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六祖慧能在岭南文化的影响

时间:2024.4.27

浅谈六祖慧能在岭南文化的影响

作者:杨悠悠

(西江大学文学院学生)

中国禅宗六祖慧能,既真实又传奇,先悟道后出家,先成祖后成僧,虽文盲却有大智慧;六祖慧能把印度佛教中国化,创立禅宗,至今在世界仍有广泛和巨大的影响;《六祖坛经》是中国人写的、唯一被尊为“经”的佛教典籍,毛泽东称它为劳动人民的佛经。

1 慧能是一个伟人

毛泽东曾说过,广东历史上出了两位伟人,一位是孙中山,另一位是六祖慧能。孙中山之“伟”不用多费笔墨,而六祖慧能之“伟”,“伟”在何处?与六祖慧能相关的史实可以作出令人满意的回答:

——慧能出身贫寒,是个未接受过教育的文盲,却得五祖弘忍的慧识,密授衣钵,成为中国禅宗的第六代祖师,完成了印度佛教中国化的过程,创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佛教,至今在世界各地仍有广泛而巨大的影响:

——《六祖坛经》是中国人写的、唯一被尊为“经”的佛禅典籍,被译成多国文字,流布五大洲。毛泽东称它为劳动人民的佛经。

——唐朝以降的君王,对慧能推崇有加。武则天和唐中宗曾两次下诏并派特使来韶州迎请慧能入宫内供养,向慧能问法,在慧能婉辞不赴后,又颁圣旨褒扬慧能对国民教化之功,还赐慧能水晶衣钵、袈裟、绸缎布匹等法物和用品,唐中宗赐慧能新州龙山故居为国恩寺,亲题“敕赐国恩寺”匾额。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朝廷迎请六祖袈裟入宫供养,至永泰元年(公元765年)代宗皇帝梦见六祖大师前来索还袈裟才令人护送袈裟回曹溪。唐宪宗皇帝于元和十一年赐谥慧能为“大鉴禅师”,安放六祖真身的龛塔为“灵照之塔”。宋太宗至道三年(公元997年),谥六祖大师为“大鉴真空禅师”,宋仁宗天圣十年(公元1032年),迎请六祖大师真身像以及衣钵入大内供养,加谥六祖大师为“大鉴真空普觉禅师”。宋神宗时,加谥六祖大师“大鉴真空普觉圆明禅师”。至元代仁宗时,加谥六祖大师为“大鉴真空普觉圆明广照禅师”。

——唐代三大文豪王维、柳宗元和刘禹锡分别为六祖慧能撰写碑铭…… 像这样的人物,在广东历史乃至中国历史上,恐怕找不出第二人。慧能确是一个伟人。

2 慧能是中国佛教的实际创始人

佛教自两汉时期东来华夏,逐渐衍生出众多的流派,其中禅宗是最大的一个宗派。关于禅宗,一般认为佛祖灵山“拈花微笑”是其源头,至菩提达摩已是二十八祖。如果以达摩为中国禅宗的始祖,历二祖慧可、三祖僧灿、四祖道信、五祖弘忍,至慧能是为六祖。按照这样的发展脉络,为什么说慧能是中国佛教的创始人呢?要解答这个问题,首先就要对中国佛教有一个基本的定义。中国佛教的学理介定最起码有两方面的考量:一是它必须有佛教的基本义理,否则它就不能称为佛教;二是它必须有中国本土的特色,否则它就不能称为中国佛教。

中国佛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初入中土的印度佛教,与中华传统文化有一个漫长的冲突斗争、调和融洽过程,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印度佛教中国化的过程。在

这个过程中,历代高僧大德筚路蓝缕、躬身践行,取得巨大成就,但至慧能前,佛教中国化的进程终未完成。

慧能在历代祖师所取得成就的基础上,以其特有的大智慧,创造出南宗顿教禅法(或称南宗、或称顿教)。慧能的佛性观、修行观及解脱观,无不显出其独特之处:既不离佛教的基本义理,又有中国本土的特色;既有中国文化的基本内涵,又不弃佛教的基本立场。于是,佛教中国化的过程最终完成。

