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意象读后感 (2)

时间:2024.4.20

泛读《城市意象》小感

题解:

对于这个作业,很是困惑,首先是对于这个论文的困惑,论文,据百度所查,应是用来做学术研讨或报告的东西,可是,我们这个阶段,既没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没有很多的成果,那么,如何来做这个文便成了问题;其次对于选题,我们的内容过于宽泛,问题设置就显得很大,更加无从下手。那我可不可以认为这个作业就是在前人的理论和观点上进行翻译?那么,这是不是就变得毫无意义?因为一般这个过程只是几个小时就搞定了的。不知道老师是否想过这个问题,依稀记得大一时候的建筑概论课,最后的学习考核也是写论文,貌似是得了78分,貌似是按页数给分,暂且抛开这个不说,只是说说这个于我的作用,我觉得,也只是浪费了几个小时去手写一些什么东西,现在叫我回忆,真是只记得题目和城市乡村有关而已。我觉得,这样的东西,真的没有必要。针对这个现状,我觉得,那就先抛开这一切,只是从一本书入手,去看看作者是怎么来理解城市的。既然是入门。那我就选择了《城市意象》。我要做的工作也就变得简单而连贯,那就是去理解他是怎样想的,或者他的思路是否清晰。我想,这也算是一种对于城市的解读的翻译吧(我更愿意把这个阶段所坐的一切叫做翻译)?由于时间原因,读书粗略,只知大意,未解深意,所以,翻译可能会略显粗浅,感想或许略显幼稚,但是都不管了,对了,字数可能会不达标。

第一部分:

首先,我想说的是关于凯文林奇,对于他的一系列诸如本书,或者 《总体设计》,再或者《建筑的永恒之道》等著作,不再多说。只是觉得,他的诸多功绩之中,最为令我赞赏的,就是他对于建筑教育体制的改良——他帮助建立了麻省理工规划学院,并将之发展成为世界著名建筑学院之一。个人认为,这种对于学科的改良,是需要一定的魄力的,而这种改良也是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说服力的,后来也证明了这种改革的作用是巨大的,无论对于MIT或者是建筑教育。

对于凯文林奇的成书思路,我做一个介绍,他的方式是这样的,关于城市意象,他使用了5个章节来介绍,首先便是意象的解读,其次是关于波士顿,泽西城,洛杉矶这三个城市的介绍,然后他深入介绍了城市意象的元素及城市形态设计,最后,他探讨了城市的新尺度和城设计问题。最后,他用了相当长的篇幅来介绍了自己的参考

文献,真的是煞费苦心。

第二部分:

关于部分文字的思考:

1,“每一个人都会与自己生活的城市的某一部分联系密切,对城市的印象必然沉浸在记忆中,意味深长。”

我认为这句话很有道理,关于一个城市,我们每个人的意识中,都会有所不同,而城市的特点也会成为被记忆的要素,每个人在城市中的地位,场所,年龄?各不相同,所造成的对于城市的判断也就不同,在城市中,我们经历诸如节日,盛会,升值,失业等等,这所有的体验汇聚在一起,构成了城市的记忆,所以,城市设计是复杂的,是关乎每个个体的,同时也是关乎整体的。

2,这便应证了这第二句话,“城市中移动的元素,尤其是人类活动,与静止的物质元素同等重要的。”人在城市中的价值在这里面得到体现,其实事实也是这样,我们设计城市的目的就是给人一个更加舒适的环境。城市设计的最初,应该也是这样吧。可是,看看我们现在的城市规划,也许,真的体现了城市的复杂性,这不只是一个学科问题,更是一个跨学科的矛盾体,我们在设计城市的同时,考虑的更多的确是政治因素,这是一种对于人文精神和人本思想的丧失吗,可不可以这样理解?或许,社会本该是这样,但是,当这成为一种不可逆的趋势,我在想,会不会有人求变,会不会有人产生质疑?答案不言而喻。这种并不是基于科学的规划导致的是一种混乱,或者说,规划在一开始就背离了它的初衷——为了更好的生活而规划,而是为了规划而规划,这个是势必是盲目的。

