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与中国文化读后感

时间:2024.4.13

《士与中国文化》读后感

著作简介:

《士与中国文化》集结了余英时先生十二篇历史研究的论文集,也是共12章节,20xx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61100字。由于是论文集,可能在逻辑上有不连贯的地方,但总体脉络还是十分清晰。研究知识分子比较著名的还有李泽厚<李泽厚十年集>和许纪霖的《知识分子十讲》。

作者简介:

余英时,原籍安徽潜山,1 930 年生于天津。1 950 年至1 955 年就读于香港新亚书院及新亚研究所,师从钱穆先生。1 956年至1 961 年就读于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任密歇根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教授,香港新亚书院院长兼中文大学副校长,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现居美国。余英时在中国内地比较广为人知的作品有《士与中国文化》《中国知识分子论》等

余英时研究的重心是思想史,并且格外致力于从不同历史阶段的个案出发寻求中国文化内在理路的连续性和价值的再发现,在当代海外学者中,余英时是受中国传统史学影响较深的,他的论著呈现出一种文人情怀和学者风范相结合的风貌,这种治学气质比较鲜明地体现在对知识分子的研究和关注中,这也是他著作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士与中国文化》彰显了这个特色。

作者在各历史阶段中选择了若干有关“士”的发展的中心论题,然后对每一论题进行了比较具体而深入的分析,其目的是通过这一重点的研究方式以展示“士”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

访谈时如是说(研究背景):

“我开始对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发生深厚兴趣是在19xx年代,当时中国史观正处于一个反传统的模式。中国整个过往被负面看待,即便中国独特的发明,也在西方历史发展的对照之下,被诠释为偏离普遍文明进步的正轨。当时我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以及对自己的认同感到完全迷惑,自然毋庸赘言。”彼时的余先生,在世界和中国都对中国传统质疑之时,开始研究这样一个主题,心中难免有不平之意吧?

本书由于时间问题,,我暂时并没有看完,但是都大概看了下每个章节的内容,结合本书的导读和简本,我把本书分为6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士”一词的起源,本义,并告诉我们在古代早期“士”由低微的贵族,逐渐演变成庶民,以及“士农工商”四民社会格局的奠定才最终赋予了“士”延续至今的本质含义。

第二部分,主要以汉代的循吏为切入点,阐述了代表着“士”的循吏身上的双重身份,即治理政务的“吏”的身份,以及主动教化的“师”的身份。在这里,余先生告诉我们,其“师”的身份并不是中央要求和规定的,而是一种自觉的现象,这里,我们必须引起重视,循吏的自觉的教化,甚至更加认同“师”的身份,这都证明,士和中国文化之间,有着一种

自然的承载关系。

第三部分,主要讲了魏晋时期的士人“自觉”和社会“自觉”的两个现象,来论证“礼”和“情”的一种对立统一,这时的士依附于士族社会,并且更加的重视着个性发展和人格精神独立自由。

第四部分是从唐宋到元明时期,儒学添加进了新的元素,并在道教和禅宗影响下发生着变化,导致士志于道中的“道”逐渐由一种政治上的功用转化为一种社会功用。

第五部分,着重介绍了明朝的士人与商人的关系,士而商,或者商而士,四民社会的格局发生变化,以前最被轻视的“商”在此时跃居到第二位,并在社会地位和价值上有了很大的突破。

第六部分,是对本书的一个总结。

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二章节,这里我主要讲下我看完第二章节后的感想。第二章节作者通过对“道”与“势”两个重要的概念的讲解,以达到对“士”的群体形象的探究。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希望用阶级来分析文化现象,尤其用新兴地主阶级的观念来分析“士”的兴起。而本文却鲜明的提出“知识阶层不属于任何一个特定的经济阶级,因此他才能坚守‘思想上的信念’,这恰是孟子‘恒心’的现代诠释”,作者一再强调“从道不从君”的理念。 如何来解释这一特殊群体存在的意义与结果呢?作者再次用传统经典中“思以其道易天下”的理想,与汤因比提出的“创造少数creative minority”概念,强调“道”的最终目的是改变现状,具有比政治更高的权威,而且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疏离于普遍阶级的“创造少数”也确实可以做到了这一点。 而由于中国的“士”追求的是“人道”,因此他的实现没有确定的保障,因此更重视自爱自立自尊。西方上帝的尊严可以通过教会制度来树立,但是中国“道”则悬在空中,以道自任的知识分子只有守住个人的尊严才能抗礼于“道。” 在中国今日的社会背景下,这一观点也有其现实的意义,既是对中国新一代知识分子的呼唤与对追名逐利之徒的含蓄批评;也是希望通过价值观的构筑,在广泛的社会层面上,以道的力量,或者说道德文化的教化,来实现长远的目标。

问题:

1.为何余先生没有在书里没有论述自隋唐以来对中国士阶层影响很深的科举制度,比如阶层的流动等…..

