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江花月夜》看意境的整体美

时间:2024.4.20

从《春江花月夜》看意境的整体美

“ 意境” 是古典诗歌的基本范畴,本文换一种思路,不从定义概念出发,而以个案分析为主,从《春江花月夜》意境形成的过程进行具体的历史分析。必须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意境”和王国维所说的“境界”不同,王氏“境界”乃指情趣之高格调,多为句摘,而“意境”不以句摘为务。从《春江花月夜》中可以看出意境的三大特点:一是,与宫体的局部的美相对,以整体性为生命,局部之间以主导特征构成有机统一。二是,空白把局部交融成整体。“言有尽而意无穷”,在言尽处是空白,也就是“不着一字”,达到“意无穷”的效果。空白中无穷之情意使分散的意象成为有机群落,空白不空。情感在空白中,含而不露,比直接抒发更艺术,尤其是在结尾处。三是,情感在空白和意象的张力中深化。四是,从读者角度来看,空白有利于召唤读者的经验,使之从被动转化为主动,在空白中自由体悟,和诗人共创共享,二者一起 “尽得风流”。

《春江花月夜》从题目到立意,都不能说是原创的,而是在乐府古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原本的古题,属于宫体诗。一般说,这种诗风由帝王倡导,以宫廷为中心流传,故而被称为“宫体”,内容以艳情为主,风格浮华,格调卑下。张若虚不但在题目上继承了宫体,在技巧上也不乏直接追随宫体之处。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张若虚颠覆了宫体,把“春江花月夜”融入统一的情意之中,创造了整体和谐的意境。

从情感的性质来说,隋炀帝的宫廷趣味,被张若虚消解为民间的思念,就像张子容的“分明石潭里,宜照浣纱人”的西施浣纱,介于民间和贵族之间,张若虚也将之改变成游子思妇的情意,统一了“春江花月夜”的意象群落。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张若虚统一的魄力,表现在让江海连成一片上。在一般的宫体诗作中,明月只与江、与潮水联系,构成“流波将月”的景象。张若虚对之作了变动:第一,明月不但与江而且与海联系起来,视野就大大开阔了,视点提高了。第二,让明月与海潮共生,平远不动的暮江和明月互动, 营造了 “滟滟随波千万里” 的宏大景观。这就不仅仅是江海相连的平衡的静态,而且隐含着微微的动态。这既是客观可视的景象,又是主观可感的心态,二者的统一, 蕴涵着高视点、广视野,这不仅是视境,而且是意境。第三,让月光普照,把春、江、花、月、夜平列的意象,变成由月光主导的意象群落。用月的特征(光华)来统一江、海、花的大视野。第四,用月光把这个广阔的景观透明化: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一连四句都集中在透明的效果上,月光同化了整个世界,不但江是透明的,而且天也是透明的;不但天空是透明的,而且江岸也是透明的;而花的意象,已经不是宫体的“夜露含花气,春潭漾月晖”(隋炀帝《春江花月夜》),而是: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这里强调的是,月色不但同化了江,而且同化了花,花因月照而变得像水珠一样透明。春、江、花、月、夜五个意象,外在性状

的区别都是美的,将其区别淡化,以月光的透明同化,使之失去区别是更美的。这就是意境的整体美。

意象群落的透明性是来自景观的透明性吗?显然不是,这是情致意念的、精神的透明性。以

潜在的精神意念统一外在的意象景观,使之在性质的量度上高度严密统一。意境的美,不仅仅是外部景象统一之美,而且是内在的精神统一外部景象之美。王国维反对景语和情语之别,主张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道理就在这里。但王国维的说法用在这里,似乎还不太完美,应该补充一下:一切景语被情感同化,发生质变,才能转化为情语,从而使现实环境升华为情感世界,才可能构成“境界”的整体之美。没有情感统一,不发生质变的意象群,构不成统一的境界。