3,这正好是我摘抄的第三句话“显然,一个清晰的意象可以使人方便迅速地迁移?但事实上一个有秩序的环境能够带来的益处更多,它提供了更宽广的参照系,是行为、信仰和知识的组织者。?有秩序的环境给人们提供了选择的可能性,是获取更多信息的起点。总之,对环境的清晰意象是个体成长的一个必要基础。”盲目规划的后果就是混乱,更是一种破坏,就好比盲目地去韩国体验整容科技,后果是整容失败后,自己变得比原来还痛苦,更惨的是变成个残疾人,靠,这不是自作自受么。如果

成功了,你还很高兴,可是,你还是你自己么?

4,“惊喜必须基于一个整体的框架,迷惑的只能是可见整体的一小部分;其次复杂神秘的部分应该具有可以探索或是花时间可以去理解的形式,没有任何相关联系的完全混乱时绝对不可能令人愉快的。”这句话很简洁,但却道出了整体控制的重要性,真的是这样,当我们只是为了一些空间的丰富性而忽略掉整体的一致性,结果很可能会变得不伦不类,建筑设计也是一样,就像专业老师说的一样,“你要找到一个点去控制它,要不然,做到最后,你就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了。”这些说来很简单,但其实,确实我常常忽视的。这也许是一个概念的重要性吧,如果按这个思路去想,我们在设计时,只要找到这个点,就找到了方向,那么,这个点可不可以是一些理念性的东西,或是句话,一个词,一种方式?

5,“环境意象经分析归纳,有三个部分组成:个性,结构和意蕴。”个性是区别于其他环境的特征性,这是一个环境意象可加工的前提,结构是它与周围意象空间或形态上的关联,这是它可以在某地成为意象的可能性,也就是同一性,意蕴应该是最后一个层次,这个主要是对于一向给人的感受。有时我也在想,一个城市的天际线作用真的很大么,特别是对于一个置入城市中的个体来说,当我们漫步在城市中,更多的感受是身边的店面吧?后来,觉得,一个建筑对于城市的影响真的很大,而建筑群落则构成了更大的影响,就比如

施工中的国泰

解放碑,洪崖洞附近的国泰大剧院,它对于周围的环境的影响并不是融合

城市意象读后感2

(更不

城市意象读后感2

用说改善),有些偏破坏的意味,就像重庆火锅一样,想冒几个泡的感觉。

这种构成上的不自然,像不像《洛杉矶之战》?

我们发现,在全部是竖向体量下的解放碑的混乱布局中,国泰的体量感很有问题,首先便是与其他建筑的不和,其次建筑自身的过度装饰设计,使得建筑失去美感,在整体性下,显得过于琐碎,而其对于周围的环境产生了异质感。再想想,如果整个城市充斥这种建筑(有这个趋势)那么,建筑的破坏性就很明显了,就像生活在废墟中,呵呵。

6,苏赞·兰格认为,建筑是“一切被创造的可见的环境。”确实是这样,我们在设计时,考虑的,不应只是建筑本身,因为,空的部分才是给人们用的,而这一部分,和环境应该是有交融的,当建筑变得孤立,那建筑的作用对象就太单一了(当然和功能有关)。他将建筑的领域拓宽,或者我觉得说出了一个建筑本该的样子,那就是环境,建筑就该是环境的一部分。

7,“一旦空间有了一些形状,空间的效果都要更加强烈,特征过目不忘?不仅仅在功能上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具备相称的空间特征,那么他们就能成为城市的关键特征。”最明显的例子应该是重庆的洪崖洞,作为城市阳台,它的作用不是是商业,更

是一个休闲,娱乐,观景的场所,同时,它也成为了景观要素,这种环境意象就是很积极的。

洪崖洞的街巷空间

洪崖洞的观景效果

洪崖洞的定位首先很正确,城市阳台,这决定它的体量会很宜人,其次,建筑形制是仿古,这无疑是对于重庆老建筑的致意,也是对于山地建筑的一种解读(先不说这种仿古与古建拆除的问题),建筑并没有一味的商业化,而是更人性的创造了很多的公共空间,这是建筑师的责任!

