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读书笔记20xx0623

时间:2024.4.2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读书笔记 网购来了这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的《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书的印刷和装帧都很好,手感很不错,掂着沉届届的。由于对大部头书一向心存畏惧,所以一直不敢下手。直到上周取出此书,才开始潜心阅读。

一读之下,才知这书的内容和它的外貌非常匹配,深深折服于作者孙隆基教授的对中国文化的深刻观察与批判。在孙隆基教授的分析下,中国这个庞然大物几千年来的沉疴一一显现,很好的解释了我们历史上及当下的种种奇怪现象,解开了我心中的谜团。或许孙隆基教授的观点只是一家之言,不一定能获得多方面的认可。我个人比较欣赏台湾作家张晓风《给我一个解释》这篇文章传达的观点,在第一段里所说的那样:“物理学家可以说,给我一个支点,给我一根杠杆,我就可以把地球举起来----而我说,给我一个解释,我就可以再相信一次人世,我就可以接纳历史,我就可以义无反顾地拥抱这荒凉的城市。”《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是作者对于从古至今遗留下来未曾发生本质变化的影响中国人至今的文化进行的深刻探讨。作者主要是对这些文化进行批判,通过举例、对比等手法进行中西方的比较,指出这些文化造成了现今中国人哪些不良的习惯或者思想等。在论述的过程中,主要是先进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论述,其次是“人”与“社会”,最后是上升到国家之间,逐层递进,指出这些深层文化对人、社会、国家产生了哪些影响。而孙隆基教授就给了我这样一个关于中国文化如何“造”人的解释。

总的来说,《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作者主要是指出看或评价中国文化不要走前人的道路,不要习惯用马列主义去进行分析,因为有了这种框架,判断的标准,在人的大脑中就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式,让人们习惯的去根据理论或者标准到现实中找这样的现象规律,从而把两者联系上。但这种行为其实好比是古代成语的“盲人摸象”,你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也不同,认知评价也会变得狭隘。同理,一味的遵循着传统的马列主义去分析中国文化,分析来分析去基本上都是“换汤不换药”,没有本质的突破。因此个人在导论部分首先提出了“良知系统”这个新的概念作为讨论中国文化的第一步。“良知系统”就是一个文化的“深层结构”,它虽然从古代就存在了,但依然是现今生活中可以看到的文化行为,这些行为就是作者文章要讨论的内容,当然这些文化存在至今也要归功于中国历史形态的超稳定性。

第二部分主要是写中国“个人”、“人与人”和“人与社会”关系。在论述的过程中,作者首先提出了“心”、“身”的概念。个人认为单个的中国人只能称为“身”,在社会关系中,至少要在两个人之间,才能称为“心”,而这两者也就构成了中国人的“良知系统”。在论证了“心”、“身”关系之后,并以此为主线,通过中西方对比和举例等手法,指出中国到底存在哪些“深层文化”以及对中国人造成了哪些不良行为和嗜好。当然作者有时也会阐述一下某些积极的方面。在进行阐述时,作者的语言比较生活化,对比或者举例都是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能够遇到或自己发生过的,容易使读者产生认同感。

第三部分作者把论点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上升到国家的高度,指出中国深层结构中的文化在古代、近代的思想、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表现,如“锁国政策”、“夷夏之防”,感慨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深层文化”,才会导致近代中国的

“模样”,现代中国的“不足”??并把当时“同等条件”下的中日进行了比较,从侧面指出“深层文化”对中国造成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现代,最后指出了“现代”中国人政治行为的“文法”规则,而这也是中国深层文化的外在体现。

一、深层结构

这是本书的奇特之处,孙教授用语言的文法结构来比喻文化的深层结构,并力求罗列这个结构的“内在关联性、其可能性的扩散以及扩散的形态”,因此独辟蹊径,使得这种文化的解读变得有趣起来,而不再枯燥乏味,这是本书成功的关键之一。