2. 现代的中国,我们时常会听到现在的中国人缺少的是信念,那么一直有着坚持“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理念,余先生也在书中写到从汉代以来,循吏,也可以说是知识分子,有二个身份,,一个是治理政务的“吏”的身份,还有就是主动教化的“师”的身份。从汉到清末一千多年,但是怎么就是在这个近代的短短时间内会渐渐的淡化了??


第二篇: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士的起源:士在古代主要泛指各部门掌事的中下层官吏,多数近代学者认为士最初是武士,进过春秋战国时社会变动转化为文士。士最初是最低级贵族,低位在大夫和庶人之间。春秋战国时上层贵族下降,下层庶民上升,士阶层是上下流动的汇合场所,人数随之大增。当时农人可上升为士。这一阶层扩大,使得士不再是有职之人,从固定的封建关系中游离出来,进入一种“士无定主”的状态,这时出现了大批有学问有知识的士人,他们以“仕”为专业,然而社会上没有固定的职位在等着他们。士民的出现是中国的知识阶层兴起的一个最清楚的标志。 所谓“突破”是指某一民族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对自身在宇宙中的位置与历史上的处境发生了一种系统性、超越性和批判性的反省;哲学的突破:在公元前一千年之内,希腊、以色列、印度和中国四大古代文明,都曾先后各不相谋而方式各异地经历了一个“哲学的突破”的阶段。所谓“哲学的突破”即对构成人类处境之宇宙的本质发生了一种理性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所达到的层次之高,则是从来都未曾有的。与这种认识随而俱来的是对人类处境的本身及其基本意义有了新的解释。

春秋时期是古代贵族文化的最后同时也是最高阶段。初秋战国的“礼崩乐坏”是“百家争鸣”的前奏。礼乐是章学诚认为的古代王官之学,也就是古代学术的总汇。礼崩乐坏,“道术为天下裂”这一过程即所谓“哲学的突破”

中国的“哲学的突破”是针对古代诗、书、礼、乐所谓“王官之学”而来的。孔子一方面承继传统,而另一方面则赋予诗、书、礼、乐以新的精神与意义。就后一方面言,孔子正是突破了王官之学的旧传统。墨子最初也是习礼乐,后来成为礼乐的批判者。就其批判礼乐言,墨子的突破自然远较孔子为激烈。哲学的突破”与古代知识阶层的兴起有极密切的关系。因为突破的结果是帕森思所谓的“文化事务专家”在社会上形成了一个显著的集团。他们可以说是“知识分子”的最初型态。

“哲学的突破”的影响:为古代知识阶层兴起的一大历史关键,文化系统从此与社会系统分化而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分化后的知识阶层主要成为新教义的创建者和传衍者,而不是官方宗教的代表。 “哲学的突破”导致不同学派的并起,因而复有正统与异端的分歧。这三点都足以使我们对中国古代士阶层的发展在理论上有进一步的了解。

士与道:先秦的士以“道”自任,受到时君的尊重主要也是由于他们所代表的“道”。诸家论“道”都强调其历史性,即与以往的文化传统之间的密切联系。儒、墨在“王官之学”解体之后,极力要争取“道统”上的正宗地位,他们并不承认“道”是他们创建的, 他们强调的“道”都是“法先王”而来的。中国古代‘道”的另一特征,为“人间性”,中国古代之“道”,比较能够摆脱宗教和宇宙论的纠缠。中国没有古希腊那种追究宇宙起源的思辨传统。强调人间秩序的安排。

养客和游士:战国晚期,士人数激增,流品也日益复杂。例子:平原君的门客是分级别的,冯驩和毛遂的故事。汉高祖分封,游士的再次活跃。回光返照而已。历史进入秦汉后,游士变为士大夫,士族化,地主化。大一统帝国是不能容忍游士的过度活动的。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基本特征:第一、构成条件不是阶级,而是其所代表的道。第二,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一开始就管的是恺撒的事;后世所谓“以天下为己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观念都是从这里滥筋出来的。第三,知识分子不但代表“道”,而且相信“道”比“势”更尊。根据“道”的标准来批评政治。

