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句式总结(必修一至必修五)

时间:2024.4.20

语文文言句式总结(必修) 必修一

<判断句>

是寡人之过也(句中“是”不表判断,作指示代词用,意为“这”;而“也”是判断句的标志,翻译时要加“是”)(《烛之武退秦师》)

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退秦师》)

以乱易整,不武(否定判断)(《烛之武退秦师》)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荆轲刺秦王》)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荆轲刺秦王》)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鸿门宴》)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鸿门宴》)

亚父者,范增也(《鸿门宴》)

此亡秦之续耳(《鸿门宴》)

<被动句>

皆为戮没没(“为”表被动)(《荆轲刺秦王》)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见”表被动)(《荆轲刺秦王》)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为”表被动)(《荆轲刺秦王》)

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表示被动)(《鸿门宴》)

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妇女无所幸(《鸿门宴》)

<省略句>

敢以烦执事。(“以”后省略宾语“之”)(《烛之武退秦师》)

辞曰:“臣之壮也”(省略主语“烛之武”)(《烛之武退秦师》)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省略介词“以”的宾主“之”)(《烛之武退秦师》)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省略介词“于”)(《烛之武退秦师》)

夜缒而出,见秦伯(省略主语“烛之武”)(《烛之武退秦师》)

秦王购之金千斤(《阿荆轲刺秦王》)

取之百金(《荆轲刺秦王》)

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夫晋,何厌之有(此句应为“有何厌”,疑问代词“何”却出现在谓语动词“有”的前面。“之”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烛之武退秦师》)

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应为“如何”)(《荆轲刺秦王》)

燕王拜送于庭(应为“于庭拜送”)(《荆轲刺秦王》)

不然,籍何以至此(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的标志)(《鸿门宴》)

客何为者(《鸿门宴》)

沛公安在(《鸿门宴》)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荆轲刺秦王》)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应为“千斤金”和“万家邑”)(《荆轲刺秦王》)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应为“侍(于)殿上群臣”)(《荆轲刺秦王》)

以其无礼于晋(句中“于”作介词,与“晋”组成介宾短语,“于晋”作状语修饰“无礼”。在古文中,状语放在谓语的后面,翻译时要把顺序调整过来)(《烛之武退秦师》)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烛之武退秦师》)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省略介词“于”)(《烛之武退秦师》)

燕王拜送于庭(《荆轲刺秦王》)

贪于财货(《鸿门宴》)

具告以事(《鸿门宴》)

长于臣(《鸿门宴》)

<固定句式>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无以??,没有用来??的,无法)(《荆轲刺秦王》)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有以??,有用来??的方法)(《荆轲刺秦王》)

将奈何(表疑问,怎么??。下文“为之奈何”“既已无可奈何”意同)(《荆轲刺秦王》) 荆轲有所待(有??的人/东西。“所”后常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的宾语)(《荆轲刺秦王》)

将军岂有意乎(表揣度,是否??呢)(《荆轲刺秦王》)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即??没有被??,??没有被??”)(《鸿门宴》) 孰与君少长(表选择问的句式,译作“??比较??哪一个??”)(《鸿门宴》) 何辞为(表反问的句式,译作“为什么??呢”,“为”是语气词)(《鸿门宴》

必修二

<判断句>

死生亦大矣。《兰亭集序》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游褒禅山记》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之以怠。(宾语)《游褒禅山记》

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宾语)《游褒禅山记》

倒装句:

当其欣于所遇(介词结构后置,即状语后置) 《兰亭集序》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不能喻之于怀(状语后置);《兰亭集序》

当其欣于所遇(状语后置);《兰亭集序》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定语后置);《兰亭集序》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定语后置)《兰亭集序》

客有吹洞箫者 (定语后置) 《赤壁赋》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定语后置《赤壁赋》

何为其然也 (宾语前置)《赤壁赋》

而今安在哉 (宾语前置)《赤壁赋》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介宾短语后置)《游褒禅山记》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状语后置)《游褒禅山记》 <省略句>

引(之)以为流觞曲水《兰亭集序》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于)之《游褒禅山记》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于)道《游褒禅山记》

<文言固定句式>

有怠而欲出者。 (有一个……的人。)

其孰能讥之乎? (难道……吗?)

