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职业教育演讲稿

时间:2024.4.29

Now ,I will introduce China's vocational education. But first of all , what the China's vocation education is composed of ? On the academic , China's vocation education is mainly composed of advanced vocation schools, secondary technical schools ,skilled worker’s schools , vocational middle schools, job training centers, and other technical training schools for adults. they are run by community groups or individuals.

what's more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 main channel of hig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enriched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promote the higher education from elite to mass change.

In fact, many people may not know that China educates the exit of development to lie in developing an occupation education.

In a word , ocational education constitute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nation's educational undertakings as well as an important avenue for promoting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employment.

现在,我将介绍中国的职业教育。

但首先,中国的职业教育是由什么组成的?在学术上,中国的职业

教育主要由高级职业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中学、职业培训中心,和其他成人技术培训学校等组成。他们是由社区团体或个人运营。

更重要的是,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主要渠道,丰富了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促进高等教育从精英到大众改变。

事实上,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中国教育发展的出路在于发展职业教育。

总之,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就业、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二篇:中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其思考


论文摘要: 本文分析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存在问题的根源,并提出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高等教育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截至20xx年3月,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已达1168所,占普通高校的 60%,有近880万的在校生,700多种专业,涵盖一、二、三产业和新兴产业,教育思路普遍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体系的逐步建立,在新型工业化、劳动力转移与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条主渠道,丰富了高等教育体系,促进了高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型转变。

(一)发展的现状

首先,高职教育体系初步形成。《职业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确立了高职教育的法律地 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投入职业教育,提升并发展职业教育层次”是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共识。近年职业教育被确认为“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受 到社会各界的认可、接受和重视,其发展速度加快,迎来了职业学校“火爆热潮”。职业教育办学方向向就业本位回归,不再是中职升高职、高职升本科,也不再盲 目地转向普通教育,而是在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上培养高技能国际化可用人才。

其次,人才培养特征逐步明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 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将其人才培养基本特征归纳为:“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 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扎实基础理论知识、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的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 体系;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较大比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学校与社会用人 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这便为高职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

再次,发展规模迅速扩大,占高等 教育的一半。20xx年高职高专招生人数达268.1万人,是19xx年的5.6倍,占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数的比例也由19xx年的39.8%提高到 20xx年的53.1%,年均递增1.9个百分点,在校生人数从117万增加到近880万。高职教育成为与人民群众利益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高等教育。

(二)存在的问题

第一,办学目标存在偏差,办学理念不够明确。我国高职举办形式主要有三种:普通本科院校建置二级职业技术学院、普通专科学校改制、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升格。这样的历史沿 革,使某些高职院校不能准确把握职业教育的性质,仍沿袭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和思路,将高职办成本科的压缩型和中专的放大型。某些高职院校办学存在浮躁心理, 在专业设置、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评价上,向本科院校看齐,没有把高职教育办学目标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也没有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

第二,对高职教育认识不足使其社会认可度不高。“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现代社 会“读书”指单纯做学问。中国人潜意识里将读书做学问和做工的人分成高低贵贱,做工的蓝领阶层在中国人心中没有地位,专门以培养高级蓝领为己任的职业教育 也就缺乏良好的发展环境。不少人重学术轻应用,重学历轻能力,重普教轻职教,重“白领”轻“蓝领”,视高职教育为“次等教育”,学生们不愿上,家长们不支 持,用人单位不重视,社会认可度低,使得高职院校招

生难,制约了高职院校的正常发展,阻碍了尊重技术应用型人才社会氛围的形成。正如潘懋元先生所言:“中 国也是很奇怪,人人都要找职业,但职业两个字出现在校门上就感到不光彩。”[1] 第三,对高职教育不够重视。政策不到位,经费投入难以保 障。国家把资金主要投入普通高等教育,据统计85.2%的高职院校主要经费来源渠道单一,分别为:34.7%的学校主要依赖学费,30.7%的学校主要依 靠地方政府拨款,16.8%的学校主要依靠自筹,2%的学校主要来源于中央政府,1%的学校主要依靠企业拨 款。其中33%的学校经费投入难以保证。几乎所有高职院校在师资、实验实训条件、实习基地、课程设置、教材建设等方面都存在困难,基本没有新的财政投入, 主要靠收取学费运转,资金来源单一,缺口较大。而高职教育培养的则是应用性人才,注重实践性教学,对教学设备仿真性和先进性要求很高,资金来源不足便大大 制约高职教育目标的实现。

