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笔记

时间:2024.4.20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笔记

第一部 实话孔子

第一集(总第01集)夫子何人

孔子是个学人的原因:

1.好学;2.博学;3.活学

孔子的学问为什么这么好呢?

1.悟性;2.贯通;3.实践

第二集(总第02集)学而优则仕

孔子急于从政的原因:

1.实施政治蓝图;2.实践学术主张;3.实现人生价值

读书为什么首选做官:

1.做官是读书的目的;2.做官是士人的正当职业;3.俸禄是士人的正当收入 孔子做官的原则:

1.天下有道;2.取之有道

第三集(总第03集)君子固穷

孔子的“三有一懂得”:

1.有准备;2.有想法;3.有策略;4.懂政治

第四集(总第04集)头号教书匠

第五集(总第05集)谁是好学生

冉有:理财专家

子贡:赚钱专家

颜回:读书专家

子路:打仗专家

从孔子和学生的故事可以看出:

1.孔子的收入不错;2.孔子的学生可以做他的管家;3.孔门师生关系像个家庭

第六集(总第06集)伤心事与玩笑话

孔子是什么人:

1.文化巨匠;2.失意官员;3.模范教师;4.性情中人;5.孤独长者;(6.众矢之的)

第二部 儒墨之争

第一集(总第07集)儒与侠

孔子和墨子的不同之处:

1.时代不同;

2.立场不同;

3.代表不同:

一、代表不同的士(孔子代表士的上层,有贵族气;墨子代表士的下层,有平民味);

二、代表士的不同群体(孔子代表文士;墨子代表武士);

三、代表是的不同出路(孔子代表士的未来;墨子代表士的过去)

《墨子》中以非字开头的有四篇:

1.《非攻》;2.《非乐》;3.《非命》;4.《非儒》

秦汉以前的社会阶层:

1.贵族(一、天子;二、诸侯;三、大夫;四、士);2.平民;3.奴隶

秦汉以后的社会阶层:

1.贵族;2.平民(一、士;二、农;三、工;四、商);3.奴隶

孔子和墨子的相同之处:

1.有理想;2.有追求;3.有原则;4.有底线

第二集(总第08集)孔子的药方

孔子的药方:仁爱(有差别有等级的爱)

第三集(总第09集)墨子的药方

墨子的药方:兼爱(无差别无等级的唉)

第四集(总第10集)两位侠士

孔孟之别:

1.孔子宽厚谦和,孟子刚直不阿;

2.孔子温文尔雅,孟子心直口快;

3.孔子为人低调,孟子为人张扬。

孔子是“润物细无声”;孟子是“一洗凡马空”。

孟墨相似之处:

1.墨行侠,孟仗义;

2.墨反战,孟爱民。

第五集(总第11集)三大分歧

墨子的三个方案以及引出的儒墨两家的三大分歧:

1.利害的算计→功利还是仁义;

2.鬼神的吓唬→鬼神还是天命;

3.君主的专政→君权还是民权。

第六集(总第12集)儒墨是非

孟子认为合格君主的三大条件:

条件一 【关注民生,与民同乐】三个考核标准:1.保证基本生活;2.关心弱势群体;3.与民同乐。

条件二 【了解民意,尊重事实】

条件三 【尊重民权,对等交流】

墨子思想纲领: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第三部 儒道之争

第一集(总第13集)隐士哲学家

儒家和墨家的分歧:做什么和怎么做。

道家和儒墨两家的分歧:做还是不做。

儒家代表→文士或儒士;

墨家代表→武士或侠士;

道家代表→隐士。

士的两个共同特点:1.都要做事;2.都要依附于高级贵族。

春秋时期士做的事情:

1.忙时帮忙;2.战时帮凶;3.有事帮腔;4.没事帮闲。

隐士的特点:1.有本事;2.能做事;3.不做事。

道家与儒墨两家三大分歧:

1.天下有药可救还是无可救药;

2.是拯救天下还是拯救自己;

3.是积极有为还是消极无为。

先秦道家的三个阶段和代表人物:

1.第一个阶段:杨朱;

2.第二个阶段:老子;

3.第三个阶段:庄子。

孟孙阳讲的道理的三个启发:

1.口子不能乱开;

2.局部不可小看;