何可胜道也哉! (哪里……呢!)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这就是……的缘故。)

必修三

<判断句>

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国也》

非我也,岁也《寡人之于国也》(否定判断肯定判断)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寡人之于国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寡人之于国也》

生养死葬没什么不满,就是王道的开端。《寡人之于国也》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

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过秦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其可怪也欤《师说》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劝学》

<倒装句>

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

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銛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过秦论》

学于余-介词结构后置《师说》

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耻学于师-介词结构后置《师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宾语前置句:

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未之有也。

鸡豚狗彘之畜。《寡人之于国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过秦论》

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劝学》

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劝学》

定语后置

铸以为金人十二《过秦论》

<固定句式>

直不百步耳(“直……耳”相当于“只是……罢了”) 《寡人之于国也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或……或……”相当于“有的人……有的人……”)《寡人之于国也》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省略句>

何也《寡人之于国也》

省主语“此”。

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省主语“将士”。

则曰-《师说》

輮(之)以为轮《劝学》

骐骥一跃,不(跃)能十步《劝学》

蟹(有)六跪而二螯《劝学》

必修四

<判断句>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为赵将《廉颇蔺相如列传》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张衡,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人) 《张衡传》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苏武传》

非汉所望也。《苏武传》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苏武传》

<被动句>

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见犯乃死,重负国《苏武传》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苏武传》

皆为陛下所成就《苏武传》

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苏武传》

连辟公府不就(多次被公府征召)《张衡传》

<倒装句>

何以知之 宾语前置 《廉颇蔺相如列传》

求人可使报秦者 定语后置《廉颇蔺相如列传》

拜送书于廷 介宾短语后置《廉颇蔺相如列传》

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送留在汉者匈奴使”。 《苏武传》

为降虏于蛮夷。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 《苏武传》

何以汝为见。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为见汝” 《苏武传》

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 《苏武传》。

何以复加。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复加”。

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宾语前置句 ,正常语序“募百余人士、斥候俱” 《苏武传》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种仪器)〕《张衡传》 果地震陇西(果然在陇西发生地震)《张衡传》

讽议左右(在皇帝的左右对政事提出意见)《张衡传》

游于三辅(于三辅游)《张衡传》

讽议左右((于)左右讽议)《张衡传》

<省略句>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省略主语“张衡”) 《张衡传》

讽议左右(省略介词“于”)《张衡传》

必修五

<判断句>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用“非”表否定判断)《陈情表》

今臣亡国贱俘(直接表判断)《陈情表》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非”表否定判断)《陈情表》

死生亦大矣(直接表示判断)《兰亭集序》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动词“为”,表示判断)《兰亭集序》

齐彭殇为妄作(动词“为”,表示判断)《兰亭集序》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滕王阁序》

此小大之辩也(“也”表示判断语气)《逍遥游》

《齐谐》者,志怪者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逍遥游》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逍遥游》

<变式句>

急于星火(于星火急,介宾后置)《陈情表》

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臣于陛下尽节之日长,介宾后置)《陈情表》 而莫之夭阏者(夭阏之,宾语前置)《逍遥游》

彼且奚适也(适奚,宾语前置)《逍遥游》

奚以知其然也(以奚,宾语前置)《逍遥游》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于坳堂之上覆杯水,介宾短语后置)《逍遥游》

翱翔蓬蒿之间(<于>蓬蒿之间翱翔,介宾短语后置《兰亭集序》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介宾短语后置)《兰亭集序》 仰观宇宙之大(仰观大宇宙,定语后置)《兰亭集序》

俯察品类之盛(俯察盛品类,定语后置)《兰亭集序》

不能喻之于怀(不能于怀喻之,介宾短语后置)

奏流水以何惭(宾语前置)《滕王阁序》。

《逍遥游》

<省略句>

翱翔(于)蓬蒿之间(省略介词“于”) 《逍遥游》

且举世誉之而(宋荣子)不加劝(省略主语“宋荣子”) 《逍遥游》

众人匹(于)之(省略介词“于”) 《逍遥游》

众人匹之,(众人)不亦悲乎(省略主语“众人”) 《逍遥游》

渔舟唱晚,响穷(于)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于)衡阳之浦 《滕王阁序》 <疑问句>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表示疑问语气)《逍遥游》

