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笔记整理

时间:2024.5.13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词整理。

①之

三里之城 (的,结构助词 )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指“城郭”)

(夫环而攻之 委而去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的,结构助词)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寡助之至 多助之至 ( 到, 动词 )

亲戚畔之 天下顺之 (代词,指得道者)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而

环而攻之而不胜 (A、顺连;B、转折,但是)

夫环而攻之 (顺连)

然而不胜者 (然而,转折,但是)

委而去之 (顺连)

③以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凭借)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

以天下之所顺 (凭借,有时也翻为“用”)

⑴ [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⑵ [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⑶ [人和]作战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⑷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⑸ [郭]外城。

⑹ [环]包围。

⑺ [池]护城河。

⑻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指盔甲之类。

⑼ [委]放弃;[去]离开。

⑽ [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

⑾ [封疆]划定的疆界。

⑿ [固]巩固。

⒀ [山溪]地势;山河。

⒁ [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 者,...的人,此处特指君主。 ⒂ [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

⒃ [至]极点。

⒄ [畔]通“叛”,背叛。

⒅ [顺] 归顺,服从

⒆[故]所以。

2、重点语句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好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的地理条件,有利的地理条件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放弃而离开城池,这是因为有利的地理条件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限制人民不凭借划定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凭借山河的险要,威震天下不凭借无力的强大)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的帮助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的帮助就少)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家人和亲戚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用天下人都归顺的力量,攻打连家人和亲戚都背叛的国君,所以,施“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要战就一定能胜利)

4、主旨提炼或理解

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本文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6、课后练习

②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论点的提出和阐述论点的方式有什么特点?

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论证:开头提出论点,然后对论点进行论证。运用类比论证的手法,以战争中的情况作为事例,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


第二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性活用等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教学重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1.诵读法  2.讨论点拨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师生共同研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积累文言文相关知识,把握文意,理清说理思路,把握说理方法,品味语言:延伸拓展,深化对文章观点的理解。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篇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齐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二、资料助读:

      孟子与《孟子》

      孟子,名      ,字       ,邹(现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        

                  。他是    家思想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  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主张       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著书立说。          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著,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及句子停顿。

(课件出示读音、朗读节奏)

     2.听了课文的朗读,你知道怎么读了吗?关键是读出文章的气势。那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放声朗读吧!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学习文言文朗读是第一步,那么接下来第二步我们该做什么了呢?好,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己翻译课文,弄懂课文意思。不懂的做上符号,待会可以举手提问。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课件出示)

     五、研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背诵思路。

     2.学生依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六、讨论课文论证的语言。

(课件出示)

    七、反馈练习。

   (课件出示)

    八、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写一篇读后感。

更多相关推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文章大意初步了解孟子及其思想2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能自己释义翻译这篇文言文2过程与方法1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理解摆事实讲道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修改

1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二重点难点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2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的时代意义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执教龙河清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感悟古今不同内涵2反复诵读品味文章语言感受孟子酣畅淋漓灵活而丰富多彩的论辩艺术3掌握文言词汇加强基础积累课前准备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孟子生平2根据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内容分析

内容分析一整体感悟1此章阐发了孟子仁政的主张讲的是民心向背的问题2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中人和为最重要3人和与下文所说的道是什么关系道即指仁政得道就是施行仁政施行仁政则多助多助则天下顺之这就是人和即得到人民的支持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内容附图。

初中语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感悟古今不同内涵2反复诵读品味文章语言感受孟子酣畅淋漓灵活而丰富多彩的论辩艺术3掌握文言词汇加强基础积累课前准备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孟子生平2根据预习导学自主释疑教学工具多媒体课...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优质课教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主旨十分明确突出强调人和的重要性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具体地说就是阐明战争的胜败主要取决于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取决于统治者是否得道从战争谈起最终归结到如...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资料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资料1重要虚词整理之三里之城的结构助词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指城郭夫环而攻之委而去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的结构助词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寡助之至多助之至到动词亲戚畔之天下顺之代词指得道者以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课文的思想内容中心论点2学习课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3掌握课文的论辩语言二重点难点学习重点1掌握课文的思想内容中心论点2学习课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学习难点掌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翻译重点字词及句子1天时不如地利天时指时令气候等自然条件乃至政治形势等地利指有利的地理条件翻译句子占有天时不如占有地利2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指人心所向翻译句子占有地利不如占有人和3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之的郭外城翻译句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课文的思想内容中心论点2学习课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3掌握课文的论辩语言二重点难点学习重点1掌握课文的思想内容中心论点2学习课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学习难点掌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姓教材分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主旨十分明确突出强调人和的重要性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具体地说就是阐明战争的胜败主要取决于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取决于统治者是否得道从战争谈起最终归结到...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读后感(3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