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心得

时间:2024.4.20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心得

李老师以不加粉饰却饱含智慧的语言,将自己成长的点滴故事,让自己感动的林林总总,无数的经验教训记录在此书中,为我们诠释了一幅幅真实动人的教育图景。读来平实而亲切,如友人促膝谈心,细嚼则是意味深长,如师长谆谆教诲。

在全书中,李老师用三条主线将若干取自生活,源于实践的小故事串联起来,每个故事中都融入了自己对教育独特的感悟与思考,那点滴心语,可谓画龙点睛。这三条主线分别是教育线、教学线和管理线,而统领这三者的便是一种"人"的精神,一种尊重人、欣赏人、珍爱人的可贵思想。我们学校的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与李老师是不谋而合,它使我加深了对工作的理解,更加强了对您的敬佩。

读此书不仅仅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心灵的震撼,还给教育带来了更多的启迪和思考。

一、注重阅读

要注重阅读,善于在阅读中寻找智慧。读书与实践是一个人不断前进的源泉。书,能给人智慧和力量,能开阔人的视野和博大人的襟怀,也能影响人的价值取向。能使我们更深刻的理解教育,感悟人生。教育是与读书连在一起的,书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一个人在他相应的年龄阶段,如果没有读过适合他的书,那将是终生无法弥补的缺憾。因此,哪里有教育,就应把读书的种子播撒到哪里。

二、关注学生

教育的本质是解放人包括人的智力和心灵,思维和情感,而不是束缚人、压抑人、限制人。教育工作在每一个环节上都应该对学生一生的发展、信仰和幸福负责。

1、把学生当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校园充满民主、平等。

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学习。我们今天的教育是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为民族的明天准备素质的教育。要让孩子一生能够持续地学习,能够有尊严、高质量地生活,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而且有能力把握自己的一生。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了解孩子、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

2、评价不但要换方法,更要换思维。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过人的长处,在这一点上,人人都是最好的,个个都是最棒的。拿起表扬的武器,机智地面对得意忘形的孩子,多增加几把评价的尺子,就会有更多的学生受到鼓励,从而坚定信念,走向成功。

因此,在老师的心中,不应该有坏学生,不能从一开始就着眼于失败去做工作,应当把预期的失败转化为成功,应让每个学生都能说"我能行"!

3、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变堵截反对为提倡诱导

只要你蹲下来,试着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你就会发现孩子眼里的世界不一样,你就能学会理解孩子。孩子们犯的错误,常常是"美丽的错误",是成长中的必然。我们的工作习惯于站在成人的立场上,从成人的视角对孩子提出种种要求,设定展目标,生硬灌输、呆板说教,强迫孩子接受--犹如预先做好了模子,不管学生的体形。身高统统塞到这个模子里,结果必然是要么铸造出畸形的人格;要么铸造出千人一面的丧失个性的木偶;要么伤害学生的心灵,形成终生难以弥合的伤痕。

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分宽容。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愿我们能为"把这个简单的事情做好"而努力!最后引用玛丽?凯的话结束此文,"我诚挚地相信,生命是一连串的企图和失败,只有在偶然的机会中,我们才能体验到成功,最重要的是继续尝试。

4、让孩子们喜欢学习

①归还学生思维

让课堂成为学生演练思维体操的舞台。对归还学生主体地位来说,核心的问题,是把学生思维的过程,归还给学生。这是我们教学的一个核心问题。因此,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应该特别注意研究,哪一个过程应该放给学生去思考。

②把认知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感悟

过去我们喜欢把结果告诉学生,现在我们应该把探索的过程,全部的经历留给学生。 ③让知识既是目的,更应该成为获取新知识的工具。

经验告诉我们,儿童在学生中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识往往变成了不能移动的重物,知识被积累起来,似乎是为了储备,它们不能进入周转,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运用,而首先是不能用来去获取新的知识。我们能否把运用知识、方法成为学生获取新知识的工具,作为衡量我们老师教学方法的一种依据?