孙教授在大陆、台湾、香港及海外都有长期居留的经历,因此对于国人的观察非常细致入微,并且比较了不同社会制度下华人的生活特征、文化心理,他认为这些华人身上体现了一种共同性的东西,但他用的是结构主义的方法来索中国人的特征。

所谓的结构主义方法就是去观察同一个结构在不同领域中的可能性扩散。这种解释方式不同于探求因果关系---即将一切还原到一个起因之上,追求一个“创世神 话”。而结构主义的方法,则是从现象本身去寻找一种内在的关联性、其可能性的扩散以及扩散的形态。因此在这本书里,孙教授就没有提供我们通常所要问“为什 么”的答案,即我们的文化为什么会这样,我们的文化是怎么样起源和产生的等等问题,同样如作者在他的《修订版序》里所说的一样,作者也没有提供如何救中国 或者说如何改造中国文化的答案,也就是说本书只是剖析中国文化的现象,归纳出这种文化的带来的结果,既不回答为何产生这种中国文化,也不回答如何改进中国 文化。

在孙隆基教授的解剖刀下,中国的所谓“现代化”只是表层的现象,而所有几千年来的顽疾都属于同一个超稳定文化深层形态的表症。

二、一个绝妙的比喻

作者在《导论》的第一节就提出这是试从一个新的角度看中国文化,作为大陆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几代人大都只习惯用马列主义的分析范畴去解释中国的过去与现在。而见不到也见不得其他的解释方式。这也是搞意识形态一元化,搞言论钳制所造成的一大恶果吧。

相对于一言堂,孙隆基的学说完全是一种异端,为了说服国人,他不得不在导论里用了这么一个绝妙的比喻:认知意向(即对客观世界反映在我们头脑的意义的语言 和思维的编织-----不知这样解释是否正确)对客观世界的这种“照明”作用,就好比在暗室中将一盏灯移到某个角落,去照亮这个暗室中满堆着的杂物,并且 将这堆杂物的由光暗对比形成的轮廓,从这个特殊的角度去勾画出来一般。然而,正因为这样,任何照明作用都不能够、也不可能同时“看到”从所有的角度呈出来 的轮廓。

这个比喻一下子让我领悟到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正确”,人们的言说,更多的是对事物不同角度的观察,让我们领略到了世上更多的“真相”。怪不得

哈耶克要 抨击人类“致命的自负”,一切言称自己真理在握的人就得当心了。显然,在这本书里,孙隆基教授没有把自己当作唯一领略事物真相的“神”,因此他的解释更容 易让人接受,并宽容的对待其他不同的学说。我们那些先验的认为唯有自己是正确的思想实在太需要警惕了。或许,当我们都能认识到自身的有限性后才会让人与人 之间的沟通变得更有可能吧。

所以孙教授总结:某一套社会科学的理论,确实能够“看到”其他的社会学说“看不到”的现象,但同时它却不可能“看到”由其他的角度才“看得到”的现象。每种理论总是有它自身的局限性。

三、本书的题旨

孙教授考察了大陆、港澳台以及旅欧美华人的生活状态、文化现象,得出一个结论:中国人“心”发达于“脑”。这里的所谓“心”发达于“脑”,也只是就中国人 的情感与理智之比重而言,不一定是指中国人的情感比西方人或拉丁民族的发达。只是中国人的“心”也即情感,没有表现为个人的热情,反而是化为镇止个人热情 左放的社会化的“人情”。“人情”是中国人最大的情感投影。孙教授在书中,不仅考察了国人的文化特征,也同时将欧美、拉丁民族、日本、印度的文化特征与中 国文化进行了对比,这样本书就更有对比性。他认为像中国人那种比较“身不由已”的人际关系,反而会趋于稳定,但个人情感的投注也不会强烈到哪儿去。中国人 的心理总是走向抑郁或燥狂两个反面,这二者都是情感与外界的现实产生断裂的症状。孙教授很痛惜的指出,在人该轻松愉悦时,却患了“情感便秘症”;该表现热 情的时候,却呈现“太监化”;该由自己去面对人生,对一已人生负责的场合,却“不在现场”。但该保持秩序、遵照程序的地方,却出现毁灭性、无目的性之大爆 发。