3.别把小民不当人 。

杨朱:无利而无不利。

第二集(总第14集)从杨朱到老庄

道家思想给我们的启发:

1.爱护天下从爱护每个人自己开始;

2.最好的天下是不需要拯救的。

第三集(总第15集)无为之谜

无为的内涵:1.寡欲;2.愚民;3.反智

第四集(总第16集)道之谜

庄子反对儒家仁义道德的三个原因:

1.虚伪;2.违背人性;3.破坏天性。

找回道德的三种方法:1.仁;2.义;3.礼。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不做也不想做)

下德:一、上仁:为之而无以为(做但不想做)

二、上义:为之而有以为(又做又想做)

三、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不但自己做,还拽着别人做) 老子论道:

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2.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道可道,非常道。

德字的三种写法:

1.徝;2.憄;3.惪。

德的两种含义:

1.直;2.得。

道→规律

德→方式

老子眼中的道德堕落:

道:原始氏族社会

德:西周

仁:春秋

义:战国中期

礼:战国晚期

第五集(总第17集)老庄之别

老子和庄子的区别:

1.老子寡情,庄子善感;

2.老子讲逻辑,庄子重感悟;

3.老子多权谋,庄子多灵慧;

4.老子假无为,庄子真无为。

老子的权谋:

1.无为而治;

2.后发制人;

3.弱能胜强。

老子:以无为求有为

庄子:以无为求无为

儒墨:以有为求有为

禅宗:以有为求无为

第六集(总第18集)儒道是非

道家为什么讲无为:

1.古代无为;2.道无为;3.天无为。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

1.古无为而今有为;2.道无为而德有为;3.天无为而人有为。 儒道之争的内容:

1.古今之争;

2.道德之争;

3.天人之争。

道家认为道德的三重含义:

1.道是规律,德是方式;

2.道是远古,德是近古;

3.道是理想,德是现实。

道家认为:

1.规律高于方式;

2.远古好于近古;

3.理想优于现实。

结果:道家大气,儒家实在。

儒墨道三家的特点:

1.道家是无为而无求(道家无求同于道);

2.儒家是有为而无求(儒家无求得于德);

3.墨家是有为而有求(墨家有求求于鬼)。

第四部 儒法之争

第一集(总第19集)血染的思想

诸子年龄排行榜:

孔子 儒家 七十三岁

荀子 儒家 七十六岁

孟子 儒家 八十四岁

庄子 道家 八十四岁

墨子 墨家 九十三岁

商鞅 法家 五十二岁(死于非命)

韩非 法家 四十七岁(死于非命)

商鞅之法的优点:

1.公正严明;

2.不畏权贵;

3.血荐新法。

商鞅之法的缺点:

1.立法太严;

2.执法太酷;

3.不容置疑。

第二集(总第20集)谋士的哲学 反对法术的两种人:

1.朝中大臣;2.人民群众。

法家的主张:

1.尊崇君主;

2.消灭五蠹;

3.防范臣下。

五蠹所指的五种人:

1.儒生;

2.侠士;

3.食客;

4.纵横家;

5.工商业者。

墨子站在天下的立场为天下谋;

杨朱、庄子站在个人的立场为天下谋; 孔子站在君主的立场为天下谋; 韩非站在君主的立场为君主谋。 儒墨道法四家代表不同的士:

1.儒家代表儒士;

2.墨家代表侠士;

3.道家代表隐士;

4.法家代表谋士。

儒家学说是文士的哲学;

墨家学说是武士的哲学;

道家学说是隐士的哲学;

法家学说是谋士的哲学。

谋士的三个特点:

1.有职业道德;

2.懂权谋;

3.主张一定要有用。

法家与其他三家的两点不同:

1.三家理想主义,法家面对现实;

2.三家复古守旧,法家与时俱进。

法家的特点:

1.面对现实;2.与时俱进。

法家成功的原因:

1.面对现实;

2.与时俱进;

3.“横行霸道”;

4.“两面三刀”。

第三集(总第21集)横行霸道

道:

1.道家讲天道;(原始氏族社会之道)

2.墨家讲帝道;(部落联盟时代之道)

3.儒家讲王道;(邦国时代之道)

4.法家讲霸道。(帝国时代之道)

当时的国家制度:

天下 →天子

↓ ↓

国 →诸侯

↓ ↓

家 →大夫

韩非如何批判继承之前的思想遗产:

1.非先圣;

2.反传统;

3.批孔墨;

4.变老庄。

孙子兵法体现军事辩证法;老子思想是哲学辩证法;韩非子的思想是政治辩证法。 韩非主张无为的三个原因:

1.无为尊贵;

2.无为明智;

3.无为安全。

第四集(总第22集)两面三刀

管仲的霸道:

1.查户口;

2.定编制;

3.实行军管。

管仲在齐国建立的十五个士人之乡:

五家一轨,设轨长(5兵);十轨一里,设里长(50兵);四里一连,设连长(200兵);十连一乡,设乡长(2000兵);五乡一军(10000兵)。(每家每户抽一人当兵)

全国十五个乡,编成三军,中军由国军率领,左军右军由大夫率领。

法家的两面:1.赏;2.罚。

法家的第一把刀:势(建立威望)。

法家的第二把刀:术(对付官员)。

法家的第三把刀:法(统治人民)。

韩非法的三大特征:

1.明文规定;

2.官方制定;

3.公开宣布。

第五集(总第23集)人性是个问题

孟子:人性向善。

孟子认为人的四种天性:

1.恻隐之心;(仁)

2.羞恶之心;(义)

3.恭敬之心;(礼)

4.是非之心。(智)

荀子:人性包括“性”和“伪”。人为的就叫做“伪”,天生的就叫做“性”。伪就是人的社会属性,性就是人的自然属性。

荀子划分世界存在物的等级:

第一等:人,有气有生有知有义。(人,有物质有生命有感知有道德)

第二等:禽兽,有知而无义。(动物,有感知无道德)

第三等:草木,有生而无知。(植物,有生命而无感知)

第四等:水火,有气而无生。(无机物,有物质无生命)

荀子:人性有恶。

第六集(总第24集)儒法是非

荀子的四大法宝:

1.君权;2.礼义;3.法度;4.刑罚。

孔子不谈人性;孟子认为人性向善;荀子认为人性有恶;韩非认为人性本恶。

儒墨之争的关键:要兼爱还是仁爱,区别儒墨两家的是一个“兼”字。

儒道之争的关键:是有为还是无为,区别儒道两家的是一个“无”字。

儒法之争的关键:要德治还是法治,区别儒法两家的是一个“法”字。

韩非法制三原则下的“三不怕”:

1.不怕人民不服从;

2.不怕君主没能力;

3.不怕官员干坏事。

三个问题:

1.是什么(实话孔子、儒墨之争、儒道之争、儒法之争);2.为什么(前因后果);3.怎么办(继往开来)。

第五部 前因后果

第一集(总第25集)事出有因

晏婴反对的理由:

1.儒者不可重用;

2.礼乐不可复兴。

第二集(总第26集)以人为本

殷商王朝如何不把人当人:1.人牲;2.人殉。

周朝统治者做的事情(“以人为本”的三点表现):

1.把人当人(人道主义);

2.把神当人(理智态度);

3.把人当神(道德精神)。

人与天的关系: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人与神的关系: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

人与命的关系:祸福无门,惟仁所召。

第三集(总第27集)新文化与新制度

礼乐文化和礼乐制度的核心:

1.以人为本;

2.以德治国。

周人以德治国的原因:

1.殷商的教训;

2.统治的需要。

五服的等级:

1.斩衰:

臣为君,子为父,妻为夫,皆服丧三年。(特例:嫡长子去世,父母穿,服丧三年)

2.齐衰:

母亲去世(父亲已死),儿子穿,服丧三年;

妻子去世,丈夫穿,服丧一年;

祖父母去世,孙子孙女穿,服丧五个月;

曾祖父母去世,曾孙曾孙女穿,服丧三个月。

3.大功:

堂兄弟姐妹去世,已经嫁人的姐妹去世,已经嫁人的姑姑去世,丈夫的祖父母去世,皆服丧九个月。

4.小功:

外祖父母去世,舅舅去世,姨妈去世,皆服丧五个月。

5.缌麻:

高祖父母去世,岳父岳母去世,外甥去世,外孙去世,女婿去世,皆服丧三个月。 五服的区别:

1.布料不同;

2.做工不同;

3.(穿着)时间不同。

五服的作用:

1.别内外,定亲疏;