城市意象读后感2

城市意象读后感2

洪崖洞的城市阳台

8,“城市意象中物质形态的五要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在这里,我只想说关于节点和标志物,首先是节点,一个城市的节点应该是一个城市的空间上最为精彩的地方,这里应该充满了地域性的或是特征性的意象,这里应该是人们对于城市记忆的焦点,城市的节点应该是具有人情味的。说道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标志物,我们国家对于标志物的理解很简单,很浅薄。何为标志性建筑?难道就一定是形象夸张,高大么?前几天听到学长说,现在中国领导心中的城市规划就是三个字:高富帅,这可以体现一个城市的特点么?或者说,一个城市的价值难道是用高富帅来衡量的?张锦秋院士曾说过,“我很坦率地说,仅就建筑设计而言,我们的奥运会办得很失败。很多申办过奥运会的国家,都会借机培养本民族的建筑师。比如韩国,韩国奥运时的一大批建筑都是本土设计师设计的,他们有意识地要造就一批他们的建筑。反观我们,说是国际招标,但重点放在外国。外国设计师只是画个样子,后续的一系列技术问题,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却都是中国设计师来做的,技术难题都是中国设计师完成的。但这些建筑都是挂在国外设计大师的名下,有点遗憾。”这是不是体现了我们的文化不自信?或者说对于文化的关注太少?或者我们的文化已沦丧?我很支持凯文林奇的观点,建筑的标志性不该只是体现在体量或者形式上,更应该是多方面的,何为标志?可能更多是异质性?我倒觉得,也许还应该是代表性或者精神性,这才是一个城市最该来标榜或者用来标志的,按照凯文林奇的观点,标志性体现在它是不是处在关键位置,有没有关键作用。比如,一个对于城市空间的退让,

城市意象读后感2

就可以算

是一种标志性的体现,因为,它在退让的同时,体现了自己的价值。有时想想,一个只能为城市添堵的建筑,存在有何必要???

我觉得,这种位置,应该是一个城市公园,或者广场,或许,不该是个超高层吧,也许,人类对于天空的征服还不满足?

标志物从另一个角度,可以是城市的参照物,所以,不宜过多,当一个城市,充斥着高层,那时,我们靠什么找寻天空?会不会迷失?所以,标志物不应该只是巨大的体量和奇异的外形以及天文数字,更应该是体现城市的要素或者对城市空间产生控制力,我们应该把标志物的范围拓宽,至少到空间节点的位置,我觉得重庆这一点就很好,比如一些新的城市形象的代表,虽然可能他们没有找到重庆城市最具代表的东西。

9,“在斯科雷广场,两者虽然仅相隔一个街区,也存在令人困惑的意象裂缝。两个地点的心理距离,似乎比单纯的物质分隔距离更远,更难以超越。”凯文林奇是在介绍元素相关性时说到这个的,就是说,当我们的外围环境由于分隔或者风格的变化而产生了令人困惑的感觉,这对于建筑设计同样适用,就好比你设计一个别墅,大门

城市意象读后感2

是欧式的,精美,奢华,外部装饰确是中式的,古朴,但是内部装饰是地中海?靠,

是不是你会崩溃?我们有时就过度地设计,做了一些没有必要的事情,反而把事情搞糟。为何设计,有时真的很困惑,当你觉得那里不适合做一个幼儿园,更适合做一个超市什么的,你还会去努力地设计么?我觉得这是一个建筑师的责任的问题。其次是如何设计,我觉得,应该去发现矛盾,而不只是去找到一个想法,矛盾是真真正正需要解决的。如果用维特鲁威的话来说,这就是解决坚固和实用的问题,其次才是美观。对了,好像中国还有个什么经济?靠,看看现在的建筑还有什么经济可言么,呵呵?