这些现象、成因经 孙教授的笔端一一剖析后,使人有恍然大悟的感觉。中国文化对“人”的设计是根本上存在缺陷的。虽然孙教授并没有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即应该怎样重新设计 “人”的存在。不过经孙教授也提到了西方文化对“人”的设计,并与中国文化对“人”的设计作了对比,指出各自的优缺点,那么对人应该如何重新进行设计还是 有了一定的方向的。尽管这个任务任重道远。可以说孙教授像一个医生一样对病人的病理进行了分析诊断,药方虽然没有开出,有待后来者开方,但这样的努力还是 令人欣喜和可敬的。

四、本书的缺陷

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的震憾很大,内容很精彩。但据我的阅读,我认为本书还存在“以论带史”的现象,这是很可惜的。当然也有可能是我的阅读不正确。试举例说明。

如孙教授写道:“我们不要忘记,道家哲学源自杨朱的‘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也’的前提,就是连‘身体’上的一根毛也比‘身外’之物重要”

“此外,老庄哲学还是向专制主义献计‘弱民之术’的。它提倡‘小国寡民’,让国家造成强大于社会的形势。它教导人‘复归于婴儿’,搞‘儿童化’的‘无知无欲’状态。??”

“然而,《老子》还向统治者献策:‘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换言这,只有灌输老百姓‘怕死哲学’,才能用‘死’去威吓住他们。”

诸如此类例子很多,我认为这些是孙教授对道家哲学的不正确解读造成的,目的是为了支持他对儒家和道家共同为中国文化目前形态负责的理论,关于儒家方面的分析,我比较认可,对于道家的分析,不是很接受孙教授的说法,觉得过于勉强。


第二篇:中国文化的特质


中国文化的特质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其主流以儒、道、佛三者为主,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要讨论中国文化的特质,则得从文化的“深层结构”来看。文化的表层,也就是艺术、文学、风俗等层面,这是文化的表现,也是人人都看得见的部分。文化的深层结构,则是由价值观和信念所构成的人生观与世界观,这是内在的,是不自觉的,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我们将从这深层结构方面,来探讨中国文化之特色。

一、富有轮回色彩的宿命论

在论及佛教思想传入中国之原因时,张东荪曾提到儒家对天的态度。他认为,原始儒家把“天”推得远些,所以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未知生,焉知死”。但是汉朝之后的儒家则又把“天”拉近了,提倡“天人感应”之说,以至于谶纬大为流行。后来天人感应论破产后,老庄思想及佛教才应运而起。

事实上,从一个角度来说,原始儒家将天推远之后,在人心灵中将造成一个空缺,恐怕这正是造成《易经》、老庄和佛教乘虚而入的主因。。。。秦汉时代,于乱世生灵涂炭之际,在儒家所不屑于说的“怪力乱神”部分,以及儒家所不知的“死”的部分,佛教都提供了一些相当具有说服力的理论,填补了中国人世界观中原本所欠缺的空白,因

而构成现今中国人世界观的一部分。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轮回”的观念。

中国人早有鬼神的观念,但是中国人对鬼神只讲祸福,不讲轮回报应。把轮回报应与鬼神连在一起的,是受了佛教之影响。如今轮回的观念已深植于中国人的心中,所以中国人有浓厚的宿命论色彩,这是受到佛教的影响所致。这种宿命论式的人生观,容易导致消极、悲观的心态,趋于守旧,少求突破。这种轮回观念,使印度世袭的阶级制度沿袭至今,无法铲除。因此,两汉以后的中国社会,受到灾异谶纬及轮回思想的影响,不论是个人或国家,到了面临困境的时候,莫不归之于气数。这似乎是促使中国人流于消极自安的原因之一。