第四,师资力量薄弱,“双师型”教师缺乏,阻碍教学水平的提高,难以适应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高职院校教师来 源有三:一是招聘普通高校的本科或研究生;二是聘请普通高校的教师或反聘离退休教师;三是聘请企业行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从普通高校吸收的教师 从学校到学校,没有接受过职业技术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培训,缺乏在企业或生产一线工作的经验,理论与实践脱节,难以对学生进行实操指导,无法胜任技能培训 工作。加上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高职院校很难长期稳定地聘请到企业技术、管理人员作兼职。职教师资补充渠道也存在困难,师范类院校没有培养高职教师任务; 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学习的机会又非常有限。而一刀切的教师职称晋升条件,又注重学历和学术水平,轻视实践能力,不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二、存在问题的根源分析

第一,政府和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定位模糊。《职业教育法》第十三条规定: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初等、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分别由初 等、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根据需要和条件由高等职业学校实施,或由普通高等学校实施。其他学校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规划,可以实施同层次 的职业学校教育。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最高阶段。职业教育本质是通过学校集中地、系统地提供专业应用的教育,降低社会扩大再生产的人力资源成本,提高社会 生产效率和总体竞争力,是社会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 物。因此,高职教育的定位,是在普通教育基础上针对具体职业提供的教育,这也是社会对院校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期望。[2]然而我国实行人力资源宏观管理双轨 制,目前职业教育主管部门之一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其主导下的高职教育定位为非创造性职业的高级技工、技师的教育,而不是面向全体人力资源。这种高职教育 无论在层次还是范围上,都与社会总体期望不相符。另外高级技工、技师的培养有其内在规律,需大量实际工作经验积累,并非几年学校教育就可以实现的,即使拥有相关证书,也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变成“夹生饭”,导致社会对此类证书怀疑,使高职教育证书贬值。

第二,对高职教育的定义模糊及对政府在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推动和引导作用认识不清。有学者提出高职教育是为了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观点。但人才类型 的区别只在进行宏观统计的时候有指导意义,对实践上人才的具体培养并没有现实指导意义。所谓应用型和研究型之间无客观划分标准。在“创新”成为推进社会发 展主旋律的情况下,创新的基础是技术的积累,技术的积累必然要求技术的大量应用,应用和研究在各个层次上都是交织在一起的。对个人而言,根据社会发展形 势,转换职业是大势所趋,尤其是我国采取双向自主选择的就业模式,大部分学生所从事的职业与在校专业之间出现不一致很正常,且随着社会快速发展,职业的内 容不断变化,在未来发展不确定的情形下,期望在高职这个学校教育阶段就将学生的职业发展进行定型,既不现实更不可能。

我国政府对高职教育 的推动和引导,体现在财政投入上。为提高社会对职教的接受程度,有学者提出就业准入制度的建议。但高职教育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如果总靠政府不断投入作 为发展动力,那么随着规模的扩大,势必导致政府投入不断增加,长此以往就变成政府的财政包袱。至于试图通过就业准入制度来加强职业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的发 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相悖。通过不断扩大就业准入的范围这种行政干预方式发展职业教育,所带来的问题不容忽视。在我国这样一个劳动力资源充裕的大 国,进行大范围的就业准入监察并不具可操作性。另外就业准入的行政干预,与采取各种手段提高就业率的社会需求和政府宏观政策不相符,违背劳动力就业的市场 规律。利用行政手段,采取拔苗助长方式片面加强职教,加大政府工作量,很难得到企业支持。

