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时间:2024.4.9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重要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此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对现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层层说理,运用排比,双重否定句进行说理的技巧。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讨论点拨法3.比较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记不记得20##年奥运会开幕式上有一个特别的汉字:和,现在大家能举出“和”的词语吗(学生回答:“和为贵”……)古代,有一个人,就提倡这主张,今天,我们学习他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大家肯定一生受益。

二、文学常识:孟子与《孟子》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有《孟子》 (现存七篇)一书传世。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 (出示学习目标)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文,教师作朗读指导。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结合句子,体会孟子政论文语言特点。

A.“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双重否定句排比,增强说服力。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层递排比,更具气势。

    两个句子体现了梦之政论文特点:气势磅礴,有很强说服力。

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 委而幸之(离开。今义:往、到)

亲戚畔之(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今指水塘。)

(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 三里之城(的) 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

以天下之所顺(用)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 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4)词类活用: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5)重点句子翻译: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B.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C.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五、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设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

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背诵思路。

提出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进攻      天时不如地利 

论证过程:                                      战争事例

             防御      地利不如人和               类推

得出结论:得道多助(顺之)  失道寡助(畔之)    治国道理

六、拓展延伸

“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对现在构建和谐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七、当堂练习巩固。

完成导学案课堂作业——中考链接中的内容。A类学生完成2、4小题,B类学生完成1、3小题。(完成后,对自己这堂课的表现自我评价。)

八、布置作业:

1.用“四线三行法”完成整篇文章。

2.A类学生完成练习册第二课时内容,B类学生完成第一课时(如有能力解决第二课时内容的同学可尽自己努力完成)。


第二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固镇三中集体备课专用稿纸

主备人:李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教 学 反 思

1、 2、 3、 4、 注:写教学反思的切入面

根据新课标理念,课堂教学规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

1、教学内容方面:教材处理的合理性;导入、结课的激励性;深层意义的规律有否揭示与发掘。

2、教学过程方面:教学程序安排的合理性;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媒体运用的适切性;反馈评价的准确性。

3、从课堂管理方面进行反思:班级成员涉及面的广泛性;全班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学法指导的经常性;处理偶发事件的应变性。

4、时间安排方面:时间分布的合理性;课内时间的可压缩性。

5、学生活动方面:学生活动的能动性;交往状态的合理性;学生心智活动的发展性。

6、目标达成方面:学生知识、技能的落实性;学生学会学习的水平性;教师课内教学监控的有效性。

撰写教后录的切入点

1、成功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如课堂上一个恰当的比喻,教学难点的顺利突破,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又如一些难忘的教学艺术镜头:新颖精彩的导语,成功的临场发挥,扭转僵局的策略措施

2、失败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砸锅点。如教学目标定位不准,造成的“吃不了”或“吃不饱”之现象;教学引导的度把握不适,造成的“一问三不知”的僵局;教学方法选择不当,造成的低效等。

3、遗漏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设计中遗漏的一些环节或知识点。如教学衔接必需的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背景材料,拓展延伸的内容等。

4、改进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经过微调可以追求更高效益的那些点。如更合理的分配讲与练的时间,更恰当的选择例题,更完美的板书设计,更科学的媒体选用等。

更多相关推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反思

实验二中20xx20xx学年青年教师大奖赛教学反思教师姓名崔晓丽赛课班级九四班任教学科语文赛课题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撰写时间20xx18反思题目文言文教学不能忽视人文性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把握思想感情人文性观点阐述青...

初中语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感悟古今不同内涵2反复诵读品味文章语言感受孟子酣畅淋漓灵活而丰富多彩的论辩艺术3掌握文言词汇加强基础积累课前准备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孟子生平2根据预习导学自主释疑教学工具多媒体课...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反思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反思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借着写教学反思的机会我就谈谈在这节课中的得与失文言文的学习应该有着丰富的内容它不只是理解词义句义不只是积累文言文的实词虚词和学习几个句式它既是语言的学习又是文学的欣赏更是...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反思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反思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鉴于是诵读欣赏篇目在设计教案时注重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感悟在备课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同时以诵读为主线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采取诵读点拨讨论质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优质课教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主旨十分明确突出强调人和的重要性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具体地说就是阐明战争的胜败主要取决于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取决于统治者是否得道从战争谈起最终归结到如...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文章大意初步了解孟子及其思想2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能自己释义翻译这篇文言文2过程与方法1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理解摆事实讲道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执教龙河清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感悟古今不同内涵2反复诵读品味文章语言感受孟子酣畅淋漓灵活而丰富多彩的论辩艺术3掌握文言词汇加强基础积累课前准备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孟子生平2根据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课时教学设计当堂检测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中心论点是阐述了孟子的人才观2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畎亩傅说胶鬲法家拂士曾益3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入则无法家拂士困于心衡于虑曾益其所不能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所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一学习过程1导入看注释试译全文编提纲试背全文2简介孟子和孟子孟子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并有亚圣之称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快乐课堂我参与快乐学习我作主课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型预习展示反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练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设计张绪强班级姓名阅读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按要求回答问题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反思(3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