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学设计-04

时间:2024.5.2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缅怀人民英雄的光辉业绩,教育学生懂得革命胜利果实来之不易,激励学生继承和发扬先辈光荣的革命传统。

2、学习将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来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学习说明文中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如何完美结合在一起说明事物的方法。

2、体会本文在语言中渗透的对革命先烈的赞颂之情,认识本文说明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的特点。

课前准备

1、速读课文一遍,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2、查字、词典,解决生字、生词。

3、让学生通过图书馆或网络等收集有关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十幅浮雕所展示的历史事件的内容(任选一件),并把它整理成一个小故事。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1、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2、了解本文说明顺序和说明对象的特征,找出作者的观察行踪。

3、品味准确而富于变化的语言。

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我们打开本册课本的扉页时,首先看到了什么?这彩照给了你什么感觉?

学生发言后归纳:这座矗立于天安门广场南端的纪念碑是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近百年来为我国的独立、自由、幸福而牺牲的人民英雄而兴建的。这座雄伟的建筑于19xx年8月动工,经过五年修建,到19xx年4月22日建成。作者周定舫在纪念碑揭幕前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纪念碑,写下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该文向全国人民及时介绍了这座表达亿万人民缅怀革命先烈之情的雄伟建筑。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检查预习

1、正音正字。(挂出小黑板,要求学生注音)

瞻(zhān)仰(yǎng) 矗(chù)立 奠(diàn)基 砌(qì)墙 伟绩(jì) 镏(liú)金 上溯(sù)

五卅(sà) 不朽(xiǔ) 幅(fú) 天堑(qiàn) 镶(xiāng)嵌(qiàn) 发髻(jì)

2、解释下列词语。

矗立:高大而笔直地挺立。

永垂不朽:垂,流传后世。朽,磨灭。指光辉的事业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慷慨激昂:充满正气,精神振奋,情绪激动、高昂。

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走。

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丰,多、盛。

巡捕:旧时代帝国主义在租界中的警察。

遥遥相对:遥遥,形容距离远。远远地相互对着。

风起云涌:涌,升起,冒出。比喻新生事物不断出现,势不可当。 整体感知

1、解题:文章标题下面有个副标题,标题和副标题各有什么作用?

提示:文章的正标题点明文章主题,副标题说明文章所要介绍的建筑物(全文的主要内容)。

2、划分课文段落。

第一段(1节):瞻仰纪念碑的心情和印象。

第二段(2-10节):具体写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雄姿并介绍10幅浮雕。

第三段(11节):瞻仰后的感受。

3、创设问题情境:本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组织学生朗读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讨论、思考。

提示:瞻仰前的心情──万分崇敬;瞻仰后的感受──再一次默默致敬。开头一段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总体特点:巍峨、雄伟、庄严;结尾一段概括 了兴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意义:再现了新中国的“艰苦道路”,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中国人民付出的“巨大代价”。

(让学生充分朗读感受,然后教师再点拨)

精读品析

教师指导语:文章主要部分为第二部分,下面我们来重点学习这部分,请大家划分课文第二段的层次,并概括层意。

第一层(2—3节):描绘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雄姿,说明兴建经过和重大意义。 

第二层(4—6节):介绍纪念碑的题词和碑文、结构和造型,以及概述碑座四周的浮雕。

第三层(7—10节):具体介绍10幅浮雕。

1、自读第一层(2—3节)理清作者的活动顺序(走的路线)。

讨论后明确:

①作者的活动顺序:进入广场──越过广场──踏着石道──走到碑前。按行走路线由远而近把纪念碑的位置、兴建经过及整体形象介绍给读者。

②第2节,按人的活动写。第一次交代:“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字,暗示碑的主题和本文的主题。

③第3节,交代了建碑的时间(决议兴建的时间和动工兴建的时间),碑身的规模(用具体数字与天安门比较),建碑的特殊材料(坚硬的花岗石和洁白的汉白玉)和建碑的重大意义(象征着„„标志着„„)。

④提问:建碑的特殊材料有何象征意义?