完成了中国化的佛教——禅宗,终于成了中国佛教的正统,成了中国佛教的代名词。自此,如讲中国佛教,就一定要讲禅宗,如讲禅宗,就一定要讲六祖慧能;或者说,讲中国佛教而不讲禅宗,则无了主体,讲禅宗而不讲六祖慧能,则无了核心。难怪在柳宗元的笔下,慧能的曹溪禅成了中国禅宗的源头:“凡言禅者,皆本曹溪。”

一本《坛经》,融汇佛禅机理和中华文化,成了中国本土佛教禅宗的宗经;一派南禅,历千年而不衰,成了中国佛教的主脉。六祖慧能难道不是中国佛教的创始人吗?

3 岭南文化孕育六祖慧能

贫寒、文盲的慧能却成了佛祖和伟人,这确实留下了令人难解之谜,人们疑问最多的是,文盲的慧能为何能领悟本是玄妙深奥的佛教经典而成了祖师?未接受过系统的佛教理论浸润的他为何能给世人留下了体系圆融的佛禅机理? 彻底解谜固属不易,但从主客两观来审视,或许能略窥一二。

慧能虽未受过教育,但这并不等于其愚钝蒙昧,他虽出身于社会底层,但并不等于他生来就低贱。其实,慧能的生父本是文化人和官员,基因应是优质的,如要溯其远祖,则是汉代大儒卢植的后裔。所以,慧能在成祖前与无尽藏尼的对话和初见五祖弘忍时的机锋对接,无不反映出慧能过人的睿智,他的名言“下下人有上上智”恰好是其本身的写照。

岭南文化,或更具体一点说岭南的佛教文化,对慧能成佛的影响是至深至巨的。一直被视为文化沙漠的岭南,但如就佛教文化而言,在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却是先进的地区之一。早在东汉至三国时,中国第一个佛教大小乘兼修的僧人康僧会、第一部兼论大小乘经义的汉传佛教著作牟子的《理惑论》、第一本大小乘结合的译著《法华经》等就诞生于岭南。而西竺僧人和佛经从海路入华,必先抵岭南而后北上,如求那跋摩、求那跋陀罗、真谛、菩提达摩等高僧无不如是。尤其是被视为中国禅宗初祖的菩提达摩在广州西关登岸,至今仍有“西来初地”圣迹存世。六祖慧能剃度出家的光孝寺,是岭南佛教和译经中心,其中,慧能受具足戒之戒坛、在菩提树下剃度和开演上乘的那棵菩提树均是印度僧人所建、所植……岭南实际上是中国佛教文化的一个重镇。

在慧能生活的新州,隋唐时期虽是穷乡僻壤、流谪之所,佛教文化却异常活跃。据方志所载,小小的新州有佛教寺院达20多所;慧能出生时,就有和尚上门为他起名;慧能在县城卖柴就听到人们念《金刚经》,而这部经还是从湖北黄梅五祖那里传过来的。慧能北上求法途中,在曲江听无尽藏尼诵《涅槃经》,在乐昌听慧纪禅师念《投陀经》。

上述史实明白地告诉我们,在慧能生活的地域和时代,这种佛教文化的氛围和熏陶,对本具慧根的慧能来说,必是如沐法雨,犹饮甘露;尽管他不认得字,但他是很有意识地甚至是很刻意地去听别人诵念佛经的,这实际上也是一个学习的方式和过程。所以,在他礼拜五祖前,慧能并非对佛教机理一无所知。他后来在弘法时和在《坛经》中引用了大量的佛教经论,可以在其前期听说佛经的履历

中寻到依据。

除了岭南的佛教文化,岭南人那种敢说敢为、吃苦耐劳的特质,也影响着慧能的成长和成功。初见五祖时,五祖问他来这里做什么,他说是来“做佛”而不是“学佛”。这“做”与“学”一字之差,却折射出他敢字当头的直率和底气。他在五祖寺八个多月,为了求得佛法,身背石头舂米,致腰被磨损生疽也不顾,体现了岭南人为求真理而忍辱负重、艰苦卓绝的勇气和精神。

