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时间:2024.4.27

艾康:读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艾康

本来我一向不是很欣赏钱穆那个时代的作品,我总是觉得那个时代的作品总是像是张恨水之流,半文不白,有时候还有点佶屈聱牙,但是这回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却让我手不释卷,其实说“手不释卷”也是不对的,因为这本书我是在网上看的电子版,真正开始看的时候已经离作业提交的时间没剩几天了,只得匆匆的看了一遍,现在真是很后悔,要是早能体会到这本书的好与值得一读之处,我一定能不必如此行动匆忙,也能写出一篇更好的读书笔记。 在这部书的序言的落款,我看到了“一九五五年八月”这样的落款,当时我便非常惊讶,因为单单是钱穆先生在序言中所表露出的思想,怎么看怎么像是当代非常有造诣的冷静的历史学家的作品,换句话说,钱穆先生在这本书最令我敬慕之处就是在那个激情与理智界限模糊的年代,可贵的保存了比时代更多一分的冷静。在这本书里面,最令我感慨颇深的一句话就是:但我们也不该凭借我们当前的时代意见来抹杀以往的历史意见。即使我们此刻所处的时代,已经是民主政治的时代了,我们不能再要有一个皇帝,这是不必再说的。但我们也不该单凭我们当前的时代意见来一笔抹杀历史,认为从有历史以来,便不该有一个皇帝,皇帝总是要不得,一切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只要有了一个皇帝,便是坏政治。这正如一个壮年人,不需要睡摇篮,便认为睡摇篮是要不得的事情。但在婴孩期,让他睡摇篮,未必要不得。

如此冷静理智而又读起来发人深省、让人看着动情至深的语言,我好久没有见到了。钱穆先生在写这本书的时候,给我的感觉仿佛是置身世外,一切历史仿佛不再是中国的历史,这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某种东西,等我将我体会到的这种东西付诸语言的时候,我把它冠以一个名字:“历史研究的距离感”,就是指钱穆先生和历史保持了一个很恰当的距离,以一种尽量自身道德中立的姿态,超然于历史之上,然后得出结论,而不像是很多历史学家,特别是跟钱穆差不多时代背景的一些历史学家,受当时时代的影响,我读他们的书,总感觉他们是想和历史“争辩”一些什么,而要争辩的是什么的,无非是说现在的时代什么都好,而过去的时代就是一堆狗屎,所谓激扬文字,也只是当时读来痛快,过后其中的内涵,我却都淡忘了。我认为历史研究的“道德中立性”十分重要。

但是《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却让我看到了一种我认为最有价值的历史研究与艺术创作的方法,就是以一种道德中立的方法,而不是一种自身代入的方法。我承认带有强烈意识形态作品的艺术价值,比如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曲,无疑是艺术的精品,但是我却觉得,交响曲的极品确实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合唱”》,因为肖斯塔科维奇的那首列宁格勒交响曲首先属于苏联,以强烈的苏联式笔法,抒写了苏联的精神与意识形态,他写得很好。但是贝多芬,却超越了时代,他没有拘泥于那些东西,而是把自己超然于时代之外,以人类普遍之追求,写出了人间的苦难和欢乐。每次当我人生将要发生大事之前,我必然会听一遍托斯卡尼尼与NBC管弦乐团合作的《第九交响曲“合唱”》,比如在高考前的那个夜晚,正是这首作品陪我入眠。这首音乐极品的诞生正是由于贝多芬在相当程度上超越了当时的意识形态(并不是完全脱离),并且以人类之普遍价值来创作了最高境界的艺术品。

谈到这里,我特别想谈谈我现在对人类普遍价值的理解,这也是李彬老师的课上的重要内容之一,李斌老师无数次的提到,特别是上学期我在李斌老师的新生研讨课上面,曾经是要三个人一小组引发一个关于“普世价值”的讨论的,结果我们是最后一堂课,时间不够了,结果讨论被取消了。我现在想,幸亏当时我没有瞎说,其实那个时候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是极其幼稚的,但是现在我有了新的理解。

首先,我认为全人类之中的普遍价值确实是存在的,正如苏格拉底柏拉图所追求的符合全人类的普遍道德也是存在的,否则请问为什么古代不同民族的法典有那么多相似之处,比如摩西的《十诫》其中的内容为啥和那么多国家当时的法律不谋而合?试问如果人类普遍意义上的道德和价值不存在,那么一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什么会以相同的意思存在于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的圣典中?