奚以知其然也(“奚以”,表示疑问语气)《逍遥游》

彼且奚适也(“奚”,表示疑问语气)《逍遥游》


第二篇:高中语文《文言词语和句式》教案新人教版必修5


小组活动,探究为上

——“梳理探究”专题《文言词语和句式》教学设计

一、 了解学生需求,确定教学目标

新课程,应该不是以教定学,而是以学定教,在梳理探究前了解学生的学情,通过调查,了解到学生的学习难点,从而确定“文言词语和句式”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共有三个探究问题:

1、词类活用中意动与使动的区别是什么?

2、我们在阅读文言文碰到实词时,如何正确把握词语的意义?

3、宾语前置有哪几种情况?

二、 成立合作小组,明确探究内容

合作、探究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让全班同学自由组合,分成六个小组,每两个小组负责梳理探究一个问题,给学生一周预备时间,让学生根据问题梳理高中语文课本一至五模块的文言文,找出典型例句,分析比较,也可以上网搜集资料,从而探究出规律,合作完成文言词语与句式专题的学习任务。由六个小组各派一名学生另外组成一个评价小组,对六个小组的成果进行打分评价,评出最佳小组。

三、教学过程

师:文言文以简约的语言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华,我们中学生要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文言文是“言”“文”并重的,这里的“言”,即文言知识,如实词理解,句式辨析等,今天我们就来梳理探究文言词语与句式。

第一、文言词语

(一)词类活用

师: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某些实词的非凡用法,这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相应具有某一新的意义,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 (探究问题1、词类活用中意动与使动的区别是什么?)

学生展示合作探究成果:

生甲:

课本中的典型例句

① 悦亲戚之情话 (《归去来兮辞》)

② 且庸人尚羞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善万物之得时 (《归去来兮辞》 )

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⑤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烛之武退秦师》)

⑥ 侣鱼虾而友麋鹿 (《赤壁赋》)

以上例①到例③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例④到例⑥是名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具有的属性,即认为宾语怎么样;名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认为宾语是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事物,即认为宾语是什么或把宾语当作什么。生乙: ①眄庭柯以怡颜 (《归去来兮辞》)

②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过秦论》)

③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过秦论》)

④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鸿门宴》

⑤沛公旦日从百余骑见项王 (《鸿门宴》

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繁执事 。 (《烛之武退秦师》)

以上例①到例③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例④是名词的使动用法,例⑤到例⑥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古汉语的使动用法就是谓语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一种用法。

生丙:

意动用法与使动用法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是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是什么,使动用法是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

生丁:

请其他小组同学做拓展练习:

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认为??小)

2、不远万里 (认为??远)

3. 鱼肉百姓 (以??为鱼肉。)

5、烛之武退秦师 (使??退) 4、春风又绿江南岸 (使??绿)

其它小组同学质疑提问,使动意动小组同学解答。

师补充:意动用法与使动用法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是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是什么,意动用法是表示主观意念上认为宾语怎么样、是什么,这种主观熟悉不一定与客观情况相符。比如20xx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中的作文素材,是选自《韩非子》的一个寓言故事,其原文是这样的: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这就是有名的“智子疑邻”的故事。文末“智其子”中的“智”是古汉语的意动用法,意思是认为其子智即认为自己家的孩子聪明。意动用法是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了谓语所表示的性质状态。这个失窃家庭的孩子也可能聪明,也可能并非很聪明,凭此一点不能作出聪明与否的结论,更不能因此而对邻居家老人产生怀疑。而使动用法是客观上即事实上使宾语发生了某种变化,或者使宾语将要发生某种变化。丰衣足食::使??丰足。 “丰、足”是客观上使“衣、食”发生了变化。

(二)实词词义

师:学习任何一种语言,语音、词汇、语法三者缺一不可,而三者之中,词汇居于首位。古代语言的词汇中最重要的是实词,文言实词的把握应逐课积累,几年之后,水到渠成,这样就能达到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要求。