归纳:花岗石的特征是坚强,汉白玉的特征是洁白。用这两种材料象征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

2、指名读第二层(4—6节),理清介绍纪念碑的顺序(空间顺序)。 讨论明确:介绍纪念碑的空间顺序:台阶──平台(碑身四周)──碑身(正面、背面)──碑身东西两侧上部──碑顶──大碑座。(按由下而上再下的顺序介绍)

①提问:作者在这里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

归纳:碑的四周栏杆、碑的正面题词和背面碑文、碑身的装饰以及大碑座四周的浮雕。作者再次写“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突出了主题,毛主席起草、周总理手书的碑文,高度概括了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表现了 中国人民前赴后继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是对“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一主题的阐述。

(集体朗读毛主席起草、周总理手书的碑文。)

②提问:第6节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浮雕的?有何作用?

归纳:交代了浮雕的位置、高度、长度、质量、画面,为下文详细描绘作了准备。

课堂小结:这堂课中,我们阅读课文,了解了课文的内容,理清了文章的结构,找出作者的观察行踪,从总体上了解了课文的说明顺序,初步感受了本文准确而富于变化的语言。文碑座四周的十块大浮雕是课文的重点,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课后学习 1、背诵碑文。

2、课文说明中有记叙成分,请找出几个例子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研习课文7—11节,了解大碑座四周的十块大浮雕内容,总结全文。

回顾旧知,引出新知

1、检查作业:抽背碑文。

2、复习本文的叙述顺序,指出本文说明中的记叙成分。

继续研习新课

1、讲读第二段的第三层(7—10节)。

教师指导语:大碑座四周的10幅浮雕是本文说明的重点,文章把它单独列出来,是为了突出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中国人民为争取自由解放而付出的巨大代价。下面让我们精读7—10节,深入理解本文的重点。大碑座四周的10幅浮雕是本文说明的重点。

浏览这一层,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10幅浮雕的。为什么写浮雕不像写碑身那样从正面(北面)写起,却从东面写起呢?

讨论后明确:

按东、南、西、北的顺序写是根据中国近代史的历史顺序展开的。正面(北面)中间是最大的一幅浮雕“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与左边一小幅:“江北人民支援渡江”,右边一小幅:“全国人民欢迎解放军”,组成了一组浮雕,刻画了碑文中“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这是中国近代百年来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斗争最激烈的、反帝反封建最彻底的史实,因而放在最突出位置,这正是纪念碑设计者的匠心所在,但在说明介绍时按历史发展顺序更合情理,因而作者从东面起,顺次介绍浮雕。

(重点讲析一、二两幅浮雕。)

教师示范分析第一幅浮雕、第二幅浮雕的写法与作用。

教师指名口头分析第四幅浮雕“五四爱国运动”的画面。教师适当点拨、启发。

教师小结:作者介绍10幅浮雕的方法不同。有的直接从画面开始(如“销毁鸦片烟”、“武昌起义”、“抗日敌后游击战”);有的从革命斗争的历史意义谈起(如“金田起义”、“五四爱国运动”)有的从历史历史事件的经过介绍谈起(如“五卅运动”、“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变化多姿,避免了行文的呆板。在介绍时作者正确选用了“碑身东面”、“碑身后面”、“碑身西面”、“碑身正面”等方位词,交代清观察部位,在介绍的顺序上巧妙地把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结合起来。

2、讲读课文第三段(11节)。

集体朗读最后一段。

提问:本段共几句话,分别与上文什么地方照应?