10,“保留一颗古树、一条街巷,或是其他一些区域特征,都会有助于形成这种连续性”这是凯文林奇在讨论变化的意象时说的,也就是说,对于一个空间形态的改造,应该从保留开始,而不是拆除!这会使得空间具有存在感,至少是在一部分人心中。中国现在的城市改造过程简直就是城市革命。当我们对于老街的记忆无法传给下一代时,他们的某些体验也就弱化了,我们的独有的东西也就渐渐消失了吧?这是对于人的漠视吧,这时,我们的根也就随着城市建设消失了,文化的归属感也就不复存在了。我也不止一次和同学讨论过这个问题,甚至对于古建维护,有的人认为就该拆除,我不得不说,对于大多数有生存压力的国人来说,古建的价值没有高层的大,但是对于一个国家的每个人来说,情况又不是这样,很奇怪,就看你对自己的定位了,拿日本来说,那种人口众多的国家,生存压力比我们大很多,但是他们的古物保护也很好,我想,这很值得研究,他们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心理来面对这个矛盾的,而矛盾背后的诸多更加复杂的问题,他们是靠什么来解决的?有时间该去了解一下。

11,“生动并不等于丰富,稀疏也并不等于抽象。意象有可能既丰富又抽象,就像是出租汽车调度员,他们对于城市街道的认识,是记忆中一个街区又一个街区的房屋门牌号码,而很少有对那些建筑物具体感觉上的描述。”每一个人对于城市的认知都是不同的,每一个人对于建筑的感受也是不同的,那么,抛开所有,我们该去看看,看看建筑想成为什么。正如路易斯康:

what does a brick want to be?

-"And if you think of Brick, for instance,and you say to Brick,”"What do you want Brick?" -And Brick says to you "I like an Arch."

-And if you say to Brick -"Look, arches are expensive,and I can use a concrete lentil over you.What do you think of that?""Brick?"

-Brick says: "... I like an Arch"

LOUIS KAHN

我们是不是也该多多的去追问,追问那些抛却体制和意识形态的建筑的本源。

12,“观察者常用目的地来定义道路,似乎都赋予道路一种指向性,或者称作不可逆转的方向性(如果有某些特征)凭借这些自身的特征,出行就具有了含义,因而本身也成为一种体验。”这是理想的城市空间吧。

13,“整体形态多半按照标准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尾的顺序,或许会有很多的细部处理,结尾也有可能空缺。经过海湾往旧金山的路就蕴含着这样的韵律组织,这种方法为设计的发展和试验提供了充足的空间。”这是一种叙述方式吧,就像王澍把中国的山水画融入到建筑中一样,这种文化的相互渗透体现了一种不一样的认知,这更让我们兴奋,因为我们需要了解的太多太多。这种类比就是证明。

14,“如果节点存在一个鲜明、围合的界线,每个边的意象并没有无缘由地减弱,其界定就更加清晰;如果其中有一两个物体又称为视线的焦点,节点就会更加引人注目;如果他又能够具有连贯的空间形态,那么一定会耀眼夺目。这就是经典的静态室外空间构成原理。”值得借鉴?所以,城市设计或改良就不只是一个微缩世界地图神马,我觉得王澍做的很好,很实用,比如他在御街的尝试,就是很好的例子。

第三部分:

结束语:

我认为,这是一次关于一本书的只言片语的感想,还是那句,颇显幼稚,但是确实是想了些东西,以前读书,不曾有过记述,我觉得,这算是我的一个收获吧。以后还会想想,可能就记在书上了,那样还快些。

关于城市的阅读,我觉得不是我目前可以说清楚的,还是需要积累?至于论文,交给以后吧。

第四部分:

参考文献:

《城市意象》 《交往与空间》


第二篇:《城市意象》读后感


《城市意象》读后感

《城市意象》是一本在建筑学上非常有影响力的著作,这本书以波士顿、洛杉矶和新泽西城为例,将城市景观归纳为道路、边缘、地域、节点和标志五大组成因素,并且首次把环境心理学的概念引入城市的设计,其作者是凯文·林奇(Kevin Lynch),芝加哥人,曾经是赖特的学生。当代著名城市设计师、具有丰富的城市规划经验,任教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院三十年之久。

他认为市民就是通过这五大景观因素去辨认城市的风貌特征,因此,城市设计不应再是建筑师或城市规划设计师的主观创作,而应是探索每座城市的自然和历史条件及其特色,并加以组织发挥,使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在分析这五大因素时,他又引入空间、结构、连续性、可见性、渗透性、主导性等设计特性与之相结合,从而创造出一套崭新的设计理论和方法。

什么是“城市意象”呢?