慧能一生七十六年,除了在五祖寺八个多月,都是在岭南度过的,是岭南文化孕育出六祖慧能这位伟人。对此,王维在为六祖慧能撰写的碑铭中,有中肯的判语:“众生为净土”、“世事是度门”。这“众生”和“世事”就是慧能取之不尽的文化之源。

4 慧能的思想成了岭南文化一面大旗

岭南文化哺育出六祖慧能这位伟人,而慧能缔造的佛禅机理和哲学思想又为岭南文化、甚至中国文化注入生机和活力,成为岭南文化一面鲜明的旗帜。 慧能“即心即佛”的佛性观、“顿悟成佛”的修行观、“自性自度”的解脱观以及打破偶像崇拜、反对拘泥文字、反对坐禅念经等主张,不仅是中国佛教的一场革命,而且已超出教界,影响着中国文化思想的发展进程。慧能的思想对中国宋明理学——以张载、王廷相、王夫之为代表的气学、以二程和朱熹为代表的理学、以陆九渊、王阳明、陈白沙为代表的心学——的影响至巨至深。所以有人认为:“慧能第一个在中国文化史上完成三教合一,宋明理学是第二个完成这一工作的,可以说是步慧能的后尘。”

慧能的禅法对中国的诗歌、绘画、书法、舞蹈、音乐、建筑风格等文学艺术的影响也是深远而广泛的。以禅入诗、入画、入书、入舞,诗僧、书僧、画僧、乐僧以及佛教建筑风格,成了唐宋以降中国文学艺术的亮丽风景。

打破偶像崇拜的六祖慧能反而成了岭南人崇拜的偶像,成了岭南人心中的神灵。于是,不管是世居岭南还是客居他乡的岭南人,都把六祖慧能视为维系岭南人血脉的有形和无形的纽带。在清代“湖广填四川”移民大潮中入川的粤人及后裔,他们的同乡会馆绝大部分以“南华宫”、“南华庙”、“六祖庙”、“六祖会”命名,宫内置六祖慧能像,定期祭祀。据统计,清代四川约有南华宫300所。而广东众多的海外华侨华人中,也多祭祀六祖,在南非由华侨捐建的第一座佛寺就名叫南华寺。

更需指出的是,岭南移民和海外侨胞对六祖慧能的祭祀,乡贤的情感成分远超宗教崇拜的元素。实际上,六祖慧能成了维系、凝聚乡情、团结乡人的一面大旗。

5 “生活禅”的时代意义

如果说慧能的佛性观、修行观和解脱观,更多、更大的影响在中国文人士大夫阶层的话,那么,他的“人间佛教”、“生活禅”则是直面大众、直面社会、直面现实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要求人们在现实中寻求佛法;禅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事不在,行住坐卧、吃饭、砍柴、担水、劳作皆修禅;因此,在家也可以修禅,不一定要到寺庙去。这就是六祖慧能倡导的“生活禅”——在生活中修禅,在修禅中生活。

必须明白的是,禅修的功用在于对人的心灵的净化,而不是表面的功夫。当问及在家如何修禅时,慧能以一首无相颂(见《六祖坛经》)作答,而这首颂却是教人、育人、做人的至理格言: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出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贤。

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六祖慧能所强调的“心诚”、“心善”、“心好”、“行直”、“行善”、“积德”以及孝、义、忍、让等等这些以人为本、以心为先,给人以终极关怀的理念,不正是当下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吗?于此,其意义善莫大焉。

六祖慧能的禅法之所以得到广大平民百姓的拥护,就在于它契合平民百姓的心理和生活的需求,在于它源于生活而用于当下生活。

六祖慧能的禅法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唐末会昌灭佛活动中其他宗派相继衰落后,它却一枝独盛,历千余年而不衰,至今仍生机勃发,就在于它得到广大平民百姓的拥护,是劳动人民的佛教。