在绝句或者律诗中,意境的整体性是单纯的,意境的统一也是单纯的。但是,《春江花月夜》与绝句和律诗不同,它属于章无定句、句无定言的古诗,不限于现场即景的感性概括,它是有比较明显的过程的。《春江花月夜》中月的主导作用,就表现为意境脉络,也就是意脉连续性的过程。《古唐诗合解》作过很有意思的统计:“题目五字,环转交错,各自生趣”, “‘春’字四见,‘江’字十二见,‘花’字只二见”,“‘夜’字亦只二见”,而“‘月’字十五见”,并且用“天、空、霰、霜、云、楼、妆台、帘、砧、鱼、雁、海雾等以为映”。这就是说,以月为核心意象衍生出天、空、霰、霜、云、楼、妆台、帘、砧、鱼、雁、海雾等意象背景。这还是说得比较机械的,实际上,“江”字十二见,都是“月”的陪衬,“春江月明”“江天”“江畔见月”“江潭落月”都是月的背景,光是“江月”就连续重复了三次: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这样的重复,一来是以大密度贯穿,显示其为意象群落的核心;二来,是为了第六个意象“人”的出现:何人见月,月照何人,月待何人。这样反反复复,是为了强调“月”的意象核心将让位于“人”。春、江、花、月、夜五意象就此被突破,这时已经不是春江夜景的宫廷想象,而是人的感喟。以江水江月的年年不变和人生代代无穷相类比,表面上不变和无穷是平衡的,但是,在“初照人”和“待何人”之中,孕育着隐忧。人生代代无穷,江月年年相似,江月虽然不变,而代代之人则不同,对于个人来说,生命却是有限的。这似乎可向刘希夷《代悲白头吟》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方面去发挥了,但是,张若虚显然不屑追随,他只强调月华年年之同,并没有突出人之代代之异,他的抒情意脉不在人生苦短的方面衍生,而向另一个方面拓展: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这转折,太有魄力了。第六意象“人”,带来了新的情感性质,白云暗示着游子,青枫浦乃送别之地,这样顺理成章地引出游子与思妇: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这里出现了第七个意象:楼。这个楼是“明月楼”,是从明月派生出来的,将贯穿到诗的结尾,成为待月之人的背景。从此,月光开始从属于楼,因为人是在楼上的。实际上,从这里,张若虚拿出了自己的构思,不再是古题的“春江花月夜”,而是“人在春江花月楼”。正是这个楼确定了新的主题,那就是平民相思。虽然,就其环境(明月楼、玉户帘)来说,有接近贵族之处,但是,其情感则是与平民共同的离愁别绪。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人们对于楼上的主人公的性别有不同的理解。闻一多在《宫体诗的自赎》中以为“应照离人妆镜台”是游子的想象:“因为他想到她了,那‘妆镜台’边的‘离人’。他分明听见她的叹喟。”这个论断是可疑的。关键在于,是在家的思妇是 “离人”,还是远离家乡的游子是“离人”?接下去,闻一多还推断“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是游子的内心独白:“他说自己很懊悔,这飘荡的生涯究竟到几时为止!”意思是这个游子恨不得自己化为月光照在思妇身上。这也有违汉语的日为阳月为阴的基本联想机制。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也被当成游子的心思:“他在怅惘中,忽然记起飘荡的许不只他一人,对此情景,大概旁人,也只得徒唤奈何罢?”把抒情主人公定为男性,显然与“闲潭梦落花”不相称。只有女子以落花喻年华易逝,哪有男士自喻落花的?下面的诗句: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与其把玉户帘卷、石上捣衣说成游子的想象,不如把它看成女主人公的内心独白。“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中的“君”字,应该是女性对男性的通称。(卢照邻:“山有桂兮桂有芳,心思君兮君不将。”李白:“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白居易:“妾在洛桥北,君在洛桥南。”)再说,整首诗的被月光同化的意象(春、江、花、夜),也适应于思妇的柔情缱绻。 “江畔何人初见月”的“人”就是为月光同化的、沉醉于相思的妇女,其情感寄托,已经不仅仅在月光的透明上,而且在月光的衍生性质上:首先是,超越空间的距离,可以互相望见,但没有声音(不相闻);其次是,月光可以照在对方身上,自己却欲逐月华随君而不可得;再次是,月光无处不在,月光就是相思,月光追随,就是相思无计可避。身在房中,窗帘挡不住,人在捣衣,拂去月光,直是徒劳。月光透明的意脉衍生为月光不可排解,是如此的自然,又是如此的深化。可以与李白的形容忧愁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媲美。

张若虚对《春江花月夜》的发展,还在于对 “花”的意象作出突破: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这就回答了相思缠绵悱恻、不可排解的原因了。不说自己如花的容貌会凋谢,而说梦见落花,梦见落花正是担忧花落。张若虚在“春”字上也有发展: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隐含着时光流逝的忧郁,透明的月光西斜,暗示年华的消逝。意脉的衍生和自然景观的推移是如此的统一:自然景观的柔和与情感的缠绵,结合得水乳交融。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斜月沉沉藏海雾”,意脉于此又一次发生转折,月光从透明走向了反面,变得朦胧,相思相应地变得深沉,原因是空间距离之遥远,从北方海隅到南方潇湘。月光从明到暗,相思从显到隐,表现着意脉的沉浮。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本来结尾应该是意脉的高潮或结束,但是,“不知乘月几人归”却是一种不确定,在结束处,不是营造结束感,而是营造不结束感。归人乘月,是美好的期待;“不知”,却是无从期待。其中的失落,并不道破,全在“落月摇情满江树”之中,在没有人的空白画面之中蕴涵着画外凝神的眼。这有两方面的缘由:一方面是正统诗歌的美学原则,所谓哀而不伤,怨而不怒,也就是温情,而不是激情。另一方面,这恰恰是意境之另一特征,那就是情语只能渗透在景语的空白之中,空白把情景交融成整体。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不着一字”是空白,“尽得风流”是空白使意象成为有机群落。“风流”是因为空白不空,充溢着情感。从读者角