2.序长幼,明贵贱。

乐音的区别:1.音高;2.音长;3.音强;4.音色。

音乐的三大功能:

1.宣泄功能;

2.调节功能;

3.情感传达功能。

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之一:心智的成熟。

第四集(总第28集)命运呼叫转移

周公设计的国家制度(家天下制):

1.封建制;

2.宗法制:一、一夫一妻多妾制;二、嫡长子制;三、父家长制。

3.礼乐制。

联合国:群星璀璨。

秦王朝:烈日当空。

周天下:众星拱月。

春秋时期的社会状态:

1.旧制度解体;

2.旧秩序崩溃;

3.旧道德沦丧。

或者:

1.王室衰微,诸侯称霸;

2.公室衰微,大夫擅权;

3.氏室衰微,家臣专政。

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之一:社会的剧变。

第五集(总第29集)士人的崛起

战国四公子:

1.齐国孟尝君(田文);

2.赵国平原君(赵胜);

3.楚国春申君(黄歇);

4.魏国信陵君(魏无忌)。

士特别牛的三个原因:

1.有本事;

2.无负担;

3.任自由。

士的特点:

1.士不能再封建;

2.士没有领地(没有不动产);

3.没有统治权;

4.必须要工作。

社会剧变时期士的三个特点:

1.士不着急;

2.士最有用;

3.士最受益。

士人的自由:

1.心理自由;

2.身份自由;

3.前途自由。

士能回答当时社会问题的原因:

1.身份特殊(可以心系天下);

2.使命感强(必定心系天下);

3.士已成为跨国界超宗族的精英阶层(能够心系天下)。 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之一:士人的崛起。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诸子百家争鸣的原因:

1.心智的成熟;

2.社会的剧变;

3.士人的崛起。

第六集(总第30集)魅力所在

百家争鸣的魅力:

1.很好看;

2.帮我们换脑筋;

3.帮我们想问题。

百家争鸣的三个比喻:

1.足球场;

2.铁匠铺;

3.手指头。

第六部 继往开来

第一集(总第31集)灰色的船票

正妻→嫡长子(大宗)(君之子→君子)

→次子(小宗)(小宗之人→小人)

妾→庶子(小宗)(小宗之人→小人)

面对先秦诸子的思想,我们不能怎么做:

1.不能全盘继承;

2.不能具体继承;

3.不能直接继承。

我们该怎样继承呢?答:抽象继承。

具体怎样做:

1.做分析;

2.找内核;

3.去色彩;

4.再阐释。

第二集(总第32集)墨子与杨朱

墨子的深刻独到之处:提出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杨朱的深刻独到之处:提出了个人的权利与尊严。

墨子主张的合理社会:

1.自食其力;

2.各尽所能;

3.机会均等;

4.互利互爱。

墨子的社会理想:平等、互利、博爱。

墨子学说不被接受的原因:

1.统治者不愿意;

2.老百姓也不愿意。

墨子学说的四个致命伤:

1.违背常理;

2.没有依据;

3.导致独裁;

4.恐怖组织。

第三集(总第33集)老子与庄子

墨家关注社会,留下了社会理想,这就是:平等、互利、博爱。

道家关注人生,老子留下了人生智慧:弱者生存。庄子留下了人生态度:真实自由。 老子教我们如何做到以柔克刚:

1.装;2.忍;3.让。

庄子对人生的定义:1.真实;2.自由。

第四集(总第34集)再说法家

法家思想产生的原因:

1.时代;

2.渊源;

3.使命。

韩非认为法应具备的三个特点:

1.一;

2.固;

3.显。

法律统一固定明显的好处:

1.法律统一,就不会因人而异;

2.法律唯一,就不会政出多门;

3.法律固定,就不会朝令夕改;

4.法律公开,就不会暗箱操作。

法家留下的思想文化遗产:公开、公平、公正。

四点说明:

1.以法治国,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只是相对可靠,不是绝对可靠;

2.所谓法治条件下的公平与正义,主要是指程序公正;

3.程序公正的前提是程序本身要公正;

4.即便前面的条件都满足了,法治也不是万能的。

第五集(总第35集)爱的呼唤

墨家关注的是社会;

道家关注的是人生;

法家关注的是国家;

儒家关注的是文化。

儒家提供的核心价值观:

1.仁爱(主要是孔子的范畴);

2.正义(主要是孟子的范畴);

3.自强(主要是荀子的范畴)。

儒家思想之仁爱的范畴:

1.亲亲之爱;

2.忠恕之道;

3.恻隐之心。

孔子提出的实行仁爱的具体方法: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为什么恕比忠重要:

1.每个人都能做到;

2.每个人都会同意;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对他人的尊重。

第六集(总第36集)正义与自强

仁塑造出来的是伟大而宽厚的人格;义塑造出来的是伟大而刚强的人格。 荀子的结论:

1.天不可畏,事在人为;

2.顺应自然,有所不为;

3.天有自己的规律。

总结:

墨家关注社会,留下了社会理想,这就是:平等、互利、兼爱。 道家关注人生,留下了人生追求,这就是:真实、自由、宽容。 法家关注国家,留下了治国理念,这就是:公开、公平、公正。 儒家关注文化,留下了核心价值,这就是:仁爱、正义、自强。

易中天老师留下的四句话:

天道行建,君子自强,自强之路,坦坦荡荡。

更多相关推荐:
读易中天著《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一书有感

弘扬祖国传统优秀文化找到久违的“道德”力量——读易中天著《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一书有感当代社会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福音。由于金融大鳄的“道德”的缺失,过度“贪婪”,引发了金融海啸,殃及各国企业和平民百姓,造成世…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有感

跟易中天学讲课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有感一个历史教师在课堂上要去掉匠气增加书卷气就不能照本宣科必须去教自己理解的历史用自己的话语方式让历史复活让历史走近生活让历史走近学生而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我认为是易中天教授2...

读 《先秦诸子百家》有感—邹坤超

读先秦诸子百家有感以人为本邹坤超恭读先秦诸子百家不望尽取古人之精髓但求彻悟其一道便受用一生学处事更习处世研做事更究做人人乃寰宇一个体却无人不敢为无人不能为之事以人为本终成个人成就公司发展社会进步历史变迁永恒的基...

第02讲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01-先秦简史与周文化概观

第二讲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之先秦简史与周文化概观第二讲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之先秦简史与周文化概观2课时一先秦简史1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起兵灭商纣王建立周朝迁都镐ho京在今陕西西安西南1武王伐纣开革命理论之端汤武革命顺乎...

0《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目录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目录第一部分实话孔子1夫子何人2学而优则仕3君子固穷4头号教书匠5谁是好学生6伤心事与玩笑话第二部分儒墨之争1儒与侠2孔子的药方3墨子的药方4两位侠士5三大分歧6儒墨再评价第三部分儒道之争1隐...

先秦诸子重点阅读文献目录

先秦诸子研究课程重点阅读文献目录总论部分庄子天下荀子非十二子解蔽韩非子显学淮南子要略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史记卷一三汉书艺文志诸子略阴阳家部分尚书洪范礼记月令管子四时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易系辞传儒家部分史记孔子世家史记仲...

先秦诸子选读____必背内容

先秦诸子选读选修背诵内容1第一单元论语选读i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ii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iiiivvvi3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6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7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8子夏...

诸子百家读后感

诸子百家读后感一最近刚看完秦时明月之诸子百家炫丽的场面逼真的人物形象以及动人的旋律很让人赞叹制作组的技术心情也被故事情节牵动着秦时明月的故事背景取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到西楚霸王项羽攻陷咸阳这段英雄辈出的历史时期是一...

先秦文学读后感

读先秦文学之感中国文学起源甚早殷商时期已经有了初步定型的文学也开始产生了书面文字殷商和西周时代的甲骨卜辞铜器铭文周易中的卦爻之辞以及尚书中的某些文诰是散文的萌芽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叙事散文和诸子的说理散文如论语孟子...

人教《先秦诸子选读》名言名句整理(含解释)

人教先秦诸子选读名言名句整理含解释论语名句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为以...

先秦诸子隽永语录

先秦诸子隽永语录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2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3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论语八佾4子曰...

先秦诸子语录(一)

先秦诸子语录一学习目的认识先秦思想文化的丰富内涵精深品质和不朽的社会意义学习重点学习诸子思想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以提升人格提高素养学习难点古为今用的契合点阅读提示实词常用生词论语罔殆处去大学齐格物中庸审篤措老子恶伐...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