第三,从事高职教育的人才缺乏。能够真正满足社 会需要的高职教育人才,往往也是本行业的优秀人才,企业愿意提供优厚的待遇挽留人才,而在企业也更能发挥自己的长处,取得更多成就。学校能够给他们发挥的 平台不多,进入高职教育领域,属于改变职业发展道路,这些人才从事高职教育的兴趣往往不浓厚。另外进入教育领域工作的学历、证书等门槛也限制了他们。许多 学校因评估、创建需要,要求博士之类学历,这对真正能够从事高职教育的人才是苛求,处在各行业中的人才关注的是实际职业发展成就,学历、职称对他们没有现 实意义。于是高职院校只能使用现有师资,所开展的高职教育往往是对职业的表面、肤浅的理解,闭门造车难以得到社会认可。

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要建立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策略:

第一,摒弃传统观念,提升思想认识,准确定位,充分认识发展高职教育的重要性。高职教育目标是培养适应先进生产力要求的,高级应用型、技能型的生产第一 线人才,具有综合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高职教育应充分体现其“高等性”和“职业性”,必须明确贯彻培养目标是提高教育水平的根本,发展高职教育是落实科学 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开发,有利于推动现代化生产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要实现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高职院校必须 克服浮躁、攀比心理,不能过多考虑“高等性”而忽视“职业性”。

第二,争取政府经费投入,建立多渠道经费保障机制。首先,提高政府对高职教育经费的投入。其次,政府应按教育成本确定经费配置比例,调整普通高等教育与高职教育经费的分配结构,提供公平的教育财政政策,再次,职教经费投入应在政府统筹管理下,鼓励行业、企事业、社团和公民个人等各种力量办学,充分调动企业办职教的积极性。用法律条文明确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对企业、个人、社团投资举办或捐赠职教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形成多渠道办学投入机制。

第三,提高师资素质,壮大“双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队伍的强弱直接关系教学成败,建设一支有质有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切实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条 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殊性,要求教师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和较强的职业技能,具备教师和工程师的双重素质和能力。要通过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使教师获 取企业先进的新技术、新知识、新方法,为实现教学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首先要让教师走出去,深入企业行业实践挂职。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教师到与所教专业 相关的部门、企业或办得好的职业院校参与实践、进修,弥补、充实欠缺的相关知识技能,丰富从事高职教育的经验。加强内培是当前解决“双师”问题的主要渠 道。其次把专家请进来从事教学活动。从相关企事业单位选聘具有一定学术地位的专家、工程师或高级技师担任客座教授或兼职教师,既弥补了“双师”师资的不 足,又加强了学校与企业、社会的联系,还为学生就业铺平了道路。另外要规范教师职称评定标准。参照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专业人员评定办法,从制 度上保证“双师型”教师队伍的

建设与发展。[3]高职院校要成立专门机构,制定“双师型”教师建设规划,确定培训内容与形式,制定规章制度,培训成果与奖金、职称、竞岗等各种利益直接挂钩。充分发挥经济杠 杆的作用,通过分配制度改革使教师获得实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双师素质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条件。重视青年教师培养和教师的继续教育及终生教育,培 养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师资和职业学校校长。可效仿美国在大学就开设职业教育硕士与博士课程和职业学校校长高级课程,颁发职业学校校长资格证书和职业指导协调 能力证书。

