3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