第二篇:《为了教育的自由呼吸》读书笔记


好书推荐:《为了教育的自由呼吸》

江阴市辅延中心小学 程黎君

拿到李希贵的《为了教育的自由呼吸》——当代教育家丛书之一,是在今年暑假去上海参加“新经典大讲坛”活动的材料袋里。听同行城中小学的老师说,这本书他们学校老师人手一本。我那一定是很有参考价值的好书吧。

也曾看过一些教育家的专著,如苏霍姆林斯基的,陶行知的,看过一些教育界特级教师出的好书,如魏书生的、于永正的书。然而它们都未能有这本书这样吸引着我——在拿到书的上海学习期间,白天听讲座时,虽然讲座很精彩,可我忍不住还想看带在身边的这本书《为了教育的自由呼吸》。讲座一有休息时间,我立刻拿出这本书迫不及待地看。几乎是一口气我把这本书读完了,它让我如此心动,如此感慨。读着这样的一本书,你会感觉作者的那么多经历和思考也正是你曾经经历或正在经历着的,他曾经面对的困惑也正是你一直困惑着而且始终找不到解决办法的。读着这样的一本书,你会感觉你面对的似乎不是一个教育家,而是一位同事,一位朋友,听他拉家常似的,娓娓地叙说他的教育故事,叙说他的工作经历,让你不知不觉地和他一起经历,一起感叹,一起思考,却丝毫不觉疲倦。

上海回来后,我又再次阅读这本书,透过作者平实朴素的语言,我看到一个求实求真的心灵,看到一个勇于改革勇于实践的思想家,教育家,我沐浴着他思想的光芒,接受他先进的教育理念,以致我的心仍然时时被震撼着,时时有感动的泪溢与眼眶。我感觉,这本书它一定会受到老师、领导的欢迎。因为它可供我们学习的教育教学经验太多太多了。 ??我们不妨来看看这些章节题目吧:

《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辅导不了的语文》,《没有老师的语文课》,《?ACT语文教改实验?》

《管理应当从提倡什么切入》——《?你到底还允许我们干什么》《?我们真的是闹着玩的? 》

《教育不需要?目中无人?的管理》

《矛盾消化在机制之中》——《?面子?也没那么凑效了》、《制造一杆公平秤》、《让聘任制软着陆》

《经营学校文化》——《永不屈服》、 《让苦累文化上市》、《领导干部日日思》 《让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重要》——《从热爱水井到热爱学校》、《校长的责任:‘经销’希望》

《借水行舟:让教育资源流动起来》——《把能够拿来的全部拿来》《向社会购买智力》《?亲子共成长?》《百万人家竞读书》

??

1

看这着这些题目,你是否觉得有些内容是我们的困惑,有些内容我们也曾这样想? 再随便看一些具体的做法吧:

?寻找语文教育原生态? ?语文实验室计划?——每周只用两课时完成教材规定的学习任务,而把四课时拿出来,让学生到自修室去读书。

?用比值衡量成绩?。每次考试后,把本年级前五名学生的平均成绩确定为1,其余的学生则以自己的成绩除以前五名的平均成绩,所得的商即为自己的比值。——一项小小的改革,把学生的目光从横向比较引向转移到自我关注。

?点名达标活动?,同时开展老师给每位学生找三条优点,每天表演三名学生或表扬三次学生等活动。开学第四周进行第一轮达标,要求老师能面对学生叫出全班同学的姓名;第八周则面对学生后脑勺点名方能达标,到学期结束,则能说出所教学生的家庭,个性,爱好等情况。活动,以游戏方式开展。……

校训:?为四十岁做准备!?给校训释文,给校训找一百条理由。

素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有一个现象大家已见怪不怪了:小学搞得轰轰烈烈,中学勉勉强强,高中则冷冷清清。在高中段这样一个公认的实施素质计较于的“雷区”里,进行这样关注师生生命生存状态的探索,让处在高压状态下的老师和孩子们能够自由地呼吸,自主地发展,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魄力!难怪有人把李希贵称之为“雷区”里的舞蹈者。

再看这样的一些话,是否说到我们的心坎上了?——

(一)?原来问题出在学校管理者身上。我们的确和班主任太计较了。班级的每一项检查评比,都要周周通报、月汇总,张贴得人人皆知,大事小事都要和本来微不足道的班主任补贴挂钩。换位思考一下,我们给老师的压力太大了。于是一他们只要把这压力再转嫁到学生身上。斤斤计较,代替了宽容、和谐与健康向上的班级生活,只看眼前、不问长远的班级建设的短期行为,只重治标、不汇总治本的顾此失彼的工作方式,都在班级管理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二)?一位青年语文教师所人班级的成绩,已经在开学后的三次考试中名落孙山,按学校末位淘汰制的考核办法,这位教师应该在期中考试后落聘待岗。

同学们不干了,他们太喜欢自己的语文老师了,他们找到校长室说:?不信到时候看!? 到什么时候?谁能知道你十年后的语文水平!?

?如果把考试仅仅定位在平定优劣上,考试就必然成为一个教育的怪胎。那位青年老师的语文教改是在为孩子们的终生奠基,但眼前的考试就是一道过不了的门槛。

可是,我们偏偏没有这样的本事,一项面向未来的教改,一项着眼孩子们终生发展的实验,就必然要用一定的时间来检验;如果连眼前的考试也全能应付,它就不会有太多的精力关注明天!?