第四,构建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工学结合,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机制,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科学文 化知识,更要教会其掌握实际操作技术和技能。基础理论、基本文化知识以“适用”为度,重点是动手操作和实践应用。笔者认为应从四方面着手:首先要加快改革 创新步伐,开设实用课程,找准高职定位。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技术型人才,提高受教育者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科学设置专业,要考虑区域性产 业结构差异和人才需求的动态变化,以适应市场变化。打破教师“一言堂”,实行弹性学习,以便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掌握相应岗位的从业技能。其次,要坚持校企 结合,探索与企业紧密对接的模式。没有企业行业参与,高职教育就失去发展原动力。高职院校应主动密切地与企业联系,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 件,探索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鼓励学生深入生产实际,开展技术推广和技术革新等创新和实践活动,加强和推进校外 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4]再次,要实行与企业的“订单”式培养模式。教育部与劳动保障 部等六部委正在开展的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涉及259所高职院校将与企业合作,“订单”式培养数控、汽车维修、计算机与软件技术、护理等四个专业领域的紧缺人才,以就业为导向实施教学,引入新加坡的“教学工厂”和德国“项目教学法”及“行业导向教学法”,调整课程设置与教学大纲,强化能力培养,运用化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最后,要从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上作出规定。要明确高职教育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对影响人才培养模式的办学定位、经费、师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方式等进行规范管理。

高职教育要立足于自身特点,以就业为导向,只有重视能力建设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才能充分发挥其基本功能,为社会输送既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又熟练掌握现代职业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从而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多样化人才的需要。

实训基地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基础设施,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硬件环境的关键之所在。我市多数学校尚未建立健全标准化的实训基地,甚至缺少必要的试验实训设施设备,难以适应职业教育的教学要求,制约了在校生的培养质量,降低了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建议国家要进一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尤其是实训基地的投入,毕竟职业教育是实操技能教育;民办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限于无形资产劣于公办学校,教育经费来源渠道有限,为生存竞争学生收费徘徊低位,校舍、师资开支完全依靠自身,所以希望国家能对民办学校能给予特别扶持政策,特别是在实训基地建设上,希望国家能对民办学校给予公办学校的同等待遇;此外,学校也要本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投身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办学宗旨,多方筹措,积极融资,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为培养出更多合格技术人才提供优良的教学环境。

㈢教学模式

重书本、轻实操是大多数职校的教学通病。究其原因有三点,一是学校在实训基地投入不足;二是教师本身就缺少相关行业的实践能力,对行业的技术现状、技能要求和实操水平不到位;三是以普高模式办中职,教学模式难以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

建议学校要明确职业教育的教学特点,及时转变教学模式,密切联系市场需求,强化师资技能水平,加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半工半读、工学交替、校企联合、顶岗实习,真正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有技术、会操作、懂管理的技术人才来。

㈣师资队伍

韩愈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其中授业也可以理解为授学生以专业、以职业。职业是立身之本,技能作为职业的根本素质,自然也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基础了。故职业学校不仅要有一批政治素质高和理论水平强的教师,更要有一批专业知识广、实操技能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目前限于职校实训硬件差、办学模式偏,加之亟缺双师型师资,从而“书本上学操作、黑板上学维修”也就见怪不怪了,在校生厌学、流失也就事出有因了,毕业生就业层次低、待遇差也就自然而然了。

建议职业学校要特别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发展策略,聘请一批专业理论水平高、富有一线工作经验的老技师、老专家、老内行成为专职教师或客座教授,要鼓励现有专业教师每年能抽出一定时间亲赴生产一线锻炼提高,随时把握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动态,根据社会生产需要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操作技能,专业教师通过带领学生顶岗实习、结合行业发展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㈤学生素质

鉴于目前生源所限,职业学校的生源原始质量总体来说不高,入学成绩普遍偏低、厌学调皮几成通病、家庭状况多属贫困,加之学生处于青春期,思想情绪波动大,易被外界社会影响,感染一些不良习气,且对未来职业生涯没有明晰的规划打算。所以职业学校的教育难度很大,不仅要传授文化理论、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还要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健康、法律法规、职业素养教育。

建议学校能根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状况,通过军训和日常内务管理,培养学生的自律自立能力;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法律法规课程,使学生树立遵纪守法、抵制恶习、避免犯罪的法制意识;通过文化基础课程,使学生的文化综合素质有所提高;通过职业道德和厂纪厂规教育,使学生养成吃苦耐劳、爱岗敬业、不断进取的良好职业品德;通过开展创业技能培训,为学生日后自立自强、自主创业打下基础。

