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读后感

时间:2024.4.27

《中国历代政治制度》之我见

这本书是由著名历史学家钱穆老先生写的,是其主要的代表作。钱穆在中国历史界的地位和声望无可替代。他为中国历史界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而他的这部代表作及其生动和形象的说明了中国政治的发展进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国政治制度发展史。就像他自己在本书的序言中说的:“我很早以前,就想写一部中国政治制度史。”

这本书虽然很薄,字数不多,但是其内容丰富,语言简练而又不失精彩。钱穆先生用其深厚的语言功底精彩的给我们展现了汉代、唐代、宋代、明代和清代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机构的设置和日常的运作情况,给我们一种清晰直接的感受。

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每一次社会的过渡都是一种进步。在原始社会是没有政治制度的,因为那时国家还没有产生,没有政治。直到渐渐过渡到奴隶社会国家产生之后,政治也随之产生,但是这时的政治还不够完善。到了封建社会,国家的经济有了质的飞跃之后,作为经济集中体现的政治也有了极大的进步,国家机构渐渐的完善,于是从中央到地方的完善的政治制度也就渐渐建立起来了。

中国进入到封建社会是从秦朝开始的。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随后,他建立了对后世影响巨大的三公九卿制。正如作者在书中提到:“秦代只是汉代之开始,汉代大体是秦代之延续。所以秦代暂亦不讲,而只讲汉代,”汉代延续了秦朝的制度,并有了一定的发展,史上称为“汉承秦制”,汉代的制度是秦代的缩影,所以从汉代说起。汉代的政治制度已经比较完善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和监督都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高度,特别是汉武帝大一统后,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在中央还是设立三公九卿,这是全国除了皇帝以外的最高的官员。三公和九卿有不同的分工,职权明确,行政效率很高。汉武帝在全国推行郡国并行制,有利于对地方的管辖,所以汉朝的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比较紧凑。汉朝实行察举制的选举制度,在地方“举孝廉”,推举一些德才兼备的人才管理国家,实行由下而上的推举制度。这在初期确实不失为一种好的选举制度,但是汉朝末年被士族地主所利用,反而阻碍了国家的发展。 东汉末年,三国纷争,统一于晋朝。晋朝没有实现国家的大一统,政治制度也没有太大的发展。南北朝之后,隋朝实现了短暂的统一。隋朝的短暂的统一之后,唐朝建立了强大的统一的国家,政治制度继承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三省之间分工进一步细化,并且相互监督,相互制约。这有利于国家政治的平衡,避免了权利的高度集中,并且行政效率大大提高。唐朝发展和完善了隋朝实行的科举制的选举制度,在全国不分贵贱、长幼的选举人才为官,有利于唐朝的建设和发展。

唐末,地方出现了叛乱,国家陷入了混乱之中。经过了五代的分裂之后,赵匡胤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宋朝。鉴于前朝的教训,赵匡胤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集重权于中央,削弱地方的势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地方实力弱,不能同中央相抗衡。但是这也产生了一定的弊端,地方没有发展的空间,导致了国家的积贫积弱的弊病。宋朝官僚制度的最大特点是分权,把权力一份为三,相互制约,相互牵制,达到权力的平衡。但是过渡的分权导致的后果是冗官和冗兵,以致冗费。不但降低了行政效率,巩固了中央权力,削弱了地方实力,

使宋朝长期的积贫积弱,受到周边政权的攻击。由此可见,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宋朝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实行考试试卷的糊名制,更加的有利于考试中的公平。

宋被元取代,元朝没有什么发展。朱元璋建立了明朝,把科举制改成了考八股文章,不让文人有思考的空间,加强了对文人的控制。科举制成为控制文人思想的工具。明朝还实行东厂西厂和锦衣卫特务统治,这些机构不受行政机构的管辖,直接受命于皇上,只对皇上一人负责。这些人检查官员和臣民的一言一行,并把他们的发现报告于皇上。皇上通过他们加强了对官员的监督和管理,皇权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到了清朝,中国的封建皇权专制达到了顶峰。一方面中央有着对于地方的绝对的控制权;另一方面,清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大力实施文字狱,打击汉族人民的反抗。于是,清朝出现了万马齐喑的现象,封建制度渐渐没落。国家政治制度的腐朽没落,直接导致的是国家实力的减弱,中国渐渐被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所超越,所以鸦片战争中国一败涂地。

由此可见,中国的政治制度是封建皇权专制统治制度下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组织结构不断完善的过程。皇权至高无上是其主要的特征,皇权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也在不断的变化之中,逐渐的完善,并且对于我们现今中国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的好与坏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盛衰强弱。我们学习中国的政治制度史,就是要以史为鉴,为今天的社会找到一种更合适的政治制度。我们要从历史中,借鉴经验,吸取教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们国家政治的发展贡献一点绵薄之力。

更多相关推荐: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这个寒假我读了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此书是钱穆先生在19xx年所作关于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讲演讲稿的基础上补充修改成书钱穆先生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清晰的阐述了他对中国文化和政治制度的观点虽只...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20xx07142210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看完几天了一直想写篇心得今天刚好有时间和心情大概重温了一下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说一中央集权和地方政治封建社会两千年发展中央集权地位一直在上升相反地方政府...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中国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钱穆先生应何应钦邀请为台湾战略顾问安全委员会所作专题演讲的合集后在台中养病又应约写一部研究中国历代政治制度的教材因截稿期限急迫遂以讲稿稍加补充修改正式以中国历代政治得...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前不久看了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著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原以为它会如以往看过的一些名著那样枯燥乏味的谁知事实并非如此从序前言到汉唐宋明清五讲而至总论我都无不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提起了满满的兴趣津津有味...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从租庸调制到两税制的转化看税收与国家发展的关系税收是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税收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国计民生它密切地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因此税收制度与一国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在中...

老故事,新想法——《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老故事新想法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蔡珩记得在上高中的时候当时历史老师曾经向我们强烈推荐去读这本书后来听一位读过的同学说与教科书上内容差不多不过结论很有意思当时只听进去和书上内容差不多这前半句读了一些摘要便过去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读书笔记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这些天小阅了钱穆先生所著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这本书描绘了中国史上重要的制度是钱穆先生在19xx年代据其讲稿所整理的一系列国史制度知识在阅读书中五讲五代的例子中先生的中国文化精神偏重在人文界更...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从古到今概论了汉唐宋明清五个主要朝代在政府组织人才选拔考试与选举制度经济赋税制度和国防与兵役制度四个方面的得与失初读振聋发聩再读掩卷而思首先来谈谈研究的视角钱先生...

读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艾康读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艾康本来我一向不是很欣赏钱穆那个时代的作品我总是觉得那个时代的作品总是像是张恨水之流半文不白有时候还有点佶屈聱牙但是这回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却让我手不释卷其实说手不释卷也是不对的因为...

哈工程 读书工程 中国政治历代得失读后感

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读书工程读书报告学号专业学生姓名任课教师20xx年4月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中国历代考试和选拔制度之我见读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对于爱好历史书的人来说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一本让人读了以后心...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读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在钱穆的这本书中他就中国汉唐宋明清五朝的政府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义务等种种政治制度作了介绍和对比总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从得失两个方面解读中国传统文化和精神有人评论可以说...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

每次捧起书来总是想写点东西因为感悟实在是很多而拿起笔来又不知道从哪里谈起因为所知实在太少惧怕呕心沥血一番后过不几日就发现还不如前人拉出的一坨屎更呈具金字塔般的形状然而小白同学却力劝我前人再漂亮的作品也只能放在隔...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3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