…………

这样的内容太多太多了,李希贵,一个一线教师,一线校长,他始终在思考,教育的弊 2

端,思考教改的道路。还是让我们再来看看李希贵的一些教育金言吧:

在老师的心目中,不应该有坏学生,只可能有心理不健康的学生。

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实质上就已经结束了。

多一把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

在什么样的年龄段读什么样的书,这应当成为指导学生阅读的重要原则。

写你想写的,让文章从心里流出来。

权利是把传家宝刀,最好不要拔刀出鞘。

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

……

李希贵,无论是课程及学科教学的改革,无论是一所学校的综合改革,也无论是一个县范围内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都得到了国家教育部、省政府领导、教育专家学者、普通教师等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和赞誉,那么他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从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中学教师到担任高密一中的校长,到担任高密市教委主任,到担任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局长,他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让我们来看看他书中结语中的人生感言吧。

?教育学其实是‘人学’,而‘人学’应该是最大的学问,也应是人人首先应该认知的学问。从教20多年,我自认为,我的成功不在于我从一个普通教师当了校长(市重点中学高密一中校长),当了局长(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局长),而在于我从读教育这本大书的过程中,感悟了人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命形态,找到了一条属于我自己的道路。——

让阅读滋养心灵

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

让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重要

有所不为有所为

不要混到划船的队伍中去

既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

起点上的终点思考

把成功设计成一种危机

不要像一般的人一样生活……?

读完李希贵《为了教育的自由呼吸》这本书,情不自禁这样想:要是我也有这样一个校长多好,要是我们的教育局长也像他那样多好。可反过来,我又这样想:有了这样的教育局长,有了这样的校长,我能做高密一中那用勇于改革的语文教师,能坚持把简单的事做好吗?呵呵,自勉吧。

3

更多相关推荐: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感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感李希贵老师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用非常平实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一个他曾经实践过经历过的小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能读出他对教育的独特感悟和思考我被其中的教育理念观点方法做法深深吸引了使我受益...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感

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有感最近拜读了李希贵老师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首先吸引我的是书名中的自由呼吸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现代教育的重点有创新意识的孩子我想他的思维方式应该是特别活跃的...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感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感我从事教育将有10个年头了韩愈说的传道授业解惑也常常在我耳旁响起可时代发展到今日教师不能只是教书匠更应是心灵的引路人授人以鱼更应授人以渔诸如此类至理名言更是随处可见可是现在的学生到底要的...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感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感孔令根读了李希贵老师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感觉如沐春风书中用用朴实的语言给我们讲述了一位普通教师成长为教育家的过程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李希贵老师深刻的思想博大的胸怀和伟大的实践精神特别是...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心得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心得苏霍姆林斯基说一本书最好的并不是它包含的思想而是它提出的思想正如音乐的美妙并不寄寓于它的音调而在于我们心中的回响李希贵老师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用非常平实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一个他...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感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感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gt读后感一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是当代教育家李希贵在新课程背景下奉献给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新作书中把自己多年来教育实践中的一些原生态的东西提供给读者读完此文我深深地被作者对教...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感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有感本学期我认真读了李希贵老师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首先吸引我的是书名中的自由呼吸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现代教育的重点有创新意识的孩子我想他的思维方式应该是特...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笔记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笔记捧起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细细品味反复思量只觉一阵春风扑面而来能找到这样一本亦师亦友的原生态教育书籍畅读实乃让人无比惬意之事李老师以不加粉饰却饱含智慧的语言将自己成长的点滴故事让自己感...

读李希贵《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有感

读李希贵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有感铜山县大许实验小学解玲兰捧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细细品味反复思量只觉如春风扑面又觉如醍醐灌顶李老师以不加粉饰却饱含智慧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他曾经实践过经历过的一个个小故事为我们诠释...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心得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心得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心得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以时间为序以朴实无华的简洁的文字给我们讲述了一位从乡村中学普通教师一步一步成长为中学校长县级市的教委主任地级市教育局局长最后成为当代教育...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心得我教书14年对人生对教学也曾经有过热血澎湃的畅想和向往曾想让自己的课堂不一样想让自己的学生不一样想让自己的人生也不一样可到如今发现自己还是老样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不断地思索为什么想过的那...

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心得体会

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心得体会读书是一种幸福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享受放寒假的会上校长要求我们学习李希贵老师的文章并且还要记好读书笔记和写出自己学习的心得体会于是在寒假里我粗略的读了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这本教育专著并由此...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感(3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