㈥培养成本

技能实训是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而且还关系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和待遇。但是,鉴于学校培养目标不同、专业方向不同、教学模式不同,致使实训设施设备、实训材

料、教学成本差别也很大。另外由于职业教育涉及到的工种(专业)十分广泛,即使同一专业的就业层次不同,实训内容和成本也相差很多。所以,若不顾及培养对象、培养专业、培养层次和学校在校生规模,很难核算职业教育的教学成本,这也给国家制定免费职业教育具体措施带来难度。

建议国家能根据职业教育培养对象的专业、层次、时限和就业情况制定相应的资助金额;另一种可行的办法是,参考助学金方式,对职业学校在校生,国家对每一学生给学校一定的经济资助,学校根据市场需求决定专业设置,根据每一专业的具体培养成本和国家给予的补助金额确定是否需要对学生予以额外收费。前者,国家大包大揽,但教学成本核算难度较大,学校可能会有意无意压缩教学开支,降低培训质量;后者,学校可能会追加学生收费,但是市场经济的杠杆终将发挥作用,优胜劣汰。

瓶颈三:明确就业市场、整合就业渠道、规范就业程序、加强跟踪服务

㈠就业市场

总体而言,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可分为外出就业和本地就业两大类。曾占就业主导地位的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因受到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人力资源需求尤其是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简单重复的流水线工人需求下滑;而以煤、焦、铁为主的临汾市区域经济近年来也因安全、环保等因素人力资源需求减少;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和餐饮、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的人力需要,虽也受到金融危机影响,但是影响不大。作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要以战略的眼光,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使职业教育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适时合格的人才的同时,也能健康稳步的发展。

建议学校在培养以沿海就业为目标的学生时,要加大学生的高级技能和综合管理素质的培训,虽然沿海城市简单操作工的需求下降,但是高级技术工人和综合管理人才缺口仍然较大,就业前景依然广阔,就业待遇也较好、较稳定;中职学校要瞄准本地区域性经济发展的需要,围绕我市人才短缺的技术工种适时调整学校专业设置;强化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人才的培养,力争以教学专业水平高、学生综合素质强为毕业生顺利就业开辟一条绿色通道。

㈡就业渠道

在中职毕业生的就业上,我市目前基本上是各自为政,由学校自主安置。其弊病是安置渠道杂、安置成本高、安置效率低、安置效果差,难以形成规模和品牌优势。有些学校限于毕业生数量少,独立安置成本高,又缺少必要的就业信息和安置渠道,致使毕业生无处就业,再次返乡待业,给学校带来了负面影响,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负担。

建议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组建专门的安置就业服务机构,采取市场化运作机制,面向全市职业学校及时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服务,在就业量大的地区设立派出服务机构,畅通就业服务渠道,搭建就业服务平台,提供就业一条龙服务。

㈢就业程序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就业市场的准入证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构思,但是由于相关部门对持证上岗的监督检查力度不到位,用工单位对持证上岗认识不足,致使《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认可度不高,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此外,由于教育产业化和高校盲目扩招,大学文凭泛滥,致使以技能为主导的中职毕业证和大学文凭混为一谈,无形之中降低了中职毕业证的含金量。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中职在校生如遇就业机会,不惜放弃考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和中职毕业证,辍学打工的原因之所在。

建议国家相关部门严格规范就业程序,进一步加强对用工单位落实持证上岗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大力开展“先培训后上岗、先持证后上岗”的宣传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技术比武、技能大赛,全方位、多渠道构建全社会崇尚技能、尊重技工的良好氛围,出台相应的政策保障技能型人才和技术工人的待遇,不断提高其社会地位。

