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读后感

时间:2024.5.9

浙江海洋学院

近代史论文

题目:乡土中国读后有感

乡土中国读后感

学院:外国语学院 班级:A14商英

学号:141104115 姓名:徐燕萍

指导老师:丁以德

乡土中国

——读书感想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在社区研究的基础上从宏观角度探讨中国社会结构的著作,分别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各方面分析、解剖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本色。”郑杭生先生的这段话告诉了我们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的主要内容。

“费孝通《乡土中国》的写作有着广深的学术背景,《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对中国进行社会结构分析的尝试,他试图在理论总结并开导实地研究,以构建中国社会特有的乡土伦理体系。如果说《江村经济》侧重讨论社会制度变革,那么《乡土中国》则在探讨与之相匹配的社会道德。”而王铭铭先生的这段话则告诉我们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的写作目的。

费孝通先生在本书的重刊序言中描述到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的各个方面。他并不排斥其他体系同样影响着中国的社会,那些影响同样可以在中国的基层社会里发生作用。而本文的后面的章节都从不同角度描述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的特点。

第一章中费孝通先生首先告诉我们“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而“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而在费孝通先生看来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乡下人的土是因为他们的生活离不开泥土,泥土是他们生活的命根,依靠泥土是他们的谋生办法。而我们中国整个民族都离不开泥土。费先生还举例说明泥土是最接近人性的神,来说明“土”在我们这种文化里所占和所应当占的地位之高。从乡下人的土引出我们中国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变动。”

随后描述了中国乡下社会的特点——聚村而居,中国乡村社会的是以村落为单位的一个社会,而造成这种特点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小农经营,需要水利,为了安全,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中国的乡村社会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法律不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在这个社会中,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熟悉”是乡土社会中人和人相处的基本办法。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有别。

文字下乡中费孝通先生开篇便说“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但是乡下人的愚费孝通先生否认了不识字也可以叫做“文盲”,这个理由。他认为乡下人在城里的生活所需要的知识不如城里人多;但是如果城里人到乡下生活,他们所拥有的知识便不如乡下人。

乡土社会的的生活环境是一个熟人的环境,用费孝通先生的话来说就是Face to face group即“面对面社群”。在面对面社群中,人们几乎天天见面,这种熟人社会导致乡土社会产生了一种“特殊语言”,它可以摆脱字句的固定意义,成为因个人间的需要而发生许多少数人间的特殊语言。在面对面社群中,连语言本身都是不得已而采取的工具,这种直接接触的生活方式里,我们没必要舍弃一个比较完善的语言而采用复杂的文字。在这种熟人社会

中,文字是多余的,可以说“文盲”对于在乡土社会中生活的人而言,不会对他们的生活产生巨大是麻烦或烦恼。再说语言也不是他们传情达意的唯一象征体系,表情、动作也是他们传情达意的方式。所以费孝通先生认为,提倡文字下乡,必须要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否则解决了文盲的问题也不一定能使乡下人“聪明”起来。

在下篇中费孝通先生直接点出文字的发生是在人和人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阻隔的情境里。而时间上的阻隔可以说是个人的今昔之隔和社会的世代之隔两个方面。在乡下社会中,历史的传承不是靠文字来记录下来的,而是依靠时间的桥梁——记忆来保留的,是通过人们的口口相传而保留下来的。如果这种记忆忘记了,遗失了,那么我们就可说这是时间上有了阻隔。乡下社会约等于“没有文字”的社会,这是一个安定的社会,在乡下社会中没有文字的需要。这点在之前也已经说了。费孝通先生在这一篇的最后也提到说中国的文字并不是在基层上发生的,最早的文字就是庙堂性的,一直到目前还不是我们乡下人的东西。也就是说“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

第三篇里费孝通先生提出了一个在整本书中都很重要的一个概念“差序格局”这是一个能够较为合理的概括中国乡下社会的现状。这种格局不是和团体格局一样犹如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而差序格局在孔子的道德体系中尤为体现。“差序格局”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五点:自我主义;公私群己的相对性;特殊主义伦理;人治社会;长老统治。