但是,虽然人类作为同一个有很多共同特点的物种,普遍价值确实是存在的,但并不意味着我们要赞同现在所提的“普世价值”,因为现在的所谓“普世价值”是一个糖衣炮弹!现在所谓的“普世价值”其实就是美国价值,美国能取得现在的辉煌成功,当然说明美国价值有很多可取之处,但是“普世价值”的输出,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阴谋!因为美国是单单输出普世价值吗?美国其实是把“普世价值”和其他一些诸如分裂的阴谋和政治的企图打包在一起输出的!所以写到这里心情颇为激动,我这个假期去了萨尔茨堡参加一个国际新闻学的研讨班

类似的东西,在那边有个香港的教授大肆宣传所谓的普世价值,然后鼓吹中国政治就要完全照搬美国模式,还到处演讲,把我气得够呛,但当时我的思想不够成熟反驳不了他,但现在我要告诉这个“砖家”:美国的普世价值本身很好,问题是你接受了它的同时也就等于接受了同时打包在一起的颠覆阴谋和政治企图,美国真是卖东西秉承着“买一送多”啊!

说的有点远了,但这些确实都是我从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想到的,所以一并写到我的读书笔记里面了,我不想重复写书上的内容,也不想太多评价历史,那些可能不是我所感兴趣的,我只想通过一种宏观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而已,写的有点激动,逻辑有些混乱了,但确实是我真实的读书想法和笔记??

更多相关推荐: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这个寒假我读了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此书是钱穆先生在19xx年所作关于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讲演讲稿的基础上补充修改成书钱穆先生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清晰的阐述了他对中国文化和政治制度的观点虽只...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20xx07142210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看完几天了一直想写篇心得今天刚好有时间和心情大概重温了一下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说一中央集权和地方政治封建社会两千年发展中央集权地位一直在上升相反地方政府...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中国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钱穆先生应何应钦邀请为台湾战略顾问安全委员会所作专题演讲的合集后在台中养病又应约写一部研究中国历代政治制度的教材因截稿期限急迫遂以讲稿稍加补充修改正式以中国历代政治得...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前不久看了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著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原以为它会如以往看过的一些名著那样枯燥乏味的谁知事实并非如此从序前言到汉唐宋明清五讲而至总论我都无不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提起了满满的兴趣津津有味...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从租庸调制到两税制的转化看税收与国家发展的关系税收是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税收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国计民生它密切地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因此税收制度与一国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在中...

老故事,新想法——《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老故事新想法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蔡珩记得在上高中的时候当时历史老师曾经向我们强烈推荐去读这本书后来听一位读过的同学说与教科书上内容差不多不过结论很有意思当时只听进去和书上内容差不多这前半句读了一些摘要便过去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读书笔记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这些天小阅了钱穆先生所著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这本书描绘了中国史上重要的制度是钱穆先生在19xx年代据其讲稿所整理的一系列国史制度知识在阅读书中五讲五代的例子中先生的中国文化精神偏重在人文界更...

哈工程 读书工程 中国政治历代得失读后感

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读书工程读书报告学号专业学生姓名任课教师20xx年4月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中国历代考试和选拔制度之我见读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对于爱好历史书的人来说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一本让人读了以后心...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读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在钱穆的这本书中他就中国汉唐宋明清五朝的政府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义务等种种政治制度作了介绍和对比总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从得失两个方面解读中国传统文化和精神有人评论可以说...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

每次捧起书来总是想写点东西因为感悟实在是很多而拿起笔来又不知道从哪里谈起因为所知实在太少惧怕呕心沥血一番后过不几日就发现还不如前人拉出的一坨屎更呈具金字塔般的形状然而小白同学却力劝我前人再漂亮的作品也只能放在隔...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利与弊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钱穆先生在书中说道任何一制度决不会绝对有利而无弊也不会绝对有弊而无利这句话读上去很别扭我反复咀嚼了很多遍才弄清楚其中的意思是啊制度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即便它的弊病远远大于它的益处它也一...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报告

毛概课上老师给我们安排了读一本名著并就这本名著写一篇读书报告的任务其中老师给我们推荐了一些名著不乏有菊与刀中国士绅沉思论以及钱穆先生写的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等等究于我对中国古代历史的浓厚兴趣以及对政治制度的一些粗...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3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