㈣跟踪服务

就业是安民之本,一人就业、一家安稳。高举就业大旗的职业教育和近年来高就业率也是国务院出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策的源头和期望之所在。因此,就业率的高低和就业质量好坏,不仅是关系到一个学校兴衰存亡的大事,也是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根本。如何提高中职生就业率、稳定率和就业层次,是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头等大事。毫无疑问,毕业生的就业率的高低和毕业层次的好坏与就业环境和学校培养质量休戚相关。此外,中职生就业后的跟踪服务和依法维权也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害、家庭的安稳、学校的口碑、后续生源数量和社会的稳定。

建议由教育主管部门组建的就业服务机构要充分发挥作用,定期与用工单位和毕业生沟通,共同做好就业后的政治思想工作,提高中

职生的职业素养,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必要时协调用工单位进行调厂、调岗和重复安置,尽量杜绝毕业生返乡待业

更多相关推荐:
职业教育演讲稿

践行科学发展观谱写职教新篇章尊敬的领导同事们大家上午好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强劲的东风吹拂下洹河两岸人民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正在以多彩的笔墨描绘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绚丽的画卷沐浴着夏日火红的阳光陶醉着六月丰收的喜悦我安阳...

扬起爱的风帆 做幸福职教人演讲稿

扬起爱的风帆做幸福职教人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演讲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扬起爱的风帆做幸福职教人作为一名普通的职教工作者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我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深知自己不是最优秀的但我可以自...

中国梦、我的职业教育梦 演讲稿

中国梦我的职业教育梦演讲稿在平凡中奉献尊敬的各位领导在坐的老师们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机械专业部的教师罗喜月面对立信校的今天翘首立信校的明天我们能做什么呢我想我们大家齐心协力把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学校发展的最大推动力...

中职教育故事演讲稿

教育故事演讲稿教育应从宽容开始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们下午好很高兴能在这个里跟大家分享一些教育经历我演讲的题目是教育应从宽容开始08年到现在从教7年担任了6年班主任管理了三届学生20xx年3月刚送走12春届的毕业生又...

20xx职业教育会议发言稿

20xx职业教育会议发言稿20xx职业教育会议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你们好一年一度的春季招生拉开了帷幕承蒙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各位家长的信任我们XX中专发展到了第七个年头我首先就20xx年学校发展的几件大事向领导们作...

职业教育招生宣传工作演讲稿

中职招生宣传演讲稿同学们大家好今天能站在你们的教室与大家这样面对面交流而感到愉快先作个自我介绍我来自职教中心我姓你们可以叫老师等下我会留下我的手机以便你们与我联系今天我来到你们学校的目的是想给同学提供一种选择也...

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宣传演讲稿

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宣传演讲稿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来到学校主要向大家介绍职业教育情况和怎么样选择满意的职业学校同学们很快就要中考了大家心里一定在彷徨到底读普通高中还是读中等职业学校到底是升学还是就业这些问题一定会让很多...

20xx年度职业教育教师竞聘上岗演讲稿

尊敬的学校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一名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中共党员专业为教育技术本科学历中学二级三证一历符合要求计算机等级为网络技术三级现已执教5年我竞聘的岗位是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我之竞聘岗位是我的五个优势一我热爱...

大学生职业、期望英语演讲稿

GoodmorningladiesandgentlemenRightbeforemyspeechIdliketosharewithyousomeofmyexperienceIncollegeIhavealwaysheardsome...

职业道德教育演讲稿

立足于平凡坚守于岗位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在人的一生中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感慨我们是一个平凡的人干不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余下的就是甘于寂寞和被他人所感动感动之所以能触动一个人的心灵那是因为你没有做到的事别人做到了...

演讲稿

介绍完后好的谢谢护士长大家随我一起去示教室到示教室请坐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锁骨骨折和胫腓骨骨折的相关知识下面有请印老师袁讲完好的刚才印老师和袁老师和我们复习了锁骨和胫腓骨骨折的相关知识等会会带大家去看一下锁骨合...

教育实习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09化本班的今天我很荣幸能站在这里代表我们三十五位实习生和大家一起分享在杜郎口中学实习后的感受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转眼时光在我们身后留下了串串脚印首先很感谢我们的母校...

职业教育演讲稿(2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