6 慧能南禅走向世界

六祖慧能的南宗顿教禅法,经其法嗣的弘扬,繁衍出临济宗、沩仰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以及临济门下的杨歧派和黄龙派,史称南禅“一花五叶”和“五家七宗”。其中的临济宗和曹洞宗,不但在中国本土枝繁叶茂,还迈出国门,将南禅推向世界。

源于印度的佛教,在印度本土慢慢衰落后,不少印度僧人就东来中土求佛问法。在慧能的门徒中就不乏天竺僧人,如曾为慧能剃度受戒担任说戒和证戒的印度僧人后来就成了慧能的弟子,在慧能有成就的四十多个法嗣中,就有西印度僧人成堀多三藏。

慧能南禅对域外的影响,首先是从山水相连的东、南邻开始而逐渐扩展的。据记载,慧能圆寂后约20年,就有朝鲜僧人收买贼人偷取六祖首级以便迎请回朝鲜供养,虽未遂,却折射出朝鲜教界对六祖慧能之尊崇。中朝佛教交流很早,但在朝鲜影响最大的则是南禅的各宗派,至高丽时期,更是把各宗派合并为“曹溪宗”,可见六祖慧能于朝鲜佛教影响之大。现今存世的德异刻本《六祖坛经》乃高丽(朝鲜)之刻本就不足为奇了。

禅宗传入日本始于8世纪,至镰仓时代(1192-1333年)才真正发展起来,慧能南禅法系的临济宗、曹洞宗和黄檗宗在日本的相继兴盛,带动了日本禅宗流派的勃发,达20多个,成为中国禅宗在域外影响最深、最广的地方。

禅宗对日本的影响,不仅限于教界自身,而是整个日本文化和大和民族的日常生活。如日本的茶道、花道、武士道、服饰等无不闪烁着禅光。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杨曾文教授说:“禅宗传入日本是古代中日文化交流的第二次高潮,镰仓时代(11-14世纪)建立了日本历史上第一个由武士占支配地位的社会政治制度。禅宗及由禅僧为主要媒介的宋学的传入,为确立协调朝廷(公家)幕武(武士)和佛家(寺家)的伦理观念,发展日本民族文化起了积极作用。”

越南的佛教有海路印度佛教和陆路汉传佛教的双重影响,但南禅的临济宗和曹洞宗却占主要地位,如明末清初的曹洞宗第二十九世、广州长寿寺主持石濂大汕禅师说:“卢祖(即慧能)归庾岭,宗风日向南”;“大鉴(即慧能)当年庾岭回,于今吾道又南开”。他于阮氏王朝时去越南传教,信众达二千余人,得阮王礼敬,

赠金帛无数。

禅宗对欧美的传播,日本人和华侨起着中介的推动作用。1893年,日本僧人释宗演出席世界宗教大会,对禅宗进行了推介,从此引起了美国人对禅宗的关注;禅学硕德铃木大拙对禅学研究的贡献,直接推动了禅宗在美国的蔓延。此外,美籍华人对禅文化的译介也作出巨大的贡献。但发展到后来,美国善信发现,经日本而来的禅宗已变了味,于是又纷纷前来南禅发祥地——广东,以求得原汁原味的南宗顿教禅法。

六祖慧能禅法走向世界的另一个表征是《六祖坛经》在世界的传播。自19xx年黄茂林英译《六祖坛经》,先后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发行,开了英译《坛经》之先河,到目前为止,已有12种英译版本。除英译本外,还有韩、日、法、德、西班牙等文译本。林光明教授在其译本中说:“依佛经翻译成外语的次数多寡排名……第一名当然是《心经》……排名第二的应该是非《坛经》莫属。”蓝卡斯特教授也说:“《坛经》是西方世界最熟知的佛教经典之一。”


第二篇:岭南文化的特点及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岭南文化》专题讨论:岭南文化的特点及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讨论时间:20xx年11月27日

讨论内容记录:

岭南文化在华夏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是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毫无疑问,它不愧为祖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枝具有独特色彩和香味的奇葩。