第四,由于“道”缺乏具体的形式,知识分子只有通过个人的自爱、自重才能尊显他们所代表的“道”。此外便别无可靠的保证。中国知识分子自始即注重个人的内心修养,这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中国知识分子的古代传统:总之,一方面中国的“道”以人间秩序为中心,直接与政治权威打交道;另一方面,“道”又不具备任何客观的外在形式,“弘道”的担子完全落到了知识分子个人的身上。在“势”的重大压力之下,知识分子只有转而走“内圣”一条路,以自己的内在道德修养来做“道”的保证。但是从历史的观点看,儒家的最初与最后的向往都是在政治社会秩序的重建上面。不但《大学》的修、齐、治、平明确地揭示了儒学的方向,《中庸》也同样说:“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知识分子虽然自始便有重视“修身”的传统,绝不能因此肯定他们都在精神修养上有了真实的造诣。事实上,世主也以此为取“士”的标准。“修身”既人于利禄之途就必然不免要流为虚伪。

汉代循吏与文化传播: 中国文化的大小传统,中国文化的雅和俗两个方面。 一方面固然相互独立,另一方面也不断地相互交流。所以大传统中的伟大思想或优美诗歌往往起于民间;而大传统既形成之后也通过种种管道再回到民间,并且在意义上发生种种始料所不及的改变。汉代以后大小传统逐渐分隔。

循吏的身份特殊功能; 儒教在汉代确居于主流的地位,但是儒教对汉代国家体制,尤其是中央政府的影响是比较表面的,法家的影响仍然是主要的。对孔子和儒家而言,文化秩序是第一义的,政治秩序是第二。循吏兼“吏”与“师”的双重身分,这双重身分 可以称之为“政统”与“道统”。这两个传统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互相支援,一方面又不断发生矛盾。汉代的循吏恰好处在这两个传统的交叉点上。

士族大姓,士的影响力的体现: 东汉政权的建立实以士族大姓为社会基础。光武集团之所以能在群雄并起的形势下获得最后的胜利,除刘秀个人的身世,及其所处的客观环境较为有利外,它和士族大姓之间取得了更大的协调,显然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不可否认,士族在当时社会上确实起着主导的作用, 大姓跟着士族走。东汉这个靠着士族大姓的辅助而建立起来的政权,最后还是因为与士大夫阶层之间失去了协调而归于灭亡。

汉晋之际士的群体自觉和个体自觉:

中国宗教的入世转向;佛教从出世到入世,新禅宗的兴起。 新道教,全真教,入世显著。新道教一方面沿袭了新禅宗所开始的人世苦行的方向,另一方面又受了儒学的影响。所以他们才更进一步地讲“事父事君”。

名教的危机,实际是礼教的危机,魏晋时期君臣关系、家庭伦理等一些传统规范受到破坏、质疑和挑战,陷入危机;名教与自然的冲突即为后世所常道的情与礼的冲突。

中国宗教的入世转向:1、新禅宗,原始的印度佛教本是一种极端出世型的宗教,把“此世”看成绝对负面而予以舍弃。这一性格本来和中国人的强烈入世心理是格格不入的。中国思想自先秦以来即具有明显的“人间性”倾向。中国古代思想中虽也早有超越的理想世界(即“彼世”)和现实的世界(即“此世”)的分化,但这两个世界之间是一种不即不离的关系,并不象在其他文化(如希腊、以色列、印度)中那样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是中国思想的重要特征之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2、新道教,全真教受到禅宗的影响,也有入世与苦行两个维度,如丘处机。

儒家伦理的新发展:“天理世界的建立”——新儒家的“彼世”,新儒家因禅宗的挑战而全面的发展了自己的“天理”世界,他们用各种不同的语言来表达“此世”与“彼世”的区别:以宇宙论而言,是“理”与“气”;以存有论而言,是“形而上”与“形而下”,在人文界是“理”与“事”,在价值论领域内则是“天理”与“人欲”。

“敬贯动静”——入世作事的精神修养:“敬”在入世活动中实为一种全神贯注的心理状态“执事敬”(动、精,阴阳)

中国商人的精神:士商农工新秩序,商人地位的提高,商人对儒学的信奉,商业中儒学精神的运用!