在这一篇中,费孝通先生还说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关键词“私”。这是中国乡下佬最大的毛病,这是向下工作者眼中的中国乡下佬。但事实上,“私”这种态度并不只是乡下人有,所谓的城里人也有这种“私”。

而后面的几篇和差序格局的联系也是巨大的。私人的道德,家族,礼治秩序,都是在这个格局的背景下发生的。看完前几篇,其实我是有点模糊的,并不能理解费孝通先生在这本书中的一些概念,只能很笼统的根据我自己的理解来写这篇感想。


第二篇:乡土中国的“关系”研究——读《黄河边的中国》有感


乡土中国的关系研究读黄河边的中国有感

乡土中国的关系研究读黄河边的中国有感

更多相关推荐:
《乡土中国》读后感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吴永和最近在读一本社会学读物乡土中国我之所以选择这本书原因有二一我是学社会工作专业的要了解社会学及其研究对象就得去看相关书籍二费孝通先生是我国成就巨大的社会学家其作品有很好的借鉴作用要了解一本书...

费孝通《乡土中国》之读后感

中国文化概论乡土中国读后感前序怀着无比憧憬的大学梦我如愿地踏入了邵阳学院这座美丽神圣的象牙塔刚进入大学我听学姐学长说在大学里我们除了专业课和公共课程以外我们还可以自主选择自我感兴趣的课程进行辅修进入大二在接到选...

乡土中国读后感

08文科实验班杨美梅20xx0W0218读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有感费孝通先生的这本乡土中国在大一时就有所耳闻当时还向同学借了但是一直都没看这次寒假也算是机缘巧合在整理东西时被我翻了出来于是便带回家通读了一遍颇有...

乡土中国读后感

姓名王强班级新闻2班学号20xx22110220xx51乡土中国读后感每次拜读费老的文章他那朴实无华的文风总是让我连连称赞其实一个人的文风也就显示了一个人的阅历当你经历过了人生的各个阶段体验过人生的酸甜苦辣你自...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正文结构一作者简介二乡土中国的写作背景和主要目的1写作背景2主要目的三具体内容1乡土本色2文字下乡3差序格局4家族本位5礼制秩序6乡土地缘四乡土中国中的乡土社会中统治方式五乡土中国对现代社会特别...

乡土中国 读书笔记 经典版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搞清楚我所谓乡土社会这个概念就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具体的中国社会费孝通文章总共有...

乡土中国读后感

此心安处便是吾乡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13121634蒋丝丝女广西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大抵中国所有的乡村都在大国崛起中换了面貌然其土性却是不怎么变的乡土乡土其基本意义仍是...

《乡土中国》读后感

土之味读乡土中国有感这本书每一篇都从不同角度分析乡土社会的特点从土到愚到私到礼等等我仿佛走进那充满土之味的乡土社会当中去了乡土本色开门见山的一句话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于是本篇便以土字开说从泥土到土地再到土气乡下人...

读《乡土中国》有感

读乡土中国有感偶得闲暇手捧一本乡土中国随意翻阅本以为冗长的文字不会吸引住我但随着阅读的深入作者独特犀利的观点和文字所散发出的原始自然的气息感染了我让我领略到了社会学的魅力从作者身上和书中我获益匪浅中国著名的社会...

《乡土中国》读后感

乡土中国读后感偶得闲暇手捧一本乡土中国随意翻阅本以为冗长的文字不会吸引住我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思考的共鸣作者独特犀利的观点和文字所散发出的原始自然的气息感染了我让我领略到了社会学的魅力从作者身上和书中我获益匪浅中国...

乡土中国读后感

乡土中国读后感1研究的是根植于中国农村的乡下人中国有几千年的农耕历史乡土中国在某种意义上是中国传统的符号在改革开放的当代中国乡土中国这一符号有着实实在在的研究意义费孝通认为靠务农为生的乡下人世世代代附着在土地上...

《乡土中国》读后感.

乡土中国读后感吾爱看书但也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在日记簿里写下自己的一些小小的感悟因为还达不到五柳先生的境界可以忘食肚子饿了我就会去吃饭的虽然书本可以作为精神的食粮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所以切不可忘食喜欢看费孝通先...

乡土中国读后感(4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