一、开放与商品经济是岭南文化两大特色

岭南文化之所以特色鲜明,是与岭南的环境分不开的。海洋的环围和五岭的隔绝,在古代的经济与社会条件下起着屏障的双重作用———利于防御;弊于阻抑。但是,由于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的逐步形成,又使岭南文化较早地接受了中原文化和周边文化的影响。在最初促进文化交融的人物中应当突出赵佗的作用,他在两千余年前率军进驻岭南的过程中带来了中原文化。此外,周边文化———如湖湘文化的影响也日益扩展。到中世纪的后期,尤其是迄于近代,岭南还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津梁,海洋文化对岭南文化的作用趋于明显。要之,远古时期的岭南文化是颇为初始的,与中原文化相较,当时的岭南文化的差距是明显的。中原文化跨越五岭,加上南来部属与越人结合,才有力地促进了岭南文化的演变,使之在南北融会中进入新阶段。例如,“百越无姓”的状态就此结束。到了封建社会中叶后,岭南文化的发展较快,明清以降特别是近代,则在不少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当然,这个过程是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步的。

二、融合与交流是岭南文化形成之基石

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可以确认:岭南文化吸收了中原文化、周边文化,吸取了海洋文化(包括东南亚与西方),经由融汇、创造而形成和发展起来。就其实质说来,岭南文化的构成主要乃是三种元素———南越的土著文化、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融合。

岭南文化能够比较迅速和顺畅地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除了其自身曾经属于“原型文化”的内因外,还与社会的剧变和震荡有关,即天灾、战乱和其他契机往往形成了催化因素。一般而论,从魏、晋以迄明、清,绵长的中世纪最少发生过四次大移民。大量来自中原地区和其他省份的移民进入岭南,对当地的文化、社会生活、经济及各个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有力地促进了土著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会贯通。

三、知识精英的积极作用须予重视

在岭南文化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中,知识分子起了积极的作用。历史上许多思想家、学者、艺术家和政治家等的活动,促进了岭南文化的发展。当然,文化归根结底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但是,没有专业性的文化活动,很难想象能创造出精英文化与繁荣的商品经济社会。

这里仅举出二个例证:其一,是中国佛教禅宗南派的开创者惠能。惠能所开创的禅学本身具有岭南文化的特色,又给予岭南文化以反作用:它所具有的平民化、市俗化和人的真心本性即佛的观念,表现出对于传统佛教的某种背离;其二,是著名的理学大师———江门学派的开创者陈白沙。过去对他的学术地位和作用评价偏低,原因之一是他主要僻居于岭南。其实,他的造诣不逊于王阳明。

至于岭南历史进入近代之后,文化领域中更是群星灿烂,爱国主义、民主主义思潮汹涌澎湃,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也是成就卓著。优秀的知识分子群体,对岭南文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四、丰富内涵造就绚丽多彩的文化形式

岭南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获得了相应的缤纷表现。这里既有雅文化、精英文化———如江门学派、岭南画派,又有市井文化;同时,还要顾及独具特色的民俗所体现出的文化,如自梳女、结金兰会和不落夫家等等,这些风习包蕴着社

会文化内涵。

岭南文化中的艺术部分,颇具特色,以粤剧、潮剧和汉剧为例,它们扎根于南疆,又吸收了中原和周边文化,汉剧的语言就很值得探研。

五、坚持岭南文化“新、实、活、变”本色

岭南文化有它的特点,必须科学地把握,既要肯定它的优点,也要指出它的不足。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它的健康发展。岭南文化的类型是否可以这样概括:它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平民倾向的世俗文化、市民文化、商品文化,或是概括为几个特性:重商性、开放性、兼容性、多元性、直观性、平民性、非规范性。这样论述可能有些繁琐,所以简括为“新、实、活、变”四个字。这种论断也许并不全面,但就总体来说,同其他地区类比,与中原地区相较,是否可以认同这些特点。要之,希望共同研讨以推进岭南文化研究的深入和拓展。

更多相关推荐:
六祖慧能及其思想

六祖慧能平生及其思想简析佛教文化课论文慧能禅宗六祖集中国佛教禅宗之大成是佛教界乃至儒界的伟大思想家其对佛教及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和影响至今无人能出其右本文主要从六祖皈依六祖的主要思想及其弟子结合六祖坛经介绍六祖的...