商人与儒学:商人之所以对儒学发生严肃的兴趣是由于他们相信儒家的道理可以帮助他们经商;儒家的道德规范对商人的实际行为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明清商人伦理:勤、俭、诚信不欺

儒家伦理的新发展:新儒家的兴起受禅宗的影响,儒家随时入世的,但是唐代时与现实生活脱节,吸收继承新禅宗的入世精神。

新儒家建立“天理世界“从佛教手上夺回失去已久的精神阵地。程朱理学和陆王之学的不同!

宋朝士大夫政治文化;内圣是为了追求外王!

士商互动与儒学转向:本篇的主旨在讨论明清社会变动与儒学转向的关系。在社会变动的范畴之中,作者强调了士商合流和专制政治两个方面,而且对前一方面所论稍详,对后一方则仅略举例以示一二。这并不表示本篇所论已足以概括当时社会变动的主要内容。儒学转向包括了宗教化的途径,而与释、道两教合流,这是一个特别值得注视的现象。

更多相关推荐:
《士与中国文化读后感》

我对中国文化中的士一些看法士与中国文化读后感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士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从整体上看士的形成及演变在中国历史上也确然具有高度连续性的传统余英时先生在他的士与中国文化中说中国历史...

《士与中国文化》读后感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读书笔记在图文无意中看到一本已经泛黄的书士与中国文化这本书的名字很快吸引了我的兴趣从书名可以看出其叙述的主要对象就是士那么究竟什么是士与中国文化又有怎样的一些联系这本书的作者余英时教授是美国哈...

士与中国文化读书笔记

士与中国文化读书笔记序今天西方人常常称知识分子为社会的良知认为他们是人类得基本价值如理性自由平等等的维护者知识分子一方面根据这些基本价值来批判社会上的一切不合理的现象另一方面则推动这些价值的充分实现自序第2页知...

《士与中国文化》读书笔记

士与中国文化读书笔记士与中国文化这本书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中国关于士人在传统中国地位与功能相关论述的基本范式余先生接续钱穆先生的衣钵继而发扬光大之这本书不只是作为学术论文的典范也有余先生化不开的士人情怀与文化中国...

读中国文化要义有感

读《中国文化要义》有感10级工商管理(一)班人生而思索,中国文化传承千年纵观全书,梁漱溟先生想表达的是,中国文化既是这两大问题的根源,也是这两大问题的解答,关键在于如何来认识这种文化。从小的方面来说,对中国文化…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读书笔记乔军玲20xx41110中国文化要义一书深刻解析了中国的文化中所包含各种要义梁先生自言是一个有思想又且本着他的思想而行动的人先生穷其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思考两个问题自己人生的问题和中国的...

《中国文化要义》读书笔记

中国文化要义读书笔记在我们的世界观里仿佛只有那么一个独系演进论大致按照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最后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脉络每一个国家或者每一个社会都有自己的个性存在倘若硬要拘泥于此就显得有些呆板了有些不切...

读书笔记中国文化要义

西方人有集体荣誉感有组织纪律性有公德而中国人特见散漫无组织无纪律自私而不讲公德在19世纪国门洞开之后这是很多西方人包括中国人对中国人的几乎一致看法国门始开国人还来不及有所改变民族性传统依然西方人一进来也有了对比...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读书笔记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读书笔记吾辈进来耗时月余算是对梁漱溟先生这一著作有了粗略的了解该书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思想急剧碰撞的年代的背景出发系统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状况文化精神及其产生的要素和发展的历程其文笔通达思路清晰旁...

中国文化要义读书心得

我读中国文化要义印象较深刻的是第六章关于中国以道德代替宗教的相关论点在东西文化观上把人类文化划分为西洋印度和中国三种类型梁漱溟在书中说中国是缺乏宗教的区别与西方及印度我国是袭承周孔教化道德为理性之事存于个人之自...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

中国文化要义一书深刻解析了中国的文化中所包含各种要义梁先生自言是一个有思想又且本着他的思想而行动的人先生穷其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思考两个问题自己人生的问题和中国的问题绪论分为三个部分先解释何为中国文化及国家政治法...

读《中国文化要义》有感

读中国文化要义有感中国文化要义是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得代表作原书于19xx年出版影响甚大被一誉为中国文化研究和西方文化比较得经典作品本书首先从集团集体生活的角度对比了中国人和西方人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进而提出...

士与中国文化读后感(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