在读完《城市意象》之后似乎也很难给城市意象概括总结出一个准确、恰当而又全面的定义。城市本身包含的要素就丰富,意象的概念更加抽象深远,所以在此我只能一个个解读书中所提及的概念。

首先,什么是“意象”呢?加斯东·巴舍拉(法)《空间诗学》如是定义:“意象的发生场域是在灵魂的活动中,它先于思维而出现。”简而言之,就是我们作为观察者,借助各种各样的线索,诸如对色彩、形状、动态或是光线变化产生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动觉,以及对重力场或是电场、磁场的感受。

意象自身并不是将现实按比例缩小,统一抽象,精确微缩后的一个模型,而是有目的的简单化,通过对现状进行删减,排除,甚至是附加元素,融汇变通,将各部分关联组织在一起,才形成最终的意象,有目的地将其重新排列,变性也许不合逻辑,但这可能会更充分,更好地形成需要的意象。

再而,另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公共意象”,它指:大多数城市居民心中拥有的共同印象,即在单个物质实体、一个共同的文化背景以及一种基本生理特征三者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希望可能达成一致的领域。

正是因为环境意象是观察者与所处环境双向作用的结果。所以意象的概念成为观察者主观概念。而城市观察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性情或熟悉城市的程度层次不齐,每一个观察者形成自己的城市意象也就大不相同。城市规划设计所探索的就是创造一个供众多人使用的环境,于是得出“公共意象”概念。

初步了解城市意象概念之后,分析形成城市意象的内容和因素到底是什么。

城市意象的内含:城市个性、城市结构、城市意蕴。城市个性:城市与周围事物的可区别性,和它作为独立个体的可识别性,这种个性具有独立存在的、惟一的意义。城市结构:城市意象必须包括物体与观察者以及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空间或形态上的关联。城市意蕴:城市必须为观察者提供实用的或是情感上的意蕴,这种意蕴也是一种关系,但完全不同于空间或形态的关系。

城市意象的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不同元素之间可能会互相强化互相呼应,从而提高各自的影响力,也可能互相矛盾,甚至互相破坏。大多数观察者把意象中的元素归类成一种中间组织,也就是一种复合形式。其中,道路是主导因素,边界是线性因素,区域是二维平面,节点具有战略意义,标志物是点状参照物。

城市意象的特点:实用性、安全性、传递性。实用性:要求城市意象能够真实反映城市并具有可实施的特性。安全性:要求城市意象具备基本的现实使用安全保障。传递性:要求城市意象能在某一层面将自身意象潜移默化的感染城市个体。

同时,通过三个例证的城市,我们可以发现,在其拥有各自在城市意象上的明显优劣之处外,同时也反映出了共同的主题。

人们能够适应环境,并从身边的材料中提取出环境的结构和个性。尽管在城市意象中使用的元素类型可能随实际形态的变化所占比重不同,但它们的种类以及使意象或强或弱的特性,在这三个城市中仿佛十分相似。不过同时,在这三个不同的物质环境中,人们的方向感和满意度仍然存在显著的差异。

①空间与景观广度的重要性。②开敞景观产生感情上的愉悦。③未经加工的或是无定形的空间可能不会让人高兴但十分显眼。④城市的景观特征,植被或是水面,经常会被欣喜地关注和谈论。⑤社会经济阶层对城市区域意象影响。⑥物质景观体现时间推移的象征方式。⑦环境的巨变和那些反映历史的物质元素的缺失让人又心兴又烦恼。

因此,我们可以得知一个关于城市意象的结论:

“好地方”是通过一些对人以及其文化都非常恰当的方法,使得人能够了解自己的社区、自己的过去、社会网络,以及其中所包含的时间和空间的世界。我们对环境的需要并不仅仅是其结构良好,而且它还应该充满诗意和象征性。它应该涉及个体及其复杂的社会,涉及他们的理想和传统,涉及自然环境以及城市中复杂的功能和运动,清晰的结构和生动的个性将是发展强烈象征符号的第一步。通过一个突出的组织严密的场所,城市为聚集合组织这些意义提供了场地。这种场所感本身将增强在那里发生的每一项人类活动,并激发人们记忆痕迹的沉淀。我们必须通过清晰、协调的形式,满足生动、可懂的外形需要来创造意象。

