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高考语文(人教版通用)大一轮复习题库 古代诗歌鉴赏 2.鉴赏诗歌的语言 Word版含答案

时间:2024.5.15

鉴赏诗歌的语言

1.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然后回答问题。

好事近①

陆 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红蓼,映一蓑新绿。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注】 ①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

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两岸白红蓼,映一蓑新绿”:“”是一种生在浅水中的水草,“蓼”也是一种水边生长的草,味辛辣。一“白”一“红”,色彩鲜艳,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恬美幽静、令人心醉的美景图。“蓑”比喻为新绿,新颖别致;“映”字体物精妙,令人怡悦。

答案 “蓑”字勾连“新绿”,“新绿”如蓑,引人联想,近观长短参差,远望绵延润泽,形象生动。“映”字体物甚细,将绿草与前句之白、红蓼相映衬,构成一幅深浅对比、冷暖交融的色彩丰富的美景,足以怡悦人心。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

[南宋]朱淑真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请简要分析“云锁朱楼”中“锁”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锁”字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出了阴云密布、雾压朱楼的情景,暗示了深闺女子郁闷(烦恼)的心情,意味无穷。

3.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严郑公宅同咏竹①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②,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③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 ①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国公。②箨(tuò):笋壳。③帙:包书的布套。

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色侵书帙晚”一句是描写竹影的,句中“侵”与“晚”最具特色,“侵”写出竹影随光线移动逐渐扩大之态,“晚”也是侧重于光线之暗,是竹影使人产生的错觉。

答案 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了下来。“侵”字写出了竹影移动扩大的渐进过程。“晚”字则写出了竹影给人带来的时间错觉。

4.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渔家傲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①,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注】①绿蚁:本来指古代酿酒时上面浮的碎的屑沫子,也叫浮蚁,后来衍为酒的代称。 请赏析“玉人浴出新妆洗”一句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此句以人喻梅,用玉人浴出形容梅的玉洁冰清,明艳出群。亦花亦人,形神宛肖,浑然一体。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赞赏之情。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

杨万里

岭下看山似伏涛,见人上岭旋争豪。

一登一陟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

世称杨万里的诗歌风格除了新鲜奇特外,还有更主要的特色就是诙谐幽默。试以这首诗为例,简析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题是写行人登山,极平淡的一件事,不说人登山之难,而说山与人争高,要写山高,却先说山低;要写山上,先写山下;要写登山难,先写望山易;先是人看山,后是山与人赛,最后是登山,山胜人。脚高山更高,这实际是暗示登山者急于翻山的迫切心情,叫人读后忍俊不禁,表现出一种幽默诙谐、轻巧俏皮的艺术风格。

6.阅读下面的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归至武阳渡作

刘克庄

夹岸盲风扫楝花,高城已近被云遮。

遮时留取城西塔,篷底归人要认家。

【注】①此诗写的是诗人抵家时的一个情景。②楝:音lian,落叶乔木。

有读者认为“篷底归人要认家”写为“篷底归人已认家”更好,你怎么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要”比“已”好,“要”字暗含了自己阔别家乡多年而未能归家的懊悔之意,歉疚之情,比“已”更能表现自己渐近故乡时思乡之情的深切。(此题为探究题,回答“已”比“要”好的,自圆其说,酌情给分。答对意思即可))

7. 阅读下面的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湘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试评价这首诗用典的得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引人联想等作用,但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首诗歌主要引用神话典故,都是形容李凭弹得好,能增强诗词的艺术表现力,构成奇特的艺术境界。但是客观上增加了理解的难度,如果不凭借工具书,就读不懂,这正是李贺诗艰涩难懂的原因。

8. 阅读下面的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第一联有两个谐音双关的字,请指出,并分析表达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是一首较为著名的描写男女情长的诗,写出了在秦地的思妇内心的独白。诗人语义双关,用描写春天之景物,理喻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又以“丝”(思)、“枝”(知)谐音,表现了连接异地男女之间的思念情怀。

9.阅读下列诗句,完成后面题目。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分别写出这四句诗在词语的组合上的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种修辞,又叫“列锦”。“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烟村”、“人家”、“亭台”、“鲜花”既各自立成景,又共同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创造出淡雅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

再如“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上句是视觉画面:秋夜星空一只孤飞的雁;下句是听觉幻象:千家万户的砧杵之声。上下句的串联叠合,不但鲜明准确地描绘了秋夜景色的典型特征,而且构造了一个幽远凄清的意境。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勾勒出一幅辽阔宏伟的图画:在大雪飘飞的夜里,乘船抢渡瓜洲;在秋风瑟瑟的大散关,骑马挥刀与敌军厮杀。诗人虽然省去了若干词语,只选取了几个关键名词,但并不影响意义的完整表达,语言凝炼,意境开阔。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这两句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字里行间饱含着复杂凝重的思想感情:既有对自己屡遭排挤、壮志难酬的感叹,又有对南宋王朝偏于一隅、不思北伐的愤懑,更有对中原失陷人民深深的挚爱。寥寥数语,一个胸怀磊落、不患得失、不计名利、赴汤蹈火、万死不辞的高大形象便凸现在读者的面前,辞约而意丰,言近而旨。