六祖慧能偈语

说法通及自心通犹如大日处虚空自己如果无道心暗行不能得见道唯有传授见性法出世度众破邪宗若是真正修道人不见世间的过非法本不分顿与渐迷悟时间有快慢如果只见他人过自己有过就是错只有此见性法门庸愚之人不能知他人有过我无过...

六祖慧能

六祖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中国佛教禅宗唐代六祖惠能大师的开悟偈大师开创顿悟法门大兴禅学使禅宗从此风行全国速播海外说法三十七年度人无数于唐先天二年在曹溪人定二十余天和四众告别说偈坐脱留下...

六祖慧能

六祖的生活禅因为大众平民化才有生命力20xx年12月17日1049南方日报大中小打印共有评论0条导语导语毛泽东曾说广东出了两个伟人一个是孙中山一个是六祖慧能很多人都知道慧能那则著名的ji偈语泛指与佛教有关的或带...

六祖慧能

赏析六祖慧能传懵懵懂懂的看完六祖慧能传后觉得慧能的一生是那样的传奇或许是电影夸大了或许是慧能本身就是这样的神话总而言之六祖慧能是很伟大的不愧是为禅宗的真正创始人是真正的中国佛教的始祖中国人好像都很喜欢夸大伟人的...

六祖慧能核心思想及修行要义

南宗禅核心思想要义及修行要旨六祖慧能大师在六祖坛经中向众弟子讲述了南宗禅的核心思想要义这种核心要义就是慧能在六祖坛经定慧晶中所讲的无念为宗无相为体和无住为本的理论一无念为宗无念为宗中的念就是指人的意念无念就是在...

六祖慧能传

六祖慧能传观后感上马克思课的时候老师给了我们看了一部中国电影叫六祖慧能传感觉电影有点年代感不过也没什么所谓因为明显这是一部佛教电影是给人说教的特技差点不影响电影中的亮点说佛理首先影片内容是讲禅宗六祖慧能家境贫寒...

六祖慧能传引发的思考

六祖慧能传引发的思考09光信1班黄景生20xx年4月20日下午我们上马克思主义与基本原理概论的时候老师给我们看了佛教影片六祖慧能传一个半钟的影片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而全片给我触动最大的就是六组在寺院墙上的畿子菩提本...

《六祖慧能传》观后感

迷者枯坐智者用心六祖慧能传观后感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课堂上观看了六祖慧能传特别深受六祖慧能独自悟道时的艰难感动观佛家的电影自然有种平静的感觉六根俱净清心寡欲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有些道是依他力的辅助才能得到力量而我所认...

六祖慧能

六祖慧能六祖慧能禅师慧能大师唐代高僧中国佛教禅宗六祖著有六祖坛经流传于世至今仍有不腐肉身舍利久存于世成为佛法修行之见证慧能祖师俗姓卢幼随父流放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父亡随母移居南海艰辛贫困以卖柴为生24岁时得人资助...

六祖慧能开示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利益

转载六祖慧能开示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利益昔有人问六祖大师云念佛有何利益六祖答曰念此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是为万世出世之妙道成佛作祖之正因是三界人天之眼目是明心见性之慧灯是破地狱之猛将斩群邪之宝剑五千大藏之骨髓八万总持之要...

盛世唐朝之六祖慧能

盛世唐朝之六祖慧能隋唐人物读书报告20xx级行政管理纸笺留痕小组摘要惠能638年713俗姓卢氏唐代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人佛教禅宗祖师得黄梅五祖弘忍传授衣钵继承东山法门为禅宗第六祖世称禅宗六祖唐中宗追谥大鉴禅师著...

六祖慧能名言(1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