二、重直觉的知识论

在知识论方面,儒家原本就有重直觉轻理智的传统,所以孟子提出“四端”之说,王阳明则倡“良知”,其实都是诉诸于直觉的道德判断,对于理性的知识,则多少存着排斥的态度。佛教方面,尤其是禅宗,更有同样的“反智”色彩及直觉倾向,例如禅宗强调“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至于佛教所追求的“涅盘”,则更是“灰身灭智”的最高境界。所以,经过儒学与佛教的“相乘作用”,宋朝之后的中国知识份子,唯心论的色彩益形浓厚。宋儒陆王一系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完全排除经验知识。程朱一系虽强调“格物致知”,但所追求的知识乃

是人生的绝对真理,而非科学的知识。

这种强调内省功夫的思维方式,当代儒家学者韦政通称之为“内向观点”,与近代科学的“外向观点”大相迳庭。“外向观点”重经验不重先验,重印证不重臆度,重怀疑不重信古,重实效不重空论。这种外向观点的思考,才是促成科学发展的主要推力。但是在中国,由于儒释道三家对知识问题有不约而同的见解,更使得内向观点成为两千年来中国思维方式的主流,使科学发展更加滞碍难行了。这是中国科学无法大步迈进,以至于逐渐落后于西方国家的原因之一。

三、以性善为主的人性论

中国自古以来有关人性论的观点极为分歧,尤其在春秋战国时期,更是百家争鸣,莫衷一是。譬如孟子从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大力提倡“性善”之说。两千多年来被视为儒家道德实践的基本前提假设。孟子之后的荀子则因为人有耳目之欲、自私之心,所以他认为人是“性恶”的。他认为善乃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而由“本性”到“行为”(即经学习而得之者是“作做之伪”),得借助教化之功。这是他格外重视“礼教”的原因。法家学说之集大成者韩非子的“法治”政治哲学,也是建立在人皆有自私本性(“自为心”)的基础上的。他与荀子的不同在于:荀子因人“性恶”,故提出以“礼”来约束;韩非则主张顺应人性的“自为”,

来达到法治的目的。因此以荀子为桥梁,从儒家过渡到法家学说,是很自然的事。

但是到了后来,随着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及科举取士的制度确立之后,“性善”的人性论就逐渐成为官方钦定的主流派观点,很少人敢质疑其正确性。然而事实上,中国两千年来,都是采取“阳儒阴法”的办法治国。一方面倡导“性善”之说,在法令执行上,却似乎又认定人皆“性恶”。

。。。。

另一方面,佛教是一种倡导“内在超越”的宗教,是重视人的主体性思维的宗教哲学,与同样高扬内在超越及主体思维的儒道思想是异曲同工的。而佛教的“众生皆有佛性”的心性论,不但是中国佛教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与中国固有哲学思想旨趣最为契合之点。儒家学者虽有多人排斥佛教,但对佛教的心性论,则多持肯定的态度。

当代学者韦政通曾指出,这种“人性本善”的观点,特别是与基督教比起来,对生命的体验较为肤浅,对罪恶的剖析不够深刻。他还说儒家的思想多“知常”而不“知变”,能“应常”而不能“应变”。

四、向往逍遥的人生观

刘小枫在《逍遥与拯救》一书中,曾从《红楼梦》(原名《石头记》)的叙事中指出,中国人所向往的,乃是老庄和禅宗式的“适性逍遥”,在这个超时空、超生死的境界中,人最终将变成无知识、无爱憎的石头,对一切都无动于心。这逍遥之境什么都好,唯一缺乏的只是真情、纯情的温暖和对苦难世界的关怀。