10.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 殿前欢·观音山眠松

陈再思

老苍龙,避乖高卧此山中②。岁寒心不肯为栋梁,翠蜿蜒俯仰相从。

秦皇旧日封③,靖节何年种④,丁固当时梦⑤?半溪明月,一枕清风。

【注】①观音山:指今扬州的观音山。 ②避乖:与世迕离,避离世乱。乖,抵触。 ③秦皇旧日封:秦始皇曾登泰山,在松下避雨,封其树为五大夫。 ④靖节:指陶渊明,私谥“靖节”。其《归去来兮辞》有句:“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⑤丁固:三国吴人,任尚书时曾梦到松树生其腹上,后封大司徒。

末句“一枕清风”的“枕”字用得很特别,请联系全曲,说说这个“枕”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用一个“枕”字可以突出“眠松”形象,照应题目,这株苍松,睡卧山间,看明月,听清风,超尘拔俗,婆娑潇洒;再者,用“一枕”,很容易和“梦”联系起来,清风徐徐如梦,反映出诗人置身此境,心凝神释,与万物冥合,物我融一的境界。


第二篇:20xx届高考语文一轮检测精讲精析(人教版):古代诗歌鉴赏 2.鉴赏诗歌的语言 ]


鉴赏诗歌的语言

1.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然后回答问题。

好事近①

陆 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红蓼,映一蓑新绿。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注】 ①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

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两岸白红蓼,映一蓑新绿”:“”是一种生在浅水中的水草,“蓼”也是一种水边生长的草,味辛辣。一“白”一“红”,色彩鲜艳,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恬美幽静、令人心醉的美景图。“蓑”比喻为新绿,新颖别致;“映”字体物精妙,令人怡悦。

答案 “蓑”字勾连“新绿”,“新绿”如蓑,引人联想,近观长短参差,远望绵延润泽,形象生动。“映”字体物甚细,将绿草与前句之白、红蓼相映衬,构成一幅深浅对比、冷暖交融的色彩丰富的美景,足以怡悦人心。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

[南宋]朱淑真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请简要分析“云锁朱楼”中“锁”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锁”字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出了阴云密布、雾压朱楼的情景,暗示了深闺女子郁闷(烦恼)的心情,意味无穷。

3.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严郑公宅同咏竹①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②,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③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 ①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国公。②箨(tuò):笋壳。③帙:包书的布套。 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色侵书帙晚”一句是描写竹影的,句中“侵”与“晚”最具特色,“侵”写出竹影随光线移动逐渐扩大之态,“晚”也是侧重于光线之暗,是竹影使人产生的错觉。

答案 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了下来。“侵”字写出了竹影移动扩大的渐进过程。“晚”字则写出了竹影给人带来的时间错觉。

4.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渔家傲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①,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注】①绿蚁:本来指古代酿酒时上面浮的碎的屑沫子,也叫浮蚁,后来衍为酒的代称。 请赏析“玉人浴出新妆洗”一句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此句以人喻梅,用玉人浴出形容梅的玉洁冰清,明艳出群。亦花亦人,形神宛肖,浑然一体。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赞赏之情。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

杨万里

岭下看山似伏涛,见人上岭旋争豪。

一登一陟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

世称杨万里的诗歌风格除了新鲜奇特外,还有更主要的特色就是诙谐幽默。试以这首诗为例,简析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题是写行人登山,极平淡的一件事,不说人登山之难,而说山与人争高,要写山高,却先说山低;要写山上,先写山下;要写登山难,先写望山易;先是人看山,后是山与人赛,最后是登山,山胜人。脚高山更高,这实际是暗示登山者急于翻山的迫切心情,叫人读后忍俊不禁,表现出一种幽默诙谐、轻巧俏皮的艺术风格。

6.阅读下面的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归至武阳渡作

刘克庄

夹岸盲风扫楝花,高城已近被云遮。

遮时留取城西塔,篷底归人要认家。

【注】①此诗写的是诗人抵家时的一个情景。②楝:音lian,落叶乔木。

有读者认为“篷底归人要认家”写为“篷底归人已认家”更好,你怎么看?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要”比“已”好,“要”字暗含了自己阔别家乡多年而未能归家的懊悔之意,歉疚之情,比“已”更能表现自己渐近故乡时思乡之情的深切。(此题为探究题,回答“已”比“要”好的,自圆其说,酌情给分。答对意思即可))

7. 阅读下面的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湘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试评价这首诗用典的得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引人联想等作用,但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首诗歌主要引用神话典故,都是形容李凭弹得好,能增强诗词的艺术表现力,构成奇特的艺术境界。但是客观上增加了理解的难度,如果不凭借工具书,就读不懂,这正是李贺诗艰涩难懂的原因。

8. 阅读下面的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第一联有两个谐音双关的字,请指出,并分析表达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是一首较为著名的描写男女情长的诗,写出了在秦地的思妇内心的独白。诗人语义双关,用描写春天之景物,理喻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又以“丝”(思)、“枝”(知)谐音,②①