归纳,共有三句话。在第一句中,第三次出现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字样,呼应前文2、4小节,篇末点题,“又一次瞻仰”的“又”字,不是机械重复,而是感情的深化,第二句与第三句呼应第三节所说的建碑意义:“它象征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是分别对“象征”和“标志”的说明和注释。以上是说内容和感情上的照应,这里还有行踪的照应:开头越过广场──踏上台阶──到了平台,这里是走下台阶,离开纪念碑。来龙去脉,交代清楚,整个活动记叙完整,从而使全篇文章线索分明,重点突出,浑然一体,充分揭示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一主题。

体味文中记叙作用

本文以说明为主,兼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例如文中对行踪的记叙:“我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去,未进入广场就望见纪念碑。”“我越过广场,踏着橘黄色花岗石石道,徐徐走到纪念碑台阶前,从近处仔细瞻仰纪念碑。”等等,直到离开纪念碑,把事情的整个经过交代得一清二楚。再如介绍10幅浮雕时,将每幅浮雕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人、时、地、事等因素交代明白。总之,在说明文中运用记叙,增强了文章生动性和形象性。

课堂小结

1、分析归纳本文介绍纪念碑的顺序特点。

2、大碑座四周的十块大浮雕是本文说明的重点,作者另列出来进行说明,为的是突出中国革命绕过的艰苦道路,先烈们的光辉业绩和为了自由解放的巨大代价。

课后学习

1、到网上去收索更多有关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资料,小组交流,用收集到的资料出一期板报。

2、课后请收集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的事迹,并讲给家人或同学听。

3、课外阅读《从林则徐到孙中山》、《可爱的中国》、《南昌起义》等中国现代史丛书,了解有关知识。

板书设计

1、活动顺序:越过(广场)──踏着(石道)──踏上(台阶)──到了(平台)──走下(台阶)──离开(纪念碑)(由远到近)

2、空间顺序:台阶──平台──(大小碑座)──碑身──(由远到近)东西两侧上部──碑顶

3、方位顺序和时间顺序。(巧妙结合介绍10幅浮雕)

东 南 西 北(顺时针)

6

更多相关推荐: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含答案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思路2了解课文的主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及作用3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和人民英雄的光辉业绩激励学生继承先烈未竟的事业奋勇向前学习重点1认识本...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阅读答案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阅读答案我踏上花岗石铺成的台阶到了第二层平台碑身四周围绕着双层汉白玉栏杆栏杆的形状和天安门前玉带桥的汉白玉栏杆一样美观朴素洁白耀眼使挺拔的碑身显得更加庄严雄伟碑的正面朝北在一块60吨重147米高...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20xx年春季学期七年级语文下学案1教学设计三整体感知快速阅读课文思考课文的结构方式划分课文段落明确课文运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以此划分课文层次为第一段1节瞻仰纪念碑的心情和印象第二段210节具体写人民英雄纪念碑...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关庙中心学校教学设计活页1234备课组长审核签名年级主任复核签名5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七下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陈颜教学目标1了解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概况2引导学生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十幅浮雕中了解我国近百年的人民革命斗争史进而理解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伟大意义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当我们打开本册课本的扉页时首先看到...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说明事物的方法2学习一些说明方法方法3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和人民英雄的光辉业绩激励他们继承先烈...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设计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说明文讲授此课时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说明文在说明事物的时候要抓住事物的特征为了更好地说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特征作者采用了以瞻仰者本人的活动顺序为主以纪念碑的方位顺序为辅的组织...

11《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学设计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说明事物的方法2学习在说明中注意语言运用的特色过程与方法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悟句子丰富的内涵2阅读体悟合作交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进行革...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互联网教案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教案设计设计课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姓名刘峰华学校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泽夫中学通讯地址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泽夫中学邮编224021联系电话130xxxxxxxx电子邮箱35...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拓展阅读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积累与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注意字音字形词义瞻仰镏金矗立逾越天手重上2解释下列词语及加点的字1永垂不朽2瞻仰3挺拔4上溯5落成6挑衅7怒形于色8逾越9齐集10浮雕

十一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学设计

十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周定舫一学习目标1识读生字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思路2了解课文的主要说明顺序指认文中的说明方法3能找出体现作者行踪的词语并能指出作者的观察点4完成练习二教学重点识读生字了...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同步测试 苏教版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矗立ch五卅s旌旗jnB挑衅xn重幔zhn奠基dinC镏金li瞻仰zhn发髻jD上溯shu天堑qin庑殿2下面各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加以改正1遥遥相...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读后感(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