度来看,空白有利于召唤读者的经验,使之从被动转化为主动,在空白中自由体悟,和诗人共创共享。意境之所以强调含而不露,最忌直接道破,道理就在整体、深化和读者参与。

当然,在这首诗中,感情也不是没有道破的,如前面有: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

月年年只相似。

这是不得已的,也只能安排在诗的中段, 绝对不能在结尾处。故所谓意境,常常在结尾处显出功力。在结尾处道破,就没有余韵了。张若虚的本事大就大在往往在白居易所说的“卒章显其志”的地方,只提供一幅空镜头的画面。他的意,不是讲出来,而是藏在“落月摇情满江树”的图画之中,图画是静态的,然而,又让它“摇”起来,字面上是“摇情”,而在画面上,又是树摇的感觉。意在言外,在表现与掩饰之间,这正是“意境”优于抒发的地方。 当然,张若虚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他既然运用了宫体诗的技巧,就不能不受到诱惑,有时就很难不把它的局限当做优越。例如: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看起来文采风流,每一句都相当华彩,可是,如果把当中的一联删除,变成“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不是更好吗?相思的缠绵不是更精练地表达了吗?可见这两句并不是十分必要的。“鸿雁长飞光不度”,可能是说月光不给鸿雁飞渡的方便吧,多少还属于抒情意脉的延伸;可是“鱼龙潜跃水成文”,水里有鱼龙,水上有浪花,和身在楼台上的女性的相思,有什么关系呢?完全是游离的。为什么要把这个没有用处的句子放在诗中呢?无非就是因为句子的结构方式是两两相对,需要一个与“鸿雁长飞光不度”相对仗的句子。用对仗的技巧写出这样的句子,是很容易的,但是,意脉却因之而偏离了,像钢琴上出现了一个不响的琴键。

这种现象出现在张若虚的作品中,并不奇怪,因为他生活在初唐。他是从宫体的形式主义向盛唐成熟诗歌过渡的桥梁,他的感情还受到形式的拘束,还达不到盛唐那样笔参造化,驱遣龙蛇,惊风雨、泣鬼神的自由境界。


第二篇:《春江花月夜》意境分析


无敌最是寂寞

——《春江花月夜》意境分析

《春江花月夜》曾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其实,无敌最是寂寞。无论是“顶峰”还是“孤篇”,都意味着张若虚的绝世独立。试想一下,人生一世,若真就没有一个知己,那不是寂寞又是什么?曾经北宋文坛的顶峰人物苏轼在《水调歌头》里唏嘘“高处不胜寒”;而今梁衡先生也在他的《乱世中的美神》中指出:李清照是千年孤独,环顾女界无同类,再看左右无相知,所以她才上溯千年到英雄霸王那里去求相通,“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便是她寂寞的寄托。所以,那个明月如水的夜晚,张若虚伫立在江畔,背负着夜色缓缓吟咏出这首情景交融哲思泉涌的乐府诗作。 春、江、花、月、夜,诗人用五种事物组合成自己的诗题,而全篇又以月为线索,勾勒出那天那晚的最动人的良辰美景,可那时那刻的自己却孤身一人。 江潮连海,月共潮生。放眼望去,几缕清辉撒向江面,破碎的浪花里似乎还倒映着点点明亮的月光,耳畔似乎也还能够听到一波一波的江水拍打着石岸的哗哗声。江水弯弯绕绕的转进了草甸里,月色泻在旁边的树里,像是铺上了一层洁白的雪花,月光涤荡世间万物,哪里还能够看的到空气里的白霜和汀上的白沙?诗人由大及小由远及近的细腻笔触将读者引入了一个梦幻般的的世界。然后他大手一挥,在深蓝色的夜空里点缀上了一轮孤月,就像此刻的他,孤独的伫立在

江畔。 清明澄澈的天穹下,诗人仿佛踏进了虚空。对着孤月,他疑惑: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的思绪由景物延伸到宇宙,由近景到人生哲理。接着便引出了下面这一句诗人的慨叹: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让我瞬间想到苏轼曾经也写过类似的句子: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是的,个人的生命须臾之间,但人类的存在则绵延久长。恰似那句: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月还是那轮月,千百年来,它见证了沧海桑田和历史变迁。虽然有种恰似烟花绽放的感伤,却终究不至于颓废和绝望,源于我们对生活的向往。“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流水无情,时光荏苒。张若虚明白即使是能够写出“孤篇”的自己,也不过是这皎皎明月下的一个过客。曾经有人说屈原的《离骚》整体基调“哀而不伤”,相比而言,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在“哀而不伤”的基调上更多了一份潇洒。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白云飘忽,扁舟子行踪不定,简单的两个事物用来说明游子的漂泊无依。青枫浦上明月楼中,是不是有一位思妇正倚栏而望,探寻着未归人的身影。曾经李清照在一首词中写道: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跟此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是张若虚在此处巧妙地用月亮在妆镜台捣衣砧等事物上洒出的光影,来揣测思妇的心理活动。而李清照则直接用语言描写了自己的心理活动。随后六句中,月光在楼上徘徊,撒过妆