(探究问题:我们在阅读文言文碰到实词时,如何正确把握词语的意义? ) 学生展示合作探究成果:

生甲:

1、①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归去来兮辞》)

②拔剑切而啖之 (《鸿门宴》

其他例句略。

根据以上例句,总结规律:根据字形推断词义辨别 。

(例①“眄”的含义,根据“目”和“眄”的对象“庭柯”就可知其大致是“看”的意思。例②“啖”的含义,根据“口”,就可知其大致是“吃”的意思。)

2、①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过秦论》)

②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劝学》)

其他例句略。

根据以上例句,总结规律:利用结构相似的句式辨别

(例①(“地”与“固”相对,“地”是名词,“固”也应是名词,解为“险固的地方”例②“跬步”对“小流”,可以推断“跬步”即为“小步、半步”的意思。) 生乙:(第二小组补充)

3、①收天下之兵 。 (《过秦论》)

②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赤壁赋》)

其他例句略。

根据以上例句,总结规律:利用成语来推断词义。

(例①中的“兵”。我们可借助成语“短兵相接”中“兵”的意义去试解,可推断出解释为“兵器”之意。例②中的句中的“危”字,可借助成语“危言危行”很轻易推断出是“端正”的意思。)

4、①故山殊可过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②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陈情表》)

其他例句略。

根据以上例句,总结规律:利用文章语境推断词义

结合上文意思,故为“少”。) ( 例①“过”搭配对象为“山”,可释为“游览”。例②“鲜”应和“无”对应,

生丙:

请其他小组同学做拓展练习:

1、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用”和“以”位置相同,“以”的意思不就是“用”)

2、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应”搭配对象为节拍之“节”,“应节”即为“随着节拍、和着节拍”,可释为“随着,和着”。)

3、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表示对方这样做是使自己感到幸运的,幸而、幸好) 其它小组同学质疑,实词词义小组同学解答。

师根据情况补充。

师总结: 综上所述,在一词多义辨析时,如能辅之以技巧,根据字形推断,利用句式辨别,结合语境把握等, 的确有事半功倍之效。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攻克文言堡垒,要害靠平时的日积月累。

第二、文言句式

宾语前置

师:在文言文的阅读过程中,我们假如对一些句式,尤其是像宾语前置等比较非凡的句式不熟悉、不理解,必然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种句式,进行梳理和探究。

学生展示合作探究成果:

(探究问题3、宾语前置有哪几种情况?)

生甲:

宾语前置:课本中的典型例句

① 秦人不暇自哀 (《过秦论》)

②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张衡传》)

③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

④项王曰:“沛公安在?” (《鸿门宴》)

⑤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苏武传》)

⑥夫晋,何罪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⑦成语:唯利是图

生乙:

1、例①至例②是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格式:主十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十宾【余、吾、尔、自、之、是】十动

2、例③至例⑤是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介词的宾语前置(1)宾语在动词前面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动?(2)宾语放在介词前面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介十动?

3、例⑥至例⑦是: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格式:主十宾十之(是)十动

师总结:同学们归纳得很好,宾语前置共有三种情况:①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②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前置③用“之”、“是”提宾。

生丙:

请其他小组同学做拓展练习:

1、唯陈言之务去 (《答李翊书》)

2、吾谁敢怨?(《捕蛇者说》)

3、不然,籍何以至此? (司马迁《鸿门宴》)

4、唯弈秋之为听 (《弈秋》)

5、成语: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其它小组同学质疑,宾语前置小组同学解答。

师根据情况补充。

四、学生评价

学生组成评价小组,对六个小组的成果进行打分评价,评出最佳合作小组。 评分细则:

评分标准

实词词义组

使动意动组

宾语前置组

例句是否典型(20分)

规律是否正确(30分)

表达是否流畅(20分)

合作是否默契(20分)

课件是否精美(10分)

师总结:

同学们在“文言词语和句式”专题的学习过程中,互相启发、共同探究,不仅有所发现,学有所得,而且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我们“探究并快乐着”。好,这个专题就

上到这里。

教学反思

这个专题的教学过程,我觉得提高学生的学习爱好是要害,“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有了爱好,学生就能出聪明,就可以由被动的、反应性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创造性的获取者。