当然,对刘小枫所提出的批判,每个人或许也有不同的见解。但是大家至少都能同意,中国人的人生观,的确是在追求那无所窒碍的逍遥之境。无论是陶渊明的“悠然见南山”,或是贾宝玉的“飘然而去”,或是金庸武侠小说中侠客的“悄然隐退”,都指向同一个方向。这种阻断人对尘世的关怀,使个体心智进入一种清虚无碍的空灵之境的修为方式,固然是渊源于老庄思想,却是由禅宗佛学完成的。换句话说,禅宗大大推进了道家“适意逍遥”的精神,强化了中国儒道精神中“自然本性”自足的立场。至此,中国人对人生的看法,经由儒释道三家的融通,逐渐形成这种出世的性格。这可能是中国文化最大的特色之一。

更多相关推荐:
中国文化的重建读后感

中国文化的重建读后感从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有感于费孝通中国文化的重建文化一直都是古今兴替中不灭的命题站在历史的风口浪尖每个时代每个民族总是以文化作为铭刻兴衰荣辱的纸笔而文化也从来不愧为历史长河锤炼过后留下的真金...

浅析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之

浅析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之民以食为天20xx212551人教111傅萧民以食为天出自汉书郦食其传指人民以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说明了民食的重要如果说中国人的穿吃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实不为过在其他的文化中很少有烹调术达到中...

中国文化深层结构书评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书评摘要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是作者对于从古至今遗留下来未曾发生本质变化的影响中国人至今的文化进行的深刻探讨作者主要是对这些文化进行批判通过举例对比等手法进行中西方的比较指出这些文化造成了现今中国...

中国文化的命运 高中读后感

中国文化的命运读后感当我们在品味先秦的诗经和楚辞汉代的词赋六朝的骈文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明清时代的小说这些纯艺术的上乘佳作时当我们在欣赏仰韶的彩陶良渚的玉器殷商的青铜汉代的石像唐代的三彩宋代的泥塑元代的青花明代的...

中国文化要义

本学期的社会学文献选读课程我们学习了梁漱溟先生的中国文化要义一书梁先生对中国文化的看法独特深邃中肯令我对其钦佩不已也使我的眼界大为开阔用醍醐灌顶一词来形容亦不为过读完此书我觉得梁先生人生中一些不幸的遭遇并不在他...

中国文化要略读后感

中国文化要略读后感记得一次选修课上一位老师让我们看了美国中情局对华十条戒律看后真是让人触目惊心觉得自己以及自己周边好多人都中了美国的计了似的我们每天看美剧为电影电视里的角色或哭泣或喝彩等看完后大骂国产剧没创意没...

中国文化要义

中国文化要义读书笔记作者梁漱溟189319xx原名焕鼎字寿铭萧名漱溟后以其字行世广西桂林人出生于北京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著名学者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

传统中国社会何以无缘现代性——读中国文化要义有感

宪法学读书笔记姚岚20xx212922传统中国社会何以无缘现代性读中国文化要义有感摘要中国文化要义是著名思想想家梁漱溟先生的代表作从历史哲学的角度阐释中国的文化其论述重点是中华文化特性的研究与中西文化比较的问题...

读《中国文化要义》有感

读中国文化要义有感中国文化要义是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得代表作原书于19xx年出版影响甚大被一誉为中国文化研究和西方文化比较得经典作品本书首先从集团集体生活的角度对比了中国人和西方人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进而提出...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

中国文化要义一书深刻解析了中国的文化中所包含各种要义梁先生自言是一个有思想又且本着他的思想而行动的人先生穷其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思考两个问题自己人生的问题和中国的问题绪论分为三个部分先解释何为中国文化及国家政治法...

中国文化要义读书心得

我读中国文化要义印象较深刻的是第六章关于中国以道德代替宗教的相关论点在东西文化观上把人类文化划分为西洋印度和中国三种类型梁漱溟在书中说中国是缺乏宗教的区别与西方及印度我国是袭承周孔教化道德为理性之事存于个人之自...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读书笔记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读书笔记吾辈进来耗时月余算是对梁漱溟先生这一著作有了粗略的了解该书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思想急剧碰撞的年代的背景出发系统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状况文化精神及其产生的要素和发展的历程其文笔通达思路清晰旁...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读后感(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