表现了连接异地男女之间的思念情怀。

9.阅读下列诗句,完成后面题目。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分别写出这四句诗在词语的组合上的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种修辞,又叫“列锦”。“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烟村”、“人家”、“亭台”、“鲜花”既各自立成景,又共同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创造出淡雅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

再如“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上句是视觉画面:秋夜星空一只孤飞的雁;下句是听觉幻象:千家万户的砧杵之声。上下句的串联叠合,不但鲜明准确地描绘了秋夜景色的典型特征,而且构造了一个幽远凄清的意境。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勾勒出一幅辽阔宏伟的图画:在大雪飘飞的夜里,乘船抢渡瓜洲;在秋风瑟瑟的大散关,骑马挥刀与敌军厮杀。诗人虽然省去了若干词语,只选取了几个关键名词,但并不影响意义的完整表达,语言凝炼,意境开阔。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这两句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字里行间饱含着复杂凝重的思想感情:既有对自己屡遭排挤、壮志难酬的感叹,又有对南宋王朝偏于一隅、不思北伐的愤懑,更有对中原失陷人民深深的挚爱。寥寥数语,一个胸怀磊落、不患得失、不计名利、赴汤蹈火、万死不辞的高大形象便凸现在读者的面前,辞约而意丰,言近而旨。

10.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 殿前欢·观音山眠松

陈再思

老苍龙,避乖高卧此山中②。岁寒心不肯为栋梁,翠蜿蜒俯仰相从。

秦皇旧日封③,靖节何年种④,丁固当时梦⑤?半溪明月,一枕清风。

【注】①观音山:指今扬州的观音山。 ②避乖:与世迕离,避离世乱。乖,抵触。 ③秦皇旧日封:秦始皇曾登泰山,在松下避雨,封其树为五大夫。 ④靖节:指陶渊明,私谥“靖节”。其《归去来兮辞》有句:“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⑤丁固:三国吴人,任尚书时曾梦到松树生其腹上,后封大司徒。

末句“一枕清风”的“枕”字用得很特别,请联系全曲,说说这个“枕”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用一个“枕”字可以突出“眠松”形象,照应题目,这株苍松,睡卧山间,看明月,听清风,超尘拔俗,婆娑潇洒;再者,用“一枕”,很容易和“梦”联系起来,清风徐徐如梦,反映出诗人置身此境,心凝神释,与万物冥合,物我融一的境界。

更多相关推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1)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一一词多义之公从之代佚之狐的建议许之人称代词郑文公将焉取之增加的土地代词子犯请击之秦国代词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邻之厚君之薄也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1]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一一词多义之公从之代佚之狐的建议许之人称代词郑文公将焉取之增加的土地代词子犯请击之秦国代词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邻之厚君之薄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用...

人教版新课改高中语文必修1——必修5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一一词多义之公从之代佚之狐的建议许之人称代词郑文公将焉取之增加的土地代词子犯请击之秦国代词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邻之厚君之薄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一一词多义之公从之代佚之狐的建议许之人称代词郑文公将焉取之增加的土地代词子犯请击之秦国代词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邻之厚君之薄也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必修5文言知识梳理 通假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必修5文言知识梳理通假字通假字必修15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语气词了2共其乏困通供供给3夫晋何厌之有通餍满足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通缺侵损削减5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高兴6失其所与...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文言句式总结(必修一至必修五)

语文文言句式总结必修必修一lt判断句gt是寡人之过也句中是不表判断作指示代词用意为这而也是判断句的标志翻译时要加是烛之武退秦师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退秦师以乱易整不武否定判断烛之武退秦师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荆轲刺秦...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1]

文言文知识点总结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fn南佚y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

苏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梳理

完整版苏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梳理一劝学一实词1学不可以已2金就砺则利草创未就诸侯各就国侯嬴乃谢客就车就极刑而无愠色3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4而致千里则两将之头可致于麾下致意致食客三千乃治灵公之贼以致赵盾5非...

苏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梳理[1]

苏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梳理辞于是辞相印不受推辞抗辞慷慨言语间得间奔真州机会间以诗记所遭有时候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暗中中间崩倒之声夹杂扁鹊立有间一会如如扬州去到劳苦功高如此像固不如也比得上杀人如不能举恐...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高中语文版必修一至必修五要求背诵的古文篇目(完美整理版)

高中语文版必修一至必修五要求背诵的古文篇目基础知识09231447高中必背生古诗文40篇氓离骚迢迢牵牛星短歌行归国田居山居秋暝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兵车行蜀相客至登高登岳阳楼石头城琵琶行并序李凭箜篌引过华清...

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文学常识总结(必修顺序编排)

文学常识必修一1戴望舒称雨巷诗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代表作雨巷2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市人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著有志摩的诗猛虎集云游集等代表作再别康桥3艾青我国现代诗人浙江金华人原名蒋海澄...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

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烛之武退秦师词类活用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既东封郑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越国以鄙远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2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