为了让学生有爱好主动学习,我在教学过程中留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首先,以学定教,在课前先了解哪些问题是学生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梳理探究的,哪些是需要学生合作梳理探究的,通过讨论,我们共同确定了三个问题作为合作探究目标。

然后,让学生根据爱好分成六个小组,每两个小组负责梳理探究一个问题,给学生一周预备时间,让学生根据问题梳理高中语文课本一至五模块的文言文,找出典型例句,分析比较,也答应学生上网搜集资料,从而探究出规律。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他们认真梳理了课本中的典型例句,碰到疑难问题小组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在小组长的协调下,分工合作,计算机技术好的同学制课件,语言表达流畅的同学担任成果展示时的发言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标。在成果展示课上,学生发言积极,很好地合作完成了“文言词语与句式”专题的学习任务。

最后,由六个小组各派一名学生组成评价小组,评价小组对六个小组的成果进行打分评价,同学们从“例句是否典型,规律是否正确,表达是否流畅,合作是否默契,课件是否精美”五个方面着手,综合测评,最后,“词类活用小组” 获得了“最佳小组”的称号,看到自己的付出有了回报,“词类活用小组”的同学备受鼓舞。

课后,许多同学对我说,通过这次梳理探究活动,许多以前不太明白的问题弄懂了,受益匪浅。这次课后被人教社录成了优质课制成光盘全国发行。

其实,教学活动是双边活动,钱梦龙先生就说过:“学生的熟悉活动只能通过自己的实践、感知 ,在他们自己头脑进行,别人谁也替代不了。”在“文言词语与句式”专题的教学过程中,我以学生参与教学为核心,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进步的喜悦和获得知识的满足。新课程强调活动探究,合作学习,注重在学生的活动中主动建构知识。叶老曾说过,要让学生奋其力,自致其知,而学生开展的质疑和答疑、自评和互评等活动,让学生把握了学习的自主权,学生在讨论、交流、竞争中主动获取了知识。

更多相关推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1)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一一词多义之公从之代佚之狐的建议许之人称代词郑文公将焉取之增加的土地代词子犯请击之秦国代词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邻之厚君之薄也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1]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一一词多义之公从之代佚之狐的建议许之人称代词郑文公将焉取之增加的土地代词子犯请击之秦国代词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邻之厚君之薄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用...

人教版新课改高中语文必修1——必修5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一一词多义之公从之代佚之狐的建议许之人称代词郑文公将焉取之增加的土地代词子犯请击之秦国代词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邻之厚君之薄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一一词多义之公从之代佚之狐的建议许之人称代词郑文公将焉取之增加的土地代词子犯请击之秦国代词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邻之厚君之薄也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必修5文言知识梳理 通假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必修5文言知识梳理通假字通假字必修15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语气词了2共其乏困通供供给3夫晋何厌之有通餍满足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通缺侵损削减5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高兴6失其所与...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文言句式总结(必修一至必修五)

语文文言句式总结必修必修一lt判断句gt是寡人之过也句中是不表判断作指示代词用意为这而也是判断句的标志翻译时要加是烛之武退秦师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退秦师以乱易整不武否定判断烛之武退秦师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荆轲刺秦...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1]

文言文知识点总结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fn南佚y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知识梳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知识梳理一通假字必修15必修1烛之武退秦师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语气词了2共其乏困通供供给3夫晋何厌之有通餍满足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通缺侵损削减5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高兴6失其所与不知通智...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复习归纳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一通假字乃瞻衡宇衡通横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词类活用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生生前生维持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眄庭柯以怡颜怡愉快使愉快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5)文言知识梳理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5文言知识梳理一20xx0905162919标签杂谈分类教学资源一通假字必修15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语气词了2共其乏困通供供给3夫晋何厌之有通餍满足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通缺...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5)文言知识梳理_古今异义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5文言知识梳理古今异义必修15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1贰贰于楚也古从属二主动词今二的大写数词2东道主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3行李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使者出使的人今...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一一词多义之公从之代佚之狐的建议许之人称代词郑文公将焉取之增加的土地代词子犯请击之秦国代词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邻之厚君之薄也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22篇)