镜台穿过窗帘照在捣衣砧上,只是在这深夜里,月亮的照射更让她想起了久未归来的丈夫。于是她起身想拉上帘子赶走月光,可是月光还是在缝隙中照了进来。“卷”和“拂”这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的表现出思妇的迷茫和惆怅。月光深深地引起了她的情思,所谓“千里共婵娟”,她想到自己和丈夫共在圆月下,她多么想乘着月光飞向丈夫的身边啊。她想尽办法,如果可以,她想鸿雁传书,鱼传尺素来问候一下她身在异乡的丈夫。张若虚细腻的描写手法和丰富的想象力让读者穿越再见了一位古代的思妇形象。其实,他又何尝没有思念呢?只是寄托在了这几许月光中罢了,但是他并不知道能有几人此刻也能聊慰一下他寂寞的心啊。所谓“微斯人,吾谁与归”。于是,题意斗转,还是由思妇转到了自己的身上,因为他乡寂寞啊。

最后八句,写游子也写自己。他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花落幽潭,春光将逝,人还远隔天涯,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仅是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的凄苦之情。沉沉的海雾遮掩了落月,隔着碣石潇湘千山万水的遥远。他无尽的遐想着:有多少人能够乘着月光回到他挚爱的家乡呢?他漂泊无依的落寞,伴着残月,洒满江边的枝桠。诗人“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怅惘一下便跃然纸上。“落月摇情满江树”,绵绵不绝的思念之情碾碎在柔柔的月光里交织成一壶老酒,让人心醉神迷。

《春江花月夜》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以月为主体。尽情的赞叹了大自然的绝美风光,讴歌了人间爱情的坚贞,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汇成了一种情景理水

乳交融的幽美邈远意境。

其实,身为游子的张若虚在那样一个明月当空的夜晚,面对浩渺无垠的大江,怎么会没有寂寞的心情呢?

只是他更孤独,因为弦断无人听。

注:

1.“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出自闻一多的《宫体诗的自述》。

2.“孤篇横绝,竟为大家”出自王闿运。

3.“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出自李清照《夏日绝句》。

4.“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出自刘禹锡《石头城》。

5.“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

穷”出自苏轼《赤壁赋》。

6.“独在异乡为异客”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更多相关推荐:
四、赏析题(20’)《春江花月夜》中的一部分诗句没答案版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赏析答题要点一诗歌的线索层次与内容这首诗以月为主线全诗按照月亮起落高低来展开描写全诗共分三层第一层是写景重点在月色下的春江第二层仍写月当一轮明月独照大地作者不由得不感叹宇宙和大自然的永恒以及人生...

关于春江花月夜的诗词

关于春江花月夜的诗词春眠不觉晓春风不度玉门关春色满园关不住春风何不到天涯春江潮水连海平春潮带雨晚来急春风吹又生春城无处不飞花春风又绿江南岸杜鹃花杜鹃花发杜鹃啼似血如朱一抹齐应是留春留不住夜深风露也寒凄江山代有才...

春江花月夜的原文与赏析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潋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

《春江花月夜》的赏析

试论春江花月夜的赏析与意境春江花月夜是唐朝诗人张若虚所作诗人张若虚遗留下来的诗仅两首春江花月夜就是其中之一张若虚所创作的春江花月夜以其诗歌意境美背广大文人学士所喜爱和传诵因而得以流传千古诗人张若虚以其一篇春江花...

《春江花月夜》的思想感情

春江花月夜的思想感情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现存的两首诗之一张若虚也仅凭这首诗奠定了他在唐诗史上的大家地位诗人将屡见不鲜的传统思妇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在内涵和形制上显示出了空前的创造性被誉为...

春江花月夜的原文与赏析

1楼春江花月夜的原文与赏析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潋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

春江花月夜和代悲白头翁两首诗的对比

赏春江花月夜与代悲白头翁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6681人评分80朝代唐代作者张若虚原文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1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2月照花林皆似霰3空里流霜4不觉飞汀5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6皎皎空中孤月轮7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8江...

春江花月夜优秀教案设计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学校枣庄八中北校备课组高二语文主备人贾璐1234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翻译注释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原文注释译文鉴赏原文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

春江花月夜的名句(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