“不好的地方”混乱、节点不确定、边界模糊、孤立、连续中断、含糊不清、缺乏特征与个性、频繁的改建抹去了历史进程中形成的识别特征。虽然人们对美好的城市意象的追求各有不同,但是似乎人们对不另人满意的城市意象的特点大同小异。这些基本特征正是我们以往设计所忽略或者因为设计者的臆断所造成的。

更多相关推荐:
《城市意象》读后感

城市意象读后感城市意象采用的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凯文林奇把研究建立在心理学和行为学对意象的研究成果之上并且借鉴了这些学科的各项实验研究方法如访谈画图情景的界定描述重复再现系列再现等这些都是心理学中的知觉实验意象实...

城市意象读后感

城市意象读后感城市意象作者是凯文林奇美国人任教于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院三十年之久他帮助建立了城市规划系并将之发展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学院之一作为这学期的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概论的作业我认真的拜读了林奇城市意象的...

城市意象读后感

城市规划原理作业城市意象读后感城市的个性与意蕴城市的景观在城市的众多角色中是人们可见可忆可喜的源泉城市如同建筑是一种空间的结构只是尺度更巨大需要用更长的时间过程去感知如何感知城市可以从意象说起我认为将可意象性的...

城市意象读后感

城市意象读书笔记城市如同建筑是一种空间的结构只是尺度更巨大需要更长的时间过程去感知通常我们对城市的理解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与其他一些相关事物混在一起形成的部分的片段的印象本书通过研究城市市民心中的城市意象分析美国...

读书笔记二:《城市意象》

城市意象读书笔记城市在人们的记忆中或者印象中多数是部分的片断的城市的发展也是由一系列连续的片断组成的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五十年但凯文林奇教授所编著的城市意象这本小册子在对城市景观结构的阐述上仍然有着非凡的高度本篇读...

城市意象 读后感

城市意象读城市意象有感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20xx101058林仕成城市在人们的记忆中或者印象中始终是部分的片断的城市的发展也是由一系列连续的片断组成的我胡诌了一句空间的时间过程和时间的空间记忆录来描述这种...

城市意象读后感

城市意象读后感城市意象采用的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借鉴学科的各项实验研究如访谈画图情景的界定描述重复再现系列再现等一些手段讲述有关城市的面貌以及它的重要性和可变性什么叫做城市意象呢本书中城市是我们要研究的对象意象是...

城市意象读后感

大一的时候设计课的老师就强烈推荐看这本书当时第一次看到书名的时候便被意象这个抽象的词给吓到了认为这本书是枯燥的难以读下去的等没有了浮躁静下来心开始读的时候发现它并没有想象的那般晦涩相反我感觉我收获了很多下面对这...

城市意象读后感

城市意象读后感本文作者以人的视角出发提出了环境意象应该具备的一些特点然后通过一些人对城市的体验的调研从而证明了环境意象应该具备的特点并总结出人们对城市意象的生成主要从城市意象的五要素入手第一章主要概念性的解释了...

城市意象读后感

初读书名我便疑惑什么是所谓的城市意象带着这个问题读完了全书却发现仅用只言片语还是很难讲明意象是观察者和被观察事物之间双向过程作用的结果意象自身并不是将现实按比例缩小统一抽象精确微缩后的一个模型而是有目的的简单化...

城市意象读后感

城市社会学课程作业城社课程作业1市会学城市社会学课程作业读城市意象有感城市意象作者凯文林奇美国人任教于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院三十年之久他帮助建立了城市规划系并将之发展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学院之一作为这学期的城市...

读《城市意象》有感

读城市意象有感姓名班级学号日期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这本书的英文名字叫做theimageofthecity翻译者将其译为城市意象我想为什么不是城市印象而是城市意象呢怀着这个疑惑我决定从书中去寻求我要的答案在读它之...

城市意象读后感(2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